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化学 乙酸乙酯的制备教学设计

乙酸乙酯的制备教学设计

导入: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用作溶剂、香料、食品添加剂以及制药原料。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备被列为高中《实验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现有实验教材采用传统方法,以乙醇和乙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来制备乙酸乙酯。

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H SO 浓

缺点如下:(1)浓硫酸易使反应物发生脱水、氧化等副反应;(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增加了学生实验的风险性;(3)浓硫酸易造成环境污染;(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不易控制反应温度。因此,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本实验选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以乙醇和乙酸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

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NaHSO ·H O

80-90℃实验用品

试剂:无水乙醇、冰醋酸、一水合硫酸氢钠、饱和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 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量筒、药匙、托盘天平、大试管、导管、铁架台等。

乙酸乙酯的制备

检查过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在大试管中加入几粒碎瓷片、1.0g 一水合硫酸氢钠固体、8mL 乙醇、5mL 乙酸。混合均匀后,水浴加热,将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可以观察到试管上方有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反应约20分钟后停止加热。

注意事项:

(1)导气管不要伸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

(2)导气管选用长一点的好,这样可以起到空气冷凝管的作用,减少乙酸乙酯的损失;

(3)水浴加热时,可预先准备好热水,以节省时间;

(4)为了更好地测量有机层的厚度,可预先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滴酚酞试液。

乙酸乙酯的制备

乙酸乙酯的制备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简称必修2)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第75-76页,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原理之一。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好素材;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酯化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中,简单地介绍了乙酸的用途,同时学生可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有关醋酸的感性知识外,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对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确定、官能团和化学性质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探究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条件。但是,由于本节内容相对比较抽象,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上会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该部分知识时,要采用合适的情景导入,并且充分运用实验手段使学生切身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 ①知道乙酸乙酯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 ②。知道酯化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培养独立思考、分析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更好的科学作风和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 四、教学方法 1.联系实际生活,演示实验 2.实验探究,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五、教学用时10分钟 六、教学流程 【导入】化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在我们生活中,厨师烧鱼时常加醋并 加点酒,这样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特别鲜美。我们一起分析一下这其中 发生的化学反应,我们平时生活用的醋就是醋酸,也就是乙酸,而酒里面含有乙 醇,也就是说,鱼的味道就变得无腥、香醇,鲜美那是因为乙醇和乙酸发生了反 应,那么,它们反应生成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乙酸乙酯的合成

乙酸乙酯得制备 一、 实验目得 1. 掌握乙酸乙酯得制备原理及方法,掌握可逆反应提高产率得措施。 2. 掌握分馏得原理及分馏柱得作用. 3. 进一步练习并熟练掌握液体产品得纯化方法。 二、 实验原理 乙酸乙酯得合成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乙酸或其衍生物与乙醇反应制取,也可由乙酸钠与卤乙烷反应来合成等。其中最常用得方法就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与乙醇直接酯化法。常用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作催化剂。若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用量就是醇得0、3%即可。其反应为: 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CH 3CH 223CH 2OCH 2CH 3H 2O +CH 3CH 2OH 24 H 2O +CH 2CH 2主反应:副反应: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提高产率得措施为:一方面加入过量得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 中不断蒸出生成得产物与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得方向移动。但就是,酯与水或乙醇得共沸物沸点与乙醇接近,为了能蒸出生成得酯与水,又尽量使乙醇少蒸出来,本实验采用了较长得分馏柱进行分馏。

蒸馏装置 五、 实验流程图 4ml 乙醇5ml 浓硫酸2粒沸石 10ml 8ml 73-80 的馏分,℃ 六、 实验步骤 在100ml 三颈瓶中,加入4ml 乙醇,摇动下慢慢加入5ml 浓硫酸,使其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三颈瓶一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插入滴液漏斗,漏斗末端应浸入液面以下,中间口安一长得刺形分馏柱(整个装置如上图). 仪器装好后,在滴液漏斗内加入10ml 乙醇与8ml 冰醋酸,混合均匀,先向瓶内滴入约2ml 得混合液,然后,将三颈瓶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到110-120℃左右,这时蒸馏管口应有液体流出,再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其余得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与馏出速度大致相等,并维持反应温度在110—125℃之间,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10分钟,直至温度升高到130℃不再有馏出液为止。 馏出液中含有乙酸乙酯及少量乙醇、乙醚、水与醋酸等,在摇动下,慢慢向粗产品中加入饱与得碳酸钠溶液(约6m l)至无二氧化碳气体放出,酯层用PH 试纸检验呈中性。移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注意及时放气!)后静置,分去下层水相。酯层用10ml 饱与食盐水洗涤后,再每次用10ml 饱与氯化钙溶液洗涤两次,弃去下层水相,酯层自漏斗上口倒入干燥得锥形瓶中,用无水碳酸钾干燥. 将干燥好得粗乙酸乙酯小心倾入60ml 得梨形蒸馏瓶中(不要让干燥剂进入瓶中),加

乙酸乙酯的制备

乙酸乙酯的制备及酯化反应的机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案例的授课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高二化学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第六节《乙酸羧酸》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初中化学已经介绍了一些乙酸的知识,学生对乙酸的分子式、物理性质、酸性和用途有了一些认识。高中在此基础上介绍羧基、乙酸的分子结构,进一步介绍乙酸的酸性,并通过试验将乙酸的酸性与碳酸的酸性进行比较,使学生对乙酸的酸性有一个较为具体的认识。同时理清了乙酸、碳酸、苯酚、乙醇的羟基氢活性强弱顺序,然后介绍酯化反应的定义及反应机理。 经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普遍较高,并愿意动手实验,同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堂上较好地完成一些实验操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能力、试验现象分析能力。但知识的迁移能力、发散思维、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方面仍有欠缺,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因此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情和本节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实验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对比综合能力、归纳推理能力,以及对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规律的认知能力。 乙酸乙酯的制备原本是教师的演示试验,其中浓硫酸的作用、乙酸乙酯的香味等肯定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而这正是探究的最佳素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明显探究倾向的内容,并进行深层次地挖掘,适当放手,把权力下放给学生,自己由“台前”转到“幕后”,对整个探究过程实行必要的调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形成规律的认知能力。 由于本节教材乙酸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酸性等知识教学难度小,本节课前学生已有所了解,因此本案例只对乙酸乙酯的制备、酯化反应的机理进行探究。 二、设计背景与定位 课型:本课题采用实验和讨论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用单堂课45分钟完成。 三、教学相关资源 教师参考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及自制课件 仪器药品: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橡胶塞、量筒、胶头滴管、试管架、导气管、无水乙醇、冰醋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等。 四、教学目标

《实验2-5 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的探究》教学设计(广东省市级优课)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及其用途。 ②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二、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操作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酯化反应的探究,学会从现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二、学情分析 1.初中阶段应经接触过醋酸,知道它的分子式及是醋酸的成分。 2.在必修二的第一章第三节的化学键学习了电子式和结构式,对乙酸的结构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 3.在这一章我们已经学习了甲烷、乙烯、苯的相关知识,为学习乙酸的知识做铺垫。 三、教学内容分析 乙酸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很大用途,也是学生接触较多的化学物质之一,是继烃、醇、醛之后又一重要的有机物。做好乙酸的的教学既是对醇、醛知识的巩固,又为酯的学习作铺垫,特别是帮助学生形成有机合成的基本思路有着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 七、实验用品: 乙酸、Na2CO3溶液、、酚酞、硫酸、无水乙醇 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试管(大小)、试管架、滴管、双孔塞、温度计、导管、烧杯、量筒、火柴、石棉网;

面呢? 提问学生归纳乙酸的酸性而体现的化学性质 总结1.弱酸性: CH 3 COOH CH 3 COO-+H+ 酸性强弱: CH 3 COOH>H 2 CO 3 总结,记忆巩固重点知识 酯化反应一边讲解一边进行酯化反应实验边看边记录注意事项提高学生做实验的 安全性和效率 酯化反应指导学生实验进行酯化反应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 作能力 酯化反应提问讨论并总结实验现象, 解释实验现象,并归纳 实验的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对知 识的分析归纳、总结 的思维能力与表达 能力。 酯化反应2.酯化反应:酸+醇→酯+水 反应生成有香味的油状液体是 乙酸乙酯。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乙酸乙酯 原理探究:酸脱羟基醇脱(羟基上 的)氢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认识概念,理解乙酸与 乙醇发生反应的实质 让学生学会从现象 到本质的分析,提高 学生综合解决问题 的能力。 问题解决:酯化反应本质 同位素示踪法:用乙酸和含有 18O的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关于产物 中18O的存在 进一步探究原理利用原理解决实际 问题,培养学生的综 合思维与判断的能 力。 总结乙酸化学性质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1. 弱酸性 2. 酯化反应 认识乙酸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总结: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 构。 学生整体认识乙酸的 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理 解反应的本质。 进行归纳总结:认识 有机化合物学习中 “结构决定性质,性 质反映结构”指导思 想,使学生所学知识 有整体提升。 :多媒体、化学实验仪器 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用实验探究化学”。让学生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学习、

高二年级化学 乙酸乙酯的制备教学设计

乙酸乙酯的制备教学设计 导入: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被广泛用作溶剂、香料、食品添加剂以及制药原料。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备被列为高中《实验化学》的重点内容之一。现有实验教材采用传统方法,以乙醇和乙酸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来制备乙酸乙酯。 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H SO 浓 缺点如下:(1)浓硫酸易使反应物发生脱水、氧化等副反应;(2)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增加了学生实验的风险性;(3)浓硫酸易造成环境污染;(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不易控制反应温度。因此,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本实验选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以乙醇和乙酸为原料制备乙酸乙酯。 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NaHSO ·H O 80-90℃实验用品 试剂:无水乙醇、冰醋酸、一水合硫酸氢钠、饱和碳酸钠溶液、酚酞试液。 仪器: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烧杯、量筒、药匙、托盘天平、大试管、导管、铁架台等。 乙酸乙酯的制备 检查过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在大试管中加入几粒碎瓷片、1.0g 一水合硫酸氢钠固体、8mL 乙醇、5mL 乙酸。混合均匀后,水浴加热,将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可以观察到试管上方有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反应约20分钟后停止加热。 注意事项: (1)导气管不要伸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以下; (2)导气管选用长一点的好,这样可以起到空气冷凝管的作用,减少乙酸乙酯的损失; (3)水浴加热时,可预先准备好热水,以节省时间; (4)为了更好地测量有机层的厚度,可预先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滴酚酞试液。

乙酸乙酯制备

实验九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乙酸乙酯的制备,了解羧酸与醇合成酯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进一步掌握蒸馏、用分液漏斗萃取,液体干燥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乙酸和乙醇在浓H2SO4催化下生成乙酸乙酯 温度应控制在110~120℃之间,不宜过高,因为乙醇和乙酸都易挥发。这是一个可逆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在同样的条件下又水解成乙酸和乙醇。为了获得较高产率的酯,通常采用增加酸或醇的用量以及不断移去产物中的酯或水的方法来进行。本实验采用回流分水装置及使用过量的乙醇来增加酯的产率。 反应完成后,没有反应完全的CH3COOH、CH3CH2OH及反应中产生的H2O分别用饱和Na2CO3,饱和CaCl2及无水MgSO4(固体)除去。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铁架台、圆底烧瓶、分水器、直形冷凝管、温度计、分液漏斗、烧杯、锥形瓶。 2、试剂:冰醋酸、无水乙醇(化学纯)、浓H2SO4、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aCl溶液,固体无水MgSO4、沸石、饱和CaCl2溶液。 四、实验步骤: 用量筒分别量取9mlCH3COOH(0.15mol)、9mlCH3CH2OH及4ml浓H2SO4,置于圆底烧瓶中,充分混合后,按上述装置装好,再加入几粒沸石,加热前先通冷凝水,保持缓慢回流0.5h,等待反应瓶冷却后,将装置改为蒸馏装置,加热蒸馏出生成的乙酸乙酯,直到馏出液体积约为反应物总体积的一半为止。 馏出液慢慢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不断震荡至不再产生气泡,调节液体至中性;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分去下层水层,有机相依次用10mL 饱和NaCl溶液洗涤、10mL饱和CaCl2溶液洗涤和10mL水洗涤;有机相转移至锥形瓶中,固体无水MgSO4干燥,再一次蒸馏,收集73-78o C馏分,称重计算产率。 五、实验结果 计算产率= ( ) % 六、思考题 1、酯化反应有何特点?实验中采取哪些措施提高酯的产量? 2、为什么要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 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反应的温度不宜过高,因为温度过高会增加副产物的产量。本实验中涉及到的副反应较多。 如:2CH3CH2OH→C2H5OC2H5 + H2O C2H5OH+H2SO4???? CH3CHO+SO2+H2O 2、在洗液过程中,在用饱和Na2CO3溶液萃取后,要用饱和NaCl溶液萃取一次,然后再用饱和CaCl2溶液萃取,否则,液体中如果残留有Na2CO3,则会和Ca2+生成CaCO3沉淀而影响产品的纯化过程。 3、在分去下层水层时,一定要把分液漏斗的顶部塞子打开,否则不能分去

制取乙酸乙酯教案

制取乙酸乙酯教案 教案标题:制取乙酸乙酯教案 教案概述: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实验中制取乙酸乙酯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学习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室常用操作技巧。 教案目标: 1. 理解乙酸乙酯的化学结构、性质及用途; 2. 掌握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原理和步骤; 3. 培养实验室操作技能,如测量、混合、搅拌、加热等; 4. 培养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结果分析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设备:反应瓶、冷凝管、加热器、温度计等; 2. 实验药品:乙酸、乙醇、浓硫酸等; 3. 安全设备:实验室外套、护目镜、手套等; 4.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步骤: 引入:

1.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对乙酸乙酯的了解程度,并介绍其 化学结构、性质和重要应用领域。 实验操作: 2. 分组指导学生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a. 在反应瓶中加入适量乙酸; b. 慢慢加入适量乙醇; c. 加入少量浓硫酸; d. 使用冷凝管对反应瓶进行冷凝; e. 搅拌反应瓶中的液体; f. 加热反应瓶,观察反应的进行。 实验注意事项: 3. 强调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实验室外套、护目镜和手套,注意火源以及酸、碱的腐蚀性。 实验结果分析: 4.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5. 通过分析乙酸乙酯的产生过程和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有机 合成的基本原理。

展示应用: 6. 引导学生讨论乙酸乙酯的应用领域,如溶剂、香料等,并与学生 一起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评估: 7. 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结果分析和参与度,进行课堂表现的评估。 8. 鼓励学生提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方案,以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能力。 拓展活动: 9.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实验设计,如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改进、应用 领域拓展等。 总结: 10. 总结本节实验内容和学习成果,强调学生掌握的有机合成基础、实验操作技能以及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教案反思: 教案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实验过程,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 发展自主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室操作技能 也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化学人教版高中选择性必修3(新课标)】

第三章烃的衍生物 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 ◆教学目标 1.学生熟悉实验活动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能提前写出实验流程。 2.了解每种药品在实验中的作用。 3.能正确书写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并应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相关知识解释实验操作的某些步骤。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做好实验记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科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乙酸乙酯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难点:实验操作、实验要点分析及问题讨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实验目的】 1.学习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 2.加深对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的认识。 【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试管夹、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胶塞、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秒表、碎瓷片。 药品:乙醇、乙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酯、蒸馏水、3mol/L H2SO4溶液、6mol/L NaOH溶液 【新知讲解】 一、实验活动——乙酸乙酯的制备 1.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酯化反应】 乙醇、冰醋酸、浓硫酸以体积比3:2:2混合均匀后,加入碎瓷片,按图组装好装置后加热,另一试管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并滴入酚酞试液,反应一段时间后,收集液态生成物,观察碳酸钠溶液变化,闻生成物气味。

【实验装置示意图】 【实验现象】有不溶于水、比水轻且有香味的物质生成;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红色褪去。 2.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问题和讨论 ①试剂的加入顺序是什么?浓硫酸注入乙醇中。 ②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脱水剂、催化剂。 ③加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防止爆沸。 ④为什么用小火加热?加热,主要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其次是使生成的 乙酸乙酯挥发而收集,使平衡正向移动。加热时用 小火加热均匀,防止有机物大量挥发。 ⑤为什么导管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防止倒吸回流现象的发生。 ⑥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吗?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Na2CO3能跟蒸出的乙酸反应,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同时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不能,NaOH碱性过强,容易导致乙酸乙酯水解。 ⑦反应中,乙酸可能脱氢原子,也可能脱羟基,而乙醇也如此。如何确定它们按何种方式脱水呢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可用带18O的乙醇做示踪原子进行实验。 CH 3C O OH+H O C2H 5 CH 3 C O OC 2 H 5 +H2O 浓硫酸 二、实验活动-乙酸乙酯的性质 【实验步骤——乙酸乙酯的水解】 1818

乙酸乙酯的制备教学

乙酸乙酯的制备教学 乙酸乙酯(Ethyl Acetate)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溶剂、香料和涂料等领域。本文将介绍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步骤。 一、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酯化反应法。该方法是通过醋酸和乙醇之间的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具体步骤如下:1. 实验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仪器设备,包括醋酸、乙醇、硫酸、冷却装置、反应釜等。 2. 反应条件设置:将醋酸和乙醇按一定的摩尔比加入反应釜中,通入冷却剂,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宜范围内(通常为60-70摄氏度)。 3.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硫酸加入反应釜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速酯化反应的进行。 4. 反应进行:将反应釜密封并进行搅拌,保持一定的反应时间(一般为2-4小时),使反应充分进行。 5. 分离乙酸乙酯:待反应结束后,用分液漏斗将反应液分离,其中乙酸乙酯为有机相,较为稳定,可以直接收集。 6. 提纯乙酸乙酯:对收集到的乙酸乙酯进行脱水、脱色等处理,以

提高其纯度和质量。 二、乙酸乙酯的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准备好所需试剂和仪器设备,包括醋酸、乙醇、硫酸、冷却装置、反应釜、分液漏斗等。 2. 反应装置搭建:将冷却装置连接到反应釜上,确保反应过程中能够保持恒定的温度。 3. 添加试剂:根据所需的反应摩尔比,将适量的醋酸和乙醇加入反应釜中,注意控制好配比。 4. 加入催化剂:将适量的硫酸缓慢加入反应釜中,同时进行搅拌,使其充分混合。 5. 开始反应:通入冷却剂,控制反应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启动搅拌器,使反应均匀进行。 6. 反应结束:根据反应时间控制,一般为2-4小时,反应结束后关闭搅拌器。 7. 分离乙酸乙酯:将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分离出乙酸乙酯。 8. 提纯乙酸乙酯:对分离得到的乙酸乙酯进行脱水、脱色等处理,以提高其纯度和质量。

高中化学乙酸乙酯教案

高中化学乙酸乙酯教案 【篇一:高中化学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设计】 高中化学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设计 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在各类试题 中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经常被考查到,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出现了 它的“身影”。该实验很典型,它比较全面地、具体地体现了有机实 验的各种特点。因此,我们需要对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进行全面、 具体地分析,总结出其中的特点,归纳该实验中的要点。这样我们 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住该实验。 现将该实验的特点作如下总结(观察实验装置图): 1、配制乙醇、浓h2so4、乙酸的混合液时,各试剂加入试管的次序是:先乙醇,再浓h2so4,最后加乙酸。在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的 时候,为了防止混合时产生的热量导致液体迸溅,应当边加边振荡。当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乙酸,这是为了防止乙酸的 挥发而造成浪费。 2、此反应(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应当使用“ ”。酯化反应是指“酸和醇起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发生酯化反应的时候,一般 是羧酸分子里的羟基和醇分子里的羟基氢原子一起脱去,结合形成水,其余部分结合形成了酯(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3、由于此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提高乙酸乙酯的产率,需要适当增大廉价原料乙醇的用量使反应尽可能生成乙酸乙酯,同时也可以提 高成本较高的乙酸的转化率。故实验中需要使用过量的乙醇。 4、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注意:酯化反应需要用浓硫酸,而酯的水解反应需要用稀硫酸。 5、实验加热前应在反应的混合物中加入碎瓷片,以防止加热过程中发生暴沸。 6、试管b中盛装的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混于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na2co3反应而被除去),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溶液分层,析出乙酸乙酯。同时还可以冷却乙 酸乙酯,减少乙酸乙酯的挥发。 注意:饱和na2co3溶液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因为naoh溶液的碱性太强,会使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而重新变成乙酸和乙醇。 7、装置中的长导管的用是:导气兼冷凝回流,防止未反应的乙酸、乙醇因蒸发而损耗。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3 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三“实验活动1”的内容。 1.内容要求 了解乙酸乙酯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性质、转化关系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知道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2.学业要求 (1)能写出酯的官能团、简单代表物的结构简式和名称。 (2)能描述和分析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水解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3)能基于官能团、化学键的特点与反应规律分析和推断含有典型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根据有关信息书写相应的反应式。 (4)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物、检验官能团、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任务。 (5)能参与环境保护等与有机化合物性质应用相关的社会性议题的讨论,并作出有科学依据的判断、评价和决策。 二、教材分析 本实验为第七章“有机化合物”中“乙醇乙酸”章节的内容,教材中涉及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制备中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现象,知识零散,包括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水浴加热的作用和浓硫酸的作用等实验细节,学生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希望通过结合原理的分析,让学生通过理解而将零散的知识点结构化、系统化。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了乙醇和乙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羟基和羧基两个官能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也具备一定的有机实验观察能力、现象分析能力,但知识的迁移能力、发散思维、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方面仍有欠缺,需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基础实验探究乙酸乙酯反应条件的作用。 2. 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 3. 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评价目标】 1.通过对乙酸乙酯制备和水解实验的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的类比迁移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醇、醛、酸、酯”转化关系模型的建构,并将该模型应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诊断并发展学生对模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通过讨论醇、酸、酯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素养视角下《乙酸乙酯的制备》教学设计与反思

科学探究素养视角下《乙酸乙酯的制备》 教学设计与反思 摘要:学生在酯类制备的学习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试剂的先后放入顺序,加热装置的选择,吸收试剂的选用为例,对比了各类高中教材中乙酸乙酯制备的 不同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精神这一核心素养。本文从学生学习 酯类制备所产生的认知冲突出发,结合有机化学反应条件、可逆反应方向性及控 制变量思想设计实验等知识,并通过文献检索、探究实验等来解决学生的课堂问 题,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素养。 关键词:乙酸乙酯;水解;实际问题;科学探究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包括“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维度,而科学探究核 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与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过程密不可分。乙酸乙酯的制备是高中 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演示实验。在实施探究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 好实验本身的细节。目前不同版本的教材对乙酸乙酯的制备描述大致相同,但具 体细节却有细微差别。所以本文尝试开展新型师生探究实验。对该反应过程中的 加热方式、反应装置和收集试剂等条件进行研究,探讨利于优化乙酸乙酯制备实 验的方法和步骤。 1,教学主题与学情分析 脂类是高中化学中重要有机物,其中乙酸乙酯制备是脂类合成中的一环。人 教版[1],苏教版[2],鲁科版[3]化学必修2都有关于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具体的 实验试剂用量以及操作都不尽相同。(表1) 表1 不同教材对乙酸乙酯制取情况对照

除了鲁科版对试剂的加入顺序没有具体要求之外,人教版和苏教版都是先在试管中依次放入过量乙醇和浓硫酸,之后加入乙酸,最后使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收集乙酸乙酯;因此有些学生质疑试剂的投放先后顺序是否只有一种,乙醇为何要过量?不仅如此,由于有机反应对温度的要求极其严格,为了减少副反应的发生,用酒精灯加热是否妥当也是众多教师的疑问。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到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展开联想:“为何不能使用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收集乙酸乙酯?”面对众多的疑问与困惑,教材内容语焉不详,就需要师生合力探究该实验的可能性。学生可以在课前查阅文献发现该反应的机理,发现试剂投放的先后顺序是为了避免各种副反应产生。笔者发现各类教材中此节课共同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为了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有机层和水层形成明显的界面,方便直接观察生成的乙酸乙酯。

学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择性必修3 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

选择性必修三实验活动1 《乙酸乙酯的制备与性质》学案 【实验目标】 1.学习制备乙酸乙酯的方法,培养实验操作的能力; 2.加深对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的认识。 【实验用品】 试管、试管夹、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导管、乳胶管、橡胶塞、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秒表、碎瓷片。 乙醇、乙酸、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乙酸乙酯、蒸馏水、3 mol·L-1 H2SO4溶液、6 mol·L -1 NaOH溶液。 【实验1 乙酸乙酯的制备】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实验2乙酸乙酯的水解】

【学习效果】 1.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 B. 乙酸具有酸性,所以能与钠反应放出H2 C. 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 D. 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 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产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下层得到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B. 反应中乙酸分子中的羟基被—O—CH2CH3取代 C. 反应中乙醇分子的氢原子被取代 D. 酯化反应中,浓硫酸作用为催化剂和吸水剂 3.乙醇和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关于乙醇和乙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B. 沸点都比C2H6的沸点高 C. 两者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 D. 两者均是某些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4.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5.若乙酸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16O,乙醇中的氧原子都是18O,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含有18O的分子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6.如图是某种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下列

《实验2-5 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的探究》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选修6 第二单元课题二 实验2-5《乙酸乙酯的制备及反应条件探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加深对酯化反应的认识,归纳酯化反应中的注意事项; 2.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 乙酸乙酯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难点 乙酸乙酯制备反应条件的探究。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实验、科学探究 五、教学用品 实验药品、实验器材 六、教学过程 【导入】首先,向学生展示此实验的实验目的: 1、制取乙酸乙酯。 2、探究浓硫酸在生成乙酸乙酯反应中的作用。 3、体验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过程。 逐条梳理,学生明确本节课实验目的之后,请学生板书实验原理。【板书】 教师展示实验用品: 无水乙醇、冰醋酸、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其他试剂。 试管、导管、酒精灯、铁架台。 学生从加料顺序、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等方面分析实验步骤。 【学生实验】先进行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在承接1cm左右高度的产品之后即可停止。 【科学探究】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浓硫酸在生成乙酸乙酯中的作用。

此项设计难度较大,需要考虑浓硫酸的特性及其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后续实验中需要浓盐酸做对照实验等等,请学生务必注意实验安全及可行性。 【实验探究】将刚才设计好的实验由学生动手完成,最后归纳总结浓硫酸在生成乙酸乙酯中的作用。 【问题与讨论】 1、物质的量相等的乙酸和乙醇,是否可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为什么? 2、要想提高乙酸乙酯的转化率,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3、实验中不同条件酯化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这个结果对于探索乙酸乙酯发生水解反应时的最佳条件有什么启示? 【高考真题】 (2018全国I卷) 第9题 【当堂训练】 3道涉及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题。 【课后反思】 教师设计的学案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部分可以考虑由学生自行完成,更多样化,有值得进一步思考和疑惑的地方,学生可以提出,更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态度。

教学设计:乙酸乙酯的制备

高中化学选修 实验化学 乙酸乙酯的制备 教学设计 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酯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掌握可逆反应提高产率的措施; 2.掌握液体有机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分馏。 实验内容 一、实验原理 在少量酸H 2SO 4或HC 催化下,羧酸和醇反应生成酯,这个反应叫做酯化反应Eterification 。该反应通过加成-消去过程。质子活化的羰基被亲核的醇进攻发生加成,在酸作用下脱水成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为了完成反应一般采用大量过量的反应试剂根据反应物的价格,过量酸或过量醇。有时可以加入与水恒沸的物质不断从反应体系中带出水移动平衡即减小产物的浓度。在实验室中也可以采用分水器来完成。 酯化反应的可能历程为: R C O OH R H R C OH OH OR' H -H R C OH OH OR' R C OH OH OR' H R C OH 2 OR' R C OH OR' H R C O OR' 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乙酸或其衍生物与乙醇反应制取,也 可由乙酸钠与卤乙烷反应来合成等。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酸催化下由乙酸和乙醇直接酯化法。常用浓硫酸、氯化氢、对甲苯磺酸或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等作催化剂。若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其用量是醇的3%即可。其反应为:

CH 3COOH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CH 3CH 223CH 2OCH 2CH 3H 2O +CH 3CH 2OH 24 H 2O +CH 2CH 2主反应:副反应: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提高产率的措施为:一方面加入过量的乙醇,另一方面在反应过程中不断蒸出生成的产物和水,促进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但是,酯和水或乙醇的共沸物沸点与乙醇接近,为了能蒸出生成的酯和水,又尽量使乙醇少蒸出来,本实验采用了较长的分馏柱进行分馏。 二、实验仪器及所需药品 仪器:恒压漏斗、三口圆底烧瓶、温度计、刺形分馏柱、蒸馏头、直形冷凝管、接引管和锥形瓶。 药品:冰醋酸、95%乙醇、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饱和氯化钙溶液、无水碳酸钾。 三、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常数文献值 四、实验装置图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5篇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5篇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二化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 科学方法: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 课时安排:第1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 第2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酒是越陈越香”。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板书】乙酸的酯化反应 【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实验结束后,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 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和2mL乙酸,按教材P71,

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强调:①试剂的添加顺序; ②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③加热开始要缓慢。 【师】问题①: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 【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 【师】问题②: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 【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 【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 【生】可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或其它合理方法)。 【师】问题③: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 【生】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 【师】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那么,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 【生】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导管相当于冷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