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异常炉况的分析安全事故类别与处理

合集下载

炼铁高炉事故及应对措施

炼铁高炉事故及应对措施

炼铁高炉安全事故及应对措施高炉冶炼事故主要有低料线、管道行程和崩料、悬料、风口灌渣、炉缸和炉底烧穿等。

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酿成大祸。

1.高炉突然断风处理高炉突然断风,应按紧急休风程序操作,同时组织出净炉内的渣和铁。

休风作业完成后,组织处理停风造成的各种异常事故。

如果设有拨风系统,应按照拨风规程作业,采取停煤、停氧等应急措施,按规程逐步恢复炉况。

2.高炉停电事故处理高炉停电事故处理应遵守下列规定:(1)高炉生产系统(包括鼓风机等)全部停电,应积极组织送电;因故不能送电时,应按紧急手动休风程序处理。

(2)煤气系统停电,应立即减风,同时立即出净渣、铁,防止高炉发生灌渣、烧穿等事故;若煤气系统停电时间较长,则应根据总调度室要求休风或切断煤气。

(3)炉顶系统停电时,高炉工长应酌情立即减风降压直至休风(先出铁、后休风);严密监视炉顶温度,通过减风、打水、通氮气或通蒸汽等手段,将炉顶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立即联系有关人员尽快排除故障,及时恢复,恢复时应平衡风量、矿批与料线的关系,合理控制入炉燃料比。

(4)发生停电事故时,应将电源闸刀断开,挂上停电牌;恢复供电时,应确认线路上无人工作并取下停电牌,方可按操作规程送电。

(5)鼓风机停电按停风处理。

(6)水系统停电按停水处理。

3.高炉冷却系统事故处理就高炉主体来讲,冷却的目的是保护炉体设备,生成稳定的渣壳。

为了达到有效的冷却,必须提高水质,采用高效的冷却构件,对水进行有效的控制,既不危及耐火材料的寿命,又不致因冷却件的泄漏导致高炉运转失常或发生事故。

(1)高炉冷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高炉本体冷却水压力都应大于炉内压力0. 05MPa以上。

②高炉各区域的冷却水温度、流量和压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③对热风阀和倒流阀的破损,进行常规“闭水量”检查;倒换工业水的供水压力,仍应大于风压0.05MPa;应按顺序倒换工业水,防止断水。

④确认风口破损,应尽快减控水或更换。

⑤各冷却部位的水温差及水压,应每2h至少检查一次,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发现炉缸区域温差升高,应加强检查和监测,并采取措施直至休风,防止炉缸烧穿。

高炉的炉况判断及事故处理

高炉的炉况判断及事故处理

第一节高炉炉况判断要保持高炉优质、高产、低耗、长寿,首先就是维持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

从操作方面来看,维持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主要是协调好各种操作制度的关系,做好日常调剂。

正确判断各种操作制度是否合理,并准确地进行调剂,掌握综合判断高炉行程的方法与调剂规律,显得尤为重要。

观察炉况的内容主要就是判断高炉炉况变化的方向与变化的幅度。

这两者相比,首先要掌握变化的方向,使调剂不发生方向性的差错。

其次,要掌握各种参数波动的幅度。

只有正确掌握高炉炉况变化的方向和各种数据,调剂才能恰如其分。

常见的炉况判断方法有直接判断法和利用仪器仪表进行判断。

一.直接观测法高炉炉况的直接判断包括看出铁、看渣、看风口、看料速和探尺运动状态等,这是判断炉况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对监测仪表不足的小型高炉更为重要。

虽然直接判断法缺乏全面性,并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由于其具有直观和可靠的特点,因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观察方法,也是高炉工长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看出铁主要看铁中含硅与含硫情况,它的变化能反映炉缸热制度、造渣制度、送风制度、装料制度的变化情况。

判断生铁含硅高低,主要以铁水流动过程中火花大小、多少,以及试样冷却后的断口颜色为依据。

铁水含硅低时,在出铁过程中,火花矮而多;铁水流动性好,不粘铁沟,铁样断口为白色。

随着铁水含硅量的提高,火花逐渐变大、变少,当含硅量超过3.0%时就没有火花了,同时铁水流动性也越来越差,粘铁沟现象越来越严重,铁样断口逐渐由白变灰,结晶颗粒加粗。

看火花估计含硅量要综合看出铁的全过程。

既要看主沟火花的多少,又要看小坑出口及其他地方的火花情况,同时还要注意铁水的流速对火花的影响,一般流速快时火花多,这要与硅过低的情况区分开来。

目前大型高炉铁沟都加沟盖,很难通过看火花来判断含硅量,这时可以通过看铁样断口来判断炉温。

看生铁含硫情况是以铁水表面“油皮”多少和凝固过程中表面裂纹的变化及铁样断口来观察。

铁水表面“油皮”多,凝固时表面颤动,裂纹大,形成凸起状,并有一层黑皮,铁样断口为白色,呈放射状针形结晶,铁样质脆易断时生铁含硫高。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第二节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三、失常炉况的标志及处理1. 失常炉况的概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炉况波动,调节得不及时、不准确和不到位,造成炉况失常,甚至导致事故产生。

采用一般常规调节方法,很难使炉况恢复,必须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产。

2.炉况失常原因◆基本操作制度不相适应。

◆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大的波动。

◆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导致调整方向的错误。

◆意外事故。

包括设备事故与有关环节的误操作两个方面。

3.失常炉况的种类低料线、悬料、炉墙结厚、炉缸堆积、炉冷、炉缸冻结、高炉结瘤等。

4.低料线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到炉内,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正常料线低0.5m或更低时,即称低料线。

◆低料线的原因:①上料设备及炉顶装料设备发生故障。

②原燃料无法正常供应。

③崩料、坐料后的深料线。

◆低料线的危害:①破坏炉料的分布,恶化了炉料的透气性,导致炉况不顺。

②炉料分布被破坏,引起煤气流分布失常,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利用变差,导致炉凉。

③低料线过深,矿石得不到正常预热,势必降低焦炭负荷,使焦比升高。

④炉缸热量受到影响,极易发生炉冷,风口灌渣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炉缸冻结。

⑤炉顶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规定,烧坏炉顶设备。

⑥损坏高炉炉衬,剧烈的气流波动会引起炉墙结厚,甚至结瘤现象发生。

⑦低料线时,必然采取赶料线措施,使供料系统负担加重,操作紧张。

◆低料线的处理:①由于上料设备系统故障不能拉料,引起顶温高,开炉顶喷水或炉顶蒸汽控制顶温,必要时减风。

②不能上料时间较长,要果断停风。

造成的深料线(大于4 m),可在炉喉通蒸汽情况下在送风前加料到4m以上。

③由于冶炼原因造成低料线时,要酌情减风,防止炉凉和炉况不顺。

④低料线1 h以内应减轻综合负荷5%~l0%。

若低料线l h以上和料线超过3 m在减风同时,应补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以补偿低料线所造成的热量损失。

⑤当装矿石系统或装焦炭系统发生故障时,为减少低料线,在处理故障的同时,可灵活地先上焦炭或矿石,但不宜加入过多。

高炉常见事故及处理复习进程

高炉常见事故及处理复习进程

高炉常见事故及处理高炉常见事故及处理办法一、鼓风机突然停风1.原因:1、鼓风机断电2、风机设备故障3、岗位人员误操作2.主要危险:1、煤气向送风系统倒流,造成送风管道甚至风机爆炸。

2、引起煤气管道产生负压,吸入空气爆炸。

3、可能造成全部风口,吹管甚至弯头严重灌渣。

3.处理:发生鼓风机突然停机时应立即进行如下操作1、立即关闭冷风大闸及混风调节阀,全开放风阀2、停止喷煤及富氧,停止下料3、TRT改手动,调压阀组改手动,自动阀,量程阀全开,快开阀关4、打开炉顶放散伐,关闭煤气截断阀。

5、向炉顶除尘器下降管处通蒸汽。

6、发出停风信号,通知热风炉关热风阀,开冷风伐和烟道阀,开倒流休风阀。

7、组织炉前工人检查各风口,发现进渣立即打开弯头的窥视孔大盖,防止炉渣灌死吹管和弯头,同时组织炉前出铁。

4.注意事项1、事故发生时炉内按处理程序快速果断处理2、打风口大盖时,注意避开风口正面,防止渣铁液流出造成烧烫伤3、出铁时用较大钻头(直径50—55MM)全开铁口二、高炉水压突然降低及突然停水1.原因:1、循环水泵站停电2、设备故障3、供水管道破裂4、操作失误5、过滤器或管道堵塞2.主要危险:1、风渣口套在失去冷却条件下短时间即可烧出,大量红焦及渣铁喷出炉外,给设备及人员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2、炉身冷却系统大量烧损及堵塞,缩短一代炉龄。

3、炉内煤气侵入冷却水管道产生爆炸危险。

3.处理:1、当水压降低低以正常水压时,立即联系水泵站,查明原因立即处理2、供水系统故障致冷却水压降低时,炉内改常压操作,减风至风压较水压低50kpa维持生产,但水压低于100kpa时立即休风。

3、高压水故障改低压水,炉内改常压操作。

4、当水压降低并迅速停水时立即放风,按紧急休风程序操作,组织出铁渣。

5、若有备用水源的情况下尽快给小、中、大套给水,防止烧坏。

6、关闭总水阀门及分水阀门,防止煤气进入管道及突然来水。

7、检查各冷却设备特别是风渣口是否烧坏,组织处理及更换。

高炉特殊炉况事故预案及处理

高炉特殊炉况事故预案及处理
失常炉况主要分为: 煤气流与炉料相对运动失常。如边缘煤气过分发展、边缘过重、管道偏行、连续崩料、悬料等; 炉缸工作失常。如炉凉、炉热、炉缸堆积等。
二、失常炉况分类:
低料线的危害:
低料线作业破坏了炉料在炉内的正常分布,恶化料柱的透气性,导致煤气流分布与炉料下降的失常,并使炉料得不到充分的预热和还原,引起炉凉和炉况不顺,严重时由于上部高温区的大幅波动,容易产生结瘤。
低料线期间赶料线时,初期可上得快些,待料线见影后要适当控制上料速度。赶料线时还需要适当控制炉顶温度不小于120℃。当炉顶再逐步恢复至正常。
赶料线时风压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风压过低影响料柱的透气性。低料线期间恢复风量时要稳重,每次加风应小于20 kpa,在风压风量对称的基础上的低料线,减风50%以上持续时间超过2h,应铁后休风堵风口,以利于炉况恢复。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4
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部分) 低料线 悬料 管道行程 严重炉凉 连续崩料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06
高炉紧急事故预案及处理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风口明亮,风口前焦炭活跃,无生料下降,圆周工作均匀。
渣铁物理热充足、流动性良好,渣铁分离较好,渣中含Fe少,炉渣结构致密,碱度适宜。
铁沟过渣原因: 原因:小坑下沿过低
01
措施:小坑下沿较低时及时修补,确保高度适中 原因:小坑使用时间过长,过道老化
02
措施:小坑到后期时勤检查过道高度,过道高度大于400mm时及时检修处理。
03
3、铁沟过渣:
四、炉前典型事故预案及处理:
四、炉前典型事故预案及处理:
4、铁水跑大流: (1)铁水跑大流原因: ①原因:铁口过浅 措施:三班统一操作稳定打泥量。维护好铁口泥套杜绝跑泥现像的发生。改善炮泥质量。执行间隔打泥操作,有利于泥包的形成。 ②原因:开口操作不当烧铁口 措施:提高铁口工操作水平,杜绝烧铁口现像的发生。铁口不好开必须烧铁口时必须由经验丰富的铁口工操作,找好铁口角度确保不偏离铁口中心,不能用力顶防止氧气反吹扩大铁口孔径,并用河沙将主沟两挡高档牢。 ③原因:潮铁口出铁会易使铁口孔道内发生爆炸,铁口眼急剧扩大造成出铁时跑大流 措施:稳定打泥量,开口过程中遇到潮泥时必须烤干,烤铁口时观察火焰的颜色由红变白方可出铁。 处理方法:当炉前出现跑大流现象时立即通知工长减风出铁。

高炉特殊炉况事故预案及处理.

高炉特殊炉况事故预案及处理.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⑥回风量要小,风压要低于悬料前的水平,风量 要为正常值的90%,炉况好转,跟据炉料透气性和压 差,逐渐全加风。
⑦根据炉况,可堵部分风口,按风压操作。 ⑧坐料后的低料线,要在20-30分钟内赶上,避免 低料线的负作用。 ⑨坐料要彻底,不急于回风,严防反复。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⑦赶料线时风压应保持在适宜的水平,风压过低影响料柱的透气性。低 料线期间恢复风量时要稳重,每次加风应小于20 kpa,在风压风量对称的基 础上的低料线,减风50%以上持续时间超过2h,应铁后休风堵风口,以利 于炉况恢复。 ⑧料线接近正常水平后风压会略有升高,此时应该控 制压差低于正常压差 10—15 kpa.以保持风量和风压对称,炉况稳定顺行。
四、炉前典型事故预案及处理:
3、铁沟过渣: (1)铁沟过渣原因: ①原因:小坑下沿过低 措施:小坑下沿较低时及时修补,确保高度适中 ②原因:小坑使用时间过长,过道老化 措施:小坑到后期时勤检查过道高度,过道高度
大于400mm时及时检修处理。
四、炉前典型事故预案及处理:
4、铁水跑大流: (1)铁水跑大流原因:
⑤风口工作不均,部分风口出现生降,严重时风口 涌渣,甚至烧穿;
⑥渣铁温度急剧下滑,铁水高硅高硫,流动性变差。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2)连续崩料的处理: ①迅速停氧停煤,相应减轻焦炭负荷; ②减少风量到不崩为止; ③集中加入净焦,改善料柱透气性和提高炉温; ④出铁后进行坐料,使煤气流重新分布,严重时可休
三、特殊炉况的预案及处理:
④出现中心管道时,高炉可临时增加内环的矿石 布料份数。
⑤若出现边缘管道时,无钟高炉可在管道部位采 用扇形布料或定点布料装若干批炉料。

高炉失常炉况处理

高炉失常炉况处理

高炉失常炉况的预防、处理及工艺考核炉况失常是炉况顺行恶化的结果,高炉操作者应及时判断炉况的变化趋势,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炉况进一步恶化。

炉况失常分为三类:煤气流分布失常,热制度失常和造渣制度失常。

一、悬料的征兆是什么?如何处理?1、形成原因悬料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适应、炉料停止下降的失常现象。

各种炉况失常、恶化最终都能导致悬料。

按部位分为上部悬料、下部悬料;还可按形成原因分为炉凉、炉热。

原材料粉末多、煤气流失常等引起的悬料。

产生主要原因有:1)原燃料质量变差2)压差控制过高3)管道行程及崩料4)大量渣铁未出干净5)炉温陡然升高6)渣皮脱落7)炉墙结瘤等异常情况2、主要征兆:料尺停滞不动风压急剧升高,风量随之自动减少炉顶煤气压力降低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高,风口焦炭仍然活跃,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部分风口焦炭不活跃(要注意当风压、风量、风口工作及上、下部压差都正常,只是料尺停滞时,应首先检查料尺是否有卡尺现象。

)3、处理:处理悬料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处理,除休风后复风初期的悬料外,一般都要求立即处理,悬料时间不要超过20min,处理越早,越易恢复正常,损失也越少。

二时要分析不同情况的悬料,采取正确的方法,力争一次坐料成功,避免出铁前坐料。

1)炉温正常、风口工作正常的突然上部悬料,是上部局部透气性与煤气流不适应造成的,可用高压、常压转换或坐料来进行处理,回风压力一般为原风压的70%左右。

2)炉热造成的悬料,必须采取降低炉温的措施,只有控制住热行,坐料后才可以消除悬料,第一次坐料后回风压力约为原风压的60%左右。

3)炉凉悬料切不可采取降低炉温措施,而是在坐料后用小风量回复,在保证顺行的同时恢复炉温正常。

4)坐料后应临时采取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连续悬料时,回风压力要低,并应缩小批重,集中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尤其是冷悬料,净焦可多加些,并及早改为停止喷吹燃料所需的焦炭负荷。

5)连续两次坐料后料尺仍不能自由活动,可改按风压操作,争取料尺自由活动。

高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背景简介高炉是冶金行业中一种重要设备,但在高炉生产中也不可避免会发生事故。

高炉事故涉及到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还会影响生产和环境保护。

因此,如何在高炉事故发生时及时、科学地处置,减少损失,势在必行。

二、高炉事故分类高炉事故按照来因分为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

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铁口处事故指由于铁口出铁不当而导致的各种事故,如喷溅,爆炸等。

2. 配料系统事故主要指耐材滑塞、配料系统堵塞、氧气切断等事故。

3. 炉壳事故主要是由于炉壳腐蚀、裂纹、炉衬脱落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4. 发生爆炸主要由于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引起。

三、高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高炉事故现场处置是一个非常复杂、危险的过程,需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以下是高炉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一般步骤:1. 立即停车一旦发生高炉事故,应立即停车,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参与处置工作。

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喷水方式进行散热。

2. 切断气体高炉事故发生时,应首先切断气体,避免瓦斯、氢气等易燃气体的泄漏和爆炸。

3. 降低高炉温度高炉事故处置时,应尽量采用降低高炉温度的方法,避免炉壳和内部设备的进一步损坏。

具体方法包括喷水、切断氧气和富氧煤气等。

4. 排除险情高炉事故现场要尽快排除各种险情,如瓦斯、氢气、毒气、粉尘等。

同时,需要对事故原因、损失和影响进行分析和归纳,逐步确定进一步处理方案。

5. 及时恢复生产高炉事故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检修,检查设备是否受损,进行相应的维修和更换。

同时,应及时启动高炉,并进行必要的生产调整和安全措施。

四、处理高炉事故的注意事项1. 小心操作高炉事故现场的处置过程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协同作业,一定要小心操作,避免误操作造成二次事故。

2.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处理高炉事故前,需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贯彻执行,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不受进一步损坏。

3. 掌握救护知识事故处置的现场,很可能会出现人员受伤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炉墙各层温度稳定,在规定范围,十字测温:边>1000C,中 心>5000C。
(6)顶压稳定,无向上尖峰,顶温”之”字形,温差30—500C, 热矿<4500C,冷矿<2000C。
(7)炉喉煤气五点取样CO2曲线呈两股气流,边缘高于中心,最 高点在笫三点。
(8)4段炉体部位冷却设备水温差稳定在规定范围內。
(4)热风压力曲线呈微微的波动,其波动范围不超过全风量 时正常风压的7%,且无锯齿形状。
(5)风量曲线是一条宽度不变的直线,无摆动尖峰。
(6)各上升管炉顶煤气温度曲线为30-50℃的一条宽带,曲线 呈波浪形,温度高低之间的差别在50-100℃的范围内,且各点 互相交织。
(7)炉顶煤气压力曲线是跃动的宽线,大钟下降时曲线下 降,并随即回升到正常位置,没有煤气压力猛然上升的尖 峰。
另一方面,鼓入炉缸的鼓风参数稳定。在风口前形成大小 合适的燃烧带,形成的高温煤气的温度满足冶炼的要求而且稳 定,其在炉缸的初始分布合理,为良好的炉缸热状态打下基础。 正常炉缸热状态正常的征象: 常规观察: ①风口 工作均匀明亮,但不白炽刺眼。 ②风口活跃,无生降,更无挂渣,涌渣迹象。 ③喷吹均匀无脉冲,无粘结; ④铁水温度适宜1490-1510℃(大高炉),1485±10℃(中小 高炉) [Si] 0.3-0.6%;[S]0.03±0.01%,相邻铁次的温度和 成分基本相同或接近;
一、正常炉况概述---目标
• 高炉炼铁生产中炉况顺行是实现高效,优质,长寿,环保的 基础和保证
• 高炉炼铁工作者在自己工作高炉的冶炼条件下: 原燃料性能和供应水平; 设备技术装备和检测手段; 炼铁后续工序的生产状况及对铁水的需求等, 应用自身的技能使高炉稳定顺行是对自己的起码要求,也是高 炉工作者的责任,在当今的形势下,只有高炉顺行才能实现低 碳,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
Hale Waihona Puke 进入21世纪对正常炉况象征已发展如下共识:
(1)铁水白亮,流动性良好,火花和石墨碳较多, 大高炉T铁 ≥15000C,中1450—15000C,小1400—14500C,断口呈银灰色,低 硅低硫。 (2)炉渣温度充足,流动性良好,渣中不带铁,凝固不凸起,断口 褐色玻璃状带石头边。 (3)风口明亮但不耀眼,焦炭运动活跃,无生降,园周工作均 匀,风口很少破损。 (4)料尺下料均匀、顺畅、旡停滞和崩落,料面不偏,两尺相 差<0.5m。
第十章 失常炉况的分析与处理
主要内容 1. 正常炉况概述 2. 正常炉况标志 3. 炉况调剂的原则 4. 异常(不太正常)炉况标志与调节 5. 失常(特殊)炉况标志与调节
第十一章 高炉安全事故类别与处理
主要内容 1.煤气事故 2.高炉爆炸事故 3.炉前事故 4.高炉停水、停电事故 5.炉壳开裂事故 6.大钟坠落亊故 7.无料钟炉顶布料事故
1955年9月全国高炉生产技术会议制定《全国高炉技术操 作基本规程》帮助操作人员掌握高炉生产技术,其中有12条正 常炉况的征兆:
(1)铁水热度良好,并且稳定。
(2)渣水热量充足,流过渣沟时不留下厚毂;上渣不带铁; 从两个渣口流出的炉渣品质相近。
(3)风口明亮,但在冶炼制钢铁时并不耀目,圆周工作均匀, 风口前无生料,不挂渣,焦块活跃,鼓风达到炉心。
2. 炉缸热状态
它是正常炉况的重要内容,炉缸热状态是高炉冶炼过程进 行到最后的集中表现。
有人认为它是上下部操作制度和造渣制度最终形成的结果。 因此上、下部操作制度和造渣制度的任何一方面失常将导致, 炉缸热状态的波动,发展为失常,严重时出现堆积,处理不当 进而发展为炉缸冻结。
在上升煤气流与炉料分布(O/C比分布)相适应的合理分 布情况下,煤气与炉料在逆流运动中相互接触良好,传热与传 质都达到优化,也就是上升煤气的热能、化学能利用良好,从 而矿石及焦炭以及形成的渣铁加热良好,矿石被间接还原达到 或接近热力学上平衡的状态,这时炉身工作效率96%以上,而 ri达到60%。由于进入炉缸的物料还原及加热很好,在炉缸内 直接还原量少,FeO只有极少量,Si,Mn,P还原和脱S,有Si, Mn元素的耦合反应减少了C素和还原热量消耗。炉缸具有与冶 炼生铁品种相对应的良好热状态。
⑤出铁速度稳定6-8 t/min(大高炉)5-6 t/min(中小高 炉),而且出铁量与下料批数估算量相近。 ⑥炉渣 温度适宜 一般比铁水温度高50℃不超过100℃;炉 渣流动性好,粘度合适,碱度稳定。 数模显示: ①风速和鼓风动能在合适的范围; ②燃烧带大小在合适范围:
判别炉况正常的主要特征应是:
1.煤气流分布合理 煤气流从炉缸燃烧带产生向上运动到达炉顶经历三次分配,
如果三次分配合理,总的煤气流分布就合理。
初始分配:与炉缸内燃烧带大小和燃烧带周边特别是燃烧带与 死料柱之间的焦粉层的透气性和透液性有关,保证有足够的煤 气流向中心。
二次分配:软熔带有足够的焦窗使煤气顺利分配和通过,因为 在软熔带内煤气通过的阻力是矿石软熔层最大,软熔层与焦炭 的透气性比例是1:52,要保证软熔带煤气稳定地分配,要保证 获得倒“V”型软熔带,因为“W”型对中心气流干扰大而不稳定。 三次分配:为块状带,它的决定性因素是炉喉布料,炉喉径向 和圆周上O/C比的布置情况,O/C大的区域煤气流阻力大,O/C 小的区域相反,煤气流阻力小,阻力大小决定了煤气流的分配。
煤气流分布合理的征象: 常规观察: ①炉喉,炉身各层径向,圆周向温度分布。 ②炉顶温度 ③炉顶压力 ④料尺,料速 ⑤透气性指数,压差,静压力 ⑥炉顶煤气利用程度(C02/(C02+C0)) 高炉操作者根据自己的冶炼条件,将上述观察对象定量化, 例如炉顶平均温度150-200℃;十字测温温度曲线边缘100300℃,中心600-500℃;ηCO=0.45-0.50;料尺时间间隔均 匀,曲线上的倾斜角比较固定,无停滞,滑料,陷落,时快 时慢等 。
(8)料尺曲线上的倾斜角比较固定。下料均匀,没有陷落、 停滞和时快时慢等现象。两根料尺下降深度一致,没有过 满和低料线。
(9)炉喉护板1m以内按标准方法安装的高温计所指示的边 缘煤气温度约700-800℃,4条曲线间相互间的差别不超过 80℃,或者分别成线,或者相互重叠。
(10)煤气气流分布合理,煤气曲线正常。 (11)煤气自动分析器上边缘4点CO2含量相近。 (12)除尘器煤气灰量无大波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