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利哌酮缓释片新近研究数据

合集下载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药物与临床·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高慧国(大同市第六人民医院,山西 大同 037006)0 引言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大约在1%左右,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情感,意志行为异常,存在一定的破坏性,不仅对患者本身容易造成伤害,而且对周边的人或者事物,也容易造成危险[1]。

本文旨在研究,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从而判断药物的安全与否,方法如下文。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40例患者,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男:女=19:21;平均(47.41±6.89)岁;平均病程(4.8±2.7)年。

观察组:男:女=20:20;平均(47.59±6.71)岁;平均病程(4.1±3.5)年。

组间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喹硫平片进行治疗,方法如下:治疗开始的时候,每天2次,每次剂量为100 mg,午、晚服用,每隔三天,进行药量的增加,但是最多不超过750 mg/d,连续服药10周时间。

1.2.2 观察组患者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方法如下:治疗开始的时候,每天1次,每次剂量为3 mg,中午服用,第七天的时候,剂量调整为6 mg,每天1次,中午进行服用,最大剂量用到9 mg/日,大剂量时分两次给药,连续服药10周时间。

1.3 统计学分析。

文中计数数据、计量数据资料用SPSS 20.0软件处理,P<0.05,具有差异性。

2 结果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所示。

表1 治疗效果[n(%)]组别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观察组23(57.50)10(25.00)5(12.50)2(5.00)对照组10(25.00)10(25.00)10(25.00)10(25.00)卡方值8.71700.0000 2.0513 6.2745P0.003210.15210.0122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探討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差异,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喹硫平组和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各30例,喹硫平组给予喹硫平进行治疗,帕利哌酮缓释片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

结果:喹硫平组治愈10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治愈14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喹硫平组发生嗜睡7例,头晕7例,失眠3例,帕利哌酮缓释片组发生锥体外系反应9例,失眠2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差异不大,但是帕利哌酮缓释片用药较为持久。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喹硫平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高致残性精神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延缓了药物在肠道内的释放,保证了药物在血浆内较稳定的血药浓度,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喹硫平是一种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为探讨二者疗效的差异,以指导临床用药,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喹硫平组和帕利哌酮缓释片各30例,其中帕利哌酮缓释片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21~38岁,平均28.9岁,已婚19例,家族有精神分裂症史9例。

喹硫平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0~39岁,平均28.6岁,已婚18例,家族有精神分裂症史10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家族史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方法:喹硫平组起始剂量50mg/日,在2周内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为200~600mg/日,以后可加至750mg/日。

帕利哌酮缓释片组起始剂量6mg/日,2周内根据病情需要调整为3~9mg/日;疗程均8周。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Heao g ,2 0 ,8 3 : 1— 2 . ptl y 0 3 3 ( ) 6 9 6 8 o 1 j E S nent nlC nessC neec n H pti B:3— 3 A L itra oa o snu ofrn eo e a t 1 i is
1 e tmb r 2 0 n v S te l n c n e u t tme t 4 S pe e , 0 2 Ge e a, wi r d: o s ns s sa e n z a
T e fcc n ft f aieio e xe d drl s be rf s e i d hzp rna L UJ n u , h i aya ds eyo l r n tn e ・ e ea l s o rt ps e cio h ei I a - n e a p p d e e a t tf i - o s i j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e t . eu e a t u aeA t e unit nC n s,e a Srm H pti B S r c ni nQ atai a 1 is f g to
Re e t l f c He t i Viu n h L v r a d r d c r ame t pai s t B r s i t e i e n P e i t T e t n
He r i — e ha n y L k Yu n C n,Vi c n a ・ u o g,Ad iL n n e tW iS n W n a Me - i g
peoecr po tr ains n h U i d tts [ rcr/ oe rmoe vr t te nt Sa a i e e J. 3
c i i a s g i c n e f e sse t n r l l c l in f a c o p r it n l n i y o ma Al ’ i c r n c J n h o i I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摘要: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组30例,利培酮组30例,疗程8周。

在治疗前及治疗2、4、6、8 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帕利哌酮组与利培酮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6.7%和73.3%,疗效相当。

帕利哌酮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和月经周期改变较利培酮组少而轻,且对催乳素水平没有影响。

结论: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效果满意,但帕利哌酮缓释片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且不影响催乳素水平,较为安全、可靠。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05-02帕利哌酮缓释片是新一代抗精神病药。

近期研究结果提示帕利哌酮在某些药理学特性、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疗效等方面与利培酮及其他第2代抗精神病药存有差异[1~3]。

本研究评价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利培酮片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1对象:60例患者均为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排除有严重自杀倾向、酒和药物依赖、严重器质性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随机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6~58岁,平均(33.5±6.9)岁;病程3~146 个月,平均(6.3±5.5)年。

利培酮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7~61岁,平均(32.7±8.1)岁;病程3~160个月,平均(6.9±6.4)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2方法:两组患者均停用原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1周。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观察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观察

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以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实验组)和利培酮片组(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的4、8、12周,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与社会功能量表,对50例患者在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安全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结果:实验组中有2例(8%)痊愈,13例(52%)进步显著,8例(32%)进步,2例(8%)无效;对照组中有2例(8%)痊愈,12例(48%)进步显著,9例(36%)进步,无效2例(8%),可见,帕利哌酮与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面相当。

实验组在社会功能量表中为,总分为(212.65±22.35),对照组社会功能总分为(199.73±21.0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利培酮锥体外系副作用影响了病人的社会功能,而帕利哌酮很少有。

两组对精神症状控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减分差不多)相当,社会功能改善,帕利哌酮组明显优于利培酮组。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观察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高致残性严重精神疾病,并伴有反复加重以及恶化的现象。

其中,每一次的复发会出现导致大脑的永久性损伤,对于认知能力、社会功能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现代治疗手段与技术的创新运用,对于精神分裂患者在社会职业功能以及个人情况的恢复,成为了主要的治疗目标。

在临床的应用上,采用帕利哌酮具有一定的疗效。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病人入组标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病程超过1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大于40,同时对患有脑器质性疾病、孕妇及哺乳期的妇女排除在外。

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研究

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研究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40 期2018 Vol.5 No.40163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研究刘健伟(内蒙古包头市第六医院临床四科,内蒙古 包头 014040)【摘要】目的 针对在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的时候给患者所运用的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是否和所用剂量有关,以及和治疗效果和所产生的副作用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方法 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治疗后的1周、2周、4周的时间段内对患者进行进行血样检测,观察其体内的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值,检测的时候采用的是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对于副反应的检测则利用的是症状量表。

除此之外,还要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第四周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测。

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所服用药物的剂量为:(7.25±1.50)、(8.33±1.22)、(9.85±1.75),这和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对应的时间内的血药浓度是正相关的关系。

而且女性患者体内的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和血清泌乳素之间是由关联的,但是它和TESS 量表没有直接的关系。

而且对于锥外系反应的副作用的有无和患者体内的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并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患者体内的帕利哌酮的血药浓度和所服用的药物的剂量以及女性患者体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之间是相关的。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帕利哌酮;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3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40.163.02长时间以来,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直都是人们的关注对象,精神病不仅折磨着患者、患者家属,同时也对于社会上的其他人来说有时候也会带来一些伤害,每年都会出现精神病患者伤害他人的事件。

为了更好地治愈精神病患者,使得他们恢复健康过上正常人的的生活,很多医学专家一直致力于精神病药物的研究。

不论是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治疗精神病的药物的研究从未停止过。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田会凤【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24(37)3【摘要】目的:探索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以收治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筛选样本量102例,时间点截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按照数据1∶1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抽取两组,对照组开展利培酮片治疗,观察组开展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观察患者各项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前评估PANSS评分未见组间对比差值(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PANSS评分治疗后属于改善更明显组别,组间可见差异(P<0.05)。

有效率结果评估显示观察组比值属于更优组别(P<0.05)。

患者SDSS、TESS评分未见组间治疗前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NPI-Q各项评分治疗后改善更明显,组间可见对比差(P<0.05)。

治疗前评估显示未见维度差值(P>0.05);观察组各项分值均为治疗后改善更优组别(P<0.05)。

不良反应评估观察组比值更优(P<0.05)。

结论:急性精神分裂症开展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改善患者生理机能,降低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应用价值良好。

【总页数】4页(P604-607)【作者】田会凤【作者单位】天津建华医院精神科二病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相关文献】1.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安全性的对照研究2.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3.可变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4.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研究5.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急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病患7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将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划分成为研究和对照两组(n=36)。

当中,研究组实行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实行利培酮治疗。

分析两组PANSS(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疗效总有效率等指标作出比较。

结果:研究组治疗4w后的PANSS评分为(40.65±8.71)分,比对照组的(49.32±9.86)分低,P<0.05。

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比对照组的80.56%高,P<0.05。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同对照组的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选择帕利哌酮缓释片,并将之合理运用于精神分裂症中,有助于缓解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药物副作用轻,建议临床推广。

【关键词】帕利哌酮缓释片;不良反应;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在精神疾病当中,精神分裂症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且其病情也较为严重,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

有报道称,精神分裂症具有反复发作以及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且患者在发病后通常还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丧失的情况,若病情较为严重,亦可引发自杀行为,而这不论是对患者还是社会安定来说都极为不利[2]。

为此,临床有必要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病患进行早期、正确治疗的力度。

本文以72例精神分裂症病患(接诊于2017年8月-2019年1月)为对象,着重分析帕利哌酮缓释片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价值,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纳入2017年8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精神分裂症病患,将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n=36)。

当中,研究组包含男性20例及女性16例,年龄介于50-81岁之间,平均(64.28±7.15)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 1.7mg 8.1 ± 2.9mg
换药后症状改善有效率为45.6%(36/79)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an improvement of PANSS total score of 20% versus baseline.
100
Patients(100%)
-35 治疗第2天疗效比基线即显示出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第 42 天
40
45
Endpoint
-27.5
-32.1 ***
Schreiner A. et al. World Psychiatry 2009; 8 (Suppl.1): 159. Presented at WPA Congress, Florence, April 2009
Values are mean ± SD. Change are baseline: +P<=0.05; + +P<=0.01; + ++P<=0.001.
PriorOLA group
Baseline
End-point
83.5±20.4
18.2±5.5 23.2±6.7 42.1±11.8
22.9±6.6 22.5±6.9 18.8±6.0 8.1±3.4 11.2±4.0
换药后患者满意比例提高3.7倍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previous treatment measured at baselin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paliperidone ER treatment Measured at end-point.
73.5±21.8 + + +
16.0±6.0 + + 20.5±7.1+ + + 36.8±12.1+ + +
20.0±7.1 + + + 19.6±7.0 + + + 17.2±6.1 + + + 7.4±3.1 + 9.3±4.0 + + +
换药后CGI评无或轻度病情比例是基线3倍
CGI-S categories at baseline and end-point.
Treatment day
1
7
14 28
42 Endpoint
Subjects evaluated
290 287 276 254 235
290
PERTAIN研究(6周)
% patients
66%的患者“非常满意”或“满意”
70
66%
60
50
40
30 20 10
0 Very Good/Good
20% Reasonable
治疗第2天疗效比基线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第7天 第14天
0
0 -2.35
10
15
20
-5
*** -5.8
P
***
A -10 N S -15 S 减分-20
-10.3 ***
-13.3 ***
-17.4 ***
-22.3
幅 度-25
***
第 28 天
25
30
35
-27.2
***
-30
***: p<0.0001 vs. baseline
100
4.9
5.5
21.0
16.4
75
23.3
54.8%
50
59.3 45.2
25
Very poor Poor Moderate Cood Very good
13.6 14.8%
1.2
9.6
0
Baseline (n-81)
End-point (n-73)
药物所致的不良事件
TEAEs,n(%)
任何不良事件 严重不良事件 常见不良事件
4 10
End-point
*Paliperdone ER dose was zaro at end-point in a patients because they had discentinued treatment before 0>1 day prior to) attending their final visit.
Barcelona, Spain 最先报告于世界生物精神病学大会, 2009年6月28日–7月2日, 巴黎, 法国.
帕利哌酮缓释片剂量分布(n=81)
Paliperidone ER dose distribution
100
6
24
75
62 50
25
27
12mg
9mg
6m
g3mg
0* mg
35
32
0
Baseline
失眠 体重增加 焦虑 头疼
奥氮平换药人数(n=81) 47(58.0) 8(9.0)
11(13.6) 3(3.7) 6(7.4) 5(6.2)
2例患者报告了泌乳素升高相关的TEAEs :(性功能 [n = 1] 高泌乳素血症[n = 1]) 1例患者出现了血糖有关的TEAEs (血糖升高) 没有死亡比例
3.8% (n=98)
0
0.7% (n=100)
0
7
14
28
42 Endpoint
Schreiner A. et al. World Psychiatry 2009; 8 (Suppl.1): 159. Presented at WPA Congress, Florence, April 2009
PERTAIN研究(6周)
Mean body weight for patients with baseline and end-point data.
120
80
40
78.6 (n - 72)
77.2 (n - 59)
79.3 (n - 54)
78.7 (n - 72)
0 Baseline
Week 13
Week 26
End-point
EPS改善具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显著性 体重无显著性改善 帕利哌酮缓释片平均治疗剂量是8.1mg/天
PERTAIN 研究
中国3035研究
既往服用三种非典型精神分裂症药物疗效或耐受性 欠佳换用可变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的疗效和安全性
3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换药数据分析
既往各种药物换用帕利哌酮后3个月 PANSS总分减分达22分
PERTAIN 研究
非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既往口服奥氮平 治疗因缺乏疗效换药为可变剂量帕利哌酮 缓释剂治疗的疗效、耐受性及安全性
PERFlexS
81例由奥氮平缺乏疗效换药治疗6个月的分析数据
Supported by funding from Janssen-Cilag Medical Affairs EMEA. Presented at the 15th Biennial Winter Workshop in Psychoses 2009, November 15 - 18, 2009,
帕利哌酮缓释片新近研究数据
1 PERTAIN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变剂量治疗急性恶化精神分裂症研究
2 PERFLex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变剂量研究
3 中国3035 study 407例非急性期患者
PERTAIN 研究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变剂量治疗 急性恶化性精神分裂症研究
294例急性恶化性精神分裂症数据分析
换药后ESRS评估EPS获得显著性改善
Time point
Baseline (n-79) Week 4 (n-74) Week 8 (n-65) Week 13 (n-61) Week 26 (n-55) End-point (n-79)
ESRS total scores are expressed as mean ± SD. *Based on difference vs baseline NA. net appllcable
PERTAIN研究(6周) 结论:
急性恶化的精神分裂症换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6周:
功能显著改善 有效率高 (PANSS减分超过30%比率为66%) 起效快:第2天PANSS即比基线显著减分 满意度高 (66%的患者报告“非常满意”或“满意”) 耐受性良好
Schreiner A. et al. World Psychiatry 2009; 8 (Suppl.1): 159. Presented at WPA Congress, Florence, April 2009
100
34.2
50
27.8
25
55.7
0
10.1%
10.1
Baseline (n-79)
39.2
32.9%
31.6 1.3
End-point (n-79)
Make yes Moderasely Bordedine-mildly Normal not at all
基线CGI-S评分 3.3 ± 0.9(中度有病) 终点比基线下降–0.4 ± 1.0 P = 0.0002
PANSS总分和因子分获得显著改善
PANSS score
Total Subscale
Positive Negative General psychopathology Marder factors Positive Negative Disorganized thoughts Uncontrolled hostility/excitement Anxiety/depress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