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称、转喻、提喻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比较

合集下载

借喻和提喻的辨析

借喻和提喻的辨析

借喻和提喻的辨析
借喻和提喻在修辞手法中常常被用到,它们有着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下面就对借喻和提喻进行辨析。

借喻是指将具体的事物用于比喻,通过比较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来增强修辞效果。

借喻常常使用的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常见的比如“他的嗓音像雷鸣般响亮”、
“他像一只猎豹一样快速奔跑”,通过借喻可以把抽象的感受或概念具象化,使之更加形象、鲜活,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借喻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可以通过鲜明的形象打动读者的感官,让读者产生
共鸣和情感上的体验。

借喻的使用还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或接受复杂的概念或抽象的
思想。

提喻,又称预喻,是通过提前提示某种暗示,而让读者自己根据提示进行推测和体会。

与借喻不同,提喻并不是通过直接的比喻,而是通过给出某种线索或暗示,让读者自己去
思考和表达。

“他面色苍白、嘴唇发紫。

这是一种怎样的预兆?”读者可以通过描述中给
出的线索推测出该人可能处于生病或受到惊吓的状态。

提喻的主要作用是引起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激发读者的探究欲望,通过暗示和启发,
让读者去深入思考、感悟作品中所蕴含的内涵或思想。

借喻和提喻都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方法,它们都可以通过比喻使作品更加形象和生动,并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借喻是通过直接的比喻来实现,借助生动形象的表述让读
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品。

而提喻则是通过给出线索或暗示,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和感悟,激发读者的思考与联想的欲望。

(二)文学语言的层面分析——3、语象

(二)文学语言的层面分析——3、语象

(二)文学语言的层面分析文学语言:1语音层、2语法层、3语象层3、语象方面(1)概念辨析:形象——语象——意象形象:T.西普尼在《文学批评术语用典》中以《麦克白》一剧中“形象”为例,区分了“形象”的五种含义:①描述:(麦克白夫人说):“我给孩子哺乳。

”②比喻性形象:怜悯像赤裸的初生婴儿。

③象征:指在全剧中反复出现而成为一种特殊意义的形象。

④场景:麦克白夫人杀人的情景⑤人物:麦克白的形象。

据上可以区分为两种形象:A:宏观形象:④⑤,仍由语言构成,但已超过了个别、具体的语言单位,乃非具体性的形象。

B:语言级形象:①②③,是具体性形象,乃上述宏观形象的细脆与基础。

语象(verbal icon),新批评派术语。

由具体的词语构成的象,语言级的象,包括描述、比喻、象征的象。

语象,直译为“用文字的物质材料制成的象”,有别于脱离言后在意识和想象中留存的形象,是指不脱离语词或词组的具体性形象。

语象的定义:语象即语言级单位的形象,它不是存在于意识中的形象,而是用文字这一特殊的物质材料制成的象,即是由能在读者意识中激发出相应的感觉经验的具体的字、词制成的象。

简单的说,语象,即语言级的具体形象。

形象,指宏观的象,靠整个、多个词语构成。

如:二00二世界杯开幕式。

意象,今天它往往和“形象”一词一起作为英文“i mage”一词的译语。

可简单地将“意象”分为以下两种情况:①意中之象——在心理学意义上,指存在于意识中的象。

②表意之象(寓意之象、或含意之象)——指由词语组成的,表达、包含或暗示一定的蕴意的语言形象。

相当于语象。

)(2)语象的分类简单的分为A单式语象B复式语象A单式语象——描述性语象。

意义单一。

B复式语象——比喻性语象(意义多重);象征性语象(象征)。

(3)比喻:比喻,由本体(喻指)与喻体之两造构成。

二月春风似剪刀。

喻指:春风——被代替者;喻体:剪刀——代替者。

比喻的奥秘就在于这喻体与喻指之间。

(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借喻和提喻的辨析

借喻和提喻的辨析

借喻和提喻的辨析借喻和提喻的辨析汪巍谭苹(渡普中心学校湖北·咸宁437200)摘要借喻和提喻是两种易为混淆的辞格。

二者形式上相似,都是借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

但其本质是不同的,可以通过例子的分析,抓住借喻和提喻特征来进行辨析。

关键词借喻提喻分析辨析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众所周知修辞学起源于希腊。

在二十多世纪之前亚里士多德的年代,是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修辞是“the art of per-suasion.”“metonymy”来源于拉丁语“metonymia”或是希腊语中“metonumia”意思是“change of name”。

实际上就是用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去替代我们所熟知的事物。

一般说来,“met-onymy”也包含了“synecdoche”。

我们也很难去定义“synecd-oche”。

“synecdoche”被认为是“metonymy”的特例,Arnold Lazarus 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

他是一种用部分代替整体,整体代替局部的修辞手法,也是用别的事物去代替想要表明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

这是外国对这两种修辞手法的一个大体的认识。

在中国,Metonymy这一术语,有人译为“转喻、换喻”。

也有人译为“借代”。

他们认为metonymy是一种基于邻接关系的修辞格,是“用一种名称代替另一种名称的方式”。

李国南坚持把metonymy译为“借代”。

“metonymy”普遍被翻译为“转喻、换喻”。

“synecdoche”一般被学者们译为“提喻”。

众所周知,“metonymy”或“synecdoche”是基于邻接关系的修辞格。

不管是“metonymy”还是“synecdoche”,其心理基础都是‘邻接联想’,并非‘相似联想’,应该跟‘比喻’一类辞格严格区分开来。

国内有些英汉双语辞书把“metonymy”和“synecd-oche”当做是两种易为混淆的辞格,它们的本体都不出现都是借乙事物来说明甲事物,这是二者相近的地方。

高级英语修辞总结

高级英语修辞总结

Rhetorical Devices一、明喻(simile)是以两种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对比,表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关系,两者都在对比中出现。

常用比喻词like, as, as if, as though等,例如:1、This elephant is like a snake as anybody can see.这头象和任何人见到的一样像一条蛇。

2、He looked as if he had just stepped out of my book of fairytales and had passed me like a spirit.他看上去好像刚从我的童话故事书中走出来,像幽灵一样从我身旁走过去。

3、It has long leaves that sway in the wind like slim fingers reaching to touch something. 它那长长的叶子在风中摆动,好像伸出纤细的手指去触摸什么东西似的。

二、隐喻(metaphor)这种比喻不通过比喻词进行,而是直接将用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写,甲乙两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似之处是暗含的。

1、German guns and German planes rained down bombs, shells and bullets...德国人的枪炮和飞机将炸弹、炮弹和子弹像暴雨一样倾泻下来。

2、The diamond department was the heart and center of the store.钻石部是商店的心脏和核心。

三、Allusion(暗引)其特点是不注明来源和出处,一般多引用人们熟知的关键词或词组,将其融合编织在作者的话语中。

引用的东西包括典故、谚语、成语、格言和俗语等。

英语引用最多的是源出《圣经》故事以及希腊、罗马神话、《伊索寓言》和那些源远流长的谚语、格言等。

例如:1、Grammar may be his heel of Achilles.语法是他的大弱点。

高考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高考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高考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引言:2017年正迎来紧张的高考备考阶段,为帮助大家减轻压力,提高英语考试成绩,店铺为各位考生整理了写作中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希望大家加以利用,高分作文不是梦!1.Simile 明喻明喻是将具有共性的不同事物作对比.这种共性存在于人们的心里,而不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标志词常用 like, as, seem, as if, as though, similar to, such as 等.例如:1>.He was like a cock who thought the sun had risen to hear him crow.2>.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3>.Einstein only had a blanket on, as if he had just walked out of a fairy tale.2.Metaphor 隐喻,暗喻隐喻是简缩了的明喻,是将某一事物的名称用于另一事物,通过比较形成.例如:1>.Hope is a good breakfast, but it is a bad supper.2>.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3.Metonymy 借喻,转喻借喻不直接说出所要说的事物,而使用另一个与之相关的事物名称.I.以容器代替内容,例如:1>.The kettle boils. 水开了.2>.The room sat silent. 全屋人安静地坐着.II.以资料.工具代替事物的名称,例如:Lend me your ears, please. 请听我说.III.以作者代替作品,例如:a complete Shakespeare 莎士比亚全集VI.以具体事物代替抽象概念,例如:I had the muscle, and they made money out of it. 我有力气,他们就用我的力气赚钱.4.Synecdoche 提喻提喻用部分代替全体,或用全体代替部分,或特殊代替一般.例如:1>.There are about 100 hands working in his factory.(部分代整体)他的厂里约有100名工人.2>.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特殊代一般)他是本世纪的牛顿.3>.The fox goes very well with your cap.(整体代部分)这狐皮围脖与你的帽子很相配.5.Synaesthesia 通感,联觉,移觉这种修辞法是以视.听.触.嗅.味等感觉直接描写事物.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论《高级英语》中的修辞教学——以转喻和提喻为例

论《高级英语》中的修辞教学——以转喻和提喻为例

[ 关键词 ] 修辞教学 ; 转喻 ; 提喻 ; 异同 ; 常规关 系 [ 中图分类号 】 3 9 H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6 1— 3 0 2 1 0 0 8 17 5 3 (00)4— 0 9—0 4


引言
说这 句 话 所 使 用 的 修 辞 手 法 是 转 喻 ( tn. me y o my ¨ 引L 。 由此而 产生 的 区别 标 准 的模 糊 性 让 )儿 3 J
骨 ( ) 。反 之 , 可 以 由 整 体 代 表 部 分 , 船 等 也 如 A s ai ba aa aa ci e( 大 利 亚 板球 队 ut l et n d t r k t 澳 r a C c
基 于教学 中学 生对 于某 些修 辞手 法之 间 区别
标 准方 面的模 糊 , 们 以转 喻 和提 喻 的异 同为 切 我
学研究 。
安 阳 师 范 学 院学 报
切 关系 的事物 。但是 提 喻更 多 的是用 某种 事物 的

提到 “ n l S m”我 们 就 会 想 到 “ 国 ” 提 到 U ce a 美 ,
部分来 代替 整体 , 或用 事物 的整体 来代替 部分 。
“ . B( K G. . 克格勃 ) 我 们就 想 到苏 联 问谍 , 等 。 ” 等
和提 喻难 于 区分的原 因在 于两 种修 辞手 法都 涉及 到 了用一 种事 物的名 称来 代替 另外 一个 与之 有密
学生手 上所 拿 的 电子辞典 或形 形色 色 的教辅 书籍告 诉他 们 的答 案 各 有 不 同 , 的 说这 句 话 所 有 使 用 的修 辞 手 法 是 提 喻 (yedce , 有 的却 sncoh ) 而

换喻、提喻和代称

换喻、提喻和代称
l e t香 a
e
n
a n
n
o
e
《,
a r
t r: 二
e
t i《 川
.
,
f
、、 e a
川,
a ,l
d
m
o n
e
y)


m
th
o
4
种 格式 用得最 多
h
a

t ;
:
:
e r o
he
w
u n
g
r a
y
t ll
ha i
e
r

f
`
th
e
` ,
ld

t
`)
, e ; 一 l
` ,n
g ,W e T
n a
e b、
(
.2


P: :
,、 e
代替
u
。,., n e
y)
以 工 具代替动作 或 行为者 …b u

t
fo
r
ma k i n g
n
il, n
y e
,
,
1, i s P 朗
、“
,
ld
P
( r
,v e

xi i
ig h
t
ie
r
t
ha
n
h is
3
.
但就挣钱 来说 他 的 笔要 比 镐头锋 利 ( 用 伴 代替 w i t i g p i k 代替 p i k i g ) 以 作者名称代替作 品 名称 id h Ii k e d H d t S k “ p 。 他 说他喜欢 读莎 士 比 亚 的作 h

常见11种修辞手法特点、作用详解

常见11种修辞手法特点、作用详解

常见11种修辞手法特点、作用详解修辞手法特点、作用一、比喻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1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2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理,达到说得形象、生动、明白的目的。

3对事物进行比喻:用比喻来对事物某某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4对道理进行比喻: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

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构成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二、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称、转喻、提喻三种修辞手法的对比换称(antonomasia)、转喻(Metonymy)、提喻(synecdoche)这三种修辞手法都属于关系类修辞,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用某一事物的名称指代另一事物的名称,故而常常容易使人混淆。

目前国内有关英语修辞的教科书中就常将这三种修辞手法混为一谈,使得老师和学生对此模糊不清。

其实,如果将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用法弄清,就不难区分它们。

下面就这三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用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等作些比较:一:换称(Antonomasia)的定义与用法:定义:用头衔、绰号和称呼等代替姓名或称谓或用专有名词代替普通名词的修辞手法叫做换称。

(An antonomasia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involves the use of an epithet or title in place of a name, and also the use of a proper name in place of a common noun.)用法:①用头衔、绰号和称呼等代替姓名或称谓:His Majesty(陛下)→a king or the name of the king(国王或国王的姓名)His Honor(阁下)→a judge or the name of the judge(法官或法官的姓名)Iron Chancellor(铁血宰相)→Bismarck (俾斯麦)②用专有名词代替普通名词:a.源于宗教或神话:Solomon(所罗门)→a wise man(聪明人)Judas(犹大)→a traitor(叛徒)Helen(海伦)→a beautiful woman(美女)b.源于历史:Hitler(希特勒)→a tyrant(暴君)He is the Newton of this century. 他是本世纪的牛顿。

9 a great scientistMilton(弥尔顿)→a poet(诗人)c.源于文学作品:二、转喻(Metonymy)的定义与用法:定义:用某一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手法叫做转喻或借代。

这两种事物之间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

(A metonymy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has to do 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name of one thing for that of another with which it is closely associated.)用法:转喻通常用下列几种方式指代:①根据人名或商品品牌名:Uncle Sam(山姆大叔)→Americans or the American government(美国人/美国政府)John Bull(约翰牛)→the English nation or a typical Englishman(英国/地道英国人)He is reading Shakespeare. 他在读莎士比亚作品。

9 Shakespeare's works (用作者指代作品)He went in debt jus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他为了与邻里攀比而负债。

9 neighbours(用“琼斯家”指代“邻里”)We drove a Ford to Hyde Park. 我们驾驶一辆福特牌小轿车到海德公园去。

9 a car whose make is Ford(用品牌名指代实物)②根据实物名称:Finally she married money. 她最终嫁给了有钱人。

9 a rich man (用“钱”指代“有钱人”。

)I live near an airport and passing planes can be heard night and day. 我住在飞机场附近,日夜可以听到过往的飞机声。

9 the noise made by passing planes(用“过往的飞机”指代“噪音”。

)③根据动植物名称:the big apple(大苹果)→New York city (纽约市)Russian bear(俄国熊)→Russians or the Russian government(俄国人/俄国政府)British lion(英国狮)→England or the English government(英国/英国政府)The flower of the nation was sent off to war. 该国的壮小伙子都被送去打仗了。

9 the strong young men(the flower通常用来指代“精英”、“精华”等。

在句中,它被用来指代“壮小伙子”。

)④根据工具名:When the war was over, he laid down the sword and took up the pen.9 arms 9 writing战争结束后,他放下武器,从事写作。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文章胜武力。

9 books and writing 9 armed force(用“笔”指代“文章”,用“剑”指代“武力”。

)Only the knife can save him. 只有手术刀能够挽救他。

9 operation(用“手术刀”指代“手术”。

)⑤根据职业名:I could not hear the actors. 我听不见演员的台词。

9 the words of the actors(用“演员”指代“台词”。

)Some students were talking loudly in class that I could not hear the teacher clearly.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我听不清老师的课。

the teacher's lecture8(用“老师”指代“老师的课”。

)⑥根据装东西的容器或容器里所装的东西:He is too fond of thebottle. 他太喜欢喝酒了。

9 wine(用容器“瓶”指代内含的物质“酒”。

)The kettle is boiling. 水开了。

9 the water in the kettle(用容器“壶”指代内含的物质“水”。

)His purse would not allow him that luxury. 他钱包里的钱不允许他那么奢侈。

9 the money in his purse(用“钱包”指代它里面所装的“钱”。

)Two beers, please. 请来两杯啤酒。

9 two glasses of beer (用内含的物质“啤酒”指代容器“杯”。

)⑦根据身体的部位:Brain drain. 人才流失。

9 talent(用“大脑”指代“人才”。

)But I was not one to let my heart rule my head. 我可不是那种让感情驾驭理智的人。

feelings or emotions 8 9 reason or good sense(用“心”指代“感情”,用“头”指代“理智”。

)Grey hairs should be respected. 老年人应该受到尊敬。

9 old people(“头发”是人体的一部分,其前加了形容词“灰白的”之后,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常用来指代“老年人”。

)⑧根据典型实物借代职业:He decided to enter the bar after college. 他决定大学毕业后当律师。

9 the legal profession(the bar原意是法庭围栏,现常用来指代律师职业)Members of the press weren't allowed into the combat zone. 新闻记者不准进入战斗区域。

9 newspaper reporters(the press原意是印刷机,现常用来指代新闻记者)He has been appointed to the bench. 他被委任为法官。

9 position of judge(the bench原意是法官的席位,现常用来指代法官。

)⑨根据制作某东西的材料:He had only a few coppers in his pocket. 他口袋里只有几个铜币。

9 coins(copper是制作coin的材料。

)She was dressed in silks. 她穿丝绸衣服。

9 silk clothes(silk是制作clothes的料子。

)⑩根据政府、工商企业的所在地以及事物活动的场所:the White House(白宫)→the U.S. government(美国政府)Wall Street(华尔街)→U.S. financial circles(美国金融界)Capitol Hill(国会山)→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美国国会)Foggy Bottom(雾谷)→U.S. State 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Hollywood(好莱坞)→American film-making industry(美国电影业)Madison Avenue(麦迪逊大街)→American advertising industry(美国广告业)Downing Street(唐宁街)→the British government(英国政府)Fleet Street(舰队街)→The British press (英国新闻界)Down Under(对跖地)→Australia or NewZealand(澳大利亚或新西兰)The field was won after two hours of bloody fighting.9 the battle 经过2小时的浴血奋战,战斗取得了胜利。

(用“战斗场地”指代“战斗”。

)三、提喻(Synecdoche)的定义与用法:定义:用局部代替全体或全体代替局部,用属代替种或种代替属,用具体代替抽象或抽象代替具体的修辞手法叫做提喻。

(A synecdoche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 involves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part for the whole or the whole for the part, and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species for the genus or the genus for the species, and also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concrete for the abstract or the abstract for the concrete.)用法:①以局部代全体:The poor man had six mouths to feed. 这可怜的人要养六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