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形式美法则

合集下载

形式美主要法则名词解释

形式美主要法则名词解释

形式美主要法则名词解释形式美主要法则:第一,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两个部分(或两个以上部分)完全相同,具有平衡稳定感。

对称是艺术上最基本、最常见的法则之一。

均衡是指部分间的重量和力量的适当平衡,这也是视觉感受的一种规律。

在构图中,各种形象的大小、明暗、强弱、色彩、动势等各个组成部分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使画面达到“力的平衡”,产生稳定、庄严、静穆、和谐、优雅等美感效果。

均衡和对称不同,它不但包含着形式的对称性,而且也包含着不对称的因素,给人以不安定感。

均衡是指力量的平衡,只有在均衡的状态下,才能显示出力量的持久。

韵律与节奏。

韵律是指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部分与形体之间运动变化和反复出现的某种关系。

韵律感就是要求有变化,有轻重缓急的感觉。

节奏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在时间中呈现出来的某种关系。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包括对称与均衡、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比例与协调、对比与调和等五个方面。

而比例又是其中最核心的法则,也是最基本的法则,它涉及到形式的比较、组合、变化等问题,构成了形式美的根本原则,决定着形式美的基本格局。

同时,在这五个方面中,还存在着形式美的其他一些法则,如调和与对比、节奏与韵律等。

这些法则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

这些基本的形式美法则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构成了美的艺术世界。

但并非每一幅艺术作品都能够做到严格地遵循形式美法则,那样就可能使形式美的法则变成形式美法则的奴隶。

所以在审美活动中,应将形式美法则与内容美法则结合起来考虑,努力探求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形式美法则的指导功能,使之成为评判作品的价值标准。

而当代新古典主义,正是继承了传统绘画的比例关系的精髓,采用黄金分割的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注重对线条的运用和对视觉空间的追求。

注重音乐旋律和诗歌一般的意境表现。

设计,同样遵循着比例与尺度的法则,同样遵循着其他形式美法则。

这几年国际建筑设计界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著名建筑,如德国的商业银行,丹麦的大使馆等。

美学原理之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美学原理之形式美的主要法则

美学原理之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形式美的主要法则: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多样统一。

节奏韵律是指运动过程中有秩序的连续。

构成节奏有两个重要关系:一是时间关系,指运动过程;一是力的关系,指强弱的变化。

把运动中的这种强弱变化有规律的组合起来加以反复便形成节奏。

在自然和生活中都存在着节奏。

普列汉诺夫曾说,对于一切原始民族,节奏具有真正巨大的意义。

原始民族觉察和欣赏节奏的能力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自然中同样存在着节奏,如寒来暑往。

节奏感不仅存在于音乐中,表现为长短音、强弱音的反复,还存在于绘画、建筑、书法等艺术中。

梁思成分析建筑中柱窗的排列所体现的节奏感。

在节奏的基础上赋予一定情调的色彩便形成韵律。

韵律更能给人以情趣,满足人的精神享受。

多样统一是形式美法则的最高级形式,也叫和谐。

从单纯齐一、对称均衡到多样统一,类似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多样统一体现了生活、自然中的对立统一的规律,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多样统一的和谐的整体。

多样统一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很强调变化,如书法理论中提出,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不是书。

从艺术美的创造上看,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从内容出发探索形式。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所谓“意在笔先”,就是强调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

在书法、绘画、诗歌等艺术创作中,“立意”是一个关键问题。

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

郑板桥画竹所谓“墨点不多泪点多”,这样的笔墨才能真正打动人。

形式的审美价值在于显现内容。

高尔基曾说:“要使一部文学著作无愧于艺术品的称号,就必须赋予它以完美的语言形式。

”“我所理解的美,是各种材料——也就是声调、色彩和语言的一种结合体,它赋予艺人的创作——制造品——以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这种形式就是一种力量,能唤起人对自己的创造才能感到惊奇、自豪和快乐。

”在艺术创作中自觉地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其重要意义在于,灵活地运用这些法则到艺术创作中。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

形式美法则案例分析形式美是指在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上的美感,它是通过艺术家对艺术形式的处理和运用来实现的。

在设计领域,形式美是设计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视觉美感,是通过设计元素的组合、排列和运用来实现的。

形式美的实现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和原则,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形式美的实现。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海报设计的案例。

这是一张宣传电影的海报,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运用对比的形式美法则,使得整个海报显得更加吸引人。

海报的背景采用了黑色和白色的对比,文字和图片采用了鲜明的对比色,整体呈现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同时,设计师还运用了重复和对称的形式美法则,使得海报的布局更加整齐和美观。

这样的设计不仅突出了电影的主题,还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接下来,我们看一个网页设计的案例。

这是一个电商网站的首页设计,设计师在布局上运用了平衡和比例的形式美法则。

整个页面分为几个区块,每个区块的大小和位置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调整,使得整个页面看起来既不杂乱,又不单调。

同时,设计师还通过色彩和图形的运用,营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吸引了用户的注意力。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用户的体验,还增强了网站的品牌形象,对于提升销售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们来看一个包装设计的案例。

这是一款化妆品的包装设计,设计师在形式美的运用上非常出色。

包装盒的外观采用了简洁大方的设计风格,通过线条和色彩的组合,展现出了产品的高端大气。

同时,设计师还通过形状和材质的选择,使得包装盒在手感上也非常出色,让消费者在购买时产生愉悦的感觉。

这样的包装设计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还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对于产品的销售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形式美在设计领域的重要性。

设计师在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形式美的法则和原则,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为用户和客户创造更加优秀的设计作品。

形式美不仅是设计作品的外在美感,更是设计师对于艺术形式的深刻理解和创造性运用。

形式美的法则范文

形式美的法则范文

形式美的法则范文形式美是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涵盖了很多不同的方面,如对称、比例、线条和颜色等。

通过掌握一些形式美的法则,我们可以更好地创作和欣赏艺术作品,无论是绘画、雕塑、建筑还是设计等领域。

首先,对称是形式美的一个重要的法则。

对称是指物体两侧在一个中心轴线上是镜像对称的,这种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平衡的感觉。

对称可以分为水平对称和垂直对称两种形式。

许多古代文化的建筑和艺术作品都采用了对称的设计,因为这种形式给人一种稳定和平静的感觉。

另一个形式美的法则是比例。

比例是指物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比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美感。

黄金分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比例法则,它是指将物体分割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与整体的比例等于整体与另一部分的比例。

黄金分割在建筑中广泛应用,也在绘画、摄影和设计领域有重要的影响。

线条也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条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感觉。

直线给人一种稳定、坚强的感觉,曲线则给人一种柔和、流动的感觉。

曲线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直线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简洁和稳定。

线条的粗细、长度、曲线和直线的比例等都可以影响作品的美感。

颜色是形式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同颜色的组合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色彩可以分为暖色和冷色,暖色给人一种活泼、温暖的感觉,冷色则给人一种冷静、深沉的感觉。

不同颜色的搭配可以产生对比,比如互补色的搭配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不同明度和饱和度的颜色也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明亮的颜色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而暗淡的颜色则给人一种低沉、沉重的感觉。

还有一些其他的形式美的法则也值得我们关注,如重复、对比、层次和空间等。

重复是指在作品中多次使用相同的元素,这可以使作品更加统一和有序。

对比是指在作品中使用相反或相异的元素,这可以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对比效果。

层次是指将物体按照前后次序进行排列,可以增加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空间是指在作品中利用透视、遮挡和曲线等手法创造出深度和空间感。

形式美的法则精讲

形式美的法则精讲

形式美的法则精讲形式美的法则是一种用于设计和表达美感的原则或准则。

这些法则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和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服装设计等。

形式美的法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和艺术家创建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作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在作品中元素的分布在一个虚拟的中心线两侧对称地排列。

对称性常用于设计中,它可以给人一种稳定和平衡的感觉。

同时,对称性还可以使得作品更易于理解和阅读。

不对称性不对称性是与对称性相对应的概念。

它指的是元素在作品中分布不均匀,没有对称的效果。

不对称性常用于艺术和设计中,可以创造出一种动态和有趣的视觉效果。

不对称性常用于现代艺术和设计中,可以给作品带来一种非凡的个性和创新的感觉。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作品中重复使用一些或一些元素。

这种重复可以是颜色、形状、线条等。

重复性可以给作品带来一种有序和连贯的视觉效果。

同时,重复性还可以强调一些元素的重要性,增强作品的整体统一性。

对比对比是指在作品中使用不同的元素或属性,例如颜色、大小、形状等。

对比可以创造出一种鲜明和引人注目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凸显出作品中的重点和重要性。

比例比例是指作品中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

正确的比例可以使得作品更加和谐和平衡。

艺术家和设计师通常会使用黄金比例或其他比例规则来确定作品中元素的大小和位置。

透视透视是用于创造三维空间感的一种技巧。

透视可以使得画面更加真实和立体化,给人一种距离感和深度感。

透视在绘画、摄影和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色彩色彩是表达美感的重要元素之一、色彩可以带给人不同的情感和感觉,例如红色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代表冷静和安静。

色彩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有趣。

流线流线是指在作品中使用线条来引导观众的视线。

流线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图,并且提供一种视觉上的导航感。

流线常用于设计中,例如指示标志和网页设计。

以上所述只是一些常见的形式美法则,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法则和技巧可以用于表达美感。

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

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形式美是一种审美标准,它强调艺术作品在外观和结构上的美感。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形式美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基本法则。

下面我们将介绍形式美的八大基本法则,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1. 对称性对称性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对称性可以使作品更加平衡和和谐。

对称性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种形式。

轴对称是指作品在某一条轴线上的左右对称,而中心对称则是指作品在中心点上的对称。

对称性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美观。

2. 比例比例是形式美的另一个基本法则。

艺术作品中的比例关系可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比例,使得作品更加协调和统一。

比例的运用可以体现出艺术家对于形式美的把握和运用。

3. 节奏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节奏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节奏感的把握,使作品更加有力量和张力。

节奏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魅力。

4. 色彩色彩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色彩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色彩,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色彩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5. 纹理纹理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纹理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层次和质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纹理的处理,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纹理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6. 空间空间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空间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深度和立体感。

艺术家需要在作品中合理运用空间,使得作品更加立体和有层次。

空间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有趣和吸引人。

7. 节奏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作品中,节奏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有活力。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式的节奏感的把握,使作品更加有力量和张力。

节奏的运用可以使艺术作品更加富有魅力。

8. 结构结构是形式美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在艺术作品中,结构可以使作品更加有条理和整体感。

形式美及其法则

形式美及其法则

形式美及其法则形式美是指事物的外观或结构所具有的美感和和谐感。

它是一种以视觉和感官为基础的美学概念,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建筑等领域。

形式美的追求是人类对于美的本能需求的一种体现。

在设计领域中,形式美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设计师通过运用各种元素和原则来创造具有形式美的作品。

其中,对称、比例、平衡、节奏、重复等是常见的形式美法则。

对称是指将物体分为两个或多个相等或相似的部分,使整体呈现出对称的效果。

比例是指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常用的比例法则有黄金分割和三分法。

平衡是指在作品中各元素之间的均衡感,可以是对称平衡或不对称平衡。

节奏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重复出现的规律,使观者产生一种有节奏的感觉。

重复是指在作品中重复使用某个元素或形式,增强作品的整体效果。

在艺术领域中,形式美是艺术作品所追求的一种美感。

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形式都可以通过形式美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观念。

绘画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都是创造形式美的重要手段。

雕塑作品通过形状、比例、质感等来表达形式美。

摄影作品通过光影、构图等来呈现形式美。

艺术家通过对形式美的追求,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观者的共鸣。

在建筑领域中,形式美是建筑作品所追求的一种美感。

建筑师通过运用比例、对称、线条等元素来创造具有形式美的建筑。

比例是建筑中最基本的形式美法则,合理的比例能使建筑作品更加协调和谐。

对称是指建筑物左右或上下两侧的对称关系,常用于宫殿、教堂等建筑。

线条是建筑中的基本元素,直线、曲线等线条的运用能够赋予建筑以动感或稳定感。

除了设计、艺术、建筑领域,形式美的概念和法则还在其他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音乐中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元素也可以通过形式美来创造美感。

文学中的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等也可以通过形式美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布置家居、搭配服饰等来追求形式美。

形式美及其法则在各个领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美术形式美法则

美术形式美法则

美术形式美法则美法则是美术创作中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它指导着艺术家在作品中的构图、色彩、形态等方面的把握。

美法则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

在构图方面,美法则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合理地安排元素的位置和比例。

艺术家可以运用对称、平衡、重复等构图技巧,使作品呈现出稳定、和谐的视觉效果。

同时,艺术家也可以运用对比、错落等手法,创造出张力和变化,使作品更具有吸引力和艺术性。

在色彩运用方面,美法则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运用色彩的对比、搭配和层次感。

色彩的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作品更加生动鲜明。

色彩的搭配要求艺术家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选择相应的色彩组合,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色彩的层次感可以使作品呈现出深度和立体感,增加视觉上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在形态表现方面,美法则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运用线条、形状和质感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形态和表现方式。

线条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作品的动感和节奏感,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

形状的运用可以表达出作品的结构和形象,使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形态美。

质感的运用可以使作品呈现出真实感和触感,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美法则还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注重整体效果和细节处理。

整体效果要求艺术家在作品的整体构图和色彩运用上,使作品呈现出统一、协调的视觉效果。

细节处理要求艺术家在作品中注重细节的刻画和处理,使作品更加精致和细腻。

美法则是美术创作中的基本原则和规律,它指导着艺术家在作品中的构图、色彩、形态等方面的把握。

艺术家通过运用美法则,可以使作品更具吸引力和艺术性,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艺术家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艺术表达能力。

美法则的运用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使艺术家的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给观众带来更多的美的享受和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师——作为现代社会的艺术家——还必须在其设计的作品中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情趣和别的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英)艾伦·弗莱彻/text02.htm编排设计内容简介编排是以优秀的布局来实现卓越的设计。

编排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

它是将文字、插图、照片、图形、标志等视觉元素给予有机的整理与配置,作总体的安排与布局,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展示出来,使其成为具有最大诉求效果的构成技术。

成功的编排设计一方面是通过动态、视觉诱导、空白运用、结构、比例等艺术手段,处理具有各种不同作用的构成要素,使之达到均衡、调和的效果,使其成为一个具有视觉魅力和强而有力的组织构成,提供正确、清晰、完整而明快的信息给消费者;另一方面是通过设计师个性化的风格和具有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使观者产生感官上的美的享受,并使设计在效果与功能上事半功倍。

有人将编排设计师比喻为音乐作曲家,将各种不同色调、肌理与形态的视觉要素组织成为变化丰富而又高度统一的优美乐曲;也有人将其视为舞台中的场景调度,将各种承担信息传达任务的文字、图形艺术地组合起来,使整体设计变成一个有张有弛、刚柔并济、充满戏剧性的舞台。

一张充满动感与节奏感、形态张扬的编排设计与一张严谨、清晰的编排设计传达给人的心理感受是截然相反的。

形式美的法则在编排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它使设计的版面效果引人注目、生动、简洁、典型。

研究和突破形式法则会使编排形式独具格调和个性。

编排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如产品简介、企业样宣、海报、挂历、贺卡、包装、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信封、信笺、名片、POP等等,可以说平面设计的原理与理论贯穿于编排设计的始终。

版面设计的要点从版面编排角度看,形式美法则是多方面的,可概括为七个方面加以探讨:统一与变化、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动感与静感、整体与局部。

1、统一与变化是形式美法则的高级形式。

我们在设计版面时应注意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比重关系。

统一是主导,变化是从属。

统一强化了版面的整体感,多样变化突破了版面的单调、死板。

但过分地追求变化,则可能杂乱无章,失去整体感。

统一之美,是指版面构成中某种视觉元素占绝对优势的比重。

如在线条方面,或以直线为主,或以曲线为主;在编排走文上,或以单栏为主,或以变栏为主;在版面色彩上,或以冷色调为主调,或以暖色调为主调;在情调方面,或以幽雅为主,或以强悍为主;在疏密方面,或以繁密为主,或以疏朗为主。

如北京晚报繁密,中国青年报则疏朗。

多样变化之美,是指版面构成中某种视觉元素占较小比重的一种形态,多样变化可使版面生动活泼,丰富而有层次感。

2、对比与调和在版面设计中,缺少对比效果,就缺少活力,就不能在视觉上抓住人。

版面设计,可以从诸多方面运用对比手法:如虚实、聚散、繁简、疏密、主次、轻重、大小、方圆、长短、粗细、曲直、强弱、黑白等,在彩色报纸上还有色调冷暖对比、补色对比等。

在一个版面上运用对比手法,应以对比方的某一方面为主,形成对比的冲突点,形成画龙点睛之笔,也就是版面的“彩儿”。

在版面设计中,假若只有对比而缺少调和,版面就会缺少秩序和安定的美感。

调和,首先是指版面中占绝对优势的某种视觉元素统辖整体,使对比性元素居于从属地位。

其次是指在互相对应的元素中寻找“妥协”点,使二者的矛盾冲突得以缓和,获得新的平衡,取得调和效果。

3、对称与平衡对称指以中轴线为中心分成相等两部分的对应关系,如自然界中人的双眼双耳或鸟虫的双翼双翅。

在报纸版面中也经常运用对称的形式,它给人以稳定、沉静、端庄、大方的感觉,产生秩序、理性、高贵、静穆的美。

平衡又称均衡,体现了力学原则,是以同量(心理感受的量)不同形的组合方式形成稳定而平衡的状态。

日用器皿中茶壶是平衡结构的,而盆罐花瓶则多是对称结构的。

平衡结构是一种自由生动的结构形式。

平衡状态具有不规则性和运动感。

一个版面的均衡是指版面的上与下、左与右取得面积、色彩、重量等量上的大体平衡。

在版面上,对称与平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前者端庄静穆,有统一感、格律感,但如过分均等就易显呆板;后者生动活泼,有运动感和奇险感,但有时因变化过强而易失衡。

因此,在版面设计中要注意把对称、平衡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如版面整体可用平衡式,局部栏目标题等可用对称式。

4、节奏与韵律节奏是周期性、规律性的运动形式。

音乐靠节拍体现节奏,绘画通过线条、形状和色彩体现节奏。

节奏往往呈现一种秩序美。

在版面设计中,没有节奏的版面肯定是沉闷的。

读者在看报纸时,一般是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由题目到正文的阅读过程,如果编辑设计版面时在标题、图片、栏目、点线面上做文章,让它们有所变化,在视觉上串成串儿,形成跳跃式的块状、点状,这样读者读来就有一种节奏感。

韵律更多地呈现一种灵活的流动美。

副刊中典雅的插图,自由自在的变体标题字等,都可让读者感受到韵律之美。

5、条理与反复在版面设计中,将点、线、面,黑、白、灰等元素梳理归纳为有序的状态,称为条理。

将某一母题(相同或相似的形态)多次重复出现在版面上的效果,称为反复(或称重复)。

版面设计要十分重视条理性,没有条理性也就谈不上设计。

版面设计拒绝混乱、芜杂的画面效果,追求条理性的秩序美。

版面中适当的反复,能增加版面的韵律和节奏感。

如版面正文应以排基本栏为主,变栏不宜过多,特别是同一块版上不宜过多变栏,否则基本栏没有一定的重复,不仅变栏因没有映衬而失去强势作用,也会影响整版的和谐。

6、动感与静感根据版面稿件内容的需要,决定采用动感或静感的形式。

如文化生活版类宜选动感形式,财经类版面宜选静感形式。

在确定了某一版面采用动感还是静感形式后,还应找出相应的对比因素。

如某一版面基调是静感的,应有一两处动感元素作对比,反之亦然。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才能获得动静有致的版面效果。

7、整体与局部版面设计,整体关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局部关系。

着眼于整体设计,要有战略家的眼光,善于宏观把握。

一个版面就是一部戏,在总体设计中,内容主次的把握,黑白灰的安排,点线面的处理,版面布局分寸的控制等等,都应作统筹规划,以使局部服从于整体。

所谓整体感,就是版面的视觉各要素之间形成恰当优美的联系,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依存、互为条件的存在关系。

局部,在版面中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形式不但是美的,同时还应与整体形成有机的联系。

每个局部都有变化,但局部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整体统辖局部,局部服从整体,这也是版面形式的重要法则。

优秀的版面设计,都是遵循形式美法则的典范,都表现出其各构成因素间和谐的比例关系。

达·芬奇说:“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

可见,形式美法则是实现形式美感的重要基础。

版面设计的7大要素的个人理解每当设计任何作品时,我们都需在外观上下一些功夫。

在每个成功的设计背后都需要成功的版面排版。

版面排版版面排版是指一种能够让浏览者清楚、容易地理解作品传达的信息的东西,一种将不同介质上的不同元素巧妙的排列方式。

平面设计中的三大要素:点线面的运用。

对于点线面在版面设计中重要性,图片、文字的处理,是整个版面的构成最重要的要素。

⑴点在画面中的作用是给人感觉跳跃,轻快。

⑵线在画面中的作用是给人感觉连贯,延伸。

⑶面在画面中的作用是给人感觉大气,充实。

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结构,你必须仔细观察:学习仔细观察你身边的“结构”,比如树、花、山、野兽、宠物、小孩等等。

翻翻杂志,书本,宣传单等,并尝试了解图形是如何构成的。

版面设计中的三大要素:一色彩:使用了什么配色方案?为什么?使用了什么类型的字体?为什么?他们对整个画面起到了什么影响?为什么?“为什么”是重点问题,应该更加强调。

经过大量的观察,你会了解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为了增强观察的效果,你必须在脑子中将你想表达的元素和环境构成一张图。

这将在设计中起到辅助作用。

其实这是一个从不停止的过程。

色感很多时候,一个好的版面被错误选择的配色方案所破坏。

其实,配色方案是升华一个版面结构的有力武器。

如果你仔细地使用颜色,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颜色的选择取决于“视觉感受”。

比如,女性相关主题的颜色通常使用粉色、淡紫色、亮兰色或桃红色。

儿童相关主题的颜色通常使用暖黄色,天蓝色,橙黄色、红色、嫩绿色或亮紫色。

医学相关主题的颜色为海水绿、翠绿色、暗色和灰色阴影。

自然相关主题,或与社会传统相反的特殊配色方案可以使用一些暖色,比如红色、黑色、亮黄色等。

配色方案应根据主题而不同。

开始你可以使用市场上销售的色签书,他们为不同目的提供了不同的配色方案。

字体继配色方案之后,能够完美并适当表达你的思想的就是“字体”。

二字体字体被分为两类:Serif字体和Sans-Serif字体。

Serif字体由Times New Roman, Caslon, Caxton, Souvenir等字体组成。

Sans-Serif字体由Helvetica, Zurich, Verdana, Arial等组成。

Serif字体通常被用作标题和头条,Sans-Serif字体通常被用作正文或重复性信息。

在一个规划中使用过多的字体会看起来混乱并使人迷惑。

你在一套结构中只应最多出现3种字体。

一种用作标题,一种用作按钮和小标,另外一种用作正文。

字体可以传达很多信息,比如如果你想表达“重量级冠军”就使用Futura Black或Compacta字体,因为这些字体本身看起来就很“重”。

另一种情况如果你想表达“羽毛的摩擦”,那么就使用很轻的Caxton Italic字体来表达羽毛的效果。

结构规划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齐”和“平衡”。

你必须很清楚文字、颜色和图片的分量,否则你的版面结构完成后会看起来很不平衡。

某些情况下版面可以由比较多的图形和少量文字组成。

这个情况下,你可以混合这些图片,使用抽象拼接,而生育的地方可以用文字来填充。

最开始,我们必须决定究竟要突出什么,文字还是图案?如果你决定着重于图案,那么主要部分就应该用图案填充而文字就会占据相对小的版面。

如果你想突出文字,那么就使用大的字体作为题目,然后填入适当的辅助图案来完成你的设计使它看起来平衡。

三图除文字之外,图是信息传递的又一有效途径,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现设计主题,尤其在平面广告中,其通常成为设计着力表现的元素。

同时,消费者似乎也更关注的是图表现力,画面是否拥有一幅富裕视觉冲击力的图象,便成为激发阅读兴趣及达成推广传播目的的关键。

如在设计中,根据传达功能与形式需要,对原有摄影照片进行虚实、退底,局部特写、合成、色调等处理,会使照片与版面整体更为协调,给人以情节的联想,激发受众的想象力。

⑴退底:照片大多以矩形的形状在版面中中出现,难免让人感觉呆板或者突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