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光学分析法导论全

光学分析法导论全
总结词
光学分析法在医学诊断领域中具有重要价值,可用于生物组织成像、药物代谢和 疾病诊断。
详细描述
光学分析法可以用于荧光成像、光声成像等技术手段,对生物组织进行无损检测和 成像,同时还可以用于药物代谢和疾病诊断,为临床医学提供有力支持。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光学分析法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广泛,可用于 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质量检 测。
VS
详细描述
通过光谱分析和图像处理等技术手段,可以 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情况,同 时还可以检测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和营养成 分,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第五小节
光学分析法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光学分析法的发展趋势
光学分析法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光学分析法在生物分子检测、细胞成像和 组织分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机原则 实验对象的分配和实验顺序的安排应随 机进行,减少系统误差。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准备
确定实验目的、选择适当的仪器和 试剂、准备实验材料等。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控制 实验条件,确保实验的一致性。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 实验条件、仪器读数、观察结果等。
实验清理
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实验场地,确 保实验室整洁。
光的吸收、发射和散射
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通过测量不同 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确定物质的存在和浓度。 吸收光谱法 通过测量物质发射的光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的分析和鉴别。 如原子发射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 利用物质对光的散射特性进行粒径分析和浓度测量。如动态光 散射法和静态光散射法。 散射光谱法
光学分析法的未来展望

光学式分析法

光学式分析法

干扰物质的影响:干扰物本身颜色
干扰物与显色剂生成有色物质
干扰物与金属离子、显色剂生成稳定的无色物质
消除办法
添加掩蔽剂或将干扰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去
仪器误差:
光源的不稳定:电压或电流波动引起误差。 解决办法:采用恒流源或双光路系统。
光的单色性的影响: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和分析准确度,采用 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单色光,光的单色性越好分析精度越高。
灵8
敏 度
6
随频率的不同而变化 4
的现象。
2
光电特性:当光电管阴极和阳极间加一定 400 600 电压时,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光
800 1000 λ(nm)
通量的关系 灵敏度:单位光通量产生的光电流值
光 电
积分灵敏度:以一定色温的白光照射光电管
流 uA
阴极时产生光电流的大小来衡量
单位:uA/lm;真空式:20~80uA/lm;充气式:
波长差Δλ衡量,其值越小越
好,常规值在30~100nm,干涉
滤光片其值可小于5nm
T
T
复合滤光片:由两块有色玻璃 Tmax
联合使用
滤光片选择:滤光片透光率最大T的max/2
波长与溶液最大的吸 收波长相同或相近
λ(nm)
λ(nm)
互补原则、根据已知的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选
择滤光片、曲线法
2.棱镜:
硅光电池:在光照射下硅中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变 成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穿过阻挡层,经外电路到 达集电环
硅光电池的硅光电流与入射光光通量的线性关系比硒 电池好,灵敏度比硒电池高10倍,响应快波长范 围400~1200nm,灵敏对波峰在780nm
滤光片的单色光比棱镜或光栅的单色性差,另外狭缝越宽 光的单色性越差,但过窄光线太弱,不能满足测量的需要,

光学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光学分析法---概述

光学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法光学分析法---概述
23
激光光源
激光光源具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高亮度及 相干性好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光谱分析的灵 敏度和分辨率。常用的激光器有气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及半导体激光器。 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应用于Raman光谱、荧光光 谱、发射光谱、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等领域。 气体激光器:如氦氖激光器(632.8nm)和氩离 子激光器(514.5nm,488.0nm) 固体激光器:红宝石(掺Cr3+的Al2O3)激光器 (694.3nm)和Nd:YAG(掺钕的钇铝石榴石)激光 器(1064nm)

26
棱镜单色器
棱镜单色器使用棱镜为分光元件。棱镜的作用是把 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同一介 质中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波长短的光折射率大,波 长长的光折射率小。因此,平行光经色散后按波长 顺序分解为不同波长的光,经聚焦后在焦面的不同 位置成像,得到按波长展开的光谱。 在400nm ~ 800nm波长范围内,玻璃棱镜比石英棱 镜的色散率大。使用玻璃棱镜更合适。但在200nm ~ 400nm的波长范围内,由于玻璃强烈地吸收紫外 光,无法采用,故只能采用石英棱镜。 由于介质材料的折射率n与入射光的波长有关,因 此棱镜给出的光谱与波长有关,是非均排光谱。
3
原子能级和分子能级
2p 分子的电子能级 2s 分子振动
1s
原子能级
分子能级
分子转动
4
光谱分析法分类
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荧光光谱 电磁波谱与跃迁能量 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 常用的光学分析法
5
发射光谱法和吸收光谱法
物质通过电致激发、热致激发或光致激发等激发 过程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或分子M* ,当从 激发态过渡到低能态或基态时产生发射光谱。 M* M + hv 通过测量物质的发射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做发射光谱分析法。 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 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的能量满足△E = hv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 M + hv M* 通过测量物质的吸收光谱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做吸收光谱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
光学分析法是根据物质发射的电磁 辐射或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 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化学方法。 这些电磁辐射包括从射线到无线电波 的所有电磁波谱范围(不只局限于光学 光谱区)。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的 方式有发射、吸收、反射、折射、散射、 干涉、衍射、偏振等。
1.红外光谱法 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3.分子发光分析法 4.原子吸收光谱法 5.原子发射光谱法 6.核磁共振波谱法
(1)测定: 用四氯化碳做溶剂, 分别配制100ml/L 正十六烷100mg/L 姥鲛烷和400mg/L甲苯 溶液。 以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用1cm 石英池,分别测量正十六烷、姥鲛烷和甲苯三种 溶液在2930cm-1 、 2960cm-1、3030cm-1处的吸光度A2930、A2960、A3030 三种物质的代用符号分别为:正十六烷-H、姥鲛烷-P 和甲苯-T。
(1)测定: 以四氯化碳作参比溶液,使用适当光程的比色皿, 即:1cm 石英比色皿测试样品范围为100~400mg/L、 4cm 石英比色皿测试样品范围0~100mg/L, 将萃取液和硅酸镁吸附后的滤出液倒入石英比色皿, 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的样品室, 测2930cm-1 、 2960cm-1、3030cm-1三个波长处的样品吸光度并计算总萃取 物和石油类的含量。 (2)空白试验: 以纯水代替试样,加入与测定时相同体积的试剂, 并使用相同光程的比色皿,按(1)中测定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油类物质,测定总萃取物, 然后将萃取液用硅酸镁吸附,经脱除动植物油后测定石 油类含量,总萃取物和石油类的含量均 以波长分别为2930cm-1,2960cm-1,3030cm-1谱带处的吸 光度A2930,A500ml 的细口瓶,瓶中加入处理好的活性碳和硅酸 镁各300g,加入2500ml要处理的四氯化碳,盖好盖后震荡 2min,静止30min 或1h将瓶中的四氯化碳倒入放在有120 目筛网的漏斗中,取样后在光谱仪上扫描,得到谱图合格 后即可放入干净的磨口瓶中保存备用。四氯化碳的谱图不 合格时,说明吸附剂已饱和,应停止使用,重新放入新的 吸附剂。 (2)萃取: 根据四氯化碳具有溶解油脂好,不溶于水的特性, 对水中的油份进行有效地萃取。将一定体积的水样倒入分 液漏斗中,加盐酸酸化至pH≤2,用20ml 四氯化碳洗涤采 样瓶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约20g 氯化钠充分振荡2min。 经常开启活塞排气,静止分层后将萃取液经已放置10min 厚度无水硫酸钠的玻璃砂芯漏斗流入容量瓶内,用20ml 四氯化碳重复萃取一次,取适量的四氯化碳洗涤玻璃砂芯 漏斗,洗涤液一并流入容量瓶,加四氯化碳稀释至标线定 容,摇匀。

光学分析方法范文

光学分析方法范文

光学分析方法范文吸收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于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吸收光谱,可以确定物质的浓度、成分和结构等信息。

吸收光谱法广泛应用于分子光谱学和分析化学领域,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

荧光光谱法基于物质受到激发后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现象,通过测量样品荧光光谱的强度和峰位,可以得到物质的特征信息。

荧光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非破坏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环境监测等领域。

拉曼散射光谱法基于样品中物质分子的振动和旋转引起的光子散射现象,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的强度和频移,可以得到物质的结构和成分信息。

拉曼光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检测灵敏度和光谱特征鲜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

光散射法是利用样品对入射光的散射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散射法可以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方向,来得到样品的形态、尺寸和相对分子质量等信息。

常见的光散射法包括动态光散射法、静态光散射法等,广泛用于材料科学、胶体化学等领域。

自发荧光光谱法是利用样品中自发发射的荧光进行分析的方法。

自发荧光光谱法通过测量样品发射光的强度和频率,可以得到物质的结构和成分信息。

自发荧光光谱法广泛应用于分子光谱学、生物荧光探针、荧光显微镜等领域。

偏振光谱法是利用样品对于偏振光的旋转、吸收、散射等引起的光学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测量样品对于不同偏振光的吸收或散射光强度的差异,可以得到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信息。

偏振光谱法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

综上所述,光学分析方法是一种快速、准确且非破坏性的样品分析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推广,光学分析方法将在各个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学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光学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

光学分析法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光学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光的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基于光的吸收、散射、发射等现象,通过对光的测量和分析来获得样品的信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学分析法及其原理。

1.1 吸收光谱分析法吸收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样品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来分析样品的成分或浓度。

当光经过样品时,样品中的物质会吸收光的能量,吸收的程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光的透射率或吸光度,可以推断样品中各组分的浓度。

1.2 散射光谱分析法散射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样品对入射光产生的散射进行分析。

样品中的微粒会散射光线,散射光的强度和颜色与样品中微粒的特性相关。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可以研究样品的颗粒大小、浓度和形态等信息。

1.3 发射光谱分析法发射光谱分析法是通过样品受激后发射出的光来分析样品的成分或性质。

当样品受到外部激发光的作用,其内部的原子或分子会跃迁到激发态,并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

通过测量发射光的强度和波长,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及其浓度。

2. 应用光学分析法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

2.1 环境监测光学分析法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大气污染分析、水质监测等。

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散射,可以分析出大气中的气体浓度、水中的溶解物浓度等信息,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生物医学光学分析法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荧光显微镜、光声成像等。

通过测量样品发射的荧光信号或受到激光激发后的声波信号,可以获得生物样品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信息,从而应用于细胞生物学、病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诊断。

2.3 食品安全光学分析法可以用于食品安全领域的污染物检测和成分分析。

例如,通过测量食品中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散射来检测农药、重金属等的残留量,或者分析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品质。

2.4 材料科学光学分析法在材料科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红外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

通过测量样品对不同波长或频率光的吸收、散射或发射,可以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质和组成,从而指导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

《光学分析法概述》课件

《光学分析法概述》课件

光学分析法通常是非接触性的,不会对被 检测物质造成破坏或污染,这对于某些脆 弱的样品或环境十分重要。
实时监测
远程操作
光学分析法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对于快速 变化的过程或事件能够迅速响应。
在某些情况下,光学分析法可以通过远程 操作进行,无需直接接触被检测物质,增 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缺点
对光源和探测器的依赖 光学分析法通常依赖于特定波长 或光谱范围的光源和探测器,而 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能 会影响分析结果。
荧光光谱仪通常由光源、激发滤光片、单色器、样品池、发射滤光片和检测器组成,能够测量荧光物质 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从而分析荧光物质的性质和组成。
荧光光谱仪在生物学、医学、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可用于分析生物样品、药物、污染物 等样品。
拉曼光谱仪
拉曼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拉曼散射光谱的仪 器。
《光学分析法概述》ppt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光学分析法简介 • 光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常用光学分析仪器介绍 • 光学分析法的优缺点 • 光学分析法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光学分析法简介
光学分析法的定义
光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分析方法。它利用光的吸收、发射 、散射、折射等特性,结合各种光学器件和测量技术,实现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目的。
光的散射与干涉
光的散射
当光通过物质时,物质中的微小颗粒 会使光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和方 向与颗粒的大小、形状和折射率有关 ,可据此分析物质的粒度和分布。
光的干涉
两束或多束光波在空间相遇时,会因 相位差而产生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利 用光的干涉现象可进行光学干涉测量 和干涉光谱分析。

材料分析方法总结

材料分析方法总结

材料分析方法总结材料分析方法是指一套用于对材料进行结构、成分、性能等方面的分析与测试的手段和技术。

材料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工程师等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材料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的材料分析方法进行总结。

1.光学分析方法光学分析方法是利用光学原理对材料进行观测、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光学分析方法包括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观察材料的表面形貌、内部结构、晶体缺陷等,对材料的性能和结构进行分析。

2.物理分析方法物理分析方法是通过对物理性质的测量与测试来分析材料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分析方法包括热分析、电学测试、磁学测试等。

热分析方法可以通过对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行为进行测试,了解材料的热稳定性、热膨胀性等;电学测试可以通过测量材料的导电、绝缘性能等来了解材料的电学特性;磁学测试可以测量材料的磁性,包括磁化率、磁导率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材料的物理性质以及材料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3.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化学性质的测量与测试来分析材料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光谱分析可以通过测量材料对光的吸收、发射等来推断其成分,可以用来分析材料的种类、含量等;质谱分析可以通过测量材料中的分子或原子的质谱图谱来分析其化学成分;电化学分析可以通过测量材料在电场或电流的作用下的化学反应来分析其化学性质。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材料的成分、结构和化学性质等。

4.结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材料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等进行表征和分析来了解材料的性质和性能。

常见的结构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分析、核磁共振分析、电子衍射分析等。

X射线衍射分析可以通过测量材料对X射线的散射来推断其晶体结构;核磁共振分析可以通过测量材料中原子核的共振频率来了解其分子结构。

这些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分子结构、晶格缺陷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9 波长, nm
电磁辐射波谱图
光谱类型
波长范围
波数范围 --1106-5104
0.005-1.4A -射线发射光谱 X- 吸收、发射、荧 0.1-100A 光、衍射光谱 真空紫外吸收光谱 10-180 nm
量子跃迁类 型 核 内层电子
外层键合电 子 UV-Vis 吸收、发射 180-780 nm 5104-1.3104 外层键合电 及荧光光谱 子 0.78-300 红外吸收 1.3104-33 分子振动-转 m 拉曼散射光谱 动 0.75-3.75 mm 13-27 微波吸收 分子转动 3 cm 0.33 电子自旋共振光谱 磁场中电子 自旋 0.6-10 m 1.710-2-1103 磁场中核自 核磁共振 旋
电场
y = A sin(t + ) = A sin(2vt + )
磁场
传播方向
光的传播
1)波的叠加(Superposition)
y
t 频率相同的正弦波叠加得相同频率的合 成正弦波
1/1
1/1
1/()
频率不同的正弦波叠加得不同频率的非正弦波; 更多的正弦波叠加可形成方波
2)光波的衍射(Diffraction)
历史上,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
的作用,这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现在,光
谱方法已扩展到其它各种形式的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如声波、粒子束(离子和电子)等与物质的作用 。
电磁辐射的描述
1. 光的波动性 电磁辐射为正弦波(波长、频率、速度、振幅)。与 其它波,如声波不同,电磁波不需传播介质,可在真空中 传输。
非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相互作用时, 测量辐射的某些性质,如折射、散射、 干涉、衍射、偏振等变化的分析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光谱法。 如果按照电磁辐射和物质相互作 用的结果,可以产生发射、吸收 和联合散射三种类型的光谱。
3. 光谱组成
线光谱(Line spectra):
由处于气相的单个原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所产生的 锐线光谱,线宽大约为10-4A。 带状光谱(Band spectra): 由气态自由基或小分子振动 - 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 的光谱,由于各能级间的能量差较小,因而产生的谱线 不易分辨开而形成所谓的带状光谱,其带宽达几个至几 十个nm);
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光学分析法可分为光谱法和非光谱法两大类。
光谱法是基于物质与辐射能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 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 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光谱法可分为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
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 能级的变化产生的, 它的表现形式为线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原子发射光 谱法(AES)、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原子荧光光谱法 (AFS)以及X射线荧光光谱法(XFS)等。 分子光谱法是由 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 的变 化产生的,表现形式为带光谱。属于这类分析方法的有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分子荧 光光谱法(MFS)和分子磷光光谱法(MPS)等。
光学分析方法
第一章 光学分析方法导论
一、光学分析法及其分类 二、电磁辐射的描述 1. 光的波动性 2. 光的粒子性 三、电磁波谱 四、光谱仪器及其组成
1. 光源
2. 分光系统(棱镜和光栅、狭缝、光谱仪结构) 3. 吸收池 4. 光谱分析检测器
光学分析方法:
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电磁 辐射与 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 质的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
三、电磁波谱
31010 1021 3108 1019 3106 1017 3104 1015 3102 1013 3100 1011 310-2 109 310-4 波数, cm-1 107 频率,Hz
X 射线
可见
微波
射线
紫外
红外
无线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4
10-2
100
102
104
106
108

平行光束
单缝衍射
双缝衍射
衍射:当一束平行光通过窄的开口如狭缝时发生弯曲的现象。
3) 光的干涉(Coherent interference)
当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周相相等或周相 差保持恒定的波源所发射的相干波互相叠加时,会 产生波的干涉现象。通过干涉现象,可以得到明暗 相间的条纹。
4)光的折射(Refraction) 5) 光的反射(Reflection) 6) 光的传输(Transmission) 7)光的偏振(Polarization) 8)光的散射(Scattering)
2. 光的粒子性 当物质发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辐射被物质吸收时, 就会发生能量跃迁。此时,电磁辐射不仅具有波的特 征,而且具有粒子性,最著名的例子是光电效应现象 的发现。 1)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现象:1887,Heinrich Hetz(在光照时,两间隙间更 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 解释:1905,Einstein理论,E=h 证明:1916,Millikan(真空光电管)
4.电磁波的发射—光谱图
AES
电弧 , 火花 , 火 焰, ICP
能量
原子 , 离子 , 激发 原子*,离子 *,分子* 分子
基态 激发态
UV,VIS,IR 发射
原子,离子, 分子
基态
X-ray
2) 能态(Energy state)
量子理论(Max Planck,1900):
物质粒子总是处于特定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 即能量是量子化的;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粒子之间发生 能量跃迁时的能量差 E 可用 h 表示。 两个重要推论: 物质粒子存在不连续的能态,各能态具有特定 的能量。当粒子的状态发生变化时,该粒子将吸收或 发射完全等于两个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反之亦是成立的,即 E =E1-E0=h
线光谱
带光谱
连续光谱(Continuum spectra):
固体被加热到炽热状态时,无数原子和分子的 运动或振动所产生的热辐射,也称黑体辐射。通 常产生背景干扰。温度越高,辐射越强,而且短 波长的辐射强度增加得最快! 另一方面,炽热的固体所产生的连续辐射是红 外、可见及较长波长的重要辐射源(光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