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设计报告

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设计报告
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设计报告

摘要

近年来,电子工业发展很快,电子元器件更是发展迅速,应用最为广泛,在实际电子设计中我们往往要测量出电子元器件的大小。如;电阻的阻值,因此,设计一个不仅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而且简易实用的电阻测量仪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目前单片机渗透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邻域,它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体积小、等优点,采用单片机控制使得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强大,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各种分析仪)。

在系统硬件设计中,利用STC公司(宏晶科技)生产的STC12C5A60S2系列做为核心控制芯片设计一款简易电阻测量仪,设计主要采用按键控制功能之间的切换,并实现各量程的自动转换从而实现各个参数的测量。

在系统软件设计中,利用keil c51软件开发系统的软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编译后生成的汇编代码。

关键字:STC12C5A60S2、MzLH01-12864、单片机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is developing very quickly, electronic components is developed rapidly, and most widely used in practical electronic design, we tend to measure the size of the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Resistance, therefore, resistance of the design a not only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high, and simple practical resistanc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t present SCM penetration in our life in all neighborhood, i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high reliability, small volume, etc, and USES the monolithic control makes instruments digital, intelligent, miniaturization, and powerful functions, such as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equipment (the power meter, oscilloscope, all kinds of analyzer).

In the hardware design, the use of the company's digital multimeter MAXIM integrated chip MAX134 design a simple resistanc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will use the resistance of the corresponding oscillating circuit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so as to realize the various parameters measurement.

In the design of software system, using the keil software development system software c51 provide rich library function and powerfu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debug tool, compiled generated assembly code.

Key word: MAX134, MzLH01-12864 an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目录

一前言................................................................... (4)

二总体方案设计 (5)

1方案比较………………………………………………….. .6

2 方案选择 (7)

三模块设计………………………. …………………………….. .10

1 电源模块 (10)

2显示模块................................................... .. (11)

3主程序模块 (12)

4电阻测试模块 (15)

四软件设计 (16)

1 软件设计流程 (13)

五测试参数 (15)

六设计总结 (16)

1设计收获及体会 (16)

七参考文献 (17)

八附 (18)

前言

近年来,电子工业发展很快,由于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工艺的改进,电子元器件发展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实际电子设计中我们往往要测量出电子元器件的大小。如;电阻的阻值,因此,设计一个不仅安全性和可靠性高,而且简易实用的电阻测量仪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 设计目的和意义

一般情况下,电路参数的数字化测量是把被测量参数进行转化,电阻测量在恒定电路中有伏安法测电阻,桥式电路测电阻,半偏法测电阻,等效替代法测电阻,公式计算法测电阻,其中伏安法是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但以上方法如啊简单测量都不能达到要求

由于测量电阻方法多种多样,并且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本次设计是万用表电路基础上拟定一套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尝试用555振荡电路将被测参数转化成频率这里我们把RLC的测量电路产生的频率送入以STC12C5A60S2为核心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计数端口,通过定时并且计数可以计算出被测频率再通过频率计算出电阻值。

2.电阻测量仪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中国电子测量技术经过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科学文化、

特别是国防军事的发展做出了的巨大贡献。随着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中国电子

测量仪器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发展,我国电子测

量技术在若干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电子测量仪器走向世界水平

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已难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

新工艺、新材料、新的制造技术催生了新的一代电子元器件,同时也促使电子测量

技术和电公务员之家子测量仪器产生了新概念和新发展趋势。本文拟从现代电子测

量技术发展的三个明显特点入手,进而介绍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的概念和基本技术,

引入合成仪器的概念,面向21世纪的我国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

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

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GPS技术、RS技术、

GIS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以及先进地面测量仪器等将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并

发挥其主导作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路应用领域的扩展,软件技术的高度发展

及其在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上的应用,新的测试理论、新的测试方法、新的测试领域

以及新的仪器结构不断出现,产品智能化、数字化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趋势,设备

的功能,性价比,实用性等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电子设备的精密度和稳定度最为

关注。在许多方面已经冲破了传统仪器的概念,电子测量仪器的功能和作用发生了质的变化。就目前国内外的高精度数字式仪表,硬件电路设计往往比较复杂,仪器的体积比较大,不仅不便于携带,而且销售价格比较昂贵。例如,传统的半偏法,电桥平衡法等方法在测试过程中不够智能化而且体积笨重,价格昂贵,需要外围环境优越和稳定的参数,测试操作过程中需要调试很多的环境参数,对一般使用的人来说非常不方便,在21世纪,我国基于数字显示的仪表虽然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价格和易于操作性,便捷性特别是智能方面有待发展,价格便宜和操作方法简单易懂、智能化的仪表开发和应用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本系统正是迎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制作出一种价格便宜和操作简单、具有自动转换量程功能、体积相比小、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充分利用数字电路和部分模拟电路,基于单片机的控制特点,发挥集成模块的作用。

本系统使用串行LCD显示电路和发光二极管测量类型以及测量单位的显示电路,利用用模拟电路将待测量转换成5v的工作电压,再经过设计的电路进行采集并转换成需要用到数字量,然后送入单片机最小系统运算、处理以及输出显示。

此外,电路设计新颖、功能性好、可扩展性强。所以本测试仪使用过程非常方便而且准确度高,显示清晰,测量误差保持小。

3.设计的依据

根据数字万用表的原理,结合以下的设计要求:“设计一台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具有自动电阻筛选功能,3位数字(最大显示数必须为999),能自动显示小数点和单位,测量数据大于5次每秒。实现显示被测电阻的阻值和电阻符和是否筛选要求的多级量程的测量,其量程要求是10Ω、1kΩ、10kΩ和10MΩ。由此设想出以下的解决方法,即简易自动电阻测试仪字的系统由、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部分、键盘输入部分、AD 转换和控制部分和电源部分组成。为使系统更加稳定,使系统整体精度得以保障。

4.设计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设计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对不同量程的各种测量内容的转换和自动电阻筛选,还有各部分如何电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简易电阻测试仪,而难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程序的设计,要保正其可行性从而保证设计的正确性。

二、总体方案设计

1方案比较

(1)主控器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单片机SPCE061A

单片机SPCE061A作为主控制器,它具有体积小、驱动能力高、集成度高、易扩展、可靠性高、功耗低、结构简单、中断处理能力强、处理速度高等特点,尤其适用于语音处理和识别等领域。但是其软件设计相对复杂,故我们放弃此方案。

方案二采用STC12C5A60S2作为主控制器

利用公司推出的单片机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芯片的特点以及选择该芯片的理由:

STC12C5A60S2系列做为核心控制芯片,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即25万次/秒),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支持在系统可编程(ISP)和在应用可编程(IAP)。

STC12C5A60S2系列的单片机相比传统的8051单片机内部资源要丰富很多,它内部包括60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0B的SRAM空间、双串口、共4个16位定时器、外部中断I/O口7路、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双数据指针、片内自带看门狗和EEPROM、内置复位、通用I/O口P0-P4准双向口等。指令简单,易学易懂,外围电路简单,硬件设计方便,IO口操作简单,无方向寄存器,资源丰富,一般设计足够用了,价格便宜、容易购买,资料丰富容易查到,程序编写写简单,但其同样时钟下运行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军比普通8051 8位单片机要高,而且开发环境是我们很熟悉的Keil C51 ,编译效率高,非常适合C语言开发人员,因此我们采用该方案。

(2)显示电路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选用LED数码管显示

LED显示器价格低廉,发光强度高,机械性能好,在普通单片机系统中应用较为广泛,适合显示数字或符号,但不能显示汉字、图片等复杂元素,并且功耗相对较高LED 数码管显示静态驱动(直流驱动)。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段码都由一个单片机的I/O埠进行驱动,或者使用如BCD码二-十进位*器*进行驱动。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显示亮度高,缺点是占用I/O埠多,如驱动5个数码管静态显示则需要5×8=40根I/O埠来驱动,要知道一个89S51单片机可用的I/O 埠才32个呢。故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驱动器进行驱动,增加了硬体电路的复杂性。,虽然,采用低电压扫描驱动,耗电少、使用寿命长、成本低、亮度高、故障少、

视角大、可视距离远,但本设计要求显示电位器阻值随旋转角度变化曲线的辅助装置,对于本题难于实现。

图2-1 LED数码管

方案二选用LCD显示

用液晶显示模块LCD,LCD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显示内容复杂、稳定性好、控制驱动方便、在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传统的LCD与单片机互联接口较多、汉字显示程序复杂、价格较高,不适合和微小系统的使用,新型的LCD ----MzLH01-12864,该模块与单片机接口简单,采用SPI总线接口,自带二级汉字库,编程简单,特别适合在微小系统中的应用。故选用此方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图2-2MzLH01-12864的引脚图

(3)电机的选择与论证

方案一采用直流电机的选择与论证性

直流电机的加减速不时间不理想,速度而且不易控制,偏差大,达不到本设

计的要求。

方案二采用28BYJ-48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由于没有电刷,可靠性较高,电机停转的时候具有最大的转矩(当

绕组激磁时)每步的精度在都比较高,而且不会将一步的误差积累到下一步因

而有较好的位置精度和运动的重复性;优秀的起停和反转响应因而可以采用开

环控制,因此,我们选用该方案。

(4)按键选择

方案一采用多按键矩阵排列式组合键盘,减少I/O口的占用,适用于按键较多的电路中,按键越多越能体现多按键矩阵排列式组合的优越性越明显,但数量少的按键则不必要用矩阵式排列组合。

方案二独立式按键,结构简单,使用灵活,因其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位I/O口,所以用于按键少的电路中。

综上所述,根据我们设计的电路,结合两种方案中的按键的适用场合,我们选择方案二,选用独立式按键。

三、单元模块设计

1. 电源模块

由于高压交流电会对弱电系统产生干扰,影响系统的稳定性,而电池之类的电源又存在维护不方便和电压电流衰减等的缺点,所以本次设计采用外部稳压电源供电,这里选用交流稳压电源220V输入经过电路转换得到5V输出,该电路,电压衰减影响比较小,输出稳定,电路如下图。

2.显示模块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良好的人机界面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可通过人机界面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及一些过程参数,方便用户操作。本组设计采用一款新型的LCD ----MzLH01-12864,

MzLH01-12864功能介绍

MzLH01-12864为一块128X64点阵的LCD显示模组,模组自带两种字号(12*16和16*16)的二级汉字库和两种字号(6*8和8*16)的ASCII 码西文字库,并且自带基本绘图GUI功能,包括画点、画直线、矩形、圆形等;采用3.3V电压供电,模组上为串行SPI 总线接口,除电源和背光之外通讯仅需要连接一根从机选择线(SS)、一根时钟线(SCK)、一根数据线(SDA)以及一根BUSY 线即可;接口简单、操作方便;与各种MCU 均可进行方便简单的接口操作。

图1为MzLH01-12864 模组的引脚排列,各引脚的功能如表一所示;

对于MzLH01-1286 模组的操作,厂家提供了16 种控制指令,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在详述,具体参见笔者在这里只是简要介绍一下该模组的操作时序,该模组采用仅为写入的非标准SPI总线接口,其操作时序如图2所示,

表一 MzLH01-12864引脚功能表

图2 MzLH01-1286 模组的串行SPI操作时序

通过串行SPI接口操作时,首先是要求片选信号线(SS)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模组开始接收串行数据,所接收的第一个字节默认为控制指令,模组采样数据是在时钟信号(SCK)上升沿到来之前采样。值得一提的是,用户通过SPI 控制时,每操作完一个字节,都要检测BUSY信号线是否为高电平,若BUSY线为高电平,此时SCK不能跳变,只有在BUSY线为低电平时,SCK才能操作,否则中断此次操作。而且在一次完整的控制指令及指令相关的数据传输过程中,SS必须保持为低电平,如SS 变为高电平,则认为是结束本次操作或中断本次操作。

显示电路

3主程序模块

①STC12C5A60S2单片机最小系统

图3-1 STC12C5A60S2单片机最小系统

STC12C5A60S2/AD/PWM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机,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但速度快8-12倍。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250K/S),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

1.增强型8051 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2.工作电压:STC12C5A60S2系列工作电压:5.5V-

3.3V(5V单片机)STC12LE5A60S2系列工作电压:3.6V-2.2V(3V单片机);

3.工作频率范围:0 - 35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0~420MHz;

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8K /16K / 20K / 32K / 40K / 48K / 52K / 60K / 62K字节;

5.片上集成1280字节RAM;

6.通用I/O口(36/40/44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口),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55Ma;

7. ISP(在系统可编程)/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真器可通过串口(P3.0/P3.1)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

8.有EEPROM功能(STC12C5A62S2/AD/PWM无内部EEPROM);

9. 看门狗;

10.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外部晶体12M以下时,复位脚可直接1K电阻到地);

11.外部掉电检测电路:在P4.6口有一个低压门槛比较器,5V单片机为1.32V,误差为+/-5%,3.3V单片机为1.30V,误差为+/-3%;

12.时钟源:外部高精度晶体/时钟,内部R/C振荡器(温漂为+/-5%到+/-10%以内) 1用户在下载用户程序时,可选择是使用内部R/C振荡器还是外部晶体/时钟,常温下内部R/C振荡器频率为:5.0V单片机为:11MHz~15.5MHz,3.3V单片机为:8MHz~12MHz,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选择使用内部时钟,但因为有制造误差和温漂,以实际测试为准;

13.共4个16位定时器两个与传统8051兼容的定时器/计数器,16位定时器T0和T1,没有定时器2,但有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做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发生器再加上2路PCA模块可再实现2个16位定时器;

14. 2个时钟输出口,可由T0的溢出在P3.4/T0输出时钟,可由T1的溢出在P3.5/T1输出时钟;

15.外部中断I/O口7路,传统的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并新增支持上升沿中断的PCA模块,Power Down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INT0/P3.2,INT1/P3.3,T0/P3.4, T1/P3.5, RxD/P3.0,CCP0/P1.3(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P4.2 ), CCP1/P1.4 (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P4.3);

16. PWM(2路)/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2路):

——也可用来当2路D/A使用

——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定时器

——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外部中断(上升沿中断/下降沿中断均可分别或同时支持);

17.A/D转换, 10位精度ADC,共8路,转换速度可达250K/S(每秒钟25万次)18.通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由于STC12系列是高速的8051,可再用定时器或PCA软件实现多串口;

19. STC12C5A60S2系列有双串口,后缀有S2标志的才有双串口,RxD2/P1.2(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P4.2),TxD2/P1.3(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P4.3);

20.工作温度范围:-40 - +85℃(工业级) / 0 - 75℃(商业级)21.封装:

PDIP-40,LQFP-44,LQFP-48 I/O口不够时,可用2到3根普通I/O口线外接74HC164/165/595(均可级联)来扩展I/O口, 还可用A/D做按键扫描来节省I/O口,或用双CPU,三线通信,还多了串

图3-2 STC12C5A60S2单片机最小系统及显示键盘电路

4 电阻测试模块

下图为继电器组成的量程转换电路,通过单片机对电机控制来实现量程的自动量程转换。其中以电机电路部分作为辅助模块,驱动电位器。

图电子测量模块及辅助模块四软件设计

1主程序流程图

图4-11系统总流程图

物理量采集处理流程:

图4-12 物理量采集处理流程:3电阻的测量过程流程图:

图4-13电阻测量流程图

五测试参数

5系统测试及整机指标

(1)测试方法:在测试时将被参数通过本系统测量出来的示值与参数的标称值进行对比,进而知道本系统的参数。

(2)测试仪器:示波器,万用表,稳压电源,计算机。

(3)本系统在电阻测试模块中留有两根测试线,只需将测试线将待测电阻引脚接通即可测量。

(4)测试结果:通过按钮实现其按键所对应的功能,并观察测试结果,对设计进行校正和实现功能的可靠性的确认,并记录观察结果。

测试分析:在实际测量中,由于测试环境,测试仪器,测试方法等都对测试值有一

定的影响,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为了减小本设计中误差的大小,主要利用修正的方法

来减小本测试仪的测量误差,即在测量前或测量过程中,求取某类系统误差的修正值。

在测量的数据处理过程中选取合适的修正值很关键,修正值的获得有三种途径。第一种

途径是从相关资料中查取;第二种途径是通过理论推导求取;第三种途径是通过实验求

取。

本测试修正值选取主要通过实验求取,对影响测量读数的各种影响因素,如温度、

湿度、电源电压等变化引起的系统误差。通过对相同被测参数的多次测量结果和不同被

测参数的多次测量选取平均值,最后确定被测参数公式的常数K值,从而达到减小本设

计系统误差的目的。由于系统外围器件由电容电阻分立元件搭接而成,所以产生的参数

对应的频率有一定的误差,所以只能通过多次实验测量,选取合适的修正值来尽可能的

减少本测试系统的误差。

六设计总结:

1设计的收获与体会:通过这几天的制作让我对单片机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在

模拟电路方面电源很重要,也学习到了模数转换的精确性,虽然我们显示的实时功率与实际有一定的误差,但是我们尽了自己最大的一份努力,同时通过这几天的锻炼也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分工明确可以让事情变得事半功倍。在以后的制作过程中一定牢记!

参考文献:

黄智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华成英、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

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附:

1 测量电阻模块PCB图

简易电子称设计报告

摘要 本简易电子秤由数据采集、控制器和人机交互界面三部分构成。其中数据采集部分由测量电路、差动放大电路与电压采集电路组成;测量电路采用4片电阻应变片组成的全桥电路。差动放大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模拟信号放大275倍,以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控制器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控制器选用IAP15F2K61S2单片机,用按键来选择、确定功能,最后所有结果由OLED进行显示。 电子秤自带电源,并具有称重、设置单价、金额累计、去皮、超量程报警与语音播报等功能。当电子秤称重围为5.00g~500g。当重量小于50g时,称重误差小于0.5g;重量在50g及以上,称重误差小于1g。整个系统稳定,界面友好,转换精度高,人性化。 关键词:电子秤传感器 A/D 控制器

目录 第1章方案比较论证与选择 (1) 1.1整体设计思路 (1) 1.2数据采集部分 (1) 1.2.1测量电路 (1) 1.2.2放大电路 (2) 1.2.3电压采集电路 (2) 1.3控制器部分 (2) 1.4人机交互界面 (3) 1.4.1按键 (3) 1.4.2显示界面 (3) 1.5系统设计框图 (4) 第2章系统模块电路设计 (4) 2.1数据采集部分 (4) 2.1.1测量电路 (4) 2.1.2放大电路 (5) 2.1.3电压采集电路 (6) 2.2控制器部分 (7) 2.3人机交互界面 (7) 2.3.1按键 (7) 2.3.2显示界面 (7) 2.4其他 (8)

2.4.1系统电源 (8) 2.4.2语音播报部分 (8) 2.4.3固件升级接口 (8)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 (9) 3.1软件设计工具与平台 (9) 3.2软件设计思想 (9) 3.3软件设计流程图 (10) 第4章系统调试与测试 (10) 4.1调试与测试所用仪器 (10) 4.2调试过程 (10) 4.3测试过程 (11) 4.4测试结果 (13) 4.5结果分析 (13) 第5章设计总结 (14)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设计内容 (1) 1.2设计原理 (1) 1.3设计思路 (2) 1.4实验环境 (2)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 2.1硬件电路设计 (3) 2.2主程序设计 (7)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 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11) 3.1结果测试 (11) 3.2结果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元件清单 (13) 附录2 总电路图 (14) 附录3 程序代码 (15)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1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6位8段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87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6位8段共阳极数码管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l99se涉及硬件电路。 1.2 设计原理 在该课程设计中,主要用到一个8751芯片和串接的共阳数码管,和一组阵列式键盘。作为该设计的主要部分,下面将对它们的原理及功能做详细介绍和说明。 1)提出方案 以8751为核心,和数码管以及键盘用实验箱上已有的器件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2) 总体方案实现 (1)要解决键值得读入。先向键盘的全部列线送低电平,在检测键盘的行线,如果有一行为低电平,说明可能有按键按下,则程序转入抖动检测---就是延时10ms再读键盘的行线,如读得的数据与第一次的相同,说明真的有按键按下,程序转入确认哪一键按下的程序,该程序是依次向键盘的列线送低电平,然后读键盘的行线,如果读的值与第一次相同就停止读,此时就会的到键盘的行码与列码

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院别: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通过一学期单片机的学习,对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它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我们也借此课程设计的机会,对单片机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学习。 本次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通过一个8位共阴极数码管进行时、分、秒的显示,另外设置7个按键,一个用来调整小时,一个用来调整分钟,一个开关控制是否调整时间。 关键词:AT89C51,数码管,按键,DS1303时钟芯片

1.概述 本设计是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系统的训练了所学知识,设计的过程必将是难忘的,这也将是大学向社会工作过度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阶段过后要去能够熟练的运用单片机中的计数器、定时器、中断、数码管显示等参考教材或者相关资料,采用C语言实现数字时钟功能,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并运用Protues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验证和误差分析。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系统方案的确定 用6位数码管,可以显示出时、分、秒;用P2端口控制位选,由定时器进行时间的控制(秒);当总按键按下时可以进行时间调整; 2.2方案分析 2.3系统总框图 图2.1

3.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3.1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电路就好比电脑的重启部分,当电脑在使用中出现死机,按下重启按钮电脑内部的程序从头开始执行。单片机也一样,当单片机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单片机复位电路如下图 图3.1 3.2时钟电路 单片机运行需要时钟支持——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如果没有时钟电路来产生时钟驱动单片机,那单片机就不能执行程序。 单片机可以看成是在时钟驱动下的时序逻辑电路。 以5l单片机为例随明:51单片机为l2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也就是说单片机运行一条指令,必须要用r2个时钟周期。没有这个时钟,单片机就跑不起来了,也没有办法定时和进行和时间有关的操作。 时钟电路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它控制着计算机的二个节奏。CPU就是通过复杂的时序电路完成不同的指令功能的。51的时钟信号可以由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内部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另一种为外部方式,时钟信号由外部引入。

matlab车牌识别课程设计报告(附源代码)

Matlab程序设计任务书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设计原理 (3) 三.详细设计步骤 (3) 四. 设计结果及分析 (18) 五. 总结 (19) 六. 设计体会 (20) 七. 参考文献 (21)

一、课程设计目的 车牌定位系统的目的在于正确获取整个图像中车牌的区域,并识别出车牌号。通过设计实现车牌识别系统,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二、设计原理: 牌照自动识别是一项利用车辆的动态视频或静态图像进行牌照号码、牌照颜色自动识别的模式识别技术。其硬件基础一般包括触发设备、摄像设备、照明设备、图像采集设备、识别车牌号码的处理机等,其软件核心包括车牌定位算法、车牌字符分割算法和光学字符识别算法等。某些牌照识别系统还具有通过视频图像判断车辆驶入视野的功能称之为视频车辆检测。一个完整的牌照识别系统应包括车辆检测、图像采集、牌照识别等几部分。当车辆检测部分检测到车辆到达时触发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当前的视频图像。牌照识别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定位出牌照位置,再将牌照中的字符分割出来进行识别,然后组成牌照号码输出。 三、详细设计步骤:

1. 提出总体设计方案: 牌照号码、颜色识别 为了进行牌照识别,需要以下几个基本的步骤: a.牌照定位,定位图片中的牌照位置; b.牌照字符分割,把牌照中的字符分割出来; c.牌照字符识别,把分割好的字符进行识别,最终组成牌照号码。 牌照识别过程中,牌照颜色的识别依据算法不同,可能在上述不同步骤实现,通常与牌照识别互相配合、互相验证。 (1)牌照定位: 自然环境下,汽车图像背景复杂、光照不均匀,如何在自然背景中准确地确定牌照区域是整个识别过程的关键。首先对采集到的视频图像进行大范围相关搜索,找到符合汽车牌照特征的若干区域作为候选区,然后对这些侯选区域做进一步分析、评判,最后选定一个最佳的区域作为牌照区域,并将其从图象中分割出来。 流程图: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书----电子秤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任务: 完成一个简单的使用数字电子秤的硬件与软件部分的设计。 设计要求: 1.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所设计的电子秤的各项功能的控制。 2.电子秤能够LCD液晶显示出商品的名称、价格,重量、总价等信息。 3.电子秤具有储存几种简单商品价格的功能。 4.电子秤的测量范围要求达到5KG,测量精度要求达到0.001。 5.电子秤能够自动完成商品的价格计算。 指导教师签名: 2010 年6月16 日二、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2010 年7月3日三、成绩 验收盖章 2010 年7 月日

基于单片机的实用电子秤的设计 1 设计目的 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易开发等很多优势被广泛应用。本 次数字电子秤的设计就是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来进行主控,再结合A/D 转换、键盘、液晶显示、复位电路和蜂鸣器报警驱动电路的知识,同时在软件 的设计过程中用到键盘扫描、液晶显示驱动、模数转换程序及汉字库的的设计, 做到对我们所学数电、模电、单片机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最终实现所设计数字 电子秤的各项功能,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学而用之”的实践目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不但要提高我们在工作中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和动 手能力,还要历练我们不畏艰难、不懂便学、有漏必补的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强化我们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为走向社会提前试水,完善自我。 2 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设计主要完成一个简单实用数字电子秤的硬件电路部分和软件部分的设计。硬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最小系统板、人机交互界面三大部分。其中,数 据采集部分由压力传感器和A/D 转换部分组成;人机界面部分为键盘输入、 液晶显示。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 C 语言实现了本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本设 计的数字电子秤要求能够显示商品的名称、价格、总量、总价等;能够自动完 成商品的价格计算;能够储存几种简单商品的价格;能够具有超重提醒功能, 一旦重量超出了自身重量的测量的范围,发出警报;同时对数字电子秤的测量 范围要达到5KG,测量精度要求达到0.001。 3 整体设计方案 整个数字电子秤电路由压力传感电路(ADC0832采样)、模数转换系统、单 片机主控制电路、LM4229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和4*4键盘电路6 个部

简单计算器设计报告

简单计算器设计报告 045 一、基本功能描述 通过文本编辑框实现基本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设计思路 如下图是整个程序进行的流程图,基本方法是在ItemText文本编辑框输入字符,程序对字符进行判断,若输入不是数字则提示错误。输入正常时,通过下拉框ComboBox_InsertString 选择相应运算符。点击等号IDC_OK,即可得出运算结果。操作简便,算法简单。 三、软件设计 1、设计步骤 打开Microsoft Visual C++ 6.0,在文件中点击新建,在弹出框内选择MFC AppWizard[exe]工程,输入工程名zhoutong及其所在位置,点击确定 1

将弹出MFC AppWizard-step 1对话框,选择基本对话框,点击完成 MFC AppWizard就建立了一个基于对话窗口的程序框架

四、主要程序分析 1、字符判定函数 BOOL IsInt(TCHAR*str) { int i=atoi(str); TCHAR strtemp[256]; wsprintf(strtemp,"%i",i); if(strcmp(str,strtemp)!=0)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该函数通过atoi把文本编辑框读取的字符转换为数字,再通过wsprintf把转换数字转换为字符,通过strcmp比较原字符和转换得来的字符。如相同返回true,不通则返回false. 3、运算符选择程序 BOOL Main_OnInitDialog(HWND hwnd, HWND hwndFocus, LPARAM lParam) { HWND hwndComboOP=GetDlgItem(hwnd,IDC_COMBOOP);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OP,-1,TEXT("+"));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OP,-1,TEXT("-"));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OP,-1,TEXT("*"));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OP,-1,TEXT("/")); return TRUE; } 3

简易电子闹钟的设计报告

编号: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LED强度可调驱动电路设计 院(系):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李朝庭 学号: 指导教师:彭智勇 职称:高级实验师 2017年1 月1日

摘要 目前,LED 灯的亮度可调通过有两种可行方案:第一种是通过占空比电压来输出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亮度可调;第二种通过控制数模转换器来输出不同的电流,然后经过放大器来进行发大,从而实现输出不同的电压,来实现亮度可调。对于第一种方案,优点是设计简单,且使用的电子器件类较少,造价成本低,其集成度低,电路原理不复杂,适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第二种方案,它设计图复杂,其集成度不高,且使用了数模转换器,因此和第一种设计方案相比略高。所以本设计采用了第一种方案。本设计的结果是设计制作一种路LED光强独立可调的 led 调光电路;自动调光时可使等在熄灭、微亮、较量及最亮四种状态中不断循环;实现灯光的循环调节功能(循环时间分别为为 2s、4s、6s、8s、10s、12s);关键词:LED;色温;RGB;驱动;调光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wentieth Century,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promotion, the modern electronic products have penetrated almost all areas of the society. It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 Time is always so valuable to people, the work of the busy and complicated and easy to make people forget the current time. Forget to do, when it is not very important, this not hurt the important essentials. Simple electronic alarm clock is a used to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alarm sounds and wakes up the user a simpl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is used to prevent nap sleep overdo the instrument from time to time to wake up the user's role. This system mainly consists of 555 timer square wave signal generator and the input control through the key input control of the two bit counter timing circuit can be input to the input of a time of the electronic clock, simulation and time interval can be within 99 seconds of continuous adjustable. Key words: timing circuit; 555 timer; multi harmonic oscillator; time clock 目录

自动检测技术的实验报告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 ——单臂、半桥、全桥电路性能比较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2. 测试应变梁形变的应变输出。 3. 比较各种桥路的性能(灵敏度)。 二、实验原理: 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 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见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 1、R 2、R 3、R 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44332211 R R R R R R R R ????、、、,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 ∑? = R R ;当二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 ∑?= R R R 2;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动对工作,且 ∑?= ====R R R R R R R R 4,4321。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得出测试电桥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1/4 ? E ?ΣR ,电 桥灵敏度R R V K u //?=,于是对应于单臂、半桥、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1/4E 、1/2E 和E 。由此可知,当E 和 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U-X关系曲线图 三、实验所需部件: 直流稳压电源(V 4 档)、电桥、差动放大器、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微头、电压表。 四、实验接线图: 图(1) 五、实验步骤: 1、调零。开启仪器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置100倍(顺时针方向旋到底),“+,-”输入端用实验线对地短路。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调零后电位器位置不要变化。 如需使用毫伏表,则将毫伏表输入端对地短路,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居“零”位。拔掉短路线,指针有偏转是有源指针式电压表输入端悬空时的正常情况。调零后关闭仪器电源。 2、按图(1)将实验部件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桥路,单臂桥路中R 2、R 3、R 4和W D 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 1为应变片(可任选上、下梁中的一片工作片)。直流激励电源为±4V ;半桥桥路中R 1和R 2为箔式应变片,R 3、R 4仍为固定电阻;全桥桥路中R 1、R 2、R 3、R 4全部使用箔式应变片。在接半桥、全桥桥路时应特别注意其应变片的受力方向,一定要接成差动形式。 3、调节测微头,使悬臂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 4、确认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并预热数分钟。 5、调整电桥电位器W D ,使测试系统输出为零。 6、旋动测微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以水平状态下输出电压为零,向上和向下移动各5mm ,测微头每移动0.5mm 记录一个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根据表中所测数据计算灵敏度S ,S = △V /△X ,并在一个坐标图上做出V-X 关系曲线。比较三种桥路的灵敏度,并作出定性的结论。 六、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位移mm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电压V (单臂) -0.006 -0.011 -0.016 -0.030 -0.038 -0.043 -0.050 -0.060 -0.069 -0.076 电压V (半桥) -0.015 -0.030 -0.044 -0.060 -0.072 -0.090 -0.102 -0.118 -0.136 -0.152 电压V (全桥) -0.029 -0.063 -0.093 -0.118 -0.150 -0.182 -0.213 -0.247 -0.282 -0.310 位移mm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电压V (单臂) 0.014 0.019 0.026 0.033 0.045 0.052 0.060 0.066 0.076 0.085 电压V (半臂) 0.019 0.034 0.050 0.065 0.080 0.102 0.120 0.138 0.155 0.175 电压V (全桥) 0.033 0.066 0.098 0.136 0.170 0.198 0.230 0.261 0.293 0.325 根据表中所测数据,在一个坐标图上做出V-X 关系曲线图,如下图: v W D +4V -4V R 3 R 2 R 1 R 4

电子秤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电子称设计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年12月02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1 设计要求··3 2 设计原理··3 3 系统框图··3 4 具体设计··4 4.1 称重传感器··4 4.2 放大电路和量程切换··5 4.3 A/D转换··7 4.4 显示器··8 5 实验小结··9

1设计要求 试设计10μg~10kg电子称,数字显示,精度为0.1%。 2设计原理 数字电子称通过传感器将被测物体的重量转换成模拟的电压信号,较小的电压信号通过应用放大系统进行准确、线性的放大,以满足模数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放大电路采用三运放数据放大器。仪表用放大器具备足够大的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和高共模抑制比的特点。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电路变成数字量,模数转换电路采用模数转换芯片CC7107实现。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显示电路采用四块分立的七段LED显示电路进行显示。本设计中通过改变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达到转换量程的目的。由于被测物体的重量相差较大,根据不同的测重范围要求,需对量程进行切换。 3系统框图

图1 电子称设计框图 (1)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体的重量信号; (2)由放大器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送到模数转换电路中; (3)由模数转换电路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显示电路; (4)由显示电路显示数据。 4具体设计 4.1称重传感器 4.1.1 设计原理 图2 电阻应变式桥式测量电路

数字电子钟实验报告

咸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完成日期:年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数字电子钟的电路原理 4 第三章电路调试与制作11 第四章总结与体会12 第五章附录13

第一章概述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 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运运超过老式钟表,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虽然市场上已有现成的数字集成电路芯片出售,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这里所制作的数字电子可以随意设置时,分的输出,是数字电子中具有体积小、耗电省、计时准确、性能稳定、维护方便等优点。 课程设计目的 (1)加强对电子制作的认识,充分掌握和理解设计个部分的工作原理、设计过程、选择芯片器件、电路的焊接与调试等多项知识。 (2)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个人与团队协作能力,并在实践中锻炼。 (3)提高利用已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章数字电子钟的电路原理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主要包括:数码显示电路、计数器与校时电路、时基电路和闹铃报时电路四个部分。 1.数码显示电路 译码和数码显示电路是将数字钟的计时状态直观清晰地反映出来。显示器件选用FTTL-655SB双阴极显示屏组。在计数电路输出信号的驱动下,显示出清晰的数字符号。 2.计数器电路 LM8560是一种大规模时钟集成电路它与双阴极显示屏组可以制成数字钟钟控电路。 3.校时电路 数字钟电路由于秒信号的精确性和稳定性不可能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时基电路的误差会累积;又因外部环境对电路的影响,设计产品会产生走时误差的现象。所以,电路中就应该有校准时间功能的电路。通过手动调节按键,达到校准的目的。 4.定时报警电路 当调好定时间后并按下开关K1(白色键),显示屏右下方有红点指示,到定时时间有驱动信号经R3使VT1工作,即可定时报警输出。 芯片资料 LM8560是一种大规模时钟集成电路它与双阴极显示屏组可以制成数字钟钟控电路。作为时钟,它准确醒目;作为控制开关,它动作无误;在1小时59分钟或59分钟内,能任意暂停,使用十分方便。 仔细观察从0-9的每个数字并比较图1所示的笔段。内部电路参看图2, LM8560各脚功能,参看图3。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检测技术及仪表课程设计报告 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 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 1、4 实验原理 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

和化学法。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 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mf,污垢层平均厚度δf和污垢热阻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 (1-1)图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q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1a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 (1-2)图1b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实验研究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1-6)(1-7)若在结垢过程中,q、Tb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1-8)则两式相减有: (1-9)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和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

单片机电子秤设计报告

单片机电子秤设计报告 秤是一种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测量器具。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和传统秤相比较,电子秤利用新型传感器、高精度AD转换器件、单片机设计实现,具有精度高、功能强等特点。本课题设计的电子秤具有基本称重、键盘输入、计算价格、显示、超重报警功能。该电子秤的测量范围为0-40Kg,测量精度达到5g,有高精度,低成本,易携带的特点。电子秤采用液晶显示汉字和测量记过,比传统秤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另外,该电子秤电路简单,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可以应用于商场、超市、家庭等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 一、功能描述 1、采用高精度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测量量程0-40kg,测量精度可达5g。 2、采用电子秤专用模拟/数字(A/D)转换器芯片hx711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转换,HX711 采用了海芯科技集成电路专利技术,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24 位A/D 转换器芯片。 3、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实现称重、计算价格等主控功能。 4、采用128*64汉字液晶屏显示称重重量、单价、总价等信息。 5、采用4*4矩阵键盘进行人机交互,键盘容量大,操作便捷。 6、具有超量程报警功能,可以通过蜂鸣器和LED灯报警。 7、系统通过USB电源供电,单片机程序也可通过USB线串行下载。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方案 单片机电子秤硬件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单片机电子秤硬件方案 称重传感器感应被测重力,输出微弱的毫伏级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经过电子秤专用模拟/数字(A/D)转换器芯片hx711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转换。HX711 采用了海芯科技集成电路专利技术,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24 位A/D 转换器芯片,内置增益控制,精度高,性能稳定。HX711芯片通过2线串行方式与单片机通信。单片机读取被测数据,进行计算转换,再液晶屏上显示出来。 矩阵键盘主要用于计算金额。当被测物体重量得到后,用户可以通过矩阵键盘输入单价,电子秤自动计算总金额并在液晶屏显示。电源系统给单片机、HX711电路及传感器供电。 2、称重传感器 传感器是测量机构最重要的部件。称重传感器本身具有单调性,其主要参数指标是灵敏度、总误差和温度漂移。 (1) 灵敏度 称重传感器的电灵敏度为满负荷输出电压与激励电压的比值,典型值是

简易计算器设计实验报告

简易计算器设计实验报告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1.1实验任务: 根据计算器的原理设计一个具有加减乘除功能的简易计算器。如:5+3*4/8=4。 1.2 实验基本要求: (1)实现最大输入两位十进制数字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2)能够实现多次连算(无优先级,从左到右计算结果)。 如:12+34*56-78/90+9=36 (3)最大长度以数码管最大个数为限,溢出报警。 二.实验设计方案 (1)用QuartusII的原理图输入来完成系统的顶层设计。 (2)用VHDL编写以及直接拖模块来各功能模块。 (3)通过2个脉冲分别实现个位数和十位数的输入。 (4)通过选择每次的输出数值,将输出值反馈到运算输入端 (4)通过除法运算实现十六进制到十进制的转换输出。 其具体实现流程图如下:

三系统硬件设计 FPGA: EP2C5T144C8目标板及相应外围硬件电路。(从略) 四系统软件设计 1.数据输入模块 原理:用VHDL创建模块,通过两个脉冲分别对两个数码管进行输入控制,再通过相应运算模块将两个独立数据转化成两位十进制数字。 2.运算模块 原理:用VHDL创建模块,四种运算同步运行,通过按键加、减、乘、除选择输出对应的计算结果,当按键等号来时,将所得结果反馈给运算模块输入端。具体实现代码见附录二。 3.输出模块 原理:用VHDL创建模块,通过按键等号来控制显示运算对象还是运算结果,当等号按下时,输出计算结果,否则显示当前输入的数据,并且通过除法模块将十六进制转化为十进制。当输出结果溢出是LED0亮,同时数码管显示都为零。部分实现见附录二。 五实验调试 输入数据12,再按加法键,输入第二个数字25,按等号键,数码管显示37;按灭加法、等号键,输入第二个数据2,依次按等号键,减法键,数码管显示35;同上,按灭减法键、等号键,输入第三个数据7,依次按等号键,除法键,数码管显示5;按灭除法键、等号键,输入第四个数据99,依次按等号键,乘法键,数码管显示495,按灭乘法键、等号键,当前显示为99,依次按等号键、乘法键,数码管显示49005,同上进行若干次之后,结果溢出,LED0亮,同时数码管显示都为零。当输出为负数时,LED0灯变亮,同时数码管显示都为零。六实验结论 本实验基本实现了计算器的加减乘法运算功能,但是存在一个突出的缺陷,就是当输出结果时,必须先按等号键导通数据反馈,再按运算键选择输出结果。这与实际应用的计算器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本设计可以通过等号键实现运算对象和运算结果之间的切换。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钟.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专业班级:07通信1班 学生姓名:黎捐 学号:0710618134 指导教师:曾繁政 设计时间:2010.11.5—2010.12.20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设计并制作简易的电子时钟,电路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2)(2) 设计要求:1)制作完成简易的电子时钟,时间可调整。 2)有闹钟功能。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简易电子时钟电路系统由主体电路和扩展功能电路两主题组成,总体功能原理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要的控制核心,通过外接4个独立式键盘作为控制信号源,八个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蜂鸣器作为定时器件,单片机实时的去执行相应的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此时通过不同的按键来观看和调节各种数据。CPU 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CPU 控制原理图 三、硬件系统的设计 3.1 STC89C52控制模块 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 )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STC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 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 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MCS-52单片机内部结构 8052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 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 8052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 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 时间显示显示 主控器(51单片机) 时间 调整 声音报 时 (选做)

自动检测课程设计报告--湿度传感器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湿度传感器及应用

摘要 在现代社会信息科技的不断迅速发展中,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高速更新,使得湿度的测量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随着2011年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传感器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最前端—感知层,在其发展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湿度作为日常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的检测在各种环境,各个领域都对起了重要作用。 湿度是表示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物理量,湿度传感器是指检测外界环境湿度的传感器,它将所测环境湿度转换为便于处理、显示、记录的电(频率)信号等。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湿度的检测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例如,集成电路的生产车间相对湿度低于30%时,容易产生静电感应而影响生产;粉尘大的车间由于湿度小产生静电易发生爆炸;纺织厂的湿度低于65~70%RH时会断线。它是一类重要的化学传感器,在仓贮、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环境监测、家用电器、气象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测量电路由湿度传感器,差动放大器,同相加法放大器等主电路组成;为了实现温度补偿功能,选择铂电阻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通过转换电桥和差动放大,输入同相加法器实现加法运算,补偿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转换电桥工作电压由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跟随器提供。 应用IH3605型温度传感器与集成运放设计测量湿度的电路,测量相对湿度(RH)的范围为0%~l00%,电路输出电压为0~10V。要求测量电路具有调零功能和温度补偿功能。使用环境温度为0℃~85℃。 本次设计的是湿度传感器,主要对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加以论述,并对其测量原理图进行分析,进而使我们能够更深层的对湿度传感器进行理解;除此之外,在本次设计中也简要介绍了湿度传感器的相关特性以及参数如何选择,以便于用户能够正确选用相应的种类和型号。 另外,我又结合了实际案例对湿度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和应用领域加以分析,并概括了其日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作原理;组成结构;测量原理图;特性及参数选择;应用;发展趋势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简易电子秤d题

2016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简易电子秤(D题) 高职组 摘要:系统以STC12LE5A60S2单片机为主控器,设计一款一个以电阻应变片为称重传感器的简易电子秤。该系统包括单片机主控模块、重量传感器模块、语音模块、键盘输入模块、显示模块、电源模块。重量传感器完成被测物体的重量信息采集;独立式按键设定被测物的单价;采用直流稳压输出电源5V和3V为系统提供工作电源。系统制作成本较低、工作性能稳定,能很好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HX711、WTV020-SD语音模块。 目录 1设计任务与要求 (1) 1.1设计任务 (1) 1.2技术指标 (1) 1.3题目评析 (1) 2方案比较与选择 (1) 2.1 单片机模块选择 (1) 2.2 压力传感器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PCA和AD转换模块的选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语音模块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输入按键模块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电源模块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显示模块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电路系统与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压力传感器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语言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输入按键模块设计................................................................................ 3.6 电源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显示模块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程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4系统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5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Ⅰ系统原理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报告

《C++程序设计》(MFC)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2010年6月30日

目录 1.设计目标…………………………………………………………… 2.设计内容…………………………………………………………… 3.设计思想…………………………………………………………… 4.设计说明…………………………………………………………… 5.设计步骤…………………………………………………………… 6.主要成员函数关系图……………………………………………… 7.程序主要代码……………………………………………………… 8. 难点分析…………………………………………………………… 9. 总结…………………………………………………………………

简易计算器(MFC) 1.设计目标 了解Windows应用程序的结构与DOS程序的不同,掌握应用MFC类库编写Windows应用程序的基本模式。 2.设计内容 以简易计算器为例,通过对简单应用软件计算器的设计,编制、调试,实现简单的加,减,乘,除等运算,以学习应用MFC库类编写对话框的原理,加深对C++类的学习及应用。 3. 设计思想 基于MFC库类对对话框界面的设计,通过创建类成员函数成员变量,编辑控件创建消息映射,调用消息函数完成数据的输入输出,实现计算功能。生成简单的应用软件。 4.设计说明 (1)包含的功能有:加、减、乘、除运算,开方、平方等功能。 (2)计算器上数字0—9为一个控件数组,加、减、乘、除为一个控件数组,其余为单一的控件。 (3)输入的原始数据、运算中间数据和结果都显示在窗口顶部的同一个标签中。 (4)计算功能基本上是用系统内部函数。 (5)程序可以能自动判断输入数据的正确性,保证不出现多于一个小数点、以0开头等不正常现象。 (6)“CE”按钮可以清除所有已输入的数据从头计算 5. 设计步骤 (1)选择FileNewlProject命令,选择MFC AppWizard(exe)创建Project名为Caa,按确定。在弹出界面选择创建对话框,单击Finish按钮 (2)在生成的设计界面中加入控件,得到计算器应用界面。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