甘氨酸螯合物简介

甘氨酸螯合物简介
甘氨酸螯合物简介

甘氨酸螯合物产品介绍:

一:甘氨酸钠

英文名:Sodium glycinate

分子式:NH2CH2COONa

分子量:97.05

CAS:6000-44-8

物化性质:白色或微黄色粉状结晶。有吸湿,陛,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参照标准:USP-24 浦陈生物Q/PC10-2011

用途:用于食品保鲜、洗涤剂、电镀液等。

[分子式]:Mg(NH2CH2COO)2

[分子量]:172.3

[物化性质]:白色粉状物,极易溶于水。

用途:新型补钙剂

甘氨酸钙可强化在奶制品(奶粉、牛奶、豆奶等)、固体饮料、谷物类保健品中,食盐以及其它食品中,比葡萄糖酸钙等其他补钙剂更易于被人体吸收。

执行标准:Q/PC10-2011

该产品是当今社会钙营养强化剂中在先进的新一代产品,它具有化学结构稳定、水溶性好、吸收率高螯合结构的氨基酸钙。它是由两个甘氨酸和一个钙离子结合的螯合型物质,是短肽链,吸收不需要维生素D的配合,极易透过肠上皮细胞膜,直接通过人体肠道所吸收。另外,螯合型结构物质稳定,在人体肠道内不易与食物中的草酸及植物酸等物质结合而耗损不会因此引起体内结石症,大大提高了人体对钙的利用率,是在新一代钙制剂。

CAS:7214-08-6

甘氨酸锌由甘氨酸与氧化锌反应,经纯化、精制而得

执行标准:Q/PC10-2011

收效果比无机锌好。用作药用辅料,是锌营养强化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婴幼儿食品,使用量为25~70mg/kg(以锌计,下同):在强化锌饮料、谷类及其制品中为10~20mg/kg;在乳制品中为30~60mg/kg。

氨基酸螯合铁作为铁添加剂的优缺点

氨基酸螯合铁作为铁添加剂的优缺点 引言 这篇文章论述了氨基酸螯合铁作为铁添加剂的价值。约三年前,世界生命科学研究组织举行了一个氨基酸螯合铁的技术研讨会。在这次会上现有的研究数据不足以对氨基酸螯合铁中铁的生物利用率作出总结;然而,一些设计优良的实验已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用作食品添加剂的价值。这将下面的篇幅中一一论述。 二甘氨酸亚铁盐和三甘氨酸正铁盐的结构 二甘氨酸亚铁盐由一分子Fe2+与二分子甘氨酸结合而成。Fe2+与甘氨酸的酰基形成阴离子健,与氨基形成共价健,构成两个杂环。这个结构可以保护Fe2+不与食物中吸收铁离子的防腐剂反应,使之潜在的成为一种理想的富含防腐剂(例如植酸)食品的添加剂。理论上相对可溶性Fe2+它可以较少的引发聚脂肪酸和维生素的过氧化作用。假如亚铁鳌合物被完全吸收,重要的是要知道从这种分子里吸收的Fe2+是否一般会随着Fe2+含量的上升而减少。 三甘氨酸正铁盐作为除味剂也有商业销售,它由三个甘氨酸分子与一分子Fe3+结合而成(Albiion Laboratories, Clearfield, UT)。这篇文章的主要篇幅将用于论述二甘氨酸亚铁盐(三铁螯合物)作铁添加剂的质量问题,也会简略地讨论一下三甘氨酸盐中的Fe3+吸收。 近期氨基酸螯合物中铁离子吸收的研究进展 在这里提到的四篇研究报告的作者分别是智利的Olivares、英格兰的Fox、美国的BovellBenjamin和委内瑞拉的Layrisse。在所有的这些报告中铁离子的吸收评估都是用放射性的或稳定的铁同位素来标定氨基酸螯合物,并且测定两个星期后血红细胞中铁同位素的含量。 在Olivares的研究中,14名成年妇女对二甘氨酸亚铁盐水溶液中Fe2+的吸收试验是对比另一组相同条件的14名妇女对牛奶中Fe2+的吸收同时进行。这两组被测者都是贫铁的。由于每组测试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那么每个人吸收的铁离子含量会由他们摄取的铁离子形态决定,所有的被测者也服用一定量的抗坏血酸亚铁盐来协调相互之间在铁离子形态上的差异。亚铁螯合物的Fe2+在牛奶中的吸收(11%)远没有在水溶液中的吸收好(46%)。同时,添加抗坏血酸可使牛奶中亚铁螯合物Fe2+的吸收从15%增长到38%。这些结果表明抑制剂和强化剂能够影响二甘氨酸盐中Fe2+的吸收。作者报道说在以前的一个实验中,当抗坏血酸加到硫酸亚铁中时Fe2+的吸收大大提高了(250%)。此实验的另一个缺点就是没有牛奶中硫酸亚铁的Fe2+吸收评估值;作者报道说在以前的一个实验中发现这个值仅有4%,这意味着牛奶中二甘氨酸亚铁盐的Fe2+吸收是硫酸亚铁的近3倍。 在英格兰学者Fox的研究中,用稳定同位素标定过的二甘氨酸亚铁盐或硫酸亚铁的食物给婴儿食用。不论这两种铁源加在蔬菜婴儿食品还是高植酸含量的谷类婴儿食品中,它们的铁离子吸收没有明显的不同;植酸使这两种添加剂的铁离子吸收降低到了相同的范围之内。重要的是,在硫酸亚铁对照实验中,每毫克铁离子添加0.83毫克抗坏血酸的硫酸亚铁比不添加的硫酸亚铁有更高的铁离子吸收。 在美国Bovell-benjamin的研究中,二甘氨酸亚铁盐与硫酸亚铁中的铁离子吸收是对比进行的,两种铁源都是加在高植酸含量的全玉米粥里给同样的10位男性服用。测试的目的是确定植酸的抑制作用是否对亚铁螯合物的铁离子吸收有促进作用,以及亚铁螯合物的Fe2+是否与硫酸亚铁的Fe2+在肠液中互换。在第一个实验中两种铁源是分别在相邻的两天喂服的,在第二个实验中则是在同一餐喂服的。每种铁源都用不同的同位素标记。如果亚铁螯合物在肠道中分解,并且它的Fe2+与硫酸亚铁的Fe2+交换,观测到的两种来源的铁离子吸收应该是一样的;这是因为自由的同位素铁离子在肠腔里混合。然而,当两种铁源分别在两餐玉米粥里食用, 二甘氨酸亚铁盐中铁离子的吸收比硫酸亚铁高出五到六倍(平均上,大约6~

化学镀工艺流程

化学镀所需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852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控温搅拌;增力电动搅拌机。 化学镀工艺流程:机械粗化→化学除油→水洗→化学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水洗→解胶→水洗→化学镀→水洗→干燥→镀层后处理。 1化学镀预处理 机械粗化:用机械法或化学方法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机械磨损或化学腐蚀),从而在工件表面得到一种微观粗糙的结构,使之由憎水性变为亲水性,以提高镀层与制件表面之间结合力的一种非导电材料化学镀前处理工艺。 1.1 化学除油 镀件材料在存放、运输过程中难免沾有油污,为保证预处理效果,必须首先进行除油处理,去除其表面污物,增加基体表面的亲水性,以确保基体表面能均匀的进行金属表面活化。化学除油试剂分有机除油剂和碱性除油剂两种;有机除油剂为丙酮(或乙醇)等有机溶剂,一般用于无机基体如鳞片状石墨、膨胀石墨、碳纤维等除油;碱性除油剂的配方为:NaOH:80g/l,Na2CO3(无水):15g/l,Na3PO4:30g/l,洗洁精:5ml/l,用于有机基体如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除油;无论使用哪种除油试剂,作用时都需要进行充分搅拌。 1.2 化学粗化 化学粗化的目的是利用强氧化性试剂的氧化侵蚀作用改变基体表面微观形状,使基体表面形成微孔或刻蚀沟槽,并除去表面其它杂质,提高基体表面的亲水性和形成适当的粗糙度,以增强基体和镀层金属的结合力,以保证镀层有良好的附着力。粗化是影响镀层附着力大小的很关键的工序,若粗化效果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后序的活化和化学镀效果。化学粗化试剂的配方为:CrO3:40g/l,浓H2SO4:35g/l,浓H3PO4(85%):5g/l。化学粗化的本质是对基体表面的轻度腐蚀作用;因此,有机基体采用此处理过程,无机基体因不能被粗化液腐蚀而不需此处理。 1.3 敏化 敏化处理是使粗化后的有机基体(或除油后的无机基体)表面吸附一层具有还原性的二价锡离子Sn2+,以便在随后的活化处理时,将银或钯离子由金属离子还原为具有催化性能的银或钯原子。敏化液配方为:SnCl2·2H2O:20g/l,浓HCl:40ml/l,少量锡粒;加入锡粒的目的是防止二价锡离子的氧化。 1.4 活化 活化处理是化学镀预处理工艺中最关键的步骤, 活化程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后序的施镀效果。化学镀镀前预处理的其它各个工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优化活化效果,以保证催化剂在镀件表面附着的均匀性和选择性,从而决定化学镀层与镀件基体的结合力以及镀层本身的连续性。活化处理的目的是使活化液中的钯离子Pd2+或银离子Ag+离子被镀件基体表面的Sn2+离子还原成金属钯或银微粒并紧附于基体表面,形成均匀催化结晶中心的贵金属层, 使化学镀能自发进行。目前,普遍采用的活化液有银氨活化液和胶体钯活化液两种;化学镀铜比较容易,用银即能催化;化学镀钴、化学镀镍较困难,用银不能催化,必须使用催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

各种氨基酸的生产工艺 1、谷氨酸 (1)等电离交工艺方法——从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即将谷氨酸发酵液降温并用硫酸调PH值至谷氨酸等电点(pH3.0- 3.2),温度降到10 以下沉淀,离心分离谷氨酸,再将上清液用硫酸调pH至1.5上732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氨水调上清液pH10进行洗脱,洗脱下来的高流分再用硫酸调pH1.0返回等电车间加入发酵液进行等电提取,离交车间的上柱后的上清液及洗柱水送去环保车间进行废水处理。 该工艺方法的缺点是:废水量大,治理成本高,酸碱用量大。 (2)连续等电工艺——将谷氨酸发酵液适当浓缩后控制40℃左右,连续加入有晶种的等电罐中,同时加入硫酸,控制等电罐中PH值维持在3.2左右,温度40℃进行结晶。 该工艺方法废的优点是:水量相对较少;缺点是:氨酸提取率及产品质量较差。 (3)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谷氨酸提取工艺——谷氨酸发酵液经灭菌后进入超滤膜进行超滤,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在第一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为3.20~3.25,然后进入常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进行结晶,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母液,将一部分母液进入脱盐装置,脱盐后的谷氨酸母液一部分与超滤后澄清的谷氨酸发酵液合并;另一部分在第二调酸罐中被调整pH值至4.5~7,蒸发、浓缩、再在第三调酸罐中调pH值至3.20~3.25后,进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使母液中的谷氨酸充分结晶出来,低温的等电点连续蒸发降温结晶装置排出的晶浆被分离、洗涤,得到谷氨酸晶体和二次母液。(4)水解等电点法 发酵液-----浓缩(78.9kPa,0.15MPa蒸汽)----盐酸水解(130 ℃,4h )----过滤-----滤液脱色-----浓缩-----中和,调pH至3.0-3.2(NaOH或发酵液) -----低温放置,析晶-------谷氨酸晶体 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 (5)低温等电点法 发酵液-----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节pH4.0-4.5-----加晶种,育晶2h-----边冷却边加硫酸调至pH3.0-3.2------冷却降温------搅拌16h------4 ℃静置4h------离心分离 --------谷氨酸晶体 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废水量减少、生产成本低、酸碱用量省 (6)直接常温等电点法 发酵液-----加硫酸调节pH4.0-4.5-----育晶2-4h-----加硫酸调至pH3.5-3.8------育晶2h------加硫酸调至pH3.0-3.2------育晶2h------冷却降温------搅拌16-20h------沉淀2-4h-------谷氨酸晶体 此工艺的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生产周期短、酸碱用量省。 2、L-亮氨酸 (1)浓缩段 原料:蒸汽 将一次母液通入浓缩罐内,通入蒸汽,温度120度,气压-0.09Mpa,浓缩时间6h,结晶。终点产物:结晶液(去一次中和段) (2)一次中和段 辅料:硫酸,纯水 结晶液进入一次中和罐,通入硫酸,纯水,温度80,中和时间4h,过滤 终点产物:1,滤液(回收利用)2,滤渣(去氨解段)

甘氨酸铁企标

备案号: Q/WF 建德市维丰饲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WF 304 -2005 代替304-2000 甘氨酸亚铁 2006-07-12发布 2006-07-12实施建德市维丰饲料有限公司发布

立项的目的、意义或必要性 铁元素在动物营养中的重要性,各个刊物上已充分报道,这里勿庸赘言。可是,铁元素的使用并非易事,它给生产和应用者带来许多挑战。 传统的无机铁盐是最便宜的,但是在研究和实际应用都已证明,其中的Fe2+可利用率极低,由于消化道中的植酸、丹宁酸和抗营养因子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其生物利用率更低,而余下的全部排出体外,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长持以往,是环保法规所不许的。 有机铁的潜在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无机铁盐,这也是大家所认同的,特别是氨基酸系列的有机铁,其高生物利用率及良好的环保更是专业人士所推崇的。但是,目前我国各个生产厂家,由于生产水平的高低,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对产品质量无法进行客观的评价,造成市场混乱,好坏不分,这将极大地影响饲料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畜禽业的发展。 浙江维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着环保和高生物利用率两大方针,在各大专院校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参与下,经过多年的研究,生产出很好的环保性和最高的生物利用率的有机铁——甘氨酸铁。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畜牧生产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有效资源,实现动物高效安全优质生产,以期克服铁元素添加剂的弊端,推动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健康发展,规范甘氨酸铁的生产、质检及评价,建立统一的甘氨酸铁标准势在必行。

饲料添加剂甘氨酸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添加剂甘氨酸铁产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标签、包装、贮存及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合成法制得的甘氨酸铁,在饲料工业中作为矿物质类饲料添加剂。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1-88 化学试剂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 GB/T 10648 饲料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要求 产品名称:甘氨酸铁 分子式:C4H30N2O22S2Fe2 相对分子质量:(按1999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结构式:〔Fe(C2H5NO2)2SO4·4H2O〕·〔FeSO4·6H2O〕 外观和性状:棕黄色至黄褐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 (注:分子式、相对分子量、化学结构式均是产品烘干前的状态,烘干后会失去若干结晶水) 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技术指标

氨基酸螯合铁肥有什么功效

氨基酸螯合铁肥有什么功效 氨基酸螯合铁肥,含有水溶氨基酸铁和纯铁元素含量这可是目前防治果树黄化、溃疡病的效果很不错的鉄肥哦。氨基酸螯合铁肥中国总代理--烟台七微肥料有限公司赵总介绍:微量元素包括硼、铁、锰、锌、钼、铜等营养元素,虽然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作用与大量元素是同等重要的,当某种微量元素缺乏时,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明显的影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随着作物产量的不断提高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对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逐渐迫切。 #详情咨询#【七微肥料https://www.360docs.net/doc/8f16982604.html,/】 比如猕猴桃溃疡病,砂糖桔溃疡病近几年已经成为广西、四川、陕西猕猴桃产区的常见病,给果农造成了很大损失。据专家介绍,已经有实验表明:缺铁首先会引发黄化,进而降低果树抵御细菌侵染能力,一旦遇到合适气候就可能引发溃疡病的发生。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想尽快了解一下农作物铁肥呢?~那接下来让我来看看相关信息吧~市面上大大小小的铁肥产品比较多,到底哪个是比较适合我们的呢?在这里专家给你推荐的是:【七微螯合铁】:

它是一种螯合态全水溶氨基酸铁肥,含有92%的水溶氨基酸铁,纯铁元素含量18%。这可是目前防治果树黄化、溃疡病的效果很不错的鉄肥哦。 大家知道:氨基酸是植物细胞最容易穿透的小分子有机物,所以,氨基酸螯合的铁也是植物最易吸收的鉄肥。传统上对微量元素铁、锌、锰等元素的补充使用其无机盐形式较多,如硫酸锌、硫酸亚铁,但存在有很大的问题(如硫酸亚铁在自然条件下极易转化为三价铁而失去作用,硫酸锌、极易流失),应用范围较窄、效能低下,不利于作物吸收,而且由于土壤的自身碱性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使之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等,降低其生物学活性,不但起不到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而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螯合态铁肥由于价位比较高,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还不普及,随着市场逐步接受,相信农民朋友会 越来越多的使用这种优质的进口铁肥。 七微药肥微肥,助力天下丰收---烟台七微肥料有 限公司于2004年注册成立,公司座落在美丽的港 口城市烟台,是国家最著名的大型化工进出口基 地。区位优势给公司开展国际货物进出口和技术 合作带来了便利条件。七微公司主营新型农用药 肥微肥及植物精油原料及制剂供应,主要服务国 内农药肥料生产企业。不仅向客户提供成熟先进 的系列产品,同时可以向客户提供最新应用技术 服务。公司将以国际品质和专业服务,补齐中国 农业在施肥用药方面的短板,助力现代农业向更 高品质、更高产量迈进!

化学镀工艺流程详解.

化学镀工艺流程 化学镀是一种在无电流通过的情况下,金属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还原剂的作用下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具有催化表面(催化剂一般为钯、银等贵金属离子的镀件上还原成金属,从而在镀件表面上获得金属沉积层的过程,也称自催化镀或无电镀。化学镀最突出的优点是无论镀件多么复杂,只要溶液能深入的地方即可获得厚度均匀的镀层,且很容易控制镀层厚度。与电镀相比,化学镀具有镀层厚度均匀、针孔少、不需直流电源设备、能在非导体上沉积和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等特点;但化学镀镀层质量不很好,厚度上不去,且可镀的品种不多,故主要用于不适于电镀的特殊场合。 近年来, 化学镀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非金属纤维、微球、微粉等粉体材料上施镀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用化学镀方法可以在非金属纤维、微球、微粉镀件表面获得完整的非常薄而均匀的金属或合金层,而且镀层厚度可根据需要确定。这种金属化了的非金属纤维、微球、微粉镀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作为填料混入塑料时能获得较好的防静电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有可能部分取代金属粉用于电磁波吸收或电磁屏蔽材料。美国国际斯坦福研究所采用在高聚物基体上化学镀铜来研制红外吸收材料。毛倩瑾等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对空心微珠进行表面金属化改性研究,发现改性后的空心微珠具有较好的吸波性能,可用于微波吸收材料、轻质磁性材料等领域。 化学镀所需仪器:电热恒温水浴锅;852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控温搅拌;增力电动搅拌机。化学镀工艺流程:机械粗化→化学除油→水洗→化学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水洗→解胶→水洗→化学镀→水洗→干燥→镀层后处理。 1化学镀预处理 需进行化学镀的镀件一般不溶于水或者难溶于水。化学镀工艺的关键在于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使镀件表面生成具有显著催化活性效果的金属粒子,这样才能最终在基体表面沉积金属镀层。由于镀件微观表面凸凹不平,必须进行严格的镀前预处理,否则易造成镀层不均匀、密着性差,甚至难于施镀的后果。

甘氨酸亚铁综述修订稿

甘氨酸亚铁综述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甘氨酸亚铁综述 富瑞甘(Ferrochel)是美国犹他州爱尔宾(Albion)公司独特制备的一种氨基酸螯合铁(双甘氨酸亚铁螯合物)。富瑞甘已获得专利注册,并且具有其他铁及所不具备性质。富瑞甘铁的高度生物利用度,缘于它有足够小的分子,且高度稳定,从而得以完整地通过消化道粘膜。其他方式的铁在被吸收前必须在体内被消化或离解,离子形式的铁引起有害的胃肠道副作用如便秘和急性腹痛。爱尔宾公司取得专利的富瑞甘在胃中不离解。富瑞甘极大的改变了无机铁盐固有的缺点,即利用性差和相对高的毒性。富瑞甘像血红素一样,毒性很低。 富瑞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理作用 目的目标人群 预防缺铁性贫血婴儿和青少年 改善学习能力婴儿和青少年 改善体能一般人群 降低儿童死亡率婴儿和青少年 改善妊娠期的健康妇女 一、产品特点 铁20% 颜色黄褐灰绿色 质地细而轻的粉末 密度 颗粒大小不超过60%,325筛孔 灼烧后损失68-73% 总氮8-13% 溶解度40% 含水量不超过7% pH7-9 经临床试验和证明,富瑞甘具有: 优良的生物利用度 优良的生理作用 缓和的作用(对器官系统很舒适,安全性好) 二、生物利用度

富瑞甘的生物利用度明显优于任何其他形式的铁剂。普通铁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各种吸收抑制物的影响,如植酸盐,纤维,鞣酸等等。 富瑞甘超越这些障碍,并保证其完整地被吸收。一项研究证明,即使存在相同的抑制物,富瑞甘的吸收也比硫酸亚铁高倍,富瑞甘的这种优良生物利用度使它成为铁营养添加剂中的第三代新化合物。 三、优良的生理学作用 富瑞甘不仅对矫正机体造血的需要有效,而且对重建机体的铁也有良好效果。此外,它不产生硫酸亚铁通常有的副作用。当铁作为添加剂使用时,生物利用度和耐受性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富瑞甘明显表明在这两方面均优于硫酸亚铁及其他铁营养添加剂。 四、缓和的作用 研究者发现爱尔宾公司氨基酸铁螯合物几乎没有铁剂通常引起的胃肠道的副作用,如便秘和胃部不适。富瑞甘不像其他形式的铁那样会引起膳食的不良相互作用,也没有其他形式的铁特有的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富瑞甘由于与氨基酸螯合,形成一种稳定的无反应性亚铁分子,因此毒性很低。 爱尔宾公司研制的矿物质键合到氨基酸上,形成一个独有的天然化学结构。此结构保证矿物质的吸收,并保护它们不与其他营养素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爱尔宾公司氨基酸螯合的矿物质是独特的,受国际专利保护。 1.氨基酸铁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 人体吸收氨基酸很有效,在营养物质消化后通过肠壁的先后次序中,氨基酸排在前面,实际上所有氨基酸的95%被吸收。铁与氨基酸螯合使它在运输过程中以化合物整体形式被带着通过肠壁。 2.制造氨基酸铁的专利技术 市场上有许多产品都自称为是螯合物,其实他们只是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复合混合物,并不是真正的氨基酸螯合物。这些产品在体内代谢中失去完整性,变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因此导致利用性降低。爱尔宾公司的实验室具有专利工艺技术,能保证产品具有稳定的分子状态和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3.螯合物的优点 只有爱尔宾公司具有开发接近体内发生天然螯合过程的能力,实质上爱尔宾公司有能力将矿物原料转变为小的有机分子,这样使它们具有高的生物利用度,因而更有效。 螯合一词来自希腊字"chele",意思是爪。螯合物天然存在于自然界:植物叶绿素中的镁、维生素B12分子中的钴和血液血红蛋白中的铁,都是矿物质螯合于氨基酸的天然例证。 爱尔宾公司开发的螯合物专利技术将天然的螯合模式复制成可供选用的产品: 无味钙氨基酸螯合物(13%Ca)

螯合铁有什么效果_氨基酸螯合铁治疗缺铁黄化

螯合铁有什么功效_氨基酸螯合铁治疗缺铁黄化效果 螯合铁肥有什么功效_螯合铁肥用法用量_氨基酸螯合铁肥价格多少,今天请烟台七微肥料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螯合铁肥是以色列POTASSIUM LAKE公司出品的新型铁肥,也是目前含铁量最高的水溶铁肥,比EDTA,EDDHA铁肥含量高3.5倍,性价比高!产品全水溶,用氨基酸有机螯合,不仅含水溶铁,还富含有机氨基酸营养,植物吸收率高,效果神奇;可以有效预防和矫治缺铁引起的黄化病,具有适用土壤范围广,安全高效等特点;也可用于作物正常补铁,使作物生长更旺盛,并提高农产品品质;对于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也有明显改善作用。 铁元素不仅是人体所需,也是植物必须的7种微量元素之一,对植物生长及作物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缺铁时,因叶绿素不能形成而造成“失绿症,而铁在植物体内流动性又很小,老叶中的铁很难再转移到新生组织中去,所以一旦缺铁先表现为上部的叶失绿,而下部老叶及叶脉仍保持绿色; 严重缺铁时会导致出现“黄化症。“补铁”是当前肥料应用中的短板,应尽快补齐。 【螯合铁肥有哪些功效】 专家呼吁: 在选择铁肥方面,应拚弃长期以来图便宜使用硫酸亚铁的习惯,硫酸亚铁不易吸收,并且,其中含有的硫酸残留物质会加重果树根系的损伤。前几年应用EDTA及EDDHA铁肥防治黄化效果比

硫酸亚铁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2017 年,以色列钾湖又推出的氨基酸螯合铁,铁含量是EDTEE 及DDHA的3 倍多,并且,用氨基酸作为有机鳌合剂,铁离子交换速率有了很大的提速,一般叶面喷施和灌根5-7 天,就能有明显的转绿。一年多来,专家科研人员在广西砂糖桔和安徽砀山油桃产区做了大量实验,效果已被当地农技人员及农资经销商遍认可。特别是柑橘、沙糖桔、 桃树黄化病都与多年施化肥造成根系土壤盐清化有关,所以,在防治这类作物黄化时,必须改良施肥

青霉素工艺流程

青霉素生产工艺 班级:生工(2)姓名:学号:0802012040 【摘要】:青霉素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 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等度抗菌作用,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念珠状链杆菌、李斯特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百日咳鲍特氏菌亦具一定抗菌活性,其他革兰阴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性差.本品对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链球菌厌氧菌以及产黑色素拟杆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对脆弱拟杆菌的抗菌作用差。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四肽则链和五肽交连桥的结合而阻碍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有效,由于革兰阴性菌缺乏五肽交连桥而青霉素对其作用不大。 【关键词】:青霉素;生产工艺 【正文】: 抗生素的工业生产包括发酵和提取两部分。工艺流程大致如下:菌种的保藏、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提取和精制。种子和发酵培养基的常用碳源有:葡萄糖、淀粉、蔗糖、油脂、有机酸等,主要为菌体生长代谢提供能源,为合成菌体细胞和目的产物提供碳元素。有机氮源多用玉米浆、黄豆饼粉、麸质粉、蛋白胨、酵母粉、鱼粉等,硫酸铵、尿素、氨水、硝酸钠、硝酸铵则是常用的无机氮源。另外,培养基中还得添加无机盐、微量元素以及消沫剂,部分抗生素还得加入特殊前体,如青霉素的前体是苯乙酸,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前体是丙酸盐。发酵过程普遍补加一种碳源、氮源物质,如葡萄糖和硫酸铵。pH值通过流加氨水进行调节,很多抗生素在发酵中后期流加前体,对提高产量非常有益。抗生素发酵绝大多数为好氧培养,必须连续通入大量无菌空气,全过程大功率搅拌。发酵液的预处理,一般加絮凝剂沉淀蛋白,过滤去除菌丝体,发酵滤液的提取常用溶媒萃取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吸附法等提纯浓缩,然后结晶干燥得纯品。 一、青霉素概述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最初青霉素的生产菌是音符型青霉菌,生产能力只有几十个单位,不能满足工业需要。随后找到了适合于深层培养的橄榄型青霉菌,即产黄青霉。

甘氨酸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甘氨酸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徐泽辉刁春霞黄亚茹常慧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540) 摘要:我国是世界上甘氨酸生产国之一,目前中国甘氨酸的生产技术基本都采用已经被国外淘汰的氯乙酸氨解法工艺,虽然经过持续的改进,提高了反应的收率和产品的质量,但与国外技术相比较,仍有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劣势,且只能生产工业级甘氨酸。文章分析了国内外甘氨酸的生产现状及市场情况,对制约我国甘氨酸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行了讨论,建议重点发展以羟基乙腈为原料的直接Hydantion工艺,生产纯度在99.5%以上的甘氨酸产品,进一步拓展其在食品加工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甘氨酸生产市场 甘氨酸是氨基酸系列中结构最为简单,人体非必需的一种氨基酸,在分子中同时具有酸性和碱性官能团,在水溶液中为强电解质,在强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大,基本不溶于非极性溶剂,而且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通过水溶液酸碱性的调节可以使甘氨酸呈现不同的分子形态[1]。根据甘氨酸的制备工艺和产品的纯度可分为食品级、医药级、饲料级和工业级四种规格产品。在食品加工中甘氨酸可用作食品的防腐剂,延长其保质期;在含酒精饮料和动植物食品的加工中,则作为调味剂、甜味剂、增香剂、营养增补剂,此外,在甜酱、酱油、醋、果汁中添加甘氨酸,达到改善食品的风味和增加食品营养的目的。在医药方面,甘氨酸可以合成多种药物,如治疗高血压药物盐酸地拉普利、抑制胃溃疡用碳酸钙制剂、扑热息通甘氨酸盐、单甘氨酸乙酰水杨酸钙、利血胺注射液、抗巴帕金森氏病药物L-多巴、甲砜霉素等[2]。工业级甘氨酸则主要用于大规模生产除草活性最强的除草剂草甘膦[3]。 甘氨酸化学合成工艺主要有氯乙酸氨解法、施特雷克法(Strecker)和海因法(Hydantion)三种。目前国内仍采用在国外已被淘汰的氯乙酸氨解法技术,而国外则采用改进的施特雷克法和海因法技术路线。由于原料和工艺的不同,氯乙酸氨解法具有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特点,所生产的甘氨酸大多为工业级,纯度一般在95%左右,严重制约了其下游的应用,而国外厂商大多利用丙烯腈副产氢氰酸和羟基乙腈生产甘氨酸,该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一般纯度可以达到99%以上。 1 生产技术 1.1 氯乙酸氨解工艺[4~7] 该工艺以氯乙酸与氨水为原料,在乌洛托品催化剂作用下制得。先将催化剂溶解在氨水中,在良好搅拌下滴加氯乙酸,投料结束后,升高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再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用乙醇或甲醇重结晶两次,就可以得到纯度为95%左右的甘氨酸。 该工艺虽然简单且对设备要求不高,但由于产生大量的无机盐,使得产品的提纯非常困难,只能生产工业级甘氨酸。并产生大量富含氯化铵和甲醛的废水,所要求的环保处理费用较高。而且作为催化剂的乌洛托品难以循环使用,使生产成本增加。 1.2 Strecker工艺[7] 将甲醛水溶液、氰化钠和氯化铵混合后在低温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醋酸使亚氨基乙腈析出,然后溶解在乙醇内,加入硫酸后转化为氨基乙腈硫酸盐,最后加入化学计量的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

甘氨酸亚铁综述精编

甘氨酸亚铁综述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甘氨酸亚铁综述 富瑞甘(Ferrochel)是美国犹他州爱尔宾(Albion)公司独特制备的一种氨基酸螯合铁(双甘氨酸亚铁螯合物)。富瑞甘已获得专利注册,并且具有其他铁及所不具备性质。富瑞甘铁的高度生物利用度,缘于它有足够小的分子,且高度稳定,从而得以完整地通过消化道粘膜。其他方式的铁在被吸收前必须在体内被消化或离解,离子形式的铁引起有害的胃肠道副作用如便秘和急性腹痛。爱尔宾公司取得专利的富瑞甘在胃中不离解。富瑞甘极大的改变了无机铁盐固有的缺点,即利用性差和相对高的毒性。富瑞甘像血红素一样,毒性很低。 ? 富瑞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理作用

? 目的目标人群预防缺铁性贫血婴儿和青少年 改善学习能力婴儿和青少年 改善体能一般人群 降低儿童死亡率婴儿和青少年 改善妊娠期的健康妇女 ? 一、产品特点 铁20% 颜色黄褐灰绿色 质地细而轻的粉末 密度 颗粒大小不超过60%,325筛孔灼烧后损失68-73% 总氮8-13% 溶解度40% 含水量不超过7% pH7-9 经临床试验和证明,富瑞甘具有: 优良的生物利用度 优良的生理作用

缓和的作用(对器官系统很舒适,安全性好) 二、生物利用度 富瑞甘的生物利用度明显优于任何其他形式的铁剂。普通铁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各种吸收抑制物的影响,如植酸盐,纤维,鞣酸等等。 富瑞甘超越这些障碍,并保证其完整地被吸收。一项研究证明,即使存在相同的抑制物,富瑞甘的吸收也比硫酸亚铁高倍,富瑞甘的这种优良生物利用度使它成为铁营养添加剂中的第三代新化合物。 三、优良的生理学作用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甘氨酸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甘氨酸 一 26一中国饲料添加剂2010年第9期(总第99期) 全国饲料添加剂信息站 氨基酸类饲料添加剂一甘氨酸 【别名】甘氨酸;氨基乙酸;氨基醋酸 【化学名】氨基乙酸;氨基醋酸 【英文名】Glycine 【分子式】C2HNO: 【分子量】75.O7 【结构式】H:N—CH2一COOH 【CAS号】56—40—6 【性状】本品为白色单斜晶系或六方晶系 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有特殊甜味.溶于 水,不溶于乙醇和乙醚.熔点232~236~C(分 解).相对密度1.1607,能与盐酸作用而成盐酸 盐. 【制法】 化学合成甘氨酸的方法主要有氯乙酸氨解 法,施特雷克法(Strecker)和海因法(Hydantion) 三种.目前国内仍采用在国外已被淘汰的氯乙 酸氨解法技术,而国外则采用改进的施特雷克法 和海因法技术路线.由于原料和工艺的不同,氯 乙酸氨解法具有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的特 点,所生产的甘氨酸大多为工业级,纯度一般在 95%左右,严重制约了其下游的应用,而国外厂 商大多利用丙烯腈副产氢氰酸和羟基乙腈生产

甘氨酸,该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一般纯度可以达到99%以上. 1.氯乙酸氨解法 该法是以氯乙酸为原料,在催化剂乌洛托品 的存在下与氨水反应而得.反应温度5O~ 60~C,常压,反应后物料在乙醇溶液中进行醇析分离,反应时间14~l5小时.是传统的甘氨酸 的合成工艺,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环境污染压力不大.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氯化铵等副产品难以分离,导致产品质量差,不能满足医药和食品工业的需要,若精制则生产成本较高;二是作为催化剂的乌洛托品无法回收,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三是反应时间长,不易连续操作.目前该法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化方法,为了克服缺点,提高甘氨酸的质量和收率,国内外化学工作者对此法合成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新型催化剂的选择与使用上,另外在强化工艺过程控制,优化反应条件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C1CH2COOH+2NH3—_H2NCH2COOH+ NH4C1 2.Strecke法 传统的Strecke法是以甲醛,氰化钠,氯化铵 一 起反应,再加入乙酸,析出得到亚甲基氨基乙腈,将亚甲基氨基乙腈在硫酸存在下加入乙醇分解,得到氨基乙腈硫酸盐,将此硫酸盐用氢氧化钡分解,得到甘氨酸钡盐,然后加入硫酸使钡沉淀,过滤,滤液浓缩,冷却得到甘氨酸结晶.该法

甘氨酸亚铁综述

甘氨酸亚铁综述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甘氨酸亚铁综述 富瑞甘(Ferrochel)是美国犹他州爱尔宾(Albion)公司独特制备的一种氨基酸螯合铁(双甘氨酸亚铁螯合物)。富瑞甘已获得专利注册,并且具有其他铁及所不具备性质。富瑞甘铁的高度生物利用度,缘于它有足够小的分子,且高度稳定,从而得以完整地通过消化道粘膜。其他方式的铁在被吸收前必须在体内被消化或离解,离子形式的铁引起有害的胃肠道副作用如便秘和急性腹痛。爱尔宾公司取得专利的富瑞甘在胃中不离解。富瑞甘极大的改变了无机铁盐固有的缺点,即利用性差和相对高的毒性。富瑞甘像血红素一样,毒性很低。 富瑞甘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理作用 一、产品特点 经临床试验和证明,富瑞甘具有: ?优良的生物利用度

?优良的生理作用 ?缓和的作用(对器官系统很舒适,安全性好) 二、生物利用度 富瑞甘的生物利用度明显优于任何其他形式的铁剂。普通铁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受各种吸收抑制物的影响,如植酸盐,纤维,鞣酸等等。 富瑞甘超越这些障碍,并保证其完整地被吸收。一项研究证明,即使存在相同的抑制物,富瑞甘的吸收也比硫酸亚铁高倍,富瑞甘的这种优良生物利用度使它成为铁营养添加剂中的第三代新化合物。 三、优良的生理学作用 富瑞甘不仅对矫正机体造血的需要有效,而且对重建机体的铁也有良好效果。此外,它不产生硫酸亚铁通常有的副作用。当铁作为添加剂使用时,生物利用度和耐受性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富瑞甘明显表明在这两方面均优于硫酸亚铁及其他铁营养添加剂。 四、缓和的作用 研究者发现爱尔宾公司氨基酸铁螯合物几乎没有铁剂通常引起的胃肠道的副作用,如便秘和胃部不适。富瑞甘不像其他形式的铁那样会引起膳食的不良相互作用,也没有其他形式的铁特有的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富瑞甘由于与氨基酸螯合,形成一种稳定的无反应性亚铁分子,因此毒性很低。 爱尔宾公司研制的矿物质键合到氨基酸上,形成一个独有的天然化学结构。此结构保证矿物质的吸收,并保护它们不与其他营养素发生有害的相互作用。爱尔宾公司氨基酸螯合的矿物质是独特的,受国际专利保护。 1.氨基酸铁有很高的生物利用度 人体吸收氨基酸很有效,在营养物质消化后通过肠壁的先后次序中,氨基酸排在前面,实际上所有氨基酸的95%被吸收。铁与氨基酸螯合使它在运输过程中以化合物整体形式被带着通过肠壁。 2.制造氨基酸铁的专利技术 市场上有许多产品都自称为是螯合物,其实他们只是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复合混合物,并不是真正的氨基酸螯合物。这些产品在体内代谢中失去完整性,变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因此导致利用性降低。爱尔宾公司的实验室具有专利工艺技术,能保证产品具有稳定的分子状态和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3.螯合物的优点

螯合铁肥原料

七微螯合铁是一种有机螯合铁肥,含有95.8的全水溶速溶氨基酸铁,纯铁元素含量19以上。它比EDDHA铁肥,EDTA铁肥含纯铁高3.5倍,性价比高!它是中国市场含铁高的有机螯合铁肥。 七微螯合铁用14种氨基酸做螯合剂,不仅含铁元素,同时含氨基酸营养物质,植物吸收率高,效果明显;它可以有效预防和矫治缺铁引起的黄化病,早衰落叶。具有适用土壤范围广,安全效果好等特点。特别是在花卉黄化,柑橘,桃树黄化等黄化治理方面,七微螯合铁具有其它鉄肥不具有的效果。从前,对作物铁元素的补充使用其无机盐形式较多,如硫酸亚铁,但是存在有很大的弊端(如硫酸亚铁在自然条件下极易转化为三价铁而失去作用),应用范围较窄、效能低下,作物吸收率低,而且由于土壤的自身碱性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使之形成难溶的氢氧化物等,降低其生物学活性,不但起不到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而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后来,应用螯合的EDHA铁,EDDHA铁,虽然比硫酸亚铁有很大进步,但是,铁含量低,仅有4.8-6,效果还是不太理想。加之EDTA和EDDHA都是无机螯合剂,作物吸收不好,农民对效果不太满意。七微螯合铁由于价位比较高,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还不普及,随着市场逐步接受,相信农民朋友会越来越多的使用这种的铁肥。 原料商:以色列POTASSIUM LAKE公司 产品规格:规格:25公斤/袋(内塑外牛纸袋) 使用方法:1. 兑水1000-1500倍灌根或叶面喷施。 2.生产其它肥料时按5-10比例复配。 烟台七微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技术创新性企业。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

新型肥料技术及产品、肥料增效剂、农药增效剂开发及应用。七微公司拥有3名博士后,5名硕士组成的研发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多个跨国公司建立有良好合作关系。目前已经为1500余家农药制造商、肥料制造商、规模销售公司等组织提供原料供应及专业技术服务。产品销售遍及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

药物化学及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药物化学与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学校:安徽中医学院 班级:***************** 组员:***************** ***************** *****************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制药工艺学部分任务书 二、Dapoxetine简介 三、Dapoxetine化学和药理学特性 四、Dapoxetine药动学特性 五、Dapoxetine的合成路线刷选 六、盐酸达泊西汀的合成 七、Dapoxetine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 八、物料衡算 九、能量衡算 十、参考文献 十一、结束语 十二、附表

一、制药工艺学部分任务书 一、设计名称 根据《药物化学》课程设计内容,拟定设计题目,如:“年产 800 kg 达泊西汀原料药的工艺流程设计”。 二、设计条件 1.操作条件 (1)反应器加热采用电加热,冷却采用地下水(10℃); (2)设备操作方式为间歇操作; (3)每年按300天计;每天24 h连续运转。 2.生产能力 根据市场状况,确定年生产能力,一般为全世界年销售量的1%-10%;3.设备型式常用设备; 三、设计任务 1.选择合适的合成工艺路线,画出生产工艺流程图; 2.在总物料衡算的基础上,选择一个反应及后处理工序,进行物料衡算,确定反应器的类型和容积; 3.对所选择的一个反应工序,进行能量衡算,确定加热电能的消耗量或制冷量。 四、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 封面、首页(任务书)、目录及页码; 2. 前言; 3. 简述设计内容,自己选择的合成工艺路线(含以分子结构表示的工艺路线图),引用的文献等; 4. 总物料衡算,确定每批操作所需要的时间和原料投料量; 5. 选择一个反应及后处理工序,进行物料衡算,确定原辅材料消耗量,产品量,得率,转化率,选择性,反应器的类型和容积,后处理工序所用设备的型号规格; 6. 对所选择的一个反应工序,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的燃烧热,确定反应的吸/放热量,再结合反应过程的溶解热,汽化热,反应温度维持等,进行能量衡算,确定加热电能的消耗量制冷量; 7. 主要数据一览表; 8. 主要设备一览表。 五、工艺流程图 画出生产工艺流程图,手工、计算机绘图均可。 二、Dapoxetine简介 达泊西汀( dapoxetine, LY2 210448, 1)是一个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结构上类似于氟西汀并同样具有抗抑郁作用,临床研究用其盐酸盐[ 1 ]。达

(整理)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产工艺.

D-对羟基苯甘氨酸的生产工艺 摘要 药品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保证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医药行业是关系民生的重要行业。发展自己的民族制药业。我所在的顶岗实习单位是联邦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阿莫西林等药物,阿莫西林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杀菌作用,可使细菌迅速成为球状体而溶解、破裂。我国阿莫西林类药物都将保持一个较快的速长态势。而发酵生产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生产生产菌种,发酵工艺和后提炼工艺三个因素。我所在的车间的D酸车间,我们车间负责生产联邦的又一新产品—阿莫西林的中间体D—对羟基苯甘氨酸。车间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来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采用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我就对它做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菌种,发酵工艺,后提炼,微生物发酵 目录 第一章:微生物发酵概述 1.1:发酵培养基 1.2:灭菌 1.3:种子扩大培养 1.4微生物的生长 1.5 ::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1.6:微生物发酵控制 第二章;发酵产物的提取 2.1:转化 2.2:过滤

2.2.1:膜过滤 2.2.2:活性炭过滤 2.3:结晶 2.4:离心 2.5干燥 第一章微生物发酵概述 D-对羟基苯甘氨酸酸的发酵是典型的代谢控制发酵,也是好气性纯种发酵,在培养基配制及灭菌,种子扩大培养,空气除菌,发酵过程的检测及控制等环节十分关键, D—对羟基苯甘氨酸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是合成半合成青霉素和头孢 菌素的中间体,用于制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amoxicillin)和头孢羟 氨苄。我所在的车间采用微生物发酵来生产D—对羟基苯甘氨酸,为比较先 进的生产工艺,产品是否合格与每个工段及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在管 理上采用新老思想的结合,对车间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因素。 1、发酵培养基 在发酵工程中,拥有良好生产菌种是前提。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微生物依靠 自身代谢调节系统,趋向于快速生长和繁殖,而发酵则需要微生物积累大量的代 谢产物。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应该包括所有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 这些营养物质可分为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五大类。 选取培养基的原则是:能满足生产菌生长,代谢的需要。目的代谢产物要高。 产物的率最高。产生菌生长及代谢迅速。减少代谢副产物的生成。价廉并且具有 稳定的质量。来源广泛且供应充足。有利于发酵过程的溶氧与搅拌。有利于产物 的提取和纯化。废物的综合利用性强且处理容易。 发酵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根据生产菌株的营养特性配制培养基。2.营养成 分的配比恰当。3.渗透压。4.PH。还有注意各营养成分的加入次序以及操作步骤 尤其是一些微量营养物质,如生物素,维生素等,更要注意避免沉淀生成或破坏 而造成损失。

我国加氢苯的生产工艺

我国加氢苯的生产工艺 2.1 粗苯加氢精制的原理 焦化粗苯的精制最早是采用酸洗法,该法只能部分脱除粗苯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是噻吩)和杂质,在加工过程中芳烃化合物损失较大(8~10%),其副产废物酸焦油和残渣尚无有效的治理方法,造成环境的污染。随着有机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对苯系芳烃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酸洗法得到的芳烃产品已无法满足需要,在发达国家该方法早已被淘汰。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英、德、法等国相继开发成功粗苯催化加氢精制法,所得苯的凝固点为5.2~5.4℃,噻吩质量分数为1×10-6~1×10-6,苯的品质还不是很高。20世纪60年代,美国胡德利空气产品公司开发出一种高温的粗苯加氢精制法(Litol法)。该方法反应温度为600~630℃。Litol法除了加氢精制功能,还能将粗苯中的甲苯和二甲苯经催化脱烷基反应转化为苯,苯的质量分数达到99.9%,苯凝固点大于5.4℃,噻吩质量分数小于0.5×10-6,苯产品质量很高。后来由于萃取蒸馏法的开发成功,采用较低温度(小于400℃)的粗苯加氢精制法,也能得到高质量的苯、甲苯和二甲苯。 目前,国内外粗苯加氢精制过程以反应温度区分有高温法(600~630℃)与低温法(320~380℃)二种。Litol法(即高温法)反应温度与反应压力(6MPa)都很高,对设备、管道、仪表等的材质和质量要求很高,制造难度与投资也大,操作运转过程危险性相对较大。同时该过程把价格较高的甲苯和二甲苯转化为价格较低的苯,经济上不尽合理。 低温法加氢精制主要包括三个关键单元: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纯氢(纯度大于99.9%);催化加氢精制过程(预加氢和主加氢);产品提纯过程(萃取或萃取蒸馏)。 低温法也能得到优质的苯、甲苯和二甲苯等产品,三种苯系芳烃收率为:苯98%、甲苯98%、二甲苯89%。该方法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反应温度为320~380℃,压力为3.0~3.5 MPa,设备和管道的材料容易解决,400℃以下CrMo钢即可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