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一、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1. 用药起点过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中,存在用药起点过高的问题。
一些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就已经开始使用抗菌药物,而在手术后继续使用,甚至使用时间过长。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2. 药物选择不当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中,药物选择不当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一些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特点,而是盲目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3. 用药时机不当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中,用药时机不当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一些医生在手术前过早地给予抗菌药物,而在手术后继续使用,甚至使用时间过长。
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4. 用药持续时间过长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中,用药持续时间过长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一些医生在手术后继续使用抗菌药物,甚至使用时间过长。
这种做法可能导致抗菌药物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对策1. 加强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药理学、微生物学、感染控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2. 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南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指南,明确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和规范。
指南应包括药物选择、用药时机、用药持续时间和药物剂量等方面的内容。
3. 加强监测和评估加强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
监测内容包括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用药时机和用药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内容。
4. 加强感染控制加强感染控制措施,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措施包括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手术器械的灭菌、手术人员的洗手和穿戴口罩等措施。
不合理应用中成药的分析与对策

疗寻常性银屑病优于单 纯使用 窄波 U B治疗 。氟芬那 酸丁脂 V 乳膏作为一种非 甾体类抗炎药 , 抗炎 机制主要是阻 断花 生四烯 酸生成 前列 腺素及 等炎症递 质 , 从而起 到抗 炎、 痒和镇痛 的 止 作用; 有降低血管 通透 性、 制炎症 和紫外 线红斑 及抑制 肉芽 抑
2 中成 药 不 合 理 应 用 的 现状 调 查 与原 因分 析
创造了条件 , 院对 中成药 归档不 明 , 类不清 , 我 分 中药、 药处 西 方混开 , 中成药与西 药 同存 共放在 一个药 品架 , 这就使 中成 药
无形的被西药化 , 使 医师 习惯 、 也 自然地 忽视 了 中成药 与西药 的配伍禁忌 , 中成药的不合 理应 用越演越烈 。 使 25 药店 经营方式 : . 由于药 店只 以盈 利为 目的 , 未把 提供药学
服 务作 为 服务 标 准 , 业 人 员 素 质 差 , 具 备 药 师 资 质 , 乏 中 从 不 缺 医药专业知识 , 当患 者 购 买 中 成 药 时 , 能 给 予 正 确 的用 药 指 不 导 , 而 促 进 了 中成 解 中成 药 的不合 理 使用 状 况 , 对我 院 20 00年 一20 06 年的中成药的处方进行调查分析 , 发现 中成药不合 理应 用的原
关键 词 : 不合理应 用; 中成药 ; 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 27 R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0 0r 【o0 1 —06 —0 1 6— 992 1 )1 08 2 0 7 中成药 , 给患者带来 了不必要 的经济负担。 22 药师 因素 : . 药师在 中成药 的不合理应用 中, 占有相 当重 也
因 很 多 。通 过 对 中 成 药 生 产 、 通 、 售 、 用 环 节 的 调 查 研 流 销 使
儿科用药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儿科用药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摘要:近年来,我国儿童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普遍增加,治疗儿童疾病时临床用药问题一定要引起医生的注意。
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在起到一定治疗效果的同时,要兼具安全性、合理性,这与患儿的健康息息相关。
绝大部分患儿病情轻微,只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即可治愈。
因此,药物治疗是儿科常见治疗办法,正确用药可促进患儿疾病的康复。
药物安全是保证患儿安全最有效的措施,若临床用药不当将会给患儿的健康造成伤害。
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治病救人,不合理使用药物则会致病害人。
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与观察者,在临床用药的各个细节中一定要认真对待,谨慎处理,严格把关。
护理工作进行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患儿的药物治疗的效果,护士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
关键词:儿科;用药;安全要点儿科临床治疗用药时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提高儿科治疗合理用药的方法,以调研某个医院 2020年 1月至2022年 1月整整两年内的所有就医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共计病例200例,结合实际的治疗方法,总结临床表现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此作为基础,探讨临床进行儿科治疗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药物,以及用药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1 背景临床儿童进行就医的情况非常普遍,儿童在我国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群里,因为他们的身体及生理机能发育尚未完善,当今社会居住的生活环境也日趋复杂,因此临床上儿童的发病率只高不低。
经调查发现,临床上经常会发生治疗儿童患者时用药不当而导致的失误问题。
不合理的用药会引起儿童患者的临床症状,常见如皮肤出现疱疹、加重咳嗽以及一些消化系统功能异常、肝疾病等,严重者甚至造成患者急性肾衰竭以及泌尿系统受损等。
这些病例症状均给医生提出了严重的警示作用,在日后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结合儿童的身体情况及生理基本特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降低临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很多儿童都正在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机能发育不够成熟,身体内部的肾脏、肝脏、神经系统、免疫器官等众多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因此如果临床治疗时给予成人的药物进行治疗就会加重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麻醉药品不规范使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的初探.总结

麻醉药品不规范使用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的初探麻醉药品是属于特殊管理的药品之一,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减轻疼痛感觉,同时还可以减缓因激烈疼痛而引发的一些焦作不安、惧怕等一些不愉快的情绪[1],这样可以避免生理功能紊乱现象的发生[2],目前麻醉药品作为管制药,主要应用于医疗、教学和科研三个方面,但其大量应用于医疗方面,所以本文主要从这个方面来探讨麻醉药品的不规范使用。
麻醉药品在临床上主要是为一些手术、急诊、癌症、骨科的患者止痛。
其在镇痛的同时还会有成瘾性的危险。
当其规范使用时可治疗疾病,缓减病人的自身疼痛,但如果不规范使用的话,就会产生身体依赖性以及成瘾性,继而产生一些不良后果,甚至会危害社会。
所以本文将从麻醉药品不规范使用的原因以及其解决对策的两个方面来分析探讨。
1.不规范使用的原因分析1.1 医师没有真正受《处方管理规定》约束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规定》第三、第六条规定:首次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或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的医师,首先必须要具有处方权,然后要亲自诊查患者,给患者建立病历,同时还要备份患者身份证复印件存档。
但在临床上有些医师对规定里面的备份患者身份证复印件不重视,有些患者没有携带任何身份证明,而医师往往为了不耽误治疗,就没有索要身份证明了。
同时还有些医师主观臆断一次用药患者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就没有和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还有医务人员要每4个月要对患者进行1次的随诊的制度往往也没得到落实。
1.2 患者不遵从《处方管理规定》的要求医师在为患者开具处方时,会按照规定向患者索要身份证明,但有些患者往往会不积极的配合,有时甚至还会误解和辱骂医生。
有些患者使用剩余的麻醉药品不交回医疗机构,有的就算交回了也会强烈要求退费。
对于一些长期用药患者,《处方管理规定》要求其4个月复诊一次,而患者一般不执行。
1.3 取消《麻醉药品专用卡》所引起的问题随着《麻醉药品专用卡》的取消,新规定要求用病历和身份证明代替《麻醉药品专用卡》,这给患者带来了一些不方便,同时也加大了管理难度。
基层医院药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基层医院药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层医院药剂管理是医院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药剂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医疗质量、药物安全以及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解决,以保证药剂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药品采购、药品储存和药品使用等方面分析基层医院药剂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一、人员管理方面1. 员工素质不高。
在基层医院中,常会遇到一些药剂师或药剂专管员知识储备不足,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有限的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药剂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对策: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定期组织药品知识培训,引导药剂师加强自身能力的提升,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2. 岗位责任不明确。
一些基层医院药剂管理中,岗位职责不明确,人员工作职责重叠或不清晰,导致管理不能落实,影响医院药剂管理工作的开展。
对策: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加强岗位间的协调与合作,优化工作流程,使工作的分工更加明确,责任更加明确。
二、药品采购方面1. 采购渠道不畅。
一些基层医院在药品采购中,采购渠道单一,依赖于少数供应商,导致价格不透明、利益受损。
对策:建立多元化的采购渠道,与多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提高采购竞争性,减少价格的不透明性。
2. 采购量不准确。
由于对患者需求预测不准确,有时会导致医院采购的药品过多或过少,造成药品的浪费或医疗工作的延误。
对策:建立合理的药品需求预测机制,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和患者的就诊情况,合理推算药品的采购量,降低药品的过剩和过少。
三、药品储存方面1. 药房环境不佳。
一些基层医院药房环境脏乱差,温湿度无法控制,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对策:加强药房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药房环境的整洁。
建立药品库存监控系统,及时清理过期药品,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 药品配送不及时。
药品配送的延误或错误,会给医院的药物供应和患者的治疗带来不便。
对策: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明确配送时限和要求,加强配送监管,及时调查配送不及时的原因并进行解决。
基层医院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分析及管理对策

2 . 6忽视抗生素 的不 良反应
抗生素种类多 ,适用范 围和用量都较
大, 原来 没有对 抗生素使用统一原则 , 容易引起不必要 的不 良反应 。
数据统计显示 , 抗生素不 良 反应 的个 案 占 A R报 告总数的 3 %, D 5 其 中头孢类 占 3 %, 2 青霉素类 占 2%, 5 大环 内酯类 占 1%, 霉素类 3 克林
导 致 药物 不 良反 应 , 茵耐 药 , 效 下 降 , 疗 费 用上 涨 。 需加 强基 层 医院 抗 生 素规 范 管理 , 少或 降低 抗 生 素 的 滥 用。 细 疗 医 减
关 键 词 :基 层 医 院 : 生 素 滥 用 ; 理 抗 管
杭生素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 、 最常用 的药物。 它在预防 、 控制各
医学 信 息 2 1 0 1年 1 第 2 月 4卷第 1 期 Me ia Ifr ain Jn 2 1. o. 4 No1 dclnom t .a . 0 1 V 12 . . o
基 层 医院不 合 理应 用抗 生 素现 象 分析 及管 理 对策
杨 静
( 都 医科 大 学 燕京 医学 院 门诊 部 , 首 北京 顺 义 1 1 0 ) 0 3 0
种 感 染 性 疾病 的 过程 中起 到 了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 然 而 , 基 层 医院 在
作用 , 青霉 素与氨苄青霉素联 用 , 两者都干扰细菌细胞壁 的合成。静 止期 杀菌剂联合应用 , 如庆大霉 素与 丁胺卡那霉素联用 , 两者都干扰
中, 抗生素 的不合理应用现象相 当普遍 , E 且 t 益严重 。以致在严重感
的抗菌活性 , 但它们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毒性反应 , 如第八对脑神经损 害和 肾损害 , 特别是儿童应用过程 中, 应密切观察 , 慎重使用 。喹诺 酮类对幼童 、 未成年人 的软骨发育有损 害。洛美沙星和氧氟沙星用
围手术期抗菌药应用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对我院外科系统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报道如下:一、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问题1.应用指征掌握不严按照中华医学会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指导原则中对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要求,一般来说,I类切口注意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不主张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存在的I类切口手术应预防性给予抗菌药物:①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②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③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④患者为高龄或免疫缺陷等高危人群;调查显示,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指征掌握不严,预防性用药比例高;这些现象提示多数临床医师仍习惯沿用过去的观念,对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认识不足,合理用药比例低,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新进展、新观念了解得不够;还有一部分临床医师过分强调客观原因,重用药、轻消毒隔离,或对手术室、操作间消毒隔离存在担心,想靠抗菌药物的使用来弥补这些的缺憾,以此作为预防术后感染的主要措施;2.预防用药选择起点过高按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规范,根据不同类型和部位的I、II类切口手术可以选择一代头孢菌素类,也可以选择二代头孢菌素类,重要器官的复杂手术,如颅脑手术、心脏手术和大关节置换手术可以选择三代头孢菌素;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起点过高,是目前我院抗菌药物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使用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预防切口感染;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起点过高的问题,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浪费了医药资源,更重要的是可导致菌群失调和脏器功能损害,诱导了耐药菌的产生;3.用药时机不合理对于接受I类清洁切口手术的患者,预防用药应在术前30 分钟~1小时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如手术时间>3 h,或失血量>1 500 mL时,术中可追加第2剂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所以用药时机的选择极为关键;调查发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在患者术前30 mi n和术中没有给予抗菌药物,而是术后给药,违反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不但不能达到预防目的,还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用药疗程过长根据抗菌药物使用原则,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 h,I类清洁切口预防用药时间应<24 h,II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和III类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 4 h,必要时延长至48 h,手术时间较短<2 h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1次即可;手术时间>3 h, 或失血量大>1 500mL的,可在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目前,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疗程普遍偏长平均时间~般>4d;实际上,术后用药天数越多越保险的认识是错误的,而且围手术期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有效地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5.其它问题1用药剂量过大;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头孢西汀推荐剂量是2g,检查发现有的医嘱头孢西丁的单次剂量3g,属于超剂量使用;2给药次数不合理;β一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一天需多次给药,检查发现有的医嘱适应该类抗菌药物,一天只给了一次;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管理对策1.加大行政监控力度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各相关部门在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2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杜绝医师违规越级处方的现象;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包括利用电子处方医嘱系统实现医师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资格管理,以及控制抗菌药物使用的品种、时机和疗程等;4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奖惩制度,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估结果作为医师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定期考核、收入分配、绩效考核等的重要参考内容,加大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为的奖励力度,引导医务人员摒弃不合理用药行为;2.手术科室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尽量缩短患者手术前住院时间,调整好患者的血糖、营养等状况,手术过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无菌操作,严格遵守术中的无菌原则,术后尽早拔除引流管等;细致的手术操作、合理的营养膳食、周到的术后护理对预防术后感染都是不可缺少的;3.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作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掌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导原则,临床医师需提高临床药理学、药动学和药效学方面的知识,增加对药物体内作用过程、药物相互作用和新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的了解;加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规范经验性用药,加强对临床各级医师抗菌药物应用知识的再教育,提高合理用药的自觉性,认识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走出沿袭己久的通过应用抗菌药物可减少术后感染的误区,明确抗菌药物应用只是预防术后感染的综合措施之一;充分利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定期公布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督促和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并加强监测,分析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及时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仅供参考)病区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成功取得了专科学历,护士执业行为合格率大幅上升。
2.2 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前后护理服务质量的比较
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前后病区护理质量比较见表1(n为调查例
数)。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前后病区服务态度满意度,基础护理、特级
和一级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比较,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实施团队管理模式后病区服务态度满意度,基础护理、特级和
护理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技术质量和专业内涵的提升,从而保证患
者治疗过程的安全可靠,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为规范护士服务 行为,我院急诊科室制订了各护理岗位护士的行为规范[5]。护理制度
的健全和完善,为我院病区护理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了制度保障。护
士通过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及时学习,能够将各项规章制度谙熟于心,
①口服片剂药品散装,未用原装盒,新旧混装,效期混乱;且未 标明失效期。②药品柜标识模糊,难辨认,护理人员凭记忆拿取药品 使用。③柜内药品与标签不符。 1.3 过期药品未及时清除
在临床使用药物的过程中,由于每天使用、补充频繁,多个批号 非原包装的同种药物混放,取用时很难判断,未做到先领先用;大输 液未遵循“左进右出”的原则;从而无法保证用药安全。 1.4 未按要求储存、保管特殊药品
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10):902-903. [5] 丘宇茹,王吉文,卢玉贞,等.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
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53-55.
病区药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王林玲 (个旧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云南 个旧 661000)
• 管理·教育·教学 • 689
标志,药品外观相类似的,应放置于不同抽屉,并有醒目标记,以 减少环节差错。④建立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管理,病 区药品指定专人负责,定期清点、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防止积压、 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 并报医院相关部门处理。随时调整药品数量和品种,定出常用药品 基数,并进行登记,护士每天对药品数量进行交接检查,做到班班 交接,使用时坚持“近期先用、先进先用”的原则,以确保药品在 效期内使用。定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对于过期、字迹不清等 药品按劣质药品处理,集中销毁,对需要冷藏、避光保存的药品要 严格按要求存放,需避光的药品尽量使用原包装盒或使用深色遮光 纸遮光[2]。⑤制定抢救车药品管理制度:抢救药品按照云南省急救 药品管理规定备齐,全院统一编号,专人管理,每天核对登记,做 到“定位、定点、定数量、定人管理。⑥建立药品质量检查制度: 为提高病区用药安全水平,护士长作为所在科室药品管理的第一责 任人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定期检查病区药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护理部将药品的质量管 理工作纳入护士长质量考核内容,从病区药品管理的各个环节来提 高安全用药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⑦毒、麻、限剧药品:应设 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并按需保持一定基数,使用后,由医师 开专用处方,从药房领回,每日护士交接班时,必须交接清楚并登 记签名。⑧建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效 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 文批号 、 生产 日期 、 失效期看不懂 , 导致临床的不合理用药 。
1 13 2 没有严格执行 医嘱 ... 生 的用药方案 , 对病人的合理用药有很大的影响 , 常见问题包括 :
① 给药 间 隔 时 间 不 准 确 , 致 血 药 浓 度 水 平 在 1d中 不 平 均 。 导
略, 外用药不 写剂量在 临 床 中则更 多见 。④用 法 缺失 、 糊或 模 错误 , 主要是 因为医嘱 中无 口服 、 内注射 、 脉滴 注 、 用药 肌 静 外
工 作 单位 :75 0, 东 省 汶 上 县人 民 医 院 护 理部 2 20 山 作 者 简 介 : 桂 英 ( 94一) 女 , 贾 16 , 山东 汶 上 人 , 理 部 主 任 , 主 任 护 师 , 护 副 本科 , 主要 从 事 护 理 管 理 及 心 内科 护 理 工 作 。E—mal hbg@ s a cm i: ljy i . o n
Ca ssa ay i n o n e e s r so l ia r ain la u e n lssa d c u trm a u e fci c lir t a dmiita in J A i i GUO n— f/ o r lo r ig Admi sr to n o nsr to / I Gu —yng, Ya u /J u na fNu sn nitain,
的临床用药评 价系统 、 用药 部位和用药剂量等具体说 明 。 1 11 4 按病人 的要 求开 药 ... 有 的 医生 为 了迎合 病人 , 病 对
人 提 出 药 物 不 论 是 否 对 症 , 满 足 其 要 求 ; 时 候 鉴 于某 些 病 都 有 人 的 社 会 角 色 和 地 位 等 原 因 , 生 只 开 一 些 贵 重 药 、 口药 、 医 进
物仅写通用名 , 而不 写所用 药物 剂型 , 给护 理人 员带 来一 定 困 难 。③药物剂量不准 确 , 主要 包括 不 写含 量或 含 量错 误 , 不标
注 剂 量 单 位 , 如 : 位 “ ” 省 略 , 单 位 “ g 则 不 可 以 省 例 单 g可 而 m ”
一
1 13 1 对药品 的专 业知识 不够熟 悉 由于护 士对药学 知识 ... 掌握不足 , 往往对药物 的保存 、 配置 、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都存在 些 问题 , 再加上有些护士对有些 药品概念不 清 , 对进 口药品的 护士没有严格 地 、 正确地执 行医
一
2 1 1 ( ) 5 3 0 0,0 7 :0 .
Nu sng De rm e , e s a g Pe p es Ho p t l W e s ng 2 2 0 Ch n r i pa t nt W n h n o l s i , n ha 7 5 0, i a a
【 bt c】 s h k d o cn a d g i r s n n os u n cn ya , e r l s fr tnl d i sa o bcm o dm r sru. h A s at A e i s f l i l i s n e e c t uu y r g eeter t o e r i a amn t tn ea e r a o i s i r t n i c n c a d o i l d i r s h p b m o iao ir i m en eeo T s
贾桂 英 , 郭延符
【 摘要 】 近年来 , 随着临床用药品种的不断增多 , 不合理用药现象极为严重 , 分析原因主要包括工作人员 、 病人 、 经济和社 会 4个方面 因素 , 对以 针
上因素提出了加强医师管理; 建立临床用药评 价系统 , 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 ; 重视对护士进行有关药物知识及 专业技术方面 的培训 ; 加强对病 人的
物信息错误 ; 医护人员 和药 师之 间出现理解偏差 。
1 13 护 士 因素 ..
新药层 出不穷 , 复方制剂较多 , 的医生对新 药知 识 了解 不够 , 有 常 出现 以下 问题 : ①所 开药 物名 称不 正规 或错 误 , 主要是 只 写
商 品名 而 不 写 通 用 名 。② 无 药 物 剂 型 或 剂 型 错 误 , 一 部 分 药 有
用药时缺乏药物代 谢动 力学 知识 、 伍 不合理 、 配 不执 行个 体化
给 药 等 , 成 不 良反 应 , 治 疗 失 败 , 至 致 残 、 死 … 。 世 界 造 使 甚 致
卫生 组 织相 关 资 料 显 示 , 球 有 13的 病人 死 于用 药 不 当 , 全 / 17的死 因是不合理用 药 , 以合理 用药 至关 重要 。造 成不 / 所 合理用药的原因多样 , 文针对不合理 用药 的原 因提 出了一些 本 护理管理对策 ,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测 定 血 药 浓 度 , 施 个 体 化 用 药 。 实 1116 医德不 良 个别 医生 在 市场经 济 的 负面影 响下 , ... 受 个 人 经 济 利 益 的 驱 动 , 用 处 方 权 做 交 易 , 了得 到 某 些 好 处 , 利 为 不 管 病 人 的 病 情 需 要 与 否 , 无 顾 忌 地 开 药 。 这 样 不 仅 增 加 毫
用 药 禁 忌 , 生 比较 清 楚 的 是 孕 妇 妊 娠 期 间 、 童 成 长 过 程 中 医 儿 不 用 或 少 用 的药 物 , 对 其 他 疾 病 病 人 不太 注 意 。 但
1 12 药师 的 因素 ..
① 审查 处 方不 严格 : 审 查 出处方 中特 未
殊病人 用药 、 特殊病理 药品 、 药物 相互 作用 等方面 的问题 , 未能 及 时提 醒医师修改处方 。②调剂 配发 错误 : 未按 医师处 方正确
p p ra ay e h a s s o rain la mi it t n ta n l d d saf p t ns e o o c a d s ca a tr . c r i g t h o rfco ,h a e e eo e h o— a e n lz d t e c u e fi t a d n sr i h ti cu e tf , ai t , c n mi o il co s Ac od n o t e fu a t r te p p rd v lp d t e fl r o a o e n f s lw n o ne me s r s Fi t ,h n g n e t fd c o ss o l e s e gh n d, e a s sme t y tm fci ia d n srt n s o l ee tb ih d, n h d n o i g c u t r a u e r l t e ma a e ln o tr h ud b t n t e e t e s n se o l c la mi i ai h u d b sa l e a d t ea mi — s y o r h s s n t o s it t n b h vo so d c lsafs o l e sa d r i d S c n l te tan n fd u sr i e a i r me ia tf h ud b t n a dz e o d y, ri i g o r g—r lt d k o l d e a d p oe s n k H mo g H n e h ud b mp a ie ao f e h eae n w e g n r si a s i s a n /' s s o l e h sz d f o l s e o . hr l ,h e l d c t n o ain s s o l e s e gh n d Th s l wi n a c h ai n d n s ain a d s c r h aey o a ins n T i y te h a t e u ai fp t t h ud b t n t e e . e e a l l e h n e t e rt a a mi i r t n e u e t e s ft p t t. d h o e r l ol t o f e
21 0 0年 7月 第1 0卷 7期
护
理
管
理
杂
志
J un lo rigAd nsrto o r a fNusn miitain
J 120 0 u. 1 Vo. 0 N0 7 】1 .
・5 3 ・ 0
・
综
述 ・
临床 不合 理 用 药 的 原 因分 析 及 管 理对 策
宣 传 教 育工 作 , 以促 进 药 物使 用 的 合理 性 , 证病 人用 药 安 全 。 保
【 关键词 】 床 ; l 临 不合理用药 ; 原因 ; 管理对策
中 图 分 类 号 :9 9 3 R 6 .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1X( 00)7— 5 3—0 17 —3 5 2 1 0 0 0 2
【 e w r s c n a; a oa a mn t tn cue ; tt n au s K y od 】l i li t n l d i s a o ;as c m e l sr ic r i ir i s o re e
随 着 医药 科 学 的 发展 , 品种 类 日益 增 多 , 药 不 断 涌 现 , 药 新 不 合 理 用 药 现 象 极 为严 重 。 不 合 理 用 药 是 指 因用 药 无 适 应 证 、
1 临 床 不 合 理 用 药 的原 因 11 工 作 人 员 原 因 .
1 1 1 医生 因 素 ..
“ 补药 ” , 等 严重造成 不合理用药 。 1 1 1 5 不注意个体化 给药 ... 不 能根据 临床 药物动 力学新 理 论、 新技术 , 对个体差 异 大 、 治疗 范 围窄 、 易 中毒 的药物 通过 容
②静脉给药速度 掌握不好 , 造成 了药物治疗效果降低 。③给药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