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人工气腹的建立
腹腔镜手术分几个步骤

腹腔镜手术分几个步骤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腹腔镜手术分几个步骤按腹腔镜手术的过程可分为一下四个步骤:一、制造人工气腹在脐上部1cm处将气腹针刺入腹部,确定气腹针位于游离腹腔后,启动气腹机,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形成人工气腹。
目的是将腹壁和腹内脏器分开,从而暴露出手术操作空间。
二、建立手术通道根据手术需要做2~4个5~8mm的手术切口,置入鞘管。
目的是提供手术操作通道,便于手术器械的深入和操作手术器械。
三、连接光学系统将腹腔镜与冷光源、电视摄像系统、录像系统、打印系统连接,并经鞘管插入腹腔。
通过光学数字转换系统,将腹腔内影响反应在电视屏幕上。
四、进行手术根据光学数字转换系统反映在屏幕上的图像,经鞘管插入特殊的腹腔镜手术器械(比普通手术器械长,并且小而精细)进行手术。
术后清洗和保养:目前腹腔镜器械的清洗有人工和使用自动清洗机两种方法。
因后者价格昂贵,所以我们采用的是人工清洗法。
1初步清洗:将所有器械拆至最小单位(有些小螺丝不必拆卸),用软毛刷认真刷洗器械表面,特别注意器械的关节部位,器械管腔内使用高压水枪或20ml 注射器进行冲洗,用流动水将其血迹冲洗干净。
镜子单独清洗,放置稳妥之处,物镜用擦镜纸反复擦拭,避免划伤镜面。
2浸泡:将初步清洗过的器械放在1:100~1∶200多酶洗液内浸泡5~10min,多酶洗液可以快速分解其器械上的蛋白及残留血液、脂肪等有机物。
3冲洗:清水冲洗器械,将器械表面残留的多酶洗液冲洗干净,并擦干外表面水分,而后使用高压水枪或20ml注射器对器械各关节及管腔进行再次冲洗,清除器械中可能隐藏的污渍。
4.擦干:然后用干纱布擦干,管腔用50ml针管注气排空管腔内的水分,以免长期水迹存留造成器械生锈。
4待干:①可采用常温待干的方法,将器械置于器械车上,放在通风处待干,适用于勿需急用的器械。
②采用烘干设备将器械进行烘干,适用于待用的器械,既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器械各关节、管腔干燥又可以保证低温灭菌的效果。
加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对腹腔镜手术病人体温影响的研究进展

护理研究 2023 年 9 月第 37 卷第 17 期(总第 733 期)加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对腹腔镜手术病人体温影响的研究进展杨建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030013Research progress on effect of pneumoperitoneum established by warming carbon dioxide on body temperature of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YANG Jianwen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Zhejiang 030013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GJianwen,E⁃mail:**************.cnKeywords laparoscopy; carbon dioxide; insulation; pneumoperitoneum; review摘要总结比较二氧化碳常用加温设备、加温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动物相关研究及加温二氧化碳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对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影响,旨在为手术室医护人员参与病人体温管理提供可借鉴的依据,并为改进该领域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腹腔镜;二氧化碳;保温;气腹;综述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17.019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流行,腹腔镜手术病人面临着低体温风险。
尽管医务人员对围术期积极保温做了很多干预,但超过50%的病人在手术前60 min会出现体温过低[1]。
另外,虽然在术中积极保温,53%的病人在术后仍然会出现体温过低[2]。
体温一般分为核心体温与外周体温,其中核心体温是核心组织(躯干和头部)的平均温度[3],生理状态下,健康成人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7 ℃左右[4]。
外科手术中的气腹技术

外科手术中的气腹技术气腹技术是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操作方法,通过向患者的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以提供更好的可操作空间和视野。
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已成为现代外科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腹技术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患者的腹腔。
首先,使用麻醉将患者置于无痛状态。
然后,在脐部进行小型切口,插入一个称为“鼓风机”的设备,用于向腹腔内输送气体。
这样,腹腔内的气体会逐渐膨胀,使人体腹腔扩张起来,为手术创造更大的工作空间。
气腹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提供了更好的视野。
由于腹腔腔隙被气体填充,手术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需要操作的组织和器官,减少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遮挡情况。
其次,通过气腹技术可以减少组织的损伤。
相比于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只需要进行小型切口,减少了外伤和术后疼痛,加速了患者的康复。
此外,气腹技术还可以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然而,气腹技术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首先,二氧化碳气体的注入可能对患者的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的负担。
患者需要有较好的心肺功能才能承受手术中所需的气腹压力。
其次,气腹技术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尤其在手术结束后将气体排出时。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气腹参数,并跟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随着科技的进步,气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一些胶囊式机器人正在研发当中,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将气腹技术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这些胶囊可以在患者体内释放气体,为腹腔内的手术或治疗提供必要的工作空间。
总的来说,气腹技术在外科手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提供了更好的可操作空间和视野,减少了创伤和出血风险,加快了患者康复。
当然,如何正确选择和应用气腹技术是医生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气腹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
腹腔镜发展史

腹腔镜的基本操作步骤
腹腔探查 垂直放入腹腔镜后,慢慢旋转360度,可将腹腔内全景历历在目。
腹腔镜的基本操作步骤
电凝电切 1.单极电凝电切: 用于出血的凝固和组织的切割,对小的出血和渗血效果较好,但不宜使用过长时间,操作中尽量 远离正常的脏器,尤其是肠管、输尿管和膀胱。
腹腔镜的基本操作步骤
电凝电切 2.双极电凝: 优点是安全性大,电流只是在电凝钳的双极流动,电凝的范围只是需要破坏的组织,对其他正常 脏器的损伤大大减少,且止血效果也会增加.
术前准备
术前检验项目 1.血尿常规 2 .血糖,肝、肾功能 3.胸透及心电图 4.肝炎系列 5.艾滋病相关检测 6.超声检查及CT乃至MRI检查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 1.备皮的范围
2.饮食 3.肠道准备 4.阴道准备 5.术前排空膀胱 6.术前有失血贫血者,应有配血准备
术后处理
饮食 大小便 注意生命体征变化 术后伤口处理 术后抗感染治疗 病检结果 术后身体恢复
冲洗器 是腹腔镜手术的特殊装置,这套冲洗设备是单通道套管,有灌洗及吸引双重功能。
各种手术器械
气腹针 穿剌针 转换器 举宫器 各种剪刀 分离钳 抓钳 持针器 碎块器 打结器
腹腔镜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术 前心准理备准备 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交待:
1.手术治疗的目的 2.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相比的优越性 3.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且并非腹腔镜手术所特有 4有中转开腹手术的可能性 如病人心理状态不佳,对腹腔镜手术顾虑重重,千万不要免强安排手术.
腹腔镜发展史
腹腔镜发展史
1901年Georg Kelling报告了在狗腹腔注气后,用膀胱镜检查其内脏。 同年,俄国妇科医生在额镜的照明下,切开阴道后穹窿,用膀胱镜诊视了一位妇女的腹腔。 20世纪70年代腹腔镜在欧洲、北美发展很快,主要是冷光源、玻璃纤维内镜的发明。 德国Semm发明人工气腹监护装置-----自动气腹机的问世。 1972年在美国成立了妇科腹腔镜协会。 1984年在美国已先后开了13次腹腔镜会议,51个国家参加共有会员4000多人。 20世纪80年代Semm创造了许多更新的手术器械、设备及新的技术。 1988年Reich作了第一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这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末,妇科手术范围已扩大。 目前欧美一些内镜技术先进的医院70%的妇科剖腹手术已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
腹腔镜手术引导棒开放法安全建立人工气腹158例

法则 因试剂成 本较 贵 , 临床 应用 上受 到 了一 定 的限 制 ] 在 。
干 化 学 法 是 一 种 简 便 、 捷 的 试 验 方 法 , 要 选 用 于 急 诊 检 快 主
18 r 0 9 68 两 法 在 T I .3,= .9 , BL及 D I 定 中 相 关 系 数 均 BL测
12 8 。虽 然 两 法 的 线 性 范 围及 抗 干 扰 能 力 均 优 于 重 氮 法 0.%
达到 09 . 9以 上 , 明及 两 法 相 关 性 良好 。 说
2 5 干扰试验 : . 分别对综 合氧 化法和钒 酸盐氧 化法进行 H b
及T G抗 干扰 试 验 , 验 证 明 综 合 氧 化 法 在 H 5 4g L T 试 b< . / 、G < .5 m o/ 6 1 m lL时 基 本 无 干 扰 , 酸 盐 氧 化 法 在 Hb<32 钒 .
[ 键 词 ] 腹 腔镜 术 ; 腹 关 气
腹 腔 镜 手 术 的 基 础 是 气 腹 的 安 全 建 立 和 套 管 的 安 全 置
11 一 般 资 料 :0 6年 1 . 20 O月 ~ 0 8年 1 20 2月 , 者 用 引 导 棒 笔
L T < . o L时 基 本 无 干 扰 。 综 合 氧 化 法 对 Hb及 T 、G 4 5mm l / G
的抗干扰能力优于钒酸盐氧化法 。
3 讨 论
及氧化酶法 , 但通过两法相互 比较 , 本人认 为综 合氧化法 比钒
酸 盐 氧化 法 的线 性 范 围 更 宽 , 干 扰 能 力 更 强 。故 建 议 本 实 抗 验 室 采用 综 合 氧化 法 来 进 行 血 清 胆 红 素 的测 定 。
[ ] 陈文彬 , 1 潘祥林 . 诊断学 [ . 7版 . M] 第 北京 : 民卫生 人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3. 预防出血
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有 可能出现出血等并发 症。护理人员应密切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特别是血压和心率的 变化,及时发现和处 理出血情况
... ... ... ... ... ... ... ... ... ...
腹腔镜外科手术 的护理配合要点
-
01 术前准备 02 术中配合 03 术后护理 04 器械和手术室的维护 05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06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07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腹腔镜外科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
腹腔镜外科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
... ... ... ... ... ... ... ... ... ...
PART 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
1. 病情观察
手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 征和病情变化,特别是术后的初期阶段。及 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恢 复期
术后护理
2. 疼痛管理
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较小,但患者仍会感到 一定的疼痛不适。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疼 痛程度,协助医生制定疼痛治疗方案,如药 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 疏导工作
术前准备
... ... ... ... ... ... ... ... ... ...
PART 2
术中配合
1. 器械准备
护理人员应根据手术 需要准备相应的器械 和设备,如腹腔镜、 气腹机、电凝器、冲 洗器等。确保器械性 能良好,能够正常使 用
腹腔镜手术直接穿刺法建立气腹体会(附1466例报告)

腹腔镜手术直接穿刺法建立气腹体会(附1466例报告)
梅卫国;王智慧;詹国清;王川江;张水发
【期刊名称】《腹腔镜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1(006)004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建立气腹的方法.方法:回顾总结腹腔镜手术14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直接穿刺法建立气腹1461例,闭合法建立气腹5例.结论:直接穿刺法建立气腹安全可行.
【总页数】2页(P201-202)
【作者】梅卫国;王智慧;詹国清;王川江;张水发
【作者单位】安微省黄山市532医院外一科,;安微省黄山市532医院外一科,;安微省黄山市532医院外一科,;安微省黄山市532医院外一科,;安微省黄山市532医院外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4+1
【相关文献】
1.一人一巾钳腹腔镜Trocar直接穿刺法建立人工气腹的临床分析 [J], 赵元军;王远大;黄金广;唐丕国;靳勇
2.腹腔镜手术改良套管针直接穿刺法建气腹160例 [J], 董小强;廖宇;邵建斌;张麟麟
3.曲卡直接穿刺法建立后腹膜腔气腹行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的体会 [J], 王剑松;左毅刚;陈戬;杨德林;方克伟;刘靖宇
4.无气腹提拉直接Trocar穿刺法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J], 曾玉华;李佳平;周洪贵;谌伦华
5.直接穿刺法建立第一穿刺孔及气腹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J], 李骥宇;崔明;刘泽刚;陈英;冯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手术操作流程

腹腔镜手术操作流程
腹腔镜手术具体手术步骤如下:
1.保持合适体位和消毒,患者排空膀胱,遵医嘱保持膀胱截石位,用碘酒和酒精常规消毒皮肤,腹部及外阴铺无菌巾和大单。
2.建立人工气腹,在腹部肚脐上1cm处将气腹针刺入腹部,待气腹针头游离腹腔后,启动气腹机,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形成人工气腹。
为避免气腹针穿刺损伤腹腔脏器,目前多采用开放式建立气腹,即直视下确认进入腹腔后置入Trocar并注入二氧化碳。
3.建立手术通道,根据手术需要取2~4个手术切口,大概5~10mm长,置入鞘管。
4.将腹腔镜与冷光源、电视摄像、录像系统连接,经鞘管插入腹腔,观察子宫、输卵管、卵巢、直肠以及其他腹腔内病灶情况,通过光学转换系统,腹腔内影像反映在电视屏幕上,根据屏幕上反映的图像进行对应的手术操作,如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结肠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等。
5.手术完毕后确定有无脏器损伤及出血,放出腹腔气体,拔出带套管的穿刺针后,缝合切口,覆盖无菌纱布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8
穿刺进腹后如何证实气腹针已经进入腹腔: 1.抽吸试验。 2.负压试验。 3.容量试验。 4.开启气腹机,根据进气量及压力判断。 5.轻轻拍击腹壁,听到鼓音。
ppt课件
9
达到预设气腹压力后,拔出气腹针。用布 巾钳提起(或者不用),右手持10mm trocar,用食指与中指加紧套管,鱼际肌置 于套管顶部,食指与中指做好保护动作,
腹腔镜手术成功的第一步
ppt课件
1
针的前端装有弹性压入的钝头,中空且有 侧孔,一旦穿破腹膜,钝头先于针尖进入 腹腔,以免伤及腹腔内脏器。
ppt课件
2
由穿刺套管机穿刺针芯组成,规格很多, 内径3-33mm不等,手术常用5mm, 10mm, 12mm等,长度有96mm,100mm,120mm不 等。穿刺针芯尖端分为圆锥形、三棱形和
具有保护装置的针栓。常用的为三棱形,
其特点为:穿刺时省力,但对腹壁切割大, 容易造成腹壁出血。
ppt课件
3
目前临床常用的气腹机为全自动气腹机, 可显示气体注入腹腔的速度、容积、实时 压力,在压力过高时报警。在气腹压力低 于设定腹腔压力时,气腹机自动充气,维 持压力。注入的气体为CO2 ,为惰性气体, 不能燃烧。
ppt课件
12
②穿刺并发症的处理:
a.腹膜后大血管的损伤应开腹手术处理。 b.大网膜或者脏器血管损伤可电凝止血或
者缝合止血。
c.腹壁血管的损伤可压迫﹑缝合或者电 凝, 术后腹壁血肿可进行保守治疗,必要时手 术治疗。
③穿刺并发症的预防:掌握手术适应症,提 高手术技术。
ppt课件
13
①气腹并发症的有关因素: a.CO2气体进入腹膜外间隙; b.CO2气体的吸收; c.CO2进入血管。
2.在脐孔上下缘作弧形或纵向切口,长度约 1cm达皮下。 一、小技巧:如何作脐下的笑脸切口(弧 形)
二、 注意事项:对于消瘦患者,由于肚皮 很薄, 切勿切的太深,避免损伤腹腔内 脏器。
ppt课件
7
3.用布巾钳夹住脐周组织,上提抬高腹壁,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握住针,尽量靠近针 尖,以方便进针的感觉,以及避免进针过 多造成腹腔内脏器损伤。将气腹针经切口 垂直或向盆腔斜行刺入腹腔,针头穿过筋 膜和腹膜时有两次突破感。如果切口是脐 带基底部,则仅有一次突破感。
b.术后高度怀疑肠道损伤者,应及时开腹探查。
ppt课件
1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ppt课件
5
开放法:是在建立气腹的部位依次切开腹 壁各层,置入穿刺器后建立气腹,其特点 是安全但是费时且损伤大,临床上应用不 广或仅用于闭合法失败时。
闭合法:在脐孔上下缘作弧形或纵向切口 长约10mm达皮下,用巾钳提前腹壁,采用 气腹针(Veress针)穿刺,建立气腹的方法。
ppt课件
6
1.检查气腹针是否正常,将气腹针与输气皮 管。(有些人习惯先穿刺成功后再连接)
ppt课件
15
气腹并发症的处理:
a.皮下气肿可自行吸收,一般不需要特殊处 理。
b.气胸或者气栓应马上停止手术, 输液、 吸氧, 必要时穿刺排气。 气腹并发症的预防:
a.明确气针进入腹腔内再充气。 b.形成气腹时充气速度不宜太快。
ppt课件
16
①相关因素: a.腹部手术史、胃肠胀气、腹腔内粘连。 b.穿刺技术差或者能量器械使③处理: a.术中发现的破裂,可进行腹腔镜下或者开腹修 补。
ppt课件
11
(1)穿刺并发症:是腹腔镜气针或者Trocar 穿刺引起的机械性损伤
①穿刺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a.气针及第一Trocar穿刺为“盲穿”。 b.腹膜后血管位置的变异。 c.有腹部手术史者,腹腔内粘连有腹部血
管损伤:包括腹膜后大血管﹑盆腹腔脏器血 管或大网膜血管以及腹壁血管的损伤,其中 腹膜后大血管为严重的并发症。
ppt课件
4
正常人腹内压接近大气压,为5-7mmHg。 腹内压≥12mmHg为腹腔高压,腹内压 ≥20mmHg 伴有与腹腔高压有关的器官功能 衰竭为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
通常腹腔镜的工作气腹压力为12-15mmHg, 因此这种气腹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的,为
满足手术要求,达到了安全范围内的极致 应用。
ppt课件
14
a.皮下气肿较常见,可表现为皮肤”捻发音”。
b.气胸可表现为呼吸或者血氧的异常。
c.气栓少见, 但为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突发 的呼吸循环严重异常或者衰竭。
d.CO2气体吸收一般不会造成并发症,但如果 患者有心肺功能不全,可以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e.CO2气体腹膜吸收可以造成局部酸性环境, 引起术后膈神经牵涉性疼痛如肩膀及肋骨的疼 痛。
trocar要均匀、缓慢、旋转用力进腹,避免
暴力。待有落空感后拔出套芯,打开排气 开关,有气体排出证实进入腹腔,再进入12cm。
ppt课件
10
(1)腹腔镜特殊并发症: 指腹腔镜手术特 有的并发症,包括穿刺并发症(血管损伤
及脏器损伤)、气腹相关并发症(皮下气 肿、气胸及气栓以及CO2吸收引起的并发症) 以及能量器械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