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写作教学研究-

合集下载

英语二语写作方法的探讨

英语二语写作方法的探讨

英语二语写作方法的探讨元认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莱维尔在1976年正式提出的。

他认为元认知是主体对于自身认识过程的认识和意识。

实质是认知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认识和调节。

元认知理论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学习者在掌握了一定的元认知知识以后,会引发元认知实践,元认知实践又涉及到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和元认知的调节。

元认知策略是有关认知过程的知识,是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以及评估等方法对认知过程进行调整或自我管理的策略。

1 元认知理论与英语二语写作许多研究者认为,人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

Block认为元认知是审视自己行为的能力。

这种理解和监控自己行为的能力梅耶(1978)也曾研究。

元认知能力的增强使得学习能力得到相应的提升。

后来弗莱维尔把元认知的概念引进心理学和元记忆的研究范畴。

在认识到元认知中的自我调节和动机的推动作用的同时,我们注意到自我意识和自我督促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元认知理论的发展使得大量研究侧重于探讨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对于解决不同问题的作用(Baker&Brown,1984)。

写作本身也是一种旨在解决问题的活动,因此元认知的作用不容小觑(Devine,1993;Kasper & Kellerman,1997)。

研究表明,元认知能力和学生二语写作表现具有正相关性。

国外研究者对元认知与二语写作进行研究的主要有:Devine(1993)的研究目的在于调查元认知策略对母语以及二语写作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元认知策略与写作成绩之间有一定联系;Kasper和Kellerman (1997)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能力的增长,特别是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与英语二语写作成绩之间有正相关关系,高水平学习者的元认知水平高于中级水平学习者,二者在策略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Victori(1999)的研究为个案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写作者元认知知识上的差异会引起写作水平的差异,得出结论:英语写作能力突出的被试能够灵活运用元认知知识。

二语写作中同伴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写作中同伴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写作中同伴反馈研究述评裘莹莹;马广惠【摘要】二语写作中的同伴反馈作为审查和修订阶段的中心内容之一,在二语写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到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对同伴反馈研究的梳理分析发现,该领域主要从同伴反馈的类型、同伴反馈的效能、同伴反馈的接受度、同伴反馈的培训四方面进行研究;但是缺乏对本族语同伴反馈特征的研究和反馈文本的认知研究,同时,存在研究方法创新不足和理论研究框架不丰富的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运用过程结果法、文本分析、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心理学、社会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探究本族语同伴反馈的认知特征及其体现的哲学思想,对比本族语同伴反馈和二语同伴反馈的异同并究其根源,以便拓宽同伴反馈研究,丰富同伴反馈理论研究框架.【期刊名称】《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8)004【总页数】7页(P52-58)【关键词】同伴反馈;二语写作;反馈类型;反馈效能;反馈接受度;反馈培训【作者】裘莹莹;马广惠【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 223001;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写作教学已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产出方式转变为新型的、聚焦学生写作过程的范式〔1〕。

在写作过程中学习者在各种相互关联的产出和监管活动中(包括构思、起草、审查和修改)发现和修订自身的想法,试图最大化表达意思〔2〕。

二语写作教学引入过程写作法(process writing)后,反馈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从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同伴反馈在母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3~4〕,并将其引入二语写作教学研究,认为它是“反馈者针对写作者的产出提供的信息,为写作者修改文章提供建议”〔5〕。

作为审查和修订阶段的中心内容之一的同伴反馈,引起了二语写作研究人员的兴趣。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

在现代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下,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研究旨在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基于情境教学和任务型教学的方法,寻求更有效的汉语词汇教学策略。

通过对目前研究现状的回顾和分析,希望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习者在词汇掌握上取得更好的成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词汇教学,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能力。

通过对不同的词汇教学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可以找到最适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词汇学习效果。

研究还旨在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词汇教学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可靠的指导,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总结,能够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和改进做出一定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而词汇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对于学习者掌握汉语语言能力至关重要。

探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词汇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汉语词汇的学习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有效地掌握词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法,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通过研究汉语词汇教学法,可以更好地促进各国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好交流。

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升汉语教学的效果,更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二语写作体裁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二语写作体裁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孙厌舒 ,王俊 菊
( 1 . 聊城大学外 国语 学院 ,山东 聊城 2 5 2 0 5 9 ;2 .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0 ) 摘 要 :本 文回顾 了二语写作体裁教 学的理论 基础和教 学研 究,对存在 的争议 问题进行 了反
思。系统 功能语 言学学派 、专 门用途英语 学派和新修辞 学派都基 于社会 文化观 ,但理论基础 不同, 教 学 目标 、教 学方 法和适用 范围也不 同。在 中国文化语境和 外语写作教 学现状下 ,推 行写作体 裁 教 学应基 于需求分 析,从体裁 类型教 学入 手,以提 高学 习者体裁 意识为最终教 学 目标 。
教 学,E - ma i l :s y a n s h u @1 2 6 . c o n;2 r . 王俊菊 ( 1 9 6 5 一 ) ,女 ,山东 费县人 ,教授 ,博士 ,博士生导 师,研究
方 向 为应 用 语 言 学 。E — ma i l :w a n g j u n j u @s d u . e d u . e n 。
关 键 词 : 二语 写作 ;体 裁 教 学 ;体 裁 意识 中 图 分 类 号 :H3 1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2 — 7 2 2 X ( 2 0 1 5 )0 1 — 0 0 4 4 — 0 7
0 . 引 言
近年来 .语 言学 习理论 逐渐 摆脱认 知 理论 的束缚 ,重新 审视社 会语 境在语 言 学 习中 的作 用 ,体 裁理 论和 体裁教 学 在读写 教学 中 E l 益受 到重 视 。继 S w a l e s( 1 9 9 0 )和 B h a t i a( 1 9 9 3 )的 发轫之 作后 ,很 多学 者 ( 如H y 1 a n d 2 0 0 3 ,2 0 0 4 ; J o h n s 1 9 9 7 ;M a r t i n 1 9 9 3 )关 注二 语 写作 中 的体裁

二语写作同伴反馈研究:理论与实践

二语写作同伴反馈研究: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7期第38卷(总第499期)No.7,2021Vol.38Total No.499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二语写作同伴反馈研究:理论与实践曹瑜摘要:随着二语写作同伴反馈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趋势呈现出重视实证、多元视角的特点。

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出与同伴反馈研究最为相关的四种理论基础和两种主流写作教法,并在其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外学界的实证研究,对同伴反馈的多元研究视角进行总结和评述,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文章旨在为研究者提供多角度的理论认知,激发新的研究思路,为一线写作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以构建自信、有效的课堂设计和教学体验。

关键词:同伴反馈;社会文化理论;支架理论;最近发展区doi:10.16083/ki.1671-1580.2022.07.040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22)07—0178—05同伴反馈,也叫同伴互评、同伴评价(peer re-view,peer feedback,peer response),是以两人或多人为小组,相互交换写作文本,发现他人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给予评价的过程(Mangelsdorf1992)。

同伴反馈研究始于母语写作领域,20世纪90年代,国外学者将同伴反馈研究从母语写作领域引入二语写作领域,对其进行理论建构,并开展广泛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同伴反馈活动对学生二语写作水平的提升有积极影响。

国内同伴反馈研究始于2000年左右,研究势态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和视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重实证和多元化的特点。

开展多元视角的同伴反馈研究,离不开理论基础的支撑,以及对相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认知。

笔者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同伴反馈研究的文献发现,虽然大部分实证研究都依赖于某一种理论框架的指导,但是将多种理论基础依次概括,并结合不同类型的实证研究进行评述的文章并不多见。

“以学促写”的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法研究

“以学促写”的第二语言写作教学法研究
语境 ;7 二语写作教学 。 ()
2国 内二 语 写作 研 究的 现 状 .
该使教学既注重结果, 又注重 过程 , 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 并使
3 写长 法 .
国内关 于二语写作教学 的实证 研究主要有 :张在新 等人
王初 明教授( 00 的写长法 原则是 : 20 ) 先有再完善 , 让学生
中心 , 学生是被动 的知识接受者 。这严重违背 了语言输 出的规 实需要语法结构 , 需要模仿 , 需要提 高各种写作技 巧。H rwt o i o z 律 ,致使经过大量 的语言输入 之后 ,仍然 不见有效 的语言输 ( 9 6 ) 18 a 也认为 ,过程法 ” “ 教学 过于强调 写作过程 , 像“ 果 不 结
长期 以来 ,写作一直是第 二语言 教学最为 薄弱 的环节之 但过程教学法亦存在局限性, 如语言知识输入不够。 orus R di e g


学生缺乏真正 的交际愿望和写作动力 , 写作教学 以教 师为 ( 9 5 指 出。过程 法” 18) “ 只是看 似能让学 生 自由发挥, 而学生 确
V0 . 5 No6 12 .
J n2 0 u 0 8
“ 以学促 写 ” 的第 二语 言写作教学法研究
刘 莉 , 臣军 戴
(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 辽宁 大连 1 60 ) 1 60 【 摘 要l “ 以学促 写” 第二语 言写作教 学法 以语 言输入理论 为理论基础 。 的 强调“ 、 说 ” “ 都 以“ 为 目的并为之服 听” “ 、 读” 写”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6期 5 20 0 8年 6月
辽 宁教 育行政学院学报
J un f io igE u ain lA mii r t nI s tt o r a o a nn d c t a d ns ai n t ue l L o t o i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1. 研究背景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
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和创造力。

然而,在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写作不规范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 目标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写
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研究:
- 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了解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 设计并实施写作教学活动,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
- 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和观点;
- 分析数据,总结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3. 研究结果
通过对写作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 创设积极的写作氛围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主动性有重要影响;
- 提供多样化的写作主题和文体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写作,增强他们的互动与研究效果;
- 通过范例写作和写作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规范和水平。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显示了一些有效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积极的氛围、提供多样化的主题和形式、促
进合作写作以及进行范例写作和评价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
讨其他写作教学策略,并进行更大规模的实证研究,以进一步完善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5. 参考文献
[填写参考文献列表]。

二语写作中思维与行为过程的翻译因素介入——翻译写作学视角下的二语写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语写作中思维与行为过程的翻译因素介入——翻译写作学视角下的二语写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语写作中思维与行为过程的翻译因素介入——翻译写作学视角下的二语写作研究的开题报告
二语写作是指使用非母语进行写作的行为,其过程中涉及到思维和
行为的相互作用。

翻译写作学是研究翻译与写作的交叉领域,探讨翻译
思维和行为过程在写作中的应用和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翻译写作学的视角,探讨翻译因素在二语写作中的
作用,特别是思维和行为过程的翻译因素对二语写作的影响。

通过文献
综述和实证研究,本研究将探讨以下三个问题:
1. 翻译在二语写作中的作用:通过比较母语写作和二语写作的特点,探讨翻译对于二语写作学习的作用。

通过分析翻译对于语言思维、表达
能力、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影响,探讨翻译在二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及
其效果。

2. 翻译思维因素在二语写作中的影响:翻译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对于
二语写作的影响是重要的。

本研究将分析翻译思维中的语言意识和语境
意识对于二语写作的加工和表达的影响,以及翻译中的语言能力对于二
语写作的提高。

3. 翻译行为过程在二语写作中的应用:翻译行为过程对二语写作的
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本研究将分析翻译行为过程的思维、选择、加工和
表达对于二语写作的作用,并探讨如何通过翻译技能和策略来提高二语
写作的表达水平。

本研究将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探讨翻译因素在二语写作中的
作用及其对于思维和行为过程的影响,旨在为二语写作教学和翻译教学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5/24
二语写作研究:作文的语篇特征
• Kaplan( 1966):对比修辞
– 英语段落的发展一般按一条直线进行,闪族 语(如阿拉伯语)的段落是“平行并列型”,东方 语言(如汉语)的段落则是“迂回型”。
– 二语写作者通常会受他们母语所固有的语篇 结构模式的制约。
2020/5/24
二语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研究:作文的语篇特征
2020/5/24
文献阅读(期刊)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现代外语》 • 《中国外语》 • 《外语界》 • 《外语与外语教学》 • 《外语学刊》 • 《外语教学》 •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 《外语研究》 • 《2020/外5/24 语电化教学》
二语写作研究课题:回顾
Researching Writing. Beijing: FLTRP.
• Casanave, C. P. (2019). Controversies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Dilemmas and Decisions in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English in parallels: A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Arabic Prose. In U. Connor & R. B. Kaplan (eds.). Writing Across Languages: Analysis of L2 Text. Reading, MA: AddisonW202e0/5s/2l4ey.)
• Ferris, D. R. (2019). Treatment of Error in Second Language Student Writing.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Liu, J., & Hansen, J. (2019). Peer Response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Classrooms. Ann Arbor: 2020/5/24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1)二语作文的语篇特征 • 2)二语作文的语言特征 • 3)二语写作过程 • 4)二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因素 • 5)二语作文评改 • 6)二语写作评估 • 7)二语写作教学模式
2020/5/24
二语写作研究:作文的语篇特征
• 研究问题: • 二语作文在语篇结构上有何特点?是否受
到作者母语语篇结构的影响?
文献阅读(期刊)
• TESOL Quarterly • Applied Linguistics • Language Learning •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System • ELT Journal •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 Asian 2020/5/24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国外研究者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
– 文章的整体结构(如Kubota 2019;Soter 1988) – 段 落 发 展 ( 如 Bicker & Peyasantiwong 1988 ;
Ostler 1987) – 衔接和连贯等(Ferris 1994; Simpson 2000)
• 结论不一致
• Ostler (1987) compared English essays written by Saudi Arabian students with ten English paragraphs selected at random from book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ssays written by the Saudi Arabians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 of coordinated sentences than the English passages. This supports the claim that Arabic writing is characterized by a series of parallel constructions.
– 支持(Evensen, 1987; Ingberg, 1987; Ostler, 1987; Reid, 1992; Soter, 1988)
– 不支持(Kirkpatrick 2019 ; Kubota 2019; Mohan & Lo 1985)
2020/5/24
二语写作研究:作文的语篇特征
文献阅读(期刊)
•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Elsevier)
•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 Written Communication • College English •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20/5/24
文献阅读(书目)
• Connor, U. (2019). Contrastive Rhetoric: 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Second-Language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0/5/24
教学与研究
• 在教学中发现研究问题 • 以研究成果指导教学
2020/5/24
文献阅读(书目)
• Grabe, W., & Kaplan, R. (2019). Theory and Practice of Writing. London: Longman.
• • Hyland, K. (2019). Teaching a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