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鲁尼

合集下载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 参考文献格式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 参考文献格式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一、概述布鲁纳(Jerome Bruner)是20世纪后半叶美国教育心理学领域的一位杰出学者,他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教育理论,对当代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布鲁纳的教育文化观是他学术生涯的重要成果之一,对学习、教学和教育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对布鲁纳的教育文化观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理论内涵、核心观点和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二、理论内涵1. 文化交互布鲁纳认为,文化交互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机制,个体通过与文化的交互,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对世界的认知。

文化交互包括言语交流、社会互动、符号传播等多种形式,对个体认知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布鲁纳提出的文化交互理论为我们理解个体认知发展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 叙事建构布鲁纳强调叙事在认知活动中的重要性,认为叙事是个体理解和表达世界的基本方式。

通过叙事,个体能够将零散的认知元素整合为连贯的整体,形成有机的认知结构。

叙事建构不仅在语言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也在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布鲁纳的叙事建构理论为我们理解认知活动的结构和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3. 文化心理学布鲁纳提出了文化心理学的概念,强调个体认知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影响。

文化心理学关注个体认知活动与文化因素的关系,试图揭示文化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布鲁纳的文化心理学为我们理解个体认知的社会性、文化性和历史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三、核心观点1. 文化与认知的密切关系布鲁纳认为,文化与认知密切相关,个体的认知活动受文化的影响很大。

文化不仅为个体提供认知工具和符号系统,也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

个体的认知活动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对认知的塑造和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

理解文化对认知的影响,是深入研究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

2. 认知发展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布鲁纳认为,认知发展是社会性和文化性的。

个体的认知活动受到社会互动和文化交互的影响,个体从社会和文化中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形成对世界的认知。

2013.11.17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年会议程

2013.11.17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年会议程

上海市世界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议程时间:2013年11月17日(星期日)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主办单位: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复旦大学历史学系8:30-9:00 签到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东辅楼102报告厅9:00-9:30 开幕式主持人:李宏图(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1.复旦大学校领导致辞2.上海市社联领导致辞3.复旦大学历史系领导致辞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系主任)4.上海市世界史学会领导致辞潘光(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5.学会工作报告余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9:30-11:30 学术研讨会:主题报告主持人:余伟民(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副会长)1.古代近东研究在中国---回顾和展望发言人:欧阳晓莉(复旦大学历史系)2.魏玛德国的1928年“历史纯文学之争”发言人: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3.西藏问题的由来与反分裂斗争发言人:刘锦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4.美国史研究刍议发言人:蔡萌(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5.作为合作的冷战: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新趋向发言人:张勇安(上海大学历史系)6.福特政府对板门店事件的反应与对策发言人:邓峰(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7.一所国际化的中国学校的历史教育发言人:辛晟(包玉刚实验学校)11:30-12:00 学术研讨会:学术信息交流主持人:陈恒(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发言人:潘光(上海社会科学院)朱联璧(复旦大学)梁志(华东师范大学)张忠祥(上海师范大学)张智慧(上海大学)12:00-13:00 午餐地点:复旦大学旦苑餐厅三楼(凭午餐券用餐)12:30-13:15 学会理事会会议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13:30-15:10 学会青年论坛(上)第1会场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主持人:郭长刚评论人:徐善伟吴晓群郭长刚战争与革命·················································陈超俄国犹太人问题:美国对孟德尔_贝里斯案的反应················戴燕玲唐宋之际安南地方豪族考·····································胡耀飞布鲁尼之市民人文主义思想寻迹·······························郭琳《以斯帖记》成书及流传历史的初步考察·······················刘璐从《本笃规章》看中世纪修道生活·····························龚凯凯浅谈斯宾格勒的历史哲学——读《西方的没落》有感·············王少华裂教之源——基于欧普塔图斯《驳多纳特派》的研究·············张秋歌当历史遭遇虚构——从历史重构角度论《朗读者》中淡化罪责现·····杨梦第2会场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1901会议室主持人:冯玮评论人:余建华冯玮孟钟捷邦交正常化之前日本对华经济交往和中日关系··················高勇国内“新城市主义研究”研究综······························吴小凡中国与联邦德国关系正常化过程中的民主德国因素,1969-1972···陈弢略论都铎时期英国教会慈善救济活动变化的主要原因············王小燕中东变局中的海湾国家······································周晓霞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工人形象的构建与权利的斗争················龚小刚跨国网络、金钱与权力:德华银行与津浦铁路交涉(1898-1908)··孟嘉升超越防御——北约现代社会挑战委员会的建立··················孙洁修正主义堡垒内部的斗争:中苏冲突背景下留苏学生的历史考察···游览15:10-15:20 茶歇15:20-17:00 学会青年论坛(下)第1会场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主持人:徐善伟评论人:徐善伟吴晓群郭长刚《加西齐亚根对话录》中的上帝与基督·························闵圣芊试析当代美国老年群体的多元性特征及政治影响·················李胜对民族主义史学的批判与替代性历史的构建·····················邓欢女“巫”之殇···············································岳冰如浅析斯宾格勒的非理性主义史学观相法与人性的悲观主义·········熊文博对撒都该人的胜利——试论约瑟夫·格兰维尔的研究·············王闯闯近代德国和日本文化民族主义的比较···························赵倩倩吴于廑早期学术转向与积淀···································马瑶第2会场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1901会议室主持人:孟钟捷评论人:余建华冯玮孟钟捷质疑北美独立战争的美利坚民族解放性质·······················韩前伟欧洲一体化起源的有利条件——以“共生”和“冲突”为视角·····袁帆南部非洲关税同盟早期历史演变及其历史地位(1910—1969年)···黄玉沛国际法理与民族利益的博弈···································高霞20世纪60年代前美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兴衰······················宋晨国际干涉与民主:约翰·密尔的国际政治思想初探···············郭擎川无言的使者——冷战背景下中国的动物外交研究·················刘晓晨1949-1953英国对台湾的贸易管制政策··························宋良17:00-17:30 学会青年论坛颁奖地点:复旦大学历史系光华楼西主楼2001会议室主持人:周春生(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市世界史会副会长)17:30-19:30 招待晚宴地点:复旦大学旦苑餐厅三楼《金重远先生纪念文集》首发仪式暨金重远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时间:2013年11月17日(星期日)下午14:00-17:00地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培训中心(复宣酒店)4楼第3会议室主办单位: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市世界史学会14:00-15:00 《金重远先生纪念文集》首发仪式主持人:金光耀(复旦大学历史系)1.《金重远先生纪念文集》编辑缘起发言人:张勇安(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2.金重远先生与上海市世界史学会发言人:潘光(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世界史学会会长)3.金重远先生与上海辞书出版社发言人:余岚(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4.怀念我的父亲金重远发言人:金松(金重远先生公子)5.金重远先生家属向复旦大学历史系捐赠金重远先生藏书及手稿6.金重远先生与复旦大学发言人:杨玉良(复旦大学校长)15:00-15:15 茶歇15:15-16:45 金重远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主持人:顾云深(复旦大学历史系)16:45-17:00 复旦大学历史系领导答谢总结章清(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17:30-19:30 招待晚宴地点:复旦大学旦苑餐厅三楼。

布鲁纳 教育思想

布鲁纳  教育思想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和教育活动布鲁纳(Jerome Seymorr,Bruner1915-)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1915年10月1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布鲁纳1937年毕业于都克大学。

1941年他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布鲁纳在美国情报部队进行心理战术研究和宣传以及公共舆论的分析工作。

1945年战争结束后,布鲁纳回到哈佛大学任教,并从事人的感知觉研究。

此后,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的认知心理学影响下,他开始研究思维过程以及概念形成过程。

1952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

辉煌1956年,布鲁纳访问欧洲时拜访了瑞士日内瓦发生认识论研究中心主任皮亚杰。

1960年,他与心理学家米勒(ler)一起创办了“哈佛大学认知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1961-1972),形成了以认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思想。

布鲁纳于1959年担任了美国科学院教育委员会主席。

同年年底,美国科学院在伍兹霍尔召开讨论中小学数理学科教育改革会议,布鲁纳担任会议主席。

会后,他在题为《教育过程》的小册子中综合了与会者的意见,阐述了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1972-1978年,布鲁纳任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学教授。

1978年退休回国。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适合性》等。

二、教育思想1论认知发展布鲁纳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

他强调说:“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

”在他看来,认知发展是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

在教学时,如果忽视认知发展以及它的各种制约因素和可能利用的机会,那确实是会出馊主意的。

在认知发展上,布鲁纳受到皮亚杰的影响。

他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连续性的阶段性发展,具有从具体到抽象的趋势。

但是,他反对皮亚杰派以儿童的生理年龄划分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布鲁纳构想出“再现表象”这一心理术语,并把它作为衡量认知发展的指标。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论与结构主义教育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论与结构主义教育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论与结构主义教育在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心理学部分,会涉及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但这种认知发现学习论带来了一场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这场教育改革就是美国结构主义教育改革。

这场教育改革,也是命题中经常出现的,理解了美国结构主义教育改革,会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布鲁纳的思想。

结构主义教育是以20世纪50年代皮亚杰创立的结构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思想流派。

结构主义研究儿童的心理结构与普通教育中的知识课程结构,我们要知道美国的布鲁纳,实际上他是继承皮亚杰的思想,然后在美国进行了教育领域的改革。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结构主义心理学,也就是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心理学是皮亚杰创立的学说。

皮亚杰思想的核心就是发生认识论,他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完全环境的作用结果。

人的认识是什么?人的认识的形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的结果。

他认为儿童一出生它有先天的图式,这种图式是人生来认识世界的方式,先天图式会随着后天跟环境的接触和影响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什么呢?是一种同化和顺应的模式,随着人对环境的认知,它可能会发生同化,他也可能发生顺应,两者共同作用,就会促使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

所以人的认识,就是一种人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发展的结果,所以这就是发生认识论。

后来皮亚杰籍此也提出了儿童发展阶段的论述,这些思想也影响了当时的一些教育家,包括后来的布鲁纳。

那布鲁纳就把这些思想用到课程改革中,就提出了结构主义教育论。

结构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首先就是结构主义教育特别强调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它反对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和知识中心的学科的课程。

所以我们看到结构主义课程特别强调什么?强调知识的结构,课程的结构和儿童的认知结构之间一定要相适应。

所以说知识结构,课程结构和认识结构相适应,这是他所强调的基本观点。

结构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其次就是他强调说教学要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不仅是要让儿童活动,而更核心的是让儿童的认识能力得到发展,此观点与布鲁纳对认识结构的认识是相关的。

外国教育名家思想——布鲁纳

外国教育名家思想——布鲁纳

外国教育名家思想——布鲁纳
美国教育学者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发现式学习”和“教育取向”的理念,对全球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其中,发现式学习强调学生
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将学生视为探究者,以发现和创造新知识为目的,提倡启发式、体验式、内在化的学习。

教育取向则强调不同教育目标的不同,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价值目标,要将这些不同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教育。

布鲁纳提倡的教育思想以构造主义为基础,强调学生将先前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通过他们自己的体验及发现来构建自己的意义和理解,重视学生的理解意义与生活经
验的联系。

他将知识的形成看作是人类不断地与外部世界进行相互作用和解释的过程,认
为知识的构建是由个体的学习动态和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来决定的。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方法论,更像是一种理解教育的方式。

他认为,
教育本身是一个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因此任何一个教育方法都必须依照其目的和受众特点
而转变,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不断掌握新的、有用的、富有意义的知识,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创造力,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的教育思想,是一个有意义的、有指导性的、以
学生为主导的教育学理论,引导我们认识到教育就是与世界进行相互作用和理解的过程,
让新的知识和技能得以获得和创造,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扎实贡献。

因此,布鲁纳的
教育思想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改善现代教育困境提供了有
益的借鉴和启示。

4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4布鲁纳的教学理论

四、布鲁纳的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教学论之一。

创立者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新教学论思想家杰罗姆·布鲁纳(J.S.Brunner,1915~)。

他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位杰出的教育改革家。

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较为明显地体现了时代精神。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大规模进行教育改革的产物。

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紧密结合的结晶。

布鲁纳首先是一位心理学家,1965年曾担任美国心理会主席。

他对动物行为、人的感知觉、人对知识的理解与获得知识的过程等心理学问题皆有独特见解。

但他又是一位教育学家,尤其是出色的教学论专家。

战后他敏锐地将所专长的心理学理论与当时的教育教学问题相结合,深入研究人们关注的各种教学论课题,诸如智力发展、认知过程、课程编制、教学法改革等等,并提出许多闪光思想,从而创立了结构主义教学论流派,受到世界各自教育界的瞩目。

其主要思想体现在布鲁纳的三本教育代表论著中:《教育过程》(1960年),《教学论探讨》(1966年),《教育的适合性》(1977年)。

西方教育界人士声称,《教育过程》是“有史以来教育方面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一本书”。

正是在这部“划时代的著作”中,布鲁纳阐明了结构主义教学论的实质: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为此,他提出著名的“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

布鲁纳的教学思想主要表现在:1、要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美国当时的中小学教学内容,由于受到杜威经验论的影响,片面强调具体事实和个人经验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价值,因此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他主张提高教学内容的学术水平和抽象理论水平,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即“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具体地讲就是指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法则的体系。

实况足球10——联赛妖人推荐及其成长曲线二

实况⾜球10——联赛妖⼈推荐及其成长曲线⼆ 5曼联 去年的欧冠得主,梦幻般的实⼒!其⼈员可以说是全欧洲最有优化的⼈员配置!其中,不乏强绝的妖⼈!! C C罗(能叫妖⼈吗,今年的世界先⽣得主,不过衰落也很快,这估计是拉丁⾎统的惯性) ... ... T E Z E Z 特维兹(认识他⼤概在好⼏年前,现在居然还是妖⼈,呵呵) R O O N E 鲁尼(好⼏代的妖王) a n d e r s o n 安德森(不知什么时候真正妖⼀把) 维尔贝克 维尔贝克 B E I B A 贝尔巴托夫(⼤器晚成) 波塞帮 波塞帮 n a n i 纳尼 法⽐奥 法⽐奥 6托特纳姆热刺 今年的夏季转会的⿊马,只是最近不是很顺!! ⼽麦斯 ⼽麦斯 摩德⾥奇 摩德⾥奇 多斯桑托斯 多斯桑托斯(是不是巴萨又⼀个失误) 阿尔恩威客 阿尔恩威客(门将也很⽜) 贝尔 贝尔(早已名满天下的妖⼈了) 赫德尔斯通 哈德尔斯通(英格兰国产妖⼈) 泰拉伯特 泰拉伯特(不是很熟,但很强) 伦农 伦农 本特 本特 7佛罗伦萨 难忘的紫⾦花,难忘巴蒂时代的佛罗,⼀个不是豪门的豪门!我相信喜欢佛罗的球迷很多。

本⼈不巧,就是其中⼀个!今年夏季,佛罗也是⽐较活跃的球队中⼼!如此⼤的动作,不知是不是佛罗的再次复兴! ⽡加斯 ⽡加斯 蒙托利沃 蒙托利沃 约维迪奇 约维迪奇 奥斯⽡尔多 奥斯⽡尔多 古兰 古兰 逗游⽹——中国2亿游戏⽤户⼀致选择的”⼀站式“游戏服务平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倡的发现学习

现代认知理论经对我们的启示,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学习。

它在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学习和研究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布鲁纳认为:“向学生提示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可以引导学生形式发现的力量。

” (一)运用动机原则,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的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动机是引起某种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该行为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在这一基本概念中的“引起”、“维持”和“导向”是三个至关重要的词语。

“引起”在句中的含义是:动机是人类行为的直接原因,行为是动机驱动的;“维持”是维护保持的意思,带有排他性,是说动机能够使得他引起的行为不受其他事情的干扰,而使得行为有一种持续性;“导向”是引导、指向的意思,是说动机能够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特定的目标和方向前进。

因此,这三个关键词的含义正好揭示了动机的三大机能:即“引起”揭示了动机的“始发机能”,“导向”揭示了动机的“导向机能”;而“维持”则揭示了动机的“选择”和“强化”机能。

人的各种活动,是由不同的动机引起的;学生进行学习,是受一定的学习动机支配的。

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的构建其知识体系。

我们所说的学习动机就是激励学生学习,从而实现学习目的的一种内部动力,他制约着学生学习教材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的长效性。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外来动机(诸如奖励、分数、名次等等),作用比较短暂;只有内在动机才会起长效作用,比如,好奇内驱力(即求知欲)、胜任内驱力(即成功的欲望)和互惠内驱力(即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是学生具有的共同特征,也是激励学生自我探索,获取科学知识的心理因素。

不是将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硬“塞”给学生,而是要具备现代化教材观,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注意学习的个体差异,把握教材、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促使教学内容现代化。

美国人物篇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大咖

美国人物篇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大咖认知主义,以反对行为主义思想的后起之秀,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需要认知经验参与,成就了当时赫赫有名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思想。

接下来,将聊一聊认知主义三大咖布鲁纳、奥苏贝尔和加涅,对其学习观点考点及考情进行归纳整理,以利教综备考中快速找准考点,理解记忆,对于教综小白者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一、布鲁纳之学习观点1.简介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1963年,出版了《教育过程》一书,以结构教学论观点而著名,即让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为目标,凭借这一观点,将其思想归入学科中心论或知识中心论课程理论。

2.学习理论观点以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而著名。

² 考查形式:单选题,² 理解点:发现学习;结构教学(1)学习观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² 理解点:主动性学习发现学习;认知结构对有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原理、思维框架和发展脉络等理解后的经验。

² 考查形式:单选②学习过程:获得、转化和评价。

² 理解点:获得第一次认识新知识过程(相当于记忆过程的识记);转化储存并使用新知识过程(相当于记忆过程的保持和提取);评价通过是否有效解决问题,对新知识转化的有效性、正确性的评价。

² 考查形式:单选或多选² 例题:李明在阅读书籍的时候使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并力图使之能够指导自己的工作,这在布鲁纳看来属于的学习过程是( )。

A.知识的获得B.知识的转化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评价选B 做题技巧:题干中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帮助自己理解书中的内容,说明运用旧知识适应新任务,符合转化。

③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指用学生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发现学习(布鲁纳提倡)相对立的是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提倡)² 考查形式:单选、判断(2)教学观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理解点:内在动机B.结构原则:理解点:呈现方式: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C.程序原则:理解点:序列、步骤D.强化原则:理解点:反馈² 记忆技巧:冻(动)结城(程)墙(强)² 考查形式:单选、多选二、奥苏贝尔之学习观点1.简介奥苏贝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以有意义接受学习、同化而著名。

奥苏贝尔和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比较

布鲁纳(J. S. Bruner)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

他提出了“发现学习”的模式和理论,引导学生像处在科学研究前沿的科学家那样探求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

戴维·奥苏贝尔(D. P. Ausubel)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创造性地吸收了同时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理论和结构论思想,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等学习论思想。

他们的学习理论对世界的教学和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育领域,合理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历来是有争议的问题。

一、长期的争论1.认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对立的。

奥苏贝尔等人就坚持,“就个人的正式教育来说,教育机构主要是传授现成的概念、分类和命题,而发现教学法几乎不能成为一种高效的传授学科内容的基本方法。

”。

奥苏贝尔几乎将“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对立起来。

他认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各自在智力发展和功能上所起的主要作用也是有差别的,大量的教材知识多半是通过接受学习而获得的,反之,日常的生活问题则是通过发现学习来解决的。

也就是说,在概念、分类和命题学习中,奥苏贝尔认为只能以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而发现教学法几乎不能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传授学科知识的基本方法。

他甚至坚持大多数课堂教学都是按照接受学习的路线组织起来的,而且在发展的任何阶段,“学习者要理解和有意义地应用某些原理,完全不必独立地发现这些原理。

”另外,奥苏贝尔对布鲁纳从事认知结构的分析基本上持否定的态度。

他认为,合适的结构确实能顾及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生对教材理解的程度,但布鲁纳对结构的描述太复杂了,这种结构所起的障碍作用比促进作用更大些,对教师合适的结构,对学生并不合适。

2.认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并不矛盾。

有的人认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并不矛盾,发现是为了更好地接受。

“为思维而教”虽与“为知识而教”是对立的教学观念,但“为思维而教”与“知识学习”却可以并肩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史学史》期末作业学院:社会学院班级:111班姓名:胡健学号:11161142浅谈布鲁尼L·布鲁尼,意大利历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中部的阿雷佐城。

早年移居佛罗伦萨,受业于希腊学者克里梭罗拉斯,在其影响下培养了对历史学的爱好。

1405年~1415年任罗马教皇秘书。

1427年~1444年担任佛罗伦萨共和国行政长官,倡导希腊学术,首先在史学领域内打出“人文主义”的旗帜,曾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普鲁塔克等人的著作译成拉丁文,并用意大利方言为但丁、F.彼特拉克作传。

此外,他还著有《佛罗伦萨史》 (12卷),始于佛罗伦萨建城时期,止于1404年,是一部详细记载佛罗伦萨城邦发展的通史之作。

后来,为了进一步的了解布鲁尼其人,我阅读了三篇文章,分别是:李勇的《布鲁尼史学新论》、黄喆的《城市因何伟大——布鲁尼与波特若的城市论》以及孙锦泉的《论布鲁尼的人文主义史学》。

从中,我了解了许多有关布鲁尼的知识。

首先是李勇的《布鲁尼史学新论》。

这篇文章是从布鲁尼强烈的公民人文主义倾向、为人诚实与历史著作可信问题两个方面来写的。

我就其公民人文主义倾向这一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布鲁尼史学具有一般人文主义特征。

他对古典文献非常入迷,并为古典复兴做出过重要贡献。

其导师是那时最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萨鲁塔提,其希腊文教师是希腊学者厄曼纽厄尔•克立索罗拉斯(Emanuel Chrysoloras)。

他养成了对古典文学和史学的爱好,成为15世纪最有创造力的翻译者之一。

布鲁尼的人文主义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可称为公民人文主义。

这在他那儿就是:“活跃生活优于沉静生活,财富优于贫困,婚姻优于独身,政治行当优于寺院行当。

同时,他把这些原则付诸实际。

”他还强调史学实际功用,指出:“历史是任何一个严肃学者都不应忽视的学科。

这些论述足以让我们认识到这一著作中的公民人文主义了。

布鲁尼是公民人文主义者,在生活和学术上与但丁相似,因而有以上看法就不足为怪了。

再如,《佛罗伦萨人民史》,正像有人所说那样,“公民人文主义精神渗透到其中,有着集体英雄、佛罗伦萨人、一个清晰的故事、佛罗伦萨人的得势。

布鲁尼把佛罗伦萨的成功归于她的共和国的自由,从此涌动着美德、优美风尚、勇气、勤劳和强壮。

自由的衰落,就像罗马帝国和随后千年跌落黑暗所证明的那样,将会摧毁所有的美德和伟大。

共和城市国家和其公民道德力量、国家昌盛之间相关联的主张,使布鲁尼把他的叙述定型为统一的乐章。

他关于讲述过去广泛中世纪风格的装饰,是这样严谨,以致能够恰好抽出与散漫的希罗多德史学相反的修昔底德史学的类似之处。

”其次是黄喆的《城市因何伟大——布鲁尼与波特若的城市论》。

这一篇文章是从布鲁尼和波特若两个人的角度来写的,并且将两者做了一个比较。

因为,我是对布鲁尼做一定的论述,故而波特若就避而不谈了。

佛罗伦萨人文主义者布鲁尼作于1402年的《佛罗伦萨颂》便是阐述佛罗伦萨因为共和政治和公民德性而伟大的第一份重要文献。

人文主义者曾视阿尔卑斯山北麓为蛮夷之地,1494年拉开序幕的意大利战争却无情地粉碎了这种自大情绪,里斯本和巴黎开始成为意大利城市仰望的对象。

《佛罗伦萨颂》分为四部分,内容赅及地理、历史、文化、建筑、政治等多个要点。

第一部分关注佛罗伦萨城城区。

第二、三部分赞颂了佛罗伦萨人民的血统和战功。

布鲁尼萨根据卢塔蒂(C.Salutati)等考据研究后进一步推出佛罗伦萨人正是罗马老兵的后裔,佛城公民因而继承了罗马共和国的自由品格。

第四部分褒扬了佛罗伦萨的政体和法制。

布鲁尼介绍了当时佛罗伦萨主要由首长会议、十二贤人团、十六旗手团和两大议会组成的混合政体,指出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分权之下的监督体制来防止权柄落入独夫之手,使每个公民都享有参政机会。

布鲁尼对本城的颂赞是以对人的褒扬为基点的。

佛城的伟大源于她拥有卓尔不群的人民,拥有“伟大的道德力量”的佛罗伦萨人民拥护共和。

同样,佛罗伦萨在战争中的伟力根源在于人民的德性,“你再也找不到一处地方,其各阶层人民享有如此程度的自由和平等”,保护共和时的佛罗伦萨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布鲁尼笔下,共和与美德天然地相得益彰。

两者的结合孕育出布鲁尼心心念之的“公民德性”(civic virtue)——这一概念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这一理念后在《论义务》中由西塞罗完善“人类是为了人类而出生,为了人们之间能互相帮助,由此我们应该遵从自然作为指导者,为公共利益服务”,这就是布鲁尼的憧憬所在。

我们应记起,布鲁尼是15世纪最重要的亚里士多德的译者,也是巴伦强调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共和思想的最重要的启发者,故此,布鲁尼赞颂的是佛罗伦萨城,更是佛罗伦萨共和国公民及其德性。

从这篇文章中,我了解到了布鲁尼对佛罗伦萨城的赞颂,及他的城市论——关于城市何以伟大这一问题,布鲁尼的对策是仿效古罗马的共和政体,使公民具有完美的公民德性,在此基础上,城市的美和强大将随之而至。

有趣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儒家“内修政德远人来服”的共和城邦版本。

最后是孙锦泉的《论布鲁尼的人文主义史学》。

这是一篇极长的论文,因而我就他的人本意识和史学观念谈谈我的感受。

布鲁尼认为,历史要求解释事件的起因,历史学家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公正的表述。

撰史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 “讨论任何事情都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而主见和自我意识是可以从最好的古代权威性典籍那里学到,这是他的经验之谈。

不仅于此,历史学家还需有先人一步之见,在历史的研究中增强对事物的判断和洞察力,这是布鲁尼最富思想性和最深刻的论述之一。

这种肯定人的创新观念、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主观能动作用的人本意识,在布鲁尼的历史著作中体现得比较充分。

他做的常规解释,不是一般传统性的,征引史料、选择论据,总是加以评述,且观点鲜明,我们几乎没有听到过布鲁尼怎样试图对不同权威版本的冲突进行调和。

对史料的不足,他可以精心考订后广征博纳不同史家提供的原始资料,不愿对不同论点进行协调、折中。

在很多问题上,布鲁尼都试图确立他自己的见解,对难点、疑点作特殊的处理,正如A•莫米各里亚诺教授对他的评议:他从不用一般性法则去解决疑难问题,故史著不乏创新观念和个性化特征。

他按自己对历史的认识重新选择史料,编纂历史,在《佛罗伦萨人民史》中,他紧紧围绕佛罗伦萨由一个不重要的罗马殖民地崛起为一个强国的历史主线,严格剔除那些与佛罗伦萨发展无关的史实,从佛罗伦萨城的建立写到1402年吉安加莱佐•维斯孔蒂去世。

他认为维斯孔蒂的谢世从根本上改变了佛罗伦萨与意大利其他城市国家的关系,使佛罗伦萨在尔后的数十年中迸发出特有的文化创造力,因此在历史编纂中,注重王族的联姻和利益关系、统治者的执政方略和对外政策、杰出人物的作为和集体行动的事件引起的政治变迁和国家、地区关系的新变化。

他从佛罗伦萨编年史有关欧洲其他地区的丰富史料中,仅撷取那些迫使佛罗伦萨政府改变外交政策的事件,如安茹的罗伯特在那不勒斯践祚,1378年罗马教会大分裂等,任何引起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变化的人和事都不会被忽视。

古典作家的共和制观念对布鲁尼也影响至深,特别是古典历史学家萨卢斯特和塔西佗对共和政体的历史学解释,认为政治自由与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相关联的。

布鲁尼在阅读史著的过程中,怀着对历史的反思来理解历史、解构历史、研究历史。

他将一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政治体制与文化形态结合起来考察,从古代的希腊、罗马到现实的佛罗伦萨,通过对照比较以后,认识到了共和体制的重要历史作用,从而,“在佛罗伦萨历史中开创了一套完整的历史发展理论:人类文化的最高阶段同时也是政治自由最宽松的阶段,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晚期罗马共和国时代、新近的佛罗伦萨共和国时期就是如此”。

那么,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觅得有利于文化充分发展的体制呢?面对佛罗伦萨共和体制盛期的现实,布鲁尼意识到只有依靠广大市民的参与,才能谋求政治自由的宽松环境,才能创造最辉煌的人类文化财富。

他秉承古代并加以发挥的这一思想观念,也贯穿在他的史著中,重点记叙的对象成为这一思想的物化体现。

布鲁尼著作的名称经常被抄录者或编辑者缩写为《佛罗伦萨史》,但布鲁尼仍坚持《佛罗伦萨人民史》标题,其理由是他撰写的历史中,佛罗伦萨人民是主角。

为此,他这样写道: “我试图写一部佛罗伦萨人民事迹的书,关于他们国内和国外的斗争事迹,和平与战争时期的显要成就。

”布鲁尼对“人民”的界定,是指“公社制度下广泛的中等社会阶层,……地方的商人、公证人、货币兑换商、地方市场的纺织业主、零售织料商、不属于豪门或社会显赫的其他主要行会的职业团体,以及各类小行会的店主、供应商、建筑师、艺术家”。

这个社会层面,可以说是囊括了城市市民的主体。

布鲁尼的这种感情倾向,带着明显的中等社会阶层的市民印迹,归属于市民人文主义范畴,他的市民人文主义流露出强烈的公民意识,在政治思想方面更多地体现出民主共和制的思想观念。

布鲁尼的民族历史学观很大程度上也受古典历史学家的影响,特别是希腊历史学家,在他们的笔下,古典时代的希腊,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历史。

布鲁尼时代的意大利亦是如此,尽管古代民族与形成中的近代民族在社会背景、民族内涵等方面都差别甚大,但在观念形态上仍有一些相似性。

波利比安通过布鲁尼以及后来的历史学家,对近代民族历史的建构作出了贡献,布鲁尼将他视为罗马历史学家是很自然的。

因为他从波利比安的第一次布匿战争史中得到了教益。

色诺芬的《希腊史》对布鲁尼民族历史观念的影响也不能排除,布鲁尼的《希腊事务评注》实际上是对色诺芬著作的释义。

当然,布鲁尼的民族历史观念还只是建立在狭隘的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的基础之上,他落笔于古代希腊历史,从遥远的记忆中唤醒了人们对古代希腊城邦民族意识的认知,其结果是与萌动的近代意大利民族思想产生了共鸣。

最后,我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布鲁尼的《佛罗伦萨人民史》一经问世,就被带着赞美和惊讶的人文主义圈子所接受,这部著作被宣称为引导了一个可以与李维时期媲美的历史写作时代的到来。

这是历史编纂学进入兴盛时期的一座里程碑,这部著作“无论从独创性、风格还是影响,任何优秀的特征,都值得被看作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这不仅是许多同时代人的公正评价,也是文艺复兴历史编纂学大批现代学者的公正评价”。

这部著作为后来的人文主义历史编纂学树立了一面旗帜,如果没有这部著作奠定的基础,马基雅维利写不出他的《佛罗伦萨史》来。

有人这样对他葬礼献辞: “他激活了已被遗忘的许多佛罗伦萨往事的记忆,用12卷的篇幅精装了一部佛罗伦萨的全部历史。

”“这部史著理应接受最高的赞扬”, “在一位极具优势的作者完成的这部杰作中,佛罗伦萨的盛名将世代传袭,直至永远。

”因此,布鲁尼被称为“第一位近代历史学家”并不是对他的过分褒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