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蛋白尿
蛋白尿医学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43
• 对血尿、浓缩尿、胆红素尿或尿内含有亚甲蓝(美蓝)、天青蓝者 都可影响结果。强硷性(pH8以上)尿可出现假阳性,强酸性(pH3) 尿可呈假阴性。磷酸盐或碳酸盐过多也可呈假阳性反应。故应事 先在5ml尿内加3%醋酸1-2滴使尿变成酸性而透明。试纸不可受潮, 应避免与日光、酸性或碱性物体接触,以免试纸变质。
• 这类肾炎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即尿内蛋白量一般不超过3.5g/d, 多伴有血尿和红细胞管型。
PPT学习交流
29
• 发病机制:
• 肾小球基底膜的涎蛋白和蛋白多糖受损而聚阴电量降低,白蛋白 及部分免疫蛋白流失,又因基底膜受破坏,血浆白蛋白、白细胞、 红细胞也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而在尿内出现。
PPT学习交流
30
PPT学习交流
5
PPT学习交流
6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 属于有孔型内皮细胞 • 胞体内有大量环形小孔,孔径约为75nm,称为窗 孔 • 内皮细胞膜表面及窗孔周围有一层厚约15nm的多 聚阴离子硫酸糖蛋白被覆
PPT学习交流
7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 位于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为一层连续的半透膜。成人基底 膜厚约300 nm,电镜下可以分为3层:
PPT学习交流
23
• 出现肾小球性蛋白尿时,至少有两种 病理生理异常发生:
• 电荷屏障或孔径屏障
• 这两种致病机制已在人类一些肾小球 疾病中得到了结构上和功能上的证实
PPT学习交流
24
• 微小病变肾病的患者,白蛋白尿的发生,与电荷 屏障的变化有关。这种患者的蛋白尿呈高度选择 性。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多价阴离子染色减弱。肾 小球结构无异常。
的是①蛋白试纸法(也称浸渍片法):测试时将含有四澳酚蓝的纤 维素片的蛋白试纸浸于尿内即刻取出后观察其显色反应,并与标 准色谱相比较,颜色反应的深浅与尿中所含蛋白量成正比关系。 • 方法简单,适合大批标本筛选,主要对白蛋白起反应,灵敏度在 100-200mg/L,球蛋白含量要高达55g/L时才出现可疑反应。
血尿、蛋白尿、高血压、轻度贫血、肾衰竭

纤维化 , 主动 脉 型 心 影 。双 肾 B超 : 肾 1.x .c 右 肾 左 0 47 m, 3
1.x .c 03 5 m。于 住 院 后 次 日急诊 进 行 肾穿 刺 活检 。 O 临床 与病 理 讨 论
段 昱 方 医 师 : 病 例 有 以下 特 点 :1 男 性 ,9岁 , 本 () 5 病 程较短, 但病 情 重 。 2 发 病 前有 J 呼吸 道 感 染 史 。 3 镜 下 () 二 ()
及 , 动 性 浊 音 阴 性 。 双下 肢 轻 度 水 肿 。 移 辅 助 检 查 :血 常规 : C73 l9 R C34 l 。 WB .x o 几, B .x O2 几,
蛋 白 定量 2 — . , . 33 因此 , 致 肾 衰 竭 的 原 因 为 肾 小 球 疾 9 g 导
皮肤粘膜无皮疹 、 出血点 。颈静脉无怒张, 甲状腺不 大。全
身 浅 表 淋 巴结 无 肿 大 。 咽部 无 充 血 。 肺 呼 吸 音 清 , 闻及 双 未
干湿罗音 。心界不 大 , 心率 6 8次/ i , m n 律齐 , 心音有力 , 各 瓣 膜听诊 区未 闻及 杂音 。腹平 软 , 无压痛 , 肝脾肋 下未触
原发 性 肾脏 疾 病 。 合 血清 抗 G M 抗体 和 A C 阳性 , 结 B NA 考
虑 为 急 进 性 肾 炎 ( pdyporsi l r- e his r il rges eg me np ri, a v o u t
无 明显变化 。既往史 : 慢性咳嗽病 史溃疡散” 具体成分不详) 无高 血压 ( 。
阴性 , 免疫 球 蛋 白和 补 体正 常 。 1 ) (2 肾脏 以 外 组织 、 脏器 受 累不 明显 。 据 上 述 特 点 , 步 诊断 为 A F 肾前 性 和 肾后 根 初 R ,
血尿定位诊断

血尿定位诊断血尿的定位诊断除紧密结合临床病史、体征和X线、B超等辅助诊断手段外,尿液的实验室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方法。
尿常规分析是血尿定位诊断的基础。
血尿标本中若有明显的尿蛋白,尤其是肾小球性蛋白尿则提示尿中红细胞的起源可能来自于肾小球。
肾小球性蛋白尿常以白蛋白及一些大分子的蛋白为主,而肾小管性蛋白尿则以溶菌酶、2~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为主。
尿中由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所致的蛋白尿在蛋白电泳时常以球蛋白为主。
另外,新鲜尿标本即使发生溶血,尿蛋白量也不会很高,大量蛋白尿时常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
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尿液标本中一般不会出现管型。
一旦尿沉渣镜检发现有管型存在,尤其是红细胞管型的出现,常高度提示为肾小球性血尿。
因此在尿液常规分析时需重视对尿液沉渣的显微镜检。
尿三杯试验是一种延用已久的定位诊断方法。
试验时仅在起初的10~15ml尿中发现有明显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部位;若在最后10~30 ml尿中发现有血尿(终末血尿),则提示血尿可能来自于膀胱;倘若三杯尿中均有血尿,即全程血尿,提示为上尿路出血;出血在十分末端的尿液中可高度提示埃及血吸虫病感染。
但尿三杯试验操作时不易标准化,手续较为复杂,血尿不明显时其临床诊断意义常不十分明确。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近十几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在于肾小球来源的红细胞因受肾小球基底膜的机械损伤及/或肾内渗透压梯度变化等影响,形态常发生畸变,而非肾小球性血尿的尿红细胞形态一般无上述变化发生,表现出均一的正形性。
籍此可以帮助区分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
目前临床在利用尿红细胞形态变化进行诊断方面已取得了不少的经验。
血尿伴蛋白尿症状起因

血尿伴蛋白尿症状起因
*导读:血尿伴蛋白尿症状是怎么引起的?引起血尿伴蛋白尿症状的疾病有哪些?
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系膜增殖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肾囊肿,多囊肾,也可见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
当肾小球发生疾病时,由于基底膜受到损害,所以筛孔增大,电荷改变,以致通透性增加,这样就使白蛋白等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从基底膜漏出。
与此同时,血中的红细胞亦可从断裂的毛细血管壁被挤压出去,因而在尿中出现血尿伴蛋白尿。
肾性血尿的发病机理目前医学界认为与免疫有关,即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和系膜区,破坏肾小球基底膜的滤过屏障,同时引起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增生,引起肾性血尿。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血尿伴蛋白尿的病因,血尿伴蛋白尿怎么引起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血尿伴蛋白尿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第1 页。
血尿完整ppt课件

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辛辣、酒精等。
3
水分补充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轻血 尿症状。
药物治疗方案推荐
止血药
如维生素K、止血敏等,用于控制出血症状。
抗炎药
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用于减轻炎症和预防感染。
免疫调节剂
如免疫抑制剂、中药等,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轻血尿症状 。
手术干预时机选择和预期效果评估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
通过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判断血尿来源,如肾小球源性血尿或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尿蛋白定量检测
通过检测尿中蛋白的含量,判断肾脏 受损程度及病变类型。
尿沉渣细菌培养
通过培养尿沉渣中的细菌,明确尿路 感染的诊断及指导治疗。
肾功能检测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评估肾 脏功能状态及病变程度。
分类方法及诊断标准
分类方法
根据血尿的来源和性质,可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两大类。其中,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由肾小 球疾病引起,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则可能来源于泌尿系统任何部位。
诊断标准
血尿的诊断主要依据尿液常规检查和显微镜检查。当尿液中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范围,且排除月经、剧烈运动等 生理性因素后,可诊断为血尿。同时,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可进一步确定血尿的病 因和分类。
PART 04
鉴别诊断思路与策略制定
REPORTING
鉴别要点总结
血尿来源
确定血尿来源是肾小球性还是非 肾小球性,肾小球性血尿以变形 红细胞为主,非肾小球性血尿以
均一形态红细胞为主。
伴随症状
注意伴随症状如疼痛、肿块、发热 等,有助于判断病因。
实验室检查
轻度血尿伴或蛋白尿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尿蛋白危险因素分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nx e . n 21 .o3 .06 i iM dJJ . 00 Vl2 N. ga u
文章 编号 :0 1— 9 9 2 1 )6— 5 2— 2 10 5 4 (0 0 0 0 2 0
・
论
著 ・
轻 度 血 尿 伴 或 蛋 白尿 患 者 临床 病 理 特 点 及 尿 蛋 白危 险 因素 分 析
t e rs fco s a s cae t rn r r ti . e h d 71 ci ia nd p t l gc ld t h ik a tr s o itd wih u i a y p oe n M t o lnc la ahoo ia aum te t r o lce r m h n - f he o t pai nswee c le td fo t e ipa
[ b t c] Obet e T bev epto g a caat sc f a et wt ml rtn r n/ rhm ̄ f n td A s at r jci oosret ahl i hr e t s tns i i po iui ad o e u aads y v h oc l cr i opi h d i e a i u
行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并早期进行临床干预。
[ 关键词 ] 血尿 ; 白尿 ; 蛋 肾脏 [ 中图分类号 ] R 9 . 1 6 23 [ 文献标识码 ] A
Pat ogc lc r c e itc fpa int t m id pr i i d/o m at i a a hol ia ha a t rs is o te s wih l o ̄ nura an r he ur nd r s f c or s o i t d wih i r oti ik a t s a s c a e t urna y pr en
尿常规常规知识ppt正式完整版

尿常规常规知识
1.血尿、蛋白尿阳性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 变态反应性疾病。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青、中年男性为主。起病方式和临床表现多 样。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 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有尿检异常,出现血尿、蛋白尿、镜 检可见管型。
球性血尿。
如在尿检中出现以上的情况,应立即就医,进一 步检查明确诊断。
2.尿胆素升高与肝脏疾病关系
尿胆素(urobilin):胆红素在肠道中的产 物。呈棕红色,由尿胆素原经空气氧化而 生成,尿及粪色的来源。
正常情况:阴性 阳性:肝功能异常,红细胞破坏增加,肠
梗阻,长期便秘,急性发热
尿检中可见指标:
2)当尿红细胞数>8×106/L,其中异形红细胞 1)多囊肾的囊肿几乎总是双侧性的,
尿检中出现红细胞阳性即提示血尿,应立即就医。 错构瘤不是真性肿瘤,该瘤生长缓慢,随机体的发育生长而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即可停止,和机体之间是协调的,极少恶变。
>30%,应视为肾小球性血尿。 血尿、蛋白尿阳性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尿胆素升高与肝脏疾病关系 血尿、蛋白尿阳性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
3)尿中尿蛋白定量>500mg/24小时,常提示为肾小 蛋白尿(Proteinuria)指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每日排出量大于150 mg),即为蛋白尿,当尿蛋白含量≥3.
血尿(Hematuria):指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尿检报告中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即可称为血尿。
尿检中出现红细胞阳性即提示血尿,应立即就医。
4.尿中微蛋白的临床意义
尿微蛋白是指在尿中出现微量白蛋白。
血尿和轻度蛋白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 竭 ,0 0 2 年后 出现 E R 而 另外 3 %表 现为 肾衰 3 0于 O 7 S D, 0
不 同程度的肾功能下降I 。由于 4 J
8年 。6 患者 临床 表 2 . ±7O岁 病 周 8例 现为单 纯性血 尿或 / 和微 量 蛋 白尿 (4 蛋 白定 量 ≤ 2h尿
偏重 , as H s 分级 Ⅱ~Ⅳ级 。有蛋 白尿者病理损伤偏 重( as1级 以上 ) Hs I 。结论 相 当一部分 临床 表现 轻微 的 I 肾病 患
者病理偏重 , 白尿和病 理损 伤明显相关 , A肾病患者提 倡早期 肾穿早期诊 断。 蛋 I g
【 关键词J e 肾 病理 l a’病;
在 我 国对 于隐 匿 性 肾炎 的患 者 并 不 常 规 接 受 肾穿 L , 6 J
室检查包括血 清生 化指标 、 尿蛋 白定量 、 血清 I g A等。 肾脏 病理 学 检查 : 活检 取 材 肾小 球平 均 (27± 肾 2. l.) , 10 个 肾活检 标本 均 行 H P S P M、 so E、A 、A Masn染色 , 光镜下观察肾小球 、 肾问质和 肾小管病变的性质和程 度; 冷冻切片免疫荧光观察肾组织中 1 I 、 M、3 g g I C、 o、 A g C 、 l 、 R 的 沉 积 部 位 和 强 度 。 按 照 19 4CqF A 9 7年 H s as
下。
IA。 是 世 界 上 最 常见 的 原 发 肾小 球 疾 病 , g 肾病 在 我 国约 占原 发 。 肾小球 肾炎 4 .%。长 期 随 访 发 现 I 72 g A
肾病并非一 良眭病变 : 0 的患者 1 年后进展致终末 27 00 0
1 临床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组 6 . 本 8例 , 3 男 6例 , 3 女 2例 , 均 年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