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题专练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题专练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题专练

计算题专练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A组

1.有100人排成140米长的队伍以2米/秒的速度匀速前进,队伍全部通过40米

长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2.在一次引爆中,用一条96厘米长的引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引爆,引火线

的燃烧速度是0.8厘米/秒,点火者点燃引线后以5米/秒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出500米远的安全地区?

3.某人以5米/秒的速度走了全程的1/2,又以3米/秒的速度走完剩下的一半路,

求此人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4.火车以61.2千米/时的速度驶向一道口,在离道口1.7千米处,火车鸣笛,扳道

工人听到笛声后立即扳道,火车鸣笛后还要多长时间到达道口?

5.英模报告团在礼堂里作报告,同时用播音器直播,试问坐在离报告人40米远处

的听众和远离礼堂400千米远的收音机前的听众谁先听到报告?(V

=340米/秒,

声V电波=3×108米/秒)

6.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

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7.一列车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通过一座桥用了1分30秒,火车长200

米,求桥长多少米?

8.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

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9.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

×108米/秒)

10.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

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11.一列火车长300米,完全通过一个长1.5千米的隧道,用了1.5分钟,若以同样

速度通过相距720千米的甲乙两地,需要多长时间?

B组

12.一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1,江水的水流速度是V2(V1>V2),现该船在A、B

两地行驶,求该船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13.一列队伍长120米,在队伍行进时,通信员从队尾赶到队伍最前端,然后立即

返回队尾.若这段时间内队伍前进了288米,队伍及通信员的速度大小始终不变,那么这段时间内通信员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14.一辆汽车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4秒钟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

为10米/秒,则司机听到回声时距高山有多远?(V

=340米/秒)

15.甲乙两地相距288千米,汽车A、B分别从甲乙两地以15米/秒和8米/秒的速

度相对开出,出发1小时以后,汽车B因故停了2小时,然后再以原来的速度行驶,求两车相距时距A地的距离。

16.商业城中顾客乘自动扶梯上楼。人站在扶梯上不动,随扶梯上升,1分钟可以

上楼,若扶梯不动,人需要2分钟上楼,当人沿着运动的扶梯走到楼上需要多少时间?

17.一列货车长600米,正以54千米/小时的速度向东匀速前进,一列客车长400

米,正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在另一平行轨道上匀速前进,请问:客车要多长时间才能超过货车?

18.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0米的平均速度是5米/秒,中间5米用了1.5秒,最后

又用了4.5秒走完全程,已知它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3米/秒,求它在最后

4.5秒中的平均速度。

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枣强县枣强镇马均寨小学崔新苗 教学内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54页内容及练习八的5-9)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2、学会速度的写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并应用它去解决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教学重点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出示交通工具的时速的图片,介绍学生未知的交通工具(陆、海、空到宇宙方面)的运行速度,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运行速度等等。(学生阅读)你还知道哪些运行速度?学生展示搜集的信息(展示事先找的图片汇报)自行车每小时行16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 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40千米;拖拉机每小时行30千米;运动员每秒跑8米;飞机每分行20千米 2、“单位时间”的介绍。说明各种交通工具给人类带来的方便,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 每小时,每分钟都表示单位时间。单位时间可以是每小时、每分钟、每秒、每日等等 3、“路程”的含义。 以上例子中的250米、20千米、8米、16千米是什么数量呢?讲解路程与距离的区别。距离指两点间线段的长,而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线段的长。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到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二、探究新知1、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 1)人骑自行车每小时约行16千米。 我们把人骑自行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还可以说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千米。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地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用统一的符号表示速度)每小时约行16千米可以写成16千米/时。 2)普通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特快列车每小时行106千米。小林每分钟走60米。 师:还可以怎么用数学语言叙述?(普通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06千米。特快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60千米。小林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60米。)这些用符号怎么写呢?学生独立完成 3)试着写出其他交通工具等的速度。(为提高学生对本小节内容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自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路程、时间和速度专项练习(供参考)

路程、时间和速度 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 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应用题解题技巧: 1.看题:弄明白数据的含义:路程、速度、时间 2.画图:题目较长,或数据较多,可画图帮助理解。 3.求中间值:用已知推出中间值,再推出答案。 1、飞机的速度是1425千米/时,小轿车3小时行驶285千米。 (1)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飞机的速度是小轿车的几倍? 2、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3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地相距2760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时12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0时,离乙地还有多远? 4、两辆汽车同时从车站相反方向开出,它们的速度分别是45千米/时和38千米/时,经过3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5、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6、一列火车车长180米,每秒行20米,这列火车通过320米长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7、一列火车长360米,每秒行15米,全车通过一个山洞需40秒。这个山洞长多少米? 8、汽车的速度是48千米/小时,飞机的速度是这辆汽车的30倍,这架飞机12小时可飞行多少千米? 9、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千米,4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0、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12小时,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开往邯郸大约需要几小时? 四年级速度时间路程专项练习题 1、一辆汽车10小时行驶了900千米,这辆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明从家去学校,步行的速度是64米每分,走了15分到学校。(1)小明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2)如果小明回家只用了10分钟,他放学回家的速度是多少?3、小华家离图书馆960米,预定15分钟到达图书馆,小华的步行的速度60米/分,(1)小华能在预定时间到达图书馆吗?(2)如果小华想在预定时间到达图书馆,那么他要把速度提到多少?4、王叔叔以500米/分的速度去上班。 (1)王叔叔8:30出发,8:40大约在什么位置?(请用▲在图上做标记) (2)王叔叔8:50能到学校吗?

测量平均速度-练习题

1.4 测量平均速度 练习题 学习目标:能利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进行各种计算。 一、选择题 1、关于平均速度,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 平均速度是用来精确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快慢的 C. 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D. 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 2、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 以4m/s 的速度步行,后1000m 以10m/s 的 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7m/s B 、5m/s C 、8m/s D 、9m/s 3、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 段路程的最后3m 时,用了2s ,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 .1.5m/s B .2m/s C .1m/s D .2.5m/s 4、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 .甲图和丙图 B.甲图和丁图 C .乙图和丙图 D.乙图和丁图 二填空与实验题 5、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图中a 、b 、c 三 人同时从同一起 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 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 ,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 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在一条直线上运动的路 程和时间,并根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观察图可知,甲车通过0.6 m 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s. (2)观察图可知,乙车运动1min 通过的路程 m. (3)比较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 乙车的速度.(填“大于”、“等于”或 甲 乙 c 图1 a b a b c

初二物理速度路程时间典型计算题

初二物理速度路程时间典型计算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路线垂直问题 1.子弹在离人17m处以680m/s的速度离开枪口,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人听到枪声时,子弹己前进了多少? 2.飞机速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为2720m,,当你听到飞机的轰鸣声时,抬头观看飞机已飞到你前方多远的地方?(15℃) 二.列车(队伍)过桥问题 3.一列队长360m的军队匀速通过一条长1.8km的大桥,测得军队通过大桥用时9min,求:(1)军队前进的速度;(2)这列军队全部在大桥上行走的时间。 4.长130米的列车,以16米/秒的速度正在行驶,它通过一个隧道用了48秒,这个隧道长多少米? 5.长20m的火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铁桥,铁桥长980m.问这列火车过桥要用多少时间? 三.平均速度问题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四.回声问题 9.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1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离高楼5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20m后,司机刚好听到鸣笛的回声,求汽车的速度(15℃) 11.一辆汽车以36Km/h的速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后汽车直线向前行驶一段路程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有多远. (15℃) 五.声速问题 12.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某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先后听到两次响声,其时间差0.7s,试计算铁管有多长(声音在铁中速度为5100m/s,空气的速度为340m/s)? 六.声速测距问题 14.已知超声波在海水找能够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想海底发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15.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长1m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cm/s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后以4m/s的速度跑开,他能否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600m的安全地区? 16.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位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位3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案例和大量的生活材料,理解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表示方法。 2、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数量关系。 4、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重点:理解“速度×时间”和“走过的路程”之间的关系。 难点:“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及速度单位。 一、课前准备。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PPT出示)390×13= 305×50= 206×34= 325×16= (学生板演) 师:看样子,同学们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都掌握得很不错,那我们今天来学习新的内容。 二、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师:在上新课之前老是想调查一下你们每天上学都接住了那些交通工具? 生:自行车、公交车、摩托车、小汽车。 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老师调查的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PPT出示表格) 上学所需的交通工具交通工具的速度 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 公交车每小时行40千米 摩托车每小时行15千米 小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 师:像自行车每分钟行驶225米,公交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用来表示每分钟,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叫做什么?(板书:速度) 师:同学们观察上面的表格,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样子看上去是不是很不简便? 师:老师今天就教同学们一种简便的表示方法。 板书:225米/分 40千米/时 15千米/时 60千米/时 指导学生写法、读法、及意义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这些简便写法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小结“/”的左边是米数、千米数,右边是时、分。 师:米数、千米数就是路程,时、分师单位时间,速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路程/单位时间”。(板书:路程/单位时间) 师:速度的表示方法你学会了么?那我们再来认识几种交通工具,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写出它们的速度。(PPT出示图片,学生边看边写出速度) 三、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师:请看大屏幕。这是老师调查的几位小朋友上学的方式以及他们的速度,现在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们的家离学校有多远,能算出来吗?(不能)为什么?(缺少行驶时间) 先出示表格1 上学的方式速度 步行100米/分

速度和平均速度计算题

速度和平均速度计算题 一选择题 1.《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 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 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2.如果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运动的快慢,速度的单位可以是s/m那么: ( ) A.100s/m比10s/m快 B.0.2s/m比5m/s快 C.1m/s与1s/m一样快 D.10m/s比0.1s/m快 3.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 ) A.与路程成正比 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4.下列速度单位换算关系书写正确的是: ( ) A. 45千米/时=45千米/时÷3.6=12.5米/秒 B. 45千米/时=45×3.6米/秒=162米/秒 C. 45千米/时=45× =12.5米/秒 D. 45千米/时=45千米×5/8米/秒=12.5米/秒 5.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距离都是300m. 在这三分钟内物体做的是: ( ) A. 速度直线运动 B. 变速运动 C. 变速直线运动 D. 不能确定 6.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客机 7.在测平均速度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实际测出: ( ) A.小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 B.斜面(轨)顶端到金属片的距离 C.整个斜面(轨)的长度 D.小车头到斜面(轨)底的距离 8.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 A.20m/s B.10m/s C.5m/s D.无法确定 9.某同学平常走路步行30m,需40s的时间,现在这个同学用6min30s的时间沿操场跑道 走完一圈,那么跑道的周长最接近于:() A.400m B.300m C.200m D.150m 10.小明家离学校600m远,他步行到学校要花10min,那么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 ) A.60m/s B.6m/s C.1m/s D.1m/min 1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4米/秒 B.4.8米/秒 C.5米/秒 D.6米/秒 12.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测平均速度实验题

xxxXXXXX学校XXXX年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XXX年级xx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实验, 探究题 总分 得分 一、实验,探究题 (每空?分,共?分)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和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即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方便测量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___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时间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 (选填“大”或“小”)。 评卷人得分

3、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的器材是. (3)所测路程为m.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m/s.(保留两位小数) 4、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图中AB段的路程S AB=____cm,如果测得时问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cm/s。 (2)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似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___。 (3)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明和同学们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12所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1)根据实验的原理,需要测量的物体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s和所用的时间t.

八年级物理上册速度与路程的计算题含答案

目录 1.站在百米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参赛同学甲的成绩将会提高多少,你认为怎样计时才能比较准确的记录赛跑时间? (1) 2.打靶时,人在距离靶340m处开枪,1.5s后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求子弹离开枪膛的速度是多少? (1) 3.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默认看到闪电3s后听到雷声,问打雷的地方距离此人有多远?(忽略光的传播时间) (1) 4.一工人在房顶上敲打,每秒敲4下,一个观察者听到敲打声时恰好看到他把锤子举到最高处,问观察者和工人距离最短是多少米? (1) 5.某人在高处用望远镜看地面上的工人以每秒1次的频率敲钉子,他听到的声音时恰好击锤的动作击锤的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两次击锤声,求木工离他有多远? (2) 6.一人在北京歌剧院里看远处的观众,另一个在上海的居民坐在电视机前1m处收看演出,如果两人同时听到演奏声,那么北京的观众距离演奏者多少米?(北京距离上海1.47×106m,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2) 7.超音速飞机的速度常用马赫数来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速(声速是340m/s),某超音速飞机的马赫数是2.5,那么它飞行的速度是多少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1.7×106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要多长时间? (2) 8.一架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是声速的1.5倍,飞行高度约为2720m。沿水平方向飞行,某人听到飞机在他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抬头看飞机飞到前方多远的地方了? (2) 9.人耳能区别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为0.1s,求人至少离障碍物多远才能区别自己的原声和回声? (3) 10.利用超声波测量海洋的深度,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从海面上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经过6s后返回,则海水的深度是多少米? (3) 11.a)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分别在0.3s和0.7s后听到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1.b)人站在两座平行的大山形成的峡谷之中,在他击掌后,0.3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又经过0.7s听到第二次回声,若声音在1s内传播330m,则峡谷的宽度是多少? (3) 12.某人在平行的陡峭的山谷里放了一枪,放枪的位置距离山谷右侧340m,1.5s后听到第一次回声。求: (1)再经过多长时间他才能听到第二次回声; (2)求山谷的宽度是多少米。 (4) 13.某人在相距1000m的两山之间开枪后,听到两次回声,回声间隔为5s,问此人距离两山的距离分别是多少? (4) 14.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4) 14.b) 汽车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4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54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14.c)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20m处鸣笛后,继续向前行驶40m时,司机刚好听到了回声,求司机行驶的速度。 (5) 15.a)汽车以36km/h的速度匀速驶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后2s司机听到回声,求(1)听到回声时汽车可距离高山多远?(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5) 15. b)汽车匀速远离一座大山,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40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汽车行驶的速度(2)鸣笛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6) 15............................................................................................................................................ c

速度时间和路程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科书54页内容及练习八的5-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 2、学会速度单位的写法。 3、体验“速度×时间=路程”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时间=路程这组数量关系,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掌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难点应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时间、速度和路程照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小明和小林从家到学校的简图(图中小明说:“我从家到学校用了8分钟。 老师问:他们两谁走得快?学生回答:(预设1,小林。S:为什么呢? X:小林时间短)老师再问:“有没有不一样的观点?”并提醒小明家离学校怎么样,小林家离学校怎么样?(要让学生知道只有时间不能比谁快谁慢)学生:不能。 2、老师提出问题:“知道他们用的时间,要比他们快慢还要知道什么?”学生回答:“远近.”老师:考虑远近。也就是他们家分别距离学校有多远或者他们上学所走的路程? 3、老师问学生小明和小林上学到底走了多上路呢?从而引出路程。

看图片: 小明家学校 5、“路程”的含义。 以上图中的400米、300米是什么数量呢?就是路程。讲解路程与距离的区别。距离指两点间线段的长,而路程可以是两点间曲线的长,也可以是线段的长。 二、探究新知: 1、老师:孩子们,你们现在知道小明和小林谁走得快了吗?拿出你们的练习本和笔赶快算一算。(老师在教室来回巡视,并作个别指导,同时还可以表扬孩子做的认真...)有孩子做完了,老师马上提醒孩子想一想怎样和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方法,并将自己的观点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让孩子现场开始讨论。 2、孩子们,小明和小林他俩到底谁快呢?陈老师很想知道。有谁来说说你的观点。(举手回答)老师设问:①先说谁快?。②再说为什么?。(有孩子回答:小林快。因为小林每分钟走60米。老师又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孩子回答:小林每分钟走60米—300÷5=60;小明每分钟走50米—400÷8=50。)老师马上板书:300÷5=60、400÷8=50。老师问:就列两道算式你怎么知道小林快的呢?学生:60>50 3、同学们,你们知道他回答的这两道算是算的是什么呢?预设学生回答:算的是每分钟走的路程。老师:也就是说每分钟走的路越长他就越快,是吗? 4、也就是指,老师总结:小林家离学校300米,他走了5分钟,每分钟走了60米(60米每分钟);小明家离学校400米,他走了8分钟,每分钟走了50米(60米每分钟)。那么就分别求出了,两人每分钟走的米数。 5、老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我们像每分钟走了60米(60米每分钟);每分钟走了50米(60米每分钟)。这样的写法我们有一种特别的写法又简单又明白:板书——60米/分;50米/分,读作:每分60米;每分50米。(同时拓展10米/分、30米/分...学生自己练习写) 6、从而引出教学速度的概念,学会速度的写法。在数学上像60米/分;50

(四年级数学教案)《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的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4页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掌握“速度”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符号来表示速度。 2、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应用它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运动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全过程,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并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全过程。 情态态度: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扩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使学生感受人类创造交通工具的智慧和自然界的多姿多彩并体会数学的简约美。 【教学重点】:关于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速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设想】: 在日常生活中, 速度、时间与路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应用题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把学生原有一些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进

行概括总结,让学生理解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本节课的教学,从比较小明和小红的速度及了解、理解生活中的速度着手。先让学生自己汇报自己知道的一些速度,自己研究出速度统一写法的必要性。通过比较不同的速度,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知道的速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加深对速度的理解。学生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时,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知速度,再总结出求路程、速度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对于这节课,学生已经对速度有一定的认识,这节课主要是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关系。由于中年级学段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积极的学习情感,并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学前预测,做好铺垫 1. 填一填。 132×24=3168 3168÷132=( ) 3168÷24=( )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速度、时间和路程练习题

《速度、路程和时间》习题 A组 1、蜜蜂的飞行速度是每分钟500米,可以写作()。 2、大象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80千米,可以写作()。 3、(1)4千米/时表示(); (2)12千米/分表示(); (3)350米/秒表示()。 4、小华从家走到学校要走450千米,每分钟走90千米。根据条件可以求() A、路程 B、速度 C、时间 5、小明从家要走到学校用12分钟,每分钟走70米。根据条件可以求() A、路程 B、速度 C、时间 6、路程一定时,速度越快,用的时间越少() A、正确 B、错误 7、从甲地到乙地,如果走同一条路李叔叔的车比何阿姨的车所用的时间少,就说明() A、李叔叔的车比何阿姨的车速快 B、李叔叔的车比何阿姨的车速慢 B组 1、已知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为2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要4小时,共行驶80千米。 ×表示(); (1)204 ÷表示(); (2)804 ÷表示()。 (3)8020 2、填表。 3、飞机的速度是1425千米/小时,小汽车3小时行驶285千米。 (1)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飞机的速度是小轿车的几倍? 4、甲乙两地相距2760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小时12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20个小时,离乙地还有多远? 5、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了3小时后,距离乙地还有15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6、甲乙两镇的距离是15千米,如果步行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走多长时间可以从甲镇走到乙镇? 7、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2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了12个小时,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行驶90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到邯郸大约需要多少个小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平均速度专项练习题.

一.基础计算 1.某列车从永川到重庆,发车时间为上午11:35,到站时间是下午2:35,如果列车行驶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求永川到重庆的距离。 2.某人骑自行车到相距5千米的地方上课,他骑车的速度是5米/秒,为了不迟到,他至少需要提前几分钟动身? 3.闪电后4秒钟听到雷声,问:闪电处距观察者有多远?(V声=340米/秒,V光=3×108米/秒) 4.某同学以4米/秒的速度从早上7:20出发上学,他家距学校2千米,问:该同学能否在7:30前感到学校? 5、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 射出信号,经过4秒钟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深度是多少? 二.平均速度问题(总路程/总时间) 6.汽车先以4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接着又以 7.5米/秒的速度开行20秒,最后改用36千米/小时的速度开行5分种到达目的地,求:(1)汽车在前40秒内的平均速度;(2)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 7.汽车从A站出发,以90Km/h的速度行驶了2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1)两站相距多远?(2)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8.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米/秒的速度行驶500秒,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行驶100秒。求:(1)该汽车在模拟公路上行驶的路程。(2)汽车在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9.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 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 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 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作的 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D平均速度是m/s,小球从D点到F平均速度是m/s,小球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三.比值问题 10.甲、乙两个运动员爬两个山坡,已知他们的爬山速度比是2:3,两个山坡的长度比是4:3,则他们爬到坡上的时间比是多少?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路程速度时间练习题.doc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练习题 【知识点】: 路程 =()×()时间=()÷()速度=路程()时间 一、填空题: 1. 蜜蜂的飞行的速度是每分钟500 米,可以写作()。 2. 大象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80 千米,可以写作()。 二、讲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 如: 4 千米 / 时表示() 12 千米 / 分表示() 340 米 / 秒表示() 小明骑电动自行车速度为20 千米 / 时从甲地到乙地需要 4 时,共行驶 80 千米。 1.20 ×4 表示 2.80 ÷4 表示 3.80 ÷20 表示 三、填表 火车的行驶情况表 速度时间路程 2 小时450 千米 230 千米 5 小时 300 千米2700 千米 常见题型 1、甲乙两镇的距离是15 千米,如果步行的速度是 3 千米 / 小时,走多长时间可以从甲镇走到乙镇? 2、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 546 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 均每小时行驶 78 千米,上午 8 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3、飞机的速度是1425 千米 / 时,小轿车 3 小时行驶 285 千米。 (1) 小轿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2) 飞机的速度是小轿车的几倍? 4、甲、乙两地相距150 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 3 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5 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甲、乙两地相距2760 千米。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以每时120 千米的速度行驶了 20时,离乙地还有多远? 6、汽车的速度是 48 千米 / 小时,飞机的速度是这辆汽车的 30 倍,这架飞机 12 小时可飞行多少千米? 7、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 千米, 4 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 3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1 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12 小时,提速后平均每 小时行驶95 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开往邯郸大约需要几小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路程、时间与速度》 青岛版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四制)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在探索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的方法,建构“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教学模型,并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 2.经历“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数学模型—解释说明模型—运用模型解决问题”过程,在建模的学习活动中感悟模型思想,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全面、缜密的思维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理性精神。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告诉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建构“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模型,并能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构建“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纸条、探究卡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了解学生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乘坐的哪些交通工具? 学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都很有见识,不仅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老师也喜欢旅游,请看这是我曾经乘 坐的交通工具。(从学生喜欢的旅游谈起,引出交通工具,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究欲望。) 二、情境导入,整理信息 课件依次出示:

师:同学们,认识他们吗?火车 师:它是普通列车。认识他们吗?生:动车、高铁 师:对。老师还带来了他们的相关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你想说什么? 生:普通火车最慢,高铁最快。 师: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普通列车是每小时行驶80千米,动车每小时行驶160千米,而高铁每小时行驶 240千米。高铁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最多,所以它最快。 师:你能结合数据说话,非常好。是啊,都是1小时,高铁跑的最快。看,这是济宁到天 津的铁路线路图。如果去除停靠的时间,三种火车需要行驶多少时间呢? 课件逐一出现时间。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普通列车6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生2:动车3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生3:高铁2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师:你们真会提问题。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把这些信息和问题整理到表格中。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习题精选(有答案)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补充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职业运动员进行12min的体能跑测试和田径比赛中的百米赛跑,同样是比较快慢,前者是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的长短,后者是在____一定的条件下,比较____的长短。【时间路程路程时间】 2、平均速度是反映做______ 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______描述,从______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______的平均速度大于______的平均速度,汽车速度计所表示出的速度是速度。【变速粗略变速龟兔瞬时速度】 3、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全程48m,前一半路程用12s,后一半路程用8s,则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m/s,全程平均速度为____m/s。【2;3; 2.4】 4、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2∶1,则速度之比是______,若两车经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则速度之比是______ 【2:1 2:1】 5、全国铁路大提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 极大的便利。在桂林北到南宁之间约437km的铁道线上,运行着两对“城际快速列车”N801/N802次和N803/N804次。下面是N801次快速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请根据列车时刻表计算:N801次列车由桂林北到柳州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m/s。(保留一位小数)【34.9】 6、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_. 【9∶10】 7、为测定某轿车在平直路面上行驶的速 度,小明同学利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 在同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 10所示.已知拍摄时间间隔设定为1s, 轿车车身长为3.6m。 (1)轿车在AC段做运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大小为m/s; (2)轿车在CF段做运动,CD、DF两段相比较,汽车通过________段的平均速度大运动,此段的平均速度等于。【1)匀速直线、9(2)减速、CD,6.3m/s】 8、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m/s。【14.5】 二、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以3.7km/h、62m/min、96cm/s、1m/s的速度步行相同的路程,所需时间最长的是()【C】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瞬时速度就是物体在直线运动中某一时刻的速度; B、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案例分析

《路程、时间与速度》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能根据三者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算一算等活动,探索并掌握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在上个星期举行的校运会上,我们班上的运动员积极参与比赛,他们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团结拼搏,取得优异成绩。运动会后,冯阳、李元轩和杨乐健他们时常为谁跑得快的问题而争论,有一天他们又碰在一起,就决定进行比赛: 冯阳:10秒钟跑60米

李元轩:12秒钟跑48米 杨乐健:12秒钟跑60米 师: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读题一遍 师:那么哪个数据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哪个数据是路程? 生:时间是10秒钟,路程是60米。 时间是12秒钟,路程是48米。 时间是12秒钟,路程是60米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落实任务,自主探究 (一)、认识速度及速度单位: 1、全班交流: 师:、如果他们两个人一组进行赛跑,例如杨乐健和冯阳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 生:冯阳和杨乐健比赛,冯阳快,因为都是60米,冯阳跑的时间比杨乐健跑的少。 师:也就是在路程相同的条件下,应该比较时间,时间越少,跑得越快。 师:那要是李元轩和杨乐健一组,谁跑得快?为什么? 生:杨乐健和李元轩比赛,杨乐健跑的快,因为杨乐健和李元轩跑相同的时间,杨乐健跑的路程多,所以跑得快。

四年级速度路程时间练习题

解决问题。1. 甲船 3 时行驶60 千米,乙船5 时行驶90 千米,哪条船行的快?(比较速度) 2. 甲、乙两地相距240 千米,一辆汽车上午7:00 从甲地开往乙地,速度为60 千米/ 时,汽车是在什么时刻到达乙地的?(确定时刻) 3. 某架飞机最多能在空中飞行4h,飞出的速度是600km/h, 飞回的速度是550km/h, 问:这架飞机一个来回最远能飞出多少千米?(确定路程)

★ 应用题解题技巧: 1. 看题:弄明白数据的含义:路程、速度、时间 2. 画图:题目较长,或数据较多,可画图帮助理解。 3. 求中间值:用已知推出中间值,再推出答案。(先思考,再讲解) 例题1、这辆汽车每秒行18 米,车的长度是18 米,隧道长324 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画图帮助理解) 例题2、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1 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12 小时,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行驶95 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开往邯郸大约需要几小时?(已知T中间值T答案)

例题3、一名学生用5km/h 的速度前进可以及时从家到达学校,走了全程的1/3 后,他搭乘了速度是20km/h 的公共汽车,因此,比规定时间早2h 到达学校,问:他家离学校有多远? 1. 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 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 千米,上午8 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2. 一辆大巴车从张村出发,如果每小时行驶60 千米,4 小时就可以到达李庄。结果只用了3 个小时就到达了。这辆汽车实际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 一辆从北京到青岛的长途客车,中途经过天津和济南。早晨6:30 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5 千米,大约何时 可以到达青岛?北京到天津137km;天津到济南360km;济南到青岛393km。 4. 大车行3 小时走216 千米,小车行4 小时走312 千米,同时从甲地出发到乙地,问哪部车先到达? 5. 一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去时每小时行60 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行40 千米。求这辆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

速度 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案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曾谷清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54页的内容及练习八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了解“速度”的内涵。 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③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课件一套,学生练习纸一份,奖励小笑脸。 教学设计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十一”黄金周你们有去旅游吗?(有)去哪里了?谁想告诉老师?生:…… 生:我和爸爸、妈妈坐特快列车去上海玩。 (从旅游将学生引入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这也是让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实际) 师:那你可知道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生:…… 问:“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这句话表示什么呢? 二、引导探究,自主学习 1、学生认真看书,畅言其发现。 ⑴学生从书中发现“特快列车每小时可行160千米。”这句话表示特快列车的速度。

⑵学生发现和知道生活中的其他速度。 ⑶学生发现速度有简便的写法。 2、猜速度 ⑴学生猜速度,让其他学生评价是否合理。 ⑵学生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的知识来判断同学猜得是否合理,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⑶教师适时进行思想教育。 3、解决生活中与速度相关的问题。 ⑴解决课本第54页例3。 ①出示第54页例3,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②学生板书演示,并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还提出 别的列式方法。 ⑵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①小组讨论:比较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②学生积极表述自己的发现。 从学生的发现中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③板书课题。 ④知识升华:同样的行程问题学生利用关系式解决。 三、质疑,释疑。 ⑴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第54页的内容,敢于质疑。 ⑵学生独立思考,利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同学的问题。 从学生的质疑和释疑中,得出: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⑶利用这两道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勇闯冒险岛,答对的同学给自己奖励一个笑脸,看谁的笑脸多! 第一关:小小法官。 ⑴“小强1分钟打字108个。”这句话表示小强打字的速度。() ⑵红红平均每分钟折12架飞机,可以写作:12/分。() ⑶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就可求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