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盗采国家资源案件

办理盗采国家资源案件
办理盗采国家资源案件

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3年5月1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7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6月3日起施行。

二○○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法释(2003)9号

(2003年5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70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6月3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处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就审理这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非法采矿,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责令停止开采后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采矿罪定罪处罚:

(一)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二)擅自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他人矿区范围采矿;

(三)擅自开采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第二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本解释第一条第(一)项规定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一)无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

(二)采矿许可证被注销、吊销后继续开采矿产资源的;

(三)超越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开采矿产资源的;

(四)未按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种开采矿产资源的(共生、伴生矿种除外);

(五)其他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情形。

第三条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

第四条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破坏性采矿罪中“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是指行为人违反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产资源,并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行为。

第五条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

第六条破坏性的开采方法以及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或者严重破坏的数额,由省级以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出具鉴定结论,经查证属实后予以认定。

第七条多次非法采矿或者破坏性采矿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诉的,或者一年内多次非法采矿或破坏性采矿未经处理的,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数额累计计算。

第八条单位犯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按照本解释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5万元至10万元、30万元至50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执行本解释第三条、第五条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二○○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国家文化安全论文

《国家文化安全》 班级: 学号: 姓名: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方向;战略措施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底蕴开发应立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环境优化应着眼于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近年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美国和西方实行文化扩张战略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与西方迥异的和正在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战略重心定位、战略措施运筹、战略底蕴开发、战略环境优化等四个维度试图简略构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重心定位——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包含三个方面,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以此对应国家文化安全由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公共文化安全构成。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1.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意识形态是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而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是国家文化主权的最主要体现,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靠国家政权来维护与传播,同时也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我国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仅仅靠政权来推动,而要靠自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葆科学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创新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根本所在。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转型。 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三个层次。在这三要素中,根植于特定利益的价值理想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理论学说与政策主张最终都是为价值理想服务的。在“传统的”意识形态结构中,意识形态三要素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处于合一状态,这种类型的结构缺乏兼容性与灵活性。实际上政策与理论观点都是动态的,而价值理想却具有“终极性”,在三者合一的结构中,这种矛盾会导致整个意识形态系统经常呈现紧张和不稳定的状态。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这种“合一”状态使得整个意识形态体系变得单一化、僵硬化。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现代转型,就是要实现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的合理分离,使其各归其位,并在各自领域按自身特点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统一性。这种结构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与灵活性。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现代转型,才能使主导意识形态体系具有自恰

2017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100道

2017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100道 莲山 2017年国家安全有奖知识竞赛试题100道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于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A.2015年5月1日 B.2015年6月1日c.2015年8月1日D.2015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于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A.2014年11月1日 B.2014年12月1日c.2015年11月1日D.2015年12月1日 3.公民或组织发现危害国家安全可疑行为或其他破坏活动时,应拨打举报电话:()。 A.12333 B.12348c.12339D.12315

4.每年()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A.5月14日 B.5月15日c.4月15日D.4月10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的责任和义务。 A.文化安全 B.国家安全c.经济安全D.国土安全 6.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以政治安全为(),以经济安全为(),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宗旨、基础、保障、根本 B.宗旨、根本、基础、保障 D.根本、基础、保障、宗旨c.基础、保障、宗旨、根本 7.主管全市国家安全工作的机关是()。 A.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 B.市委zd委 c.市人民政府D.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8.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整个国家的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生活以及文化活动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当前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通常包含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大部分,而这两者之间又是互相交叉的关系。文化安全通常都不是激烈的观念对抗、习俗挑战,更多是处于涓涓细流之中。文化领域潜移默化的细微量变往往使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一旦质变发生,如千里长堤毁于蚁穴,其巨大且深层次的变化往往很难恢复或不可逆转。因此,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但事实上又容易被忽视。 。。。。。。。。。。。。。。。。 两千多年来,中国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就是,在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庞大人群中建立了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它也成为中国能够以不间断的连续文明长期屹立于世界的重要基础。今天,我们看到中国面临多种分裂势力的挑战,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我们的文化自信被削弱,从而导致对中国国家主权的威胁。由此我们也就能充分理解文化安全对于当今中国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西方加强意识形态渗透。目前,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西方采取多种手段、方式在中国宣扬其错误思潮并攻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如今通过大肆宣扬西方的所谓宪政民主、自由主义制造思想混乱。 二是文化全球化变成西方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所谓西方文明在这种交流中占据主动地位,他们通过全球化大力输出自己的影视作品等文化产品以及文化产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文化全球化变成美国文化,达到通过文化全球化进行文化渗透来影响、改变其他国家人民的文化取向和价值观念的目的。 三是社科教学研究迷信西方。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向西看”成为不少学者尤其是出国留学者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应有的价值自信,食洋不化成为不少人的通病。不仅把在国外期刊发表作为衡量一篇论文是否优秀的标志,而且以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期刊档次等作为评定职称、申请资助以及各种奖励的重要依据。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迷信市场。近年来,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少新闻出版单位被推向市场,经济利益成为衡量这些单位业绩的最重要指标。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压力下,一些新闻媒体甚至公然炮制虚假新闻以求吸引受众眼球。 文化安全最根本的基础是教育。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首先要把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弘扬革命的红色文化相结合,并积极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其次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勇于批判抹黑中国的言行,努力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将其推广到全社会。最后,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际,尤其是认真剖析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

矿产资源分类

我国目前共有172 种矿产资源,这么多种矿产资源是怎样进行分类的?本文简要总结一下。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152 号)附件《矿产资源分类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共有168种矿产资源。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8 号公告,将辉长岩、辉石岩、正长岩列为新发现矿种。2011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30 号公告,将页岩气列为新发现矿种。至此,我国的矿产资源种数达172 个。 《细则》将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 4 大类。 1、能源矿产 《细则》中能源矿产有煤、煤成气、石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天然沥青、铀、钍、地热11 种,加上前些年发现的页岩气,共有12种。铀、钍也叫放射性矿产。由于金属锂常用于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材料来使用,有的矿产资源规划将其视为一种能源矿产。 2、金属矿产 《细则》中金属矿产共有59 种,用分号把其分为7 类,没有写出小类的名称。按照常例,实际上是6 小类,具体如下表: 其中,铂、钯、钌、锇、铱、铑6 种金属元素合称“铂族元素”,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合称“三稀”金属。当然,分类标准有多种。广义上的有色金属是指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包括上表中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三稀”金属。有的分类把钒、钛看作有色金属,有的把钪作为稀土金属。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9 种金属中,并没有稀土元素钷 (Pm原子序数61)。 3、非金属矿产

《细则》中非金属矿产共有92 种,加上2000 年新增的辉长岩、辉石岩、正长岩,共有95 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用途来分,二是按成分来分。按用途分如下表: 注:这里的矿种有的是亚矿种,就是172 个矿种下的再细分 考虑到非金属矿产的用途越来越多,按用途分类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某些白云岩可用于冶金、化肥、建筑等多个领域。有一种按成分分类的方法,如下表: 4、水气矿产 《细则》中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共6 种。 “水气矿产”这一名词在实际中用的非常少。这6 种矿产中,地下水比较特殊,开采并不需要采矿权。作为可开发利用矿产的二氧化碳气非常少,目前好像只有江苏省泰兴市有采矿权。硫化氢气、氦气、氡气矿产十分少见。 5、矿产资源行政管理有关分类 【矿产资源一二类】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附件《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提出。 第一类:可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权类矿产,是高风险矿种。包括大部分金属矿产以及金刚石、重晶石、萤石、二氧化碳气等。 第二类:可按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类矿产,是低风险矿种。包括大部分非金属矿产以及煤炭、铁、矿泉水等。

2017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100道

2017年国家安全知识竞赛试题100道 来源年国家安全有奖知识竞赛试题道一、单选题(每题分,共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于年月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于年月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自()起施行。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公民或组织发现危害国家安全可疑行为或其他破坏活动时,应拨打举报电话:()。 每年()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月日月日月日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的责任和义务。 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以政治安全为(),以经济安全为(),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宗旨、基础、保障、根本宗旨、根本、基础、保障根本、基础、保障、宗旨基础、保障、宗旨、根本主管全市国家安全工作的机关是()。 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委市人民政府市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举办国际会议、涉外活动时,主办或承办单位()向国家安全机关通报。 应当事前应当事中应当事后可以事前或事后国家安全机关是()的主管机关。 调查工作情报工作人民防空工作反间谍工作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向()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的,相关国家机关、组织应当立即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司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国家安全专门工作,可以依法采取必要手段和方式,有关部门和地方应当在职责范围内()。 主动协作提供必要的帮助提供人力支持提供支持和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必须依靠()的支持,动员、组织人民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 党员群众人民团员国家建立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和(),确保国家安全战略和重大部署贯彻落实。 责任目标责任追究机制岗位责任制年度考评反间谍工作应当依法进行,尊重和保障(),保障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人权秘密隐私安全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国家安全机关处()行政拘留。 五日以下十日以下十五日以下二十日以下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可以判处()。 死刑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在涉重要国家机关、重点科研单位、军事设施和军工企业单位周边安全控制区域内的建设项目以及境外组织、机构、个人及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的建设项目中,其涉及国家安全事项许可申请由()受理。 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规划主管部门建筑部门国家依法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动,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利用()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 信仰名义民族问题宗教事务宗教名义公民和组织因支持、协助国家安全工作导致财产损

提高文化软实力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的论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并且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总领性的要求。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四项任务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任务的总部署和行动指南。 《报告》在“文化”这一节中,重申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全文用1800多字、八个自然段对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前三段总体上讲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道路、总的目标。后四段是具体任务和要求。 一开始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表明,我党对文化重要性的表述,越来越简洁,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亲和力感染力。并提出了“两大一新”、”一软“,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同时指出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四个作用。 《报告》接着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完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新思路。即一条道路、二为方向、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两个文明、三个面向、三个特点。《报告》还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并第一次提出要开创文化建设五个新局面。一是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二是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

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四是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五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接下来,《报告》用四个自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四个具体目标: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能不能深入人心的问题。二是我们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不是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三是我们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不是能够丰富多彩,是不是能够满足广大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四是我们的文化产业是不是能够做大做强,乃至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二 对于文化,我国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定义是: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样就成了一个几乎无所不包的广义概念。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方面的知识与设施。 而我们现实中所强调的文化,则是特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由思想理论、宣传教育、新闻出版、文艺演出和文物管理等构成的领域,这是介于最“小”和最“大”之间的“中”义文化,实即“精神文化”。我认为,这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所指的文化。 文化的本质何在?我认为,“文化”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因此可以这样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人类文明演进的贡献大小,它的最突出的坐标,不是财富,更不是武力,而是文化。是那些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及其不朽的精神文化创造。 当代社会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文化软实力上。“软实力”是美国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演变》199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软实力是一种能力,

国家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 班级:工业1102 学号:1110660206 姓名:张帅

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的建设方向;战略措施运筹应集中于完善文化管理系统,提升文化软实力;战略底蕴开发应立足于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环境优化应着眼于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国家文化安全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近年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美国和西方实行文化扩张战略的情况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与西方迥异的和正在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问题至关重要。本文从战略重心定位、战略措施运筹、战略底蕴开发、战略环境优化等四个维度试图简略构建我国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国家文化安全战略重心定位——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国家文化安全语境下的文化包含三个方面,即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公共文化,以此对应国家文化安全由意识形态安全、民族文化安全、公共文化安全构成。国家文化安全战略的重心应定位于明晰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和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1.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活力 意识形态是政权合法性的文化基础,而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巩固是国家文化主权的最主要体现,意识形态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靠国家政权来维护与传播,同时也为国家政权提供“合法性”的文化基础。我国文化安全的核心问题是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仅仅靠政权来推动,而要靠自身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永葆科学的生机与活力。解放和发展创新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根本所在。进一步解放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活力,关键在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转型。 意识形态的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三个层次。在这三要素中,根植于特定利益的价值理想是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核心,理论学说与政策主张最终都是为价值理想服务的。在“传统的”意识形态结构中,意识形态三要素价值理想、理论学说、政策主张处于合一状态,这种类型的结构缺乏兼容性与灵活性。实际上政策与理论观点都是动态的,而价值理想却具有“终极性”,在三者合一的结构中,这种矛盾会导致整个意识形态系统经常呈现紧张和不稳定的状态。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这种“合一”状态使得整个意识形态体系变得单一化、僵硬化。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结构的现代转型,就是要实现理论学说、价值理想、政策主张的合理分离,使其各归其位,并在各自领域按自身特点发展的基础上保持统一性。这种结构具有开放性、兼容性与灵活性。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内在结构的现代转型,才能使主导意识形态体系具有自恰

国家安全法教案

二(4)班安全教育教案月日 教育主题国家安全法 教育内容 一.教学目标: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立法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法律保障。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二、教学过程: 1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立法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法律保障。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就十分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对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安全法在第二章规定国家安全的任务当中规定了有关维护新型领域的国家安全的任务,你也注意到这个稿子在初审的时候这一条没有写,这也是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新增加的内容。为什么要这样规定? 3、中国一向主张和平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等新型领域,批准和加入了关于上述新型领域的一些国际公约,并恪尽职守地履行公约义务。 中国按照相关国际公约规定,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开展科学考察、资源勘探、开发利用,有助于了解和利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的资源,提高对上述领域的科学认知水平,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中国也愿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探索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过程中开展多方面的国际合作,为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国际海底区域和极地,造福全人类作出贡献。 在对上述领域进行资源勘探、科学考察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中国政府也有权依法保障自身相关活动、资产和人员的安全。在国家安全法中对外层空间、深海和极地的国家安全任务作出了原则规定,有利于为相关领域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4、西方发达国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开始逐步加强这些新型领域的立法工作,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有关欧洲国家也都将参与太空、极地、深海活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和立法的重要内容。 三、教师总结: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头等大事,国家安全立法是国家安全的基本法律保障。通过制定法律来维护国家安全是各国通行的做法。 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分析世界文化发展形势时指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在阐述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时提出:要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那么,文化安全是指什么?如何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种文化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保持自身的独特性、独立性、完整性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状态。国家文化安全主要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体系没有遭受其他文化的侵蚀和破坏,能够完整地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具体而言,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的文化特性得到保持,民族文化的价值得到尊重,文化资源与遗产得到保护,文化传统得到传承等诸多内容。国家文化安全也可分为价值观念安全、语言文字安全、文化资源安全、风俗习惯安全、生活方式安全、文化人才安全等方面。国家文化安全是一种非传统安全要素,与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等传统安全要素共同构成国家安全体系。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文化传播的形式、

速度和力度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科技优势、营销手段以及政治推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严重影响这些国家的文化安全。从实际情况看,中国是一些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的重要目标,我国文化的发展正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和挑战,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非常艰巨。比如,在意识形态领域,一些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没有放弃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动作频繁;在文化交流领域,西方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影视产品和动漫游戏)、语言文字、学术理论、节庆习俗等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主流价值观、社会科学和生活方式等形成冲击,文化霸权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要切实维护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关键是要靠文化建设。新形势下,我们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此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在实践中需要着力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文化创新能力建设。文化的先进性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而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则是保持文化先进性的基础。一个国家的文化创新能力越强,文化越先进,其文化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就越小,反之就越大。应全面贯彻“二

矿产资源分类

我国目前共有172种矿产资源,这么多种矿产资源是怎样进行分类的?本文简要总结一下。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152号)附件《矿产资源分类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共有168种矿产资源。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8号公告,将辉长岩、辉石岩、正长岩列为新发现矿种。2011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30号公告,将页岩气列为新发现矿种。至此,我国的矿产资源种数达172个。 《细则》将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4大类。 1、能源矿产 《细则》中能源矿产有煤、煤成气、石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天然沥青、铀、钍、地热11种,加上前些年发现的页岩气,共有12种。铀、钍也叫放射性矿产。由于金属锂常用于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材料来使用,有的矿产资源规划将其视为一种能源矿产。 2、金属矿产 《细则》中金属矿产共有59种,用分号把其分为7类,没有写出小类的名称。按照常例,实际上是6小类,具体如下表: 其中,铂、钯、钌、锇、铱、铑6种金属元素合称“铂族元素”,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金属合称“三稀”金属。当然,分类标准有多种。广义上的有色金属是指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包括上表中的有色金属、贵金属和“三稀”金属。有的分类把钒、钛看作有色金属,有的把钪作为稀土金属。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9种金属中,并没有稀土元素钷(Pm,原子序数61)。 3、非金属矿产 《细则》中非金属矿产共有92种,加上2000年新增的辉长岩、辉石岩、正长岩,共有95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用途来分,二是按成分来分。按用途分如下表: 注:这里的矿种有的是亚矿种,就是172个矿种下的再细分 考虑到非金属矿产的用途越来越多,按用途分类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某些白云岩可用于冶金、化肥、建筑等多个领域。有一种按成分分类的方法,如下表: 4、水气矿产 《细则》中水气矿产有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硫化氢气、氦气、氡气,共6种。“水气矿产”

国家文化安全

论影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因和外因以及我们的应对措 施 摘要: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与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相对应的概念,这可从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全球化凸现了国家文化利益的战略地位,也加剧了其间的矛盾。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和民族文化的健康发展面临美国文化扩张和文化霸权的严峻挑战。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当务之急是强化和谋划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意识和安全战略,关键在于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民族文化之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创新力、以文化建设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推动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 关键词:国家文化安全内因外因文化战略制高点 文化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对的文化安全问题必然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首先从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免遭来自内部或外部的侵蚀、破坏或颠覆的狭义角度来谈谈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当前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果用二分法,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一、威胁中国文化安全的外因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化发展图景,为中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在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也有个别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西方国家为了达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政策,形成了日益严重的“文化帝国主义”倾向。它们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损害本土文化为手段,图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新的方式延续和强化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对全世界的控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在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分歧,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些霸权主义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和文化颠覆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在新世纪必然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的文化安全挑战。当前,西方反华势力的主要手法有三种: (一)利用一切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渗透。西方一些理论家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其价值观支配了国际政治秩序,它就必然在国际社会中居于领导地位,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同意识形态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就是最有力的进攻。美国基辛格同仁公司总裁曾经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确保: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如果世界向统一的电信、安全和质量标准发展,那么这些标准就应该是美国的标准;如果世界逐渐被电视、广播和音乐联系在一起,那么节目的编排就应该是美国的;如果世界正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那么这些价值观就应该是符合美国人意愿的价值观。”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利用一切手段大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一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近科强制的方式加强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 在理论层次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推行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基础的各种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宣扬西方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比如,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称之为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来源:作者:日期:2009-07-29 点击:10 次附件:无 国土资发[2000]1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厅(局)、资源(储)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十六条第六款规定,我部组织制定了《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现予印发执行。 国土资源部 二000年四月二十四日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矿区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序│││规模┃ ┃│矿种名称│单位├────┬──────┬───┨ ┃号│││大型│中型│ 小型┃ ┠─┼────────┴───────┴────┴──────┴───┨ ┃1│煤┃ ┃├────────┬───────┬────┬──────┬───┨ ┃│(煤田)│原煤(亿吨)│≥50│10 ̄50│<10┃ ┃├────────┼───────┼────┼──────┼───┨ ┃│(矿区)│原煤(亿吨)│≥5│2 ̄5│<2┃ ┃├────────┼───────┼────┼──────┼───┨ ┃│(井田)│原煤(亿吨)│≥1│0.5 ̄1│<0.5┃ ┠─┼────────┼───────┼────┼──────┼───┨ ┃2│油页岩│矿石(亿吨)│≥20│2 ̄20│<2┃ ┠─┼────────┼───────┼────┼──────┼───┨ ┃3│石油│原油(万吨)│≥1000│1000 ̄10000 │<1000 ┃ ┠─┼────────┼───────┼────┼──────┼───┨ ┃4│天然气│气量(亿立方米)│≥300│50 ̄300│<50┃ ┠─┼────────┴───────┴────┴──────┴───┨ ┃5│铀┃ ┃├────────┬───────┬────┬──────┬───┨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Eunice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安全。 在全球化时代,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给国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国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正遭受严重冲击。因而,分析探寻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1.西方大国强势文化的侵袭 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没有“终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将“和平演变”的矛头直指中国。它们主要通过媒体网络、文化贸易、学术交流、电影电视等手段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美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宣扬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鼓吹“多元化”、“议会制”、“淡化意识形态”,诋毁和批判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妄图使中国转向资本主义道路,对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 2.民族传统文化深陷困境

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正面临弱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被“美化”、“韩化”,他们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却日益淡化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文化意蕴深厚的传统节日。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被掠夺的困境。在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公司抢注,引起国民的极大震惊和愤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正遭受集体失忆。对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想方设法抵御外来文化入侵,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前、全面的保护。 3.文化交流与传播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令国人十分尴尬的则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持续低迷。例如2008年,我国图书、报纸、期刊类出口3487.25万美元,进口却达到24061.4万美元。文化交流总体上的“逆差”,使外国人不能从文化传播中了解当代中国,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打折扣。而在文化传播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互联网等媒体的文化影响力,以一种更隐秘、更巧妙、而且不易被识破的隐性文化渗透,加强对中国的宣传攻势。这种在文化传播和信息发布上存在的西强我弱态势,短期内还难以改变。 二、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主要对策 1.强化文化安全意识。文化既有共享的一面,又有斗争的一面。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相互交流、冲突、渗透及融合,构成了生机勃勃的国际文化发展图景,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

矿产资源分类标准

矿产分类标准 一、能源矿产 1、煤 2、煤层气 3、油页岩 4、石油 5、天然气(含页岩气) 6、泥炭 7、石煤 8、天然气水合物 9、天然沥青(含地蜡) 10、铀 11、钍 12、地热 二、金属矿产 (一)黑色金属矿产 1、铁 2、锰 3、铬 4、钒 5、钛 (二)有色金属矿产 1、铜 2、铅 3、锌 4、铝 5、镁 6、镍 7、钴 8、钨 9、锡 10、铋 11、钼 12、锑 13、汞 (三)贵金属矿产 1、铂类金属(铂、钯、铑、铱、钌、锇) 2、金 3、银 (四)稀有金属矿产 1、铌钽 2、铍 3、锂

4、锆 5、锶 6、铪 7、铷 8、铯 (五)稀土金属矿产 1、稀土金属(钇、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钛、铒、铥、镱、镥) 2、钪 (六)分散元素矿产 1、锗 2、镓 3、铟 4、铊 5、铼 6、镉 7、硒 8、碲 三、非金属矿产 (一)工业矿物 1、金刚石 2、石墨 3、磷 4、硫(自然硫、硫铁矿) 5、钾盐 6、盐(岩盐、湖盐、无然卤水) 7、碘 8、溴 9、砷(雄黄、雌黄、毒砂) 10、硼 11、芒硝(无水芒硝、钙芒硝、白钠镁矾) 12、天然碱 13、水晶 14、水镁石、纤维状水镁石 15、刚玉 16、金红石 17、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 18、硅灰石 19、钠硝石、钾硝石 20、滑石、镁式粘土 21、白云母、金云母 22、碎云母 23、石棉 24、蓝石棉 25、锂辉石、锂云母

26、绿泥石 27、皂土 28、长石 29、橄榄石 30、石榴子石 31、锆石 32、叶蜡石 33、透闪石、透辉石 34、蛭石 35、沸石 36、明矾石 37、石膏、硬石膏 38、重晶石、毒重石 39、天青石(含菱锶矿) 40、冰洲石 41、方解石(重质碳酸钙原料) 42、菱镁矿 43、萤石 44、电气石 (二)工业岩石 1、石灰岩、大理岩、泥灰岩 2、白垩 3、白云岩、白云石大理岩 4、砂、卵石、碎石(集料用) 5、铸造用砂、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 6、玻璃、陶瓷、冶金用石英砂、石英砂岩、石英岩 7、天然油石 8、脉石英 9、粉石英 10、硅藻土、硅质页岩 11、高岭土 12、凹凸棒石粘土、纤维状凹凸棒石 13、海泡石粘土、纤维状海泡石 14、伊利石粘土 15、累托石粘土 16、膨润土(含漂白土) 17、水泥配料用粘土岩类 18、砖瓦用粘土岩类 19、陶粒用粘土岩类 20、制陶用粘土岩类 21、铸型用粘土岩类 22、铁矾土 23、耐火粘土 24、榴辉岩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知识分享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谈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Eunice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不受外来文化的干扰、控制或同化,从而保持本民族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民族性以及本国意识形态的自主性。它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 安全。 在全球化时代,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以 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给国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国民 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态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和主 流意识形态正遭受严重冲击。因而,分析探寻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面 临的挑战及其对策,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与时 代价值。 一、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1.西方大国强势文化的侵袭 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 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没有“终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将“和平演变”的矛头直指中国。它们主要通过媒体网络、文化贸 易、学术交流、电影电视等手段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 意识形态,美化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宣扬民主、自由、人权等“普 世价值”,鼓吹“多元化”、“议会制”、“淡化意识形态”,诋

毁和批判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妄图使中国转向资本主义道路,对保护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形成强大的冲击。 2.民族传统文化深陷困境 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正面临弱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被“美化”、“韩化”,他们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却日益淡化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文化意蕴深厚的传统节日。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被掠夺的困境。在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公司抢注,引起国民的极大震惊和愤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因子正遭受集体失忆。对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想方设法抵御外来文化入侵,对传统文化进行提前、全面的保护。 3.文化交流与传播面临挑战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令国人十分尴尬的则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持续低迷。例如2008年,我国图书、报纸、期刊类出口3487.25万美元,进口却达到24061.4万美元。文化交流总体上的“逆差”,使外国人不能从文化传播中了解当代中国,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大打折扣。而在文化传播上,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互联网等媒体的文化影响力,以一种更隐秘、更巧妙、而且不易被识破的隐性文化渗透,加强对中国的宣传攻势。这种在文化传播和信息发布上存在的西强我弱态势,短期内还难以改变。

矿产资源分类

我国目前共有172种矿产资源,这么多种矿产资源就是怎样进行分类得?本文简要总结一下。《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国务院令第152号)附件《矿产资源分类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共有168种矿产资源。2000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8号公告,将辉长岩、辉石岩、正长岩列为新发现矿种。2011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第30号公告,将页岩气列为新发现矿种。至此,我国得矿产资源种数达172个。 《细则》将矿产资源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与水气矿产4大类。 1、能源矿产 《细则》中能源矿产有煤、煤成气、石煤、油页岩、石油、天然气、油砂、天然沥青、铀、钍、地热11种,加上前些年发现得页岩气,共有12种。铀、钍也叫放射性矿产。由于金属锂常用于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能源材料来使用,有得矿产资源规划将其视为一种能源矿产。 2、金属矿产 《细则》中金属矿产共有59种,用分号把其分为7类,没有写出小类得名称。按照常例,实际上就是6小类,具体如下表: 其中,铂、钯、钌、锇、铱、铑6种金属元素合称“铂族元素”,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稀散

金属合称“三稀”金属。当然,分类标准有多种。广义上得有色金属就是指黑色金属以外得所有金属,包括上表中得有色金属、贵金属与“三稀”金属。有得分类把钒、钛瞧作有色金属,有得把钪作为稀土金属。值得注意得就是,上述59种金属中,并没有稀土元素钷(Pm,原子序数61)。 3、非金属矿产 《细则》中非金属矿产共有92种,加上2000年新增得辉长岩、辉石岩、正长岩,共有95种。非金属矿产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一就是按用途来分,二就是按成分来分。按用途分如下表: 注:这里得矿种有得就是亚矿种,就就是172个矿种下得再细分 考虑到非金属矿产得用途越来越多,按用途分类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某些白云岩可用于冶金、化肥、建筑等多个领域。有一种按成分分类得方法,如下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维护国家安全》自主学习任务单

《维护国家安全》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目标1:知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目标2:懂得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目标3:树立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的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难点:如何理解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 自主预习案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一: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一)国家安全需要我们的行动 活动一:生活思考——生态安全急需保护 (展示教材P99“运用你的经验”和以下图片) 巴西龟又称“红耳龟”,原产于美国中南部。巴西龟的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捕食凶狠,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列为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也已经将它列为外来侵入物种。由于巴西龟外形可爱、极易饲养,有些人买来当宠物饲养,甚至随意将其放到野外。巴西龟一旦进入江河、湖泊,就会与本地龟争夺食物,严重威胁本地龟及相关物种的生存,对原有生态链造成极大破坏。 思考:怎样避免发生类似的行为,更好地维护生态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活动二:情境再现——“一位渔民的重大发现” (展示教材P100“探究与分享”的内容) 2012年,一位渔民在附近海捕鱼时感到渔网很沉,以为来到一条大鱼,赶紧招呼船工们帮忙,结果打捞上来一个类似鱼雷得东西。这位渔民当即用手机拍下站片,并发给省国家安全厅的工作人员。经查,这是一个性能先进、功能最强大的缆空水下机器人。它既能搜集我国重要海域内各类环境数据,又能探测获得我国海军舰队的活动动向,完成近距离侦察和情报收集任务。 1.思考:你如何评价该渔民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导学二: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三)分清楚违法行为和正义行为 活动三:情境再现——明辨是非 (展示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及下列图片) 材料:遇到在军事禁区偷拍照片的人和遇到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的现象。 1.思考:这两种行为的性质是否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