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

俄罗斯(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
俄罗斯(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

俄罗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76—80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特点、和首都。并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以平原为主。

3.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形成原因及特点。4.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俄罗斯丰富的淡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了解主要矿种与工业基地的分布的关系。

5.结合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

6.运用统计资料,对比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的地区差异,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课本中的图表,加强填图练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比、探究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这样既加深对教学内容理解,又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举例说明中国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友好睦邻关系的意义。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使学生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俄罗斯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

难点

1.俄罗斯气候成因。

2.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学突破

学生已具备“认识大洲”“了解地区”部分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会根据图例看“地形图”、“气候图”、“资源图”、“统计图表”等资料图。通过对日本的探究学习,已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国家为主线,以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情况为主要内容,归纳其共性,区别其差异。课本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只有密切结合地图,才能对俄罗斯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且清晰地了解。充分利用课本图像和图表,有意识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地理资料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如“俄罗斯亚洲部分和欧洲部分地区差异”。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一段关于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资料、俄罗斯的历史﹑经济﹑风土人情等的资料(图片或录像),纳入多媒体。

2.Power Point 课件

3.一段俄罗斯军事图片集锦。

学生准备

1.准备俄罗斯空白图(每人一份)。

2.收集有关俄罗斯的资料、图片,扩大知识面。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思考俄罗斯方面自己所知所疑。

2.从定量、定性角度分析俄罗斯。 2.描图绘图填图,理解其位置的独特和

国土的广大。

3.读地形图分析俄罗斯地形特点。 3.学生阅读图并在空白图上填画平原高

原山脉。

4.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气候。引导学生分析相关问题。4.学生观察地图,分析问题。了解俄罗斯气候的分布与世界气候分布的整体关系。

附:战争小故事

1812年6月,拿破仑集结了五六十万的法国大军,攻打俄国,俄军且战且退,故意拖延时间,准备在冬季和法军决战。9月中法军进入莫斯科,恰于此时,俄军点起大火烧城。冬天已经来临,法军停留在烧毁的莫斯科,缺乏粮草和防寒衣服,无法渡过严冬。这时拿破仑不得不下令撤退。后撤的法军在零下35°C的冰天雪地里行进,迎接他们的是饥饿和严寒,是俄国军民的袭击。法军尸横遍野,退出俄国境内时,只剩下两万残兵败将了。

本课总结

本节课以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为主要学习内容。我们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俄罗斯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不仅地跨欧亚两大洲,而且具有高纬度的特点。俄罗斯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地形分布却并不复杂,平原面积广大。俄罗斯的气候与其广大的国土和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关系密切,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学会了根据一个国家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三节俄罗斯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一

亿人——世界第六

3.多民族的国家(100多个民族)

二、平原广大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俄罗斯是世界上唯一既跨东西半球又地跨两大洲的国家,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亚洲部分,但习惯上人们又将其作为一个欧洲国家,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1.俄罗斯以哪个民族的人口居多信奉什么宗教

2.这个国家最初形成的时候是在何处请简要说明一下。

3.俄罗斯的货币单位是什么与人民币的汇率是多少

教学探讨与反思

俄罗斯面积广大,课本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只有密切结合地图,才能对俄罗斯形成一个比较完整且清晰地了解。充分利用课本图像和图表,有意识培养学生收集、筛选地理资料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俄罗斯》初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

《俄罗斯》初中地理优秀教案设计 2018-10-27 [教学目标] (一)借助地图,说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领土组成特点(跨东西半球、亚欧两洲)和首都(莫斯科)。 (二)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和各地区气候差异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三)运用统计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明该国开发西伯利亚的情况。 (四)收集资料,说明俄罗斯民族方面的概况。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6个小标题。“面积最大的国家”、“平原广大”、“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丰富的资源”、“改革中的经济”、“西伯利亚的开发”,分别介绍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地形特点、气候特点、资源特点、经济特点和区域开发方面的情况。 本节教材第一个标题为国家概况的介绍;第二、三、四个标题内容分别叙述和说明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个重要方面:“平原广大”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为理解俄罗斯农产品和主要农业区分布提供了条件,“丰富的资源”为理解俄罗斯的经济特点和开发西伯利亚作了说明;第五、六个标题内容阐述俄罗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中了解俄罗斯的工业、农业城市、港口分布特点及亚洲西伯利亚的开发情况。本节教材的编排结构是: 本节教材图表系统提供3幅地图:①图3-22,说明俄罗斯周围海洋,亚洲与欧洲部分比较,地形区分布及特点,河流与城市。②图3-24,说明俄罗斯地势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东高西低、平原广大”是其地形主要特征。 ③图3-26,说明俄罗斯主要矿种及产地,特别是石油、黄金、煤、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本图淡化了矿产地的识记,强调矿产种类及其与工业基地分布的关系。 2幅景观图:一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为贝加尔湖及湖畔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2张统计表:①上扬斯克和莫斯科气候资料分别表明俄罗斯东部西伯利亚受北极地区寒冷气流影响,是北半球的寒极之一,降水较少;而西部东欧平原受大西洋影响,气候较温凉,降水较均匀,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②俄罗斯亚洲与欧洲部分地区差异对比则要求学生通过对比掌握其差异性,也暗示了开发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俄罗斯》第一时教学 设计 标解读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该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用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影响。学习重点、难点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的原因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分析法、对话法、引导法、归纳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设计理念教学设计以“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大国,有许多令人感叹与意思不到的地方“贯穿全,并通过大量设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俄罗斯的面积、地形、河流、气候都有令我们惊叹的地方。唤起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效果显著。 教 学 流 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讲述导入 激发兴趣讲述导入《俄罗斯》,XX年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大选之年,很多国家都要进行选举,在XX年上半年哪个大

国的选举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同学回答:俄罗斯展示题《俄罗斯》讲述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站: 走进俄罗斯 读“俄罗斯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和“俄罗斯的地形”图,探索俄罗斯的位置: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吗?你对这个国家有何了解? 2说说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得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展示“俄罗斯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和“俄罗斯的地形”图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堂上;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发表了不同的见解,培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第二站: 俄罗斯的 地形特征 读“俄罗斯的地形”图,探究俄罗斯的地形特征。 1找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与主要河流。 2俄罗斯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西部主要为什么地形区,东部为什么地形区? 3俄罗斯地势特征是什么?学生 第三站:

【湘教版】8.3《俄罗斯》教案

俄罗斯 导学目标 1.了解俄罗斯的疆域、位置和简要历史,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及自然资源特征。 2.通过对俄罗斯疆域和自然环境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做出适当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俄罗斯国家变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心国际时事,并能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 重点 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地理 事物的空间分布。 难 点 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导学思路及学生活动设计 我的 反思 教学设计 俄罗斯 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1.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 2.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 3.地跨亚欧两洲,传统上的欧洲国家 二、自然环境 1.较平坦的地形 2.温带大陆性气候 3.主要河流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 1.森林资源 2.水力资源 3.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矿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学习新教材 第一节疆域和自然环境(板书)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并在图上 找出它周围的邻国。(共12个陆上邻国与其接壤,与美国隔白令海峡相望。) [提问]从图上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北纬50°至北纬70°之间,属中高纬地区。北部、 东部面临北冰洋和太平洋,西部南北各有一小段海岸线与黑海、波罗的海相邻。 1.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板书) [提问]上述地理位置的特点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农业发 展、海洋运输等等方面考虑) 第15周 至16周 共1课时 对俄罗斯 疆域和自然环 境的分析,引 导学生找出它 们之间的关 系,并做出适 当评价。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新人教版俄罗斯教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四节俄罗斯 【课标要求】 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 2、举例说明重工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俄罗斯发达的交通状况。 【教材分析】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通向世界的桥梁。本节的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自然特征,分析了自然资源、发达的工业及交通,这延续了区域地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区域的方法和步骤,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并为今后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濒临的海洋、邻国等,明确俄罗斯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由于纬度高导致的气候特点和复 杂地形,并找出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工业、交通的发展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在图上量算俄罗斯东西两端直线距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通过对地图及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俄罗斯的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俄罗斯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了解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产物,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 要组成部分,进而树立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俄罗斯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包括地形、河流及气候特征。 2、自然资源的特征,工业区的分布特点。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教具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思路】在本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中,本节是这一张的最后一节,主要介绍了俄罗斯这个国家。在之前学习的几个国家,包括今天学习的俄罗斯,都是以自然环境作为切入点,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自然环境中仍然是介绍了地形、河流、气候等,紧接着介绍了自然资源,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业,交通等,都是学生曾经接触过,学习其他地区时的知识方面。因此,本节课将让学生充分的参与教学,有独立思考也有合作探讨。一直是为载体,一各种活动为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思维及各种能力,如分析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小学课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片段及图片,向学生提问:你

俄罗斯 教 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课题第三节俄罗斯 教师姜雪峰时间 2007年月日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经纬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1.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地形特点 3、俄罗斯气候特点 2.教学难点: 1、俄罗斯河流和湖泊的分布 1.教学方法:讨论法、对比法、读图分析法 2.教学设备:图象素材;多媒体 伴随着乐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循环播放莫斯科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好奇中开始学习. [教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俄罗斯与苏联的关系,并请个别来学生介绍 学生:…… 教师:在俄罗斯以苏联形式存在的时候,它的面积是最大的,同时当它解体后面积仍然是最大的,请同学们思考这说明什么? 学生: 国土辽阔等 教师: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国土辽阔的俄罗斯的相关内容 教师:请同学们翻开地图册或书本的俄罗斯的地形图,进行以下分析 课件:一位置范围

1. 经纬度位置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并分析俄罗斯经度和纬度范围 课件:俄罗斯地形图闪烁出现经度范围同时教师请学生归纳因经度广产生的现象 学生: 1.跨东西半球 2. 跨亚欧两洲 课件:闪烁纬度范围 同时请学生归纳因纬度分布产生的现象 学生: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气候区 课件:2.海陆位置及临国同时放映出俄罗斯与周围海洋和临国图,请学生总结 学生:…… 同时放映出俄罗斯地形图,请学生总结地势和主要地形 学生…… 教师:总结俄罗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地形有:山脉,平原,高原,山地 课件:分别显示所述地形 学生:对以上地形进行特点描述 教师:总结主要地形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课件:重点显示以上主要地形区及相互之间的分界线 教师:从课件放映的分界线承转到河流,进而讲述下面的学习内容。 课件:三:河流和湖泊 同时显示俄罗斯地形图,请学生归纳主要的河流 学生:…… 教师:总结主要的河流和湖泊——叶尼塞河,勒拿河,鄂毕河,伏尔加河,乌拉尔河,贝加尔湖,里海 课件:重点出现以上河流和湖泊 教师:对以上河流和湖泊进行讲解 课件:练一练地形区与河流和湖泊综合填表题 学生:…… 课件:给出正确答案,并重新出图让学生结合图进行记忆 教师:承转:课前我们分析了俄罗斯的纬度位置时我们关注到了,它大部分属于温带气候区,那这个国家总体的气候分布和特征分别是什么呢? 课件:四俄罗斯的气候 同时出现俄罗斯气候气温降水分布图,请学生总结 学生: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降水——由西向东逐渐递减 课件:气候类型列举 同时出现雅库茨克气温降水图,请学生总结 学生:气候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教后记: 布置作业:填充图册第14——15页

《俄罗斯》教案

《俄罗斯》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四节《俄罗斯》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描述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说出俄罗斯复杂的地形分布特点。 2、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3、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 4、知道俄罗斯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描述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读图掌握俄罗斯的地形。 2、通过阅读俄罗斯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让学生描述各地的气候特征。 3、通过阅读矿产资源分布图,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资源条件分析、讨论工业特点的能力。 5、通过读图,说出俄罗斯交通、港口和城市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俄罗斯的民族风土人情,继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河流、气候。 2、俄罗斯工业结构的特点及四大工业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1、俄罗斯成为传统上的欧洲国家的原因。 2、俄罗斯的核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对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让同学们读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找出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从而 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让学生描述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板书:横跨亚欧大 陆北部 展示资料学生阅读俄罗斯是欧洲国家。 教师:我们要分析某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学生回答: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先让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学生回答:纬度位置:50°N~70°N。 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的波罗的海,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里海。陆上邻国有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相望。 教师:这样的地理位置,对俄罗斯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因为纬度高,俄罗斯的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暂。 教师:俄罗斯具体有哪些气候类型呢?展示图7.49:

七年级地理下册7_4俄罗斯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俄罗斯》 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特别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俄罗斯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本课按照由自然到人文的顺序,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学习。“横跨亚欧大陆北部”是本节的认知基础,介绍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领国,地形特点,以及由于纬度高所导致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优越的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俄罗斯重工业发达、消费品制造业相对滞后。“发达的交通”,结合俄罗斯的交通运输,落实课程标准“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最后,课文从交通枢纽的角度介绍了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说明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 根据地图,了解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和河流分布特点。 3.简单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利用地图,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线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5.了解俄罗斯多彩的文化;举例说出俄罗斯特有的民俗习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根据地图等资料,说出俄罗斯是地跨亚欧的欧洲国家。 2.分析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对主要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3.归纳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俄罗斯气候对人口分布、农业生产和民俗的影响。 2.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条件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由俄罗斯的国徽双头鹰导入新课。带着问题“为什么俄罗斯国土大部分位于亚洲,却属于传统的欧洲国家?”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位置、范围、面积 由国徽双头鹰的大洲位置——跨亚欧两大洲,继续学习海陆位置。读图,东——太平洋,北——北冰洋,与北美洲隔白令海峡。西临波罗的海和黑海,可与大西洋相通。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50°N以北,被北极圈穿过,温带为主,有寒带,纬度较高。经度位置,30°E至180°。半球位置,全部位于北半球,跨东西两个半球(出示160°E经线,辅助得出)。 范围:找出周边主要邻国。 面积:世界第一。 二、人种、人口 俄罗斯总统普京→白种人,介绍俄罗斯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人口:总数超过1亿,分布:西多东少。 三、湖泊、地形、河流、气候 通过俄罗斯之旅,串联起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 1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比较,深度决定了贝加尔湖蓄水量的更大。

(七年级地理教案)俄罗斯教案

俄罗斯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课题第3课俄罗斯(一)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执教教师: 教学目 标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技术方面的情况。 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2.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3.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补充与反馈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73------76 导入新课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哪些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1、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50°n~70°n。)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我们大家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有热带气候。所以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寒冷。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教

(七年级地理教案)俄罗斯教学设计

俄罗斯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重点和难点: 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举例说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 CAI教学(谈话﹑讨论﹑活动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 [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读图训练]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读图理解]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 ﹑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三:读图练习] 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2﹑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 [活动四:讨论]根据下面两段材料,讨论俄罗斯工业的特点及形成因素。 材料一:俄罗斯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在世界的地位(____年) 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位次 钢第四位发电量第四位 煤炭第四位化肥第五位 原油第三位天然气第一位 材料二:关于俄罗斯工业的对话: 爸爸要去俄罗斯出差了。爸爸说:“俄罗斯工业发达,许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它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爸爸刚从俄罗斯回来,给我带的衣服﹑食品和玩具都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爸爸说:“俄罗斯这方面的工业部门比较薄弱,要想给你带俄罗斯本国生产的商品还真不容易。” [小结]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这与其资源状况发展历史等有很大关系。 [反馈练习]收集图片、资料,介绍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复习上一节课内容 [活动一:读图讨论] 模拟俄罗斯旅行:暑假期间从内蒙古满洲里出境,乘国际列车经莫斯科抵达圣彼得堡,请讲述沿途所经过的主要城市及自然景观变化。 [小结] 1﹑俄罗斯交通发达。 2﹑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新人教版

俄罗斯 一﹑课程标准: 认知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害,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 ﹑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以及主要城市。 4﹑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俄罗斯的种族﹑民族﹑人口﹑宗教﹑语言等方面的概况。 能力目标: 1﹑根据资料和地图,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说其发展经济的实例。 2﹑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俄罗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用实例说明俄罗斯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4﹑举例说出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情感目标: 能举例说明中国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友好睦邻关系的意义 二﹑教学方法: CAI教学(谈话﹑讨论﹑活动等) 三﹑教学准备: 1﹑一段关于俄罗斯的历史﹑经济﹑风土人情等的资料(图片或录像)。 2 ﹑Power Point 课件 3 ﹑一段俄罗斯军事图片集锦。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放教学准备1的资料) [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活动一:读图训练] 1﹑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3、找出俄罗斯的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4﹑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东欧平原﹑乌拉尔山﹑伏尔加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活动二:读图理解] 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2﹑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3 ﹑描述北半球“寒极”——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三:读图练习] 1﹑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第七章 第四节 俄罗斯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01(人教版七年级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5.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技术方面的情况。 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地理位置的特点。 2.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德育目标 俄罗斯有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这一切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上的。由此联系到我国,我们国家要想在世界上具有巩固的地位,必须要发展科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俄罗斯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3.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读图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形成的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对比法。 ●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放一段优美的俄罗斯音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一段精美片段,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俄罗斯方方面面的图片,激发其热情,使学生在好奇中开始内容的

学习。 方法二:介绍俄罗斯的前身原苏联一些简要情况及从1991年苏联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被颠覆,来引入俄罗斯自然状况的学习。 方法三:让同学们读图,找出世界上地跨两大洲的共有哪些国家,再看面积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 板书:俄罗斯 [讲授新课] 课件:投影世界政区图,并让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 教师:先让学生读图说出俄罗斯的纬度位置。 同学回答:50°N~70°N。 教师:前面我们学气候的时候知道,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我们大家看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对其气候有什么影响? 同学回答:俄罗斯的纬度位置决定了其大范围是温带和寒带气候,没有热带气候。所以总的来说,气候比较寒冷。 教师:谁能说出俄罗斯的海陆位置。 同学回答: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南临黑海、里海。陆上邻国有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隔白令海峡与美国的阿拉斯加相望。 教师:读图,找出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 (同学活动) 教师:大家还记得这是哪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吗? 同学回答:亚欧分界线。 教师:所以说俄罗斯是一个濒临三大洋、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教师:再读图,看俄罗斯所跨的经度。 同学回答:20°E~180°E。 教师:俄罗斯从东到西大约跨160°经度,实地距离相差10000多千米,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而我国东西距离相差5000多千米,是我国的2倍。 从图上可以看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课件:投影几大国家的面积,进一步证明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单位:(万平方千米) 板书: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辽阔 活动:1.读图7.45,找出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 同学回答:略 2.读图,找出俄罗斯主要陆上邻国: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并说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俄罗斯的什么方位? 同学回答:略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俄罗斯》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俄罗斯》教案 导学目标 1.了解俄罗斯的疆域、位置和简要历史,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及自然资源特征。 2.通过对俄罗斯疆域和自然环境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做出适当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俄罗斯国家变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心国际时事,并能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 重难 1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学习新教材 第一节疆域和自然环境(板书)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 线。并在图上找出它周围的邻国。(共12个陆上邻国与其接壤,与美国 隔白令海峡相望。) [提问]从图上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北纬50°至北纬70°之间,属中高纬 地区。北部、东部面临北冰洋和太平洋,西部南北各有一小段海岸线与 黑海、波罗的海相邻。 1.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板书) [提问]上述地理位置的特点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 学生从农业发展、海洋运输等等方面考虑) [教师归纳]纬度偏高,热量不足,对发展农业不利。俄罗斯虽有漫长 的海岸线,但大部分临北冰洋,气温低,封冻期长,对发展海洋交通运 输十分不利。 [读图]从图上找出穿过俄罗斯的一条重要纬线,一条重要经线。 [提问]这两条经纬线分别说明什么? [教师归纳]北极圈从俄罗斯北部穿过,北部属寒带,有极昼极夜现 象。东经160°经线从东部穿过,俄罗斯地跨东西两个半球。从上述俄罗 斯所跨经纬度及海陆位置不难看出,国土之广大,是任何国家无法比拟 的。领土东西长达一万千米,坐火车穿越全境要一个星期,全部面积为 1700多万平方千米,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板书) [读图]请一位学生到黑板前指图(《东西半球图》),说出亚欧两洲 分界线。 2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设计

第四节俄罗斯 第1课时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总结:俄罗斯由于所处纬度较高,因此 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又由于东西 距离长,出现了在东西方向上的气候差 异。 强调:俄罗斯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漫长 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 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运用地图学习俄罗斯的位置、地形和气候,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教师的归纳条理性强,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生动直观到形象思维”的过程,使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体现直观性和启发性原则。 第2课时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发达的交通 教学 步骤 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 罗斯。由于面积广阔,其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这为俄 罗斯的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这节课我们 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点出上 节课的已学 知识,引出本 节课的新知 识。 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和工业 活动一读教材图7.50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 的分布图,探究俄罗斯的资源。 (1)读图分析,俄罗斯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 (2)你能说出除以上矿产外,俄罗斯还有哪些资源储量 较为丰富吗? (3)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 兹巴斯煤矿,并填到地图册上。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1)俄罗斯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矿、 有色金属等。 (2)俄罗斯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因此, 森林资源丰富。俄罗斯境内河流较多,又有许多河流 流经山区,所以水资源、水能资源也较丰富。 (3)略。 俄罗斯 的矿产资源 和工业的分 布是重点也 是难点,根据 图设计活动 题,让学生探 究的过程,不 仅给了学生 自主的学习 空间,还让学 生对一些知 识做到了轻 松掌握。

最新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俄罗斯》教案 课标与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找出俄罗斯的位置、范围、首都,读图说出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俄罗斯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俄罗斯自然条件特点,说出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课标与教材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河流、气候。 2、俄罗斯工业结构的特点及四大工业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1、俄罗斯成为传统上的欧洲国家的原因。 2、俄罗斯的核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对俄罗斯政治、经济的影响。 突破:主要运用恰当的资料和举例来帮助学生突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描述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2、能够说出俄罗斯复杂的地形分布特点。 3、了解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4、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 5、知道俄罗斯在自然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地图描述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 2、读图掌握俄罗斯的地形。 3、通过阅读俄罗斯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让学生描述各地的气候特征。 4、通过阅读矿产资源分布图,培养学生学会利用资源条件分析、讨论工业特点的能力。 5、通过读图,说出俄罗斯交通、港口和城市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俄罗斯的民族风土人情,继续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情分析: 通过对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统计图表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文化两个方面来体现,建立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学生能力不足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这节课的内容应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突出重点,实现深化提高的目标。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1、俄罗斯教学课件;2、课本有关插图。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让同学们读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找出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从而导出今天要学的内容。让学生描述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 板书:横跨亚欧大陆北部 展示资料学生阅读俄罗斯是欧洲国家。 课件:投影世界政区图,并让学生找出俄罗斯的位置。

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1

第四节俄罗斯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要求 1.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3.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共分三个标题,是按照由自然到人文,一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俄罗斯的。首先在第一标题中介绍了俄罗斯的位置及范围,以及由于纬度高导致的气候特点和复杂地形。由于面积广阔,所以又引出了第二个标题,即自然资源丰富。而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工业生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俄罗斯的工业较为发达。在介绍俄罗斯经济的同时,课文中还特别提到了俄罗斯对科学技术的贡献。安排这样一段文字,主要是使学生明确,俄罗斯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之所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决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这么发达的工业,需要有交通运输作支持,因此课文在第三标题中介绍了俄罗斯的交通运输线以及运输网的特点。交通线是线状的,连接彼此的点就是一些重要的城市,于是课文又紧接着介绍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交通枢纽。由莫斯科还提到了俄罗斯的名胜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这样便于学生全面了解俄罗斯。 俄罗斯一节的内容在层次上可参见下图: 1.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俄罗斯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并且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北纬50°~70°的范围之内。这样的领土范围和纬度位置对其自然环境及工农业生产,以至人口的分布都有很大的影响。正因为纬度高,才导致气温常年较低;面积广阔,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矿产提供了条件。而丰富的矿产又为工业打下了基础。所以课文首先安排了“国土辽阔”这样一个标题。 2.地跨亚欧两洲的欧洲国家。42页的“阅读材料”是一段关于俄罗斯的人口、民族、政治、语言概况的文字,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俄罗斯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里突出了两个问题。首先是3/4的人口聚集在1/4的土地上,这一点与俄罗斯的地形有着重要的关系。俄罗斯欧洲部分人口聚集,且首都也位于欧洲部分中央,被公认为是欧洲国家。另外,这段文字还介绍了前苏联政治局势的变化,放在这里决非材料的堆积,因为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前苏联之所以会分裂,除了政治原因外,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民族问题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 3.课本将对图7.45“俄罗斯地形”的解读安排到了42页的活动当中。活动1请学生通过读图找出俄罗斯内部和相临的大洋、湖泊、国家以及主要的地形区,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了解俄罗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第(3)个小活动除了这两个功能之外,还让学生

俄罗斯教案

第八章欧洲 第三节横跨亚欧大陆的国家—俄罗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能在地 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2)认识俄罗斯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以及河流、湖泊的分布。 2、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用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在电脑上完成邻近的海洋、湖泊、主要的邻国来锻炼学生的 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 创设师生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思 维品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互合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2、教学难点:俄罗斯气候成因; 三、教具、学具 1、教具: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学具:地图册 四、授课时间:一课时 五、授课类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播放俄罗斯民歌《喀秋莎》并展示俄罗斯的民俗、风情等图片。 2、回忆前面学习日本国家地理时我们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的? 一、位置与范围 1、大屏幕展示《俄罗斯在世界中的位置图》(课本图8。1)。请学生观察

图中红线代表的是什么意义?最北哪段是什么山脉?它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欧洲东部、亚洲北部) 2、展示《俄罗斯城市分布图》,在图中标出亚欧分界线 请判断俄罗斯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并说明你的理由 3、俄罗斯的面积:1707万平方千米 (一)纬度位置 大屏幕展示地图,并将图中主要纬线用粗线条显现 请找出俄罗斯大部分位置位于哪两条纬线之间?属于哪个温度带?进而可否推出其气候类型? (二)海陆位置 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请两位同学上来比赛。用鼠标将“北冰洋、黑海、里海、贝加尔湖、太平洋、白令海峡、波罗的海”拖到图中相应位置。完成后,电脑上会显示总共用了几秒 (三)主要邻国 1、陆上邻国(14个) 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 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2、隔海相望的国家:美国、日本 从海陆位置上来分类,世界各国分为哪三类?(临海国、内陆国、岛国) 在俄罗斯的邻国中,分别举一例说明 二、地形与地势 展示《俄罗斯地形图》,请学生观察思考: 1、俄罗斯主要有哪些地形区?欧洲部分分布的主要是什么地形? 2、俄罗斯的地势从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看有何特点? 3、俄罗斯大部分河流的流向是什么?这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三、气候(气温和降水) 大屏幕展示《俄罗斯气候类型图》。请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1、俄罗斯有哪些气候类型?其中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其北部地区是哪种气候类型? 2、大屏幕展示课本图《俄罗斯气温和降水分布图》,请学生找出 3、俄罗斯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内,降水从西向东、气温从南向北有何变化趋势?为什么? 4、大屏幕展示课本图《雅库茨克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其为代表,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5、这样的气候是否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你认为俄罗斯的农业会不会发达? 四、探究活动 大屏幕展示不同国家的国旗,请学生选出哪面是俄罗斯的?引申出探究题:俄罗斯的国旗为什么会设计成白、蓝、红三色旗,这与其气候有什么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

第四节俄罗斯(2课时) 教学目标 一、学会通过读图说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点,认识俄罗斯是个地跨欧亚两大洲的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传统上是个欧洲国家。能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临海和主要邻国。 二、认识俄罗斯地形、气候、资源的地理特征及分布特征。 三、了解俄罗斯人口、民族、经济、交通、城市和港口的特点及分布。 四、了解俄罗斯在自然和经济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教学重点 俄罗斯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 教学难点 一、俄罗斯气候成因。 二、自然与经济的地区差异。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面我们讲了第十三章西半部欧洲,它概括了欧洲30多个国家基本地理特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东半部欧洲,从教科书上看东半部欧洲只包括一个国家——苏联。大家知道由于种种原因苏联于1991年底解体,形成了15个独立的国家(可简要介绍苏联做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成立、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所以课本中指出的东半部欧洲实际上包括了15个国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在这15个国家中最重要的、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板书) 第一节疆域和自然环境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读图]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并在图上找出它周围的邻国。(共12个陆上邻国与其接壤,与美国隔白令海峡相望。) [提问]从图上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北纬50°至北纬70°之间,属中高纬地区。北部、东部面临北冰洋和太平洋,西部南北各有一小段海岸线与黑海、波罗的海相邻。 1.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板书) [提问]上述地理位置的特点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农业发展、海洋运输等等方面考虑) [教师归纳]纬度偏高,热量不足,对发展农业不利。俄罗斯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分临北冰洋,气温低,封冻期长,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十分不利。 [读图]从图上找出穿过俄罗斯的一条重要纬线,一条重要经线。 [提问]这两条经纬线分别说明什么?

俄罗斯教案

高二区域地理《俄罗斯》教学设计 吴川三中王晓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观察世界地图,说出俄罗斯在世界的位置和范围。 (2)根据俄罗斯的地形图,准确指认出各地形区并分析地貌特征,说出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以及对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3)通过阅读俄罗斯的地形、气候图,学会分析俄罗斯的自然环境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的位置。 (2)能够根据俄罗斯国土特点说明其气候成因。 (3)能够根据俄罗斯的位置和气候,说明其农业分布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罗斯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的学习,增强对该国家的好奇心,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俄罗斯的地形特征以及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俄罗斯的气候与农业分布。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重视对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读欧洲东部和北亚政区图了解俄罗斯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以此来分析俄罗斯气候形成的原因。将俄罗斯气候分布图和俄罗斯农作物分布图对照起来读,以此来理解俄罗斯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农业带的分布的特点,得出俄罗斯的农业生产深受其气候影响的结论。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用ppt展示俄罗斯标志性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俄罗斯三色旗和国徽,以及俄罗斯首都、官方语言、宗教等简短文字介绍。同时播放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师:看了以上的图片,同学们有没有知道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呢? 生:俄罗斯 师:对,这节课要学俄罗斯的自然地理方面,第一幅图是俄罗斯的标志性建筑,位于首都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大教堂,接下来是俄罗斯的国旗和国徽,国徽是鹰图案,象征俄罗斯人民的勇猛。好,既然俄罗斯有这么丰富的文化,那么它的自然地理是怎样影响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展示 (一)地理位置 1、在ppt上展示俄罗斯在世界上的位置,让学生说出所处半球和跨越大洲。 师:俄罗斯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欧洲国家,位于北半球高纬地区,主要国土面积在东半球,地跨亚欧两洲。

初中地理《俄罗斯(第一课时)》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俄罗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Seewo 白板课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运用地图描述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体会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2. 利用图文资料,认识俄罗斯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等)。能力目标: 1. 巩固运用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会读图方法,提取地图中的有效信息。 2. 学会分析和联系地理要素间的互相关系,概括俄罗斯自然环境的特征。德育目标: 1. 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2. 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3. 培养科学严谨的求真态度,培养深度学习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从主要地形区掌握俄罗斯地形分布特点。并分析地形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2. 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俄罗斯气候的特点与影响。 三、课时安排 1 课时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活动、SEEWO 白板互动 五、课前预习 巩固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利用教材39 页地图,自主预习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并在图中标划出相应的地理事物,整理描述。

外交关系,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并找出视频中你看处俄罗斯的哪些地理特点?(播放视频)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说出视频当中关于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或自然环境的相关词汇,并且看出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教师活动: 捕捉学生词汇,写在板中板上

【自主巩固】 指空白图自主巩固地理位置。 【活动】俄罗斯地域辽阔,国界线漫长,有很多的陆上邻国。请找出主要邻国,并找学生拖拽名称,将邻国对号入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