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化学实验》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植物生理学实验原理与技术(A)姓名:

学年学期:2008-2009-1 学号:

考试时间:2009--班级:

一、名词解释( 每题4 分, 共12分)

1. 聚丙烯酰胺凝胶

2. 离心技术

3.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反相纸层析

二、填空题( 每空2 分, 共42分)

1. 反相纸层析法分离油菜不饱和脂肪酸的实验中,分离后的不饱和脂肪酸经红氨酸溶液显色后, 其最终产物颜色是(1),从点样端起层析谱带所对应的脂肪酸依次是(2) 、(3)、(4)、(5)、(6)。

2. 圆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实验中, 电泳时上槽接电源(7)极,下槽接电源(8) 极, 电泳开始电流应调节至每管(9)mA, 十分钟后电流调节至每管(10) mA; 在上槽或样品中加入溴酚蓝是起(11)的作用。

3. 核酸提取过程中, 将含有DNA 的溶液置72℃处理3 分钟,其目的是(12);在淀粉酶活性测定过程中将淀粉酶液置于70℃下处理15 分钟的目的是(13)。

4.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植物组织中的总氮和蛋白氮,有三个主要的实验阶段,它们分别是(14)、(15)和(16)。在第二阶段,若收集三角瓶中的溶液颜色由_(17)变为(18),表明反应完全。第三阶段所用的标准浓度的滴定溶液名称是(19)。

5. DNA 提取研磨时加入的研磨缓冲液的NaCl浓度是(20),研磨时加入SDS的作用是(21)

1 / 4

三、是非判断题 (判断对错,对的标T,错的标F,每题 2 分,共 10 分 )

1.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含有很高活性的淀粉酶,其中α-淀粉酶不耐热,在70℃迅速钝化。()

2.本学期测定还原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时都用到了斐林试剂,这两个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的配方是相同的。()

3.DNA提取中,加入冷乙醇是为了使DNA分子复性变粗。()

4.离心机使用中,要求同一台离心机所用的离心管都有相同的重量。()5.油菜种子硫甙葡萄糖苷的快速分析法中,反应的实质是测定水解硫苷产生的葡萄糖的数量。()

四、问答题(共36分)

1.试述维生素C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2分)

2.简述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基本原理。为什么一些不法商人要在蛋白质制品中加入三聚氰胺?(12分)

3.凝胶电泳法测定同工酶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本学期所作的胶条染色后显示的谱带就是过氧化物同工酶带?(12分)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技术学年学期:2008-2009-1 试卷类型:A 考试时间:

一、名词解释 ( 每题 4 分 9 共 l2 分 )

1.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和N,N 一甲叉双丙烯酰胺在催化剂过硫酸胺以及加速剂四甲基乙二胺的催化下聚合成的凝胶。

2.离心技术:是根据物质颗粒在离心场中的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的实验技术,不同的物质通常有不同的沉降速度或沉降位置。(4分)

3.可见光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装置,将光源产生的连续光谱分成可见光的各种单色光,再利用单色光照射待测溶液,经检测器接收透过光的强弱,并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4分)

二、填空题 ( 每空 2 分 , 共 42 分 )

1.(1) 灰褐色(2) 芥酸(3) 花生烯酸(4) 油酸

(5) 亚油酸(6) 亚麻油酸

2. (7) 负(8) 正 (9) 1 (10) 2-3 (11) 指示

3. (12) 变性 DNA 酶(或使DNA变性) (13) 使β-淀粉酶失活

4. (l4) 消化(15) 蒸馏 (l6) 滴定 (17)紫红色 (l8) 蓝色

(19) 盐酸(HCl)

5. (20) 1.0 M/L (21) 使核酸酶变性

三、是非判断题 ( 每题 2 分男共 10 分 )

1.( F ) 2.(F )3. (F ) 4.(F ) 5.( T )

四、问答题 ( 共 36 分 )

l. 试述维生素 C 测定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l2 分 )

原理:VC 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2,6-二氯酚靛酚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且在酸性溶液中

呈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被还原后为无色(3分)。因此当用蓝色的2,6-二氯酚靛酚溶液滴定含有 VC 的草酸溶液时, VC 可将 2,6-二氯酚靛酚还原成无色的还原型 (3 分 )。当溶液中的 VC 完全被氧化后 , 再滴入2,6 -二氯酚靛酚就会在酸性草酸溶液中呈红色,借此可以指示滴定终点。根据用标准VC与滴定所用的2,6-二氧酚靛酚溶液的量求出二者的对应定量关系, 可以计算出被测样品溶液中的 VC含量。(3分 )

注意事项 :保护VC不被氧化:加草酸溶液研磨、不可用铁锈刀处理样品、用新鲜水果蔬菜做样品、操作要迅速,滴定要准确等 (3分 )

2. (12分 )

蛋白质制品是以蛋白质含量作为质量指标的,蛋白质含量测定多以N素含量推算蛋白质含量,加入高含N量的非蛋白质物质,可提高蛋白质表观测定值,因此不法商人用此法牟取非法利益。(3分)

测定原理 : 将植物材料与浓硫酸共热 , 硫酸分解为二氧化硫、水和原子氧 , 并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的氮转变成氨 , 并进一步生成硫酸胺 (3分)。消化完成后 , 再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钾(钠),使铵分解放出 NH3(2分), 通过蒸馏,借蒸汽将 NH3 导入过量的硼酸溶液中, 并用标准HCl溶液滴定,至硼酸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氢离子浓度。(2 分 ) 所用盐酸与N原子具有相同的化学当量,通过计算可得出样品的总氮量。(2分)。

3.(12分 )

混合蛋白质样品通过凝胶电泳后,因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大小、结构和电性不同而有不同的迁移速率,不同的酶被分离存在于胶条的不同部位,通过特定的显色反应就可看出特定功能的蛋白质(酶)的所在的位置。(5 分)

过氧化物酶是由特定的染色方法显现出来的,其染色方法是 : 取 0.5Iml 联苯胺母液+ 9 .3m1H20 + 0.2ml 3 %H202, 混匀后倒入盛有凝胶条的培养皿。此时可以看到凝胶条上出现蓝色或棕褐色环 , 即过氧化物酶酶带(5分)根据条带数量,就可知有多少种同工酶。

(2 分〉

2015高级生物化学及实验技术试题答案

高级动物生化试题 问答题: 1. 简述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主要功能。 非编码RNA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1tRNA转运RNA(transfer RNA,tRNA) 结构特征之一是含有较多的修饰成分,核酸中大部分修饰成分是在tRNA中发现的。修饰成分在tRNA分子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但其功能不清楚。5’末端具有G(大部分)或C。3’末端都以ACC的顺序终结。有一个富有鸟嘌呤的环。有一个反密码子环,在这一环的顶端有三个暴露的碱基,称为反密码子(anticodon).反密码子可以与mRNA链上互补的密码子配对。有一个胸腺嘧啶环。tRNA具有三叶草型二级结构以及“L”型三级结构,tRNA 的不同种类及数量可对蛋白质合成效率进行调节。tRNA负责特异性读取mRNA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并将信息转化成相应氨基酸后连接到多肽链中。 tRNA为每个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提供了结合体,同时还准确地将所需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上。鉴于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关键作用,又把tRNA称作第二遗传密码。tRNA还具有其他一些特异功能,例如,在没有核糖体或其他核酸分子参与下,携带氨基酸转移至专一的受体分子,以合成细胞膜或细胞壁组分;作为反转录酶引物参与DNA合成;作为某些酶的抑制剂等。有的氨酰-tRNA还能调节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2rRNA核糖体RNA(ribosomal RNA, rRNA) 核糖体RNA是细胞中最为丰富的RNA,在活跃分裂的细菌细胞中占80%以上。

他们是核糖体的组分,并直接参与核糖体中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是rRNA 提供了一个核糖体内部的“脚手架”,蛋白质可附着在上面。这种解释很直接很形象,但是低估了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主动作用。较后续的研究表明,rRNA并非仅仅起到物理支架作用,多种多样的rRNA可起到识别、选择tRNA以及催化肽键形成等多种主动作用。例如:核糖体的功能就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多肽链。而这主要依靠核糖体识别tRNA 并催化肽键形成而实现。可以说核糖体是一个大的核酶( ribozyme)。而核糖体的催化功能主要是由rRNA来完成的,蛋白质并没有直接参与。 3 tmRNA tmRNA主要包括12个螺旋结构和4个“假结”结构,同时还包括一 个可译框架序列的单链RNA结构。tmRNA中H1由5’端和3’端两个末端形成,与tRNA的氨基酸受体臂相似。H1和H2的5’部分之间有一个由10-13nt 形成的环,类似tRNA中的二氢尿嘧啶环,称为“D”环。H3和H4,H6和H7,H8和H9,H10和H11之间分别形成Pk1,pK2,pK3,pK4。H4和H5之间则由一段包含编码标记肽ORF的单链RNA连接。H12由5个碱基对和7nt 形成的环组成,类似tRNA中的TΨC臂和TΨC环,称为“T”环。tmRNA 结构按照功能进行划分可分为tRNA类似域(TLD)和mRNA类似域(MLD),TLD主要包括H1,H2,H12,“D”环和“T”环,MDL则包括ORF和H5,这两部分分别具有类似tRNA和mRNA的功能。tmRNA是一类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菌及细胞器(如叶绿体,线粒体)中的稳定小分子RNA。它具有mRNA分子和tRNA分子的双重功能,它在一种特殊的翻译模式——反式翻译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它与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周期的调控等生命过程密切相关,是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中起“质量控制”的重要分子之一。识别翻译或读码有误的核糖体,也识别那些延迟停转的核糖体,介导这些有问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一级学科代码:0710 一级学科名称:生物学) (二级学科代码:071005 二级学科名称:微生物学) 一、培养目标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活跃、应用前景广阔,对其它学科影响最重要的生命科学之一。它的许多理论和实践方法不仅正被广泛应用于其它生命科学研究中,而且,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以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态学等多个层次丰富着新的理论和技术,微生物学目前的研究内容涉及固氮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农药及芽胞杆菌分子生物学、放线菌及链霉菌分子生物学、微生物-植物互作及分子生态学、蓝细菌分子生物学、动物病源微生物与分子病毒学、土壤与环境微生物学、植物病源微生物学、应用真菌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学等。 微生物学不仅是现代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又是处于生命科学前沿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独立学科。 二、学习年限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热爱祖国,关心时事,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集体主义观念和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热爱专业,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实验技能;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等能力;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 3.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写译能力和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 1、分子微生物学 2、杀虫、抗病微生物学 3、微生物与植物相互作用微生物学 4、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 5、食品微生物学 6、应用真菌生物学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基本原理 1 有效数字计算(结合电子天平的应用等) 加减法: 进行数字加减时,最后结果所保留的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与参与运算的各数中小数点后位数最少者相同,其尾数“四舍五入”。如:0.124+1.2345+12.34=13.6979,应取13.70。 乘除法: 进行数字乘除时,最后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与参与运算的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为准,而与小数点的位数无关,其尾数“四舍五入”。如:1.23×0.12=0.1476,应取0.15。 2 误差分析 误差为实验分析的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误差越小,测定值越准确,即准确度越高。误差可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 绝对误差= 测定值- 真实值 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真实值×100% 一般用相对误差表示结果的准确度,但因真实值是并不知道的,因此实际工作中无法求出分析的准确度,只得用精确度来评价分析的结果。 3 偏差分析(结合“可溶性蛋白或赖氨酸实验”要求掌握) 精确度表示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的测定值相近的程度。一般用偏差来衡量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偏差也有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两种表示方法。 绝对偏差= 单次测定值- 算术平均值(不计正负号) 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算术平均值×100%

例如:分析某一材料糖含量,共重复测定5次,其结果分别为:16.1%,15.8%,16.3%,16.2%,15.6%,用来表示精确度的偏差可计算如下: 分析结果算术平均值个别测定的绝对偏差(不计正负) 16.1% 0.1% 15.8% 0.2% 16.3% 16.0% 0.3% 16.2% 0.2% 15.6% 0.4% 平均绝对偏差=(0.1%+0.2%+0.3%+0.2%+0.4%)÷5 = 0.2% 平均相对偏差= 0.2÷16.0×100% = 1.25% 在实验中,有时只做两次平行测定,这时就应用下式表达结果的精确度: 两次分析结果的差值÷平均值×100% 4 实验结果的表述:实验结果可用列表法(“影响酶作用的因素”常用)和作图法(综合实验用)表示。 第1章分光光度技术 分光光度技术是光学(光谱)分析技术的一种,它是利用物质的特征吸收光谱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项技术。我们将重点介绍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一、紫外光-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1、讨论的波长范围:200~400nm的紫外光区和400~760nm的可见光区。 人肉眼可见的光线称可见光,波长范围在400~760nm;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生物化学实验的答案 一、理论考试部分 1.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点样的一端应靠近电极的哪一端?为什么? 答:负极。因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在PH 为的环境中均带负电,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原理,点样端在负极时蛋白质向正极泳动从而实现蛋白质分离。 2.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时,设置空白对照管的意义是什么? 答:空白对照是为了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溶液的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但是作为溶剂也能吸收,反射和透射一部分的光,因此必须以相同的溶剂设置对照,排除溶剂对吸光度的影响。 3.简述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原理? 答:血清蛋白中各种蛋白质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着与自身电荷相反的方向涌动,而各种蛋白质等电点不同,且在PH为时所带电荷不同,分子大小不等,形状各有差异,所以在同一电泳下永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4.xxR f 值?影响R f 值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Rf是原点到层析中心的距离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之比。Rf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层析温度有关, 5.什么是盐析?盐析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吗?一般我们用什么试剂做盐析的实验? 答:盐析是指当溶液中的中性盐持续增加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当中性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盐析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一般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 6?简述DNS法测定还原糖浓度的实验原理? 答:还原糖与DNS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被氧化成糖酸,而DNS被还原为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一定范围内还原糖的量与3-氨基-5 硝基水杨酸颜色的深浅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测出溶液的吸光度,通过查对标准曲线可计算出3-氨基-5 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从而得出还原糖的浓度。 7.依据我们所做的实验,说明影响蛋白质沉淀的因素是什么?影响蛋白质变 性的因素是什么?沉 xx 变性有何联系? 答: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从而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这些因素包括溶液的酸碱度、盐溶液的浓度、温度、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溶剂等。变性蛋白质不一定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 8.什么是碘值?脂肪的不饱和程度越大,碘值越大吗?在测定碘值的实验中,氯仿的作用是什么? 答:每100g 脂肪所吸收的碘的克数,即脂肪的碘值。脂肪的不饱和度越大,碘值就越大。氯仿作为溶剂,去溶解脂肪。 9.简述薄层层析法分离糖类的原理?答:薄层层析的实质就是吸附层析,也就 是在铺有吸附剂的薄层上,经过反 复地被吸附剂吸附以及被扩展剂扩展的过程。而吸附剂对不同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从而使糖在薄层上的泳动速度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 10.等电点的定义?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有哪些特点? 答:当溶液的PH为一定数值时,其中的蛋白质正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 零,此时的PH值就是该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在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小。 11.在蛋白质显色实验的黄色反应中,反应原理是什么?实验结果为什么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黄色?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招生简介

2012年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学位招生简介 一、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基本情况 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前身是1984年组建的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中心,1989年更名为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是一个集农业科研、开发、推广、服务为一体的公益性正局级事业单位。 研究院下设六个研究所、两个中心及三个直属公司。即蔬菜科研所、畜牧兽医科研所、水产科研所、农业科研所、林业果树科研所、农业机械化科研所、农业干部培训中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中博生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慧都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现代都市农业规划设计院。 现有各类人员1068名,其中在职职工547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8人,其中高级职称145人(含正高27人),中级职称145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博士11人,研究生52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7人;享受省、市政府津贴35人;国家、省、市人才工程人选16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 从1984年建院以来,市农科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500多项,取得农业科技成果280余项,获国家、部省、市级科技奖244项。与此同时,取得国家新专利16项、产品登记4项、湖北省品种审(认)定36项。先后承担完成了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国家科技部、农业部、建设部、国家星火计划、国家引智项目、湖北省科技厅等省部以上项目30余项。正在实施的重大项目有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农业部“948”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重点项目、农业部蔬菜遗传与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项目、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由院蔬菜所主持承担的国家行业计划《甜菜夜蛾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及《水生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确立了市农科院在这两个研究领域国内的主导地位。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课程类型:制药工程专业必修 实验总学时:32课时 开设实验项目数:8个 适用对象:2017制药工程1、2班 实验教师:段志芳 一、实验目标及基本要求 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数据处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内容

三、成绩 包括实验时的表现(实验出勤、安全卫生、操作对错、损坏器皿情况等,占50%)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占50%),每个实验按总分为100分为满分进行打分,共8个实验,总评取平均值。 四、要求 (1)实验过程中同组人可以配合进行; (2)实验报告独立完成,同组人数据相同,不得抄袭他组数据;(3)实验过程若出现失误应向老师汇报后再进行重做; (4)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实验一植物组织中可溶性总糖的提取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可溶性总糖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可溶性总糖提取的基本原理。

3.掌握溶解、过滤、洗涤、定容等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可溶性糖是指易溶于水的糖,包括绝大部分的单糖、寡糖,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等。它们在植物体内可以充当能量的储存、转移的介质、结构物质和功能分子如糖蛋白的配基。总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的单糖的蔗糖、麦芽糖以及可能部分水解的淀粉。可溶性总糖提取方法包括:热水提取法、酶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等。其溶于热水,不溶于60%以上乙醇,所以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除去部分醇溶性杂质。本实验利用可溶性糖溶于水的特性,将植物磨碎,用热水将组织中的可溶性糖提取出来,结合实验二得到总糖浓度,已知溶液体积和原料重量,可以求出总糖含量。 三、实验用品 1.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精确到0.0g,配称量纸若干);可控温电 加热板或电炉或电热套或水浴锅均可。可共用。 2.玻璃器皿:研钵1套;100mL锥形瓶1个;25mL量筒1个;玻 璃棒1根;100mL烧杯2个;胶头滴管1支;过滤装置1套(铁架台1台+铁圈1个+玻璃漏斗1个+100mL容量瓶1个+洗瓶1个); 不锈钢刮勺1个;剪刀1把。此部分为每组所用,集中到小框里,放置各实验台上。 3.药品试剂:新鲜植物叶片;蒸馏水。 4.其他:9cm滤纸若干(与玻璃漏斗配套);纸巾若干;标签纸若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 (2005年制订,2010年8月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障研究生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2005年3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接受学历教育的研究生。 第三条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含休学)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含休学)一般3-4年,最长不超过6年;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研究生学习年限(含休学)一般5-6年,最长不超过8年。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基本学习年限内未能完成学业的,经导师、学院和研究生处批准,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延期毕业年限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 第二章入学与注册 第四条按照国家招生规定,经我校录取的研究生新生持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其它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必须向所在学院书面请假并附相关证明。请假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未准假逾期两周不报到者,或假满逾期两周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外,视为放

弃入学资格。 第五条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和学校招生规定对其政治、思想品德、文化、健康状况等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被录取者,无论何时发现,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或者学籍,退回原户籍所在地。情节恶劣的,报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六条入学体检复查由华中农业大学医院负责。对达不到入学体检标准的新生,取消其入学资格;对患有疾病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新生,经本人申请,学校批准,可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的新生应在申请被批准后两周内办理离校手续。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自理。无故不办理离校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应当在下一学年开学前,持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病愈诊断证明和体检表以及所在地街道(乡)等单位开具的学生行为表现证明,向学校招生办公室提交入学申请,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入学体检要求,学校复查合格后,可以按当年新生办理入学手续。 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逾期两周不办理入学手续者,被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不享受在校生或休学生待遇。学校不对学生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发生的事故负责。保留入学资格期间,如有严重违法乱纪行为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七条每学期开学时,已取得学籍的研究生持研究生证,在校历规定的时间内到所在学院办理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者不予注册。确因在校外从事科研、调研、撰写论文、实践等工作,不能按期注册的,应当事先履行暂缓注册手续,

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微生物学》课程-试题(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畜牧微生物学A 姓名: 学年学期:2004-2005-1 学号: 考试时间:2004-01-18 班级:动物科技学院2002级1-4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一. 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 共10分) 1.创造了低温消毒法的是____。标准答案:B A. 荷兰人吕文虎克 B. 法国学者巴斯德 C. 德国学者柯赫 D. 德国学者贝哲林克 2.酵母菌属____。标准答案:B A. 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B. 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 多细胞原核微生物 D. 多细胞真核微生物 3.对乙醇这个药剂来说,其消毒效果最好的浓度是____。标准答案:C A. 25% B. 55% C. 70% D. 95% 4.____含量越高,青贮饲料的品质越差。标准答案:B A. 乳酸 B. 丁酸 C. 酒精 D. 醋酸 5.类毒素具有____。标准答案:C A. 免疫原性和毒性 B. 非免疫原性和毒性 C. 免疫原性和非毒性 D. 非抗原性和非毒性 6.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拉丁文命名正确的为____。标准答案:C A. staphylococcus aureus B. Staphylococcus Aureus C. Staphylococcus aureus D. staphylococcus Aureus 7.担子菌是以产生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标准答案:C A. 节孢子 B. 分生孢子 C. 担孢子 D. 孢子囊孢子 8.沙门氏菌的吲哚试验为阴性,说明该菌不能分解____。标准答案:D A. 葡萄糖 B. 胱氨酸 C. 吲哚 D. 色氨酸 9.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产生____菌落,据此可与沙门氏菌(Salmonella)相区别。标准答案:C A. 白色 B. 黄色 C. 红色 D. 无色 10.下面有关黄曲霉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标准答案:A A. 不耐热 B. 难溶于水 C. 具有荧光性 D. 没有免疫原性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担子菌的三大特点是____。标准答案:ABC

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介绍

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介绍 2013年研究生考试已经告一段落,出国留学考研网为14年考生 提供华中农业大学介绍相关院校信息及专业简介,帮助考生在复习 之初建立明确的目标院校,有针对性的进行后期复习。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始于清朝光绪年间湖广总督张之洞1898年创办的湖北农务学堂,后几经演变,于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中山大学等六所大学的 农艺系合并成立华中农学院农学系,下设农学、植保、土化三个专业。1954年在农学、植保、土化三个专业的基础上设立农学系、植 保系、土化系。农学系和植保系师资力量雄厚,汇聚了一批知名专 家在此任教,有二级岗教授杨新美、胡仲紫、章锡昌、刘后利等。 随着学校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在学校院系与学科调整过程中,原 农学系和原植物保护系于2002年7月合并,成立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学院现设作物遗传育种系、农学系和植物保护系,下设作物育种学、遗传学、作物栽培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植物生理生化、 农业气象学、农药学和应用真菌学9个教研室,专任教师118人, 开设植物科学与技术(含种子工程)、农学、植物保护(含植物检疫)3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1600余名,研究生800余名, 留学生13名,继续教育学生580余名。 二、学科优势明显,培养条件优越 学院现有作物学与植物保护学两个一级学科,其中:作物学(含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国家21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2002年 作物学评估排名第一;植物保护学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植物病 理学被评为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学院建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13个硕士学位授 予权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备人才培养体系。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要求 1.学生做实验前必须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做好实验预习,无实验预习报告者不 许进入实验室。每大组实验人数28人,4人一小组。 2.实验试剂的配制,现场由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完成。学生在试剂配制过程中, 掌握试剂配置的基本步骤,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3.实验室所有设备都必须按说明书使用,器皿要小心使用,按规范要求操作, 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4.卫生要求:每次试验完毕小组成员务必将本试验台及地面收拾整洁,器皿摆 放整齐有序,如哪组成员发现没有搞好自己组的环境卫生,这次试验的所有组员的实验报告都会扣分。 一、10食品科学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项目表 1. 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4学时) 2. 蛋白质的功能性质(4学时) 3. 牛奶中酪蛋白等电点测定和氨基酸的分离鉴定(4学时) 4. 或果胶的提取(4学时) 5. 酶的性质实验(4学时) 实验总课时:16学时

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淀粉的显色、水解和老化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淀粉水解的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方法。 3、淀粉的老化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淀粉与碘的反应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这些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很高,可以用作鉴别淀粉的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也可以用它来分析碘的含量。纺织工业上用它来衡量布匹退浆的完全度,它还可以用来测定水果果实(如苹果等)的淀粉含量。 近年来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如X射线、红外光谱等)研究碘跟淀粉生成的蓝色物,证明碘和淀粉的显色除吸附原因外,主要是由于生成包合物的缘故。直链淀粉是由α-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螺旋状的长长的螺旋体,每个葡萄糖单元都仍有羟基暴露在螺旋外。碘分子跟这些羟基作用,使碘分子嵌入淀粉螺旋体的轴心部位。碘跟淀粉的这种作用叫做包合作用,生成物叫做包合物。 在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中,每个碘分子跟6个葡萄糖单元配合,淀粉链以直径0.13 pm绕成螺旋状,碘分子处在螺旋的轴心部位。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的颜色,跟淀粉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在一定的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随聚合度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包合物的颜色的变化由无色、橙色、淡红、紫色到蓝色。例如,直链淀粉的聚合度是200~980或相对分子质量范围是32 000~160 000时,包合物的颜色是蓝色。分支很多的支链淀粉,在支链上的直链平均聚合度20~28,这样形成的包合物是紫色的。糊精的聚合度更低,显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等。下表就是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 表 2-1 淀粉的聚合度和生成碘包合物的颜色 淀粉跟碘生成的包合物在pH=4时最稳定,所以它的显色反应在微酸性溶液里最明显。 2、淀粉的水解淀粉是一种重要的多糖,是一种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虽属糖类,但本身没有甜味,是一种白色粉末,不溶于冷水。在热水里淀粉颗粒会膨胀,有一部分淀粉溶解在水里,另一部分悬浮在水里,形成胶状淀粉糊。淀粉进入人体后,一部分淀粉收唾液所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麦芽糖;余下的淀粉在小肠里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进行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在肠液中麦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为人体可吸收的葡萄糖,供人体组织的营养需要。反应过程为:(C6H12O5)m→(C6H10O5)n→C12H22O11→C6H12O6 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华中农业大学考研微生物英语题库

Test 1: Development of Microbiology 1 Multiple Choice (choose one answer) 1.The fundamental unit of all living organisms is the Membrane cell nucleus cell wall https://www.360docs.net/doc/909067695.html,anisms that do not contain a true nucleus are referred to as fungi eukaryotic prokaryotic nankaryotic 3.The three kingdom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organisms was proposed by Pasteur Bacon Winogradsky Woese 4.Fungi differ from bacteria in a number of characteristics. The cell walls in fungi are composedof , while the cell walls of bacteria are composed of peptidoglycan Chitin phospholipids protein glucosamine 5.The first microscopes were developed by Ehrlich Metchnikoff Leewenhoek Lister 6.Control of microbial infection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chemical or immune mechanism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production of an antibiotic is credited to: Lister Fleming Ehrlich Koch 7The term "antibiotic" means a substance produced by the laboratory that kills or inhibits other microorganisms a substance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s that kills or inhibits molds a substance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 that kills or inhibits other microorganisms a substance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s that kills or inhibits cancer cells 8 The first documented use of a vaccine for smallpox was reported by the English physician Lister .Florey Fleming Jenner 9 Active immunity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passive immunity in that the former requires: development of antibodies in one's own body by stimulation with external antibodies development of antibodies in one's own body by stimulation with external antigens Flemingdevelopment of antibodies in a foreign host and transfer to one' s own body development of antigens in one's own body by stimulation with external antibodies 10The process of nitrification by bacteria described by Winogradsky converts ammonia to nitrate ions nitrate ions to ammonia N2 to ammonia ammonia to urea 11The transfer of DNA from one organism to another through the use of a viral vector is referred to as Electroporation conjugation transformation transduction 12The genetic material of a bacteria is located in the molecule: RNA DNA protein lipid 2 Fill in the Blank https://www.360docs.net/doc/909067695.html,anisms that contain a true nucleus are called_______ 2.Bacteria do not have a true nucleus and are considered _______ 3.. Bacteria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_______and the ______ 4._______ are organisms that can grow without using molecular oxygen. 5. Microorganisms that can synthesize complex organic compounds from CO2:are called _______.

生物化学实验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月二〇一五年月

实验一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一、实验目的 通过氨基酸的分离,学习纸层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纸层析法是用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层析法。滤纸纤维上的羟基具有亲水性,因此吸附一层水作为固定相,而通常把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纸层析法是根据不同氨基酸在两相间的分配比不同而进行分离的:在固定相分配的比例大的氨基酸,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慢,而在流动相分配的比例大的则随流动相流动的速度快。层析溶剂由有机溶剂和谁组成。 物质被分离后用比移值(Rf值)来衡量各组分的分离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得到: Rf=a\b 其中:a为原点到层析点中心的距离(cm),b为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cm)。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种物质的Rf值是常数。Rf值最大等于1,即该组分随溶剂一起上升,Rf值最小等于0,即该组分基本上留在原点不动。Rf值的大小与物质的结构、性质、溶剂系统、层析滤纸的质量和温度等因素有关。本实验利用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三、实验药品、实验器材 1.扩展剂:将20mL正丁醇和5mL冰醋酸放入分液漏斗中,与15mL水混合,

充分震荡,静置数分层后,放出下层水相。取分液漏斗内的扩展剂约5mL 置于小烧杯中作为平衡溶剂,其余的倒入杯中备用。 2.氨基酸溶液:赖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溶液及它们 的混合液(各组分浓度均为0.5%),各5mL。 3.显色剂:0.1%水合茚三酮正丁醇溶液。 4.层析缸:毛细管,喷雾剂,培养皿,层析滤纸,分液漏斗,针,线。 四、实验方法 1.将盛有平衡溶剂的小烧杯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使展开剂达到饱和。 2.取层析滤纸(长22cm,宽14cm)一张。在纸的一端距边缘2cm处用铅 笔画一条直线,在此直线上每间隔2cm作一记号。 3.点样:用毛细管将氨基酸样品分别点在这6个位置上,吹干后再点一次。 注意没点再纸上扩散的直径最大不超过3mm。 4.扩展:用线将滤纸沿长边缝成筒状,纸的两边不能接触。将盛有约20mL 扩展剂的培养皿迅速置于密闭的层析缸中,并将滤纸直立于培养皿中。 点样的一端在下,滤纸下端侵入扩展剂0.5cm为宜,并且注意扩展剂的 页面需低于点样线1cm。待溶剂上升15~20cm时即取出滤纸,用铅笔描 出溶剂前沿界限,自然干燥或用热风吹干。 5.显色:层析滤纸用喷雾器均匀喷上0.1%茚三酮正丁醇溶液;然后置烘箱 中烘烤5min(100)或用热风吹干即可先出各层析斑点。 6.计算各种氨基酸的Rf值。 7.注意事项:实验过程应带带胶手套,不可用手直接接触滤纸,以防止皮 肤分泌物的污染。 五、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 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1%淀粉溶液100 mL %糠醛溶液100 mL 浓硫酸 500 mL 4、实验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糠醛溶液各1 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塞氏试剂:%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 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4、实验操作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方案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 复试录取方案(第一轮) 根据学校关于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1.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复试、录取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实施监督和审核 组长:程运江 副组长:张斌、蔡江 组员:各学科首席专家、刘继红、张俊红、产祝龙、倪德江、吴雪飞、郑波 秘书:张欣 2.各二级学科专业成立复试专家小组(简称:复试小组),复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学科首席专家任组长,全面负责本学科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其中1名教师负责英语口语考试,1名秘书负责复试记录和全程摄像、组织联络等工作。 各复试小组负责根据本学科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分别确定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类型考生复试的具体内容、命制复试试题、确定评分标准、程序,核定复试成绩,写出评语并提出是否录取的意见。 复试小组应遴选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的人员参与复试工作,遵守学术回避原则。组长在复试前应向参与复试的所有人员宣讲政策、纪律和复试工作基本规范,使其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小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 3.受理申诉电话:027-87281212027-87281532 申诉邮箱:caij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909067695.html, hafu@https://www.360docs.net/doc/909067695.html, 4、招生复试信息公布平台: 学院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09067695.html,/info/1080/4564.htm 学校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09067695.html,/info/1008/5336.htm 二、复试资格线及指标分配 各学科复试小组复试资格线确定后学院会陆续在学院网站信息公布平台进行更新。各二级学科专业原则上按照招生指标的120%-180%的比例确定复试人数,对第一志愿考生进行复试及选拔。同一学院同一专业,非全日制与全日制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分数线相同。 三、复试的形式和内容: (一)形式 1.各专业复试方式:笔试占复试成绩的40%,面试及实践环节占40%,外语测试占20%。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硕士试卷1999-2004

清单: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 华中农业大学一九九九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纸 课程名称:微生物掌共3页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本上,不得写在试题纸上。 一、.是非判断题(正确“√”,错误‘‘×”,每题1分) 1.中间体(Mesosome)是由细胞膜内陷折叠形成的袋状或颗粒状结构。( ) 2.枝原体(Mycoplasma)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胞生物。( ) 3.原生动物是多细胞、无细胞壁和能够自由活动的一类微生物。( ) 4.一种病毒只含有单一类型的的核酸。( ) 5·光合细菌与蓝细菌相同,它们都具有光合色素,进行非环式光合磷磷化作用。( ) 6·酒精发酵是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生成酒精的过程,典型的酒精发酵是在酵母菌作用下进 行的。( ) 7.在没有高压蒸气灭菌设备情况下,不可能进行培养基质的彻底灭菌。( ) 8·转化(transformation) 是指供体菌的DNA片段或质粒DNA转移到受体菌,并组合到基因 组中的过程。( ) 9.金黄色葡萄球菌为G+,具有周生鞭毛。( ) 10. 所有放线菌都具有发达的基内茵丝和气生菌丝。( ) 二、填空题(30分,每空0.5分)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异在于(1) 、(2)和(3)。 2.肽聚糖是(4) 特有的一类大分子复合物。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它是由(5) (6)与一种(7)和一种(8)的四个亚单位交联而成-的多层次网状结构。 磷壁酸是(9)中所特有的成分。 j 3.脂多糖是(1 O) 所含有的一种化学成分。它由(1 1) 、(1 2) 、(1 3) 三部分组成。: 4·细菌的芽胞是某些细菌在生活周期的特定阶段形成的(14)体。芽胞形成过程可分为 (1 5) 、(1 6) 、(1 7) 、(1 8) 、(1 9) 、(20) 和(2 1) 七个阶段。芽胞对不良环境因子的抗性主要由于(22) 、(23) 和(24) 。5·真菌的有性繁殖产生有性孢子,包括(25)孢子、(26) 孢子、(27)孢子、 (28) 孢子、(29) 孢子。有性孢子产生过程一般包含(30)、(31)(32)几个阶段。 6.根据获取能源、碳源和供氧体的方式,微生物原则上可区分为(33)、(34)、(35)和(36)。 自然界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属于(3 7) 型。 7·细菌的基因重组可以由三神方式产生,即(3 8) 、(39) 、和(40) 。真菌除了正常的有性生殖外,还有二个特殊的遗传系统也可以引起遗传变异,即(41) 、

生物化学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基础部

实验一酪蛋白的制备 一、目的 学习从牛乳中制备酪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牛乳中主要的蛋白质是酪蛋白,含量约为35g/L。酪蛋白是一些含磷蛋白质的混合物,等电点为4.7。利用等电点时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牛乳的pH调至4.7时,酪蛋白就沉淀出来。用乙醇洗涤沉淀物,除去脂类杂质后便可得到纯的酪蛋白。 三、器材 1 、离心机2、.抽滤装置 3、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 4、电炉 5、烧杯 6、温度计. 四、试剂与材料 1、牛奶2500mL 2、95%乙醇1200mL 3、无水乙醚1200mL

4、0.2mol/L pH 4.7醋酸—醋酸钠缓冲液3000mL 5、.乙醇—乙醚混合液2000mL 五、操作 1、将100mL牛奶加热至40℃。在搅拌下慢慢加入 预热至40℃、pH 4.7的醋酸缓冲液100 mL。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调pH至4.7。将上述悬浮液冷却至室温。离心15分钟(3 000r/min)。弃去清液,得酪蛋白粗制品。 2、用水洗沉淀3次,离心10分钟(3000r/min), 弃去上清液。 3、在沉淀中加入30mL乙醇,搅拌片刻,将全部悬 浊液转移至布氏漏斗中抽滤。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洗沉淀2次。最后用乙醚洗沉淀2次,抽干。 4、将沉淀摊开在表面皿上,风干;得酪蛋白纯晶。 5、准确称重,计算含量和得率。 含量:酪蛋白g/100mL牛乳(g%)

得率: 测得含量 100 % 理论含量 思考题 1、制备高产率纯酪蛋白的关键是什么? 实验二小麦萌发前 后淀粉酶活力的比较 一、目的 1.学习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习测定淀粉酶活力的方法。 3.了解小麦萌发前后淀粉酶活力的变化。 二、原理 种子中贮藏的糖类主要以淀粉的形式存在。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C6H10O5)n +nH2O nC12H22O11 麦芽糖有还原性,能使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扬酸。后者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