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新技术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ppt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ppt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 1.1.1 传动系统
(3)增程式纯电动汽车 增程式纯电动汽车的工作模式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非
常类似,两者都可以工作在纯电动模式下,电池组都具有外 接充电方式和发动机充电方式。增程式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 混合动力汽车的主要区别:混合动力汽车以内燃机为动力源 行驶,电力只是补充,无法依靠纯电动行驶太远;而增程式 纯电动汽车,动力来源都是电力,发动机作用只是为电池充 电增加续航。

新能源汽车底盘技术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我国于 2017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生 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指 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 电池汽车等。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 1.1.1 传动系统
④电动轮型纯电动汽车 电动轮型纯电动汽车的另一种结构如图 11-2(f)所示
。这种结构将低速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直接安装在车轮的轮 缘上,去掉了减速齿轮,所以电机和车辆的驱动车轮之间没 有任何机械传动装置,无机械传动损失,能量传递效率高, 空间利用率大。但是这种结构对于电机的性能要求较高,要 求其具有很高的起动转矩以及较大的后备功率,以确保车辆 可靠工作。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项目1 新能源汽车底盘概述与拆检设备
• 任务 1 新能源汽车底盘的认识 • 1.1.1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的基本作用是将发动机或电机的动力(转矩) 按要求传递到驱动轮上,使地面对驱动轮产生驱动力,汽车 能够在起步、变速及爬坡等工况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 动力性和经济性。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浅谈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浅谈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浅谈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车身和引擎等重要部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底盘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

新材料的应用是汽车底盘技术的一大进步。

传统上,汽车底盘多采用钢铁材料,但是随着轻量化的趋势,许多车企开始使用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等。

这些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可以有效减轻车身负荷,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新材料的应用还可以提高车身的刚度和抗扭性,使得底盘更加稳定,减小车身的变形和振动,提升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新的悬挂技术也是汽车底盘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传统的悬挂系统多采用独立悬挂或者麦弗逊悬挂,这种悬挂系统虽然成熟可靠,但是对于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一些车企开始尝试气动悬挂、电磁悬挂等新型悬挂技术。

气动悬挂可以根据路况和车速实时调整悬挂硬度,提升悬挂系统的适应性和行驶稳定性。

而电磁悬挂则可以根据路面信息和车速实时调整阻尼力,提升悬挂系统的减震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电动底盘技术也是当前的热门发展方向。

电动底盘是指通过电机驱动车轮转动,替代传统的内燃机驱动轮胎。

电动底盘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效能等特点,可以带来更为环保和高效的驾驶体验。

近年来,电动底盘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许多车企纷纷推出了电动汽车产品,电动底盘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除了上述几点,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底盘技术也是汽车底盘技术的发展方向。

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

智能底盘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车身姿态和行驶状态,根据不同的行驶情况调整悬挂硬度和阻尼力,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汽车底盘的新技术发展是围绕着轻量化、悬挂系统、电动化、自动驾驶和智能化等方向展开的。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同时也可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汽车底盘技术还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人们带来更加智能和便捷的出行方式。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论文范文一、内容综述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

汽车底盘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的需求,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底盘电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底盘电控系统主要包括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电子控制转向系统以及车辆动力学稳定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电子控制悬挂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调整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模式,从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电子控制制动系统的出现使得制动更加精准、快速,同时还可以通过能量回收等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子控制转向系统可以提供更加精准的转向感觉,提高驾驶的乐趣和安全性。

车辆动力学稳定系统可以通过电子控制技术,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状态,并通过调整车辆的各项参数,保证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

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本文将对汽车底盘电控新技术的最新发展、应用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未来汽车底盘电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 阐述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性。

在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当下,汽车底盘系统作为车辆的关键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发动机与其他主要部件的重要任务,对于车辆的行驶性能、安全性能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汽车底盘系统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车辆性能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

研究汽车底盘系统的重要性对于推动汽车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汽车底盘系统中,悬挂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的功能性直接关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

悬挂系统对于车身支撑和减震作用极为重要,能够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转向系统则是控制车辆行驶方向的关键,其精确性和响应速度直接影响驾驶员的操控感受;制动系统则是保障行车安全的重要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

汽车底盘新技术

汽车底盘新技术

ABC, CDC, OUR- e c, n x o d ersr cu ec mpo n sa a i r i gp i cp e a e c ie F C, t. a de p un st i tu t r o h ne t ndb scwo k n r i ls, ndd s rb st n he
引 言
中 国汽 车工 业协 会 发布 了 2 1 00年汽 车产 销数 据 ,
主缸 、液 压 阀和 复杂 的管路 ,提 高 了整 车质 量和 性 能。 B W 不 同于传统 的制 动系 统 ,其传 递 的是 电力 ,而 不 B
是液 压油 或压 缩空 气 。 采用 嵌入 式 总线 技 术 , 以与 它 可
d v l p e ie to fc s i e h lgyi uu e e eo m nt r cin o ha sstc no o nt f t r . d he
K e o ds a t o ie ; h s i yW r : u om b l c a ss;ne tc no o y w e h l g
势 ,A S 大大提 高 了车辆 的安 全性 、机 动 性和 驾驶 乐 附着力 提 高 ,以充 分发 挥轮 胎 的驱动制 动 作用 。汽车 的 F
趣 。它不 仅保 留 了完整 的转 向系统 , 且是用 户在 转弯 载 重量 无论 如何 变化 , 车始 终 以悬 架 的几何 形 式保持 而 汽
耐 控 制 系统 、主动 悬 架控 制系 统 、 盘 线控 系统 和连 续控 动器 ,并且 采用 电线 连接 , 久性 好 ,可 改善 各种 电控 底 制 底盘 系 统 。 新研 究和 发展 趋 势是 利用 高速 网络 将各 制动 能效 。系 统总 成制造 、装 配 、测 试 简单快 捷 。安装 最 种 控制 系 统联 成一 体形 成 总体 控制 系统 , 用于 提 高汽车 和 维 修更 加简 单方 便 。

汽车底盘的悬挂系统调校技术探讨

汽车底盘的悬挂系统调校技术探讨

汽车底盘的悬挂系统调校技术探讨当我们驾驶汽车在道路上疾驰或悠然行驶时,往往会感受到车辆的平稳性、舒适性以及操控性能的差异。

而这其中,汽车底盘的悬挂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悬挂系统的调校,就像是一位幕后的魔法师,它能让汽车的行驶品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支撑车身重量,减少路面颠簸对车身的冲击,同时保证车轮与路面的良好接触,以提供足够的抓地力和操控性能。

一个精心调校的悬挂系统可以让驾驶者在各种路况下都能享受到舒适而稳定的驾驶体验。

在探讨悬挂系统调校技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悬挂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常见的悬挂系统包括弹簧、减震器、连杆、摆臂等部件。

弹簧主要承担着支撑车身重量的任务,而减震器则负责抑制弹簧的往复运动,减少车身的振动。

连杆和摆臂则起到连接车轮和车身,并传递力和运动的作用。

那么,悬挂系统的调校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首先是弹簧硬度的调整。

较硬的弹簧可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减少车身在弯道中的侧倾,但会牺牲一定的舒适性;较软的弹簧则能提供更舒适的驾乘感受,但在操控性能方面可能会有所不足。

因此,在调校时需要根据车辆的用途和定位来权衡弹簧硬度的选择。

减震器的调校也是关键之一。

减震器的阻尼力大小直接影响着车身的振动抑制效果。

阻尼力较大时,车身的振动能够迅速得到抑制,车辆在行驶中会更加稳定,但可能会让驾乘者感到过于硬朗;阻尼力较小时,车身的振动会相对明显,舒适性增加,但车辆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通过调整减震器的阻尼力,可以在舒适性和稳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车轮的定位参数对于悬挂系统的性能也有着重要影响。

前轮的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等参数,以及后轮的外倾角和后轮前束等参数,都会影响车辆的直线行驶稳定性、转向回正能力和轮胎的磨损情况。

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使车辆在行驶中更加稳定,转向更加精准。

此外,悬挂系统的几何结构也需要进行精心设计和调校。

不同类型的悬挂结构,如麦弗逊式、双叉臂式、多连杆式等,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汽车底盘新技术相关的论文

汽车底盘新技术相关的论文

汽车底盘新技术相关的论文汽车底盘新技术论文篇一:《关于汽车底盘新控制技术的分析》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针对汽车不同的功能而设计的控制器,汽车底盘新控制的发展突飞猛进,很大程度上从整体改善了车辆的性能,保证汽车的稳定性和耐耗性。

本文通过对汽车底盘不断发展的新控制技术的分析,指出了这些新控制技术对汽车的安全性、动力性、操作稳定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这些汽车底盘新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促进汽车性能的加强和提高。

关键词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线控技术;电子化技术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了汽车上,汽车底盘控制技术不断翻新,使汽车的使用性能不断提高。

目前汽车底盘的新技术主要包括线控制动系统、主动悬架控制系统等,这些最新的研究和发展趋势是利用高速网络将各种控制系统连为一个整体,形成了总体的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汽车的安全主动性、机动性和舒适感。

1 汽车底盘的电子化技术1.1 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汽车动力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在传统的制动系统里串联进去了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但是传统的制动系统无需进行改动,即使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发生了故障,传动制动性能也能发挥正常的作用[2]。

此外,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对其他系统的依赖性较低,也正因为如此,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成为在电子控制的汽车里应用最为成功的典范。

牵引动力控制系统是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单单要使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得到拓展,且需要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的有机配合。

汽车动力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比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有更多的传感器,从而实现了识别驾驶员对汽车的期望和得知汽车的实际运动状态,提高了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汽车转向系统电子控制汽车转向系统的电子控制主要是借助了对车轮转向角的电子控制来达到对汽车转向的控制。

目前主要的汽车转向系统有主动前轮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主动前轮叠加转向系统(active front steering)、后轮转向系统 (rear wheel steering)等。

盘点汽车底盘五大新技术介绍及应用

盘点汽车底盘五大新技术介绍及应用

盘点汽车底盘五大新技术介绍及应用一、 ESP(ESC、V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技术介绍:ESP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 ram,中文意思是“电子稳定控制系统”。

也可称作ESC或VSC。

ESP主要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主动干预,它整合了ABS和TCS的功能,并且增加横摆扭矩控制——防侧滑功能,可以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转弯或制动过程中失控。

如图1左侧所视,车辆前轮侧滑,车辆出现转向不足。

此时,VSC系统通过制动器对内后轮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由此产生一个逆时针的力矩,改进车辆转向能力。

如图1右侧所视,车辆后轮侧滑,出现车辆甩尾和过度现象。

此时,VSC系统通过制动器对外前轮施加一定的制动力,由此产生一个顺时针的力矩,保证车辆的稳定性。

ESP系统主要在大侧向加速度、大侧偏角的极限工况下工作。

它利用控制左右两侧车轮制动力或驱动力之差产生的横摆力矩来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侧滑现象,保证车辆的路径跟踪能力,提高了车辆在高速行使时的安全性。

研究估计ESP降低了30%-50%的轿车单车致命事故和50%-70%的SUV单车致命事故。

技术应用情况:2008年全球的VSC装配率达到33%当今在欧洲和美国,每两辆新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就有一辆装配了ESP。

美国和欧洲的立法者最近都做出决定,要求强制装配ESP。

2011年9月起,美国所有4.5吨以下车辆都必须装配ESP。

2014年11月起,欧洲所有乘用车和轻、中、重型车辆都要求装配ESP。

在2008年,我国只有约11%的新车装配了ESP。

随着今年国内车市新车型的不断推出,目前我国20万元以上新车配备ESP的比率大幅提高,像别克新君越[综述图片论坛]、新天籁[综述图片论坛]、雅阁[综述图片论坛]八代等都装配了ESP。

相信随着我国车市的进一步发展,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一定会如同当今的ABS一样,成为我国汽车的一个标准安全配置。

二、 TCS 牵引力控制系统技术介绍:TCS的英文全称是 Traction Control System,中文意思是“牵引力控制系统”。

精选汽车底盘新技术

精选汽车底盘新技术

可控惯容器 可控惯容器结构示意图
目前,电子控制悬架多是1~2个 参数可调的(调节阻尼或调节刚度, 空气悬架还可以调节车身高度),随 着惯容在悬架系统中的应用,阻尼、 刚度及惯容同时调节已成为可能,并 将与底盘其它子系统实现集成控制。
五大传感器:
转向盘转角传感器——转向的快慢、大小 加速度传感器——加速踏板油门动作传感器 车速传感器——输出与转速成正比的脉冲信号 车身高度传感器——车身与车桥的相对高度 制动压力传感器——制动管路中压力信号
DC全称为Dual Control,即双重控制---保证柔软舒适 性和灵活操控性能的双重控制。
该装置采用电子技术控制弹簧和减振器的工作模式,传 感器不断监测路况、驾驶者的风格及车辆负重,然后DC会 在0.05秒内对四个车轮的悬架弹簧和减振器进行精确的调整。 DC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 1)最软模式:当车速低于15km/h时,可减少轮胎噪音;
(CVT): 无级传动由V型金属传动带和带轮组成, 主、被动带轮的可动部分轴向移动时改变传动带 与带轮结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
金属传动带
V型金属传动带由许多套在柔性钢带上具有V型侧面金属 片组成,这种金属带传动,两个带轮间动力传递是靠作为
推力块的金属片的推力实现的。
CVT与AT、AMT比较
驱动力
发动机输出功率 路面附着系数
S 1V1 /V2
措施:控V制滑(V移1 率VSi、1)加/ 速t度
V1——非驱动轮 V2——驱动轮
驱动防滑:—— 控制滑移率
1、静止起步 正确操纵离合器和加速踏板
2、路面一侧很滑、一侧不滑 差速锁
3、两侧很滑 驱动防滑系统+ 差速锁
ASR的主要控制方式
1、发动机输出转矩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行程; 2)高速时降低车身在起伏不平的路面情况下,
提高车身高度以提高汽车 通过性。
2、悬架系统新技术
ECAS空气悬架性能
车舱减震功能(CLV) 底盘减震功能 负载/空载高度记忆
驾驶过程高度自动调整 不同的驾驶高度调节 轴荷检测
驱动辅助 遥控功能 用户自定义开关控制 自动的阻尼设置 (ESAC only)
12 缓速器主开关 13 主电源 14 停车自动回空档用压力 开关 15 挂档保护用压力开关
16 TCM 17 缓速器控制手柄 18 里程表传感器 19 冷却水路接口 20 CAN接头 21 储能器用常接气源接口
1、变速箱新技术
1.2、AMT它在普通手动变速器的基础上,通过加装微电脑控制的电动装
置,取代原来由人工操作完成的离合器的分离、接合及变速器的选挡、
换挡动作,实现自动换挡。
离合器分离机构
选换档模块
操纵部件
液压管路
手自一体变速器
线束
一体式离合器壳
离合器控制器
动力包: 油泵,油管,阀体,电控模块
1、变速箱新技术
AMT控制系统
1、变速箱新技术
无级变速器CVT
1.3、CVT通过改变驱动轮与从动轮传动带的接触半径进行变 速。由于取消了齿轮传动,因此其传动比可以随意变化, 变速更加平顺,没有换挡的突跳感。 无级变速器与常见的液压自动变速器最大的不同是在结构 上,后者是由液压控制的齿轮变速系统构成,还是有挡位 的,它所能实现的是在两挡之间的无级变速,而无级变速 器则是两组变速轮盘和一条传动带组成的,比传统自动变 速器结构简单,体积更小。
车舱减震功能是将车舱与底盘分开 改良的底盘减震功能能够提供对负载货物的很好保护 在装载和卸载期间,车辆底盘将保持与装货台等高的 恒定高度。 在车辆达到某个确定速度时将自动调整驾驶高度 最多可设置2个不同的驾驶高度 实时检测每根车轴的负载以避免过载和罚款
在轴荷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进行驱动辅助控制 利用遥控器可使上升和下降的操作更加方便迅速 驾驶员可通过仪表板开关快速进行上升和下降操作 根据负载、路面状况、车速、车身的移动状态和横 向加速度等信息自动调整最佳的的阻尼参数
1、变速箱新技术
(2)经济性好。 (3)装有CVT的汽车行驶平顺性好、乘坐舒适。 (4)在变速过程中无须中断动力传输,可以大幅减
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环保。
2、悬架系统新技术
2.1空气悬架
空气悬架主要由空气弹簧、导向传力机构、减振阻尼装置、 横向稳定器、高度阀、压气机、储能器及管路等组成。
3、转向系统新技术
3.2 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 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部件 包括电动机、转向机、转向 角速度传感器、转向控制单 元以及EPAS警告灯等。
3、转向系统新技术
3.1.2.工作原理。
❖ 在汽车直线行驶时,方向盘不转动,电动泵以很低的速度 运转,大部分工作油经过转向阀流回储油罐,少部分经液 控阀然后流回储油罐;当驾驶员开始转动方向盘时,ECU 根据检测到的转角、车速以及电动机转速的反馈信号等, 判断汽车的转向状态,决定提供助力大小,向驱动单元发 出控制指令,使电动机产生相应的转速以驱动油泵,进而 输出相应流量和压力的高压油。高压油经转向控制阀进入 齿条上的动力缸,推动活塞以产生适当的助力,协助驾驶 员进行转向操作,从而获得理想的转向效果。在电机温度 过高或电流过大的情况下,电机可以停止工作实现自我保 护。
1、变速箱新技术
CVT的基本结构。 ❖ 金属带式CVT一般由起步离合器、行星齿轮机构、
无级变速机构、控制系统和中间减速机构组成。
1、变速箱新技术
(1)起步离合器。 (2)行星齿轮机构。 (3)无级变速机构。由金属传动带、主动轮组、从
动轮组组成。其中,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 锥盘和固定锥盘组成。
3、转向系统新技术
3.1 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1.1.系统组成。 ❖ 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简称为EHPAS
(Electro-Hydraulic Power Assist Steering),系统部件主要包括电动机、液压 泵、转向机、转向角速度传感器、转向控制单元、 EHPAS警告灯以及助力油储液罐等,其中转向 控制单元和电动机及液压泵通常安装在一起。
1、变速箱新技术
(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来实现CVT传动比 无级自动变化的,多采用机—液控制系统或电—液 控制系统。 (5)中间减速机构。 3.CVT的工作原理。 ❖ 金属带式CVT主要是通过改变主、从动轮和金属 带的接触半径(即工作半径)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 变化。 4.CVT的特点。 (1)无级变速器后备功率大,其动力性优于传统 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2、悬架系统新技术
高度控制机构
2、悬架系统新技术 2.2可调阻尼减振器
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
电磁减振器
2、悬架系统新技术
阻尼连续可调减振器系组成
2、悬架系统新技术
2.3 ECAS
ECU
电磁阀
实现对气囊的充放气调节
压力开关
高度传感器
ECAS主要元件
2、悬架系统新技术
包括高度传感器、控制机构 和执行机构。 功能: 1)随车载变化保持合理的悬
2、悬架系统新技术
空气弹簧
载荷增加,容器内空压升高,刚度增加; 载荷减少,刚度下降。
膜式
囊式
2、悬架系统新技术 导向传力机构
2、悬架系统新技术 转向桥空气悬架
尽可能把空气弹簧布置在车架以外,以便于加大弹 簧的中心距,获得充分大的侧倾角刚度。
2、悬架系统新技术 独立空气悬架
驱动桥空气悬架一般要承受更大的力,因此空气弹 簧布置在驱动轴的后面,以提高承载能力。
汽车底盘新技术
内容
1
变速箱新技术
2
悬架系统新技术
3
转向系统新技术
4
制动系统新技术
1、变速箱新技术
❖ 自动变速箱根据其特点分为:AT、AMT、CVT ❖ 1.1、AT是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和液压操纵系
统组成,通过液力传递和齿轮组合的方式来实现 变速变矩。
1、变速箱新技术
AT控制系统
1 变速箱电气主接头 2 TCM接口 3 缓速器接头 4 储能器接头 5 温度传感器接头 6 超速开关 7诊断接头 8 档位选择器 9 油尺 10 制动总泵 11 油门踏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