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3.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教案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采用直观教学、图表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运用信息;利用空白世界地图了解历史事件发生地,运用年代尺理清历史事件发 展脉络;通过相关史料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影响;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意 识。
(1)任务:
学生找到促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熟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①找一找:找到促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 走向胜利的历史事件,并把这些 正式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
向胜利的历史事件;
历史事件发生地标注在世界空白 中途岛海空大战、阿拉曼战役
②填一填:根据事件发生地把相关历史事 地图上;
雅尔塔会议、开罗会议、雅尔源自七.学教测评1.课后阅读与二战相关的书籍;
2.相应的作业本 八.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 课堂设计充分体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学生有效参与”的教学理念,如师生互动,自主探究等环节 的设置,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主体地位凸显。整堂课以学生的活动来推进教学过程,【一组图片说概况】—
5/6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3.3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与胜利 教案设计
舰上举行了日本投降仪式。
(2)该仪式的举行说明了什么?
叙的方式知道有哪些历史事件
(2)该仪式的举行说明了第二
2.呈现:敦刻尔克大撤退和日本偷袭珍珠
促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格局
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同盟国的
港的图片
发生了转折,使反法西斯战争
胜利宣告结束。 (1)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这两张图片又分
走向了最终的胜利。用倒叙历
二、学情分析
这节课面对的是九年级的学生,绝大部分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二战的主要事件多少都有一定的了解,在 加上他们对这些知识史料都很有兴趣,会很喜欢,因此,在课上要尽可能充分地调动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总 结归纳概括二战进程中的主要标志性事件,这样他们会很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也为他们讨论探究历史问 题增强自信心,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意识大大地增强了,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 学习过程中来。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教案 岳麓版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教案岳麓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和能力开罗会议,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召开情况;诺曼底登陆,德国和日本投降2..过程和方法(1)通过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会议召开对战争的影响。
(2)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3. 情感和态度价值观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攻克柏林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欧洲战争以法西斯国家失败而告终。
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德意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雅尔塔会议诺曼底登陆德国和日本投降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法学法引导:图表法五、教学过程:导入:回顾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导入。
一、中途岛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引导学生列表学习: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战果意义。
二、诺曼底登陆动脑筋: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简介来历)想一想:诺曼底登陆的作用。
(使德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德灭亡。
)引导学生列诺曼底登陆战简表:时间、指挥者、地点、主力、结果、意义。
三、雅尔塔会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雅尔塔会议内容包括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内容包括三部分。
这些决议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为夺取最后胜利和建立战后和平作出贡献。
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引导学生列表学习重要的国际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
重点掌握会议名称、召开时间、地点、与会国、内容、影响。
四、大战的结束线索梳理:(1)德国战败。
(哪个国家军队最先攻克德国首都;希特勒命运如何;德国何时降;德国的投降标志着什么?)(2)日本投降。
(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中、美、苏等日本法西斯的战败发挥了什么作用;日本何时投降?)历史法庭: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思维拓展: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课后完成)六、本课小结:编制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大事年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教案4.doc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X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
意大利投降。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
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雅尔塔会议等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
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
全面深入地把握法西斯集团瓦解灭亡的过程,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基本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合作、相互联系,共同为反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作出贡献,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难点:正确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转折点。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阅读法教学用具: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提问上一课内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又是如何扩大的?由问题的解答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板书课题,讲授新课。
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和日本不断扩大野蛮的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來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吋也对英没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全I比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过节意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对付法西斯国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在这样的北京下建立起来的。
2、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反法西斯国家召开了多次会议。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案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案
版权声明
21世纪敕育网www.21cnw.CG (以下簡柠“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很公司(以下册称“本公司“》底下网站.为络护本公司合法权益,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如下郑■声明:
・本网站上所右廉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拯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昔規划・组织名咬名环创作完咸.蕃作权归JH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农网站的试巻、救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魏家孚右信总网堀传翔权,其作品仅代茨作者本人现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客的梢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祖法5贵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車实惰况.
三、任何个人、企审业单位(含敦N网站)衣魯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使用本网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1B成部分(包括(3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HL (8患网络侵播、改编、汇剧译諄方式).一旦发现侵収.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萩取相关用户信息并更求侵权者币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住品蓋作权的行为,坎迎予以举报。
学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患一经核实.本公司梅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 行政和刑事责任!
椅此声明!(\
滉圳市二一教商股份有限公司。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9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课件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一)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背景: ①斯大林格勒是连接苏联欧洲部分南北水路交通
的枢纽和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 1免9两42线年作7月战—的—窘1境94,3年决2定月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
时间: 1942年7月,希特勒发动夏季攻势,德军逼近斯大林格在中途岛展开海战,日军惨败。
中途岛海战美日兵力对比
航空母舰 战列舰 巡洋舰和驱逐舰 舰载机
美国 3
23
200
日本 8
11
80
700
中途岛海战美日损失
航空母舰 巡洋舰或驱逐舰 飞机 人数
美国 1
1
日本 4
1
147 307 332 2500
思考:中途岛海战美日对比呈现怎样情况?美国为何能获胜?
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主要原因) ②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 ③受侵略国未能团结起来,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 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 败法西斯国家?
根据描述,说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 如何建立的,它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建立: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特
(二)、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二)、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
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6月,日军进攻美国 的太平洋海军基地中途岛。美国成功截获了日军的密码, 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最后,美国以少胜多,日军损失 惨重。从此,美国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1、背景: ⑴1942年4月美国舰载飞机轰炸日本本土,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 舰仍对日本构成威胁; ⑵1942年,日本陆军的三分之二以上陷于中国战场,无力在陆 上发动新的进攻,只得寄希望于海军,以巩固并加强日本的海上 优势,彻底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案-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de爆发;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e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和诺曼底登陆战;知道雅尔塔会议以及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史实;认识法西斯走向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走向胜利de发展过程,探究雅尔塔会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de历史影响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de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e方法,体验学习历史de快乐;通过自主阅读能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战、攻克柏林战役以及美、苏、中参加对日作战在反法西斯战争中de历史作用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de重要性,认识到正义de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主题有认同感,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de人生理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德国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e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战和雅尔塔会议教学难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de建立与雅尔塔会议de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回首这场战争,警示战争给人类带来de伤痛和摧残!1939年9月1日4时40分,希特勒下令以“闪电战”de方式,执行进攻波兰de“白色方案”。
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de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de防线。
德军闪电式de进攻使波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de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de滋味。
不到一个月,波兰灭亡。
9月3日,波兰de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想一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21年后,为什么德国再一次挑起世界大战?这一场战争de结果如何?它给世界带来怎样de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二战de爆发及主要战场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信息,从时间和空间上认识二战de爆发及主要战场de出现。
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教案

第二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和胜利教学目的一、知识目标斯大林格勒战役;半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岸;雅尔塔会议;德国投降;波茨坦会议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和二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教材有关材料的分析,培育学生阅读和分析历史材料,并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度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展、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育学生归纳、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三、熟悉目标1.通过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讲述,使学生熟悉到: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冲击法西斯国家所起的踊跃作用;但同时,在有的会议上,也表现了大国奉行捐躯弱国利益的强权政治,这为随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和各类矛盾纷争埋下了祸端;熟悉到合作与斗争的辩证关系。
2.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一路斗争、浴血奋战的结果。
中、苏作为亚、欧的两个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奉献。
3.通过引导学生对二战的反思,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到和平对于世界进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全世界意识。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二、本课难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设备自制电脑课件教学进程温习提问,导入新课前一节咱们学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暴发和扩大”,请问:第二次世界大战暴发、扩大的标志是什么?(学生回答)“世界反法西斯国盟是如何成立起来的?它的成立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对。
1942年初,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后,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到1942年和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转折阶段。
教学新课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何为转折?转折是指事物在进展进程中改变原来的方向、形势等。
这里指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反法西斯力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进程。
其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三大转折性战役中最为重要的战役。
九上3.4.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 (教案)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历社3-4-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2.过程与方法结合相关史实,探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归纳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所起的积极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点】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转折性战役。
【教学难点】探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回顾旧知式导入)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为什么屡屡得手?①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主要原因)②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③受侵略国未能团结起来,各自为战,被德国各个击破你认为在这样的态势下,反法西斯国家怎样做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教师引入新课:联合二、新课学习(一)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背景①美英苏对外关系的变化: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两国意识到,援助苏联对它们自身的国家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分别向苏联表示了支持。
苏联调整了对外关系,争取联合一切反法西斯的力量。
②《大西洋宪章》的发表1941年8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联合声明《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尊重各国领土主权和各国人民民主自由的立场。
《大西洋宪章》得到苏联和中国的赞同,为后来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奠定了基础。
③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亚欧大陆上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反法西斯战争连在了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的世界大战。
2.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的转折》教学设计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第一中学王瑛余芝雪
一、教学目标
(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诺曼底登陆;
(二)通过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通过对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这些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所起的积极作用;
(三)通过对有关历史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会议。
2.本课难点: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欧洲第二战场的理解。
上师归纳反法西斯
同盟的建立。
强调时
间及标志
的落实
阅读梳理明历史1.请生快速阅读课
文P91,找出二战的
三个主要战场,各个
战场的转折点分别
是什么历史事件?
(补充史料:斯大林
格勒战役的视频,中
途岛战役的视频等)
相关史料)
2.请生根据图片史
料思考,说说斯大林
格勒的战略地位?
讨论为什么说斯大
林格勒是苏德战争
的转折点,也是二战
的转折点?小组讨
论,这场战役苏军为
什么能取胜?
3.由学生的答案着
手补充相应的知识
点,整理归纳斯大林
战役的意义
4.选择自己比较熟
悉或者感兴趣的一
次战役介绍它的有
关概况
5.展示有关意大利
墨索里尼政府被推
翻的图片
6.展示反法西斯战
争中的转折性战役
简表
1.学生快速阅
读课本,回答三
个战场,(也许
只能答出两个
苏德战场和太
平洋战场,而北
非战场在书本
中的提示不是
特别明显,学生
不一定能找出
来
2.斯大林格勒
的战略地位学
生通过读图和
书本知识可以
掌握
3.斯大林战役
为什么是一战
和苏德战争的
转折点,又为什
么是德军失败
作为结束,学生
理解起来有难
度,回答肯定是
不全面的
4.学生叙讲有
关二战中转折
点性质的相关
战役的故事
5.学生欣赏了
解意大利政府
法西斯分子下
台并对德作战
的情况
6.学生整理有
关内容
1.培养学生自主
阅读、收集信息和
整理信息的能力
补充部分史料,带
领学生重回历史
现场。
并且为思考
题提供解题的答
案
2.为斯大林格勒
战役的意义埋下
伏笔
3.因为学生在这
个问题上一个人
解决有困难,所以
采用小组讨论的
形式
进行,并且老师还
要在学生回答的
基础上进行归纳
总结
4.学生讲故事,
既可以培养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通过叙讲,
加深对这些历史
故事的印象
5.知道轴心国集
团瓦解的情况
6.通过这种整理
让学生掌握主要
的知识要点,便于
记忆,也是和当前
的闭卷考试相适
应
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归纳本课
重要知识点。
浓缩板
书,一个同盟,两次
会议,三个战场,三
次战役,一次登陆
学生在老师引
领下回归本课
知识
浓缩的板书可以
让学生记忆更加
深刻
四、板书设计
副板书:
一个同盟,两次会议,三个战场,三次战役,一次登陆
五、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板块教学,思路清晰
本课时设计通过课堂四个环节:图片解析知历史、阅读梳理明历史、阅读梳理明历史、视频激趣话历史,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始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内容容量相当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提炼出最精彩的教学内容,有效完成了课标要求落实的知识,达到了“多而不乱、繁而不紧”,这种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彰显了一个教师对教学材料的处理,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2.精心设问,提亮课堂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课堂提问应该要从学生容易回答的提问开始,由浅入深,具有梯度性,而且最难的提问也要遵循学生“跳一跳能摘桃子”的认知规律,每一节精彩课堂总有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
本课时的教学中我在每一环节的问题设计中总是尽量从这些方面去考虑。
比如在教学设计的“学贵有思”这一环节中,我就采用了问题设计来导入。
三个问题难度逐渐增强,体现了梯度性。
并且这里的问题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这样的问题设计理念也体现在我本节教学的每一个问题提问环节。
3.视频激趣,体现韵味
历史课要想有历史味,除了教师本身扎实的知识储备以外,还要用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
的方式呈现给他们。
课本史料丰富,图文并茂,这些图文确实比较能让学生激发兴趣,增加感性印象,但是毕竟有图像无声音,单凭学生欣赏或者老师的口述可能无法达到渲染课堂气氛的效果,这时教师能精心选择一些学生想了解但是又不是很熟悉的视频资料,就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历史味,也能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在本课中我就选择了“诺曼底登陆战”等视频资料,既能让教学任务顺利地完成,又体现历史课的历史味。
(二)不足之处
因为课时内容太多,要达成所有预设,时间上总会略显不足。
为了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的每一环节,特别是让学生叙讲的部分总显得仓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设计的初衷,比如在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一次战役介绍它的有关概况时,就只能选择极个别的同学来讲述,参与度就比较窄。
另外在小组讨论斯大林格勒战役为什么是苏军胜利德军失败的情况时,由于补充的资料不够充分,视频资料也有不足,学生仍然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