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洁小说的语言风格

浅论张洁小说的语言风格
浅论张洁小说的语言风格

浅论张洁小说的语言风格

张洁,1937年出生,原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当代女作家,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特殊贡献作家。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顶国家奖的作家,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纪录。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无字》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者。1989年获意大利马扭帕蒂[MALAPARTE]国际文学奖。1992年2月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举为该院荣誉院士。这一终身荣誉,授予世界各国七十五位包括作家在内的音乐、绘画艺术家。此院士仅授予美国公民,荣誉院士授予非美国公民。作品被译之英、法、德、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荷兰、意大利等十多种语言,有三十余部译本。现任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工、国际笔会北京中山会员。主要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无字》。

由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张洁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的影响的作家,作为女性作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张洁的小说在语言风格上拥有自己的特点,这种风格简而言之就是语言中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下面对此作一些论述。

一、追求视觉美

夏季的夜晚是短的,黎明早早的来临,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以前,森林、一环一环的山峦,以及群山环绕着的一片片小小平川,全部隐没在浓色的雾色里。只有森林的顶端浮现在浓雾的上面。随着太阳的升起,越来越淡的雾色游移着、流动着,消失得无影无踪。沉思着的森林,平川上带似的小溪全部呈现出来,远远近近,全是令人肃穆的、层次分明的、浓浓淡淡的、深深浅浅的绿色,绿色,还是绿色。

森林啊,森林,它是孙长宁的乐园;它的嘴巴被野生的浆果染了;口袋被各种野果塞满了,额发被汗水打湿了;人被森林里的音乐陶醉了。

陈年的腐叶在他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吹动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敲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应。……悠

远而辽阔。森林里,一片乐声。

这段优美的文字,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生机盎然的世界。这是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中的一段对大森林的描写,这里,不仅有小说表现的内容美更有线条美、色彩美、音乐美。作者调动了各种语言手段,综合了诸类艺术的语汇和规范,如造型艺术的线条、色彩,音乐的节奏、音响、旋律,电影的蒙太奇等,形成了一种综合态势的感觉型语言,大大扩展了文字的表现力。在这里语言已不仅是简单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它本身就构成了小说艺术的美,它创造了情绪、创造了气氛、创造了意境。在上面这段文字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

种蕴含着内在的生机的,渍润着爱的情感,如诗如画的境界。你看,那“一环一环的山峦”、“群山环绕着的一片片小小平川”、“森林的顶端浮现在浓雾的上面”,呈现出最富魅力的曲线美;那“令人肃穆的、层次分明的、浓浓淡淡的、深深浅浅的绿色,绿色,还是绿色”,浆果的红色,被汗水打湿的额发的黑色,还有下

一段出现的白色的蘑菇,这些斑斓的色彩绚丽而夺目;而腐叶“沙沙地响着”,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敲着,小鸟在歌唱,伐木工伐木的呼声……这声音混成了多声部的混声大合唱,它传达出美感悠远、辽阔、壮丽。

这种由声音、色彩、线条等特有词汇组成的语言,洋溢着一种生命的活力。追求小说的视觉美诗张洁小说语言艺术的一大特色,这种语言的运用使张洁的小说洋溢着一种内在的生机。她的很多作品都有类似油画的段落,如《爱,是不能忘记的》中的钟羽在小路上散步的一段描写,又如《漫长的路》中那位美术学院出身的小职员眼中的乘车女人:

她站在那儿,夹着一把浅蓝色的塑料伞。浅蓝色的衬衣外面使一件银灰色的外衣。外衣的袖口已经磨破了,不知使因为经济不太宽裕还使因为象他一样,早已对这些身外之物失去了兴趣。网兜里装着几条带鱼,还有菜蔬,另一个人造革的提包里装满了大大小小的纸包,最上面的是五个扎在一起,印有某某中药店字样的纸包。有人病了,不知是他丈夫,还是他孩子。她一定累了,一定倦容和烦恼,微微地拱着身子,靠在汽车站的铁栏杆上。那样地柔弱,那样地需要人帮助,却又那样地不想向谁请求些什么。

这段文字的可视性是很强的,很像一副人物写生画,色彩清晰,层次分明。从人物的衣着到人物的行装,网兜里的物品,再到人物那一脸的倦容,微微拱着的身子,整个是个大特写,背景很简单,简简一个汽车站的铁栏杆,其余是空白,突出了人物的寂寞、孤独,这个画面表达了小说主人公理解别人,也渴望被人理解的心情,而且这种语言处理,又突出了人物的身份特征。

二、追求音乐美

音乐美也是张洁小说语言的一个特点。这种美感不仅体现再她对声音的敏感,善于捕捉大自然的一切声响,创造出一个充满音乐的世界。她的叙述还有一种旋律美。《方舟》和《沉重的翅膀》再这方面十分突出,在这两部小说中,由于作者把抒情、议论、叙述紧密地糅合在一起,一般的叙述和诗意的抒发巧妙地穿插、交替出现,全篇的语言随着内心感情的变化而一会儿紧张热烈,一会儿舒缓自如,时而高昂激越,时而低沉回旋,有时紧锣密鼓,引人入胜,有时停顿间歇,启人遐思。许多段落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感。如《沉重的翅膀》中贺家彬对万群的那段话:“因为这还是一个充满困难的过渡时代啊!所谓杂暖还寒,上不上、下不下,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等等,等等,又何必把自己的苦痛看得比整个世界的苦痛还重呢?”又如《祖母绿》中描写卢北河同曾令儿谈话时的一段:

相爱——

分手——

不,卢北河根本不懂,也根本不知道他和左威之间发生过什么。这秘密只能带进坟墓。

陶陶!

那难道是少男少女之间聚散匆匆的爱么?象喇叭花儿一样,只开一个早晨?

陶陶!

她难道时另又新欢么?象折下的柳枝,插在哪儿,都能成荫?

陶陶!

这里那些两字一节,两字一节,很像歌曲中带有休止符的乐段,节奏强烈而斩截,不仅给人听觉的享受,而且停顿造成了语义的空间,跳跃形成了感觉的反差。句与句之间没有按照通常逻辑的排列,却强化了作品的情感。这里的每两个字眼儿,都像重锤砸向了曾令儿的心灵,使读者强烈的感受到曾令儿内心曾遭受的巨大痛苦和他顽强的承受力。这种强烈的节奏使曾令儿那海一样博大的胸怀和卢北河古井般阴深狭隘的心地形成更鲜明的对比。

三、语言具有主观性和情绪化

语言的主观性和情绪化,也是张洁小说叙述的一个特点。她使用的是一种流行在女知识分子中的口语。这种语言典雅而不媚俗,活泼又有节制,激情充沛而简洁洒利。对于张洁来说她的个性色彩更加鲜明,语言不仅流畅,有时还很泼辣,毫不扭捏拘束。她不刻意追求语言的规范化,许多段落好多是脱口而出,绝少修

饰。在叙述交代时她很少用形容词,常常是主动宾的结构、关联词,转折词也尽量舍去,往往直接跳跃。像《方舟》结尾那一段,从梁倩撑开折叠方桌,说“我想开了”开始,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同声合唱《少先队员歌》歌声引起的笑声,笑声之后的哭声,梁倩呼喊“老娘儿们”的叫声,那被“嘭”地一声打开盖子,“嗞”地一声喷射出来,冷不防又滋了梁倩一脸啤酒,还有最后“为了女人,干杯”的祝词,每一个字仿佛都滴着血。这一段,有歌、有画、有哭、有笑,有愤怒的骂声,也有诗一样的抒情,整个文字活灵活现,极有神彩,所有的人和物仿佛都腾跃而起,透露出一种内在的灵魂的骚动。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张洁小说语言不仅创造情绪和意境,还创造了内容,深化着内容。

张洁小说在具体表现上采取的是对感官印象和心理联想的直接呈现。这种表现手法不同于那种以情节交代为主的小说。那类小说往往通过摹拟审美对象的动作行为、叙述情节过程,性格历史来传递形象构成的视觉信息。它特别重视语言的规范化,有严密的语法结构和线性因果的逻辑推理。这种语言在读者脑海中留下的是粗略的、平面的视觉信息,给读者感受的完全是隔着一层的、外在的,很难激起读者参与和认同的欲望。而注重感觉呈现的表现手法必然要求相应的语言变化,由平面的、线性的称述的语言变为一种立体的、全方位的感觉型语言,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缩短表现对象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我们经常说,文如其人,其实,小说生来的使命便是表现艺术家不同凡响的感觉。这对于张洁而言,她坚持的是使文字尽可能地接近生活,接近普通人,她热爱生活。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她始终以此为导向,运用语言来进行表达。总之,追求视觉美、音乐美、以及比较浓厚的主观性和情绪化是张洁小说语言风格的主要特色,从而使小说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参考书目:

1、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骆小所.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6、王渝光、王兴中.语言学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07级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业

课程名称:现代修辞学

研究生学号:07050102026

研究生姓名:普加成

论文题目:浅论张洁小说的语言风格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二零零八年七月八日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张贤亮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母性光辉 (1)“绿化树”—马樱花 在章永璘到农场后的第一天正式劳作时,马樱花与他第一次见面,当时谢队长让章永麟跟着她们这群妇女刨粪,这当中包括了马樱花,她一句关切的话语“别累着”使章永璘无比感动,在章永璘的内心深处,是渴望被人关怀,被人爱护的。同时她作为一个没有丈夫又有着孩子的女人,对初次见面的章永璘,她没有一丝顾虑,将钥匙给了他,让他去她家拿镐头。可见她对章永璘是一见钟情。对生活,她从不马虎,在当时那样的特殊时期,家家户户都是将稗子弄成稀饭,而她那双巧手却将稗子米弄成了干焖饭。“稗”是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是稻田的害草。但在那个特殊时期,稻子颗粒无收,人们为了生计也是挖空了心思呢。她对章永璘既温柔又怜悯。更难得可贵的是对章永璘那纯真的慷慨。她专门跑去章永璘的“家”,明知故问地打听说,你们谁是唱诗歌的“右派”,其实只是想把他“骗”去家里,给他吃一顿好的。对章永璘来说,白面馍馍在那样的时候实在是太贵重了,以至于章永璘几番推让。虽然她很喜欢笑,时不时就会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当章永璘看见那个白面馍馍的指纹印留下一颗清亮的泪水时,她不笑了,而是叹气地说了句,唉,遭罪哩。此时她对章永璘,更多的是同情和怜悯。她稚气未脱。在她与尔舍玩闹时,那爽朗的声音,快活的曲调,诙谐的歌词,搂着尔舍在像在玩跷跷板一上一下的天真的神态,土房子充斥着她跟孩子叽叽喳喳的笑声。她宽容大度。当章永璘向马樱花问起海喜喜时,她讲到一半便不说了,只是一个劲地说海喜喜是个没起色的货,这也是她经常骂海喜喜的一句话。她其实一早就知道海喜喜某天偷看她沐浴,这事关系到她自身的名誉,但同时也关系到海喜喜的名誉。她不仅没有当时对海喜喜破口大骂,而是装聋作哑,但是她心知肚明并且照常跟海喜喜来往,还让尔舍跟他一起玩闹,但是她对海喜喜的态度跟章永璘是截然不同的。她对章永璘崇高的爱,就像一个哺乳自己孩子的伟大母亲。她用她的聪明才智换取的食物喂饱了章永璘,那食物注入了仁爱,注入了精神力量。她一心只想章永璘好好念书。[1] 在圣经里,女人是男人的肋骨,在张贤亮的小说里,女人是男人的脊梁骨。[2]马樱花的不断施舍,使他的身体逐渐强壮起来,恢复了往日的青春活力和尊严。马樱花这位自由的女性,在他急需温饱的时候,给他提供了稳定的物质基础。支撑起他那沉重的灵魂。马樱花的一句“你还是好好读书吧”,不仅扑灭了他心中的肉欲,使他的灵魂爆发了一场震撼,而且重新点燃了他追求真理、学习知识的火焰。 (1)黄香久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的黄香久是个美丽丰满的女子,因为男女关系问题被送去劳动改造。青春大胆的她因为在芦苇塘里洗澡遇到了男主人公章永璘。他们对视了一会,章永璘就跑开了,再次相见已是八年后了,她已三十一岁,他三十九岁。这一次见面,他们结合了。在婚后的生活中,她开始悉心照料她。她从来不吃油,只在给章永璘调油的匙子上舔一下。这种粗俗的动作表现了她对章永璘的疼爱和关怀。她是必须把她的爱情完完全全表现出来的,让你明白无误知道她付出了多少,知道她爱情的重量与程度的女人。她就是这样痴情地爱着章永璘,自己从来舍不得在饭菜上滴一滴油,舍不得吃半片肉,噙在黄香久眼中的泪水不

浅谈张洁《方舟》

你将格外的不幸,因为你是女人。 ——浅谈张洁《方舟》《方舟》是张洁最富个人特色的作品,小说描写三个中学时代的同窗好友,经过漫长坎坷的人生道路之后,为了摆脱现实的痛苦,又各自离开丈夫相聚在一个住宅的单元里,以求得暂时的庇护。她们如同乘住在一叶“方舟”上,经受着生活海洋里风浪的打击和颠簸,同时通过现实主义表现了现代知识女性人生道路和精神追求上的焦灼、孤独和悲凉。 小说塑造了荆华、梁倩、柳泉三个个性刚硬、独立自强的知识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同时三个独身女人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上都非常不幸。她们都真诚地爱过,但最后无一不感到彻底的幻灭。她们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于是同丈夫分居或离婚,这种举动使她们受尽了世人的嘲弄、冷眼和侮辱。这三个人各有特点,但却殊途同归。 荆华是一位思想与学识都很突出的理论工作者,让很多男子汉也佩服的女性,能够写出真正揭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论文,却被“凡是派”视为异端,最后还是过着清贫而孤独的生活;梁倩是电影学院的高材生,是极有抱负的才华出众的导演,吃苦耐劳,为了导演一部片子,四处奔波,但仍免不了周围人们的讥讽、嘲弄,最后还是被审查部门枪毙了;柳泉是大学英语系的优等生,是一位热爱工作、精明能干的翻译,为找一份工作,历尽劫难,在男女纠葛中伤痕累累。 正如文章题记所写:“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张洁在《方舟》中所极力展示的是这三位知识女性在人生道路的追求上无助悲凉的困境。小说的三位主人公曹荆华、柳泉、梁倩分别是三位不同背景的知识女性。荆华与柳泉曾先后离开,荆华是不愿成为生孩子的机器,而柳泉则是不愿成为别人的工具,于是两人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成了独身女人。经过一段严峻的生活磨难后,终于靠当年同宿舍住过的老同学梁倩的帮忙,两人搞到了一套房子。然而一个坎子还没有过完,另一个坎子已经等在那里。离异的女子要无端地受到多少“文雅的侵略者”的来犯,白复山的纠缠,居委会贾主任的“关怀”,魏经理的无耻,以及形形色色陌生的,却又自以为有权干预你的种种一一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工作的设想,生活方式甚至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表情以及许许多多不值一提的个人私事。 所谓“寡妇门前是非多”,在一般人的眼里,离过婚的女人,都是些不正经的女人。“谁丢了什么东西,谁倒了什么霉,谁心理不痛快,谁想满足一下自己高人一等的欲望,全可以发泄到她们头上来”。从来没有人怜悯她们,有的只是恶意的猜忌。女主人公所面临的

浅析张贤亮小说语言的地域特色

浅析张贤亮小说语言的地域特色 发表时间:2017-12-15T16:54:00.8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1月总第302期作者:杨金珠 [导读] 1957年的一场“右倾”运动给空前大量响应党的号召而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确定“右派分子”身份。杨金珠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第一中学730300 摘要:1957年的一场“右倾”运动给空前大量响应党的号召而挺身而出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确定“右派分子”身份。而张贤亮就是其中一位因发表《大风歌》被错划成“右派分子”,劳动改造20余年。 关键词:张贤亮小说语言地方特色 张贤亮于1955年由北京移居宁夏,两年后就被打入错判20余年的深渊,但是,张贤亮对塞上江南——宁夏这片土地却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说宁夏为张贤亮的第二故乡一点也不为过。这种感情,在张贤亮的多部作品中都有显露。在他的作品中读者不仅能读到大西北雄浑壮阔的风景,更能读到西北人民质朴的生产风俗。 具体的来说,张贤亮小说的语言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方言土语的使用。 张贤亮的小说就是这样,从宁夏活人的口中吸收大量的有生命力、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语言保持着土色土香的纯真韵味。它与宁夏苍茫大地的风土人情巧妙的结合,就能真实地在现作者笔下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及思想。 一、银川话韵调句式的独特韵味 在《陇上秋色》中,青年人问何书记的“声宝”牌录音机是自己买的还是别人送的,何书记说:“走你的走吧!不信,你去看发票。”其中“走你的走吧”动词和代词的重复便是宁夏人说话的一种特色,既是一种特殊的强调作用,又能表现银川人说话的一种随意性。《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中,也有很经典的一句宁夏腔调——“胡扯淡!连他妈命令也不会发”。“胡扯淡”的意思即为乱说话,这样的语调在宁夏话中还有很多,从中也可以看出西北农村人说话的直爽,干脆与粗莽。 二、叠字的运用 宁夏人说话常有使用叠字的习惯,宁夏话中的叠字却是别有一番韵味,充满了地方特色。 《绿化树》中,营业部主任说:“赶快离开这穷窝窝子”。这里的“窝窝子”不仅是个地点更是表现出了这个地方的局限性和范围的狭小。又如,马缨花在谈到做饭技巧时候说:“黄萝卜切成丁丁子,希不美!”也是一种强调事物的状态的口语词汇。 再如《河的子孙》中这一类叠字就相当丰富了。诸如:学生娃娃子、侧影影子、叶尖尖子、草人人儿,比比皆是。 三、平实朴素的口语 如天贵回忆解放前自己被征兵时,母亲送他到县上,一定要他照张相,“妈说,照个相,人的霉影影子就脱在纸上了,人就能转运……相片前面,是一盆白不磁拉的叫不上名字的花。人背后挂着黑不溜秋的布单。”这里“白不磁拉”、“黑不溜秋”都是口语词汇,仅仅通过几个口语词汇便表现出了封建妇女的迷信思想也突出了照相馆的简陋。 在《灵与肉》中,老放牧员安慰因说了“实话”而被当成“右派”的许灵均安心劳动,说道:“话可说回来,还是劳动好,别当干部。我快70的人了,眼不花、耳不聋、吃炒豆子嘎巴嘎巴的……”他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表明了自己对官场的是非观念,还以自己的身体状况说明了劳动的好处。这样的语句出于一个历经世道的老者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看透世间的正误,只求身体的安康。 四、生动的比喻 比喻,如那满天星斗,在言语的长空随处可见,这是因为它本身具有无限的能量,稍加择用,即可化重为轻,化劣为优,点石成金。而西北宁夏话中的比喻,更是突出了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用生活中及其普通的事物或是农具等,便可生动的比喻一件复杂的事情。 《陇上秋色》中,长安规劝进义不要忘了过去:“你忘哪?那一年,为了两荷包豆子,让‘ 甩手掌柜’捆了你一绳子。”“甩手掌柜”这一形象的比喻是形容只掌权不干实事的干部。而“捆了你一绳子”比喻被逮捕处理。这些比喻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动作性,让人感到活灵活现。 《邢老汉与狗的故事》中,工作组宣布要把所有的狗在三天之内消灭掉,否则就是“窝藏了阶级敌人”,邢老汉十分不解与不舍,他说:“要毙我的狗就先毙我邢老汉!”队长去给邢老汉做工作,并说自己当干部的苦衷:“这些年来,我也学会了挑担子,总得两头都顾到。哪头顾不到,扁担就得打滑,……你一个人,吃饱了连小板凳都不饿,好歹都能凑合……你就愁着一条狗,我这愁着三百好几的人呢!”“挑担子”,“两头都顾到”形象地说明了极左年代,农村基层干部的责任和难处。不仅要按上面指示办事,又要尽可能保护群众的利益。稍有闪失,扁担“打滑”就会出问题。他用这种富于口语的比喻而且是农民朋友熟悉的事物来做比喻,说明了自己的难处与处境,又不失劝说的动机及条理性。 在张贤亮的纪实性小说《我的菩提树》中,描写了一位农民干部马队长讲话特点后,张贤亮感叹道:“他一口地方方言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他吐出每一个音都有别致的韵味,好像语言不是通过喉咙而是靠两片嘴唇和上下颚的张合拍出的,显得异常强劲有力。……每句话都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这个评价是相当富有见地的,表现出了张贤亮长期使用宁夏方言土语的独到见解和把握。

高考语文专项精练(含答案详解):小说分析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专练

高考语文专项精练(含答案详解): 小说分析表达技巧和语言特色专练 一、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城市里的牵牛花 王溱 起初她只是想在出租屋里种一小盆牵牛花,那种紫色的喇叭状的小花总能慰藉她思乡的情绪。 可是那盆花却发了疯,绕上只有巴掌大的窗台,缠住单人床的床脚,占领了挂衣服的架子……它铆足了劲掠夺一切可掠夺的,实在没东西了,干脆爬上墙面,很快,四面都成了绿墙。她非常惊讶,你可是牵牛花呀,怎么学爬墙虎? 于是她只好进行修剪。修剪后的牵牛花规整了些,但生长速度反而更快了。夜里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出租屋时,它已经从窗户溜出去,悄悄入侵了隔壁邻居家。 第二天一早她被“砰砰砰”的敲门声叫醒,一个穿睡衣的小伙急切地说,他家昨夜里被她家的

牵牛花占领了!她跟着他过去一看,可不是,所有东西像披上了绿底紫花的被单,最俏皮的一朵紫花就挂在他的单车把手上。她愧疚地低声道歉。可他却兴奋地大叫,“这太棒了啊,你是怎么种出来的?”他说,他的房间太冷冰冰了,他想种这样一盆牵牛花很久了。 她扑哧笑了,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他们一起修剪了花,他把单车上的花摘下来戴在她头上,她坐上他的单车后座去上班。 然后?然后牵牛花更加肆无忌惮了啊!它先是把整栋楼绕了一遍,紧接着入侵了隔壁楼。眨眼间,整个城中村都成了牵牛花的天下,租客们对这个不速之客倒是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帮人搬家的大叔笑嘻嘻地把绕满板车上的藤扯开,哼着歌一蹬而去;送外卖的小伙摘了一朵插帽子上,吹了个响亮的口哨;还没找到工作的姑娘抚摸着缠住她行李箱的牵牛花,第一次绽放笑容…… 才几天工夫,牵牛花就占领了整座城市,它把所有楼房外墙都铺成了绿色,然后大摇大摆登堂入室。很少见到大片绿色的城里人被这阵容吓住了,报警电话响个不停,有投诉工厂机器被绕住

浅谈张洁小说的艺术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4356365.html, 浅谈张洁小说的艺术风格 作者:齐松珍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6期 [摘要]张洁小说的艺术风格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重抒发的创作个性上,尤其是取材和立意表现的尤为突出,她还擅于借助人物的塑造反映生活,章法灵活,笔法多变。 [关键词]重抒发塑造人物章法笔法 作者简介:齐松珍,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大兴安岭职业学院师范教育系主任,中文高级讲师。 张洁的许多作品我是很喜欢的,因为好的作品比较细腻,感情色彩比较强烈,也可称之为是当代一位较有影响的女作家。张洁小说明显地呈现出重抒发的艺术特色,这也是她最为鲜明的创作个性。 下面我就从三方面来谈谈她在艺术风格上的这一特点。 一、张洁小说重抒发的创作个性,从取材和立意开始,就已经表现出来 从张洁已经发表的几部长篇和十几个短篇来看,她的作品很重视探究人特的思想感情活动。即使是一些反映当前尖锐的矛盾冲突的作品,她也不是从正面揭露现实矛盾,开展人特冲突,表现重大主题;而是将很大的艺术力量,用在对于人物内心活动的开拓和表现上。如《忏悔》所触及的,是当时社会上大量存在的纠正历史错案的问题。作者并不去揭露铸成错案和纠正错案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却热心于去探究和表现受害者内心深沉的忏悔。又如《用三概弦奏成自己的歌》写小学教员帮助一个畸形孩子学习音乐。作者不正面提示畸形孩子教育工作中的具体矛盾,却用很多笔墨抒发这位教师对人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美丑面的思索。但这些还不是最能体现张洁创作个性的小说。 张洁还有别一部分小说,生抒发的特色表现得更为鲜明:如《爱,是不能忘记的》、《漫长的路》、《未了录》。这些小说探讨的问题是人们不大注意的一些社会课题。作者的笔锋深深地深进了人的感情最为隐秘的角落。《爱,是不是能忘记的》是张洁小产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女作家与一位老干部的爱情悲剧提示了婚姻与爱情分离的社会现象,宣传了以爱情为唯一基础的人生理想。张洁通过《爱,是不能忘记的》,喊出了这种痛苦,尖锐地揭露出婚姻与爱情分离的不合理性,热烈地呼唤真正合乎道德的理想和婚姻。其实,这篇小说的侧重点并不在宣传改变已有婚姻现状,而是在于宣传建设未来的理想婚姻。《漫长的路》抒写了十年动乱期

张贤亮《灵与肉》研读

张贤亮《灵与肉》研读 一、作家自述。 张贤亮国家一级作家,江苏盱贻人。1936年生于南京,在家庭影响下,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他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商学院,9.18事变后回国,先后结交过张学良、戴笠等人,1949年,张贤亮的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于是,被认为出生于反动家庭的张贤亮,注定要历经一番磨难。1954年不到18岁的张贤亮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后来张贤亮的父亲在监狱中死去,18岁的张贤亮就担起了家庭的重担,19岁的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北京,到宁夏这块至今也不富裕的土地上,他们在贺兰山下安了家。 1957年7月,张贤亮新创作了一首搏动着青春豪情的《大风歌》,在当时很有影响的文学月刊《延河》登载,引起了轰动。但是,就是因为这首《大风歌》,张贤亮遭到了猛烈的批判。《大风歌》成了右派言论的代表作品,作者张贤亮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被关进银川市附近的劳改农场,过起了与世隔绝的囚犯生活。1960年的一天,张贤亮逃离了被关押了三年的劳改农场。但是,很快就被抓了回去过着遥遥无期的改造生活。张贤亮右派生涯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劳改和劳教中度过的,在这期间,以“书写反动笔记和知情不报”的罪名被判三年管制;在“社教运动”中再次以“右派翻案”的罪名被判三年劳教;“文化大革命”中,升级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被群众专政;1970年,又被投进农垦兵团监狱……运动一来就抓去劳改,劳改几年又被转移到另一个农场就业劳教,境遇非常惨烈。这种抓了放,放了抓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文革后期直到1979年9月张贤亮被彻底平反。告别了长达22年之久的右派生活,这时的张贤亮已从一个血气方刚的少年成了一位四十三岁的中年人。1980年张贤亮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 1980年,1983年,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肖尔布拉克》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之后,《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更是让张贤亮名声大振。他担任了宁夏作家协会主席、文联主席,完成了400多万字的作品。张贤亮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士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散文集有《飞越欧罗巴》、《边缘小品》、《小说编余》、《追求智慧》等。 在他的身上,活泼、开朗是主流,但一半是苦难。所不同的是,张贤亮把苦难咀嚼成大段大段的抒情文字。重新执笔后的张贤亮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的重要作家之一。199 2年,张贤亮又一次做出了出人意料的举动,他下海弃文从商。宁夏有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宁夏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历史。面对宁夏的荒凉、沉寂,面对巍峨无语的贺兰山,镇北堡是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张贤亮从这片荒凉中看到了商机,1993年张贤亮当起了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建立了镇北堡西部影城,在影视圈内颇有影响。 张贤亮在 1957 年 4 月 7 日写给《延河》编辑部的信中,以一种直率的年青人的激烈和自信宣称:“我要做诗人,我不把自己在一个伟大的时代里的感受去感染别人,不以我胸中的火焰去点燃下一代的火炬,这是一种罪恶,同时,我有信心,我有可能,况且我已经自觉地挑起了这个担子……。”这里,我们看到青年张贤亮对人生

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张洁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摘要张洁笔下的主要女性是当时社会中的“另类”,而又是“普遍类”,在此,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解析在张洁小说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她们强烈 的事业心,要求独立和解放,争做强者。以及易被忽视的“女性自身 价值”。 关键词张洁的小说女性意识 “男人的雌化和女人的雄化,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的问题”,张洁,她是这样的定义着当时的社会趋向,预言着后来的世界,女人必将强大起来。她作品中的女人们很多都不愿意雄化,却不得不被迫雄化。 在张洁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主要有女性的反抗精神,强烈的事业心,要求独立、解放。 首先,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张洁的作品中的女性,都是离了婚或是不愿意结婚的女性,而且离了婚的她们也不愿意再婚。她们在一起承受着各种的磨难,追求着自己的事业,无论她们的事业之路有多么的艰辛。如《方舟》中的荆华、柳泉、梁倩,三个离婚后的女人自小学毕业分开后,再次聚到一块儿。她们有着同样地痛苦婚姻,她们同样地离了婚,她们同样的在工作上有着重重困难,但又同样的不懈地为事业奋斗。 在小说《方舟》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位热忠于事业的女性:柳泉、梁倩。 柳泉,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能够把所有的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条,在短时间内精准的记住那些外宾的住房,她可以轻松自若地翻译。她是那么的用心的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在工作中,她会自然地流露出那种自信,在工作之后的酒宴上,她表现出了那种“知识妇女,在意识到自己的聪明才智时才有的微笑”,可以使“每一个正直的男人肃然起敬的微笑”。这充分的透露着她在强烈的事业心的驱使下,工作上得到肯定后的满足与自信。 梁倩,在电影的拍摄上,精益求精,最求高的艺术造诣,竭尽能力的要想做出高的成就,摆脱父亲的名望的荫庇,她要通过自己独立的奋斗,让世人都看见她的成就,认可她的工作,她的付出,她的工作成绩,她要实现她的信仰:电影

张洁论文

从《半生缘》看张爱玲小说悲剧氛围 0802班张洁 摘要:张爱玲的小说以悲剧故事见长,而“苍凉”是其悲剧的核心。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张爱玲的小说正是如此。本文具体分析她的小说《半生缘》中的悲剧氛围。 关键词:张爱玲《半生缘》爱情悲剧 《半生缘》改编自张爱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半生缘》是张爱玲一生中创作的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在创作初期及近年张爱玲热中备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可以视为她小说创作上最后一个高峰”①,也是“交叉地带的遗忘之作”。有人说《半生缘》和《十八春》是同一部小说,有人说是截然不同的,但我在阅读下发现,两部小说还是有点出入的:如人名的修改,政治立场的不同,祝鸿才、豫谨、叔惠等人结尾的修改等等。本文从小说的几个不同的方面品味“悲凉”,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能深深地感受到小说中所蕴含的悲剧氛围。 一、悲剧人物 “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②。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只因普通的人性更真实,更具有永恒的意味,因而也更富有启发性。比如世均单纯而憨直,故惹人喜爱,但他的怯懦与自卑又让人惋惜,综合起来即是凡人最普遍最深刻的“不彻底”。小人物的生存背景注定了他们性格上的某些片面性和软弱性。由于这种性格上的懦弱,才造成了书中多人的悲剧:并不相爱且互相排斥的世钧与翠芝结婚,爱着爱翠芝却又无奈,只能远走他乡的叔惠,郁郁而终的曼璐,无奈而嫁的曼桢……一切都充满了悲剧的因素,表现了人生历程的艰辛与悲哀,让人感叹人生的无奈。还有文中有段关于曼璐的描写,全方位展现了她的体态、动作、神情、衣着、语言、声音、色彩和感觉,它们交融在一起,画面如在眼前。摇晃的身体,浓艳的面孔,粗鄙的话语,尤其是她衣服上忽然出现的“黑隐隐的手印”,不仅让曼桢觉得“有一些恐怖的意味”,连读者看了也禁不住毛发竖起。“扭”、“乱蓬蓬”、“墨黑”、“狰狞”明显带有讽刺口气。因此,在嘲弄讽刺下面涌动的却是难以平复的心酸和哀愁,它比一般的悲感来得更深刻,更发人深省,“悲凉”的意味油然而生。 二、悲剧故事 故事开端是:“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这种典型的倒叙方式和《金琐记》开头那段“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如出一辙。由于张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传统的道德和文化意识长期积淀渗透而成的潜意识造成了她的一种无意识的复归指向。因此,叙事常常采用古典小说式的结构及方式,着力营造一种旧时的气氛,喜欢让故事回到“许多年前”,容易使文本与接受者之间产生回首往事的悲剧效果。 《半生缘》主要讲述的是一对男女顾曼桢和沈世钧相识、相爱、分手、重逢的爱情故事。曼桢父亲早逝,姐姐曼璐为了养家不得不放弃心爱的恋人做了舞女。曼桢大学毕业后在工厂工作,与厂里的实习工程师,一个南京皮货商人的儿子沈世钧相识相爱。但两人的结合却阻力重重,先是有曼桢的姐姐年长色衰,决定嫁人。曼桢就承担了养家的重任,为了不拖累世钧她一再不肯答应世钧的求婚;再是世钧家庭得知曼桢有一个做过舞女的姐姐,认为她不清白,坚决反对她们的婚事;还有曼露原来的恋人张豫谨爱上了曼桢,引起了世钧对曼桢的误会。终于有一天,婚姻不幸的曼璐为了留住丈夫祝鸿才,设局帮助他强奸了他垂涎已久的曼桢,使曼桢怀了孕。曼璐欺骗前来寻找曼桢的世钧说她妹妹已另嫁他人,千方百计阻挠他们

论张贤亮小说的创作特点

论张贤亮小说的创作特点 王亚红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从张贤亮坎坷的个人际遇谈起,从根本上分析和把握了其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力和特色创作成因。再着重研究其小说——《绿化树》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它们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着手,对作品中“饥饿”、“性”的涉及和“贱民”、“妇女”人物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作了深层次的挖掘。同时,张贤亮小说创作过程中意境、诗情的融合与雅言、俗语的运用,也是本文探索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对张贤亮小说创作特点的认识。【关键词】: 知人论文生命本能贱民畸奇诗情 鉴往而知来的反思文学力求在对社会历史根源的发掘中引出深刻的历史经 验教训,从而产生巨大的社会现实意义。然而在反思浪潮中,张贤亮可称是“独树一帜”。仅从一篇作品固然很难对一个作家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从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还是可以窥见此作家一定时期主要的取材特点、表现方式、感情基调、语言色彩的。深究张贤亮小说,尤其是《唯物论者的启示录》九部系列中篇中最先两部——《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同样也是如此。张贤亮是一位比较成熟的作家,他在其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有着自己的个性与追求。他有着较高的艺术表现才能。张贤亮前期的作品虽然完整且具有一定深度,但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只不过混同于一般的“反思文学”。只有在文学的不断发展中,他笔下的现实主义才走向深化,创作个性也才能鲜明地呈露出来。然而,小说的一切内容与形式,只不过是为了表现作者深层次的思想,即用文学的客观审美意识去影射人类思想上根本性的思索。 张贤亮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真切,技法朴实、圆润,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什么因素形成了他作品的基调与深度?其作品及其创作究竟有哪些与

张洁《方舟》赏析

方舟(张洁) 【主题内容分析】 ·小说卷头标出醒目的警语“你将格外地不幸,因为你是女人。”这就定下基调和所要揭示的内容。从古代到我国解放, 社会对女性有一种传统的观念,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三从四德”,不知毁灭了多少女性。即使从我国建立新中国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旧的传统道德仍然尸倒魂在,男性是主体,使一些富于思想有事业心的女性也无法避免悲剧的产生。 ·小说塑造了荆华、梁倩、柳泉三个个性刚硬、独立自强的知识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同时三个独身女人在事业和个人生活上都非常不幸。她们都真诚地爱过,但最后无一不感到彻底的幻灭。她们不能接受没有爱情的婚姻,于是同丈夫分居或离婚,这种举动使她们受尽了世人的嘲弄、冷眼和侮辱。 这三个人各有特点, 但却殊途同归。荆华, 这是一位思想与学识都很突出的理论工作者, 让很多男子汉也佩服的女性, 最后还是过着清贫而孤独的生活。柳泉, 是一位热爱工作、精明能干的翻译, 但是, 却在男女纠葛中伤痕累累。梁倩, 是极有抱负的才华出众的导演, 吃苦耐劳, 但仍免不了周围人们的讥讽、嘲弄。·张洁笔下的三个女子是终于走出了无爱的婚姻围城却又得不到真正自由的女人。因为当她们终于挣脱了没有幸福可言的家庭束缚时,坠入的却是一张试图将她们吞没的世俗与偏见的罗网,而这张网更结实,更阔大,她们已无路可逃。她们要应付白复山、魏经理、谢昆生这样卑鄙下流的男人的骚扰和污辱,还要面对贾主任、“花蝴蝶”这类女人蛇蝎一般的舌头。她们与环境的矛盾是紧张而持久的,几千年传统的封建道德观念成为束缚她们的最沉重的枷锁。“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不属于自己的丈夫,那就属于所有的男人。”张洁用她犀利的笔将罩在男人身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虚伪的面纱揭去了,使我们可以对白复山们的肮脏灵魂一览无

汉语言当现代文学论文选题

汉语言当代现代文学 第一部分(1~~44) 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论《故事新编》 2.论鲁迅创作于西方现代文学 3.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 4.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 5.《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 6.《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东、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或《茶馆》人物论 7.《我与地坛》文本细读 8.论艾青笔下的土地与太阳 9.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10.戴望舒诗歌研究11.卞之琳诗歌研究12.何其芳诗歌研究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13.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14.张爱玲小说研究15.孙犁小说研究16.汪曾祺小说研究17.论穆旦的诗18.论钱钟书《围城》19.论贾平凹的散文20.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21.论余秋雨的散文22.论余华的小说23.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24.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25.舒婷诗作简析26.王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作的意义27.评王安忆的《长恨歌》28.评铁凝《玫瑰门》29.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30.论王朔的《动物凶猛》31.论韩东的诗歌写作32.分析王安忆(或莫言、余华、铁凝的一篇新创作的小说)33.我读海子的诗33.昌耀诗歌研究34.重读寻根小说35.老舍与北京城(或张爱玲与上海、王安忆

2.与上海、王曾祺笔下的昆明、36.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散文、赵树理与山西等)37.阿来小树的叙事艺术38.毕飞宇小说中的女性想象39.90后小说研究40.网络文学之我见41.生态文学研究42.新市民小说研究4 3.官场小说研究4 4.新世纪文学审美形态研 第二部分(1~~83) 1.论文学研究会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3.论阿Q性格 4.论郁达夫小说中的零余者形象 5.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6.论左拉对矛盾小说创作的影响 7.论里尔克对冯至诗歌的影响 8.论冰心体 9.论曹禺的《雷雨》10.论闻一多诗中的想象11.论丰子恺的散文创作12.论中国现代学者散文13.论戴望舒的诗14.论徐志摩的诗15.论绘画对艾青诗歌创作的影响16.论感觉派17.论钱钟书的《围城》18.论上海文化对张爱玲小说的影响19.论满族文化对老舍小说创作的影响20.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21.论海派22.论京派22.论九叶诗人24论孤岛文学25.论解放区的文学创作26.论“赵树理方向”27.论老舍的《茶馆》28.论《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29.论寻根文学思潮30.论新写实小说31.论新历史文学32.论朦胧诗33.论北岛的诗歌创作34.论舒婷的诗歌创作35.论任洪渊的诗歌创作36.论晚生代小说创作37.论杨朔散文的意境38.论

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价值

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其价值 张洁是20世纪80年代最具女性意识、最富才情的女作家。她以自己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 描绘,尤其以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索而给新时期女性文学增添了一道 靓丽的风景。张洁的作品一方面表现了对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身为女性这一实事驱使她一次又一次将笔触 游进女性世界,抒写女性故事,探寻她们精神世界的建构。张洁几乎勾勒了当代女性独立、解放的完整的精神历程。张洁的文本实践作为她对女性命运的一种形象表述,主要是通过对传统女性神话的拆解以及 男权中心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偏见的颠覆,来张扬其女性意识。张 洁的女性意识主要表现在“女性观”和“婚姻爱情观”两方面。张洁在《方舟》中提出:“女人是独立的”女性观,并提出“要争得妇女的解放,决不仅仅是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的平等,它是靠妇女自强不息, 靠对自身存在价值的认识和实现”。与传统的女性观和现实的女性观 加以比较,张洁的女性观在当代不能不说是进步的,因而也引起了世 人的关注。张洁是一位理想的的爱情主义者。她满怀爱情理想, 构想一种美好的两性情感关系,给新时期女性文学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张洁以独具一格的勇气,女性的率真敏感给刚刚苏醒的文坛带来一股 清新的风——《爱,是不能忘记的》,可以算作新时期女性文坛中最早的探索婚姻爱情观的文学作品。随后张洁又发表了《方舟》、《祖母绿》等作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张洁苦苦追寻理想的爱情婚姻,追寻着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张洁为新时期女性文学树

立起一面理想主义的大旗。总之,张洁的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充分体现了新的发展时期的时代特点。它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艺术手法

高考小说阅读复习艺术 手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高考复习 小说阅读之艺术手法 1.《考试说明》对赏析小说艺术手法有何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赏析作品艺术表达技巧是小说阅读考查不可或缺的内容。《考试说明》对此分别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中作了说明: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小说的艺术技巧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较为复杂、丰富的技巧系统,与散文鉴赏中的表达技巧系统是完全相通共用的,但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表达特色。近年来,高考小说命题有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 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从这一点来讲,小说的艺术技巧更为广泛。若从考试的角度看,它与前面散文部分所谈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区别。单就小说而言,艺术技巧更突出写人手法、情节结构技巧、环境描写技巧和语言艺术四个方面。 2.高考小说艺术手法题的命题有什么特点 小说的表达技巧很广泛,很复杂,可考的技巧很多,如情节结构技巧、环境描写技巧、人物塑造手法等。高考小说考查则是以塑造人物的表达技巧为重点的。

小说表达技巧的考查不限于某种手法的判定上,更在于考查这种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效果,因此,它常把手法的判定和表达效果的分析综合起来考查。 小说表达技巧的考查也可分为两个角度:一是整体上赏析,二是局部赏析。就现已考查的情况来看,以局部赏析为主,设题切口小,考查的指向性明确,或描写,或修辞,或分析其作用,或赏析其效果,考生比较容易把握。 知识储备一 小说表达技巧一览表 一、表达技巧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人称 1、表达方式 第一人称叙述叙述亲切自然,给人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叙述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叙述不受时空限制,叙写展现自由灵活。 2、叙述方式 顺叙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 3、人物描写 (1)直接描写: 肖像、神态、动作描写作用: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赏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小说典型考点复习(语言) (2012丰台二模)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两个感恩节①的绅士 欧?亨利 ①斯塔弗·皮特坐在联合广场喷泉对面人行道旁边的第三条长凳上。九年来,每逢感恩节,他总是不早不迟,在一点钟的时候坐在老地方。但是,斯塔弗·皮特今天出现在一年一度的约会地点,似乎是出于习惯,而不是出于饥饿。 ②皮特一点儿也不饿。来这儿之前他刚刚大吃了一顿,如今只剩下呼吸和挪动的力气了。他的衣服当然褴褛,衬衫前襟一直豁到心口,可是夹着雪花的十一月的微风只给他带来一种可喜的凉爽。因为那顿特别丰富的饭菜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斯塔弗·皮特不胜负担。 ③那顿饭完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路过五马路起点附近的一幢红砖住宅,那里住有两位尊重传统的老太太。她们派一个佣人等在侧门口,吩咐他在正午过后把第一个饥饿的过路人请进来,让他大吃大喝,饱餐一顿。斯塔弗·皮特去公园时,碰巧路过那里,给管家们请了进去,成全了城堡里的传统。 ④斯塔弗·皮特朝前面直瞪瞪地望了十分钟之后,觉得很想换换眼界。他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慢慢把头扭向左面。这时,他的眼球惊恐地鼓了出来,他的呼吸停止了,他那穿着破皮鞋的短脚在砂砾地上簌簌地扭动着。 ⑤因为那位老先生正穿过马路,朝他坐着的方向走来。 ⑥九年来,每逢感恩节,这位老先生总是来这儿寻找坐在长凳上的斯塔弗·皮特,总是带他到一家饭馆里去,看他美餐一顿。 ⑦老先生又高又瘦,年过花甲。他穿着一身黑衣服,鼻子上架着一副不稳当的老工眼镜。他的头发比去年白一点儿,稀一点儿,而且好象比去年更借重那支粗而多节的曲柄拐杖。 ⑧斯塔弗·皮特眼看他的老恩人走近,不禁呼吸短促,直打哆嗦。 ⑨“你好。”老先生说,“我很高兴见到一年的变迁对你并没有什么影响,你仍旧很健旺地在这个美好的世界上逍遥自在。仅仅为了这一点幸福,今天这个感恩节对我们两人都有很大的意义。假如你愿意跟我一起来,朋友,我预备请你吃顿饭,让你的身心取得协调。” ⑩老先生每次都说同样的话。九年来的每一个感恩节都是这样。这些话本身几乎成了一个制度。除了《独立宣言》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同它相比了。以前在斯塔弗听来,它们象音乐一般美妙。现今他却愁眉苦脸,眼泪汪汪地抬头看着老先生的脸。细雪落到斯塔弗的汗水淋漓的额头上,几乎咝咝发响。但是老先生却在微微打战,他掉转身子,背朝着风。 ?斯塔弗抬着头,瞅了他一会儿,自怨自艾,好不烦恼,可是又束手无策。老先生的眼睛里闪出光亮,他脸上的皱纹一年比一年深,但他那小小的黑领结依然非常神气,他的衬衫又白又漂亮,他那两撇灰胡髭典雅地翘着。 12“谢谢你,先生。非常感谢,我跟你一起去。我饿极啦,先生。” 13饱胀引起的昏昏沉沉的感觉,并没有动摇斯塔弗脑子里的那个信念。老先生带着他的一年一度的受惠者,朝南去到那家饭馆和那张年年举行盛宴的桌子。

张贤亮小说文献综述

学界在张贤亮的小说研究上已经取得很大成就,整个研究梯队包括了老、中、青几代学者。这里综述一下研究的现状。 80 年代以来,对于张贤亮小说研究可以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进行分类描述: 1.社会历史批评 该批评方法在张贤亮小说研究中一直处于主流位置,可以说是代有其人。代表性的批评家有丁玲、曾镇南、谢永旺、季红真、张志忠、郎业成等。曾镇南高度评价了作家的精神气质和创作态度,并认为张贤亮的小说深沉而广泛地反映时代的生活风貌。他将之 1984 年前的小说创作分成两个创作阶段加以评论,指出其文章合为时而著的特征,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对张贤亮小说中的男、女人物性格进行分析,细致周详。季红真指出,在张贤亮的创作中存在两个彼此参照的世界:一个是底层劳动者朴素、健康的情感世界,另一个是知识分子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这两部分人物彼此参照的命运,构成了张贤亮反思历史的两个基本视点”;同时指出作者的文化构成导致他的小说美学风格的欠缺。她认为《河的子孙》和《肖尔布拉克》是张贤亮作品中最成功的两个中篇。张志忠认为《河的子孙》塑造出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魏天贵,并对其的性格特征作了全面分析,提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我们的民族精神的关联。评论最后,张志忠觉得小说为了塑造完美的人物,有人为地弥合痕迹,这样“不仅违背了生活的真实,更破坏了作品‘缺陷美’的美学风格的一致性”。此外,陈文坚、刘贻清、龙化龙、周致中、郎业成的文章值得一读。 1984 年后,伴随《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发表,张贤亮的小说在文坛引起巨大轰动,对《绿化树》的研究一时学者云集,就人物形象、性描写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胡畔率先指出,“《绿化树》对于知识分子的贬低显然是错误的,而其中有关苦难的种种教益的描写则主要是把握分寸不准确的问题。这两方面的缺陷都表现出‘左’的影响或痕迹。”胡畔写道:“《绿化树》没有回避当年的艰苦环境及其给人的精神带来的严重痛苦,同时力图用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看待这种苦难的得失。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其间却又多多少少流露出一种对苦难的病态崇拜,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又一问题。”简单地说,胡畔主要就《绿化树》中对知识分子的贬低和对苦难的病态崇拜提出了自蓝翎首先反驳了胡畔的观点,认为“胡畔那样指责赞扬《绿化树》的人,是没有充分的根据和说服力的”,蓝翎在文章中认为章永璘产生的过分夸张的痛苦之感,“正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章永璘认识的畸形性”。指出“章永璘的形象既丰富又复杂,他是在不能超越历史的条件下,开始了‘超越自己’的思想旅程”。黄子平回应胡畔观点,认为《绿化树》显然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对苦难的“神圣化”和对农民的“神圣化”,同时指出《绿化树》并没有从艺术上解决由于二十年的时间差而带来的内在矛盾,表现在作品用章永璘的第一人称自叙的角度展开,读者很难把今天的作者与二十年前的章永璘区分开来,把作品的思想倾向和人物的心理状态区分开来;作者把“过去”也作为“现在”来看待,并没有从艺术上显示出时间进展的阶段性,再次《绿化树》用正剧的抒情语气展开,这种语气不可能使用嘲讽、幽默、反语等艺术手段来拉开作品内容与作品与读者的心理距离。 同样,掀起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讨论热潮的是作品中的性描写。蔡葵指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较好地描写了性爱的三个层次:自然的、社会的、审美的。李树声也认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通过性心理的描写来展示作品的主旨的,对性的描写基本上持肯定态度。而李劼则对作者的性观念进行了抨击,他认为小说所展示出的性爱关系毫无美感可言,因为它所描写的性爱过程并不是男人和女人的互相创造,而是黄香久单独地“创造”章永璘的拯救过程。他们之间是满足与顺从的关系。李贵仁则认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是作者借主人公名义代作的一个特定时代的忏悔录,性的描写只是作者“作为见证人,从一个不该忽视的重要侧面人手,流着眼泪真实地陈述了那个特定时代所造成的人的悲惨命运。李书磊从接受角度认为读者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的接受是因为性的压抑,正是因为读者自身的性

浅论张洁小说的语言风格

浅论张洁小说的语言风格 张洁,1937年出生,原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当代女作家,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特殊贡献作家。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顶国家奖的作家,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纪录。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无字》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者。1989年获意大利马扭帕蒂[MALAPARTE]国际文学奖。1992年2月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举为该院荣誉院士。这一终身荣誉,授予世界各国七十五位包括作家在内的音乐、绘画艺术家。此院士仅授予美国公民,荣誉院士授予非美国公民。作品被译之英、法、德、俄、丹麦、挪威、瑞典、芬兰、荷兰、意大利等十多种语言,有三十余部译本。现任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工、国际笔会北京中山会员。主要作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无字》。 由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张洁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一个具有重大的影响的作家,作为女性作家的一个代表人物,张洁的小说在语言风格上拥有自己的特点,这种风格简而言之就是语言中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下面对此作一些论述。 一、追求视觉美 夏季的夜晚是短的,黎明早早的来临,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以前,森林、一环一环的山峦,以及群山环绕着的一片片小小平川,全部隐没在浓色的雾色里。只有森林的顶端浮现在浓雾的上面。随着太阳的升起,越来越淡的雾色游移着、流动着,消失得无影无踪。沉思着的森林,平川上带似的小溪全部呈现出来,远远近近,全是令人肃穆的、层次分明的、浓浓淡淡的、深深浅浅的绿色,绿色,还是绿色。 森林啊,森林,它是孙长宁的乐园;它的嘴巴被野生的浆果染了;口袋被各种野果塞满了,额发被汗水打湿了;人被森林里的音乐陶醉了。 陈年的腐叶在他脚下沙沙地响着,风儿在树叶间吹动着;蝴蝶飞着,甲虫和蜂子嘤嘤地哼着;啄木鸟笃笃地敲着。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了一声又停了下来,从森林深处传来了另一只鸟儿微弱的啼鸣,好像是回答这只鸟儿的呼应。……悠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方法3《小说语言特色鉴赏》教学参考

【题文】 从近几年高考的题目看,小说是各省市考核的重点,但总体上看这类文体的阅读得分率不高,不少考生见到小说阅读题就心里没底,实际小说阅读也有一定的方法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小说阅读题的解答还是很有帮助的。 语言,是指作家通过小说作品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所使用的文学语言。小说语言有何独到之处?有哪几种最主要的特色? 一、考点解读 不同的作者,会有不同的语言艺术特点。这里的艺术特点有时是指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 有时是指在特定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遣词造句等修辞方面的特点,如炼字、长短句、整散句等。另外,也包括作者语言的地域色彩、语体色彩。 【常见设问方式】 (1)以×××为例,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作品在语言运用上的妙处。 (2)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特色,试从某一角度加以分析。 二、【方法归纳】 解答小说语言艺术的答题?6角度? 1.词语方面 经过千锤百炼的词语,其艺术效果是凝练、细腻、形象、逼真,能够形象地表现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同时也能很好地表现小说的主题。常考的词有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等。 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一句?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写林冲用了几个连贯的动词?掇??挺??拽??喝?,前三个动词说明他的小心谨慎,做事细心。?喝?这个词说明他经过了艰苦的思想斗争,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一个转变立场、抛弃幻想、要手刃仇人、同以前的统治者彻底决裂的反抗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2.句式方面

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对偶句、排比句、四字格短语)与散句(句子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运用。 3.修辞方面 辨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表达效果有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言简意丰、含蓄隽永、平实质朴、准确精当、强调强化、惟妙惟肖、穷形尽相、淋漓尽致、留有空白、情韵悠长、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诙谐幽默、辛辣犀利等。 4.语言特色方面 可从语言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生活特色等角度思考,如果是小说中人物语言还要注意考虑与其身份地位、文化程度、性格心理相符。如乡村题材(包括人物语言),常常通俗朴实,具有地方特色;城市小市民题材,常常细腻委婉,寓意很深。 5.作品的语言风格方面 如幽默、辛辣、平实、华丽、豪放、婉约、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 6.语体色彩方面 (1)口语:朴实、风趣、形象、生动、有地方色彩。 (2)书面语:庄重、典雅、含蓄深沉。 三、典例剖析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快七十岁了;人老,心可不老实。年轻的时候他当过库兵,设过睹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在前清的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跪上铁索,刘四并没皱一皱眉,没说一个饶命。官司教他硬挺了过来,这叫作?字号?。出了狱,他开了个洋车厂子。土混混出身,他晓得怎么对付穷人,什么时候该紧一把儿,哪里该松一步儿,他有善于调动的天才。车夫们没有敢跟他耍骨头(注:调皮捣乱)的。他一瞪眼,和他哈哈一笑,能把人弄得迷迷糊糊的,仿佛一脚登在天堂,一脚登在地狱,只好听他摆弄。到现在,他有六十多辆车,至坏的也是七八成新的,他不存破车。车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