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

2010.03

《儿科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学教研室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于2003年08月启动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各高等院校的广泛关注。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和一流教学管理”为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使学科形成一支拥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科研和教学水平高,力量强,结构合理,长期稳定的师资队伍;具有一套体系完善、内容先进、符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等;学院为贯彻教育部文件的精神,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相继推行了精品课程项目建设;《儿科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临床学科,与基础医学、儿童保健、国民素质等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我院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主干课程之一,同时由于它自身特有的特点,对于医学生的儿科学临床素质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就业深造机会的提升均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受到师生的重视。因此,我们从2005年着手在课程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并借助儿科学教学工作的长期积累和近些年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在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2006年07月被学院评为首批临床教学精品课程,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完善相关方面的建设,经过了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课程建设中立项内容的各项目标,并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绩,2008年度儿科学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2009年度我科又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科医疗教学科研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学科建设体系,争取更大更好的成绩。以下是我们在儿科学课

程建设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和体会,希望能为我院临床教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

1.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精品课程建设应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地位,课堂教学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临床资料的简单的机械的堆砌,而应是在原有教学过程之上的深加工,包括许多新进展等都能有机的溶为一体,这是体现教学创新观念的关键。为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增加了儿科学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由于我科的教师同时还从事较为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儿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又是我们日常临床与教学工作重点,所以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包括理论授课与见习带教均按照教研室制定的统一要求,按年资、职称、学历等合理分配课时,并进行所有的课前集体备课和课后个人的总结与提高,同时按照精品课程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尽可能的满足临床教学的需求,有效的保证了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即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所在。作为本课的主讲教师和课程负责人将课堂作为良好的展示舞台,对每一次教学内容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儿科学教育教学的自有规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儿科学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1.1转变教学理念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使我们更加认识到教学的真正内涵,即教与学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特有的过程,此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中要追求更高的境界,象艺术追求情感的共鸣一样,教学则要追求思维上的共鸣,良好的台风、优美的节奏、清晰的层次、丰富的想象力会使学生的听课在接纳知识的同时,变成一种享受。对于医学生而言,由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鉴别事理的能力,他们在医学知识的构建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去主动汲取有益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此,我们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断吸纳许多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积极开展以问题为中心(PBL)及以病人(病例)为中心的见习课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上狠下功夫,采用分段式、引导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导入所教学的内容,或从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典型的临床现象引出学科概念,使教学内容变的引人入胜;同时教师的驾驭语言、组织课堂等的能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的更轻松愉快,通过问卷调查,师生交流座谈等方式了解到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法很认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随着电脑等现代化信息设备和手段的快速发展,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实践中,由于所课堂要求提供的信息量较大,教师板书已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求,多媒体教学便成为必然。为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授课教师根据相关专业,灵活选用了先进的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制作了设计新颖、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将儿科学有关的病历资料和典型图片搬到

课堂,使课堂教学更形象生动,并配以清晰准确节奏适度的教学语言,对学生产生了较强的视觉与听觉冲击,扩大了感知的空间和时间,扩大了认知范围,使大量抽象的教学内容和概念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力教学的艺术感染力。通过适度的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听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了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课堂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1.3调整教学内容

儿科学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内容较多,为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数内取得较好成绩,我们以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学》为主要参考教材,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临床教学的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做了适度调整。结合儿科临床有所侧重,既要考虑教授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同时把部分专业的学科前沿适当加入教学内容中,对整个规划教材的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学生反应良好,例如,强化了绪论的讲授,对以后所讲的内容在绪论中作了简要的介绍,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对以后要单独开课的学习内容如“小儿传染病”,以及临床少见疾病的内容省略不讲,部分章节融合在一起讲解。并删除部分陈旧的或与其他科目重复的内容,而针对如EBV感染高发的临床实际,我们把它列为重点讲解的内容,并要求教师尽可能尝试双语教学,从常见的疾病名称,医学专业术语等开始,为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创造条件,并为学院今后双语教学的全面展开奠定一个基础。

2.加强见习课教学,使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

儿科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学科,其中的许多内容的描述与儿童临床疾病的实际表现有所差距,只有亲自临床在教师的指导下,才有可能会对理论内容有一个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没有真正的临床实践是绝对难以把握儿科学的特点,儿科学有其独特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教师应充分利用课间见习教学的机会,做好理论与见习课的有机互补,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顺利过渡到临床工作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2.1建立合理的学科见习体系

将见习课分为三个方面,1、《儿科学》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2、为加深学生对理论部分的理解而设计安排的系统疾病见习。3、设计题目要求有兴趣的同学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引导他们对相关疾病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钻研;

2.2提高见习教学效果。

为了在有限的见习课时内完成较多的临床见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做得见得更多,争取更多的临床动手机会,授课教师首先对课堂教授内容在见习课前做提纲挈领式的讲解,并重点强调在亲临现场如问病史查体等关键性环节的注意事项,并做好示范性指导,特别是儿童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都做了巧妙的安排。从所选学的18个章节中精选了本课程的重点系统疾病安排了六次见习课,在第一次见习中,授课教师主要讲解儿科临床的基础,包括儿科病例书写规范等,其中体格检查是按照卫生部关于儿童体格检查的标准执行,配有体格检查的影像资料,同时教师要亲自示范,为后续的临床见习打下了基

础。其它见习的基本流程是首先教师对课堂知识的回顾,同时要指出见习的重点并示范相关体格检查;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最后教师集中点评见习内容并布臵下次实习课的内容。尤其是在总结病例时,必然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教师以此为基础,逐一展开分析讨论,老师适时归纳指点。在师生的互动中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活跃了教学气氛,增长了知识,使课堂变的生动。

3.拓展课堂教学范围

《儿科学》作为精品建设课程的确立,缘于该课程原有较好的教学基础以及该课程在学科基础性和在临床实践应用上的重要性,因此利用各种条件开展《儿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临床技能的训练;

3.1开设与《儿科学》有关的实习课

与部分医疗保健机构和防疫部门联系,安排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实习,并联系托幼机构进行课外教学活动,使得实习内容更加真实生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根据科室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随机的安排学生参加儿科学学术年会、专家学术讲座、参与儿童流行病学的调查、下乡义诊等形式多样的校外见习活动,学生可根据个人实际和兴趣选择参加,大大增强了对儿科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他们的临床实践能力,使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儿科学的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刻苦学习儿科学的信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3.2开展与《儿科学》有关的论文学习

我教研室自2002年开始招收和培养儿科学专业研究生,同时导师中大部分都有科研立项、课题等,我们以其毕业论文级科研论文为蓝本,结合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科研论文的学习讨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临床科研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对促进他们勤奋学习努力钻研医学知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开展与儿科疾病研究有关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学习,能强儿科学的基础知识。我科已有四届硕士毕业生,课程负责人先后指导的与儿科学有关的毕业论文有:同时鼓励学生报考儿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3.3加强教学管理,规范临床生产实习,

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和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严格执行学院制定的各项的教学管理制度,如试讲制度、听课制度、教师业务考核制度、教学质量评估等。生产实习是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医学教育的关键阶段,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顺利的过渡到临床医师,生产实习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生产实习,可以更好的了解临床实际,我科每年进行约3-4个专业的临床学生生产实习,实行带教老师首代负责制,采取一对一带教,分别安排在不同的专业学组中进行实习,经过6周的实习后,要求通过严格的出科考试,试题来自儿科学题库,考试形式由学生随机抽取,实行交叉监考,密封判卷,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考试不及格者进行补考,所有过程从学生进科实习就提前告知,使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尽管历届的儿科出科成绩没有高分,但符合正态分布,并无1人参加补考,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至少我们是对学生的生产实

习是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的,较好的规范了生产实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良好的学风,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4.精品课程各要件完成情况:

已完成《儿科学》教学大纲的修订,建立了《儿科学专科题库》,整理了儿科学临床病例资料,制作了各专业系统的多媒体课件(包括理论课和见习课),制定了统一的教案及讲稿的格式,编写了《儿科学见习指导》,制作了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的教学录像,另外在师资队伍建设中,除部分高级职称外全部为硕士学历的教师担任教学,并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教师梯队。

5.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尚未建立儿科学专业网站,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没有规范系统的教学设施设备,教师中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重临床轻教学的现象,教学论文撰写数量少,学生生产实习时间短,不能安心实习的学生因考研或找工作等大有人在,势必影响教学的质量,临床医生从事教学工作时的诸多协调问题等。

6.对《儿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基于我区实际,参考国内其它兄弟院校儿科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关经验,在课程建设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6.1.教研室应配臵一定的硬件设施,如专门的办公室、电脑、打印机、投影仪器等、并开通独立的专业网站,同时安排专人维护网站,加快校内外相关专业信息的广泛交流与沟通,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和经验,不

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相关专业的资源共享。

6.2加强软环境建设,设立专职的教学秘书,加强每位教师教学全过程的培训与考核,把教学工作日常的考核考评与职务职称晋升聘用等挂钩,组织开展教学能手竞赛,先进教学工作者及先进教学集体的评选活动,并能任人唯贤,任人唯才;做到人尽其能,人尽其才;

6.3提高临床教师的整体水平,有计划的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可外请或邀请本院基础专业的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讲座,交流教学经验,逐步提高临床医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把它作为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6.4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教研室的教学活动,如举办教学比赛、参加教学会议、开展教学实践等以及用于日常教学工作的开支。

7. 《儿科学精品课程》建设体会:

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课程建设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学科专业为支撑;有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为保证;以学术精英或教学名师为课程建设带头人;有丰富的科研成果为课程注入新的生命力;以先进而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一流的教学管理为保障,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精品课程。

8.《儿科学》教育教学研究现状(摘自--全国儿科医学教育研讨会)

国际间跨界教育迅猛发展,医学界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人们拥有更多的新机会、新视野、新思想;全球缓和国际化要求教育产品标准化、课程计划透明化、学历学位互认,在全球形成和谐教育

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引入:汲取国外医学教育中的先进的有益的东西,创造国际化的医学教育氛围,促进医学教育与国际接轨;

国际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医学科学基础知识9%临床技能10%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12%群体健康9% 批判性思维和研究6%信息管理5%沟通技能9%

医学教育改革趋势:教育模式、课程体系与教育方法、评价方式

教学界一直以来争论的两个核心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和学什么,怎么学;教学内容的改革解决学什么的问题,教学方法改革解决的什怎样学的问题,而怎样学比学什么更重要;同时教学内容的改革依靠教师即可完成,比较经济,易于进行;而教学方法的改革非常耗费教育资源,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难以开展,发达国家才有这样的经济能力,美国医学院校进行的20项重大改革项目中,有17项是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

“教育应该较少的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不要过于夸大这一点)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

教学方法的改革-----减少灌输式教学,提倡研讨式教学即减少说教式的教学,腾出时间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地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如PBL/小型研讨班/学科论文撰写/学生参与自主实验科研等。其中PBL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典范,其意义不言而寓。“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

真正进步”(爱因斯坦)

PBL教学的目标和结果: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寻找和应用资源的能力、临床思维的能力、可衡量的知识基础、表现能力、职业态度和伦理意识、自立和自强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团队精神、交流能力;

评价方法的改革:减少终结性评价,增加形成性评价;教师的功能不单纯限制在教书这一方面,应包括考核学生的质量,是否重视测试评价,是否敢于开卷考试并考出水平,测试的题型和内容比例如何等都需要教师做客观科学的设计并付诸实践。

当前临床医学教学存在的问题:由于医学伦理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强化等问题,以学生实际接触病人并且进行技能操作练习的机会越来越少;未经诊疗技能培训的医学生直接接触患者、甚或直接在患者身体上进行诊疗操作存在严重医疗安全隐患;传统医学课程设臵往往注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医学生没有机会接受系统规范的临床技能培训,严重限制了医疗质量的提高。

实施临床教学的思路:让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思考、会动手”,增加医学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克服基础、临床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的问题,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注重加强临床思维的培养,注重临床技能训练,注重教学方法改革,注重考核方法改革等。

临床思维概念: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手头的和其他可利用的

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的家庭与人文背景,根据病人的症状等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和思维过程。

达到的目标:最大限度挖掘学生自身潜力,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必须的知识,而且具备较强的判断、抉择、沟通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求知、力行、做人;

以上为我教研室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不甚成熟的经验

及建议,不妥之处还恳请各级领导予以斧正。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教研室

2010年03月10日

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报告书(新)

《网络安全技术》精品课程2008~2009年度项目建设情况报告书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建设项目组 二00九年十月

目录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1) 二、项目落实情况概述及取得效果 (5) 1、课程目标 (5) 2、课程内容与结构 (6)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7) 4、课程团队 (8) 5、课程研究 (9) 6、课程资源 (10) 7、课程考核 (11) 8、课程效果 (12) 9、课程管理 (12)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办法 (13) 四、下一步建设措施 (14)

一、项目年度建设规划概述 1、课程目标 (1)建设目标 以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课程目标,体现应用型高技能网络安全人才的职业特点。 (2)建设内容与措施 通过对用人单位访谈和毕业生调查,根据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目标,与合作企业一起修订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使之更加贴近就业岗位技能需求。 (3)建设经费 计划投入0.35万元。 2、课程内容与结构 (1)建设目标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对遴选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基于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将教学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 (2)建设内容与措施 ①确定职业岗位; ②明确工作任务; ③分解专项能力; ④遴选课程内容; ⑤设计学习情境。 (3)建设经费 计划投入0.35万元进行课程体系建设。 3、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 (1)建设目标 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将教研教改成果推广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改革创新,推出适应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培养创新、创业型专业人才的教学机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训机会,实现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

09年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09年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2010年3月 一、课程设置 随着医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核心之一。控制遗传病,开展优生指导、降低出生缺陷成为重要国策。本课程的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在原来的职业基础课基础上,向学生的岗位需求延伸和发展,成为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并为适应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及社会的发展,向教务处提出申请更名为“医学遗传与优生”。目前本课程已涵盖了: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及护理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三大分支。 在助产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建设中,经过深入临床和学生职业岗位的调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设计。优生指导是助产专业重要内容之一,防止出生缺陷是优生指导重要任务,多数出生缺陷与遗传有关。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从遗传学角度,在基因水平认识生命,了解各种出生缺陷的遗传背景,了解产前诊断的主要方法;熟悉出生缺陷的遗传学预防;能够运用所学的遗传学知识,开展遗传咨询、遗传病的社会调查和优生优育服务。在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熟悉优生指导、遗传服务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了解助产专业的发展动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适应不断发展的职业需求。 在护理等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建设中,依据工作过程从新开展课程设计,并在07、08级护理及临床专业开展教学实践研究,与传统教学相比较,获得理想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 在助产专业的专业技术课中,经过临床教研制定新教学大纲,编写教案、制作新的教学课件和说课课件。注重选取临床常见病例、产前诊断常用方法、如出生缺陷筛查、优生指导、遗传服务并摘要介绍各种诊断治疗措施的遗传机理和遗传规律,传授遗传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课程起始于临床病例——引导学生思考、学习、探究;终止于临床病例——检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的进程中,使学生熟悉工作过程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通过实验课特别是模拟遗传咨询门诊检测学习效果。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建设中,通过专业调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符合康复专业特征的“医学遗传与优生”教学大纲、教案及教学课件。在介绍医学遗传基础知识基础上,注重介绍脑瘫等精神与运动系统遗传病和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等前沿科学知识,为学生的职业需要和发展服务。 选用教材为国家规划教材,并根据不同专业需要参考如《临床遗传咨询》、《实用优生学》等国内外先进教材及最新研究资料。 参加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和高职教改教材编写,并正在进行专业技术课《医学遗传与优生》教材的编写。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是本课程的重要理念。为此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设计上,认真听取外聘教师——来自产前诊断与遗传咨询门诊专家意见。理论与实践交替并同模拟临床遗传咨询门诊结合进行。 由于遗传病的特殊性,需要保护咨询者的隐私权,目前暂不便进行临床见习,我们就以社会调查、自查或网络查询病例、同学在教师引导和辅导下,应用学到的遗传理论及查阅文献予以解答,互相讨论和点评。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 精品课程汇报总结篇一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

课程建设总结

《CIS设计》课程自查报告 为了配合学院对2017年精品课程的检查工作,我们从4月起对《CIS设计》课程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课程建设情况 1、课程建设目标 按照社会需求拓宽服务功能,增强社会适应性;集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多种功能于一体,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通过技能分解、资源整合、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以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任务驱动”和“工学结合”为特色,软、硬件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示范性、共享型机械工程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建设目标,合理设置实训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结合历届毕业生的调查反馈信息及用人单位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为突破口,进行课程综合性改革。将将单纯的数控实训与职业鉴定、数控大赛及工厂实际加工结合起来,强调以“掌握技能、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的重点,力求构建以技能培养为目的、以技能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 2、实现建设目标的规划与措施 (1)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习题等网络资源已经全部上网,运行效果良好。 (2)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技术培训,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形成一支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热心从教、教书育人、技术精湛,教学和生产结合的教学队伍。 (3)继续进行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职业能力来进行课程教学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具有实践特色的一流教学内容和方法。 3、对已上网的课程资源注意进一步更新和完善。 网站内容更加完善,主要包括: 师资队伍:主讲教师、人员构成、整体素质、教学改革与研究 课程描述:课程特色、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大赛试题、大赛成绩、建设规划、习题、课程申报资料等,下一步准备增加相关的科研资料和学术论文,及前沿技术等资料。 4、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学水平、学历结构、项目开发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还很不是很合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尽可能的派出教师进行培训。今后我们将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尽可能的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数控方面的人才。 5、加强科研建设 鼓励教师参加教研、科研。我们鼓励课程组的老师们努力撰写课程建设方面和课改方面的学术论文。现已计划这方面最少发表两篇论文,论文正在撰写中。 二、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经费未使用 2、关于本课程的论文未发表。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二00九年四月十日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课程建设小组 自2006年2月起,《管理学》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第二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与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管理学》课程建设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管理学》课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Ⅰ.教学队伍建设 1.1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梯队:负责人为何苏华教授,主讲教师有陈晶瑛、杨望成、黄耀辉三位副教授,另有三位青年教师。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曾多次获得学校等有关部门奖励。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

1.2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为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任课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制订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培养计划”,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效。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更加合理,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共7人,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近三年来,有2位教师(罗锋、辛焕平)职称从讲师晋升为副教授,有1位教师(杨望成)获得博士学位。目前,职称结构情况: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学历结构情况:博士1人,硕士4人(其中在读博士2人),本科2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1.3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学改革成效显着,受过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承担8项教研课题,并发表了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6篇。 2006年以来《管理学》课程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一览表

思政课建设情况总结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2013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总结 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保障有力 (一)机构设置 学院根据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要求,由校党委直接领导,书记张 进平具体负责,主要把握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和工作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具体落实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全过程中,由思政部主任张晓萨负责学院思政教学 督导工作,监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及进行教学质量评估。由思政教研室具体负责实施覆 盖学院所有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还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形成了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全面组织开展我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师资队伍 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思政部下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该教 学团队是一个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组织。团队建立以 来,始终致力于探索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成 绩显著。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积极选派教 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 (三)专职辅导员队伍 为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学院建立了各教学班配备一名辅导员的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辅导员的组织下,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第二课堂,对学生 进行行为养成和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数十个学生社团。在学生社团活动中,辅导员老师积极 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 治素质。 在行为养成上,由辅导员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对学生行为进行纠偏,引导学 生行为方向,并作为学生行为表现考核的主要依据,合理有效管理学生。既加强了学生管理, 又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四)制度保障 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及时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思想状 况,贯彻院党委的工作指示,从制度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 对课程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稳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建立了每学期两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满意度调查机制,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 论课老师进行教学效果监督,及时反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精品

《高级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校精品课程《高级英语》课程建设与改革总结 自2008年07月起,《高级英语》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江苏科技大学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文件精神及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半的建设,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使《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基本情况 1.课程改革与建设背景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习阶段的一门对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专业技能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将低年级学习阶段和高年级学习阶段紧密衔接的专业基础课。高级英语总课时数128,占专业课程的10%,开设时间一学年;其实践性和系统性很强。它在学生学习了《基础英语》、《英语听说》、《英语阅读》《英语语法》等专业课基础上开设的。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高级英语课程是这样规定的:高级英语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课程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高级英语》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斑。 2.《高级英语》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我校历来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放首位。自从我校开设英语专业以来,《高级英语》课程一直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程,严格按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对该课程的刚性教学指标实施教学。(每课都应配备有大量的相关练习,包括阅读理解、词汇研究、文体分析、中英互译、和写作练习等,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质量上有较大提高。P23《英语教学大纲》。 长期以来,我院注重对《高级英语》课程的建设,经过了院系领导和众多教师多年共同努力与探索,《高级英语》课程建设已夯实了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高级英语》教材是英语专业中最具权威性、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针对性和科学性较高的部优教材之一,得到全国英语专业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有过几次变动,首届英语专业2000级教学计划中《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92学时.2007年教学大纲修订时将《高级英语》中的阅读和翻译分流到了《翻译》、《英文报刊选读》、《阅读与欣赏》(相当于高级阅读)等专业课程之中;加强了实践性环节:专业认知实习;故课时数由原先的192课时减少到目前的128课时。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教学时数的变化,无疑是为了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熟巧的培养的系统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学校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都比较满意。 二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高级英语》课程组共有7名教师组成,高级英语课程师生比为1:12,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另外配备辅导教师(由本院硕士研究生担任)3-5名,每个班级1

英语视听说精品课程建设年度总结报告

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2006-2007年度) 总 结 报 告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目录 一、教师队伍建设 (1) 1.青年教师培养 (1) 2.团队建设 (1) 二、教学改革研究 (1) 1.教学获奖 (1) 2.教改课题 (2) 3.教改论文 (2) 三、网络资源更新 (2) 1.新编教材 (2) 2.课外资源 (2) 3.实况录相 (3) 四、系统软件维护 (3) 1.资源管理与远程备课平台 (3) 2.教学与管理网站 (3) 五、硬件设施建设 (4)

自成功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以来,我们按建设规划中的既定目标对本课程进行了教师队伍、教改研究、网络资源、系统软件和硬件设施等方面的建设、维护和完善工作。 一、教师队伍建设 继续发扬学校和外国语学院一贯坚持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培养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1.青年教师培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课程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制订了多项激励措施: 1)召开课程组例会,分专题讨论,探讨能体现本课程特色和创新的相关教学与理论问题; 2)激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先由课程组统一规划选题指南,然后结合个人特长选择研究课题或任务,最后由课程组统一审批并提供一定的启动经费;对于结合 精品课程进行研究的论文,一旦发表即给予奖励。 3)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和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竞赛; 4)带领青年教师进行《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版立体教材的编写和开发; 5)协助青年教师进行录相课的设计、排练和录制。 2.团队建设 实行课程组成员年度滚动制,每年按一定比例滚动。本年度考察和发展新成员1人。 二、教学改革研究 一年来,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项目支持下,本课程组开展了一系列教改研究与实践活动,取了丰硕的成果和骄人的成绩。 1.教学获奖 1)白解红,全国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白解红、邓杰、邓颖玲、朱小舟、黄继勇,英语视听说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与实践,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3)邓杰,标记技术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4)邓杰,DJ音视频网络教学系统,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多媒体课件设计大赛一等奖; 5)邓杰,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度教学优秀奖; 6)朱小舟,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湖南师范大学二等奖; 7)罗辉,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艺术竞赛,外国语学院一等奖,湖南师范大学优胜奖。

最新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网球》院级精品课程2012年建设总结报告 一、项目在建基础、支撑条件 运动系网地教研室承担全院网球和地掷球两门课程教学工作,在学院和运动系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院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帮助下,我教研室不断发展,教学、科研、训练工作均有长足的进步。受此鼓舞,教研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课程建设规划,2009年积极申报,《网球》课程被批准为“院级优质课程”,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2年的的不懈努力,2011年顺利完成了院级优质课程建设任务。2011年将《网球》课程申报为“院级精品课程”,获得批准。 近几年,我院网球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不断齐全,网球拥有13块标准场地,学院规划的网球馆已动工修建。师资水平不断提升,现有网球专职教师11名,其中副教授3名,讲师6名,助教2名。有7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另有1人正就读硕士研究生。 网球教研室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技术力量雄厚,运动水平较高。教师普遍技术水平精湛,个人具有较好的运动成绩,半数教师参加过专业训练或参加过全国性大型网球比赛,并获得优异比赛成绩。 (二)同事之间配合默契,团结协作精神强。教研室教师在教学、训练、比赛中有明确的人员编制分工,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具有很强的协作精神。 (三)创造和谐氛围,青年教师进步快。教研室近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青年教师补充进来,教研室对其成长进步十分关心,鼓励他们参加校内外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四)开展对外培训,扩大学校影响。成立了“西安体育学院网球俱乐部”。能经常开展网球培训活动,发挥了教师的专业之长,丰富了中小学生的文化生活,扩大了学院影响。已于2011年将中国网球协会“快易网球”培训项目引进我院。 (五)在科研中,广大教师积极钻研业务,每个教师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积极进行科研工作,近两年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地市级课题1项、学院课题2项,教师参加过3 次全国性学术会议,被ISTP或EI检索论文3篇,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网球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建设目标:

职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职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

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估等活动开支。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分三批划拨,第一批为启动经

2021年职高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所谓精品课程就是指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自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来,精品课程成为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鼓励使用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我校精品课程建设概况 我校的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经过一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上学期,我校已有精品课程五门,分别是李楠主任的高一《化学》,肖伟老师的高一《数学》,刘磊老师的《哲学与人生》,孙传洪老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李兴桂老师的《畜禽解剖生理》等。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校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为了规范精品课程建设,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利辛县王人职高精品课程实施方案》,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促进了精品课程的有序发展。 二、经验总结 我校精品课程建设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和我校的总体规划,学科传统和重点投入是分不开的。简言之,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以下几点经验 1、领导重视 我校成立了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张献毅担任,副组长由王孝民副校长和李楠主任担任,其余领导班子和教研组长人成员。精品课程建设由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农学、养殖三个专业组及教务处落实和组织实施,在精品课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工作,设精品课建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教务处主任担任办公室主任。其职责是负责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经费使用、过程管理、评估验收等工作。 各专业成立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由专业建设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制定并 2、经费投入到位 根据课程建设需求,凡经审定立项的精品课程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精品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课程基本建设,可用于购置图书资料、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建设、题库建设、实践教学活动、网站建设等,以及参加国内有关课程建设的研讨会议和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检查评估等活动开支。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经费分三批划拨,第一批为启动经费2%,在项目立项后

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学工作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在课程建设组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下,按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标准对以下课程进行了不懈的建设,达到了优秀课程的要求。现将以下课程建设情况做出总结如下: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定位及特色 (1)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根据山西省高等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法,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积极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与启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潜力。 (2)课程建设定位 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定位就是建设优秀课程,努力打造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为医学教育专业建设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3)课程建设特色 a.内、外、妇、儿、五官、传染、急救医学及中医结合肿瘤学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的专业核心课程。理论性强,是必修的理论课。

b.有一支优化的教学梯队、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有先进适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了严格科学的考试方法和制度。 c.引入了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和掌握各种知识和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成绩 ①本课程建设中师资力量雄厚,在教学中,各位老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配合默契。②年轻的教师经常向老教授讨教,经常组织听课和经验交流,同时注重与时代特色结合,是一只不可多得的优秀队伍。③学生评教及考核成绩均优秀。④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研活动推动了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⑤发表了较高质量的教改教研论文。⑥本课程建设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合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坚持开展定期教研、科研活动,促进本教学队伍整体科研能力提高;坚持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和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促进良好教风形成和发扬;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考博、访学、进修等,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及建设成果 (1)教学内容 中西医结合内科、中西医结合外科、中西医结合妇科、中西医结合儿科、中西医结合五官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传染学、急救医学。首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报告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验收报告 为了切实落实省级特色学校内涵建设的目标,我校在完成省级特色校建设任务中设计建设的专业精品课程之外,设计建设学校各个专业的精品课程。2015年选定机电专业、电商专业和文化基础课共八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现各个课题组的工作基本完成,由各个课题组提供课程建设总结报告,学校课程建设项目办公室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 一、学校课程建设项目组 组长:李一兵副组长:崔同辉 成员:董保卫申秋宇李玉超李军平张晓飞高丽丽王全乐 二、聘请专家组 1、洛阳市职业教育教研室:1人 2、机电专业市级教研员:1人 3、电商专业高校专家:1人 4、文化基础课名师:4人 5、学校领导:刘文清徐智国冯俊芹 三、验收程序 1、精品课程课题组长汇报建设思路、过程和总结;展示建设成果。 2、由专家组成员点评,提出建设意见。 3、由专家组决定是否通过验收。 洛阳市第四职业高中 2015年12月8日

附件:精品课程验收单 《网络营销》精品课程验收单

过实践,我认为可通过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青年教师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和参与教师结成对子,组织青年教师观摩、试讲、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和教育教学研究实践,组织专家听课、考评、不断提高青年老师的教学水平。 3、课程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内涵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课程观起着主宰作用。网络营销的课程观主要体现学生学会在网络平台上进行营销策划,学会通过市场调查、选择项目、网上产品选择、价格确定、促销方法的待定、以及服务方案制定等措施,达到营利经营的目的。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难易程度适中,知识量适当、具有一定实践特征的知识做为授课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选择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选择项目驱动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提高上课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之高低,科学评价很是关健,要建设考教分离的教学管理办法,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必须积极探索考试方法的改革,主动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我校的评价体系改变了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评价方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激励。在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作业、实验实训项目得分等情况)60%,期末考试占40%。 与此同时,电商专业正在建设的计算机考试系统,把测试内容输入电脑,进行随机考试,标准化考试的试点正在进行,这些都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很好的作用。 4、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 1)要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落实在教材建设上,构建立体化精品教材; 2)主动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加速发展,加快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四、问题反思 精品课程示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动画教案等内容有待充实和提高,是我校精品课程建设的不足之处。精品课程按要求要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但目前还远远没达到此目标,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让精品课程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五、一点希望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课程建设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2015-12-15

精品课程建设学习心得

精品课程建设 一、精品课程的提出 我国教育部自2003年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正式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建设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各高校建设的精品课程在互联网上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通过精品做好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国家教育部以“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宗旨,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1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000门,由此拉开了新一轮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幕。 二、精品课程的概念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高等学校建设精品课程要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1. 制订科学的建设规划。各高等学校要在课程建设全面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与特色合理规划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要以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2. 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高职高专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博士研究生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3. 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4. 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5. 重视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6.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高职高专教育要特别重视配套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 7.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各高等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各高等学校应对国家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高等学校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管理学课程建设总结报告.docx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二 00 九年四月十日

《管理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报告 课程建设小组 自 2006 年 2 月起,《管理学》课程被学校确定为第二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建设小组按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和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校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等文件精神与要求,积极、努力、认真地开展《管理学》课程建设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与教学改 革、教学管理、教学手段和课程特色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效,完成了预期的建设 目标与任务,使《管理学》课程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 Ⅰ.教学队伍建设 1. 1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梯队:负责人为何苏华教授,主讲教师有陈晶瑛、 杨望成、黄耀辉三位副教授,另有三位青年教师。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 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曾多次获得学校等有 关部门奖励。 《管理学》课程教学队伍 梯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历获奖 课 程 何苏华男1954. 12教授 本科 校级三育人 负 (组长)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责 人 陈晶瑛女1962. 12 副教授 硕士 校级三育人(副组长)教学质量优秀奖等 主 讲 校级三育人 教 杨望成男1964. 2副教授博士 师教学质量优秀奖等黄跃辉男1957. 11副教授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等 师教年青罗锋男1972. 11副教授 硕士青年优秀教师奖在读博士教学质量奖等

硕士 辛焕平男1970. 8副教授 在读博士 刘丽辉女1972. 12讲师硕士校级优秀党员等1. 2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为提高《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任课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 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制订了科学合理的“《管理学》课程师资队伍培养计划”,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取得了可喜成效。教师职称、学历结构更加合理,教 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共7 人,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队伍。近三年来,有 2 位教师(罗锋、辛焕平)职称从讲师晋 升为副教授,有 1 位教师(杨望成)获得博士学位。目前,职称结构情况:教授 1 人,副教授 5 人,讲师 1 人;学历结构情况:博士 1 人,硕士 4 人(其中在读博 士 2 人),本科 2 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 1. 3 教师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管理学》课程教师队伍教学思想活跃,教学改革有创意,教学改革成效显 着,受过学校教学成果奖励和教学表彰,承担8 项教研课题,并发表了高质量的 教改教研论文 6 篇。 2006 年以来《管理学》课程教师教学改革获奖情况一览表 获奖教师获奖项目 地方高校经管类专业多 何苏华渠道强化实践教学的改 革与实践 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 业课“双语教学”模式创陈晶瑛 新与实践——基于“双 语教学”改革实践例证 教师教学风格的类型成 黄跃辉 因与培养 获奖名称等级获奖时间排名 佛山科技学院 2006 年 3 月主持人教学成果一等奖 佛山科技学院 2006 年 3 月主持人教学成果一等奖 佛山科技学院 2006 年 3 月主持人

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蒙医内科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蒙医内科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蒙医专业临床课程,自1958年蒙医学高等教育建立的那天起在蒙医药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课程伴随着蒙医药高等教育经历了近50年的历程,而且一直是蒙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蒙医内科学是基础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对于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医德素质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考研就业等机会的提升均起着重要的作用。该课程于2007年被列入内蒙古民族大学校级精品课程。经过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使《蒙医内科学》课程建设有了明显进步,特别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步较大。于2008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行列。经过近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现将课程建设成果总结汇报如下 一、不断提高课堂理论教学水平 蒙医内科学理论教学着力于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高,由于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中心,理应成为课程建设的重点。作为本课的主讲教师和课程建设人将课堂作为精心设计的舞台、将每一次教学内容精心准备,不断的认真探索教学规律,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使教学水平和效果逐步得到了提高。 1.转变教学理念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的构建,教师无法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去,老师应该在引领学生上下功夫。为此我们改变过去灌输式教学模式,以病例讨论形式导入教学内容,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规范、有效的入门训练,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教”与“学”的双向性、实践性为主,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愉快,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的过程也是信息的传递过程,主讲教师制作了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发音清晰、节奏适度的教学语言形成教学内容对学生感官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学生的状态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上较多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活跃了气氛并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

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 精品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总结一、课程建设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自立项以来的三年多中,根据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了课程建设工作: 1、在教学体系内容方面,紧扣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发展方向,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及时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以教材为本但不拘泥于教材,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课程目标。主持人李宪平年年修改物理化学多媒体课件,使之不断完善。 2、在教学方法方面,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章节的不同特点,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学习法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掌握与运用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能力。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运用,使课程生动性、科学性极大地增强,学生网评时给任课教师极高的评价。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针对课程特点,加强实实验课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弄清实验原理;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实验录像,搞清实验操作过程(流程)。通过高质量的物理化学实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配合本系学生的考研工作,根据绝大部分学生要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情况,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展统计热力学等专题讲座或自学指导工作。 5、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自制的全套教学课件及电子教案不断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网站进行更新。 6、网络资源建设上,已于2010年对本课程网页进行了一次全面更新,包括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课件、实验指导、考研指导、习题库、考研试题库、图书角等多个部分。现已做好了第二次全面更新的准备工作,待学校精品课程网络平台更换后,即可上传。 7、在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方面,自2010年以来课题组成员已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篇。其中教学研究论文5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6篇,其中SCI3篇,CSCD或EI3篇;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课题5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