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参数测试实验

机构参数测试实验
机构参数测试实验

实验四机构运动参数测试

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实验以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凸轮机构等典型运动机构作为被测对象。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作法,在实验中必须将实验检测结果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并从中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实验前大都需要按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待定检测对象及其原始数据,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理论计算,求解理论数据,然后方可进行实验。

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需要通过阅读实验装置的使用说明书,熟悉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操作方法。然后才能进行独立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包括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2、通过利用传感器、工控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熟悉LabVIEW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和程序的编写方法,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3、通过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增强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二、实验装置及工具

1、实验装置的组成

(1)实验装置的特点

该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打破了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单一性实验的模式,建立了新型的设计型、搭接型、综合性的实验模式。本实验提供多种搭接设备,学生可根据功能要求,自己进行方案设计,并将自己设计的方案亲手组装成实物模型。形象直观,安装调整简捷,并可随时改进设计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正确的设计理念。

(2)实验装置的功用

实验中,可组合出:①曲柄滑块;②双曲柄;③摆动导杆;④曲柄摇杆;⑤滑块为输出构件的简单的平面六杆机构;⑥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⑦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实验台等多种典型的运动机构;另外,各构件尺度参数可调,突出了测试机构的尺寸参数的多变性。这样可增加学生的实验题目和测试目标,使同学在实验中充分理解尺寸参数、原动件运动规律等因素对机构运动学方面的影响,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使之产生感性认识,增加对机械学研究的兴趣,同时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2、实验装置主要技术参数

(1)电机额定功率和电机转速

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实验装置电机参数:

功率:40W。电压:220V。

电机转速:1250r/min。

直齿轮减速箱速比:1:20。

(2)传感器

①线位移传感器(1个):

型号:WDL—100—2 ;精度:独立线性度0.5% ;量程:100mm;

②角位移传感器(1个):

型号:WD35D—4 ;精度:独立线性度0.1% ;量程:00—3400;

③光电编码器(1个):

型号:LEC—102.4BM—G05E ;精度:1024脉冲/周;量程:00—3600;(3)实验装置主要构件和部件基本参数

①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实验装置电机支撑件:1个。

②底板:460×330×30mm。

③曲柄:L50(L35):1个;L90(L50):2个。

④连杆:L30 :1个;L160:2个;L90:1个。

⑤支撑座组件:中心高120mm支撑座2个。

⑥摆动导杆:1个。

⑦滑块组件:1套。

⑧传感器支撑架:角位移传感器支撑架:1个;线位移传感器支撑架:1个;光电移传

感器支撑架:1个。

⑨凸轮:1个。

⑩直动从动构件组件:1套。

○11摆动从动构件:1个。

○12偏心调整块:4个。

○13偏心块:2块。

(4)实验装置所需主要设备:

多功能测试柜:1个。

(5)实验所需工具:

①木榔头:1把。

②棍搬子:6#(1个)。

③小改锥:1把。

④活搬子:1把。

⑤钢板尺:1把。

3、多功能测试柜使用说明

测控系统组成

(1)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计算机、数据采集卡、测控软件等组成,通过软件编程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显示、记录等各种测量任务。

数据采集信号输入端子共有8个(AI0—AI7)

图中:

1—信号+ 2—信号-

3—+12V 4—-12V

5—+5V 6—地线

信号输入可采用单端连接方式,

压范围为-10V—+10V,数据采样速度为200kHz,精度为16位。

另外,还有2路模拟量输出端子(AO0、AO1),接线如图2所示。

图中:1—输出信号;2—地线;3—空。

(2)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继电接触控制电路组成,前面板有4对启动、停止按钮,机柜背面有4个电机接线端子。

接线如图3所示。

(3)使用方法:

1.将实验机构搭接完毕后,首先将实验台动力源的电线插头与多功能测试柜背面板下端四个电源插座(见多功能测试柜背面板图)中任意一个连接(最好安顺序连接为好)。

2.将实验台所使用的传感器接线插头与多功能测试柜后面的AI0—AI7插座(见多功能测试柜背面板图中10个AI、AO插座)连接。

(注意:角位移传感器、直线位移传感器的接线插头都是与AI0连接,光电编码器的接线插头是与AI1连接,其余插座以备数据采集卡数据输出端子使用。) 3.检查实验装置的电源插头和传感器接线插头连接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合上多功能测试柜背面板右上角电源总开关(见多功能测试柜背面板图),接通多功能测试电源。

4.最后按下多功能测试柜正面板的绿色开关(即与多功能测试柜背面板下端四个电源插座相对应的开关),给实验机构通电,然后用实验测试软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步骤见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说明。

4、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说明

该实验采用美国NI(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 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数据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输出。其数据采集原理为:首先,机构在电机的驱动下运转起来,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角位移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将机械量(如:位移、加速度)转变为电量,即电信号。其次,通过测试控制柜中的数据采集卡对该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再将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即完成模—数转换。最后,通过LabVIEW进行程序处理将其转化为运动曲线并输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

下面分别对LabVIEW软件特点和测试控制柜的使用方法作一下简单说明

(1)测试控制柜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说明

LabVIEW 7 Express 程序设计

A、启动数据采集向导[DAQ Assistant]

1)接通电源,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开始]界面。

2)双击[NI LabVIEW 7.1]图标,进入LabVIEW启动界面。

3)单击[New...],进入新建程序界面。

4)选择[Data Acquisition with NI-DAQmx .vi],单击[OK],自动建立[DAQ Assistant]图标,并进入前面板[Front Panel]设计界面。

LabVIEW启动界面

新建程序界面

前面板设计界面

B、前面板设计

1)在前面板区域,单击右键,显示控制[Controls]模板。

控制模板

2)选择[Graph Inds]图标内含的[Graph]图标,拖至前面板适当位置后单击,即可建立一个波形显示器。若要建立数字显示器,选择[Num Inds]图标内含的[Num Ind]图标。

波形显示器

3)显示器大小可通过拖动边框上的兰色方块进行调整。

4)双击显示器左上角标签内容,可修改显示名称。

C、程序框图设计

1)在状态栏单击[Blok...]图标,进入[Blok Diagram]程序框图设计界面。

3)双击[DAQ Assistant]图标,进入数据采集向导界面。

数据采集向导界面

●选择[Analog Input]→[Voltage],输入模拟量为电压信号。

●选择输入通道[ai 0]至[ai 7],单击[Finish]按钮,进入任务设置界面。

任务设置界面

●设置电压输入范围,信号连接方式(差动或单端),采样方式、速度等。

●单击[Test]按钮,可进行信号采集、显示。

●单击[OK],任务设置完毕,返回程序框图设计界面。

3)在程序框图空白处单击右键,显示[Functions]功能选择框。

功能选择界面

4)选择[Arith/compare] 数学运算图标,其中包括[Time Domain]时域运算,可进行信号的微分[Differential]、积分[Integral]等运算。还包括[Numeric]数字运算,可进行加、减、乘、除、开方、倒数等运算以及设置[Num const]常数图标。

5)选图标在框图中排列整齐后,用光标靠近图标的输出端,光标自动变为接线工具,

单击左键即可将导线连接到另一图标的输入端。

程序实例

6)光标指到连线,单击右键,在下拉菜单中可选择[Create Wire Branch]建立分支。

也可将连线直接引至另一连线,自动合并连接。

7)用光标选择某个对象,按[Del]键即可删除。

D、运行程序

1)单击[Front Panel],返回前面板,单击[Run]按钮,运行程序。

2)单击[STOP]按钮,程序停止运行。

数据采集显示

更多的LabVIEW 7 Express 程序设计方法可参考[Help]。

(2)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说明

下面以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参数数据采集为例进行数据采集的介绍。

1)双击桌面上的“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图标,进入数据采集程序界面。(见下图所示数据采集程序界面)

数据采集程序界面

2)先单击程序界面中的相应运动参数测试功能按钮(如:曲柄滑块),再单击程序界面中左上角向右图标使其变为黑色()。

3)单击开始按钮即可进行数据采集程序运行,可见实时数据采集信号。点击停止按钮,程序界面会出现一个对话框(见数据采集打印功能界面),问用户是否进行数据图形文件打印。

数据采集打印功能界面

4)如不进行打印,则单击NO按钮,可结束一次数据采集过程,又回到数据采集程序界面可进行下一次数据采集;若进行图形打印,则单击YES按钮进行数据采集图形输出文件(见下图所示图形文件),用户可进行图形打印,并且结束数据采集过程。

图形打印文件

三、数据输出方式

运动曲线输出

当采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进行数据输出时,学生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数据采集,系统将对当前采样数据文件进行分析计算,并将分析结果以运动曲线图(S---φ,v---φ,a---φ运动曲线图)的方式显示在波形显示窗口中,同时保存分析结果以便以后分析,并可将其打印出来,以便与理论曲线进行比较。

四、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实验

1、曲柄摇杆机构实验 (1)实验目的

①通过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包括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②通过利用传感器、工控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熟悉LabVIEW 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和程序的编写方法,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③掌握原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改变机构各构件尺寸,从动件的运动参数的测量方法。

④通过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增强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2)使用设备

机构运动参数组合测试创新实验装置、计算机、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示波器、电器控制箱等。

(3)被测对象基本参数

①基本参数

曲柄摇杆机构如图所示,各杆长度如下:

曲柄:l AB =50mm (35mm ); 连杆:l BC =160mm ; 摇杆:l CD =90mm (50mm ); 机架 :l AD =180mm ;曲柄转速 n 1=62.5r/min

②测试内容

一个运动循环内,摇杆角位移θ、角速度ω和角加速度ε与机构位置(曲柄转角1?)之间关系,并给制θ-1?、ω-1?和ε-1?线图。 改变构件尺度参数后,再进行测试。(自选)

(4)原理和方法

机械在运动中其某个构件上的任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参数可用图解法、解析法和电测法得到。电测法是通过选用不同类型传感器对各种

构件进行实际测量而得到的各种数据。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在摇杆回转轴上安装一个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即可测得摇杆的角位移,通过工控机对其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并且进行差分计算即可求出摇杆的角速度及角加速度。

(5)实验步骤

①实验原理图:

②实验步骤:

原始各部尺寸

曲柄50mm,连杆160mm,摇杆90mm,机架160mm,曲柄转数65转/分。

1.将被测实验机构搭接完毕,仔细检查实验线路是否正确,在各转动处加入润滑油。

2.连接传感器数据接口与实验装置电源接口具体步骤与方法参见多功能测试柜使用说明(3)进行.

3.由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打开工控机电源运行采集程序(各步骤参看数据软件分析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说明)。

4.调整曲柄长度为35mm或摇杆长度为(50mm)再进行实验测试。

5.分别整理实验各项运动曲线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报告填写前应事先根据已知尺寸算出θ、ω、ε的值并画出当曲柄30°时的运动线图。

(6)问题讨论

①改变连杆尺寸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

②实验的测试数据和计算数值,有哪些误差的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内容:

①被测对象名称及其原始数据、检试项目;

②实验装置原理框图;

③主要仪器仪表名称、规格型号;

④主要实验操作步骤;

⑤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建议以表格及线图形式表达);

⑥实验结果分析(如误差产生原因分析等);

⑦实验问题讨论;

⑧实验总结体会。

2、曲柄滑块机构实验

(1)实验目的

①通过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包括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②通过利用传感器、工控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熟悉LabVIEW 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和程序的编写方法,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③掌握原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改变机构各构件尺寸,从动件的运动参数的测量方法。 ④通过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增强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2)使用设备

机构运动参数组合测试创新实验装置,计算机、高精度线位移传感器、示波器、电器控制箱等。

(3)被测对象基本参数

①基本参数

曲柄滑块机构如图所示,各杆长度如下:

曲柄:l AB =50mm (35mm );连杆:l BC =160mm ;偏距:e =20mm ;曲柄转速:n 1=62.5r/min ;

②测试内容

一个运动循环内,滑块位移S 、速度v 和加速度a 与机构位置(曲柄转角1?)之间关系,并绘制S-1?、v-1?和a -1?线图。 改变构件尺度参数后,再进行测试。(自选)

① 原理和方法

机构在运动中其某个构件上的任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参数可用图解法、解析法和电测法得到。电测法是通过选用不同类型传感器对各种构件进行实际测量而得到的各种数据。在曲柄滑块机构中在滑块上加装一个高精度线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入工控机进行处理分析,并且对数据进行处理,绘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图。 (5)实验步骤

①实验原理图:

②实验步骤:

原始各部尺寸

曲柄50mm,连杆160mm,偏心距e=20mm,曲柄转数65转/分。

1.将被测实验机构搭接完毕,仔细检查实验线路是否正确,在各转动处加入润滑油。

2.连接传感器数据接口与实验装置电源接口具体步骤与方法参见多功能测试柜使用说明(3)进行.

3.由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打开工控机电源运行采集程序(各步骤参看数据软件分析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说明)。

4. 调整曲柄长度为35mm再进行实验测试。

5. 调整滑块机架高度e=20mm,并将曲柄调整为原长变50mm实验测试。

6. 分别整理实验各项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7. 实验报告填写前应事行根据已知尺寸算出S、v、a的值,并画出运动线图。

(6)问题讨论

①改变连杆尺寸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

②曲杆滑块机构的急回是如何产生的?

③实验的测试数据和计算数值,误差多大?有哪些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内容:

①被测对象名称及其原始数据、检试项目;

②实验装置原理框图;

③主要仪器仪表名称、规格型号;

④主要实验操作步骤;

⑤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建议以表格及线图形式表达);

⑥实验结果分析(如误差产生原因分析等);

⑦回答实验问题讨论;

⑧实验总结体会;

3、双曲柄机构实验

(1)实验目的

①通过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包括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②通过利用传感器、工控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熟悉LabVIEW 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和程序的编写方法,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③掌握原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改变机构各构件尺寸,从动件的运动参数的测量方法。 ④通过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增强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2)实验设备

机构运动参数组合测试创新实验装置,计算机、控制箱、光电传感器、示波器等。

(3)被测对象及基本参数

①基本参数

双曲柄机构如图所示,各杆长度如下:

主动曲柄l AB =50mm (35mm );从动曲柄l CD =90mm (50mm ); 连杆l BC =90mm ;机架l 转速n 1=62.5r/min ;

②测试内容

一个运动循环内,从动曲柄CD 的角位移θ、角速度ω与曲柄AB 转角1? 关系,并给制θ-1?、ω-1?图。

改变构件尺度参数后,再进行测试。(自选) (4)原理和方法

机械在运动中其某个构件上的任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参数可用图解法、解析法和电测法得到。电测法是通过选用不同类型传感器对各种构件进行实际测量而得到的各种数据。在双曲柄机构中,对从动曲柄进行回转速度的测量是通过光电传感器进行的,经过工控机进行采集分析。

(5)实验步骤

①实验原理图:

②实验步骤:

原始各部尺寸

主动曲柄50mm,连杆90mm,从动曲柄90mm,主动曲柄转数65转/分,机架30mm。

1.将被测实验机构搭接完毕,仔细检查实验线路是否正确,在各转动处加入润滑油。

2.连接传感器数据接口与实验装置电源接口具体步骤与方法参见多功能测试柜使用说明(3)进行.

3.由实验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打开工控机电源运行采集程序(各步骤参看数据软件分析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说明)。

4. 调整曲柄长度为35mm再进行实验测试。

5. 整理实验各项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填写前应事先根据已知尺寸算出θ、ω的值并画出运动线图。)

(6)问题讨论

①改变机构中其它杆件尺寸,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

②双曲柄机构有哪几种特性?

③实验的测试数据和计算数值,误差多大?有哪些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内容:

①被测对象名称及其原始数据、检试项目;

②实验装置原理框图;

③主要仪器仪表名称、规格型号;

④主要实验操作步骤;

⑤实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建议以表格及线图形式表达);

⑥实验结果分析(如误差产生原因分析等);

⑦回答实验问题讨论;

⑧实验总结体会;

4、摆动导杆实验

(1)实验目的

①通过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包括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②通过利用传感器、工控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熟悉LabVIEW 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和程序的编写方法,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③掌握原动件运动规律不变,改变机构各构件尺寸,从动件的运动参数的测量方法。 ④通过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增强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2)使用设备

机构运动参数组合测试创新实验装置,计算机机、角位移传感器、示波器、电器控制箱等。 (3)被测对象基本参数

①基本参数

摆动导杆机构如图所示,各杆长度如下:

曲柄 l AB =50mm (1=62.5r/min ;

②测试内容

一个运动循环内,摆杆角位移θ、角速度ω和角加速度ε与机构位置(曲柄转角1?)之间关系,并给制θ-1?、ω-1?和ε-1?线图。 改变构件尺度参数后,再进行测试。 (4)原理和方法

机械在运动中其某个构件上的任一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参数可用图解法、解析法和电测法得到。电测法是通过选用不同类型传感器对各种构件进行实际测量而得到的各种数据。在摆杆机构中,在摆杆回转轴上加装一个高精度角位移传感器,即可测得摆杆的角位移,通过工控机对其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并且进行微分计算即可求出摆杆的角速度及角加速。 (5)实验步骤

①实验原理图:

机构参数测试实验

实验四机构运动参数测试 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实验以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凸轮机构等典型运动机构作为被测对象。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作法,在实验中必须将实验检测结果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并从中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实验前大都需要按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待定检测对象及其原始数据,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理论计算,求解理论数据,然后方可进行实验。 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需要通过阅读实验装置的使用说明书,熟悉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操作方法。然后才能进行独立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包括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实验测试方法; 2、通过利用传感器、工控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熟悉LabVIEW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和程序的编写方法,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 3、通过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增强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二、实验装置及工具 1、实验装置的组成 (1)实验装置的特点 该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打破了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单一性实验的模式,建立了新型的设计型、搭接型、综合性的实验模式。本实验提供多种搭接设备,学生可根据功能要求,自己进行方案设计,并将自己设计的方案亲手组装成实物模型。形象直观,安装调整简捷,并可随时改进设计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正确的设计理念。 (2)实验装置的功用 实验中,可组合出:①曲柄滑块;②双曲柄;③摆动导杆;④曲柄摇杆;⑤滑块为输出构件的简单的平面六杆机构;⑥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⑦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实验台等多种典型

机构设计技术机构运动与力参数测试实验报告

机构运动与力参数测试实验报告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同组人 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简要说明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使用场合) 结构特点:上图实际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具有的运动副为低副(上图机构有一组皮带轮构成的高副),构成低副两元件的几何形状比较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得到较高的制造精度等优点。

工作原理:此机构常用于将曲柄得回转运动变换为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或者将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曲柄滑块运动,上图为前者。其工作原理为:由电动机带动皮带轮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结构3转动,再通过连接在齿轮上的连杆2带动滑块1做往复直线运动。适用场合:自动送料机构、机床、内燃机、空气压缩机等。 二、绘制平面机构的运动学曲线s、v和a曲线。 三、根据数据曲线分析搭建的机构,包括是否有运动冲击,运行状况如何。并分析波动、冲击、不稳定的原因。 根据搭建机构及数据曲线分析,运动有几个局部位置有运动冲击,但对整体影响不大,运动

状况较为顺利。 1.根据角位移分析,可看出角速度线并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有一个微小的上下跳动的幅度。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本身频率不稳定,或者是滑块来回摩擦系数不一致产生。 2.根据直线位移曲线图,可看出位移曲线并不是光滑的曲线,在波峰跟波谷都有一段是直线。与直线的末端相连的曲线一开始便有较大的斜率,这会对测量器材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也造成机构的不稳定。排除构件连接之间的偏差,为了更好测量滑块的往复运动,而不导致滑块卡死;连接滑块的测量器材在连接点有较大的松弛度,从而导致滑块在最左端和最有端有一段测量的空窗期,导致不能测量进而产生速度曲线的波峰、波谷有一段直线。 四、测量各构件尺寸,利用机械原理知识编程绘制所搭建机构的运动学曲线,求解各杆件的轴向力,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振动测试常见小知识

振动测试常见小知识问答 1什么是振动? 振动是机械系统中运动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振荡现象。 2振动的目的? 振动试验的目的是模拟一连串振动现象,测试产品在寿命周期中,是否能承受运输或使用过程的振动环境的考验,也能确定产品设计和功能的要求标准。振动试验的精义在于确认产品的可靠性及提前将不良品在出厂前筛检出来,并评估其不良品的失效分析使其成为高水平,高可靠性的产品。 3.振动分几种? 振动分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两种。 4.什么是正弦振动? 能用一项正弦函数表达式表达其运动规律的周期运动。 例如凡是旋转、脉动、振荡(在船舶、飞机、车辆、空间飞行器上所出现的)所产生的振动均是正弦振动。 5.正弦振动的目的? 正弦振动试验的目的是在试验室内模拟电工电子产品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所遭受的振动及其影响,并考核其适应性。 6.正弦振动的试验条件由什么确定? 正弦振动试验的验条件(严酷等级)由振动频率范围、振动量、试验持续时间(次数)共同确定. 7.什么是振动频率范围? 振动频率范围表示振动试验由某个频率点到某个频率点进行往复扫频。 例如:试验频率范围5-50Hz,表示由5Hz到50Hz进行往复扫频。 8.什么是频率? 频率: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Hz。 9.什么是振动量? 振动量:通常通过加速度和位移来表示. 加速度:表示速度对时间倒数的矢量。加速度单位:gn或m/s2 位移:表示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位置变化的矢量。位移单位:mm 10.什么是试验持续时间(次数)? 振动时间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时间, 次数表示整个试验所需扫频循环次数. 11.什么是扫频循环?

扫频循环: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往返扫描一次: 例如:5Hz→50Hz→5Hz,从5Hz扫描到50Hz后再扫描到5Hz。 12.什么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物体在地球表面由于重力作用所产生的加速度。 1gn=10m/s2(GB/T 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13.扫描方式(sweep mode)分几种? 线性扫描:是线性的,即单位时间扫过多少赫兹,单位是Hz/s或Hz/min,这种扫描用于细找共振频率的试验. 对数扫描:频率变化按对数变化,扫描率可以是oct/min ,对数扫描的意思是相同的时间扫过的频率倍频程数是相同的 14.什么是扫描速度(sweep speed)?分几种? 扫描速度(sweep speed):指从最低频率扫描到最高频率的速度. 1)oct/min:多少倍频程每分钟. 例:1oct/min,5Hz到10Hz需1分钟,10Hz到20Hz需1分钟。 2)min/sweep:多少分钟每次扫频. 例:5-500Hz,扫描速度:1分钟/sweep,表示从5Hz到500Hz需1分钟。 3)Hz/s:多少Hz每秒. 例:5-10Hz,扫描速度:1Hz/s,表示5Hz到6Hz需1秒,6Hz到7Hz需1秒。 15.振动试验中试验几个方向?怎么区分方向? 除有关规范另有规定外,应在产品的三个互相垂直方向上进行振动试验。 一般定义产品长边为X轴向,短边为Y轴向,产品正常摆放上下为Z轴向。 16.什么是交越频率? 交越频率:在振动试验中由一种振动特性量变为另一种振动特性量的频率。如交

机构运动实验方案设计

机构运动实验方案设计 机构运动设计是根据机械的设计任务和要求,拟定机械中各机构的方案,。X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机构运动实验方案设计,喜欢的小伙伴们不要错过啦。 机构运动实验方案设计1 1、掌握机构运动参数测试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利用测试结果,重新调整、设计机构的原理。 2、体验机构的结构参数及几何参数对机构运动性能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机构运动学和机构的真实运动规律。 3、熟悉计算机多媒体的交互式设计方法,实验台操作及虚拟仿真。独立自主地进行实验内容的选择,学会综合分析能力及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现代实验设备和现代测试手段。 1、曲柄滑块机构及曲柄摇杆机构类型的选取。 2、机构设计,既各杆长度的选取。 3、动分析。 4、分析动态仿真和实测的结果,重新调整数据最后完成设计。 平面机构动态分析和设计分析综合实验台,包括:曲柄滑块机构实验台、曲柄摇杆机构实验台,测试控制箱,配套的测试分析及运动仿真软件,计算机。 1、曲柄摇杆机构综合试验台

①曲柄摇杆机构动态参数测试分析:该机构活动构件杆长可调、平衡质量及位置可调。该机构的动态参数测试包括:用角速度传感器采集曲柄及摇杆的运动参数,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整机振动参数,并通过A/D板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最后输入计算机绘制各实测动态参数曲线。可清楚地了解该机构的结构参数及几何参数对机构运动及动力性能的影响。 ②曲柄摇杆机构真实运动仿真分析:本试验台配置的计算机软件,通过建模可对该机构进行运动模拟,对曲柄摇杆及整机进行运动仿真,并做出相应的动态参数曲线,可与实测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得出速度波动调节的飞轮转动惯量及平衡质量,从而使学生对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机构真实运动规律,速度波动调节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③曲柄摇杆机构的设计分析:本试验台配置的计算机软件,还可用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法,根据基本要求,设计符合预定运动性能和动力性能要求的曲柄摇杆机构。另外还提供了连杆运动轨迹仿真,可做出不同杆长,连杆上不同点的运动轨迹,为平面连杆机构按运动轨迹设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虚拟实验方法。 2、曲柄滑块机构综合试验台 ①曲柄滑块动态参数测试及分析:该机构活动构件杆长可调、平衡质量及位置可调,该机构的动态参数测试包括:用角速度传感器采集曲柄滑块的运动参数,用加速度传感器

机械运动参数测定

第一章实验综述 1.1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测定方法。 2. 通过实验初步了解“MEC—B机械动态参数测定试仪”即光电脉冲编码器、同步脉冲发生器(或称角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3. 通过实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增加对速度、角速度、特别是加速度、角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4. 运用MATLAB与ADAMS2005进行动态仿真,比较两种仿真方法的结果,并且熟悉两种试验方法的使用; 5. 运用matlab软件编程,对两种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得出速度、加速度等参数。 6. 将所得两种参数进行比对,进行分析。 1.2 实验步骤 1. 安装运动机构的运动副,组装曲柄滑块机构; 2. 打开运动测试软件,打开电机开关,让电机带动曲柄滑块运动; 3. 修改软件测试的脉冲当量,对滑块的路程、速度、角速度、加速度进行测试,并形成数据曲线, 脉冲当量计算式: C= D/N 其中:C—脉冲当量 D—槽轮槽底圆直径(现配D=28.7mm) N—光电脉冲编码器每周脉冲数,(现配N=1000); 4. 组装曲柄导杆机构,重复上述步骤测量运动参数。 1.3 实验原理 1. 实验机构 目前配套的为曲柄滑块机构及曲柄导杆机构(也可采用其它各种实验机构),机械原动力采用直流调速电机,电机转速可在0—3600转/分范围内作无级调速。经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机构的曲柄转速为0~120转/分。

图1-1与1-2所示为实验机构简图。它利用作往复运动的滑块,推动光电脉冲编码器,输出与滑块位移相当的脉冲信号,经测试仪处理后即可得到滑块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图1-1为曲柄滑块机构,图1-2为曲柄导杆机构。 图表 1 曲柄滑块机构 图表 2 曲柄连杆机构 1、同步发生器 2、蜗轮减速器 3、曲柄 4、连杆 5、电机 6、滑块 7、齿轮 8、光电脉冲编码器 9、导块 10、导杆 2. 广电脉冲编码器 图表 3 光点脉冲编码器结构原理图 1、灯泡 2、聚光镜 3、光电盘 4、光拦板 5、主轴

振动试验基本知识

专业知识 1、振动试验基本知识 1.1 振动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包括试验目的,一般说明、试验要求、严酷等级及试验程序等几个主要部分。为了完成试验程序中规定的试验,在振动试验方法中又规定了“正弦振动试验”和“随机振动试验”两种型式的试验方法。 正弦振动试验 正弦振动试验控制的参数主要是两个,即频率和幅值。依照频率变和不变分为定频和扫频两种。 定频试验主要用于: a)耐共振频率处理:在产品振动频响检查时发现的明显共振频率点上,施加规定振动参数振幅的振动,以考核产品耐共振振动的能力。 b)耐予定频率处理:在已知产品使用环境条件振动频率时,可采用耐予定频率的振动试验,其目的还是为考核产品在予定危险频率下承受振动的能力。 扫频试验主要用于: ●产品振动频响的检查(即最初共振检查):确定共振点及工作的稳定性,找出产品共振频率,以做耐振处理。 ●耐扫频处理:当产品在使用频率围无共振点时,或有数个不明显的谐振点,必须进行耐扫频处理,扫频处理方式在低频段采用定位移幅值,高频段采用定加速度幅值的对数连续扫描,其交越频率一般在55-72Hz,扫频速率一般按每分钟一个倍频进行。 ●最后共振检查:以产品振动频响检查相同的方法检查产品经耐振处理后,各共振点 有无改变,以确定产品通过耐振处理后的可靠程度。 随机振动试验

随机振动试验按实际环境要求有以下几种类型:宽带随机振动试验、窄带随机振动试验、宽带随机加上一个或数个正弦信号、宽带随机加上一个或数个窄带随机。前两种是随机试验,后两种是混合型也可以归入随机试验。 电动振动台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的安培定律。 1.2 机械环境试验方法标准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国家标准汇编(第二版)2001年4月 汇编中汇集了截止目前我国正式发布实施的环境试验方面的国家标准72项,其中有近50项不同程度地采用IEC标准,容包括:总则、名词术语、各种试验方法、试验导则及环境参数测量方法标准。 其中常用的机械环境试验方法标准: (1)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2)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 (3)GB/T 2423.7-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产品) (4)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d和导则:自由跌落 (5)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6)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d:宽频带随机振动——一般要求 (7)GB/T 2423.12-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实验六 凸轮机构实验

实验六 凸轮机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凸轮机构的结构组成,学会控制并观察它们的运动过程; 2.掌握机构运动参数测试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两种机构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凸轮机构实验台; 2.活动扳手,固定扳手,内六角扳手,螺丝刀,钢直尺。 三、 实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 1.凸轮机构实验台 凸轮机构实验台,由盘形凸轮、圆柱凸轮和滚子推杆组件构成,提供了等速运动规律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多项式运动规律、余弦运动规律、正弦运动规律、改进等速运动规律、改进正弦运动规律、改进梯形运动规律等八种盘形凸轮和一种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圆柱凸轮供检测使用,可拼装平面凸轮和圆柱凸轮两种凸轮机构。 主要构件尺寸参数如下: 盘形凸轮:基圆半径为 mm R 400= 最大升程为 mm H 15max = 圆柱凸轮:升程角为 150=α 升程为 mm H 5.38= 2.数据采集系统 实验台采用单片机与A/D 转换集成相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及实现与PC 机的通信,达到适时显示运动曲线的目的。该测试系统先进、测试稳定、抗干扰性强。同时该系统采用光电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作为信号采集手段,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数据通过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分析箱将机构的运动数据通过计算机串口送到PC 机内进行处理,形成运动构件运动参数变化的实测曲线,为机构运动分析提供手段和检测方法。 本实验台电机转速控制系统有两种方式:手动控制:通过调节控制面板上的液晶调速菜

单调节电机转速。软件控制:在实验软件中根据实验需要来调节。其原理框图如下: 四、注意事项 1.机构运动速度不易过快。 2.机构启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联接部分是否牢靠;手动转动机构,检查曲柄是否可整转。 3.运行时间不宜太长,隔一段时间应停下来检查机构联接是否松动。 4.因振动和干扰等原因,采集曲线会有毛刺。 六、实验报告及思考题 1.选取合理的数据,绘制凸轮机构的从动件运动规律曲线(主动件旋转一周,从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2.试举两个例子说明凸轮机构各有何运动特点?并说明其结构组成。

QTD-III型 曲柄滑块、导杆、凸轮组合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教学提纲

实验一、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和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多通道通用实验仪器、传感器等先进实验技术手段开展实验研究的方法; 3. 利用计算机对平面机构动态参数进行采集、处理,作出实测的动态参数曲线,并通过计算机对该平面机构的运动进行数值仿真,作出相应的动态参数曲线,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二、实验内容 1.测试曲柄导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等机构的构件转角、移动位移等运动参数; 2.比较实测参数曲线与理论仿真曲线的差异。 三、实验仪器 QTD-III型曲柄、导杆、凸轮组合实验台 该组合实验装置,只需拆装少量零部件,即可分别构成四种典型的传动系统。他们分别是曲柄滑块机构、曲柄导杆机构、平底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和滚子直动从动杆凸轮机构。具体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a)曲柄滑块机构

(b)曲柄导杆机构 (c)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d)滚子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1、同步脉冲发生器 2、涡轮减速器 3、曲柄 4、连杆 5、电机 6、滑块 7、齿轮8、光电编码器9、导块 10、导杆11、凸轮12、平底直动从动件 13、回复弹簧14、滚子直动从动件15、光栅盘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仪由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外扩 16 位计数器,接有 3 位 LED 数码显示器可实时显示机构运动时曲柄轴的转速,同时可与 P C 机进行异步串行通讯。在实验机构动态运动过程中,滑块的往复移动通过光电脉冲编码器转换输出具有一定频率(频率与滑块往复速度成正比),0-5伏电平的两路脉冲,接

2016年《振动测试实验》综合练习题 (2)

2016年《振动测试实验》综合练习题 1、关于振动传感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振动传感器主要有那些类型?哪种传感器目前使用最广泛? 答:①振动传感器按所测机械量分为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扭振传感器、扭矩传感器。 ②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加速度传感器。 2)加速度传感器安装方式有哪些?对于飞机空中振动环境测试,你认为哪几种安装方式较合适? 答:①加速度传感器安装方式:刚螺栓连接、胶合螺栓、石蜡粘接、双面胶、永久磁铁。 ②对于飞机空中振动环境测试,用刚螺栓连接、胶合螺栓较合适。 3)加速度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答:(1)灵敏度:电信号输出与被测运动输入之比。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通常为V/g或PC/ms-2、V/ms-2。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通常为V/N。(2)频率响应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3)动态范围:可测量的最大振动量与最小振动量之比。下限取决于连接电缆和测量电路的电噪声,上限取决于传感器的结构强度。(4)横向灵敏度:垂直于主轴的横向振动也会使传感器产山输出信号。该信号与主轴灵敏度的百分比为横向灵敏度。(5)幅值线性度:实际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只在一定幅值范围内与被测振动成正比(即保持线性特性)。在规定线性度内可测幅值范围称为线性范围。 4)一般振动数据采集设备最大输入电压为10伏。测量一结构加速度响应,加速度最大值预估约为20g,现有加速度传感器甲(灵敏度:50mv/g)、乙(灵敏度:500mv/g)各一只,选用哪一个传感器?请说明理由。 答:灵敏度等于输入电压除以加速度为10V/20g = 500 mv/g,所以选择乙传感器。 2、关于激振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常用的激振器安装方式有哪两种?两种安装方式的分别有何技术要求? 答:①常用的激振器安装方式:刚性支承、柔性悬挂。 ②刚性支承安装要求:垂直向、横向、纵向支承刚度足够大。 支承系统(激振器+支架)的最低阶固有频率>试验件最高阶固有频率。 柔性悬挂安装要求:垂直向、横向、纵向支承刚度足够小。

振动测试技术模态实验报告

研究生课程论文(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振动测试技术 研究生:

模态试验大作业 0 模态试验概述 模态试验(modal test)又称试验模态分析。为确定线性振动系统的模态参数所进行的振动试验。模态参数是在频率域中对振动系统固有特性的一种描述,一般指的是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振型和模态质量等。 模态试验中通过对给定激励的系统进行测量,得到响应信号,再应用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得到系统的模态参数。由于振动在机械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振动信号中包含着机械及结构的内在特性和运行状况的信息。振动的性质体现着机械运行的品质,如车辆、航空航天设备等运载工具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也反映出诸如桥梁、水坝以及其它大型结构的承载情况、寿命等。同时,振动信号的发生和提取也相对容易因此,振动测试与分析已成为最常用、最基本的试验手段之一。 模态分析及参数识别是研究复杂机械和工程结构振动的重要方法,通常需要通过模态实验获得结构的模态参数即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模态实验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典的纯模态实验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多个激振器对结构进行激励,当激振频率等于结构的某阶固有频率,激振力抵消机构内部阻尼力时,结构处于共振状态,这是一种物理分离模态的方法。这种技术要求配备复杂昂贵的仪器设备,测试周期也比较长;另一类是数学上分离模态的方法,最常见的方法是对结构施加激励,测量系统频率响应函数矩阵,然后再进行模态参数的识别。 为获得系统动态特性,常需要测量系统频响函数。目前频响函数测试技术可以分为单点激励单点测量( SISO)、单点激励多点测量( SIMO) 、多点激励多点测量( MIMO)等。单点激励一般适用于较小结构的频响函数测量,多点激励适用于大型复杂机构,如机体、船体或大型车辆机构等。按激励力性质的不同,频响函数测试分为稳态正弦激励、随机激励及瞬态激励三类,其中随机激励又有纯随机、伪随机、周期随机之分。瞬态激励则有快速正弦扫描激励、脉冲激励和阶跃激励等几种方式。按激励力性质的不同,频响函数测试分为稳态正弦激励、随机激励及瞬态激励三类,其中随机激励又有纯随机、伪随机、周期随机之分,瞬态激励则有快速正弦扫描激励、脉冲激励和阶跃激励等几种方式。 振动信号的分析和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时频域分析和时间序列建模分析等。这些分析处理技术从不同的角度对信号进行观察和分析,为提取与设备运行状态有关的特征信息提供了不同的手段。信号的时域分析包括时域统计分析、时域波形分析和时域相关分析。对评价设备运行状态和

11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

课题十一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凸轮机构主要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其中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从动件与凸轮轮廓接触,传递动力和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故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由于组成凸轮机构的构件数较少,结构比较简单,只要合理地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获得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能将主动件的连续运动转变为从动件的移动或转动,因而广泛用于各种机械中,特别是自动机械、自动线中的机械控制装置中。 1.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实验台及其工作原理 进行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实验台有多种形式,现以如图11—1所示的连杆机构与凸轮组合实验台,完成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 图11—1 连杆机构与凸轮组合实验台 a)b)

图11—2 凸轮机构实验台的运动简图 1--同步脉冲发生器 2—减速器 3--电机 4—传感器 5--光栅盘 6--凸轮 7--平底直动从动件 8--回复弹簧 9--滑块 10--滚子直动从动件 如图11—2a)、b)所示,凸轮机构的实验台是电机、减速器、凸轮、直动从动件、滑块、传感器、同步脉冲发生器、光栅盘和回复弹簧等组成。 通过调速器调节电机的转速输出后,经蜗杆减速器带动凸轮转动,驱动从动件运动,其位移量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由模/数转换模块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将位移量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出其往复移动的周期、线速度、线加速度等机构运动参数。也可更换不同廓线的盘形凸轮,从而调节从动件的偏心距。 2.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 (1) 调节电机的转速时应缓慢转动调速旋钮,在关闭实验台电源前,应将电动机的转速调到最小。 (2) 用手转动凸轮盘1~2 周,检查各运动构件的运行状况,各螺母紧固件应无松动,各运动构件应无卡滞现象。 (3) 测试时,凸轮的转速不应过高,以免产生大的冲击,造成零件损坏。 (4) 调节从动件偏心距时,偏心距不宜过大,否则有可能使凸轮机构卡死,造成零件损坏。 2.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的操作过程 (1) 按要求组装凸轮机构,分析凸轮机构的组成。 (2) 轻轻转动凸轮,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找出基圆、推程、远休止程、回程、近休止程,并量出对应的推程角、远休止角、回程角、近休止角。 (3) 以从动件在最低位置开始,轻轻转动凸轮,每转5°,量出从

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测试系统设计

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测试系统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测试系统设计 1 引言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设计高速运动物体的速度测试系统来确定高速运动物体在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一种基于光幕测速的高速运动物体速度测试系统。激光光幕速度测试是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实现对物体速度的非接触测试,该方法操作简便,效率高,测试范围大,精度高。 2 测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高速运动物体参数测试系统主要用来测量运动物体在高速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当运动物体穿过测速靶光幕时,进入光电探测器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通过光电探测器将变化的光信号转化为电流信号,经触发整形后成为具有一定脉冲宽度的触发计时信号,并送计算机进行处理。当计算机获取两个触发计时信号的间隔后,根据靶距,由测速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可得到运动物体的速度值及相关试验数据。 用两套与上述相同的靶就可构成一套区截装置,可获取运动物体通过两个光幕的时间间隔,得到运动物体的飞行的平均速度。以天幕靶为例,当天幕靶在室外工作时,以天空为背景,由于狭缝光阑的作用,天幕镜头的视场具有一定厚度的扇形,通常称之为天幕。一旦有物体进入天幕,遮住了进入狭缝的部分光线,通过狭缝后面的聚光系统到达光敏元件的光通量会发生变化,光敏元件会产生一个正比于光通量变化的电信号,电路将电信号放大、整形后,最后输出一个脉冲信号,触发计时仪,完成计时功能。测速时,用两台天幕靶与一台计时仪配合(可直接连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计时仪给出飞过两靶之间距离的时间△T,弹丸在此距离S内的平均速度口。在计时仪测速中,通常称开始计时的信号为启动信号,停止计时的信号为停止信号。给出启动信号或停止信号的装称为区截装置,两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记录装置称为计时仪靶1和靶2分别为启动信号和停止信号的区截装置,两区截装置之间的弹道线长度L2通常称为靶距。在计时仪测速中,第一个区截装置启动计时仪开始计时,第二个区截装置终止计时仪停止计时。计时仪记录的时间T代表了弹丸飞过靶距L2所经历的时间。测速系统主要是测出靶距L2和时间T,并由此换算出弹丸在此距离上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

振动测试实验

转子实验报告测量和分析参数: 通道数: 4 ; 采样频率: 2048Hz ; dt: 0.488281ms 数字跟踪滤波设置:不滤波 通道参数 表1: 通道参数 结果图形:

转子实验报告测量和分析参数: 通道数: 4 ; 采样频率: 2048Hz ; dt: 0.488281ms 数字跟踪滤波设置:不滤波 通道参数 表1: 通道参数 结果图形:

转子实验报告测量和分析参数: 通道数: 4 ; 采样频率: 2048Hz ; dt: 0.488281ms 数字跟踪滤波设置:不滤波 通道参数 表1: 通道参数 结果图形:

小结 本次实验为DASP(柔性转子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为了:①了解轴系挠度曲线与转 子转速变化关系;②观察转子在临界速度时的振动现象,振动幅值的变化情况;③测出临界 转速下柔性转子的一阶振型。 本次实验的变量为柔性转子不同转数500r/min、1000r/min、1500r/min,其余为不 变量。通过实验所生成的图表,可以直观明了的看到,随着转数的增加,柔性转子的轴心轨 迹由橄榄形(500r/min)→蝌蚪形(1000r/min)→包子形(1500r/min)。而其水平、垂直 位移的波形曲线也变的紧促、光滑和圆润。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为摩托车发动机轴系结构的振动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事实依据。也为我们研究此类问题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本次实验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为重庆科技学院提供,来源于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INV1612型(多功能柔性转子实验系统)。 小结 本次实验为单通道频谱分析,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不同频率段的简支梁的振动情况。同时,测出此简支梁的共振点。 本次实验的变量为不同频率40Hz、45Hz、50Hz,其余为不变量。实验中,主要测得 了在不同频率的振动下的加速度、速度、位移,从而直观的反应出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的能量 的大小。从实验的图形结果分析,可知在不同频段下的振幅表现为正态分布的特点。在梁的 共振频率段的振幅表现的最为强烈,而在低于或高于共振频率段的振动能量呈现出衰减的事态。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为摩托车车架结构的振动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事实依据。也为 我们研究此类问题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本次实验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为重庆科技学院提供,来源于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INV1601型(振动与控制教学实验系统)。

实验一 机械振动基本参数测量

实验一机械振动基本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配套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电动式激振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特点。 3、熟悉简谐振动各基本参数的测量及其相互关系。 二、实验内容 1、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振动位移。 2、用压电加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加速度。 3、用电动式速度传感器测量振动速度。 三、实验系统框图实验设备及接线如图所示 图1-2-1测试系统框图动态信号采集器简支梁激振器 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电荷放大器变换器计算机 速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四、实验原理 在振动测量中,振动信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可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来进行测量。 设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为x 、v 、a ,其幅值分别为B 、V 、A ,当sin()x B t ω?=-时,有 sin()2 v x B t π ωω?==-+ 2sin() a x B t ωω?π==-+ 式中:ω—振动角频率,?—初相角, 则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幅值关系为V B ω=2A B ω=由上式可知,振动信号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幅值之间有确定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只要用位移、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测出其中一种物理量的幅值,在测出振动频率后,就可计算出其它两个物理量的幅值,或者利用测试仪或动态信号分析仪中的微分、积分功能来进行

测量。 简谐振动位移幅值的测量有多种方法,如测幅尺、读数显微镜、CCD 激光位移传感器、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加速度和速度传感器等。下面介绍测幅尺和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 1、测幅尺。是在一小块白色金属片上,画上带有刻度的三角形制成。使用时,将三角形按直角短边平行于振动方向粘帖在振动物体上,当振动频率较快时,标尺上的三角形因视觉暂留效果看起来形成上下两个灰色三角形,其重叠部分是一个白色三角形。振动幅值与测幅尺尺寸之间的关系为 2x A b l =其中A 为振动信号的幅值,l 和b 分别为测幅尺的长直角边和短直角边的长度,x 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交点到顶点的距离。测幅尺的使用有一定局限性,它不能用于频率小于10Hz 、振动幅值小于0.1mm 的振动信号测量,且由于测幅尺尺寸的限制,最大测量位移为三角形短直角边长度的二分之一。 2、读数显微镜。有内读数和外读数两种,外读数最小可测位移为0.01mm ,内读数最小可测位移为0.05mm 。测量时,首先在振动物体上贴一反光线或细砂纸,并用灯照亮,当结构静止时,调整显微镜位置,以清晰的看到许多亮点,当结构振动时,由于视觉的暂留效果,这些亮点就成为许多直线。直线的长度与被测位移的幅值关系为 x A =其中A 为振动信号的幅值,x 为读数显微镜读取直线的长度,k 为读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五、测量过程 1、安装激振器:把激振器安装在支架上,将激振器和支架固定在实验台基座上,并保证激振器顶杆对简支梁有一定的预压力(不要超过激振杆上的红线标识),用专用连接线连接激振器和扫频信号源输出接口。 2、连接仪器和传感器 用磁铁把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和惯性式速度传感器分别安装在简支梁上(注意:速度传感器不能倒置),用磁性表支架将非接触式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固定,传感器头与梁表面保留一定间隙。加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分别通过电荷放大器和变换器与采集器连接,而速度传感器的输出直接接到采集器输入端。 3、仪器参数设置 在检查测试系统连接无误的情况下,打开采集器电源开关,并双击计算机显示器上的采集器控制软件,进入数采分析软件主界面,设置采样频率、量程范围,选择加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测量的工程单位并输入它们的灵敏度; 输入方式:压电和速度传感器选AC ,位移传感器选SIN_DC ; 打开三个窗口,分别显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时域信号波形。 4、采集并显示数据 对测量信号进行平衡、清零后,调节扫频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值到300mv ,输出频率到给定值,当梁产生振动时,测量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波形,读取它们的最大值。 5、将加速度传感器分别与位移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装到同一点上(装在梁的下方),

机械运动参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机械运动参数测定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测定方法。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测定方法;转速及回转不均匀系数的测量方法。 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机械动态参数测定实验台”及光电脉冲编码器、同步脉冲发生器(或称角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3.通过比较理论运动线图与实测运动线图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增加对速度、角速度、特别是加速度、角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二、实验台简介: 1、主要技术参数 1) 曲柄原始参数:曲柄AB 的长度LAB:可调0.04~0.06m。曲柄质心S1 到A 点的距离LAS1=0。平衡质点P1 到A 点的距离LAP10.04~0.05:可调。曲柄AB 的质量(不包括MP1)M1=2.55kg。 曲柄AB 绕质心S1的转动惯量(不包括MP1)JS1=0.00475kgm2。P1点上的平衡质量MP1可调。 2) 连杆原始参数:连杆BC 的长度LBC:可调0.27~0.30m。连杆质心S2到 B 点的距离LBS2=LBC/2。连杆BC 的质量M2=0.55kg。连杆绕质心S2的转动惯量JS2=0.0045kgm2。 3) 摇杆原始参数:摇杆CD 的长度LCD=0.13~0.18m。摇杆质心S3到C 点的距离LAS3=0.14m。 平衡质点P3到 C 点的距离LAP3:可调。摇杆CD 的质量(不包括MP3)M3=0.624kg。摇杆CD 绕质心S3的转动惯量(不包括MP3)JS3=0.05kgm2。P3点上的平衡质量MP3:可调。 4) 机架原始参数:机架铰链的距离LAD=0.34m。浮动机架的总质量 M4=32.65kg。加速度计的方向角а:可调0~3600。 5)连杆原始参数:连杆DE 的长度L DE:可调0.27~0.31m。连杆质心S4到D 点的距离L BS4=0.15m。连杆DE 的质量M4=0.55kg。 连杆绕质心S4的转动惯量J S4=0.0045kgm2。 6)滑块 5 原始参数:滑块质量M5=0.3kg。偏距值(上为正)e:可调0~0.035m。 7) 动力原始参数:电动机(曲柄)的额定功率P:90w。电动机(曲柄)的特性系数G=9.724rpm/Nm。 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δ:按机械要求选取。仿真计算步长DΦ:按计算精度选取。 2、功能及特点:

机构运动与力参数测试实验报告(广州大学)

机构运动与力参数测试实验报告 院、系机电学院专业班级机械113 姓名丘雄锋同组人刘栋、陈均铨、李楚旭、何嘉豪、张黎明、乔攀、李佩斌 实验日期2013 年 4 月28 日 一、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简要说明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使用场合) 1滑块;2连杆;3同轴的皮带轮和齿轮; 4皮带;5皮带轮;铰链B固定在齿轮上 自由度计算: F=3×4-(2×5+1)=1 结构特点:上图实际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具有的运动副为低副(上图所示机构有一组皮带轮构成的高副),构成低副两元件的几何形状比较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得到较高的制造精度等优点

工作原理:此机构常用于将曲柄的回转运动变换为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或者将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曲柄的回转运动,而上图为前者,即将曲柄的回转运动变换为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其具体工作原理为:由电机带动皮带轮5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结构3转动,再通过连接在齿轮上的连杆2带动滑块1做往复直线运动。 使用场合:自动送料机构、冲床、内燃机、空气压缩机等。 二、绘制平面机构的运动学曲线s、v和a曲线。

三、根据数据曲线分析搭建的机构,包括是否有运动冲击,运行状况如何。并分析波动、冲击、不稳定的原因。 根据搭建机构及数据曲线图分析,运动有几个局部位置有运动冲击,但对整体影响不大,运行状况较为顺利。 1、根据角位移图分析,可看出角速度线并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有一个微小的上下跳动的幅度。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电机本身频率不稳定,或者是滑块来回摩擦系数不一致产生。 2、根据直线位移曲线图,可看出位移曲线并不是光滑的曲线,在波峰跟波谷都有一段是直线。与直线的末端相连的曲线一开始便有较大的斜率,这会对测量器材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也造成机构也不稳定。排除构件连接之间的偏差,为了更好得测量滑块的往复直线运动,而不导致滑块卡死,连接滑块的测量器材在连接节点有较大的松弛度,从而导致滑块在最左端和最右端时有一段测量的空窗期,导致不能测量进而产生速度曲线的波峰、波谷有一段直线。

随机振动-试验人员必须了解的参数及设置

随机振动-试验人员必须了解的参数及设置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谢杰 一.简述 近年来,随机振动试验在我院所有振动试验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原因有三:1、科学进步,此类设备的软件大量普及,一般只需在原来的电磁振动台加上一套控制软件及配套设备就可实行。2、企业随着国际标准的大量采用,许多振动试验都采用随机振动。3、随机振动相对传统的正弦振动有着无法比拟的优点,它能模拟各种实际运输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振动情况,如模拟公路运输,模拟铁路运输,模拟海运运输等等。本文主要介绍对于试验人员来说必须了解的随机振动参数及设置要求。 二.随机振动数据 上图是某一随机振动试验后的试验数据,对于试验人员来说,必须了解其中的一些参数含义。 曲线中,横坐标是频率,纵坐标是PSD,一般简称为频谱曲线。 PSD:Power spectrum density 功率谱密度 PSD单位有二种:g2/Hz,(m2/Hz)2/Hz,二者之间换算:1 g2/Hz=96(m2/Hz)2/Hz PSD是随机振动中的重要参数,可理解为每频率单位中所含振动能量的大小,其值越大,相对应的频率段振幅值会变大,在试验中提高最低频率的PSD 值可明显感觉到振幅增大。 频谱曲线的特点:1、它是对数坐标,主要是为了表述画线方便。2、它有一条平线或多条平线及斜线组成,平线和斜线之间首尾相连组成。3、试验条件中,PSD值不变的是平线,用+dB/oct表示向上的斜线,用- dB/oct 表示向下的斜线。如-3 dB/oct 表示每增加一倍频率,PSD值下降一半。 频谱曲线中,中间一条是设定曲线,上面二条和下面二条是设备的保护及中断线,附加在中间设定值上的变化曲线是振动台实际控制曲线。

机械基础实验室简介

机械基础实验室简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机械基础实验室简介 1、基础实验室包括下列分室: (1)多功能实验室(6)金相实验室 (2)拉伸实验室(7)制样实验室 (3)机械原理实验室(8)热处理实验 (4)机械设计实验室(9)硬度实验室 (5)动平衡实验室(10)液压实验室 2、实验室总面积: 约500m2 3、实验室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主,并可供电气工程与自动 化专业做有关机械方面的实验。 4、实验室可开出实验详见各分室介绍. 一多功能实验室简介 1、实验室面积: 82.8m2 2、设备名称: 多功能材料力学实验台 ALDT—C 9台 附:(1)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YJ28A—P10R 9台 (2)载荷称重显示仪 GGD—B 9台 (3)拉压力传感器 BLR—1/1t 27台 3、实验室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4、实验室可开出实验 (1)梁弯曲正应力实验 (2)弯扭组合变形实验

(3)压杆稳定实验 二拉伸实验室简介 1、实验室面积: 37.4 m2 2、设备名称: (1)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WE—100 1台 (2)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WDW—100 1台 (3)电子扭转试验机 NPS—1 1台 (4)相关打印设备 1台 3、实验室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4、实验室可开出实验 (1)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实验 (2)各种材料的压缩实验 (3)金属材料的扭转实验 三机械原理实验室简介 1、实验室面积: 58 m2 2、设备名称 (1)机械原理陈列柜 1套 (2)齿轮范成仪 30套 (3)机构测绘模型 2套 (4)齿轮参数测量仪 20套 (5)机构运动参数测量仪 MEC—B 1套附:(1)曲柄导杆机构调整 1台 (2)四色绘图打印机 PP—40 1台 3、实验室面向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4、实验室可开出实验 (1)机械陈列室参观

CQPS-E机构运动参数测试组合创新实验台说明书

CQPS-E机构运动参数测试组合创新实验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提高机构综合创新设计能力。 2、通过实验机构的搭接训练,测试系统的组建及机构运动参数的测试,提高实践动手 能力。 3、掌握机构运动参数(线位移、线速度、线加速度及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的 测试方法,对比分析机构运动性能。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CQPS-E机构运动参数测试组合创新实验台及其配套系统软件。 该实验台有CQPS-E/1~4型共四台套(如下图),每个台架上均可安装3个实验机构,总共可安装12个实验机构,学生可分四组同时实验。(客户可选购我公司此产品中的任一单一套产品,使用说明书同时使用此版本) CQPS-E/1 CQPS-E/2 CQPS-E/3 CQPS-E/4

(1)、CQPS-E/1型可安装实验机构: A.正弦机构; B.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凸轮机构; C.简谐运动凸轮机构; 其中两种凸轮机构均有尖顶、滚子、平底三种从动件,均为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2)、CQPS-E/2型可安装实验机构: A.齿轮-对心曲柄滑块机构; B.齿轮-偏置曲柄滑块机构; C.槽轮机构; (3)、CQPS-E/3型可安装实验机构; A.曲柄摆块-齿条齿轮机构; B.摆块机构; C.齿轮-曲柄摇杆机构; (4)、CQPS-E/4型可安装实验机构 A.摆动导杆-对心滑块机构; B.摆动导杆-偏置滑块机构; C.摆动导杆-双摇杆机构; 2、平面机构创意组合测试分析仪。 3、配套工具:十字螺丝刀,固定扳手,内六角扳手,钢板尺,卷尺。 三.实验原理 1、机构的组成原理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其原动件的数目应等于其所具有的自由度的数目。因此,如将机构的机架及与机架相连的原动件从机构中拆分开来,则由其余构件构成的构件组必然是一个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而这个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有时还可以拆分成更简单的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将最后不能再拆的最简单的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称为基本杆组(或称阿苏尔杆组)简称为杆组。 由杆组定义,组成平面机构的基本杆组应满足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