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煤矿

吉林省煤矿
吉林省煤矿

吉林省煤矿

一、煤矿

(一)企业安全生产和政府安全监管。

煤矿企业和地点政府及有关部门针对以下重点治理内容,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

1.治理违规采掘作业。矿井生产系统可靠,生产布局合理,同一采(盘)区采掘工作面数量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杜绝“剃头下山开采”;严禁违反规定非正规采煤、以掘代采、多头作业;采掘工作面按作业规程规定作业;按要求剔除木支护和金属摩擦支柱。逐步提升中小煤矿采、掘、运机械化程度;放顶煤开采工作面要符合安监总煤行〔2008〕130号文件规定。

2.治理瓦斯事故隐患。矿井通风系统合理,通风设施可靠,按照规定设置专用回风巷,矿井总风量和各作业点实际风量达到规定要求,杜绝无风、微风作业和不合理串联通风,排除盲巷;强化局部通风治理,严格执行“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规定。应抽采瓦斯矿井按规定建立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瓦斯抽采达到抽采指标要求;突出矿井严格执行防突规定,健全防突机构,完善综合防突措施,强化区域性防突措施。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探头安设位置、报警断电功能和标校符合规定,严防人为因素干扰传感器正确测量真实瓦斯浓度;按规定配备瓦斯检查员,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严禁电气设备失爆。

3.治理透水事故隐患。严格按照“推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落实矿井水文地质,专门是采空区、相邻矿井及废弃矿井老空(窑)积水防治措施;完善承压水开采的安全技术措施;健全防、排水系统;治理自然灾难可能引发煤矿事故灾难的地表水患。

4.治理火灾事故隐患。完善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的综合防灭火措施;要确定煤层自然发火的标志气体,建立并落实自然发火推测预报制度;已封闭的火区或高温点,定期检查封闭墙内外的空气温度、瓦斯浓度等气体成分;发觉火区封闭不严或有专门情形时,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5.治理煤尘爆炸事故隐患。健全矿井防尘供水系统,按规定实施采煤工作面煤层注水和采掘工作面的综合防降尘措施;严格按作业规程要求进行装药和爆破作业,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冲洗煤壁,严禁违规明火放炮;定期冲洗煤尘,定期撒布岩粉;水棚或岩粉棚的设置及爱护符合要求。

6.深化煤矿整顿关闭。加快小煤矿整顿关闭进度,及时在当地要紧媒体上公告已确定关闭的小煤矿名单,并将其关实、关死,达到关闭标准;加快整合进度,纳入资源整合的矿井必须停止生产,被整合矿井必须关闭,严防边整合边生产。

7.严格煤矿建设项目“三同时”治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未经审查不准开工,安全设施未体会收不准投产;新建煤矿、改扩建、整合技改项目,杜绝边施工边生产现象。

8.严格劳动用工治理。规范劳动用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严禁以包代管,层层转包;小煤矿井下作业人数不超过地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规定;从业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下井作业;严格执行入井人员检身清点制度,主动推广井下人员位置治理系统。

9.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要制定工作打算,分步扎实推进,落实责任,强化考核,把质量标准化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全面动态达标。

10.各地区和各煤矿企业认为应当治理的突出咨询题和重大隐患。

(二)工作目标。

1.连续推进小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在2008年确定关闭29处基础上,2 009年关闭41处,2010年关闭41处。

2.煤矿瓦斯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0%以上(2008年2起、3人),坚决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

3.年瓦斯抽采纯量在100亿立方米/年的矿井,建立永久瓦斯抽采利用系统。全省煤矿瓦斯抽采量争取达到7000万立方米,国有重点煤矿瓦斯抽采量争取达到6800万立方米。

二、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

(一)企业安全生产。

1.金属非金属矿山。

治理违规开采。对不按照开采设计方案组织生产,开采现状与设计技术资料和图纸不相符,竖井、溜井没有单体设计的坚决予以治理。

治理违章爆破。按照《爆破安全规程》实施爆破作业,符合爆破安全距离、落实爆破作业设计和作业规程,制定防止危及人身安全和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措施;落实爆炸物品的储存、购买、运输、使用和清退登记制度,爆破作业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省安全监管局、公安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非煤矿山企业爆破器材治理使用工作的通知》(吉安监管管一字[2007]20号)等规定。

治理不安全出口。地下矿山至少要有两个独立的、直达地面的、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各生产水平(中段)和采区(盘区)设置至少有两个能行人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要符合有关要求。

治理采空区安全隐患。地下矿山要制定和落实顶板治理制度、采空区治理制度及采空区处理方案;对顶板不稳固的采场,要采取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对工程地质复杂、有地压活动的矿山,要开展地压治理和监测;严格按照“地下矿山顶板治理”、“安全防护设施规范化”重点整治内容抓好工作落实。

治理防排水安全隐患。地下矿山落实《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有关防排水的规定,制定和落实防范水害制度,查清采空区及废弃井积水,了解地表移动带、陷落带范畴内重大水体及导水构造的状况,制订和落实防洪、防透水及排水措施及应急预案。

治理提升系统安全隐患。地下矿山提升运输系统要符合设计要求,使用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设备设施,制定和落实安全爱护措施,提升运输设施没有通过有资质部门检测检验或检测检验不合格的一律不准使用。

治理通风系统安全隐患。要建立机械通风系统及通风治理制度,风质、风量、风速要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和规程要求,要对所有生产矿井通风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情形进行逐井验收。

治理机电系统安全隐患。地下矿山自备发电机的功率要满足要求,地表调度室至井下各中段采区、马头门、装卸矿点、要紧机电硐室、泵房、主扇风机房等关键部位,设有可靠的通讯系统,分设两条通讯电缆。

治理露天矿安全隐患。露天矿山要按设计方案自上而下分台阶开采,台阶高度、边坡角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或《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要求,整改高架头、掏采、扩壶爆破等咨询题; 按规定定期检查采场工作帮,定期监测露天边坡稳固性;遇有断层、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倾向与边坡坡面倾向相近时,制定和落实防止边坡塌方、滑落措施;深凹露天采场要制定防洪措施和配备专用防洪设施;扎实抓好“露天矿山现场治理”重点整治内容的落实;小型露天采石场必须采纳中深孔爆破技术,并严格执行省安全监管局、国土厅、公安厅、环保、工商局《加大和规范露天采石场治理工作的通知》(吉安监管管一字[2005]90号)有关开采规模的规定。

治理排土场安全隐患。排土场排土工艺、排土顺序、排土场的时期高度、总堆置高度、安全平台宽度、总边坡角、废石滚落可能的最大距离等要符合要求;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排土作业,建立排土场监测系统,落实排土场截洪、防洪和排水设施及防止泥石流措施。

治理安全标准化工作不落实、不到位咨询题。

2.尾矿库。

⑴治理尾矿库运行咨询题。按照设计要求组织生产运行,按规定编制年度尾矿排放作业打算;整改危害尾矿库安全的违规设计、超量储存、超能力生产等咨询题。

⑵严格坝体安全治理。最小安全超高、最小干滩长度、排洪设施,尾矿坝浸润线埋深、坝体外坡坡比、排渗设施等要满足设计与《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要求;滩顶高程满足生产、防汛、冬季冰下放矿和回水要求;四等以上尾矿坝要设置坝体位移和坝体浸润线观测设施;下游有居民或重要工业设施的尾矿库必须进行坝体稳固性和排洪排渗能力验算。

⑶加大应急治理。制订防洪渡汛要紧措施和应急预案,预备物资器材;对尾矿坝及尾矿坝下游居民区或重要设施实施有效监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尾矿库必须在雨季汛期到来前完成整改治理。

⑷加大闭库治理。在用尾矿库回采再利用和闭库后再利用的尾矿库要履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停用、废弃尾矿库必须逐库落实安全责任单位或部门,年底前依法实施闭库。

(二)政府安全监管。

1.治理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企业不履行“三同时”手续,以及未通过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的项目;治理擅自利用废弃尾矿库进行生产的企业;治理超量排放储存尾矿库、没有正规设计或私堆乱建以及擅自违规加高坝体的尾矿库企业。

2.治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不规范、降低安全生产条件等咨询题。

3.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不落实、不到位咨询题。

4.治理矿业秩序纷乱和事故多发地区。

5.治理无主管企业的停用、废弃尾矿库。

6.督促治理尾矿库危库、险库和病库。

7.治理事故调查工作不落实、不到位咨询题。

8.治理安全标准化工作不到位、不落实咨询题。

(三)工作目标。

1.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和2%以上,有效遏制重大以上事故发生。

2.指导监督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尾矿库。

3.力争50%以上的非煤矿山企业通过安全标准化考评。

三、石油天然气开采

(一)石油企业安全生产。

1.治理井喷失控安全隐患。井场安全距离,井控设计,防喷器、节流压井管汇的配套和使用,起、下钻操作,压井材料储备,钻开油气层前的检查验收,油气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控措施,井涌、溢流的处理等要符合有关规程、标准要求。

2.治理硫化氢中毒安全隐患。含硫油气井的地质及钻井工程设计,井场及钻井设备的布置,井控装置、井下工具的选材,硫化氢探测、报警和人员防护设备的配套,点火程序的制定和点火器材的配备等要符合有关规程、标准要求。

3.治理重大基础设施防火、防爆安全隐患。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油气处理站场、天然气净化厂、油库群和地下储气库等重大基础设施防火间距的设计,泄压放空设施、消防设施、防爆工具的配备,泄漏监测系统和防雷防静电装置的配套,超期服役设备的更换等方面要符合有关法规和规程、标准要求。

4.治理直截了当作业环节安全隐患。动火作业、起重作业、高处作业、舷外作业、临时用电、受限空间作业和平台起浮拖航作业等直截了当作业环节的安全防范和现场监控措施要落实。

(二)政府安全监管。

1.治理石油安全监管力量配置不到位咨询题。

2.治理石油企业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不落实咨询题。

3.治理所辖区域石油生产经营企业(单位)要紧负责人和安全生产治理人员培训不到位咨询题;治理石油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发放和治理情形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不规范、不到位咨询题。

4.治理石油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不到位、不规范咨询题。

(三)工作目标。

在石油企业扎实推进HSE治理体系,提升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

四、危险化学品

(一)危险化学品和其他化工企业。

1.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其他化工企业。

⑴治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的咨询题。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专门是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企业治理层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综合性检查、季节性检查、专业性检查、节假日检查,专门是要做好夏季防高温、防雷电、防汛工作。

⑵治理“三违”现象。要认真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防火、防毒、防爆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专门是要认真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修理作业、临时用电等特种作业安全治理制度。要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并能够取得实际成效,杜绝“三违”现象。

⑶治理事故隐患。要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各层次的定期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机制,保证隐患治理的资金投入。要把隐患排查治理纳入日常安全治理,形成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和全过程进行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特种设备和安全设施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办理法定检测、检验手续。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活动要符合政府制定的化工行业安全进展规划,在政府规划的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

⑷治理事故调查处理不规范、应急救援预案不有用的咨询题。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和“实事求是、依法依规、注重实效”的要求,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要制定有针对性和有用性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预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和器材,定期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对水源邻近的危化企业,要落实事故状态下防止“清净下水”污染的措施,设置污水储存池及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⑸治理建设项目违法违规行为。要认真做好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确保采纳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装备,确保建设项目工艺可靠、安全设施齐全有效、自动化操纵水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建设项目试生产前,要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三查四定”(查设计漏项、查工程质量、查工程隐患,定任务、定人员、定时刻、定整改措施),制定试车方案,严格按试车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组织试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取得安全许可后方可建设,试生产(使用)方案通过备案后方可投入试生产或者使用。

⑹治理监控措施不足的咨询题。要按照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

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要在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采取安全监控措施,明确落实监控责任,监控手段齐全有效。采纳危险工艺的化工生产过程要有满足安全生产需要的自动监视和操纵措施,并保证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2.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和单位。

(1)治理超许可范畴经营行为。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的规定和要求,不得超范畴销售危险化学品;要严格执行“一书一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讲明书、化学品安全标签)制度。

(2)治理无证无照非法经营行为。要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和检查,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销售危险化学品。

(3)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制度。购买剧毒化学品的单位要持营业执照复印件、购买人居民身份证原件等有关证明材料到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买。销售单位必须实行严格的销售登记制度,认真查验、登记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运输车辆安装的安全标示牌。

(4)治理加油站防火距离和检修理治理。加油站的设计、设施和周边防火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人员应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卸油、加油、检修等重要环节要严格执行安全治理制度;要编制科学的应急预案,按规定配备的相应应急器材。

(5)强化充装单位的装载和防护工作。充装单位岗位要建立和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查验充装车辆资质、安全状况,严禁超量装载,液化气体充装站要有防超装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液氯、液氨、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充装单位应采纳万向节管道系统,充装设备管道静电接地、装卸软管及外表和安全附件应齐全有效;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充装站必须配备有毒介质洗消装置,严格按规定配备和使用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和防化服。

3、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和单位。

(1)严格准入制度和安全治理。要严格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的资质治理,督促其认真履行承运人的义务和职责,建立健全安全治理制度;驾驶人员和押运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遵章守纪。

(2)理运输车辆定期检测和警示标志配备。条例规定的运输车辆、罐车罐体和配载容器应取得质监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的检测检验合格证明,严格执行车辆二级爱护制度和定期检验制度;运输车辆要按规定安装安全监控车载终端、标志灯、标志牌和配备应急处置器材及防护用品。各市(州)政府,县(市、区)政府要在本行政区域饮用水源爱护区周围设置“环境敏锐区域”标志,严格限制水路运输危险化学品。

(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

1.治理安全生产责任不完善和不落实咨询题。完善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治理制度,认真执行高温、雷雨天气停产制度。

2.治理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不完善。建立规范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和制度,定期开展排查隐患工作、建立排查档案,落实隐患整改责任,按时完成隐患整改。

3.严格按照有关国家标准,确保企业生产工艺布局、内外部安全距离、工房建筑结构安全防护屏障符合规范要求。

4.治理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重点部位。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的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安全监控和报警措施要能够落实安全生产实际需要,危险品中转工(库)房、总仓库能够习惯其生产规模和品种的需要。

5. 治理生产企业安全标志与标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危险工(库)房的标志与标识、危险等级、定员定量、岗位操作规程健全、科学、适用。

6. 治理擅自改变工房用途。严格禁止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和工房用途,禁止在非危险生产区进行危险生产作业和在危险等级低的工房进行危险等级高的工序作业。

7.治理烟花爆竹生产机械和电器安全隐患。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危险工房内机械和电器设备安装应当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认真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8.治理烟花爆竹生产工艺安全隐患。烟花爆竹生产工艺流程应当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确保工艺流程顺畅;严禁制药、装药、插引、封口和中转工(库)房等重点部位超量存放和超定员。

9. 治理药物粉尘安全隐患。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及时清理(洗)制(装)药工房内的药物粉尘,妥善收集、处理含药废水。

10.治理违规使用氯酸钾咨询题。连续开展生产企业违规使用氯酸钾治理工作,严格落实烟花爆竹流向和氯酸钾购买、销售、使用登记治理制度,批发企业要严格把好购进产品氯酸钾检测关。

11.治理批发和零售的储存设施。烟花爆竹批发企业仓储设施要满足其经营规模和产品品种的需要。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严格零售点安全条件,禁止储备量超过标准规定。

(三)政府安全监管。

1.对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业监管。

(1)治理化工(危化品)布局不合理的咨询题。要制定和执行化工行业安全进展规划,确定化工集中区域或化工园区,推动化工企业进入化学工业园区或化工集中区。

(2)治理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咨询题。要严格查处使用剔除工艺和设备、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主动推进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企业搬迁、关闭工作。

(3)治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的咨询题。要加大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监督检查,严格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及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

(4)治理工艺落后、设备设施简单的咨询题。要推动采纳危险工艺的化工过程安全技术改造,督促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主动采纳新技术专门是自动操纵技术改造现有技术、工艺和装置,提升化工企业本质安全化水平。

(5)治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能力不够的咨询题。要完善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并进行评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对烟花爆竹企业的监管。

(1)治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布局、产业安全进展布局。制定烟花爆竹产业安全进展规划,推进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提升和“五化”(工厂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集约化)进程,合理规划批发企业和零售网点布局,引入适度竞争机制情形。

(2)治理烟花爆竹生产秩序。落实烟花爆竹产业安全进展规划,严格准入条件,严把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证和经营许可关。

(3)治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不完善。把安全生产许可和经营许可与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相结合,检查督促企业治理“三超一改”。

(4)治理烟花爆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不落实。建立和落实隐患分级监管和整改验收、新(改)建工程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制度,提升安全评判工作质量。

(5)治理违规使用氯酸钾咨询题。建立和完善烟花爆竹和氯酸钾流向登记制度,强化氯酸钾治理工作,落实含氯酸钾烟花爆竹产品及氯酸钾来源追溯制度。

(6)治理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基础。建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差不多情形电子档案,规范许可证治理工作。

五、冶金有色

(一)企业安全生产。

1.治理企业安全基础治理不牢咨询题。按规定设置安全治理机构和配备安全治理人员,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认真开展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冶金企业主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治理建设项目违法违规咨询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符合立项申请、审查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以及水、油、汽等系统配置应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落实

操纵重大危险源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措施;严禁私自变更设计、擅自改变工艺布局和增减设备。设计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

3.治理重点部位和环节的事故隐患。高炉风口平台、炉身、炉顶等区域煤气泄漏、冷却壁损坏、炉皮开裂、炉顶设备装料系统、制粉喷煤系统及热风炉等重大危险部位和区域,转炉、精炼炉、均热炉的炉体冷却、倾翻、烟气回收等工艺环节必须处于受控安全状态。

4.治理喷溅和爆炸事故隐患。冶炼、铸造等生产环节冷却水要及时排放;严格落实熔融金属和高温物质与水、油、汽等物质的隔离防爆措施,以及潮湿季节熔融金属和高温物质与潮湿物体接触发生的防范措施;涉及高温、高压、强碱、强酸使用环节,严格执行预防爆炸、烧烫伤、中毒、外泄等防范制度,各种监控和防护设施配置齐备,运行正常。

5.加大煤气安全治理。严格执行煤气、氧气等气体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环节防止泄漏、中毒窒息、爆炸的安全治理制度,各种监测、监控和防护设施配置齐备,运行正常。

6.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治理。起重和吊运铁水等液态金属专用设备的设计单位和制造企业具备相应资质,选型配套正确,安装符合质量要求,按规程运行作业,加大修理保养。

7.治理“三违”现象。严格执行工业动火、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环节的审批、监操纵度;严格作业现场治理,按标准规程设置防范各类机械损害事故安全防护设施、安全警示标志、监控报警、联锁和自动爱护装置。

8.加大应急治理。制订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按打算组织培训演练。

(二)政府安全监管。

1.提升政府对冶金有色企业的安全监管能力。加大从事冶金有色企业安全监管的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监管人员,开展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升队伍的履职能力;深入调查研究本地区冶金有色企业安全生产差不多情形,把握企业重大危险源及其监控措施落实情形。

2.加大冶金有色企业的日常安全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剔除落后工艺设备,及时整改事故隐患,落实事故

责任追究及防范措施;对2008年省安全监管局托付专家组普查检查企业时所发觉隐患的整改治理情形进行验收。

3.推动企业安全基础建设。在冶金企业主动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大力宣传贯彻《炼铁安全规程》、《炼钢安全规程》、《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等标准规程。

(三)工作目标。

(1)冶金有色行业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0%,努力杜绝重特大事故。

(2)在冶金企业主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

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参考文本

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对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思考参考 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意义与发展沿革 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 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并实施好作业规程和操作规 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 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 标准规范的要求,让人、机、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 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其建设的 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与 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 现场安全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

伤保险,检查,应急管理,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绩效测量与评价等14个方面。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是在除煤矿以外的所有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以及矿山企业所属的独立生产系统(见注1),依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安监总厅管一〔2011〕177号)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安监总厅管一〔2011〕190号)等文件精神确定的行业标准规范、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和计分办法,通过企业的内部评价、中介机构的外部评审、组织评审考核、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与复核,达到相应等级要求后,予以颁证认定,以实现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标准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规范。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活动,整治安全隐患,改善企业生产安全设施设备和工艺水平,增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标准化意识,规范生产安全行

吉林省矿产资源简介

到2009年末,吉林省已发现矿产158种,计算到亚矿种196种,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15种(包括亚矿种),已发现矿种和有查明储量的矿种数分别占全国的66.7%和50.9%;储量排名在全国前11位的有70种,排名在全国前五位的有38种,排名全国第一位的有12种,分别是油页岩、矿泉水、火山渣、陶粒页岩、硅灰石、硅藻土、冰洲石、浮石、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安山岩、饰面用辉长岩,其中油页岩、矿泉水、火山渣、陶粒页岩是吉林省绝对优势矿产。 按照对经济建设需要保证程度,可将全省的矿产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储量丰富、能满足中长期全省经济发展需要,不但能自给,而且可以大量外供。主要有矿泉水、油页岩、钼、炼镁用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硅灰石、硅藻土、浮石、火山渣、陶粒页岩、玻璃用砂、饰面用玄武岩、耐酸碱用安山岩、耐火粘土、泥炭等;第二类是储量中等、能满足近中期全省经济发展需要,如金、银、硼、钨等,其中金、银找矿前景较好;第三类是储量不足、影响全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是重要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如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等,这些矿产保证程度较低;第四类是省内缺少的,如钾盐、钠盐、磷、铬铁矿、铝土矿等。 煤炭。主要分布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春市、

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等地的31个县,查明资源储量25.6亿吨。吉林省煤炭资源储量严重不足,在已查明资源储量中,生产煤炭矿山剩余资源储量更低,一些煤炭矿山企业资源已经枯竭,通化、舒兰、辽源、珲春四大矿业集团公司原有20个煤矿中已关闭13个煤矿。目前吉林省煤炭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到2010年全省煤炭需求总量将增加到8000万吨,届时全省煤炭产量只能达到4000万吨,缺口近50%。如全部从邻省调入,仅运费一项,每年需多负担32亿元,而且没有保障。因此,要大力推进煤炭资源的节 约集约利用。 石油、天然气。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平原区,剩余技术可采储量 1.66亿吨,占全国总量5.88%,全国排第7位。除扶余油田资源储量属大型外,其余均为小型。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松原市、四平市、长春市及白城市,剩余技术可采储量670.1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2.09%,全国排10位。石油、天然气在全省工业总产值及利税中占有较大比重,但资源保有储量不足。吉林省目前的供需形势是:年产原油600万吨,外省调入586万吨,对外依存度49%。天然气剩余技术可采储量154.65亿立方米,年开采量2.84亿立方米。近年来,油气开发难度越来越大,开

吉林市市情

吉林市市情 一、吉林市的基本情况 吉林市坐落在长白山麓、松花江畔,是我国唯一省市同名城市。全市幅员面积27120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城区人口200万,辖4区5县(市)、2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开发区。 (一)吉林市是一座适宜人居的城市 自然条件优越。吉林市原名“吉林乌拉”,满语意为“沿江之城”。松花江呈反“S”型穿城而过,俨然一幅天然的太极图形;城外四面环山,“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犹如四神拱卫。回转的江水和环绕的群山,赋予吉林市“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生态环境优良。吉林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城区大气质量良好,全年好于二级以上空气环境质量达到320天以上;水质优良,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松花江两岸百里“清水绿带”精品工程,构筑了著名的城市生态走廊和天然氧吧。良好的城乡生态体系,为这座城市赢得了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文化底蕴深厚。吉林市是我国史前文化发源地和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有高句丽古城遗址、乌拉古城、吉林文庙、北山古庙群等文物古迹。吉林市巨商牛子厚创办的喜(富)连城社,培养了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名家,享有“中国京

剧第二故乡”的美誉。吉林市歌舞团从1997年起连年荣登央视春晚舞台、“吉林市电视剧现象”、松花湖浪木根雕等文化品牌,成为吉林市流动的城市名片,展示着充满生机的现代文明。 旅游资源丰富。吉林市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赏红叶、冬戏冰雪,具有独特的北方山水城市特色。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并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吉林雾凇,世界石陨石之王的吉林陨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松花湖,曾举办过亚冬会的北大湖滑雪场,使吉林市成为夏季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冰雪旅游的乐园。 城市功能完善。市区道路经纬分明,中心成网、周围成环、内外通畅。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水、电、气、热及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齐备,国家级高新区和经开区以及15个省级开发区实现了“七通一平”,城市集聚和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二)吉林市是一座适宜创业的城市 区位优势明显。吉林市位于东北亚几何中心,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重要腹地城市、第三条欧亚大陆桥的节点城市。与国内23个城市及日本、韩国、俄罗斯、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航的龙嘉国际机场,长吉、沈哈高速公路,长吉、吉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功能完善的内陆港,连接所辖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构成了

吉林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15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

吉林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15年度全省煤矿 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 【法规类别】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 【发文字号】吉煤安监管应急[2016]6号 【发布部门】吉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6.03.17 【实施日期】2016.03.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吉林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15年度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 (吉煤安监管应急〔2016〕6号) 各产煤市(州)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梅河口市、公主岭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吉煤集团: 根据《吉林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省煤矿安全监管局组织专家和中介机构对各地区报送的2015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进行了评审,现将结果通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15年末,全省共有煤矿155处。其中:国有煤矿26处,非国有煤矿129处。2015年度共有29处煤矿开展了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其中,28处煤矿符合要求,1处煤矿

不符合要求。在符合鉴定要求的28处煤矿中,国有煤矿10处,非国有煤矿18处;高瓦斯矿井8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处,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1处,瓦斯矿井18处;生产煤矿24处,技改建设煤矿4处;小型煤矿(30万吨/年及以下)15处,中型煤矿(30万吨/年至120万吨/年)9处,大型煤矿(120万吨/年及以上)4处。 二、鉴定结果 (一)符合瓦斯等级鉴定要求的28处煤矿中,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上报了测定结果,瓦斯矿井由本企业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了瓦斯等级鉴定,省煤矿安全监管局委托中介机构和聘请专家对其上报的瓦斯等级鉴定报告进行了集中评审,并作出批复。分别是: 1.高瓦斯矿井8处。 (1)国有煤矿7处:通矿集团江源煤业、道清煤矿北斜井,辽矿集团梅河煤矿二井、四井、六井,珲矿集团八连城煤矿、板石煤矿。 (2)非国有煤矿1处:桦甸市兴桦矿业有限公司。 2.突出矿井2处。 (1)国有煤矿1处:通矿集团松树镇煤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非国有煤矿1处:吉林省宇光营城矿业有限公司,为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3.瓦斯矿井18处。 (1)国有煤矿2处:辽矿集团红梅矿中安井、珲矿集团富强煤矿。 (2)非国有煤矿16处:吉林省华安矿业有限公司、磐石市烟筒山煤矿、蛟河市加利煤业有限公司、蛟河市星博煤业有限公司、蛟河市金鼎煤业有限公司、蛟河市三井煤业有限公司、桦甸市永盛矿业有限公司、珲春英明矿业有限公司英华煤矿、长春羊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矿、长春羊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矿、珲春市瑞丰矿业有限公司依力煤

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提升方案_精选精选

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提升方案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通篇使用!】 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提升方案 为贯彻实施省、市、我市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部署, 充分发挥标准化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提升非煤矿山标准化建设水平, 推动我市非煤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 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__新时代__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_大和十_大标准实施指导检查与监督, 促进非煤矿山科学开采、高效利用、安全生产、绿色环保、矿地和谐, 着力提升非煤矿山基础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非煤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提升行动, 全市非煤矿山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达到下列6个方面18项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矿山生产建设依法合规。证照齐全, 程序完善,遵纪守法; 2、矿山生产经营高效有序。管理规范, 运转高效, 安全环保。 (二)开发利用。

3、矿产资源开发按照核准(备案)内容和批准的开采设计实施; 4、矿石开采和选矿加工工艺、设备先进适用, 能耗达标, 资源开发利用三率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5、采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采选加工方式, 开发与保护并重,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6、保护和充分利用矿区水资源, 综合利用各类废弃资源。 (三)生态环境保护。 7、废气、噪声、作业扬尘防治措施合规达标; 8、固废、废水等废弃物放置、处置、排放合规达标; 9、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措施, 开采与生态修复同步进行; 10、落实露天采场、排土场、废石场、塌陷区、采空区的覆盖、绿化、充填等治理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发生; 11、积极创建绿色矿山。 (四)安全生产。 1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 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 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常态化; 13、安全生产系统硬件条件进一步改善; 14、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巩固提升;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等级评审 一、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需提供的具体材料如下: 1.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书》; 1.2、企业自评报告、自评分记录; 1.3、主要及辅助生产系统、重要设备、设施风险辨识及安全可靠性分析材料; 1.4、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汇报(开展标准化创建前后对比,多媒体); 1.5、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和支撑文件汇编; 1.6、咨询机构的咨询工作报告(多媒体;未聘请咨询机构咨询服务的可不出具)。1.7、有效证照:即: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和储存证、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危险化学品使用或储存登记证的复印件,从业人员培训证明,与承包的采掘施工单位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 1.8、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履行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批复文件的复印件;1.9、法定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出具的上一年度内安全检验检测报告; 1.10、县级(或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上一年度内伤亡事故情况证明材料;1.11、班组安全标准化创建资料(班组安全标准化创建方案、班组安全管理手册、班组安全管理学习材料等) 1.12、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材料(或建设及建设资金计划安排、建设期限承诺书) 1.13、法律规范规定的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二、申请达标考评应提供的图纸(按安全许可要求准备,能反映6个月实况的现状图)(一)地下矿山 1.1 地质地形图(水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 1.2 矿山总平面图; 1.3 井上与井下对照图; 1.4 中段采掘工程平面图 1.5通风系统图; 1.6 提升运输系统图; 1.7防、排水系统图; 1.8井上、井下供配电系统图 1.9 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1.10 风、水管网系统图; 1.11 避灾线路图; 1.12 井下通信系统图; 1.13 充填系统图; 1.14 采矿方法单体设计图。 (二)露天矿山 2.1地质地形图; 2.2总平面布置图; 2.3采剥工程最新的平面图、剖面图; 2.4露天矿边坡剖面图; 2.5防、排水系统及排水设备布置图; 2.6提升运输系统图;

吉林市工业百强企业名单

吉林市工业百强企业名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吉林市工业百强企业名单 序号法人单位名称 1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2 吉化集团公司 3 吉林化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吉林市建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5 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6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吉林轻型车厂 7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 8 吉林炭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 吉林龙华热电股份有限公司龙潭热电厂 10 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 11 通化钢铁集团磐石无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12 吉林市经纬钢铁制造有限公司 13 吉林市九鑫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 14 白山发电厂 15 吉林华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16 吉林江北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17 吉林华岐制管有限公司 18 丰满发电厂 19 吉化集团锦江油化厂 20 吉林新力热电有限公司 21 吉林热电厂 22 吉林亚泰明城水泥有限公司 23 华润雪花啤酒(吉林)有限公司 24 吉林省昊宇石化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5 冀东水泥吉林有限责任公司26 吉林森林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红石林业分公司 27 吉林绰丰柳机内燃机有限公司 28 桦甸市建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29 吉林永大集团有限公司 30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第5704厂 31 吉林市原进筑路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32 吉林镍业集团大黑山钼业有限公司 33 冀东水泥磐石有限责任公司 34 吉林市富康木业有限公司 35 吉林市东关热电厂 36 吉林远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7 吉林省龙达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38 巴斯夫吉化新戊二醇有限公司 39 吉化集团公司水泥厂 40 桦甸市黄金有限责任公司 41 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42 舒兰矿务局 43 吉林龙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4 吉化集团吉林市星工贸有限公司 45 吉林龙山有机硅有限公司 46 吉林科龙电器有限公司 47 吉林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48 吉林市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 49 吉林省夹皮沟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50 吉林省舒兰合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1 吉林市松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52 吉林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 53 吉化集团吉林市龙山化工厂 54 吉林市伊利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55 吉林娃哈哈莲花山食品有限公司 56 吉林市锦华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57 舒兰市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58 正大永吉实业有限公司 59 吉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 60 吉林沱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61 吉林北方铁合金联营公司 62 吉林大龙饲料有限公司 63 桦甸市隆兴铁矿 64 吉林济源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吉林省春谊煤矿生产地质报告

生产地质报告 吉林省春谊煤矿 第1章绪论 1.1目的与任务 该矿井批准开采4-1号、4-2号2个可采煤层,煤层发育比较稳定,市场前景好,有较高的开采价值。截至到2012年末,本矿井共有资源储量844.58万吨,可采储量583.73万吨。吉林省省国土资源厅吉国土资储备字[2005]237号〈关于《吉林省双阳区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长春市地质勘探队编制的《吉林省双阳区煤矿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复核)》;提交《春谊煤矿生产地质报告》,为矿山合理开发、生产和管理提供可靠地质矿产依据。 1.2位置与交通 春谊煤矿位于双阳区长岭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31°58′00″~132°03′35″,北纬46°11′00″~46°12′00″,矿区距双阳区东北18km,交通尚属方便。 矿区行政区划属齐家乡管辖。

1.3 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 该矿井处于丘陵地区,井田内地形简单,地势西高东低,井田内地形标高最高为+249m,最低标高为+180.8m,主井标高+242.459m,副井标高+242.01m。矿区内无地表水体,在矿井南侧1 km侧有宝石河由南至东北流经,河床标高+110 m,本矿区历史最高洪水位线标高+111 m,井田都处于最高洪水线之上,不受洪水威胁,在井筒、工业场地周围挖排水沟,防止雨季水进入井下,本矿井不具备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条件。1.4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及开采现状 1.4.1 以往地质勘查工作 1994年长春地质队对双阳矿区进行了地质勘探,并编写了《吉林省春谊煤矿地质勘探报告》 1.4.2 矿山开采现状 春谊煤矿始建于1997年,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t/a,现在核定生产能力18万t/a,是股份制企业。 第二章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层 本区地层自下而上简述如下: 1、泥盆系上统老秃顶山组(D3L) 本组地层出露于本区北部山地,据区域资料,本组地层以灰绿色安山岩、安山质英安质含角砾凝灰岩、角砾岩为主,还有一层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向上逐渐过渡为灰紫色

煤矿重特大事故案例汇总

云南瓦斯事故 救援人员在现场准备进行救援。当天下午14时15分左右,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黄泥河镇上厂煤矿一号井110212采煤工作面放炮作业时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经全力组织、科学施救,49人安全升井,16人现场遇难、1人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死亡,遇难矿工遗体全部升井并妥善安置。升井人员中有6人受伤,被及时送到医院救治,伤者生命体征平稳。 据新华社贵阳3月13日电(记者王新明)记者13日凌晨从贵州省政府应急办获悉,12日20时许,贵州水矿集团格目底公司马场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已致21人死亡,还有4人下落不明。事故发生时,当班下井人员83人,其中58人安全升井。 吉林八宝煤矿事故 2013年3月29日,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的吉煤集团通化矿业公司八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瓦斯事故。2013年4月1日,因通化矿业公司擅自违规派人员到八宝煤矿井下再次处理火区,八宝煤矿井下再次发生瓦斯爆炸。两起瓦斯事故,共造成35人死亡,16人受伤,11人失踪。 吉林八宝煤矿再次发生瓦斯爆炸 新华网长春4月1日电(记者马扬)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2013年4月1日10时06分,地处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的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八宝煤矿再次发生瓦斯爆炸,确定6人死亡,另有11人下落不明。 防治措施 首先通过勘察研究划定突出区段,然后针对瓦斯突出所在煤层的特点,采取防治措施。具体措施有:①开采解放层。在多煤层矿井中,选择一个无突出煤层或突出危险性较小的煤层作为解放层,首先开采,使上下邻近煤层卸压,从而消除突出危险。这是比较有效的区域性措施。②抽放瓦斯,降低瓦斯压力,削弱瓦斯在煤层中的作用。③水力冲孔,煤层注水,安设专门支架等措施也有一定效果。④震动性放炮诱发突出。控制振动强度,采用挡栏措施可获一定效果。 突出条件 主要有3个:岩层的重力和构造应力;瓦斯的含量和压力;煤层本身的松软结构。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分吸附和游离两种。煤层吸附量的多少,取决于煤的变质程度、结构和成分,同时与矿压和围岩的封闭性有关。 突出的强度与类型:煤(岩)和瓦斯突出的强度,常用一次突出的煤量或岩石量表示。100吨以下的为一般突出,100~500吨的为严重突出,500~1000吨的为大突出,1000吨以上的为特大突出。如1975年8月8日发生在中国四川重庆三汇坝矿区,喷出甲烷1200000立方米,煤和矸石12780吨。1975年6月13日发生在吉林营城煤矿五井,喷出二氧化碳14000立方米及砂岩1005吨。两次都是少见的特大突出。 瓦斯突出分3种:①突出,在地压和瓦斯联合作用下产生,瓦斯参与了煤岩的破碎和运搬过程。抛出的煤有明显的气流运搬特征:煤的堆积角度小于煤堆的安息角,粒度分布呈分选现象。②压出,主要由地压造成,涌出瓦斯和粉煤都较少。③倾出,煤岩倾出后,形成孔洞的轴线与水平交角大于45°,煤的堆积角度与煤堆的安息角相接近。突出最为常见,占总数的50%以上。 4.5贵州瓮安煤矿透水事故 事故概述

吉林

调查报告:家乡十年新变化——吉林 学院:农学院 班级: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曹菁菊 学号:20104013024 吉林

①吉林,女真语(满语)吉林乌拉,汉译为沿江的土地(或说大城)。本指吉林一城之地,后用来指代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及周围,号称大吉林。在清代1683年之前指代除辽宁外整个亚州东北部包括库页岛、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在内广阔的东北亚海岸线。 ②省名,详见本词[1]条。 吉林省(英文名:Jilin Province,韦氏拼音:Kirin),省会:长春 ③市名,详见吉林市词 ④人名,详见本词条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清朝后期前的吉林管辖占外东北大部分的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现在的吉林不是原来的吉林,那 吉林风景图集(2)(12张)

时的吉林还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那时中国最大的岛屿库页岛和现在鄂霍茨克海、日本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那时本来的吉林的面积大概是100万平方公里,大大超过1860年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后龟缩到黑龙江南部的后来的吉林的面积几倍。清朝初年,1653年设置宁古塔将军(宁古塔,为清代吉林“六城”之一),设置将军辖区,管理吉林地区的军事、行政、民政等,是为"吉林"之名作为省级建制之始[2]。自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城,改称吉林将军,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以及外兴安岭以东以北的广阔地区。但吉林地区很早就纳入中国地方建制了,在中国辽朝时期就已经全部纳入中国,在金朝、中国元朝、明朝都纳入中国版图。在元朝时属元朝的辽阳行省,在明朝属努尔干都司及明朝东北卫所,在汉朝就已经设置郡县,唐朝设置都护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将军辖区改为吉林省,吉林改为省建制,省会设在吉林城,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清政府设立吉林将军辖区管理外东北大部分。俄国沙皇强迫中国清政府分别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中国外东北-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此

八宝煤矿注氮防灭火系统技术方案

八宝煤矿注氮防灭火系统 技 术 方 案 吉林省东科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009年5月

1.1注氮防灭火系统 1.1.1设计基础条件 1.大气条件 环境温度 2~+45℃ 相对湿度≤95% 2.原料空气 CO2 ≤30mg/m3 C2H2≤0.5PPm C n H m ≤30PPm 含尘量≤30mg/m3 3.冷却水 进水温度≤32℃ 进水压力 0.2~0.5Mpa 悬浮物含量≤100mg/L 水质 PH6—8 总硬度≤3.2mmol/L 4.电源电压 660/1140V±5% 50HZ 1.1.2主要技术指标

1.1.3制氮工艺流程 煤矿用碳分子筛制氮装置由气源车、净化车、制氮车和缓冲车组成。制氮工艺流程参见附图1煤矿用碳分子筛制氮装置工艺流程图流程简要说明: 1. 气源车 由空压机组成,原料空气经螺杆空压机压缩后输出。 2. 净化车 气源车提供的压缩空气,主流气首先进入后部冷却器,将原料气的温度降到40℃以下,接着进入除油净化器除去大部份水和油,残余含油量小于1PPm,再经精过滤器,滤除直径大于1μm的固体颗粒和水滴及油滴,残余含油量小于0.1PPm,然后经超精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过滤处理,残余含油量可达0.003PPm,接着进入活性炭除油器,通过除油器内的活性炭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残余油分。经过这几个环节,得到洁净的压缩空气,最后通过截止阀LV1进入空气储罐。 3. 制氮车 洁净的压缩空气进入制氮系统,分为三路:第一路经节流阀LV2进入氧氮分离系统;第二路经球阀BV13,气源二联件(QL-1、TV1、L-1)输入气体,为防爆电磁阀DV1-DV11控制管道式气动阀QV1-QV10

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 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海油安办各分部,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在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非煤矿山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全面推行健康、安全和环境(HSE)管理体系并持续加以改进。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下简称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1.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切实落实《国务院通知》和《指导意见》精神,本着规范工作、全面推进的原则,健全完善标准化建设评审标准体系、评审组织体系和奖励约束体系;强化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HSE管理体系建设,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分级达标;促进非煤矿山实现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推进本质安全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效消除事故隐患,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工作目标。2011年底前,大中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和三等以上尾矿库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颁布实施HSE管理体系分级及评分办法;2013年底前,所有非煤矿山和尾矿库达到三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2015年底前,80%的大中型非煤矿山达到二级以上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二、健全完善标准化建设工作体系 1.健全完善评审标准体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采用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两个指标确定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3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系统、露天开采系统、尾矿库、小型露天采石场和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分别按照相应的评分办法进行评审、确定达标等级。 2.健全完善评审组织体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负责非煤矿山一级标准化和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标准化评审组织工作;省级安全监管部门负责非煤矿山(不含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二级、三级标准化评审组织工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非煤矿山一级标准化和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确定非煤矿山(不含海洋石油天然气生产单位)二级、三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备案。 评审组织单位负责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受理、组织评审单位进行评审、向安全监管部门提交评审材料、颁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和牌匾等工作。 评审单位按照评审组织单位工作安排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办法,依法独立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 3.健全完善激励约束体系。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海油安办及分部,下同)要按照《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20号)的有关要求,将标准化建设与安全生产许可制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 化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 等级评审 一、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考评需提供的具体材料如下: 1.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申请书》; 1.2、企业自评报告、自评分记录; 1.3、主要及辅助生产系统、重要设备、设施风险辨识及安全可靠性分析材料; 1.4、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汇报(开展标准化创建前后对比,多媒体); 1.5、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和支撑文件汇编; 1.6、咨询机构的咨询工作报告(多媒体;未聘请咨询机构咨询服务的可不出具)。 1.7、有效证照:即: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民用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和储存证、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证、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资格证、危险化学品使用或储存登记证的复印件,从业人员培训证明,与承包的采掘施工单位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 1.8、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履行完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的批复文件的复印件; 1.9、法定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出具的上一年度内安全检验检测报告;1.10、县级(或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上一年度内伤亡事故情况证明材料;

1.11、班组安全标准化创建资料(班组安全标准化创建方案、班组安全管理手册、班组安全管理学习材料等) 1.12、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材料(或建设及建设资金计划安排、建设期限承诺书) 1.13、法律规范规定的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二、申请达标考评应提供的图纸(按安全许可要求准备,能反映6个月实况的现状图) (一)地下矿山 1.1 地质地形图(水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 1.2 矿山总平面图; 1.3 井上与井下对照图; 1.4 中段采掘工程平面图 1.5通风系统图; 1.6 提升运输系统图; 1.7防、排水系统图; 1.8井上、井下供配电系统图 1.9 井下电气设备布置图; 1.10 风、水管网系统图; 1.11 避灾线路图; 1.12 井下通信系统图; 1.13 充填系统图; 1.14 采矿方法单体设计图。

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3·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一、矿井基本情况 (一)矿井概况。 八宝煤矿隶属于吉林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化矿业公司)。吉煤集团是吉林省属国有独资企业,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袁玉清。 八宝煤矿为原通化矿务局砟子煤矿,2004年更名为松树镇煤矿八宝 采区,2007年进行改扩建时,更名为吉林八宝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该矿工商营业执照、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 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均在有效期内,采矿许可证的企业名称未变更,仍为通化矿务局松树镇煤矿八宝采区。

(二)矿井煤层赋存和开采情况。 八宝煤矿有6个可采煤层,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均为II类,属自燃煤层,为高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该矿采用立井开拓,共有5个井筒,发生事故前有5个生产采区(其中1个综采区和4个水采区)。该矿目前最深开拓标高已达到-780米水平,超出采矿许可证许可的-600米水平。 事故发生在-416采区-4164东水采工作面上区段采空区。-416采区工作面采用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埋管抽放采空区瓦斯。

(三)生产能力核定情况。 2010年12月,八宝煤矿经改扩建竣工后,生产能力由120万吨/年扩至180万吨/年。2011年,吉煤集团申请重新核定包括该矿在内的7处煤矿生产能力。同年10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要求省能源局会同相关部门对吉煤集团申请事项进行重新核定。同年12月,吉林省能源局违反《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通知》(发改能源〔2010〕709号)“改扩建煤矿项目投产后5年内不得通过能力核定来提高生产能力”的规定,违规核定批复该矿生产能力由180万吨/年提高到300万吨/年。在事故发生时,井下有5个采区、5个采煤工作面、24个掘进工作面。 (四)-416采区采空区防灭火管理情况。 八宝煤矿采用采后封闭注惰气防止煤层自然发火。由于煤层倾角大(55°左右),留设的6米宽区段隔离煤柱在工作面回采后垮落,导

某县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doc 7页)

某县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doc 7页)

) 崇仁县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有效减少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根据《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安监局《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等法律标准的规定和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初步规范的工作目标,坚持先起步、后提高、再规范的工作思路,本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分级推进”的原则,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加强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入手,进一步强化监管部门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实施安全标准化达标工程,推动安全专项整治向纵深发展,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持续改进机制,全面提升非煤矿山抗灾能力和本质安全程度,从根本上保障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根据抚州市安监局《关于明确全市2010年非煤矿山标准化创建目标的通知》积极开展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使全县40%的非煤矿山达到安全标准化五级以上。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4月15日前) 按照省安监局《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和市安监局《关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我局将召集各非煤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传达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动员和部署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企业创建准备阶段(2010年4月15日到10月30日前) 指导督促实施标准化的企业认真对照《规范》、《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试行)和《小型露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的巨大变化 11级英本4班李红11404040414 在家乡生活了二十年,我想对于家乡的变化还是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巨变体现在每年的小小的变化中,渐变到巨变是一个过程,然而这个过程让我的家乡焕然一新。 6月11日,新华社吉林分社党组书记、社长朱海黎率领由分社各部主任和骨干记者共8人组成的新闻采访团,深入我市采访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科学发展、加快振兴的生动实践。 上午,市委书记张晓霈接受了采访团的采访。他向采访团简要介绍了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振兴步伐的举措和成就,介绍了我市“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努力推动发展上水平;紧紧围绕第一目标,全面改善和保障民生;切实履行第一责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具体做法。采访团对我市在经济建设、社会事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朱海黎说:“我曾经在吉林市工作过,后来多次到过吉林市。但是,这次我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听了市委书记张晓霈的介绍,我更是感到惊喜。吉林市的经济逆风上行,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环保、文化建设等社会事业亮点频出,…一下四送?活动务实有效……”朱海黎表示,吉林市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有太多的经验、做法、典型,具有较强的新闻价值,为他们提供了生动的新闻素材,丰富了他们的新闻实践。 我可爱的家乡吉林的变化体现在方方面面,因为我是个农村的孩子,下面我就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来说说我的感受吧。听爷爷奶奶说,我们家的房子在他们闯关东过来的时候是个很简陋的草房,每次生火做饭都生怕有火星把房子点燃了。一大家子人住在一个房子里,生活条件可想而知。爸爸、姑姑们小学去上学,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村子里每当下雨了,路都泥泞不堪,即使穿着雨靴也一样难走,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我上中学的时候才得到改善。当然房子变成砖瓦的时候,是在爸爸妈妈结婚的时候,在那之后,家家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生活就一点一点的变的好了起来。 其实最明显的变化就体现在我们的吃穿住上,从价格来看,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6元,上涨了7倍还多。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象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步入了电气化时代。都喜欢使用对大气没有污染的燃料。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吉林省流域概况简介

了解吉林省流域基本概况 吉林省主要水系包括五个部分,即三岔河口上游二松干支流及嫩江、辽河、绥芬河、鸭绿江及图们江支流。 嫩江流域发源于大兴安岭的伊勒呼里山南坡,河长约为1370 km,流域面积约为29.7×104km2,在吉林省扶余市三岔河镇汇入松花江。该流域流经吉林省白城市,洮儿河为流经吉林省的一级支流,全长553km,流域面积2.88×104km2,其中流经吉林省的河长255km,流域面积1.3×104km2,主要支流有归来河和交流河。 辽河流域发源于与辽宁省交界的河北省平泉县,河长1430 km,流域面积22.9×104km2,经双台子河与盘锦盘山县注入辽东湾。流经吉林省的主要是东辽河,流经四平市。东辽河流经吉林省的河长371.9 km,流域面积1.1×104km2。 图们江流域位于吉林省东南边境,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发源于长白山,河长537 km,流域面积3.3×104km2,注入日本海。该流域流经吉林省延吉市,吉林省内主要支流有珲春河、大汪清河、嘎呀河、海兰江。 鸭绿江流域位于吉林省西南边境,是中国与朝鲜之间的界江,发源于长白山,河长795 km,流域面积6.19×104km2,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附近注入黄海北部的西朝鲜湾。该流域流经浑江市和通化市,吉林省内主要支流有浑江。 第二松花江流域是吉林省水资源的主要支柱,其发源于长白山,海拔高程2744m,流域面积为7.34×104km2,河道长958km,河道平均比降为4‰,河道平均宽度为97.8m,主要支流自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漫江、松江河、二道松花江、辉发河、饮马河、伊通河等支流。流经吉林省大部分地区,整个流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江道自东南流向西北,流经白山、红石、丰满、吉林、长春、松原等地纵贯吉林省的中部。流域内平均降水量比较充沛,水资源较为丰富,特别是上游地区,山高河流坡降陡,对开发利用水资源特别有利。 第二松花江流域地处中纬度地带,东部隔朝鲜半岛靠近日本海,西部隔松辽平原与蒙古高原相望,特殊位置决定了流域内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台风、气旋活动频繁地带,易造成大暴雨。近40年来流域水资源量变化较为明显,引起水资源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流域内平均气温升高、土地利用格局改变、水利工程的修建等改变了下垫面产汇流特性,改变了水资源的天然时空分布。 第二松花江流域水文战网分布比较密集,共有水位站50个,雨量站142个,

吉林省和龙庆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重大责任事故

吉林省和龙庆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系重大责任事故 中广网和龙4月22日消息(记者晁向荣)吉林省省长巴音朝鲁昨天主持召开和龙庆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调度会,要求坚决贯彻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和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付建华的有关要求,强化责任追究,狠抓整改措施落实,切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巴音朝鲁强调,要吸取深刻教训,以庆兴煤矿为反面典型,对全省煤矿再次进行停产整顿。成立由省市县三级人员组成的督查组再次进行督查,覆盖全省210个煤矿。成立煤矿整顿验收专家组,明确停产、排查、验收的具体内容、流程、标准、责任和办法,切实解决停而等待、停而不整、流于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由纪检、监察等部门牵头,立即开展事故调查,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要切实强化领导责任,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具体抓,哪个地方责任不落实、没有真正整顿,再有事故发生的,相关人员包括分管领导直至主要领导就地免职。同时要全面抓好其他领域安全生产。要全力组织伤员救治,每个伤员都要成立一个医疗小组,精心制定医疗方案,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治,确保伤员生命安全。要积极稳妥做好善后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据吉林省政府事故调查组初步调查认定,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八宝煤矿事故发生后,3月30日,吉林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煤矿全部停产整顿,庆兴煤矿在停产整顿期间,走形式、走过场,敷衍塞责,不认真排查事故隐患,不认真彻底整改且存在违规违章生产问题。当地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停产整顿、检查验收不认真,从而酿成18人遇难、12人受伤的重大责任事故。 目前,发生事故的庆兴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已被吊销,公司其他松夏坪煤矿、长财二井、达里洞井三个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已被暂扣,矿长资格证和安全生产证已被取消,企业相关责任人已经被控制,有关部门正在介入调查。对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严查彻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追究。 据了解,12名受伤矿工正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吉林省和延边州卫生部门已经组成医疗专家组全力开展救治。目前,伤员生命体征平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