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同盟会

合集下载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

国清朝末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一个统一的全国
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在推翻清政府、结束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
辛亥革命中起到重要作用,
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
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中文名
中国同盟会
别称
同盟会,中国革命同盟会
成立时间
1905年8月20日
成立地点
日本东京赤坂区
政治口号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
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中中文名
中国同盟会
别称
同盟会,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时间
1905年8月20日
成立地点
日本东京赤坂区
政治口号
现在中国要由我们四万万国民兴起
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

二、过程:
1、时间:1905.8.20 地点:日本东京 参加团体:华兴会(黄兴、宋教仁) 光复会(蔡元培、龚宝铨) 兴中会(孙中山) 除以上各团体骨干外还有其他一些团体、爱国 革命分子、华侨还有外国人等。 机关刊物:《民报》
2、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 权。”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即以革命的手 段推翻清朝满族贵族的统治,变半殖民地中国为民族独立 的中国。 “建立民国”(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即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 达到两个目的:其一,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悬殊 和贫富尖锐对立的社会现象;其二,为消除封建土地制度, “在土地方面实行国有化,以保证资本主义最迅速的发 展”。
谢谢欣赏
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
主讲人:彭传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历史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初步发展 。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5、时代要求: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全 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6、孙中山的个人作用。
三、历史意义
(1)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同盟会的成立,使全中国民主革命派有了统一的组织。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它的革命纲领使革命派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从而大 大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迅速高涨起来。正如孙中山所 说:“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者!”
、评价 ①进步性:它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 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 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②局限性: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 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 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第三章-同盟会

第三章-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的纲领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 ﹚
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B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 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 D 土地纲领 3 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是﹙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4 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思想是指﹙ ﹚ A 创立民国 B 平均地权 C 反对民族压迫 D驱除鞑虏
及革 其命 《烈 与士 妻林 书觉 》民
第二节
同盟会的建立和 革命形势的发展
本 节 提 要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革命党的武装起义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①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可 ②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能 性 ③经济基础:中国民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本主义的发展;
二:三民主义及其评价
1、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前提 核心
目的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2、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①进步性: 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反映资产阶级的 政治经济要求,反映了人民要求民族独 立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②局限性: 没提出反帝要求,没彻底的土地革命 纲领,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 任务
A
“鉴湖女侠” ——秋瑾
洒一 貂 不 去腔 裘 惜 犹热 换 千 能血 酒 金 化勤 也 买 碧珍 堪 宝 涛重 豪 刀 。, 。 ,
宝欧娜钻石戒指 /zh/jiezhi 宝欧娜钻石戒指
txd95tzu
伢子,你就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耿直一听姐姐说到哥哥被打,就哭开了,说:“小青姐姐,你是不知道啊,东伢子把我哥哥打坏了,他的一 条胳膊都不能动了!我也打他了,可是我的力气太小,打不坏他啊!”小青停止了哭泣,抽泣着问:“直子弟弟你说什么?东伢子,他打坏你哥 哥了?”外边的人相视一看,都松了一口气。耿英对弟弟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耿直是何等聪明啊,他继续哭着说:“不信你出来看看啊, 他们都在门口呢。”门里边传来“吧嗒”一声,耿英轻轻将门推开,拉着弟弟往旁边闪开,示意东伢子赶快进屋里去。看东伢子还憨憨地站在门 口犹豫着,耿英就用力推了他一把,说:“好你个东伢子,还不赶快给我姐姐赔不是去!你这胆儿也忒大了,居然敢抡拳头打她的兄弟!”东伢 子冷不丁被耿英这么用力一推,居然给单腿扑跪到了小青的面前。小青正好抡起双拳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叫着:“你,你怎 么能打我兄弟!你,你知道个啥呀!我要,打死你”东伢子也不躲闪,任凭小青的拳头雨点般落在头上、脸上、肩膀上耿英偷偷地笑了。她打趣 地轻声对小青说:“姐姐,你悠着点儿打啊。东伢子那么结实倒也不容易被打坏的,担心你的嫩拳头哟!”说完这话以后,耿英轻轻拉上屋门, 转身过来扶着哥哥,招呼大家去院子里坐着说话。乔氏心疼地看着耿正受伤的肩膀,满怀歉意地说:“唉,都怪我,没有早点儿把该问的都问清 楚,该说的都说清楚。要是早问了,早说了,就不会发生今儿个这些事情了。”耿老爹试探着问乔氏:“兄弟媳妇,这东伢子喜欢小青丫头的事 儿,你和白兄弟之前知道吗?”乔氏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唉,知道啊,早就知道的。本来嘛,这事情我和她爹也是同意的。说实话,东伢子 这孩子挺不错的,凡是做长辈儿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他的。可不知道为什么,小青这丫头就是死活不乐意。东伢子越是对她好,她就越发看东 伢子不顺眼。可这个既憨厚又倔强的东伢子呀,就是认了死理儿。除了小青,给他说谁家的丫头,他都不要。所以啊,事情就这么‘剃头挑子一 头热’,一直拖着。”看耿家父子们都没有接话,乔氏又叹息一声接着说:“唉,这说起来啊,自从去年八月里见到你们父子四个,这丫头就发 疯似地喜欢上了你这个英俊洒脱的大儿子。也怪我,我也很喜欢这伢子呢,一心盼望着耿正能给我家做女婿。因此啊,硬是把你们父子们挽留了 下来。他爹回来后,也很喜欢耿正,很敬佩耿大哥你的为人;当然啦,他也很喜欢你的丫头和小儿子。于是啊,才有了以后的事情。”耿英说: “我早就唉,其实啊,东伢子是一个很不错的后生呢!”乔氏感激地拉起耿英的手说:“英丫头啊,你小青姐姐今儿个能这么快就想

同盟会宣言

同盟会宣言

同盟会宣言摘要:一、前言二、民族危机三、同盟会的成立四、同盟会的纲领五、同盟会的组织结构六、同盟会与其他革命团体的关系七、同盟会的国际合作八、同盟会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正文:【前言】同盟会,全名为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 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为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本文将对同盟会宣言进行详细解读,以揭示其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民族危机】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我国正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一方面,列强势力不断入侵,瓜分中国领土,严重侵犯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内残酷镇压民众反抗,对外割地赔款,使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建立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民众进行反抗,已成为当时的历史任务。

【同盟会的成立】1905 年8 月20 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同盟会。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

同盟会成立后,迅速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核心,吸引了大量革命志士加入。

【同盟会的纲领】同盟会的纲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创立民国,即建立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即实行土地改革,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这些纲领反映了当时我国人民的迫切需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革命性。

【同盟会的组织结构】同盟会实行民主集中制,设总理、协理、评议、调查等职务,分别负责党务、行政、立法、监督等工作。

同盟会还设有政治部、军事部、外交部、宣传部等职能部门,以满足革命斗争的需要。

同盟会的组织结构既保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又充分发挥了党内民主,为我国革命政党的建设树立了典范。

【同盟会与其他革命团体的关系】同盟会成立后,积极联合其他革命团体,共同开展反清斗争。

这些革命团体包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它们在同盟会的领导下,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国家富强的目标而努力。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

中國同盟會主要組成成份
其他革命團體
共進會:共進會最初是由同盟會中分離出來的。

當時同盟會的領導人孫文,採用漸進式的革命方針,亦
即希望先從清帝國南部邊疆地區發動革命,再逐漸進入滿人統治的中心區,這種策略為許多人所批評,尤其許多參與者認為應由長江流域來發動革命。

1907年初,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15000元請孫文離開日本。

章太炎指責孫中山「私吞」款項,同盟會四分五裂。

最初同盟會的庶務幹事劉揆一希望以重組同盟會的方式來重新統一這些成員,但未能成功。

1907年8月18日張伯祥、鄧文翬、焦達峰、孫武、劉公等主要人物,在日本東京,開會討論後正式成立了共進會。

共進會的最初參與者大多是留日的軍校學生,有稍好的社會背景,大多來自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省份。

共進會成立後發表了白話文及文言文兩種宣言。

宣言道:「共進者,合各黨派共進於革命之途,以推翻滿清政權光復舊物為目的,其事甚光榮,其功甚偉大,其責任亦甚艱巨也。


文學社:清末武漢新軍中的革命團體。

成立於1909年陰曆正月初九武昌黃鶴樓。

宗旨是「興漢排滿,
推翻專制,驅逐滿奴,奪回漢室江山。

」發起人有張廷輔、劉復基、蔣翊武、李擎甫、沈廷楨、張筱溪、唐子洪、商旭旦、謝鳴岐、蕭良才、曹珩和黃季修等12人。

蔣翊武、劉復基為正副社長。

社址設在武昌小朝街85號。

中国同盟会在广西

中国同盟会在广西

农家之友2013.02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等人的宣传、联络和组织下,由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数个革命小团体组成的全国性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方针为政治纲领,并在同年10月由孙中山在其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将之归纳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得到了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知识分子的广泛拥护,广西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加了同盟会领导的革命活动。

早在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时,广西籍留日学生60多人就加入同盟会。

孙中山委任刘崛为东京同盟会广西分会会长。

在这期间,广西各地会党游勇数十万人起义,南以南宁、北以柳州为活动中心,横扫州府,斩杀官将,声威大振。

1906年1月,广西桂林即出现同盟会分会,并发行《漓江潮》等报刊。

广西著名会党首领王和顺(壮族)于1907年在越南与孙中山相识后,“得以闻治国大本,始知民族主义虽足以复国,未足以强国,必兼树国民主义,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根本,扫除专制不平之政治,建立民主立宪之整体,行土地国有之制度,使四万万人无一不得其所。

自守此主义之后,驱胡之志益切”。

清末,广西加入同盟会的壮族人士还有黄明堂、关仁甫、李幼卿、韦云卿、农实达以及旧桂系的首领陆荣廷等人。

自1905年起,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领导人孙中山多次授命同盟会领导人和革命同志,在全国各地发动起义。

1907年,孙中山、黄兴等经越南亲赴广西,在广西同盟会员和壮族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同年9月到1908年3月,孙中山、黄兴和广西著名会党首领王和顺、黄明堂等先后在广西的钦州、防城、镇南关及云南的河口领导了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极大地震慑了清朝和广西当局。

1909年,同盟会在南宁成立南宁支部,并通过报刊宣传革命,发展组织,联络民军新军,发动反帝爱国运动。

同盟会的建立

同盟会的建立

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没有本质 区别,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 治纲领的展开表述与完善,并使之系 统化,理论化的结果。
返回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具备了政党的基本特征:
统一的领导机构、
统一的机关刊物、
统一的革命纲领、
统一的较严密的组织
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
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
返回
命任务。
(一)驱除鞑虏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 朝,屡为边患……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 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
(二)恢复中华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 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 家。
民族主义
内容:就是要进行民族革命,一是反 对国内民族压迫,推翻满洲贵族推翻 清朝统治;二是主张独立,推翻帝国 主义走狗清王朝,暗寓反帝的意愿。
论战双方:革命派、保皇派 不要提倡西学、改
革教育制度
1、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论战内容: 2、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
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
论战实质:
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就中 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维论新 战派 实与 质顽 :固 两派 个
论战作用:
1、进一步宣传了民主阶革级命为思了想各自的 2、有力地推动了民主社革会命制发度展而进行
1911.4
萍乡 浏阳 醴陵 浙江 安徽
镇南关
广州
继续
刘道一
秋瑾 徐锡麟 孙中山 黄兴
黄兴 赵声
同盟会影响 下爆发的第 一次大规模 武装起义
规模和影响 最大的一次 起义
本课小节
本节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辛亥 革命的准备阶段的历史。通过学习了同 盟会成立及其政治纲领、三民主义、革 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和革命党人发动的 武装起义等内容,分别从组织上、政治 上、思想上、军事上方为辛亥革命到来 做好准备,极大地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 展,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高潮——辛亥革命即将到来。下节我 们将学习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 命的爆发。

历史趣闻兴中会与同盟会之间有什么关系?

历史趣闻兴中会与同盟会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兴中会与同盟会之间有什么关系?导语: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

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

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中国同盟会于1905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

其前身是华兴会和兴中会,除此之外还有复兴会、科学补习所等多个组织参加。

中国同盟会的根本政治要求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孙中山为其总理,黄兴为副总理。

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内涵核心应是“政党”,其性质是“资产阶级的”,这是它区别于旧式革命组织和同期其它革命团体的重要标志。

兴中会清末由孙中山创立的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4年(光绪二十年)夏,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被拒绝后,于秋间前往美国檀香山。

11月24日,20多个赞同孙中山主张的进步华侨,聚议成立兴中会,通过了孙中山草拟的《兴中会章程》。

1895年2月,孙中山等与香港辅仁文社的杨衢云、谢缵泰达成联合协议,于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筹划在广州举行起义。

总会几次集会,定同年九月九日重阳节(10月26日)举义;推杨衢云为会长。

重九前夕事泄,孙中山逃离广州,偕陈少白、郑士良东渡日本,创立兴中会横滨分会。

1896年,杨衢云创立兴中会南非分会。

1897年,陈少白创立台湾分会。

1899年,他又在香港筹办《中国日报》,年底创刊。

是为最早宣传反清革命的报纸。

1899年冬,孙中山、陈少白、梁启超等与唐才常、林圭谈论合作事。

后因双方分歧较大,合作之议遂寝。

不久?杨衢云辞去兴中会会长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简称同盟会,是1905年8月20日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日本
东京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革命政党。
20世纪初年,随着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的涌现,爱国运动的广泛开展,革命派的队伍也日益扩大,中国已处
于革命高潮的前夕。此时,中国革命面临着一个紧迫的课题,即亟需将分散的革命力量聚合
为一个统一的全国性政党,以促进革命的发展。亚洲方兴未艾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独立意识的形成,为此提供了客观条件。随着革命风潮的
勃兴,国内1904年前后成立了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在政治上、思想
上、组织上和干部上为建立全国性政党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1905年7月19日,孙中山从欧洲抵达日本,同在日本的革命团体领导人商组统一的革
命政党问题。他指出:“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
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
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义。”孙的主
张,得到了黄兴等多数人的支持。
7月30日,原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科学补习所、军国民教育会等团体的成员及
全国十多个省的留日志士70多人,在东京赤坂区三番黑龙会内召开建立统一组织的筹备会
议。会上,孙中山首先发表演说,阐明革命的理由、形势、进行方法及联合组织统一团体的
必要性,与会者一致赞成。在讨论团体的名称时,孙提议为“中国革命同盟会”,有人主张
叫“对满同盟会”。孙指出革命宗旨不专在对满,其最终的目的尤在废除专制,创造共和。
还有人提出此会为秘密组织,不宜明用“革命”二字。经反复讨论,遂定名为“中国同盟
会”,简称“同盟会”。在讨论政治纲领时,孙提议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为宗旨。有些人不同意把“平均地权”列为政纲,经过孙中山的耐心
解释,最后政纲获得多数通过。会议随即举行宣誓加盟仪式,并推举黄兴、陈天华、宋教仁、
马君武等8人负责起草同盟会章程,提交成立大会讨论。
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赤坂区灵南坂,借日本人阪本金弥的住宅召开成立大会,
到会者百余人。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同盟会总章》;确定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为同盟会宗旨;推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并选举
了总部各部负责人,推选了各省主盟人。依照《总章》的规定,同盟会总部设于日本东京,
按“三权分立”原则,下设执行部、评议部、司法部;黄兴被任为执行部庶务科总干事,居
协理(副总理)地位,总理外出时,代总理主持总部工作。章程规定在总部统一领导下,各地
分设支部;国内按地区设东、西、南、北、中五个支部,支部以下各省设立分会,支部部长
由总理指任,分会长由会员选举产生;国外设南洋、欧洲、美洲、檀香山四个支部,支部以
下各国设立分会。同盟会机关刊物是《民报》(原名《二十世纪之支那》,为华兴会机关刊
物,同盟会成立后易名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概
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同盟会成立后在孙中山领导下,努力开展各项活动和斗争,担负起了领导中国民主革命
的重任:同盟会本部分派的会员先后在国内二十一省市建立了支分会近70处,海外南洋及
欧美各地陆续建立同盟会支部、分会七八十个,革命派力量因而日益壮大;《民报》在章炳
麟、陶成章等主编下,由胡汉民、汪精卫等执笔,与主张保皇、由康有为、梁启超执笔的《新
民丛报》展开激烈论战,成为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随后海外各地同盟会报刊也开展对保皇
派的批判,从而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从1906—1911年,孙中山和同盟会本部积极
联络会党、新军等,先后发动了萍浏醴、黄冈、七女湖、防城、镇南关、钦州、廉州、河口、
广州新军、广州“三·二九”等反清起义,动摇了清廷统治基础。到武昌起义爆发,全国纷
纷响应,终于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同盟会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武昌起义后,同盟会总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迁至南京,旋又
迁回上海。1912年8月7日在宋教仁的组织下,同盟会、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
进会和共和实进会在北京合并改组为国民党,孙中山为理事长,宋教仁为代理事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