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园林景观分析
[学位论文]-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学位论文]-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97b1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0.png)
[学位论文]-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花港观鱼公园是风景区花园类型,因此种植设计的艺术要求较高。
但是种植设计必须首先从游人活动方式及卫生功能要求来考虑。
(一) 从游人活动方式及卫生要求来考虑
木,灌木,宿根花卉四层组成。
组合首先服从植物对光照,温度,空气及土壤水分,土壤要求的适应性,然后再考虑美观。
树木栽植距离,有疏有密,以不成直钱排列为原则。
全园不采用花坛花境的规则式花卉装饰。
在水边林椽,路旁石畔疏落地点缀一些多年生野生性花卉。
公园虽然以大树建园,但初期栽树,为了早日得到良好效果,一般乔木均比规划植株多栽1/ 4~ 1/ 3。
大约10 年到15 年后,可以移出乔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移出树木的位置,在设计时均预先表明。
花港观鱼植物景观实景分析

“花港观鱼”中的植物造景分析摘要:花港观鱼顾名思义主要是以”花”、”港”、”鱼”为核心的观光景点,为西湖十景之六。
全园主要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
其中尤以红鱼池为著名,其间池岸曲折,水面有曲桥凌空,桥下便是结队的红鱼往来成群,甚是灵动。
其他的景区也是各有各的特色,风格迥异。
也许这就是游客心印象中的花港观鱼吧。
而我今天要带给大家的是花港观鱼中另类的风景——植物景观,兴许少有人注意,但其意蕴并不逊于任何一个园区。
关键字:植物造景形式手法植物选择原则引言:植物在园林当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可谓无树不成园。
植物造景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公园的成败。
然而,一个优秀的公园并不是由植物胡乱堆砌而成,而是具有相当的章法可循。
从植物种类的选择,到其施工的手法,最后到其落成的形式,之间大有文章可做,而绝非简简单单少有研究。
正文:一个公园的设计首先要从其地形、地理位置上进行考虑。
以此,花港观鱼地处西湖西南,三面临水,一面倚山。
依中国古代风水来说,便是龙穴之地,此地风韵无边,是有人集聚之地,而其属于西湖风景区之列,注定其将不能是凡凡之作。
当然地理上优势并不是花港观鱼闻名遐迩的决定性因素,充其量只是基础条件。
这些因素之中,植物造景却是不得不提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这被很多游人所忽略。
首先从植物选择上来说,花港观鱼的景区主要以广玉兰为基调树种,因为广玉兰成本适中,特别适合杭州这种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且广玉兰树姿雄伟壮丽,叶大绿荫浓花似荷花芳香馥郁,为美化树种,耐烟抗风,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抗性,可用于净化空气保护环境,其突出了园林植物种植的经济性原则,不仅如此,广玉兰还是余姚市的市树,可以说广玉兰为杭州的本地树种,所以种植广玉兰可以凸显地方风格,配合其他杭州元素,是花港观鱼形成了一个具有杭州特色的艺术性公园。
对于最后一个原则——生态性原则的体现,花港观鱼中无处不是。
…花港观鱼中的“广玉兰”要说花港观鱼中的植物景观中的佼佼者,“雪松大草坪”和“牡丹园”便是当仁不让的首选。
花港观鱼_景观分析

花港观鱼_景观分析花港观鱼公园景观分析词条:花港观鱼公园(图一)位于杭州西湖苏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
南宋时为私家花园,名曰“卢园”,清朝重建,康熙题名“花港观鱼”,解放后1952年,公园一期工程动工,1963年进一步加以扩建。
两次大规模的整理、扩建,开辟金鱼池、牡丹园,疏通花港河道,新建花港茶室。
花港观鱼是一座占地二十余公顷的大型公园,全园分为红鱼池(图二)(图三)、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图四(图五、密林地五个景区。
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处的红鱼池,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
红鱼池西面,是颇具匠心的牡丹园,种植有各种牡丹、芍药数百棵,按不同品种分为十多个花境小区块。
牡丹园的北面,大草坪视野开阔,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遐想绵绵。
草坪上,种植以高大乔木为主的树丛、树林,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休憩场所。
今之的花港观鱼,基本上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也吸收一点西洋组景方式(大草坪,植物修剪成形)。
园林布局由牡丹园(图六)、鱼乐园、花港和大草坪等四部分组成。
园中模山范水,巧于因借,并配置亭台楼阁,花廊水榭,自然空间组织开合收放,虚实相间,互为衬托,聚散有变。
全园以鱼、花、港为中心,以港为主体,把假山、池沼、亭台、水榭、小桥、游鱼、花草、人流放置在一个大的环境之中,人工与天然相结合,清幽与雅美相交融,动与静互成,虚与实并济,别有一番幽雅含蓄,旷朗清新的韵味,造就一个“多方圣景,咫尺山林”的艺术境界。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0>.陈波,李珏,包志毅杭州树林草地植物造景分析《风景园林》 2008(2)袁剑华案例分析之杭州花港观鱼公园2009年王晓曦杭州西湖风景区园林规划评价图一:花港观鱼总平面图图二:红鱼池图三:红鱼池总平面图图四:雪松大草坪图五:大草坪平面图图六:牡丹园图说图一:花港观鱼总平面图图片来源:袁剑华案例分析之杭州花港观鱼公园2009年图片处理:陈建坤图二:红鱼池图片来源:陈建坤拍摄图三:红鱼池图片来源:袁剑华案例分析之杭州花港观鱼公园2009年图片处理:陈建坤图四:大草坪平面图图片来源:袁剑华案例分析之杭州花港观鱼公园2009年图片处理:陈建坤图五:雪松大草坪图片来源:陈建坤拍摄图六:牡丹园图片来源:陈建坤拍摄班级:环艺0904姓名:陈建坤学号:200911290801。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一、本文概述《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分析》是一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杭州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艺术的学术论文。
本文首先将对花港观鱼公园的历史背景、地理位置及其在中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进行简要介绍。
随后,文章将重点分析公园内植物造景的设计原则、手法和特色,包括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方式、季节变化对植物景观的影响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功能,如提升城市绿化水平、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
文章还将对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花港观鱼公园植物造景概况花港观鱼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集园林艺术、花卉鉴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其独特的植物造景设计赋予了公园独特的魅力和气质。
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季相变化丰富,巧妙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如借景、对景、框景等,营造出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景观。
在植物配置上,花港观鱼公园注重植物的多样性,既有高大的乔木如香樟、桂花、梧桐等,也有低矮的灌木如杜鹃、山茶、琼花等,还有丰富的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如慈姑、千屈菜、睡莲等。
这些植物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合理配置,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形成了稳定的植物群落,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在空间布局上,公园的植物造景讲究“三远法”,即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层次感和透视感。
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等元素的巧妙搭配,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和空间变化。
同时,公园还注重植物与水体、山石、建筑等元素的相互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在季节变化上,花港观鱼公园的植物造景充分展现了四季不同的风貌。
春天,樱花、桃花、杏花等花卉竞相开放,繁花似锦;夏天,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亭亭玉立,清新脱俗;秋天,桂花、菊花等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冬天,松柏等常绿植物依然苍翠挺拔,为公园增添了一抹生机。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雪松大草坪园林景观分析

根据植物景观的平面布局,雪松大草坪可基本划分为3组植物,下面分别分析各组植物的景观特色。
花港观鱼雪松草的休闲性质,为缓和雪松围合形成的肃穆气氛,设计者在本组雪松林缘错落种植8棵 樱花,鲜花盛开使得春季景观效果突出。雪松深绿色的背景为盛开的樱花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折线状 自然种植的单排樱花恰似一片浮云,蔚为壮观。
樱花合理的间距与冠幅体现了整体性与连续性,由于樱花的观赏时间较短,故大多数时间仍以 欣赏雪松群植的形体美为主。樱花的平均高度约为雪松平均高度的1/3,上下层次清晰。樱花 间距5-8m,为现有平均冠幅的1倍以上,三三两两的组合彼此呼应,体现了视觉上的连续性,并预 留了较大的生长空间。
在平面图上还可以发现,8株樱花的疏密变化与12株雪松的组合颇为类似,中间紧,两头松,模 拟自然界从密林至林缘的生长模式产生自然的景观效果,并以类似的组合方式使两种植物具 有内在的联系,和谐统一。
C组植物
C组植物为雪松纯林,植株较其他两组高大,主要是为了体现雪松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其中最大的一株雪 松胸径达72cm,冠幅达16m;最高的一株雪松高达17m。 总体而言,雪松大草坪是非常成功的植物造景实 例,设计者以大量的常绿针叶树种围合空间,奠定了雄浑的气势,体现出南方少有的硬朗,又在局部穿插 具有本地特色的代表树种和观花树种,表现出刚柔并济的植物景观效果,不得不让人为设计师的匠心与 植物的美所折服。
B组植物
B组植物为雪松大草坪的中心和主景,植物种类包括雪松、香樟、无患子、枫香、乐昌含笑、北美红杉、桂花、茶 梅、大叶仙茅、麦冬等,是雪松大草坪中物种最为丰富的一组。该组植物岛状点缀于草坪中央,自南侧主路望去,成 为观赏的主景;自草坪东西两头望去,则划分了草坪空间,增加了长轴上的层次,延长了景深。无患子、枫香的秋色 叶为整个草坪空间增加了绚烂的秋色,桂花的香味则拓展了植物景观的知觉层次。该组植物中的北美红杉据说是美 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从美国带来赠送给中国的礼物之一,颇具历史文化价值。为了使该草坪空间增加夏季景观, 在东侧靠近翠雨厅附近的列植雪松间,增添了火棘球与紫薇的组合,丰富了季相景观。
杭州花港观鱼的设计理念

杭州花港观鱼的设计理念
杭州花港观鱼是一座以观赏鱼类为主题的景观园林,位于杭州市西湖区。
这座
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而闻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其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环境保护,杭州花港观鱼的设计理念之一是保护生态环境。
园内的水域
清澈见底,植被茂盛,鱼儿在其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园内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2. 水景设计,园内的水景设计是杭州花港观鱼的一大特色。
设计师们利用水的
流动、倒影和声音等元素,打造出了一个宁静、优美的水景环境。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水的魅力,放松心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3. 文化内涵,杭州花港观鱼的设计理念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园内的建筑、雕塑、石刻等艺术品,都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4. 互动体验,园内设置了许多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鱼类
和生态环境。
比如,可以参与喂鱼、观赏鱼类繁衍过程等活动,增加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总的来说,杭州花港观鱼的设计理念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水景设计为
特色,融入丰富的文化内涵,提供互动体验,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获得知识和乐趣。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为游客带来了愉悦的体验,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和珍惜自然环境,体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实习报告:花港观鱼植物造景

“花港观鱼”是杭州一处著名的风景点。
它的种植设计充分考虑到了现代城市公园的特点,在植物群落的营造和种植的形式与功能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其艺术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主题和特点。
大草坪,雪松挺拔,宽阔开朗;红鱼池,凭栏投饵,鱼乐人欢;牡丹园,花木簇拥,处处有景;新花港,浓荫夹道,分外幽深。
园内植物配置精致,四季有应时之花,八节有长青之树,发展了“花”、“港”、“鱼”这一名胜的特色。
公园中的花境可分成单面观赏的和两面观赏的。
单面观赏的花境,多布置在道路两侧、建筑、草坪的四周,应把高的花卉种植在后面,矮的种在前面。
它的高度可以超过游人的视线,但不能超过太多。
两面观赏的花境,多布置在道路的中央,高的花卉种在中间,两侧种植矮些的花卉。
中间最高的部分不能超过游人的视线高度,只有灌木花境可以超过一些。
杭州花港观鱼公园的雪松大草坪在平面和空间上都充分地体现了植物布局的开合呼应。
雪松的种植呈现出树种的群体美;适当的缓坡地形,强调了雪松伟岸的树形;四角种植的方式,既限定了空间,又留出了充分的观景空间和活动空间,景观效果与功能都得到了满足,是非常成功的植物造景实例。
在杭州的园林绿地里,草坪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疏林草地也花港观鱼景的主要特色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雪松大草坪和悬铃木大草坪。
雪松大草坪以高大挺拔的雪松作为主要的植物材料,在体量上相互衬托,十分匹配。
雪松单一树种的集中种植体现树种的群体美;适当的缓坡地形,更强调了雪松伟岸的树形。
四角种植的方式,既明确限定了空间,又留出了中央充分的观景空间和活动空间,景观效果与功能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花港观鱼中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克服了景观的单调。
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
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在花港观鱼中,每个转角路口都种植绿大浓荫的大小乔木,既起到了先抑后扬的作用,又有观赏特性。
花港观鱼赏析

花港观鱼赏析
"花港观鱼"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经典景观,尤其以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最为知名。
这一景致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静谧闲适的意境。
“花港”指的是种满花卉的港湾,繁花似锦,四季如春,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
而“观鱼”则是在花港内设置的观赏鱼池,游人在此可欣赏到五彩斑斓的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弋,寓意生活富饶、年年有余,也体现出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与自然亲近、怡情养性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花港观鱼”通过巧妙的景观布局和丰富的生态元素,构建出一幅生动活泼且富含哲理的画面,让游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能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深沉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雪松大草坪地形面向西湖内侧微微倾斜,以稳重而高耸的雪松作为主 要的植物材料,与主干道的广玉兰构成宽达150米的景面,在体量上相 互衬托,十分匹配。雪松单一树种的集中种植体现树种的群体美;适当 的缓坡地形,更强调了雪松伟岸的树形。四角种植的方式,既明确限定 了空间,又留出了中央充分的观景空间和活动空间,景观效果与功能都 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樱花合理的间距与冠幅体现了整体性与连续性,由于樱花的观赏时间较短,故大多数时间仍以 欣赏雪松群植的形体美为主。樱花的平均高度约为雪松平均高度的1/3,上下层次清晰。樱花 间距5-8m,为现有平均冠幅的1倍以上,三三两两的组合彼此呼应,体现了视觉上的连续性,并预 留了较大的生长空间。
在平面图上还可以发现,8株樱花的疏密变化与12株雪松的组合颇为类似,中间紧,两头松,模 拟自然界从密林至林缘的生长模式产生自然的景观效果,并以类似的组合方式使两种植物具 有内在的联系,和谐统一。
C组植物
C组植物为雪松纯林,植株较其他两组高大,主要是为了体现雪松的个体美和群体美,其中最大的一株雪 松胸径达72cm,冠幅达16m;最高的一株雪松高达17m。 总体而言,雪松大草坪是非常成功的植物造景实 例,设计者以大量的常绿针叶树种围合空间,奠定了雄浑的气势,体现出南方少有的硬朗,又在局部穿插 具有本地特色的代表树种和观花树种,表现出刚柔并济的植物景观效果,不得不让人为设计师的匠心与 植物的美所折服。
• 据杭州植物园1978年7月测定,花港观鱼公园草坪上的日气温比延安路 口柏油路面上的低2.3°--4.8℃。而相对湿度却增加12.8%,足见草 坪在炎热的盛夏,对于降温增湿起着良好的作用。
A组植物
A组植物强调公园的休闲性质,为缓和雪松围合形成的肃穆气氛,设计者在本组雪松林缘错落种植8棵 樱花,鲜花盛开使得春季景观效果突出。雪松深绿色的背景为盛开的樱花提供了极佳的背景,折线状 自然种植的单排樱花恰似一片浮云,蔚为壮观。
B组植物
B组植物为雪松大草坪的中心和主景,植物种类包括雪松、香樟、无患子、枫香、乐昌含笑、北美红杉、桂花、茶 梅、大叶仙茅、麦冬等,是雪松大草坪中物种最为丰富的一组。该组植物岛状点缀于草坪中央,自南侧主路望去,成 为观赏的主景;自草坪东西两头望去,则划分了草坪空间,增加了长轴上的层次,延长了景深。无患子、枫香的秋色 叶为整个草坪空间增加了绚烂的秋色,桂花的香味则拓展了植物景观的知觉层次。该组植物中的北美红杉据说是美 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从美国带来赠送给中国的礼物之一,颇具历史文化价值。为了使该草坪空间增加夏季景观, 在东侧靠近翠雨厅附近的列植雪松间,增添了火棘球与紫薇的组合,丰富了季相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