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 教学课件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7-2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这些优
良传统,必然会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 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3.教材P78
提示:(1)爱国主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
(2)要结合时代背景,体现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 4.教材P79 提示:赞成第二种观点。因为它正确地阐述了弘扬民族精 神与促进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系。弘扬和培育民
探究二 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识记·探究]
1.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 人民始终保持 昂扬向上 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 民族 精神 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 文化建设 极为 重要的任务。
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
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会导致狭隘 的民族主义
弘扬和培育中华 民族精神会削弱 马克思主义的指 导地位
【典例3】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动漫产业迅速发展,引 进了一大批动漫与外包企业,聚集了大量动漫人才。某校组织 部分动漫爱好者参观了相关展览,并体验了相关的动漫游戏项 目。针对如何发展中国的动漫产业,一名同学提出了如下观
【典例2】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践告诉我们,越是
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 是因为( 特征 )。
A.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相互区别的重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 力
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的时代课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奋斗精神:
【表现】
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②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边 疆、开垦广袤良田、治理大江 大河、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城 镇乡村、发展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现实意义】凝聚才智、浸透 汗水、蕴含牺牲
1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精神:
【表现】
①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②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守 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打败 侵略者,捍卫民族自由独立
【现实意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 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的含义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作用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四、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五、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六、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七、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国努力培育的民族精神
美国:富有开拓精神,崇尚白手起家,追 求成功,注重个人奋斗,强调从小自立。 韩国:信奉儒家思想、团结、奋争、民族 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烈的国货观念。 日本:强烈的忧患意识,善于借鉴与创造, 忠孝至上的爱国情结。《菊与刀》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 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古代
近代
现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社会事件:
2012年9月11日,日本签订“购岛”合同,中国民 众进行大规模反日游行,全球华人也举行规模浩大 的反日示威游行,反对日本“购岛”。中日关系陷 入紧张。
文化生活第7课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260 257就是备受欢迎的电视剧《亮剑》所弘扬的亮剑精神。
对亮剑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④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是本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7.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A.中国共产党B.人民群众C.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D.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百色精神8.2013年国庆节即将到来,在举国欢庆之际,当人们回首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永不泯灭?9.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
有人认为,抗震救灾精神、世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我们要挺起“不屈的脊梁”。
谈谈你对“挺起不屈的脊梁”的理解。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No.1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时间:2013.9.9 使用时间:_________【预习案】【学习目标】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二框 追寻高雅生活课件2 (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三页,共23页。
有的同学说:中学生的主要任 务就是学好课堂知识(zhī shi),没有 必要花时间去陶冶情趣,这样会分散 学习的精力。大家赞同这一的观点吗?
第十四页,共23页。
三、丰富(fēngfù)文化生活
1、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扩大 知识面,拓展活动(huódòng)的领域。 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条件和时 间的可能性,更多地选择不同的文化活动 (huódòng)内容,从丰富的文化活动(huó dòng)中,领略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情趣。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课堂作业
《全品学练考》课时作业 (十七(shí qī))
必做题:选择题1——6、 材料题 7
选做题:青春加油站
第二十三页,共23页。
——是寻求(xúnqiú)高雅生活的重要
第十五页,共23页。
情趣(qíngqù)
情操
游览(祖高国雅大)好河山 参与(cānyù)社会
• 爱国情感,以 国家利益(lìyì) 为重
公益、
• 社会责任感,
参加集体活动、 为社会奉献
……
• 集体主义情感
第十六页,共23页。
4、提升(tíshēng)情趣, 在追求生活情趣陶的过冶程情中,操我们的情感世界,
第十九页,共23页。
2、自从(zìcóng)韩国的电视连续剧在我国播放后, 许多青少年也像剧中人物那样把黑发染成金发,身 穿灯笼裤,唱着韩国歌曲,这些人被称为“哈韩族”。 对“哈韩族”的看法正确的是( ) A、“哈韩族”的做法是对的,他们学习了外国先进的 东西 B、“哈韩族”过的是高雅生活,“哈韩族”有着丰富的 文化生活 C、“哈韩族”盲目从众,容易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 D、“哈韩族”生活态度乐观,追求高雅的生活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二框 追寻高雅生活课件 新人教版

第十九页,共24页。
第二十页,共24页。
丰富的文化生活 ——陶冶高雅(ɡāo yǎ)情趣的重 要途径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热爱祖国、爱护 集体、承担责任、匡 扶(kuānɡ fú)正义, 这些情感都是高尚情
操的表现。
第二十二页,共24页。
乐观、幽默的生活(shēnghuó)态度 ——陶冶高雅生活(shēnghuó)情趣的重要
的重要条件
第十二页,共24页。
奇思妙想(qí sī miào xiǎnɡ)
• 一个装着水的瓶子,如果 (rúguǒ)在底部扎一个孔 ,水会不会流出来呢?
第十三页,共24页。
好奇
好奇心
兴趣
情趣
好奇心
尝试 (chángshì)
不能尝试 (吸烟 吸毒(xī dú) 赌博 不良文 (chángshì) 化)
从桑兰的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七页,共24页。
• 桑兰的微笑告诉我们:追寻高雅生活 的第一个秘诀是乐观(lèguān)、坚强的生 活态度。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 勇敢坚强的面对生活,才能发现生活的 情趣,从而不断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八页,共24页。
在一次招待会上,服务员倒酒时,不慎 将啤酒洒到一位首长那光亮的秃头(tū tóu)上。 服务员吓得手足无措,全场人目瞪口呆。这 位首长却笑着说了一句话,化解了当时尴尬 的局面,而且把场的人都逗乐了。他说了 什么呢?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quēshǎo)美, 而是缺少(quēshǎo)发现。
第一页,共24页。
追求高雅(ɡāo yǎ) 生活
第七课第二(dìèr)框
追寻(zhuīxún)高 雅生活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品味生活》(第2框追寻高雅生活)课件新人教版

笑能化解一切,笑能感悟一切,笑 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我们要学会理解幽 默和善于幽默,一方面要努力学习,经 受实践考验,使自己富于才智和机智,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清 除自身琐碎、渺小、卑微的缺点和陋习, 陶冶自己情怀,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好奇与从众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 生说得好:“打开一切科 学的钥匙毫无疑义是问 号。”因此,要想在学业 上有所建树,必须有好奇 之心,善问之意。
第七课 品位生活
复习提问
1.什么是情趣?兴趣与情趣有什么关系? 2. 高雅情趣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教学目标:理解好奇与从众心理。掌握追 寻高雅生活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高雅生活的途径。
教学难点:鉴别不同的情趣
预习(P75-79)
1.怎么才能追寻高雅生活?
2.什么是陶冶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条 件?
3.什么是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 趣的重要途径?
小结: 第七课知识图表:
情趣 情趣源于兴趣
品
与 兴趣
情趣的雅与俗
什么是高雅 的生活情趣
味
乐观、幽默的
生 追寻 生活态度
活 高雅
的生 活
好奇与从众 丰富文化生活 提升情趣,陶
怎样才能做 到品味生活
冶情操
一、填空:
1、高雅的情趣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处 处有情趣,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追求高雅的情趣。
伽利略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 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 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 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 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 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 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 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 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新课件 新人教版

北京景山公园老年合唱团
几年前,北京景山公元成立 了老年合唱团,每天清晨在一起 练习唱歌,他们演唱的大多是革 命歌曲,在激昂的歌声中,老人 们个个精神焕发。在接受采访时,
有的说:“参加合唱团,每天吐气发音练习唱歌,锻炼了身 体,生活也有规律了。”有的说:“每天唱革命歌曲,陶冶 了情操,让我们充满了激情,好像全身有使不完的劲。”还 有的说:“在合唱团里,交了许多朋友,大家互助互爱,心 情非常愉快。”
23
提升情趣,陶冶情操
24
思考题: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 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莲蓬。
你能否想象出这样一幅自然与生活相融的画卷? 你是否曾为大自然的景色陶醉过,被文学作品中的 故事人物打动过? 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美的感受?与 大家 一起分享你的体验。
7
幽默是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列宁)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 当地提出更能使人接受。(雷曼麦) 幽默者的心是热的。(老舍) 幽默是一种对生活的高度睿智的见解,是 创作气质与创作个性的流露。(张维芳)
8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______何其芳
9
帽子和脑袋 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他的生活很俭朴, 常常戴着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行走。 有个行路人嘲笑他:“你脑袋上边的那个 玩意儿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回敬道:“你帽子下边的那个玩 意儿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
21
3、丰富的文化生活
——培养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
-
22
《七子之歌——澳门》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组诗。组诗共分七章。它们 分 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 。《澳门 》 是组诗中为首的一章。原诗全文如下: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922年7月,闻一多先生赴美留学。因不堪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毅然于1925年5 月回国。而“五卅惨案”就在他归国后数日发生。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激起 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怒。闻一多先生更是义愤填膺。他痛感中国人不仅在国外被人歧 视,就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也要受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欺凌。于是,在感慨万千之下写下 了一系列爱国诗篇。《七子之歌》即是其中之一部。
高二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10张PPT)

么 基本内涵: ①-⑤
爱国 地位.作用.特
主义 点.时代主题
民
为 重要性:
族 之
什
魂
么
必要性:
精神纽带 精神支柱 精神动力 精神火炬
怎
么 弘扬培育 国家:①-④
办 中华民族
精神
公民:
齐读《中华世纪坛序》,体会中华民族精神
郎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百万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 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 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
不能笼统地说哪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最 宝贵的。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世界宝贵 的精神财富。
单元小结
表现: 源远
见证: 流长 基本
表现: 博大 特征 见证: 精深 原
因
内涵: 意义: 包容性
集 中
中表 华现 文 化
植 根
中 华 民 族 精 神
精神力量
于
力量之源 作用
不竭动力 P62
是 什
形成和发展P72、p76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重要性: (P74中……旗帜……支柱) 特点:具体的非抽象的 (P75中)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P74中) 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要性(P72上-P76上)必要性(P78上- P79上) 4.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P81)
5.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重 要
(1)精神纽带 (2)精神支柱
性
(3)精神动力
(4)民族之魂
必
(5)精神火炬(P76)
要
(1)重要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从这方面讲,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正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文化更加繁荣。
(3)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 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将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 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及思想保证。
民 族 精 神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从国家来说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三、联系你所知道的一些重要时事,思考一下有哪些时事可以从 中华民族精神这个知识点命题。
(要求:1、简单写出时事的中心内容;2、根据时事内容写出你的问题设计。)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2、2008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从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及爱国主义情怀。 ★3、载人航天精神 ★4、关注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 族的精神支柱》中的材料尤其是更 新的材料 ★5、 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 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其它………
2、发挥“主心骨”与弘扬“主旋律”是一样的。
发挥“主心骨”作用,是指坚持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是我们应 对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 骨弘”扬。“主旋律”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 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 《我们的民族精神》
知识设疑 知识串联 时事搜索 动手实练
花都区第二中学 朱月英
二、点击误区
1、民族精神一旦形成永恒不变。 2、发挥“主心骨”与弘扬“主旋律”是一样的。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相互冲突的。
1、民族精神一旦形成永恒不变。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 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过程。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 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 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3、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相互冲突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是什么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核心、
精
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并随着时代变 化而不断丰富与发展。
神
是
什
么
与中华文 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之中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必要性
为
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什
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育
四、课堂练习
1、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提出集中力量,全面建 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 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试分析,弘扬民族精神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积极意义。
审题思路:1)思考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点 2)思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塞选知识,看民族精神的哪些知识与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目标有关,然后将有关联的知识点与材料 结合进行分析。
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 活的精神纽带
民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族 精 神
重要性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 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怎 从个人来说 么
人人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 神的新篇章。
样
弘
扬
和
培
育
中
华
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例 如:1)民族精神重要性: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精神动力。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经济更加发展
3)弘扬民族精神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目标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智 力支持、思想保证。
(1)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 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 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一个民族没有振奋 的精神,不可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年一代从来都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青年一代如果没 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没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没有忧国忧民 的忧患意识,如果只想着追名逐利、享受、攀比的话,那我 们国家,这个民族的日子也就快到头了。
放眼世界,凡是有强烈民族精神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当 今世界之强国,日本,在二战后几十年间奋发图强,一举成 为世界科技、经济、工业强国,直至现在也并未因此而沾沾 自喜或放慢努力的步伐,而是一如继往的拚命工作,相比之 下,我们是不是应该感到羞愧。再看看韩国,也是几十年一 举成为亚洲四小龙,德国:日尔曼民族,以色列:犹太民族 这些都应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包括美国在内,二百多年来, 由一个杂合的多国群体逐渐形成了美利坚民族精神,而且美 国也是尽极力宣扬民族精神来鼓舞自己的人民,可见民族精 神对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形成与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我 们 的 民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族 精 神
怎么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我
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 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们 的
核心
爱国主义 (作用、具体表现、新时期主题)
民 族
形成与发展
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玉成于近代中国人 民救亡图存、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更彰显于当
(4)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是综合国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科技更加进步、民 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是要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民族 综合素质,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提高我国的综 合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有利于促进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