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化疗在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应用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挥 对肿瘤 的杀伤力 , 细胞变性坏死至凋亡 , 使癌 减少宫旁浸
润, 减少淋 巴结转移 。【】 中并未见新辅助化疗组明显盆 3术
静脉滴注顺铂 5 g n 第 2天静脉滴注 , 0m /Iz 3周重复 1 , 次 般 2 3个疗程 , - 化疗期间给予静脉水化及对症治疗 , 监测
一
腔 充血 , 发症无 明显增加 , 并 并使肿块缩小 降低 手术难度 , 提高手术满意度 , 减少 医源性播散。
2 1 年 l 月下~ 2 00 2 第 卷 第 3 期 6
De e e 2 O e mb r 0I V0 . 1 2 No 36
中 国 中 医 药 咨 讯
J un l fC iaTrdt n I ie eMe cn nomain o ra hn a io a n s diieIfr t o i Ch o ・1 63・
进 展 为 临床 无 效 。
a d esete[. It l no,0 4 96:5 - 7 . n prpci s ] n Ci O cl2 0 . ()4 8 4 0 v J J n
[ ] 晓 东 , 幸 , 宫 颈 癌 的新 辅 助 化疗 『 . 实用 肿瘤 杂 志 2程 谢 子 J ]
4 M。治疗前完善检查 , C 血常规检查 : c大于 40 0 / wB .×19
L, 血小板 计数(i大于 10xl /L Pt ) 0 。心电图、 胸片正常 , 心 肺功能及肝 。 肾功能未发现明显 异常。 卡氏评分 (a o k 评 Kmfv s 分) 0分。两组患者 的年龄 、 37 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类均无 明显 差 别 ( < . )具 有 可 比性 。 P 00 , 5
2 结 果
通过手术技巧 、放 射设备 和技术 的不断改进来改变这种状 况之后 , 发现效果并不理想 , 化疗在宫颈癌 的治疗中又逐渐
宫颈癌早早期治疗方案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宫颈癌筛查项目的普及,早期宫颈癌的发现率逐渐提高。
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好,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宫颈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宫颈癌早早期治疗方案。
一、宫颈癌早期诊断1. 宫颈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是目前最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检测,早期发现异常细胞。
2. 宫颈HPV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宫颈细胞中的HPV病毒DNA,早期发现HPV感染。
3. 宫颈活检:对于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异常的患者,需进行宫颈活检,以确诊宫颈癌。
二、宫颈癌早早期治疗方案1. 宫颈癌早期治疗方案(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①CINⅠ级:一般无需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若复查结果持续异常,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
②CINⅡ级:可行宫颈锥切术,如冷刀锥切术(LEEP)或冷刀环形电切术(LLETZ)。
③CINⅢ级:可行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
(2)微小浸润癌:①微小浸润癌Ⅰ级:可行宫颈锥切术或全子宫切除术。
②微小浸润癌Ⅱ级: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2. 宫颈癌早早期辅助治疗方案(1)放疗:①术前放疗:对于CINⅢ级、微小浸润癌Ⅰ级、微小浸润癌Ⅱ级等患者,可行术前放疗,提高手术切除率。
②术后放疗:对于术后病理提示局部残留或转移的患者,可行术后放疗,提高生存率。
(2)化疗:①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可行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
②辅助化疗:对于术后病理提示局部残留或转移的患者,可行辅助化疗,提高生存率。
三、宫颈癌早早期康复治疗1. 心理康复:宫颈癌患者常伴有心理压力,可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体能康复:宫颈癌患者术后可能存在体能下降,可进行适当的体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3. 性功能康复:宫颈癌患者术后可能存在性功能障碍,可进行性心理辅导和性教育,帮助患者恢复性功能。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蒋绍莉;庞洁妮【摘要】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我院56例宫颈癌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
两组病患均进行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治疗。
观察组病人先进行经动脉新辅助化疗,进行同步放化疗。
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同步放化疗。
对比两组在宫颈癌治疗的效果。
观察组治疗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1、2、3年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新辅助化疗在治疗宫颈癌不仅可以增加疗效,并且对宫颈癌患者1、2、3年复发转移率显著降低,安全性较好,临床值得推荐。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2页(P2530-2531)【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宫颈癌【作者】蒋绍莉;庞洁妮【作者单位】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妇瘤科,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妇瘤科,广西玉林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约占所有女性肿瘤的15%左右[1]。
宫颈癌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及放疗治疗。
尤其是鳞癌对放射治疗敏感。
近年来抗癌化学药物的迅猛发展,过去认为对宫颈癌无效的化疗,现在已成为辅助治疗的常用方法[2]。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及临床肿瘤杂志等杂志报道放化疗提高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使死亡率下降30%~50%[2,3]。
因此,新辅助化疗在临床中治疗宫颈癌已得到新的发展。
因此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引起临床的重视,为此本研究采用新辅助化疗(NACT)治疗28例宫颈癌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6例。
年龄30~65(42.6±3.3)岁。
以宫颈癌分期评价:Ⅱ期宫颈癌患者33例;Ⅲ期宫颈癌患者23例。
肿瘤细胞病理类型:鳞癌42例;腺癌10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
按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

2012年12月第19卷第12期收稿日期:2012-10-17修回日期:2012-10-25作者简介:陈雪梅(1976-),广东怀集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从事妇产科临床。
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本研究选择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患者具有宫颈癌典型临床表现;②患者均有宫颈癌典型特征;③患者经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宫颈癌;④患者均具有手术指针;⑤患者均为首次确诊患者;⑥患者年龄均小于65岁;⑦患者按照美国麻醉学会分级(ASA 分级)为Ⅰ~Ⅱ级;⑧患者为初中以上文化,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⑨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②患者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③患者无手术指针;④患者有新辅助化疗禁忌症;⑤患者为过敏体质;⑥患者为精神疾病患者,无完全行为能力。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 组和B 组:63例A 组患者中年龄(53.56±5.28)岁,病程(6.49±1.62)天,肿瘤直径(4.27±1.02)cm ;63例B 组患者中年龄(53.73±5.39)岁,病程(6.57±1.75)天,肿瘤直径(44.19±1.14)cm ;两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A 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而B 组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前给予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齐鲁制药生产的顺铂(国药准字H37021358)50~70mg /m 2静脉滴注,控制滴速,扬州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紫杉醇(国药准字H20043121)135~175mg /m 2静脉滴注,控制滴速。
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

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目前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以手术或同步放化疗为主。
手术通常适用于早期宫颈癌患者,而对于已有局部和区域扩散的宫颈癌患者,已经不具备手术治疗的优势,所以需要采用同步放化疗的方法。
因此,同步放化疗已经逐渐成为目前的诊疗常规,在临床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便就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与同步放化疗展开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论述。
标签: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一、引言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水平不断发展,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手段也逐渐进步,这使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手术及放疗是传统治疗方法,随着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大量事实表明宫颈癌属于“化疗敏感”肿瘤。
因此,在化疗的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对于宫颈癌的治疗已经有了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等多种不同模式。
本文便对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及同步放化疗的方法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二、新辅助化疗(一)新辅助化疗概述新辅助化疗也被称为先期化疗,是一种在确定的局部治疗之前采用的化疗手段,属于辅助治疗。
具体是指在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或者放疗等局部治疗之前,事先给与患者一定的全身化疗。
目前,新辅助化疗通常应用于组织学分化差的鳞癌、特殊组织类型宫颈癌(包括黏液性腺癌、宫颈鳞腺癌、小细胞癌等)、局部晚期宫颈癌、妊娠合并宫颈癌等患者的治疗。
(二)新辅助化疗的预期效果第一,对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手段,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肿瘤负荷,有利于在手术中将肿瘤组织全部切除干净,使得手术的治愈率得以提高。
第二,能够有效削弱宫颈癌细胞的活力,降低宫颈癌细胞在手术过程中播散及在手术之后转移的几率。
第三,采取新辅助化疗手段可以使患者的宫旁浸润状况得以显著改善,使患者达到可以进行手术的期别,增强患者对手术的适应能力。
第四,有助于缓解或者彻底消除患者的亚临床病灶,降低治疗后病情复发的可能,避免癌细胞的远处转移。
第五,使宫颈癌肿瘤细胞周期同步化,以强化整体集中治疗的效果。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CARNOL H EkC l OG/A N IE F I
盛固
术 前 新 辅 助 化 疗 对 宫 颈 癌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的 观 察
杜 毅 新
( 湖南 省 第 二人 民 医 院 长 沙 400 ) 1 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宫 颈 癌 患 者术 前 新辅 助 静 脉 化 疗 的 临床 疗 效 。 法 收 集 本 院 2 0 年 1 方 06 月至 2 0 年 1 08 月收 入 院 的3 例 宫 5 颈 癌( —Ia患者 , I b I) 术前给 以B P 案( I方 顺铂 + 异环 磷 酰胺 + 来霉 素) 博 的新 辅 助静 脉 化 疗 , 有 病人 均完 成 2 疗程 化 疗 , 疗结束 所 个 化
t e a y b p l i e a n t o , - me s r m e t r g e s o o c r c l t h r p y e v c x mi a i n B- a u e n s e r s i n f e vi a umo s Ev l a e a c r i g o t n r UI e f c , t r r , a u t d c o d n t s a da d CC f e t Af e
I 2 efcec f9 .7 1 / 1,P % 0 3 )O e o h fiin I l 0 (/ ) b fiiny o 0 4 % ( 9 2 ) i b fiiny o 0 4 %(9 2 ) D 0 ( / 5 , n f te efc t b l 07 7 ,I Zef e c f9 . 7 1 / 1, i e c a pro f efcec 7 1 ( / )C ria u os c fet e ce oh rp f ce tC 4 3 ( 2 3 ) R t f 9 . % 1 / 4 ≥ ei o fiiny 5 .% 4 7 .evcltm r<4m efci h m tea y ef in B 3 . % 1 / 5。 ae o 2 9 ( 3 1 ) d v i
洛铂联合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68例

洛铂联合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68例刘志杰;周军;李妍芹【摘要】目的探讨洛铂联合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理确诊的68例Ⅰb-Ⅱb 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洛铂联合氟尿嘧啶1~2个疗程,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新辅助化疗临床有效率达100%,副反应较轻,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接受性更好.结论术前洛铂联合氟尿嘧啶新辅助化疗可使Ⅰb-Ⅱb 期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降低,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2(010)005【总页数】2页(P143-144)【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洛铂;氟尿嘧啶;中医病因【作者】刘志杰;周军;李妍芹【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妇产科,兰州730050;甘肃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妇产科,兰州730050;甘肃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妇产科,兰州730050【正文语种】中文宫颈癌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和放疗是宫颈癌的主要的治疗手段。
巨块型或溃疡型宫颈癌患者由于出血、局部感染等因素,患者一般情况差,手术中出血多,且术后复发率高。
近年来,对这一类宫颈癌患者多采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 erapy,NACT),缩小病灶范围,再行根治术[1]。
自2008年我科采用洛铂联合氟尿嘧啶对68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宫颈癌患者,年龄36~66岁,中位数47.6岁。
所有病例经病理切片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Ⅰb-Ⅱb。
化疗前行血常规,心、肝及肾功能检查。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行1~2个疗程洛铂加氟尿嘧啶方案化疗:洛铂50mg/次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滴3h,d1,氟尿嘧啶1000 mg/次,4~6h静滴,1~4 d,21d为1疗程。
化疗前无需特殊处理。
2.1 疗效本组患者38例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18例化疗1个疗程。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应用分析

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对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方法把我院所接收的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其中一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新辅助化疗,之后再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之为观察组。
最后对两组患者的病灶大小以及血清scc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灶大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cc水平化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可以对患者的病灶大小进行有效的缩小,降低血清scc水平。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宫颈癌;应用分析作者单位:457001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总医院宫颈癌是全球女性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主要为手术和化疗。
随着现今新型化疗药物的出现以及给药途径、给药方式的不断改善,宫颈癌的治疗手段也就以化疗为主。
新辅助化疗是在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或者化疗之前所进行的辅助化疗策略,这种治疗策略已经推出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
下面本文就对我院临床上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把我院所接收的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直接采用手术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外一组采用新辅助化疗,之后再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称之为观察组。
其中这些患者年龄为26~58岁,平均年龄为(396±14)岁;其病理类型分别为腺癌6例、鳞癌54例;g18例、g239例、g323例;ib期38例、iib期22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对比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首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其中11例采用吉西它滨+顺铂方案,18例采用其他的含铂方案,还有1例采用的是不含铂方案。
其化疗间隔时间为3~4周,化疗方式均为静脉滴注。
在经过化疗之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化疗疗效制定其治疗方法,其中在化疗结束2~5周之后,19例进行了手术,均为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另外11例进行放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辅助化疗在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07-19T15:47:49.84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作者:伍鑫谢开红徐敏仙[导读]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应用。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早期宫颈癌术前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给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淋巴结转移率、切缘阳性率以及深层间质浸润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辅助化疗用于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切缘阳性率、深层间质浸润率及提高子宫切除率等优势,此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疗效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医学推广。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早期宫颈癌;临床疗效【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the application of early cervical cancer preoperative treatment.Method selection in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of our hospital between 90 patients with early cervical canc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experimental group give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analysis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Results experimental oper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uterus resection rate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 cut edge positive rate and deep stromal infiltration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 0.05).Conclusi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early cervical cancer,shrink the tumor size,lymph node metastasis rate,cut edge positive rate,deep stromal infiltration rate and improve the advantages of the uterus resection rate,this method is safe,reliable and high curative effect,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medicine.【Key words 】 the new adjuvant chemotherapy;Early cervical cancer;Clinical curative effect目前宫颈癌发病率位于我国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且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1]。
医院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具有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等缺点,且对于肿瘤体积较大的宫颈癌患者,由于肿瘤难以控制,易引发转移或复发,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新辅助化疗是目前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一种新型辅助治疗方法,又称早期化疗,该方法具有减少肿瘤细胞、降低宫颈癌病例分期、缩小病灶、提高手术疗效等优势,可为彻底根治宫颈癌提供有利条件[2]。
在治疗早期宫颈癌时,我院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临床中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10月~2015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4~75岁,平均(48.05±8.21)岁,其中腺癌10例,鳞癌66例,鳞腺癌14例。
所有患者均经确诊患有宫颈癌,且都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肾功能正常、无淋巴结转移、无严重内外科合并症等。
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手术操作法宫颈局部肿瘤直径小于4cm的患者可直接进行手术,采用Ⅲ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宫颈局部肿瘤直径大于4cm的患者需先进行放疗或化疗,待肿瘤体积缩小后再进行直接手术治疗,但对于年龄小于40岁的宫颈癌患者,临床医师应听从患者本人意愿至少保留其一侧卵巢,选用卵巢悬吊移位术代替直接手术,且手术子宫切除范围为宫旁及阴道下3cm左右[3]。
1.2.2实验组采取新辅助化疗法新辅助化疗用药主要包括紫杉醇、顺铂、奈达铂、博来霉素、氟尿嘧啶、长春新碱等,其中鳞癌常采用阿霉素(动脉)、顺铂(动脉),鳞腺癌和腺癌常选用顺铂(动脉),术前化疗均于腹壁下动脉处进行插管,局部麻醉情况下切开腹壁露出腹壁下动脉,将导管从动脉处插入髂外,髂总动脉到达腹主动脉分叉处,深度为22~24cm,然后双重结扎且固定血管和导管,化疗方式选取静脉滴注药物于导管内即可,化疗时间为1~2疗程,一个疗程为21~26天。
另外,注药前应将患者大腿根部用袖压带阻断股动脉血流,以便于药物能充分注入髂区动脉供血区。
化疗结束半个月后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1)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情况,例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等;(2)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切缘阳性率以及深层间质浸润率等相关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处理分析,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临床情况的比较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据研究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宫颈癌发病率占妇科恶性疾病的一半以上,而在我国该病发病率位居妇科恶性疾病第一位[5]。
目前临床医学界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无明确解释,但早育、早婚、性伴侣较多及多产的女性患病率较高[6]。
传统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方法主要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然而其治疗效率较低。
近几年有学者针对部分宫颈癌患者进行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法,该方法是进行宫颈癌手术前的辅助性治疗措施,能够有效抑制或清除可能出现的新病灶,提高子宫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切缘阳性率以及深层间质浸润率;缩小局部肿瘤体积,改善宫旁浸润,有助于手术操作[7];能够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进而发挥放疗增敏剂作用。
由于早期宫颈癌并无任何异常症状,患者常常难以发觉,但随着时间的推迟,病情会逐渐得到发展,患者察觉其阴道出现无规律性流血,另外,超过80%的患者会出现白带增多的现象。
新辅助化疗能促进宫颈癌患者CD4+和CD8+阳性的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经过人体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由于化疗药物能够有效抑制乏养细胞DNA修复酶,进而对肿瘤细胞的修复起到抑制作用。
我院采用新辅助化疗应用于早期宫颈癌术前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由实验结果得知,实验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子宫切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淋巴结转移率、切缘阳性率以及深层间质浸润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的治疗可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且该方法具有显著提高子宫切除率、提高手术有效率、缩小肿瘤体积及降低术中肿瘤转移的优势,明显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1]任韧.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2):1399-1401.[2]余辉,吴楠.早期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4):645-649.[3]武红.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42-43.[4]冯惠芳,李留霞.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途径临床比较观察[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6,29(1):45-46.[5]蒋玉,曹味纯,刘莉丽,等.术前使用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7):88-90.[6]王云燕.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5):125.[7]仲召霞,徐秋石,张光才,等.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4):3445-3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