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

合集下载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s
0
0
1
4
9
4
10
1
2
3 t
4
5
6
没有刚性冲击
但在δ =0、δt /2、δt 处,a发生有限值突
变,有柔性冲击。
适用于中速、轻载场合
(2)n = 5 五次多项式运动
s v

C0 ds
C1 C2 2 C3 / dt C1 2C2
3 C4 4 3C3
5、偏置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s
8 9 10
7 5 3 1
11 12
13 14

1 3 5 7 8 9 11 13 15

120º 60º 90º 90º
取长度比例尺l绘图
13 12 11
10
9
8 7
14 1 2
3 4 5 6
6、尖底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已②知等凸分轮位的移基曲圆线半及径
◆组合运动规律
说明:凸轮一般为等速运动,有 t, 推杆运动规律常表
示为推杆运动参数随凸轮转角δ变化的规律。
1、多项式运动规律
s C0 C1 C2 2 Cn n s
(1)n = 1
h
等速运动
运动线图→
t

始、末位置:a

lim
v0 t

v
t 0
t
s
推程
远休止
h
回程
从动件位移线图
tD
s

近休止
二、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 ◆多项式运动规律
重点: 掌握各种运动规律的
运动特性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速运动 ★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实验20-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实验

实验20-机构运动参数测定实验
机构的速度、加速度数值由位移经数值微分数字滤波得到。与传统的R—C电路测试法(或分别采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量仪器的系统)相比,具有测试系统简单,性能稳定、可靠、附加相位差小动态响应好等优点。
本测试系统测试结果不但可以由曲线形式输出,还可以直接打印出个点数值,克服了以往测试方法所在的须对记录曲线进行人工标定和数据处理,从而带来较大幅值和相位误差等问题。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测定方法。
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MEC—B机械动态参数测定试仪”即光电脉冲编码器、同步脉冲发生器(或称角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验曲线和理论曲线的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增加对速度、角速度、特别是加速度、角加速度的感性认识。
MEC—B机械动态参数测试仪由于采用微机及相应的外围设备,因此在数据处理的灵活性和结果显示、记录、打印的便利、清晰、直观等方面明显优于非微机化的同类仪器。另外,操作命令采用代码和专用键相结合,操作灵活方便,实验准备工作非常简单,并且在学生进行实验时稍作讲解学生即可使用。
3、光电脉冲编码器
1、灯泡2、聚光镜3、光电盘4、光拦板5、主轴
图20-6数字电路框图
图10-7输出波形
四、实验步骤
1.滑块位移、速度、加速度测量
(1)将PP—40四色绘图仪接入测试仪后板插座,打开CRT电源开关,启动面板电源开关,数码管显示“P”,适当调整CRT亮度与对比度。若环境温度超过30°C应打开风扇开关。
(2)调整同步脉冲发生器与分度盘位置,使分度盘插入同步脉冲发生器探头的槽内。拨动带轮使分度盘转动,探头上的绿色指示灯每转2°(即一个光栅)闪烁一次,而红灯每转一圈闪烁一次。9即分度盘上同步长光栅进入探头槽内红灯不亮,其余位置都亮)

实验十一_机构运动参数测试

实验十一_机构运动参数测试

实验十一机构运动参数测试一、概述本实验的实验装置,只需拆装少量零部件,即可分别构成四种典型的传动系统,即:曲柄滑块机构、导杆机构、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和滚子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而每一种机构的某一些参数,如曲柄长度、连杆长度、滚子偏心等都可在一定范围内作一些调整,学生通过拆装及调整可加深对机械结构本身特点的了解,对参数改动对整个运动状态的影响也会有更好的认识。

二、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测定方法;转速及回转不匀率的测定方法;(2)通过实验,初步了解“QTD-Ⅲ型组合机构实验台”及光电脉冲编码器、同步脉冲发生器(或称角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3)通过比较理论运动线图与实测运动线图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增加对速度特别是加速度的感性认识;(4)比较曲柄滑块机构与导杆机构的性能差别;(5)检测凸轮直动从动件的运动规律;(6)比较不同凸轮廓线或接触副对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影响。

三、实验设备(1)实验机构:曲柄滑块导杆凸轮组合机构(2) QTD-Ⅲ型组合机构实验仪(单片机控制系统);(3) 打印机;(4)个人电脑一台;(5)光电脉冲编码器;(6)同步脉冲发生器(或称角度传感器)。

四、实验台结构和工作原理1.实验机构本实验配套的为曲柄滑块机构及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其原动力采用直流调速电机,电机转速可在0-3000r/min范围作无级调速。

经蜗杆蜗轮减速器减速,机构的曲柄转速为0-100r/min。

利用往复运动的滑块推动光电脉冲编码器,输出与滑块位移相当的脉冲信号,经测试仪处理后将可得到滑块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

图11-1(a)为曲柄滑块机构的结构形式,图11-1(b)为导杆机构的结构形式,图11-1(c)(d)是凸轮机构的结构形式。

后者是前者经过简便的改装而得到的,在本实验机构中已配有改装所必备的零件。

图11-1(a) 曲柄滑块机构 图11-1(b) 导杆机构图11-1(c)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 图11-1(d)滚子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在图11-1中,1.同步脉冲发生器;2.蜗轮减速器;3.曲柄;4.连杆;5.电机;6.滑块;7.齿轮;8.光电脉冲编码器;9.导块;10.导杆;11 凸轮;12 平底直动从动件;13 恢复弹簧;14 滚子直动从动件;15 光栅盘2.QTD-Ⅲ型组合机构实验仪此实验仪的外形结构如图11-2所示,图11-2(a)为正面结构,图11-2(b)为背面结构。

机构参数测试实验

机构参数测试实验

实验四机构运动参数测试机构运动参数测试实验以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凸轮机构等典型运动机构作为被测对象。

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作法,在实验中必须将实验检测结果与理论数据进行对比,并从中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因此,实验前大都需要按实验指导书规定的待定检测对象及其原始数据,通过在计算机上进行理论计算,求解理论数据,然后方可进行实验。

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需要通过阅读实验装置的使用说明书,熟悉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操作方法。

然后才能进行独立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的1、通过运动参数测试实验,掌握机构运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学会机构运动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包括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实验测试方法;2、通过利用传感器、工控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熟悉LabVIEW软件的一些常用功能和程序的编写方法,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3、通过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增强工程意识,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二、实验装置及工具1、实验装置的组成(1)实验装置的特点该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

打破了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单一性实验的模式,建立了新型的设计型、搭接型、综合性的实验模式。

本实验提供多种搭接设备,学生可根据功能要求,自己进行方案设计,并将自己设计的方案亲手组装成实物模型。

形象直观,安装调整简捷,并可随时改进设计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正确的设计理念。

(2)实验装置的功用实验中,可组合出:①曲柄滑块;②双曲柄;③摆动导杆;④曲柄摇杆;⑤滑块为输出构件的简单的平面六杆机构;⑥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⑦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实验台等多种典型的运动机构;另外,各构件尺度参数可调,突出了测试机构的尺寸参数的多变性。

这样可增加学生的实验题目和测试目标,使同学在实验中充分理解尺寸参数、原动件运动规律等因素对机构运动学方面的影响,巩固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使之产生感性认识,增加对机械学研究的兴趣,同时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凸轮轴凸轮表面测量方法

凸轮轴凸轮表面测量方法

凸轮轴凸轮表面测量方法1. 引言凸轮轴是内燃机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承受着凸轮的运动和转动。

凸轮轴的凸轮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

因此,为了确保凸轮轴的质量,需要使用合适的测量方法来检测凸轮表面的特征参数。

本文将介绍凸轮轴凸轮表面测量的常用方法,包括光学测量法、机械测量法和三维测量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2. 光学测量法光学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凸轮轴凸轮表面测量方法,它利用光学原理来获取凸轮表面的形貌和特征参数。

常用的光学测量仪器有同焦面光学显微镜、投影仪和激光扫描仪等。

2.1 同焦面光学显微镜同焦面光学显微镜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测量仪器,它可以在高分辨率下观察凸轮表面的特征。

通过调整焦距,可以获得不同尺寸的图像。

使用同焦面光学显微镜可以量测凸轮的直径、主凸距、凸顶高度等参数。

此外,还可以检测凸轮表面的缺陷和磨损程度。

2.2 投影仪投影仪是一种常用的凸轮轴凸轮表面测量设备,它可以投影凸轮的放大图像并测量其各项特征。

投影仪一般由光源、透镜、测量屏幕等部分组成。

通过调整透镜和光源的位置,可以得到不同分辨率和放大倍率的投影图像。

使用投影仪可以测量凸轮的轮廓曲线、圆度、平行度等参数。

2.3 激光扫描仪激光扫描仪是一种高精度的凸轮轴凸轮表面测量设备,它可以通过激光束的扫描获取凸轮表面的三维坐标信息。

激光扫描仪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不会对凸轮表面造成损伤。

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得到凸轮表面的三维模型,并进一步提取凸轮的特征参数,如凸轮高度、凸轮面积等。

3. 机械测量法机械测量法是一种传统的凸轮轴凸轮表面测量方法,主要依靠机械测量工具来获取凸轮表面的特征参数。

常用的机械测量工具有表面测量仪、千分尺、外径卡规等。

3.1 表面测量仪表面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凸轮表面粗糙度和形状的机械测量工具。

它由测量头、测量刀、测量系统等部分组成。

通过将测量头沿着凸轮表面滑动,可以得到凸轮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如Ra、Rz等。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

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设计前节所先容的几何法和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其基圆半径r0、直动从动件的偏距e或摆动从动件与凸轮的中心距a、滚子半径rT等基本参数都是预先给定的。

本节将从凸轮机构的传动效率、运动是否失真、结构是否紧凑等方面讨论上述参数的确定方法。

1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图示为偏置尖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在推程的一个位置。

Q为从动件上作用的载荷(包括工作阻力、重力、弹簧力和惯性力)。

当不考虑摩擦时,凸轮作用于从动件的驱动力F是沿法线方向传递的。

此力可分解为沿从动件运动方向的有用分力F'和使从动件紧压导路的有害分力F''。

驱动力F与有用分力F'之间的夹角a(或接触点法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

显然,压力角是衡量有用分力F'与有害分力F''之比的重要参数。

压力角a愈大,有害分力F''愈大,由F''引起的导路中的摩擦阻力也愈大,故凸轮推动从动件所需的驱动力也就愈大。

当a增大到某一数值时,因F''而引起的摩擦阻力将会超过有用分力F',这时无论凸轮给从动件的驱动力多大,都不能推动从动件,这种现象称为机构出现自锁。

机构开始出现自锁的压力角alim称为极限压力角,它的数值与支承间的跨距l2、悬臂长度l1、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和润滑条件等有关。

实践说明,当a增大到接近alim时,即使尚未发生自锁,也会导致驱动力急剧增大,轮廓严重磨损、效率迅速降低。

因此,实际设计中规定了压力角的许用值[a]。

对摆动从动件,通常取[a]=40~50;对直动从动件通常取[a]=30~40。

滚子接触、润滑良好和支承有较好刚性时取数据的上限;否则取下限。

对于力锁合式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回程是由弹簧等外力驱动的,而不是由凸轮驱动的,所以不会出现自锁。

因此,力锁合式凸轮机构的回程压力角可以很大,其许用值可取[a]=70~80。

凸轮测量基准及测量位置准确求解(测算)方法

凸轮测量基准及测量位置准确求解(测算)方法



计 算 表 明 ,凸 轮 采 用 平 面 测 头 测 量 时 =l , 采 用滚 柱 测头 测量 时 =l~10 l .3 ,可 以认 为 凸
确定 凸轮测量 位 置 的方 法是 以 凸轮 升 、降 程段 的 “ 敏感 点” 为 基 准 ,并 使 它 们 的升 程 误 差 相 等。 具体 过程 ( 推导 、求解 )如下 : 如图 2 ,设 凸 轮理论 位置 ( 始转 角 。 的理 起 ) 论升 程 曲线 为 h ( ,而测 量 位置 ( 始转 角 。 ) 起 ) 的实 际 升 程 曲线 为 h ( ) 。与 。之 间 的 位 置 , ( 度)差为 △ 角 。 当以 。为起 点 转 角 使 凸轮 转 过
2 凸轮测 量基 准 的选 择 ( ) 转 角基 准的 选择 1


、 .



图 1 凸轮 的升 程 误 差
位置误 差 属 于系统性 误 差 ,必 须 从 测量 结 果 中 剔 除 ,也 就是 使 A 0 a= 。当然要 做 到 这 一 点是 有 困
难的,但可以把 A a控制在最小范 围内,使位置误
西安 市文 艺北路 东新村 中纺楼 3—6—1号 口刘 兴富
1 概 述

分 析式 ( ) 可 知 ,式 中第 一 项 是 由凸 轮 的 位 2 置 ( 角 )误差 A 转 a引起 升 程误 差 ;第 二项 是 由凸
般认 为 ,凸轮 的测 量 基 准有 两 个 :一 个 是 凸
轮 的旋 转 中心 和 “ 尖 ” ( “ 点 ” “ 点 ” 桃 或 零 、 基 ) 连 线 的切平 面—— 转 角起 始 基 准 ;另 一个 是 凸轮 的 实 际基 圆母 线—— 升 程起 始 基 准 。但 确 切 地说 ,确 定 切平 面 、实 际基 圆母线 的 基 准才 是 凸轮 的测 量 基 准 。那 么 ,确定 凸轮 测 量 位 置 、形 状 ( 寸 大 小 ) 尺

机械原理_凸轮机构基本参数设置

机械原理_凸轮机构基本参数设置

例 一 对 心 移 动 从 动 件 盘 形 凸 轮 机 构 , 045º , h19mm,推程时从动件以正弦加速度规律运动,推程压力 角 30º ,确定凸轮基圆半径rb。 作图得 hr00.26,r0190.2673.08mm
确定凸轮基圆半径的通常做法 根据结构和强度的需要,按经验公式rb(1.62)rS初步选 定凸轮基圆半径 rb ,然后校核压力角,以满足 max[] 的条 件。 注意 凸轮机构的效率不仅与压力角有关,还与从动件支承的 悬臂长b及两支承的距离l 有关,在设计时要注意选择。 压 力 角 还 与 dsd 有 关 , 在 工 作 升 距 (Lift)h 确 定后 , dsd则与推程角0 有关。若推程角没有因多个运动协调关系 而受到严格限制,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大 0来获得较好的动力 特性。
n B D O e C n v sBiblioteka P vs0
d s d v d s/d t d s P为相对瞬心 OP d /d t d ds d e 2 2 s0 r e tan 由BCP得 0 2 2 s r e 0 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e0。 结论 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基圆半径r0、 从动件偏置方位和偏距e有关。
0.010.1 0.2 0.30.40.50.60.81.0
2.0 3.0 6.0
0.01 0.1 0.2 0.4 0.6 1.0 2.0 5.0 5 0.01 0.1 0.2 0.3 0.40.6 1.0 2.0 5.0 85 5 85 h r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 hr0 余弦加速度运动 0 10 80 80 10 15 15 75 75 20 最大压力角 最大压力角max max 20 70 70 25 25 65 65 30 30 60 60 35 40 35 40 55 55 50 45 45 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十一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凸轮机构主要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高副机构。

其中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一般为主动件,作等速回转运动或往复直线运动。

从动件与凸轮轮廓接触,传递动力和实现预定的运动规律故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

由于组成凸轮机构的构件数较少,结构比较简单,只要合理地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从动件获得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

凸轮机构能将主动件的连续运动转变为从动件的移动或转动,因而广泛用于各种机械中,特别是自动机械、自动线中的机械控制装置中。

1.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实验台及其工作原理
进行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实验台有多种形式,现以如图11—1所示的连杆机构与凸轮组合实验台,完成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

图11—1 连杆机构与凸轮组合实验台
a)b)
图11—2 凸轮机构实验台的运动简图
1--同步脉冲发生器 2—减速器 3--电机 4—传感器
5--光栅盘 6--凸轮 7--平底直动从动件 8--回复弹簧
9--滑块 10--滚子直动从动件
如图11—2a)、b)所示,凸轮机构的实验台是电机、减速器、凸轮、直动从动件、滑块、传感器、同步脉冲发生器、光栅盘和回复弹簧等组成。

通过调速器调节电机的转速输出后,经蜗杆减速器带动凸轮转动,驱动从动件运动,其位移量通过直线位移传感器由模/数转换模块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将位移量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出其往复移动的周期、线速度、线加速度等机构运动参数。

也可更换不同廓线的盘形凸轮,从而调节从动件的偏心距。

2.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实验注意事项
(1) 调节电机的转速时应缓慢转动调速旋钮,在关闭实验台电源前,应将电动机的转速调到最小。

(2) 用手转动凸轮盘1~2 周,检查各运动构件的运行状况,各螺母紧固件应无松动,各运动构件应无卡滞现象。

(3) 测试时,凸轮的转速不应过高,以免产生大的冲击,造成零件损坏。

(4) 调节从动件偏心距时,偏心距不宜过大,否则有可能使凸轮机构卡死,造成零件损坏。

2.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的操作过程
(1) 按要求组装凸轮机构,分析凸轮机构的组成。

(2) 轻轻转动凸轮,分析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找出基圆、推程、远休止程、回程、近休止程,并量出对应的推程角、远休止角、回程角、近休止角。

(3) 以从动件在最低位置开始,轻轻转动凸轮,每转5°,量出从
动件尖顶与凸轮中心的距离,通过计算,求出各瞬时从动件的尖顶的位移,在相应的二维图中绘出从动件的位移规律。

根据位移规律分析从动件的运动,特别是在起点、中点、末点的运动。

(4) 在一定的偏心距的情况下,观测凸轮在逆时针、顺时针状态下,机构的运动状况,分析偏心距的方向、大小对凸轮机构运动的影响。

(5) 保持凸轮静止不动,沿原先凸轮回转的反方向转动从动件及导路,思考从动件尖顶轨迹如何。

分析在反转过程中凸轮轮廓曲线与从动件尖顶的关系。

过程质量评定
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实训记录与成绩评定见表10-1。

表10-1 凸轮机构运动参数的测定实训记录与成绩评定
习题:
(一)填空题:
1.凸轮是一种具有_______或_______的构件。

2.凸轮机构由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3.凸轮机构的基本特点在于能使_______获得_______的运动规律。

4.按凸轮的形状分类,凸轮机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按从动件末端形状分类,凸轮机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凸轮机构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7.以凸轮的轮廓曲线的最小向径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凸轮的_______。

8.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见运动规律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二)选择题:
1.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 )。

A.凸轮的转向 B.凸轮轮廓曲线
C.从动件滚子半径 D.从动件末端形状
2.凸轮与从动件接触处的运动副属于( )。

A.高副 B.转动副 C.移动副
3.要使常用凸轮机构正常工作,必须以凸轮( )。

A.做从动件并匀速转动 B.做从动件并变速转动
C.做主动件并变速转动 D.做主动件并匀速转动
4.在要求( )的凸轮机构中,宜使用滚子式从动件。

A.动力较大 B.传动准确、灵敏 C.转速较高
5. 在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A)
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没有冲击
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
6. 决定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B)。

A 凸轮转速
B 凸轮轮廓曲线
C 凸轮形状
7.凸轮机构中的压力角是指( A )间的夹角。

A 凸轮上接触点的法线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
B 凸轮上接触点的法线与该点线速度
C 凸轮上接触点的切线与从动件的运动方向
8 如图11-3所示,如为以O为圆心的圆弧,此凸轮机构的推程运动角是( )。

A 160°;
B 130°;
C 120°;
D 110°。

9 若要盘形凸轮的从动件在某段时间内停止不动,对应的凸轮轮廓曲线应为( )。

A一段直线; B一段圆弧:
C抛物线; D以凸轮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圆弧。

10 如图11-4所示凸轮轮廓是分别以O及O1为圆心的圆弧和直线组成的。

该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过程属于( )类型。

A升一停一降一停; B升一停一降;
C升一降一停; D升一降。

图11-3 图11-4
11.凸轮机构从动件的推程采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刚性冲击将发生在( )。

A推程的起始点; B推程的中点;
C推程的终点; D推程的始点和终点。

12 如图11--5所示机构中,属空间凸轮机构的是( )。

A a:
B b;
C c;
D d。

图11—5 凸轮机构示意图
13 凸轮从动件与凸轮保持接触的形式也称之为“锁合”,由外力实现接触的锁合称为力锁合,利用结构实现接触的锁合称为形锁合。

图11—5中( )为形锁合。

A a:
B b:
C c;
D d。

14 在图11-5中,( )位置中的从动件压力角最小。

A a:
B b;
C c;
D d。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凸轮机构是高副机构,易磨损,因此只适用于传递动力不大的场合。

( )
2.在设计凸轮机构时,滚子半径必须大于凸轮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 )
3. 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小,则压力角越大,机构的效率就越低。

()
4. 为了保证凸轮机构的从动件不出现运动失真现象,设计时应使
从动件的滚子半径r
r <
min
(理论轮廓外凸部分的最小曲率半径)。

()
5. 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机构易出现自锁现象。

()
6.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其压力角为90︒。

( )
7. 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的缺点就是平底不能与凹陷凸轮轮廓接触。

( )
8. 凸轮机构的图解法设计原理是采用反转法原理。

( )
9.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优点是耐磨损,承受载荷大。

( )
10.圆柱凸轮机构为空间凸轮机构。

()(四)、简答题
1.标出图11-6所示位置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图11-6 压力角标注
2.设计一对心移动尖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20mm,凸轮逆时针等速回转。

在推程中,凸轮转过150︒时,从动件等速上升40mm;凸轮继续转过30︒时,从动件保持不动;在回程中,凸轮转过120︒时,从动件以简谐运动规律回到原处;凸轮转过其余60︒时,从动件又保持不动。

要求用图解法:
(1)绘制从动件的位移曲线图;
(2)利用反转法画出凸轮的轮廓曲线;
(3)校验压力角,要求a max≤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