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血压新指南看降压治疗
我国及各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对比学习

血肌酐升高 蛋白尿(包括微量 白蛋白尿)
104umol/L
30-300mg/d
CKD
卒中/TIA/痴呆 心衰
√
√ √
√
√ √
√
√ √
√
√ √
/
心梗
心绞痛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
√
√ √ √
√
√ √ √ √
√
√ √ √ √
√
√ √ √ √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危险分层的依据
根据血压水平分级以及合并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 器官损害和并存的其它疾病,将高血压患者的危险程 度分为4层
利 尿 剂
布美他 尼 噻嗪类 中效 氢氯噻 嗪 吲哒帕 胺 苄氟噻 嗪 氯噻酮 保钾利尿 药 低效 碳酸酐酶 抑制剂 低效 60-70 93 90 65 2.5 25(总) 1.0-1.5 3--13
94-96
100 -
1-1.5 9-10 18 9 50-60
>90
螺内酯
乙酰唑 胺
>90
93 25(总)
难治性高血压中国专家共识

Hypertention;2005;456:10351041
6 RH的治疗
2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1 停用干扰血压的药物; 2 正确使用利尿剂; 3 合理的联合用药需要联合≧3种不同机制降压药物; 4 尽量应用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 晨峰血压以及 清晨高血压;提供24小时持续降压效果; 5 遵循个体化原则
Lancet;2005;3669489:895906 N Engl J Med;2008;35923:24172428
2 RH的流行病学及患病率
200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 关于RH诊断 评估和治疗的科学声明中所述:小样本研究显示;RH的患病率在普通门诊中约为5% 参考近几年的临床试验结果;结合来自经常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的数据以及高血压研究中心得现有数据;推算RH的现有患病率为5%30%
4 RH的诊断方法
2 鉴别影响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进一步排除假性RH:
①血压测量方法不正确; ②治疗依从性; ③是否服用影响血压的药物; ④生活方式因素; ⑤是否存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不充分; ⑥寻找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
5 RH中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
RH中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种类:
引起难治性高血压的5类常见疾病: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3肾实质病 4肾血管性高血压; 5嗜铬细胞瘤;
肾血流量
肾脏和全身
颗粒
肾素
Lancet;2012;3809841:591600
4 RH的诊断方法 5 RH中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
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3
4 RH的诊断方法
1 血压测量作为主要诊断手段:
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完整版)

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完整版)一、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级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
根据诊室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需要治疗吗?IDH是一种以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为特征的高血压表型。
IDH在男性中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在腹型肥胖更常见。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降压药对IDH具有保护作用。
由于IDH与不良心血管结局关联的证据在年轻患者中比在老年患者中更充分,因此对年龄<50岁的患者进行降压药物治疗也是合理的。
特别提醒:对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患者,应进行降压治疗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如何治疗?ISH定义为诊室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ISH患病率为30.33%。
ISH与心血管结局和死亡率的风险升高相关,即使1级ISH患者也是如此,在直立性高血压的ISH人群中则更为显著。
四、降压药是早晨服,还是夜间服?一般高血压患者通常应在早晨服用降压药。
早上与晚上服药降压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与早上服药相比,晚上服用降压药并不能带来更多心血管获益。
除非明确需要控制夜间血压升高,不应常规推荐睡前服用降压药。
五、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启动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主要取决于心血管风险,而非仅依据血压水平。
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六、心血管危险因素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伴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导致更多的脑卒中发生,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研究显示,控制血压的同时补充叶酸,可减少脑卒中发生的风险21%。
2、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长期控制血尿酸水平<360μmol/L;合并痛风发作者控制血尿酸水平<300μmol/L;不建议将血尿酸水平降至<180μmol/L以下。
2011年南非高血压指南的简介(续前)

进 展性 靶器 官损 害 的重度 高 血压 。此 类 患 者 应 密切 监 5 . 3 急性冠 状 动脉综 合 征 高 血压 伴 急性 心肌 缺 血 、 测, 休息 1 h后 重 测血 压 。第 二 次 测 量 血压 仍 较 高 , 启 不稳 定性 心 绞痛 、 急性 肺水 肿 患 者 , 应积 极 治 疗 。降 压
动两 种 药物联 用 治疗 , 包括 小剂 量 噻嗪类 利尿 剂 。1周 有 利 于减 轻 心 肌 缺 血 。硝 酸甘 油 减 少 心 肌耗 氧量 、 增 内随访 , 如有 必要 强化 治疗 。2 ~4周 内血 压未 被控 制 , 加 冠 状动 脉 血 流 , 对 此 类 患 者疗 效 显 著 。也 可 选 硝 普
建议 转诊 。
钠, 或 与硝 酸 甘油合 用 。
5 . 2 高 血压 急症 和 高血 压 亚 急症[ 1 。 ] 高 血 压 急 症 和 5 . 4 术后 高血 压 。 术 后 高血 压发 病 率 2 O ~7 5 。
高血压 亚 急症 是 严 重 的 临床 事 件 , 并无 明 确 的 血 压 界 术 前血 压控 制 不佳 、 植 物神 经失 调 、 短 期 大量 饮 酒 或 咖
限, 通常收缩压 > 2 2 0 mm Hg 和 ( 或 )舒 张 压 啡 者 多见 。可 逆 的高血 压原 因包 括疼 痛 、 组织缺氧、 高 >1 3 0 mm Hg , 也 可发 生在 中等血压 水 平 患者 , 或 原来 血 容量 和低 血 容 量 、 持 续 性 呕 吐 或 焦 虑 。通 过专 家诊 血 压正 常 的 孕 妇 、 急 性 肾小 球 肾炎 患 者 。可 能 的 原 因 治 后效果 不 佳者 , 转 入重 症监 护 室 给予 注 射 药 物治 疗 。 包 括 患 者 依从 性 差 , 未 及 时监 测 血 压 、 未 能有 效 治 疗 、 3 O ~1 2 0 mi n内血 压 降 低 不 超 过 2 5 , 2 ~6 h内将 血 未 去除 继发 因素 等 , 妊娠 或术 前 也可 出现 高血 压 急 症 。 压 降至 1 6 0 / 1 0 0 mm Hg 。 静 脉 给药对 高血 压 急症有 效 。 口服 药 物包 括 血 管 紧 张 5 . 5 难 治 性高 血 压 难 治 性 或 顽 固性 高 血 压 指 尽 管 素转换 酶抑 制剂 ( a n g i o t e n s i n c o n v e r t i n g e n z y me i n - 用包 括利 尿 剂在 内 的 3种 足 量 降 压 药 , 血 压 仍 高 于 靶 h i b i t o r , AC E I ) 、 钙拮 抗剂 、 利尿 剂 、 a受体 阻滞 剂及 J 3 受 过快 可 能 引发其 他 问题 。
β受体阻断剂在降压治疗中的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王继光
众所周知,β受体阻断剂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都有重要的治疗作用,今天高血压的指南推荐
(一)中国高血压指南: 药物治疗
从以上指南可以看出,大部分指南将β受体阻断剂 作为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一类药物。
(六) JNC8:治疗流程
美国在2014年所公布的最新指南中,可以看到实施生活方式干预 (贯穿血压管理全程) ,非黑人起始采用噻嗪类利尿剂、ACEI 、ARB或CCB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黑人起始采用噻嗪类利尿剂或CCB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所有种族起始采用ACEI或ARB单药或联合其它降压药物。在该指南中未提及 β受体阻断剂 。
指南推荐有分歧以及临床应用有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β受体阻断剂和其他降压药物进行对比的临床试验中发现, β受体阻断剂不能有效预防脑卒中,或者不能够像其它药物那样有效预防脑卒中。 这到底是药物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现,其中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心率和中心动脉血压的关系,当心率减慢时,会影响主动脉的降压作用。β受体阻断剂 和其他药物降低中心动脉血压有一定差别,为 3-10mmHg 。
(十三) MAPHY 试验
1 、 总死亡率曲线
1988 年发表的研究发现,在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中,美托洛尔和利尿剂,能够降低总死亡率 22% ,当时β受体阻断剂显然是不可替代的一类降压药物。
2 、 心源性猝死风险
MAPHY实验还可进一步看到对于心源性猝死 的风险,倍他乐克即美托洛尔,也有明显降低事件的发生风险的作用,可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30% 。
(三)交感神经功能与高动力性1级高血压(TecumsehStudy)
PPT12 显示的是早在1991 年美国著名学者 JuliusS 所发表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 JuliusS 命名了高动力性高血压。高动力性高血压患者由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较高,造成血压升高,对于这类患者,最有效的治疗药物是β受体阻断剂。
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120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80-89岁 70-79岁 60-69岁 50-59岁
高血压是卒中的首要可控危险因素
1.JNC-7。 2.2010中国高血压指南 3. O'Donnell MJ,et al. Lancet. 2010;376(9735):112-23.
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 首要危险因素
• 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 密切。
• 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 高血压人群最主要的并发症。
脑卒中风险随血压上升迅速升高
收缩压
脑 卒 中 死 亡 率
舒张压
脑 卒 中 死 亡 率
我国脑卒中高 发,发病率为
250/10万,
是冠心病事件
(95%CI) (95%CI)
发病率的5倍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1-3级)
心血管危险因素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
常(6.1-6.9 mmol/L)
·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2015 年6期
《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 》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 版)

七、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2)高血压伴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需积极控 制高血压,将血压降至< 130/80 mmHg,以 ACEI/ARB 联合β 受体阻滞剂和(或)利尿剂。如仍 有心力衰竭症状则需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经上 述联合治疗血压仍不能控制,需应用CCB,可选用氨 氯地平或非洛地平。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压正常或 较低的患者,应由常规降压治疗剂量的1/8 ~ 1/4 起始, 缓慢递增剂量,直至达到抗心力衰竭的目标剂量或患 者最大耐受剂量。
预防冠心病心室重构:ACEI 和ARB均可应用,ACEI 不耐受压合并ACS:推荐β 受体阻滞剂在发病24 小时内应用,至少应 I
A
用3 年以上;推荐ACEI 作为降压和改善预后的优先选择;不能耐
受ACEI 的患者优选ARB 进行降压和改善预后治疗。利尿剂可用于
合并心力衰竭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
③ CCB + β 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
④单片复方制剂。
①和②是优先推荐的联合方案,单片复方制剂可
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三种药物联合降压方案优选 RAAS 抑制剂+ CCB +利尿剂。
二、高血压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 化
推荐建议
推荐等级 证据质量
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和斑块及冠状动脉斑块推荐使用 I
A
CCB
在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尚无随机对照研究 “头对头”比较不同降压药物或不同血压控制水平对 心血管转归的影响。
七、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1)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射血分数保留的舒张功能 不全)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血压控制目标均为 < 130/80 mmHg。原则上5 类降压药物均可治疗,优 先推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ARB 和ACEI,或ACEI/ARB 联合β 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最 终应用剂量往往会明显高于高血压治疗中的剂量。
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版高血压防治指南一、新趋势:“三低一高”问题仍严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和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梗患者与高血压有关,每年有3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患有高血压。
与此同时,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在部分省市,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5%。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
其中,1.3亿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不知晓”);在“知晓者”中,有3000万人未治疗;而在治疗者中,约3/4未得到良好控制。
由此可见,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诊治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二、新定义: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新指南强调,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病。
目前,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合并1个、2个、3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占11.6%、36.1%和35.5%。
高血压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的比例较高:合并蛋白尿者占11.8%,合并血肌酐升高者占11.1%,合并左心室肥厚者占23.6%,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者占10%~25%。
因此,防治高血压应具有“整体观念”,要早筛查、早评估、综合干预。
三、新部署:强调“预防为主,战线前移”新指南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预防高血压的进展、降低血压、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并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五大目标是:少吃钠盐——每人每日6克;控制体重——体重指数<24;规律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低脂饮食——每人每天食用植物油25克(半两)、肉类50~100克(1~2两)、蔬果500克,蛋类每周5个;戒烟限酒——彻底戒烟,少量饮酒(每天饮酒量的上限为白酒5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啤酒300毫升)。
四、部分修订危险分层指标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去除了“C反应蛋白”,增加了“糖耐量受损/空腹血糖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参与的国际临床试验
PROGRESS, HYVET, ADVANCE,
不同人群中的临床试验
老年人:HYVET, Syst-China, STONE 卒中史:PATS, PROGRESS, ProFESS 冠心病:TIBET, APSIS, TIBBS, HOPE, EUROPA, ONTARGET, ALLHAT 糖尿病:UKPDS, ADVANCE, ACCORD,
治疗目标
标准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每日1 使用本指南推荐的起始与维持抗高血压药物,特别是那些每日1 次使用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 次使用能够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物,使血压达到治疗目标, 同时,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 同时,控制其他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临床靶器官 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去掉:缺乏体力活动、CRP 去掉:缺乏体力活动、 去掉
各国指南心血管危险因素比较
危险因素 SBP/DBP 脉压 年龄 吸烟 血脂异常 空腹血糖 OGTT异常 OGTT异常 eGFR 微量白蛋白尿 腹型肥胖 代谢综合征 缺乏体力活动 早年发CVD家族史 早年发CVD家族史 CVD 同型半胱氨酸 <60ml/min √ BMI≥30kg/m2 √ √ JNC 7 √ √ √ √ √ 糖尿病 2009 ESH/ESC √ √ √ √ √ 5.6–6.9mmol/L √ 归入靶器官损伤 归入靶器官损伤 男>102cm,女>88 cm √ 归入靶器官损伤 √ BMI≥25kg/m2 √ √ 2009 日本 √ √ √ √ 糖尿病 2010中国 2010中国 √ √ √ √ 6.1-6.9mmol/L √ 归入靶器官损伤 归入靶器官损伤 男≥90cm,女 ≥85cm √ √
高血压的评估
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确定血压水平及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判断高血压的原因,明确有无继发性高血压;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疾病) 寻找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临床情况(疾病)。
高血压的评估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实验室检查的更新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高血压新指南看降压治疗
中国高血压界的一件大事情
•2011年5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 年 月 南》第一次对外公布 •2011年6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年 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将正式发表
指南中引用的大型临床试验
中国独立进行的临床试验
Syst-China, STONE, CNIT, FEVER, CHIEF, PATS,
主要内容
流行病学现状 高血压的评估 高血压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 亚洲人群血压升高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关系比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更强,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更强,每升高10mmHg收缩压, 亚洲人群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加53%与 31%,而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人群只分别增加24%与21%。
和/或 80~89 ≥90 和/或 90~99 和/或 和/或 100~109 和/或 ≥100 <90 和
注: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 当收缩压与舒张压属不同级别时,应该取较高的级别分类。
动态血压相关定义
2005年指南 2005年指南
高血压诊 断标准 夜间血压 相关定义 -
SBP 140~159或 DBP 90~99
糖 尿
3级
SBP≥180或 DBP≥110
2级
SBP 160~179或 DBP 100~109
病 直 接 定 义 为 很 高 危
低危 中危 高危
中危 中危 高危
高危 很高危 很高危
主要内容
流行病学现状 高血压的评估 高血压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
中 国 指 南 非 常 重 视 靶 器 官 损 伤
实验室检查的更新
2005年指南 2005年指南 基本 项目
•血生化 •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
2010年指南 2010年指南
•血生化; •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 •尿液分析(尿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 •心电图
更 加 重 视 对 心 血 管 危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靶器官损害(TOD) 靶器官损害( 靶器官损害 )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Sokolow-Lyons>38mv或Cornell>2440mmmms, 超声心动图LVMI:男125,女120g/m2 ·颈动脉超声IMT>0.9mm,或动脉粥样斑块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12m/s(* 选择使用) 新 ·踝/臂血压指数<0.9(* 选择使用) ·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 增 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mol/L(1.3-1.5mg/dL), 女性107-124mol/L(1.2-1.4mg/dL) • 微量白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 白蛋白尿30-30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30mg/g (3.5mg/mmol)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 心血管危险因素
·高血压(1-3级) ·男性>55岁;女性>65岁 ·吸烟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 常(6.1-6.9 mmol/L) ·血脂异常:TC≥5.7mmol/L(220mg/dL)或LDL-C>3.3mmol/L( 130mg/dL)或HDL-C<1.0mmol/L(40mg/d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 ·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cm 女性≥85cm)或肥胖( BMI≥28kg/m2) ·高同型半胱氨酸>10µmol/L
•糖尿病原为单独一列,现并入伴临床疾患一列 糖尿病原为单独一列, 糖尿病原为单独一列
各国指南靶器官损伤/疾病比较
靶器官损伤/ 靶器官损伤/疾病 左室肥厚 颈动脉超声 PWV ABI eGFR 血肌酐升高 JNC 7 √ 归入危险因素 归入危险因素 CKD 中/TIA/ 中/TIA/ √ √ √ √ √ 血 病 疾病 √ 归入危险因素 病 2009 ESH/ESC √ √ √ √ √ √ √ √ √ √ √ √ √ √ √ 2009 日本 √ √ √ √ √ √ √ √ √ √ √ 归入危险因素 2010中国 2010中国 √ √ √ √ √ √ √ √ √ √ √ √ √ √ √
不论采用哪种测量方法,诊室血压、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 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冠心病事件的风险均呈连续、独立、直 接的正相关关系。 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更为密切。 目前,冠心病事件迅速增加,但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 但脑卒中仍是我国高血压人群 最主要的并发症。 最主要的并发症。
高血压是严重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去掉: 线诊断LVH 去掉:X线诊断LVH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
-伴临床疾患(原为并存的临床情况(ACC) ) 伴临床疾患(原为并存的临床情况( 伴临床疾患 )
·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充血 性心力衰竭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男性 >133mol/L(1.5mg/dL) ;女性>124mol/L(1.4mg/dL)、蛋白尿( 300mg/24h) ·外周血管疾病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126mg/dL)、餐后血糖: ≥11.1mmol/L( 200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高血压和以下严重心血管病密切相关:
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痴呆 冠状动脉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 衰竭;高心病 肾血管病:肾损害,肾功能衰竭 外周血管病:动脉瘤,动脉夹层,闭塞性动脉硬化 症 眼底病: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出血、渗出、失明
主要内容
流行病学现状 高血压病人的评估 高血压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的治疗
基本目标: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使用国家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批准的任何安全有效的抗 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2 高血压药物,包括短效药物每日2-3次使用,使血压达到治疗目 标,同时,尽可能控制其它的可逆性危险因素,并对检出的亚 临床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进行有效干预。
பைடு நூலகம்
治疗目标值
险 因 素 的 检 测
检
• • •
) (PWV) PWV) 血压指数(ABI) 血压指数(ABI)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水平分层
血压(mmHg) 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 I II III 无其它危险因素 1~2个危险因素 ≥3个危险因素 或靶器官损害 IV 并存临床情况、糖尿病 很高危 糖尿病 很高危 很高危 1级
1.心血管危险因素 2.靶器官损害(TOD) 3.伴临床疾患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分类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mmHg)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60 ≥140 舒张压(mmHg) 和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