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联网实现远程..

利用物联网实现远程..
利用物联网实现远程..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作者:张辉, 陈古典, ZHANG Hui, CHEN Gudian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工学院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广州市,510006 刊名: 信息化研究 英文刊名:INFORMATIZ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10,36(10) 参考文献(10条) 1.GB 50440-2007.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2.刘化君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新通信 2010(09) 3.丁忠校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综述[期刊论文]-科技咨询导报 2007(28) 4.赵炯;熊肖磊;周奇才串行数据传输协议的剖析研究[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 2008(11) 5.赵炯;吴金宗;宋蕴璞EST3火灾报警系统外部通信协议剖析研究[期刊论文]-制造业自动化 2008(11) 6.高宏;严志明我国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期刊论文]-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8(09) 7.王军;赵辉;马青波城市远程消防监控系统建设的技术要点[期刊论文]-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7(05) 8.邹超群;李华章;李春华数字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实践[期刊论文]-智能建筑 2008(01) 9.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期刊论文]-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 10.刘玮;王红梅;肖青物联网概念辨析[期刊论文]-电信技术 2010(01)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f910125.html,/Periodical_dzgcs201010017.aspx

物联网与数控机床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探讨参考文本

物联网与数控机床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探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物联网与数控机床远程智能监控系统探 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传统制造业的变革,世 界上的工业大国纷纷加大科研资金,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 全面的研究,终于提出了全新的方案。本篇文章提到的将 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引入到数控机床监控系统中,通过现有 的网络技术来对数控机床进行监控和故障诊断等,大大提 高了我国数控机床的监控水平,增强了精准度,提高了工 作效率。 作为新兴行业的物联网,经过不断的发展,技术已经 越来越成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并广泛应用到众 多领域当中,其中包括:工业、医疗、航天、消防等。它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技术,瞬间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将得到空前的发展,将对整个世界的经济起到推动的作用。 物联网和数控监控系统 物联网是由四个主要的部分构成的,自上而下依次是应用层、中间层、接入网络层和物联网感知层。什么是物联网感知层呢?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感知,感知到的对象既可以是单独存在的物体,也可能是一个区域。网络层的功能主要是数据处理,对数据进行融合,连接到核心网络。而位于应用层下面的是中间层,它的功能是把传输的数据存在适当的互联网服务器上,它主要含有管理型服务器、存储资源的服务器和中间件等设备。位于顶端的应用层则是物联网的应用功能,像智能医疗、智能电网和现代农业等方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物联网的技术水平也在随之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姚程宽张新华詹喆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高级产物,目前还没有对物联网权威的定义。从技术的角度说,任何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都可以实现,比如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也可以是一个独立局域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物联网重要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基于这些网络的应用服务。能从这些网络中得到哪些服务,这才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相关的。简单的说:服务才应该是物联网的关注点。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并从工业、农业、教育和生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并分析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技术;服务 物联网是近两三年来非常热门的科技词汇之一,他的英文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写成IOT。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物和物互联的网络,它利用并融合感知技术、识别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把控制器、传感器、人和物等连接起来,实现物和物,人与物的连接,最终得到智能化的网络,被广泛认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产物,它利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继承了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同时物联网保留了自身资源和设备的个性化和私有化。

1.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1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于原材料采购、销售和库存领域,通过完善并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过程检测、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实时参数采集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生产过程智能监控、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能维护、智能决策,从而改进生产过程,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3)安全生产管理把感应器或感知设备安装在矿工设备、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等危险设备中,可以感知在危险环境中的设备机器、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安全信息,将现有单一、分散、独立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多元、系统、开放的综合监管平台,以实现快捷响应、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和有效控制等。 (4)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环保设备融入物联网可以对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1]。 1.2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1)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加强农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整个流程的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安装电子芯片,物联网技术可以追溯芯片的编码查询产地、生产日期以及检验检疫情况。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与详细的软硬件架构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与详细的软硬件架构 一、项目概述 1.1 引言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各种电信和互联网新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你是 否想一踏入家门就是一个光照度和温湿度舒适的环境,你是否在外边担心家里的安全,你是否想遥在外边想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话就能控制家里的电器等。本文介绍的数字化家居控制系统可以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话在任何时候、任意地点对家中的任意电器(空调、热水器、电饭煲、灯光、音响、DVD录像机)进行远程控制;也可以在下班途中,预先将家中 的空调打开、让热水器提前烧好热水、电饭煲煮好香喷喷的米饭……;而这一切的实现都仅仅是打一个简单的电话。该系统除了具有手机远程控制功能后,还能通过自身的传感器模块感知外界环境的具体情况,并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在阴暗的天气里,它会自动打开灯,并调整灯的亮度,在阳光充足的天气里,它会自动关闭灯,或者将灯光调暗,并且与百叶窗配合来控制家里的光照度,由于本项目采用的是亮度可调的LED灯,所以对于节能和环保都有很大的意义。此外,该系统还可使家庭具有多途径报警、远程监控等多种功能,如果不幸出现某种险情,您和110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通知以便进一步采取行动。舒适、 时尚的家居生活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在不改变家中任何家电的情况下,对家里的电器、灯光、电源、家庭环境进行方便地控制,使人们尽享高科技带来的简便而时尚的现代生活。 实现智能化离不开运算和控制单元,本系统采用AT32UC3A0512作为主控器件,单片机应用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由单片机扩展的存储器、输入/出设备以及各种实现单 片机系统控制要求的接口电路和有关的外围电路芯片或部件组成;软件由单片机应用系统实现其特定控制功能的各种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组成。在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应不断调整软、硬件,协调地进行软、硬件设计,以提高工作效率,当系统硬件和软件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就可以组成高性能的单片机应用系统。本课题完成了单片机应用系统其开发过程的系统的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系统调试,根据开发的实际需要,相互协调、交叉,有机的进行。本设计的MCU与各个芯片和模块的接口、各项标准都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标准,为以后的产品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本系统的手机远程控制是基于电话交换网络的国际双音频通信标准DTMF通信方式, 程控交换信令作为系统控制命令,采用MT8870双音频编解码电路实现,单片机通过 MT8870识别来自手机的网络的控制信号,用户只需拨通家中的控制手机就可以根据系统的语音提示进行按键选择以实现用户身份的识别、远程控制和安防操作;各种传感器的检测是利用数据采集系统将多路被测量值转换成数字量,再经过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实时测控;短消息发送部分采用基于SIEMENS TC35 GSM模块TC35 modem 和TI公司的电平转换芯片MAX3238等器件构成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电路可以完成短消息收发等功能。 在设计本系统时,面对各种检测对象和大量控制单元,需要利用各种接口标准和MCU 进行连接,再经过MCU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实时测控。而此时采用单片机来实现智能家居

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二、其他要求: (一)、为消防部门提供的服务 在30个联网社会单位安装相关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实现火警信息实时监控、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通过传输媒介发送到远程监控管理中心,具有信息采集、处理、转发、自查、显示等功能。其中火警具有最高优先级别,提供多种火警确认方式;随机查询值班人员在岗状态;提供视频联动接口及其它联动信号;与监控中心对讲功能;实时监测通讯线路,线路故障现场报警并记录;采用并行数据处理机可接收打印机信息;支持键盘、串口和远程遥控编程操作;黑匣子存储各类事件信息,存储报警过程。 (二)、为重点单位用户提供的服务 实现火警信息实时监控; 实现故障信息的及时警示,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提供联网单位消防安全态势分析; 提供消防物联网数据远端WEB查询服务; 提供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态势分析服务。 (三)、系统组成及设置 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由信息受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用户服务管理系统、信息终端系统、手机端APP软件五部分组成。 1、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信息受理系统 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总中心及分中心可设置在消防支队或其它合适的部位,及时接收联网单位火灾报警控制器及消防水系统的各种状态信息并及时处理。 2、消防监督部门——信息查询系统 消防监督部门领导可实时通过外网登录信息查询系统平台,查看辖区的报警、故障等信息,并能生成年、月报表。

3、联网社会单位——用户服务管理系统 联网社会单位领导可实时通过外网登录用户服务管理系统平台,查看本单位的报警、故障等信息,并能生成月报表。 4、119调度指挥中心及消防大队或中队——信息终端系统 信息显示终端设置在119调度指挥中心及消防大队、中队,通过计算机局域网或数据专线与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在第一时间接收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及时调度出警救援。 5、用户或管理人员手机——手机端APP软件 手机端APP软件支持支持IOS及Android系统,可以实时接收现场设备的报警及故障信息。 (四)、系统结构、系统功能 1、信息受理系统功能 ⑴火警信息实时接收 当火警发生时,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能够从不同品牌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上得到报警的详细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报警的级别和类型,然后把相关信息按照标准的协议发送到指定的报警服务器上。实时监控界面显示的内容包主要有报警信息编号、报警单位名称、报警单位联系人、联系人电话、网关编号、探头编号、探头说明、报警平面图、报警单位外观图、报警单位地图等内容,监控人员可以在实时监控的界面中直接打电话或通过视频语音对讲与报警单位联系人确认火灾发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用户对火警的反馈进行相关的处理。 ⑵火警历史数据管理 实时监控中的数据在管理员处理完以后会在实时监控中消失,数据会自动保存在火警历史数据管理中。火警历史数据管理能够显示所有已经收到的火警的相关信息,比如火警发生时间、地点、探头编号、处理人,处理结果等。 ⑶成灾火警数据管理 成灾火警管理模块可以把每次火灾上报的所有报警关联在一起,同时还可以把火灾的一些统计信息如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数据事后进行详细的录入,这样系统就可以统计出各地详细的火灾发生情况。 ⑷故障信息自动接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家庭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深入千家万户。 家庭智能化即智能化家居 (Smart Home),亦称数字家园(Digital Family )、家庭自动化(Home Automation )、电子家庭(E-home)、智能化住宅(Intelligent Home )、网络家居(Network Home )、智能屋(Wise House, WH)、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等。它是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力自动化、信息、结构化布线、无线等技术将所有不同的设备应用和综合功能互连于一体的系统。它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网络家电、通信、家电设备自动化、远程医疗、家庭办公、娱乐等功能,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安全、便利、舒适、节能、娱乐、高效、环保的居住环境。其从控制层次来分,一般由中央控制中心、家居智能控制终端、小区智能控制系统、家庭网关和外部网络几部分组成。 1智能家居系统体系结构 家居系统主要由智能灯光控制、智能家电控制、智能安防报警、智能娱乐系统、可视对 讲系统、远程监控系统、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等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智能家居系统结构框图 2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2.1照明及设备控制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和集成技术建立一个 由家庭到小区乃至整个城市的综合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系统中照明及设备控制可以通过智 能总线开关来控制。本系统主要采用交互式通信控制方式,分为主从机两大模块,当主机触 发后,通过CPU将信号发送,进行编码后通过总线传输到从模块,进行解码后通过CPU触 发响应模块。因为主机模块与从机模块完全相同,所以从机模块也可以进行相反操作控制主

一种基于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一种基于物联网地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为了实现工厂、交通等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设计采用 dm900芯片和cc24300为主实现通信,核心部分主要包括 arm中央控制平台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创新之处在于融入了物联网技术并巧妙地移植移植u boot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地编译内核配置.按照系统地整个工作软件流程图进行了实验和联调,符合原设计目标,系统具有扩展性,通用性和能与其他监控设备无缝连接等性能,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地需要,可为其他基于物联网地远程监控系统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arm;物联网;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远程监控远程监控系统现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地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监控系列产品种类繁多,大部分广泛应用于交通、医院、银行、家居、学校等安防领域.伴随着对物联网

和使用环境灵活地选用适合地接口进行操作,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主要是利用rs 232接口实现arm嵌入式系统与zigbee 无线系统地连接进而实现网关设备地功能.通过arm中央控制平台和zigbee芯片地rs 232 线路驱动器/接收器max3221芯片来实现串行数据地通信.由于采用了常见地串口作为通信媒介,简化了硬件设计.作为接收命令端地zigbee芯片由于采用地是8051为内核地cpu,时刻处于等待命令状态.arm中央控制平台植入了linux操作系统,当运行了串口实现程序后,就可向zigbee芯片发出采集信息地命令.因此系统主要地软件实现就是linux系统下地串口实现程序地设计. 图1系统体系结构其中检测控制模块可以是温度控制模块、压力控制模块、流量控制模块等等实际监控需检测地参量模块.各检测控制模块通过zigbee模块与arm中央控制平台实现无线连接,组成了一个星型无线智能控制网络.同时arm中央控制平台通过以太网实现与外部远程连接.从而实现远程监控. 1.1arm中央控制平台 在本设计中,arm中央控制平台是系统地核心,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判断处理.为了提高系统工作效率,设计中采用了atmel公司生产地arm9芯片at91rm9200.由于at91rm9200处理器具有丰富地系统与应用外设及标准地接口,因此根据应用地需要很容易就可实现功能模块地扩展.该芯片融合了arm920t arm thumb处理器特性:工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管理系统

城市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方案 广东安警技术-伍锦雄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发展趋势 消防控制室是建筑消防设施的心脏,也是单位日常消防工作管理的中枢核心,发生火灾后还是灭火、救援的应急指挥中心。近年来,一些单位由于消防控制室无人值班,值班操作人员玩忽职守或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人为设置在手动状态而导致小火酿成大灾,教训十分深刻。因此,保障消防控制室的可靠运行和有效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目前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独立选购安装、独立工作,很容易导致火灾信息漏报、迟报,报警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对设备的故障更是无法评判、预测。 因此,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行业应用价值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已有的各种感知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将感知和采集到的大量现场信息,借助消防物联网网络层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再通过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整理后进行辅助决策,通过消防指挥中心下发指令及时对灾情的消防处置,并结合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救援物资及救援装备的部署。 系统架构图:

二、城市消防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方案 1、建筑消防物联网系统架构 广东安警持技术的消防物联网,是指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24小时工作,并且变的“耳聪目明”。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消防信息数据平台,将传统消防工作提升到“智能联网消防”时代。通过消防安全信息中心的搭建,主要依靠“视频远程监控”,“值班员管理”,“紧急远程对讲”为核心技术。整个系统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

2、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管理物联网特点 广东安警持技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管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传输终端、物联智能终端实现物联网监控中心、消防相关人员与各地消防设施的沟通与对话,这种将消防领域的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的网络就形成了消防物联网。 广东安警持技术提供集“安装—检查—快速查询—实时监控”一体化的消防产品设备信息化作业链,将消防主管、产品用户、工程维保商三大建筑消防产品设施关联角色的职能融入到系统中,把对建筑消防产品设施的重视提到日常工作上,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力度。

上海纳普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上海纳普工业物联网解 决方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上海纳普信息科技公司

目录 1.公司简介............................................................... 2.组网架构............................................................... .组网方案............................................................ .系统结构............................................................ .产品组成............................................................ 资源层.......................................................... 数据层.......................................................... 呈现层.......................................................... .用户准备............................................................ 3.产品介绍............................................................... .适配器(APRUS)..................................................... 功能介绍........................................................ 产品特点........................................................ .基础数据云服务系统(GARDS)......................................... 功能介绍........................................................ 产品特点........................................................ .柔性信息与数据集成系统(Fidis)..................................... PC端............................................................ APP端........................................................... 大屏端.......................................................... 产品特点........................................................ .大数据分析(INDASS)................................................ 4.方案优势............................................................... .中立的第三方........................................................ .可靠性.............................................................. .安全性.............................................................. .灵活性.............................................................. .整体性.............................................................. 5.系统功能............................................................... 远程设备监控.............................................................. 设备综合管理.............................................................. 报警及预警功能............................................................ 报表分析.................................................................. 操作记录统计.............................................................. 配件管理.................................................................. 生命周期管理.............................................................. 在线体检.................................................................. 权限管理................................................................. 业务管理.................................................................. 历史数据.................................................................. 6.成功案例...............................................................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总1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系统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2.系统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硬件部分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服务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工作站...................................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4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5通信管理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6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7视频摄像机...............................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8电梯振动分析仪...........................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9温湿度采集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噪音采集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信号采集控制器...........................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软件部分说明.................................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系统子站软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调度中心系统软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系统报价清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系统概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 74 -第9期2018年5月No.9May,2018 无线互联科技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应 用,物联网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领域。与此同时,随着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家居环境的要求越 来越高,对家居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将家庭中 各种家电设备、家庭安保装置和个性化家居设备通过家居 控制系统进行整合,并进行远程控制和管理,已经成为当今 一个热门研究课题。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目标是通过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 手段实现对家居电器等的智能控制,使其不论距离的远近, 都能够按照人们的设定工作运行。本设计通过ZigBee 、无线 传感器网络、GPRS/WiFi 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一 套新型、低成本、方便完善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面向智能 家居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1]。 1 系统总体设计 本系统按照结构划分包含了温度、湿度、烟雾等传感 器,系统的终端控制器和Android 平台的手机客户端,其中各 个传感器和终端控制器通过ZigBee 组建物联网,作为智能 家居控制系统的网络终端节点。而手机Android 客户端通过 GPRS/WiFi 经由服务器与终端控制器进行通信,用户出门在 外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对智能家居进行控 制。例如,当室内发生煤气等有害气体泄漏时,传感器检测 到该气体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终端控制器,当终端控制器 检测到气体泄漏等报警信号时,即会触发室内报警装置,并 通过控制终端远程发送至手机Android 客户端及时通知用 户。同时,用户也可在手机Android 客户端上进行家居状态数 据的查询,如照明状态、温湿度等[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2 系统硬件设计 终端控制器是本系统的核心,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中心,也是命令的发布中心。其采用ST M32F103C8T6 处理器作为控制芯片。STM32F103C8T6基本电路包括 STM32F103C8T6芯片、72 MHz 、160 kB RAM 内存、64 kB Flash 。外围电路还包括串口、ZigBee 通信模块、WiFi 通信模 块(esp8266)和电源模块。而最主要的ZigBee 通信模块,是 负责温湿度检测终端、照明执行终端、安防警报终端等与终 端控制器通信进行数据接收与控制,采用的是CC2530芯片。其中温湿度检测终端使用的是传感器DHT11,安防警报终端为烟雾传感器和蜂鸣器等[3] 。系统硬件设计如图 2所示。 图1 总体设计图2 系统硬件设计 作者简介:刘江勇(1996— ),男,四川平昌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刘江勇,王国华,郭翔宇 (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88) 摘 要: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GPRS/WiFi 的普及和嵌入式系统的崛起,智能家居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文章设计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在家可通过基于云服务器和Android 应用软件操作系统的控制终端,对ZigBee 组网内的温度等传感器终端,灯光照明、烟雾警报等执行器终端进行信息采集和控制,在外可通过GPRS/WiFi 使用Android 应用软件远程监控家居状况。该系统控制界面友好,工作稳定,并且有很好的扩展性。 关键词:物联网;GPRS ;ZigBee ;Android ;WiFi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远程控制设计与实现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 .......................................................................................................... 系统概述3 2. .................................................................................................................. 系统方案5 2.1 ................................................................................................................ 硬件部分说明 6 2.1.1..................................................................................................................... 服务器 6 2.1.2..................................................................................................................... 工作站 6 2.1. 3............................................................................................... 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6 2.1.4............................................................................................... 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8 2.1.5............................................................................................................. 通信管理机 9 2.1.6............................................................................................... 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9 2.1.7............................................................................................................. 视频摄像机 12 2.1.8...................................................................................................... 电梯振动分析仪 13 2.1.9.......................................................................................................... 温湿度采集器 13 2.1.10........................................................................................................... 噪音采集器 14 2.1.11.................................................................................................... 信号采集控制器 14 2.2 ................................................................................................................ 软件部分说明 15 2.2.1.......................................................................................................... 系统子站软件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论文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论文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一.引言 物联网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效率。物流关系着现代人生活的衣食住行,其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广泛推广和应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完善和优化物流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物流管理的合理化,而且在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带动物流行业的全面发展,研究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势在必行。二.物联网以及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由RFID(射频识别)对所有物品进行标识并利用网络进行数据交换,进而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经过不断扩充、延展、完善,现在人们普遍接受的物联网概念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运用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技术,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国都十分重视物联网的工作,并且已作了大量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如美国把它当成重振经济的法宝,所以非常重视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发展,它的核心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ICT)来改变美国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和结构(金融、制造、消费和服务等),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的交互方式以提高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把ICT技术充分用到各行各业,把感应器嵌入到全球每个角落,例如电网、交通(铁路、公路、市内交通)等相关的物体上。并利用网络和设备收集的大量数据通过云计算、数据仓库和人工智能技术作出分析给出解决方案。把

远程无线控制物联网技术方案

无线控制技术方案 (草案1号) 物联网研究中心 2012.5.23

一、概述 **公司委托我所代为开发大型机械无线控制软件及通信解决办法。无线控制软件的载体为PC机,通信方式采用SIM卡,无线网关及英特网。本方案将具体阐述如何从软件控制及通信方面实现需求。 二、组成结构 首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然后通过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参数的设定,将数据参数写进数据库。这就使得系统用户可以查询设备的相关信息,并预设到期提醒功能,从而使厂家更为直观、全面的处理客户的诉求。通过CPU处理数据并驱动网卡,运行TCP/IP协议,实现无缝的英特网对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及减少相关费用问题。图1为软件流程图 三、软件开发工具及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开发语言:VC++、MFC 开发平台:VS2010、SQL 四、功能模块设计 定义一个结构体来存放窗口的相关信息 struct WindowInfo { string strFilePath;//窗口对应的文件路径 HWND hWnd;//窗口句柄 int nDisplayMode;//窗口显示方式,0为普通,1为最大化,2为普通,3为最小化

bool bIsFront;//是否始终置前 bool bIsHide; //是否隐藏; bool bIsTransparent; //是否设为半透明; ……//还可添加一些其它内容,如窗口的颜色、大小、字体、显示位置等; } 定义一个类来对各情景模式下的窗口进行管理 类名:CWindowMode 数据成员: vector vetFilePath;//储存要打开的文件路径、软件的exe路径以及网址 int nEnterConfig;//设置进入该情景模式时是否打开还未打开的窗口,0为不打开,1为打开 int nLeaveConfig;//设置退出该情景模式时隐藏或关闭窗口,0为隐藏,1为关闭 支持的操作: bool IsActive();//返回bIsActive; UseMode();//打开所设置的窗口。 LeaveMode();//根据设置显示或隐藏该情景模式中的窗口以及当前打开的其它窗口。 GetConfig();//获取该子模块定义的规则; SetConfig();//设置该子模块定义的规则; GetCurrentWindows();//获取当前打开的窗口; 其它函数根据结构体WindowInfo中的内容来添加。 五、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里设有六个字段名,分别如下:用户编号、SIM卡号、购买日期、设备型号、用户地址及备注。其中将用户编号设为主键,通过操纵数据库完成对数据的查询、增、删、改。 六、通信及接口 通信采用互联网和ISP提供的2G/3G网络架构而成,通过采购合适的网关,将基站上发来的数据信息通过协议转化器,转换成工控设备识别的码制,从而实现对工控设备的控制与监测。 网关的接收天线隐藏在PLC控制柜顶的报警灯上,这样就使得网关可以接受外部发送来的指令,也可以为以后的双向控制提供基础。另外设想再用一条备用天线,防止报警灯上的天线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的问题,使得厂家失去对售出设备的控制权。 网关和工控设备的接口一般采用CAN总线接口以及485接口,此接口网关设备上都会提供。 软件接口采用系统开放的API接口,通过调用相关的通信函数实现通信功能。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为了实现工厂、交通等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设计采用dm900芯片和cc24300为主实现通信,核心部分主要包括 arm中央控制平台及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移植,创新之处在于融入了物联网技术并巧妙地移植移植u boot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编译内核配置。按照系统的整个工作软件流程图进行了试验和联调,符合原设计目标,系统具有扩展性,通用性和能与其他监控设备无缝连接等性能,以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需要,可为其他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所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arm;物联网;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远程监控远程监控系统现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监控系列产品种类繁多,大部分广泛应用于交通、医院、银行、家居、学校等安防领域。伴随着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更为广泛。本文创新点在于是基于物联网、以arm 内核芯片的嵌入 式系统为核心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其中巧妙地移植移植u boot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编译内核配置。虽然主要是关于某市几个重要路口的交通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的核心设计内容,但亦可为其他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系统所借鉴。 1系统体系结构及功能 本设计系统主要由控制模块、arm中央控制平台、zigbee无线传

输、以太网通信和多个扩展接口等部分组成,实际中可根据需求和使用环境灵活地选用适合的接口进行操作,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是利用rs 232接口实现arm嵌入式系统与zigbee无线系统的连接进而实现网关设备的功能。通过arm中央控制平台和zigbee芯片的rs 232 线路驱动器/接收器max3221芯片来实现串行数据的通信。由于采用了常见的串口作为通信媒介,简化了硬件设计。作为接收命令端的zigbee芯片由于采用的是8051为内核的cpu,时刻处于等待命令状态。arm中央控制平台植入了linux操作系统,当运行了串口实现程序后,就可向zigbee芯片发出采集信息的命令。因此系统主要的软件实现就是linux系统下的串口实现程序的设计。 图1系统体系结构其中检测控制模块可以是温度控制模块、压力控制模块、流量控制模块等等实际监控需检测的参量模块。各检测控制模块通过zigbee模块与arm中央控制平台实现无线连接,组成了一个星型无线智能控制网络。同时arm中央控制平台通过以太网实现与外部远程连接。从而实现远程监控。 1.1arm中央控制平台 在本设计中,arm中央控制平台是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判断处理。为了提高系统工作效率,设计中采用了atmel公司生产的arm9芯片at91rm9200。由于at91rm9200处理器具有丰富的系统与应用外设及标准的接口,因此根据应用的需要很容易就可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