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方案)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方案)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比大小(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挑、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 比大小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页地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地读法和 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地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地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地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地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 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地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 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地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地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地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一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马、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第二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内容: 学习比较数的大小17页,练习三中的第3、6、7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1—4各数比较大小,初步认识“〉”“<”、“=”符号。 2、结合插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使学生获得对数感的经验,对以后统计的题目的理解做准备。 4、、对数的概念理解能够掌握初步的体验和理解的经验。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图片、绒板、大于、小于、等于号卡片等。学生准备1—4的数字卡片,大于、小于、等于号卡片等。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比较大小的各种符号,学会运用各种符号。 教学设想: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物品的多和少引出数字的大小,再有符号辨别,为以后的简单统计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教育,检查学生的准备工作。 二、探究新知: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各数的认数、写数、还有许多新知识,这节课我们我们继续学习新的知识,看谁听的认真,学得好。 1、出示主题图。

师: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 草地上有三只小猴子,它们从商店买来了许多水果。小朋友你们看它们吃的可香了,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它们吃的是什么水果吗?它们是怎样分的这些水果吗? 2、教师分别出示小猴子、梨、桃和香蕉图。 教师先出示三只小猴子图,提问:这是几只小猴子?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小猴子的下面写3。教师在小猴子的旁边再出示四个梨,并指着四个梨提问:这是几个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在梨的下面写4。然后教师依次出示3个桃子、2个香蕉,分别写出3和2。 设计意图:从图片中的物品数量比较多少引出数字并比较大小。 3、比较数的大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这三只小猴子是怎样分这些水果的吗?请你们帮助它们分一分好吗?(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https://www.360docs.net/doc/901865132.html, 师;在这些水果中哪种水果和小猴子的个数同样多?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少?哪种水果比小猴子的个数多? (1)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3的多少。 师:3和3比较谁多?(一样多) 师:3和3一样多我们就在3和3的中间写等于号。 师:板书:3=3。教师领读:3等于3、中间的符号叫做等于号。 (2)师:教师出示:比较3和2的多少。 师:3和2比较谁多?谁少?(3多、2少) 师:教师肯定3比2多。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

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7比大小。 二、教学准备 课件、每同桌两人准备4只兔子、4只小羊、5只小熊、3只小猴的图片、以及一张粘贴表。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部分学生已经模糊地知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认识“=”“>”、“<”这些符号,而是让学生理解“>”、“<”、“=”含义以及学会运用这些符号。教材提供“猴子分水果”的情境过于简单,比较大小的素材过于单一。所以笔者大胆舍弃原主题图,创设了森林里4个家庭拔河比赛,丰富了比较大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比较“大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学习目标是: 1、在“动物拔河”比赛中,通过让学生整理、比较,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在情境中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 教学策略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凌乱的小动物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在“公平”与“不公平”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比较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学案例分析.docx

人教数学新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比大小》教学案例分析 一、背景分析 “比大小”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 页的教学内容。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会了通过直观比长短、比高矮的方法,以及认识了1~ 5 各数。其中“=、>、<” 在教材中都是首次出现,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在比多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关系符 号的实际意义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研究这一内容的教学,我们到第二批省级实验区一 所省级示范实验小学进行调研,一位实验教师的课给人许多启发。 二、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起思考 师:有一天, 3 只小猴子一起去游玩,玩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准备分吃各自带来的水果(出示情境图)。请观察, 3 只小猴子在做些什么?想些什么? 生 1:一只小猴子说,桃子正好 3 个,每人 1 个,边说边捧了桃子想吃。 生 2:另一只小猴子数了数香蕉说:慢着!香蕉才 2 根,每人 1 根不够吃的。 生3:第三只小猴子说,梨有 4 个,每人吃 1 个还多 1 个。 生4:小猴子们这样讨论着,第一只小猴子也不吃桃子了。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看来小猴子吃水果还碰到了够吃不够吃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些问题好吗?(学生高兴地说:好!) (二)展开探究,合作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其中喜欢的一种水果,想一想,分给 3 只小猴子吃,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自主操作、思考,进行小组交流) 师:请各组汇报你们的学习情况。 生 1:我们组讨论了小猴子吃桃子(边说边在视频展示台上操作),左边摆3只小猴子,右边一一对应着摆 3 个桃子,小猴子和桃子正好一样多。 生 2:小猴子吃桃子每人 1 个,正好够吃。 生 3:我想是表示 3 和 3 同样大小。 生 4:我想是表示 3 等于 3。 师:像这样我们就可以用“3= 3”表示。什么时候还可以用“=”呢?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页的内容,第21页第5题、第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各数? (二)排序? 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 2.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鱼。”?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人教版一年级比大小教案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是在前面学过的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三只猴子分水果(4个梨,3个桃子,2只香蕉)的主题内容,在一个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效果并不是很好。感觉这一内容离儿童的实际生活远了一点点,给学生的感觉不够鲜活。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也指出课堂教学中学习材料的提供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应该是丰富的,便于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根据这一理念的指导,在第2个班教学时我有所改进,我从学生自己身上所具有的东西入手,引导他们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从而引出“<、>和=”的认识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改变后的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大小。 2、能力目标: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合作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了哪些数字啊?(出示1--5数字卡片)。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同桌互相找找说说对方身上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用1-5来表示的。比一比谁最棒,找得又快又多! 2.同桌互找互说。一人说另一人听。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请愿意向全班同学汇报的同桌来说说。 (1个鼻子,2只眼睛,2只耳朵,2只手,2只脚,1条辫子,3个兜,衣服上有4朵花,4个字,5个手指头......) [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创设让学生去同桌身上找能用1-5来表示的东西的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个个兴趣高涨地去找去发现,并快乐地体验到原来自己身上也藏着这么多的数学知识。这样教师自然而然地把学习材料的选择权还给了学生,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学间的距离,从而使学生轻松地进入课堂,为课堂教学建立良好的开端。] 二、探究新知 1.师:找了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或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1:我们每个人的眼睛,耳朵这些东西是一样多的。师追问:都有几只?生:2只。 生2:我们每个人也都有2只手和2只脚。 生3:手指头,脚指头也一样多。 师:对了。象眼睛和耳朵同样多时,我们就说2只耳朵和2只眼睛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根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2=2。 知识迁移:师: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还能说出其他象这样的算式吗? 生1:我有2只手和2只脚。可以写成2=2。 生2:伸出一只手说:我的5个手指头和他的(指其同桌)一样多。可以写成5=5。 2.师:刚才小朋友很棒,找出了每个人身上一样多的东西。再观察看看,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比大小教案

《比大小》教学设计 冶师附小张慧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认识“>”“<”和“=”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做手指游戏,教师和学生一起做。 2.填字游戏,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二、引入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唤起学生的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时出示主题图)。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2)请学生观察“>”,教师及时板书简笔画,“开口朝大数”,学生学说顺口溜帮助其进行形象记忆。 3.教学“<”(猴和梨比)方法同2。 “尖尖朝小数。”

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教 案 教学目标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0以内数目表一张、例8放大图两幅、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读出下列各数。 35 76 89 90 96 00 2.老师报数,学生在本子上写数。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一个两位数,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这个数写作。 一个数,百位上是l,十位、个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二、新授。 .教学例7。 按照数的顺序.学生逐行独立完成。教师出示放大的100以内数目表,指定学生填写。 师生共同订正。 让学生回答例4提出的两个问题。 ①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引导学生逐项完成。 ②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横行看、竖行看等来发现。 从横行看:第一行是填单数,第二行是填双数.每一横行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竖行看:每一竖行的个位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0、1、2、3、4、5、6、7、8、9排列。 教师提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第5行第8个数是多少?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2.教学例5。 出示小棒图。

教师问: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教师追问:“左右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学生回答,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出示计数器图。 让学生观察后问: “左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右边的计数器表示多少?”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3 25.又问:“23和25这两个数相比较,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应该怎样表示?”老师在○里填上“<”大家齐读式子两遍。 另一幅图提问个别学生谁大于谁?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 3.做课本第42页“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学生可对照数目表,做完后集体订正。 三、练习。 、把下列卡片按数的大小顺序,先从小到大排,再从大到小重新排列。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大小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比大小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教学内容,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 1.小猴吃水果的课件。 2.投影仪。 3.4个梨、5个苹果、9朵花的磁性软件。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5个苹果、9朵花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1、1、2、3、4、5、6张数字卡片;小棒2根。

教学设计 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 1.课件展示。 a.3只小猴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况。 b.3只小猴共进午餐。草地上凌乱地摆放着3种水果──梨、桃和香蕉。 2.画外音(小猴说):我还没看清楚每种水果各有几人,你怎么就开始吃了?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摆脱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 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学生的摆法一般有以下两种。5.课件展示: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课本第17页的象形图。 6.提问:观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 学生回答后,在象形图下面写3、4、3、2。 教学比较2、3、4的大小 1.教学3=3。 a.画外音(小猴说):我可喜欢吃桃了,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件。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上册《比大小》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的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7~18页的教学内容,“做一做”第1题,练习二的第5、6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 1.小猴吃水果的。 2.投影仪。 3.4个梨、5个苹果、9朵花的磁性软件。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3只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5个苹果、9朵花的图片;“>”、“<”、“=”3张符号卡片和“1”、“1”、“2”、“3”、“4”、“5”、“6”张数字卡片;小棒2根。

教学设计 创设童话情境,引入象形统计图 1.展示。 a.3只小猴在美丽的大森林里玩耍的情况。 b.3只小猴共进午餐。草地上凌乱地摆放着3种水果──梨、桃和香蕉。 2.画外音(小猴说):我还没看清楚每种水果各有几人,你怎么就开始吃了?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一共有几种水果?它们各有几个?怎样摆脱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水果不够吃? 3.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4.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学生的摆法一般有以下两种。 5.展示:主题画中的猴、梨、桃和香蕉,从画面中跳下来,摆成课本第17页的象形图。 6.提问:观察摆放的图,数一数几只猴吃几个桃,几个梨和几根香蕉? 学生回答后,在象形图下面写“3”、“4”、“3”、“2”。 教学比较2、3、4的大小1.教学“3=3”。 a.画外音(小猴说):我可喜欢吃桃了,可我们每人能吃到一个桃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上册P17《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3、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学生的数感。 4、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和“=”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和“=”,知道其含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卡片。 本教学设计由https://www.360docs.net/doc/901865132.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901865132.html,提供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5,让我们先来念“手指歌”。 (学生活动。) 2、观察数量。 (媒体出示书第14~15页的主题图。) 师:小猴子想请同学们帮帮忙,图上的小猴和水果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学生可能回答:猴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梨的只数可以用4来表示;桃子的只数可以用3来表示;香蕉的只数可以用2来表示。) (根据学生回答,媒体出示小猴和水果的图片: 分别一一点击最下面的: 小猴、梨、桃、香蕉,媒体演示:它们的个数,最后出示3 、4、 3、2。教师同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既帮助学生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揭示课题。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么这些数哪个大那个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大小》。

(板书:《比大小》) 二、新授 探究一: 1、知道相等。 (媒体出示:小猴和桃子图。) 师:小猴最喜欢吃桃了,一个猴子吃一个桃子,桃子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借助学具卡片动手摆一摆、比一比。 (学生可能回答: (1)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猴子有3只,桃子也有3只,猴子和桃子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2)我用摆一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猴子摆了3只,桃子也摆了3只,猴子和桃子一一对应一样多,所以桃子够分了。) 师:刚才某某小朋友说的方法,也就是: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1只猴子对应1个桃子,……3只猴子对应3个桃子,正好一样多。 (点击媒体演示:一样多。分别点击猴子图和桃子图,媒体出示: 3、3。教师并板书。)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通过利用已经学过的数数和一一对应的方法,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感悟知识迁移。] 2、认识等号。 师: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好,你们已经会用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本领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了,你们真棒。3和3同样多,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同样多呢?(学生回答:等号。) (点击媒体出示:=) 师:等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表示这两个数相等。 (教师板书:3=3 ,带领学生书空;点击媒体出示:读作:3等于3;带领学生读一读。)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数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学生可能回答:等号两边的数相等;等号两边是两个相等的数。) 师:所我们可以说:相同数比大小,中间用等号。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学设计

第3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2课时比大小 【教学内容】:教材P17及练习三第3、6、7、8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符号“>”、“<”和“=”,并了解其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认识符号“>”、“<”和“=”,理解其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及其他有关图片。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子梨桃子香蕉 3 4 3 2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和“=”的? 2、出示第17页下面做一做: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两种东西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4,谁会读? (4)一只小熊吃一个玉米,玉米够吗? 三、练一练 第18页练习三的第3题

一年级数学比较大小教案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2节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第四课时】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关于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以及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100以内数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发给每个学生一个用汉字书写的编号(使用本节课课堂中出现的数字)五、教学过程 (一)参与游戏 师:课前老师发给每个人一个编号,看看你是多少号(汉字书写)。 请你在小卡片上写出这个数。再到小组里说说你是多少号? 这些数都是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我们除了会读、会写这些数,还学习了哪些有关数的知识呢?(数位、组成、比大小……) 一会儿在游戏中我们就要用到这些知识,拿好你的小卡片,准备好了吗?下面游戏开始了。 1.猜灯谜: 师:每个灯笼上都有一个数学问题,请你仔细读一读问题,如果答案就在 你手里就请你快点站到前面来。 (出示问题:订正、说说怎么想的?) 2.找朋友: 每个小动物都准备了一道题,答案在谁的手里,谁就是它的好朋友。 (1)6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 6个一和9个十组成的数

观察这两个数你发现什么?在写数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75和80之间的数是() (3)个位和十位都相同的数 这些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相同,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谁来当小指挥给他们排排队。 3.接龙游戏: 57、58、()、60、61 25、30、()、40、() ()、80、70、()、50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这些数是怎样排列的。 看看谁的数是需要的答案,就请你起立说说你的想法 4.送信 请你帮小蜜蜂送信,看谁送的又快又准? 打开书44页,独立完成第三题 (二)应用知识 1.打靶比赛 出示图片: 规则:每人打5下,以实际点数为所得的分数。 小冬小力、小方的成绩。 (1)请你在表格中记录下每个人的成绩 (2)订正:出示学生统计结果。 (3)请大家根据他们的分数,来按顺序排排队,好吗? 根据他们的成绩,你知道金牌、银牌、铜牌的获得者分别是谁吗?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金牌:银牌:铜牌: 2.赛跑比赛: 分别出示:跑步的场面和五个同学所用时间 (1)请你根据他们的成绩评选出前三名,把名字写在表格里。 (2)反馈结果。 小结:看来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越多越好。在解决问题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打靶比赛,谁的点数最多,谁就是冠军;而赛跑比赛,谁用的时间最少谁就是冠军。 3.颁奖: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获奖666 (1)

一年级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十位是7的两位数有 ( ) 2、比79多1的数是(); 比79少1的数是()。 二、新授。 1、教学例5。 (1)出示小棒图。 师:左边有多少根小棒?右边有多少根小棒?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 37 师:42里有几个十?37呢? 生:42里有4个十,37里有3个十 师:两边的小棒,哪边的多?42和37两个数比较,哪个数大? 比较哪边的小棒多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100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板书)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看小棒图比较大小 探究要求:请小组代表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42和37的大小的?

请学生代表发言,老师再做说明,42和37相比较,42大,37小,我们用“>”来表示它们的关系。 师:42和37比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教师总结: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板书) 三、巩固提升 出示计数器图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做完后集体订正总结。通过数字找家游戏“爱我你就帮帮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加深印象。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道怎么比较大小了吗? 两位数的比较方法: 先比较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 十位相同再比较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 五、课堂练习:课本P42的“做一做”第1题、第2题 六、课后作业:课本P45的第5题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的教学设计

小一数学比大小的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马、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 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 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 学生摆完,设疑激趣 :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和同样多; 比多; 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学生汇报:我把熊和鹿做比较。 师: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鹿有4只,熊有4只,所以鹿和熊一样多。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

一年级数学教案比大小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7比大小。 二、教学准备 课件、每同桌两人准备4只兔子、4只小羊、5只小熊、3只小猴的图片、以及一张粘贴表。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部分学生已经模糊地知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认识“=”“>”、“<”这些符号,而是让学生理解“>”、“<”、“=”含义以及学会运用这些符号。教材提供“猴子分水果”的情境过于简单,比较大小的素材过于单一。所以笔者大胆舍弃原主题图,创设了森林里4个家庭拔河比赛,丰富了比较大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比较“大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学习目标是: 1、在“动物拔河”比赛中,通过让学生整理、比较,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在情境中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 教学策略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凌乱的小动物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在“公平”与“不公平”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体验参与教学的快乐与成功,把学生真正推倒了学习主体的地位上。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一年级数学下册《比较大小》教案

第4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6课时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 2.能正确运用“>”“<”或“=”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两个数大小的一般方法,正确运用“>”“<” 或“=”。 难点:探索并总结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新知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老师要与大家一起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内容。 (板书课题:比较大小)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小棒比较42与37的大小。 (1)猜数游戏。 ①小朋友们,请你们猜猜老师手中小棒的根数。 ②验证:学生猜对后,再让一名学生把10根扎成1捆摆在讲台上。学生说数,教师写42. ③只看一眼小棒根数(事先放在投影仪上,用纸盖好)。学生猜对(37)

后,把3捆又7根小棒移到讲台上,教师写数37. (2)比较42与37的大小。 左边42根小棒,右边37根小棒,谁来说说这两个数谁大谁小,用什么符号衔接?(用“>”连接)你是怎样想的? ①根据数的顺序来比。42在37的后面,所以42>37. ②根据数的组成来比较大小。42是由4个十2个一组成的,37由3个十7个一组成,所以42>37. ③42比40多两根,37比40少3根,所以42>37。 (3)利用刚才的方法,比较大小。(手势表示) 2.利用计数器比较大小。 (1)教师在计数器上拨23,请学生读书,教师板书。 请一位学生上台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学生在个位上多拨几颗珠子) 教师提问:你为什么这样拨?(个位上的数比老师个位上拨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2)请全班同学拨数,要求拨的数比老师拨的要大,并请每位学生把老师拨的数与他们自己拨的数写在练习纸上,再用“>”“<” 比较大小。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提问:你是怎样比较大小 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当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而个位上的数不一

一年级比大小教案

一年级数学《比大小》教学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P17-18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动物头像学具、﹤、﹥和1—5数字卡片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 师: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 2、汇报交流。 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匹马、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动物?请用学具(动物头像)表示出来。 (2)学生摆完,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 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A、独立思考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 (教学设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学生汇报:我把熊和鹿做比较。 师: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A: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鹿有4只,熊有4只,所以鹿和熊一样多。 学生B:我用摆的方法进行比较,熊摆了4只,鹿也摆了4只,所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大小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比大小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7,第21页第5~ 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引出课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教师讲情景故事“小猴分水果”:今天,小猴皮皮过生日,听说他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同时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师提问:1.图上有 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 1个桃、 1根香蕉,够不够?学生有的说够,有的说不够。)师:小猴子也有这样的烦恼。 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板书课题:比大小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1)指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教师出示相应图片及数字。 (2)教师说明:当桃和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猴和3个桃相等。 (板书:“=”),等于号是两条一样长的线,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猴和香蕉比)。 (1)学生操作学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书3>2)。 (2)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像什么,用手势比“<”。 3.教学“<”(猴和香蕉比)方法同2。 4.请学生观察三道算式,小组讨论,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5.发散思维。 (1)看看还有谁和谁能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 (2)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时出了什么问题吗?(培养学生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你们说说怎样分才公平?(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后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知识运用 (一)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读题,请学生听清题意。 1.左图:两边各有几只灯笼,谁多谁少,几大于几? 2.右图:两边各有几只小猴,谁多谁少,几小于几? 学生独立填写,教师注意巡视,及时批改。 3.请学生读一读两道算式。 (二)做教科书第21页练习二第5题 1.学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图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小于几?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数字几来表示,几大于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