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的制备

合集下载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片剂是一种固体剂型,广泛应用于药物制剂中。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根据药物的性质、要求以及制备过程的复杂程度不同,有着各自的特点。

下面将具体介绍一些常见的片剂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一、直接压片法直接压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片剂制备方法。

其制备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混合粉末、压片成型和后处理。

特点:1. 简单快捷:直接压片法无需特殊设备和复杂的制备工艺,省去了部分工序,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且快速。

2. 药物稳定性高:由于制备过程中避免了高温及激光照射等对药物稳定性有害的因素,因此直接压片法能保持药物的稳定性。

3. 锁定颗粒和颗粒分布:直接压片法可使药物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片剂中,从而提高了药效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 容易控制剂量:通过调整药物颗粒的大小和混合比例,可以轻松地控制片剂的剂量。

5. 可以制备复合片剂:直接压片法可用于制备将多个药物混合到同一片剂中的复合片剂。

二、湿法制片法湿法制片法是通过将药物与一定量的溶剂进行混合,使药物成为可塑性较好的胶体混合物,然后采用压片机械将药物混合物压制成片剂。

特点:1. 药物溶解快速:在湿法制片法中,药物溶解于溶剂中,使药物能够迅速释放并发挥药效。

2. 适用范围广:湿法制片法适用于多种药物,无论是疏水性的还是亲水性的。

3. 能制备含高剂量药物的片剂:由于湿法制片法药物溶解度高,可以制备高剂量药物的片剂。

4. 可增加药物稳定性:湿法制片法中使用的溶剂通常具有高温杀菌和保湿效果,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5. 需要专用设备:湿法制片法需要使用较为专门的设备,包括搅拌机、压片机等。

三、干法制片法干法制片法是将药物及辅料直接混合均匀后,利用物理或化学力作用使其具有一定的结合力,并通过压制成型制备片剂。

特点:1. 适用性广泛:干法制片法适用于多种药物,包括颗粒、粉末等多种形式的药物。

2. 节省时间和能源:干法制片法省去了水溶解过程,相对于湿法制片法,制备过程更加简洁、省时和省能源。

片剂的制备方法范文

片剂的制备方法范文

片剂的制备方法范文片剂是指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制粒、压制得到的固体制剂。

制备片剂的主要方法有湿法制片、干法制片和制粒-压片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片剂制备方法。

一、湿法制片法湿法制片法是指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形成一定浓度的糊状混合物,再进行制粒和压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糊剂:将活性药物、辅料和一定量的溶剂加入混合池中,进行均匀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糊状混合物。

2.制粒:将配制好的糊剂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将糊状物体转化为颗粒状。

3.干燥:将制粒后的颗粒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达到合适的范围。

4.造粒:将干燥后的颗粒通过造粒机进行二次制粒,使颗粒更加均匀。

5.压片:将造粒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使颗粒形成固定的片剂。

6.整形: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整形和修整,使其外观美观且符合标准。

二、干法制片法干法制片法是指直接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制粒和压片的方法制备固体片剂。

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制粒剂: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均匀搅拌。

2.制粒:将混合好的制粒剂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使其形成颗粒状。

3.干燥:将制粒后的颗粒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达到合适的范围。

4.压片:将干燥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使颗粒形成固定的片剂。

5.整形: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整形和修整,使其外观美观且符合标准。

三、制粒-压片法制粒-压片法是指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粒,再将制粒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制粒剂: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均匀搅拌。

2.制粒:将混合好的制粒剂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使其形成颗粒状。

3.压片:将制粒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使颗粒形成固定的片剂。

4.整形: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整形和修整,使其外观美观且符合标准。

整个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药物和辅料的选择:药物和辅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片剂的质量和功效。

片剂的制备的方法

片剂的制备的方法

片剂的制备的方法片剂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制剂形式,它是将药物及辅料按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经一系列的工艺操作制备而成的。

片剂具有剂形规整、易于贮藏、携带和服用等优点,因此在药物制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片剂的制备方法。

一、配料和混合片剂的制备首先需要选用适当的活性药物和辅料,活性药物一般使用粉末或颗粒的形式,辅料包括稀释剂、充填剂、分散剂、润滑剂等。

配料时,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用途确定配方比例,并严格控制每个配料的质量。

然后将上述配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以确保最终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湿法制粒湿法制粒是制备片剂的常见方法之一,其主要步骤包括悬浮液的制备、制粒和干燥。

1.悬浮液的制备:将活性药物和辅料中的一部分加入适量的溶剂中,通过搅拌使其溶解或悬浮形成粘稠的混合物。

2.制粒:将悬浮液加入到制粒机中,通过制粒机的运动将其药物和辅料进行混合、剪切和研磨,使其形成颗粒状的物料。

3.干燥:将湿制得到的粒状物料进行烘干,使残余溶剂挥发,获得干燥的颗粒。

三、干法制粒干法制粒是另一种常用的制备片剂的方法,其主要包括混合、压缩和干燥。

1.混合:将活性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可以使用搅拌机、滚筒混合机等设备进行混合。

2.压缩: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放入片剂机中,通过机械压力的作用下,使混合物形成一定形状和厚度的均匀片剂。

3.干燥:将制得的湿片剂放入烘干箱或流化干燥器中进行干燥,去除残余溶剂和水分,获得干燥的片剂。

四、包衣和包覆为了增强片剂的稳定性和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常常需要进行包衣或包覆处理。

包衣一般使用聚合物材料,常见的包衣方法包括液体包衣、颗粒包衣和压片包衣等。

通过包衣或包覆,可以有效保护药物,延缓释放作用,并提高片剂的外观和口感,增加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五、压片和压制将制得的裸片剂或包衣片剂放入平板压片机或旋转压片机中进行压片或压制,通过机械压力使片剂均匀厚度、边缘整齐,以增加稳定性和便于患者服用。

片剂制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

片剂制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

片剂制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片剂制备是制药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药物的制备工艺、药材的选择、药物的成分比例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介绍片剂制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

一、药物的准确配方在片剂制备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药物的准确配方。

药物的配方涉及到药物的成分比例、药材的选择等。

配方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片剂的药效。

因此,在制备片剂之前,必须对药物的成分和比例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控制。

只有准确的配方,才能保证片剂的质量和疗效。

二、合适的制备工艺片剂的制备过程需要合适的工艺流程来确保药物的成形和药效。

首先,需要将药物粉碎成合适的颗粒大小,以便于制成片剂。

然后,需要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均匀,确保每片剂中的成分比例一致。

接下来,需要将混合物进行压制,将其压制成合适的形状和大小。

最后,还需要对制得的片剂进行包衣、包装等工艺处理。

合适的制备工艺可以确保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合适的包装材料片剂的包装材料也是片剂制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合适的包装材料可以保护片剂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延长片剂的保质期。

同时,包装材料还要符合药物的特性,如防潮、防光、防氧化等。

合适的包装材料不仅可以保证片剂的质量和稳定性,还可以提高片剂的使用方便性。

片剂制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包括药物的准确配方、合适的制备工艺和合适的包装材料。

只有这三个要素相互配合,才能制备出高质量、高效益的片剂。

片剂的制备过程需要严谨认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正确的操作和控制。

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符合药物标准的片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有什么特点
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特点:
1. 压制法:是制备大多数片剂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采用压制机械将混合物压制成片剂。

该方法制备的片剂具有稳定性好,剂型均匀一致的特点。

2. 粉压法:适用于一些水溶性较差或易氧化的药物。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后,先将其制成微小颗粒,然后用模具压制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3. 凝胶法:适用于一些不适合压制或粉压的药物。

将活性成分与一种或多种凝胶剂混合,制成凝胶状的混合物后,再将其切割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保证药物的溶解度和均匀性。

4. 制粒法:适用于颗粒状药物或需要缓释的药物。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后,加入粘合剂,形成颗粒状的混合物,再将其压制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和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5. 包衣法:适用于一些需要掩masking 药物味道或保护药物不受环境因素影响的药物。

通过将药物包裹在一层或多层含有溶解缓释剂或保护层的辅料中,制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和稳定性。

6. 复合法:适用于合并制剂或需要多种药物组合使用的片剂。

通过将多种药物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采用压制或粉压等方法制成片剂。

该方法可以实现多种药物在一片剂中的联合使用,提高疗效和便利性。

总的来说,各种片剂的制备方法根据药物的特性和需要达到的目标选择不同的工艺,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性、释放性和疗效。

片剂的制备知识点总结

片剂的制备知识点总结

片剂的制备知识点总结一、片剂的定义及特点1. 片剂是一种固定剂量、固定剂型的口服制剂,一般以药物为主要成分,辅以赋形剂、粘合剂、滑法剂、填料等辅料,然后经造粒、压制或成型而成。

2. 片剂一般用作口服剂型,易于携带、存储和服用,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二、片剂制备的关键工艺1. 片剂制备的主要工艺包括:混合、造粒、压片、包衣等。

2. 混合:将药物、赋形剂、粘合剂、滑法剂等辅料充分混合均匀。

3. 造粒:将混合后的原料制成适当大小的颗粒,一般包括干法造粒和湿法造粒两种工艺。

4. 压片:将造粒后的物料放入片剂压片机内,按照一定的压力和速度压制成片状。

5. 包衣: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包衣,增加片剂的稳定性和口感。

包括有机溶剂法、熔融包衣法等工艺。

三、片剂制备中的关键技术1. 片剂赋形剂的选择:片剂的赋形剂应具有良好的粘合性、成型性和溶解性,以适应片剂的制备工艺和口服给药的要求。

2. 片剂造粒的技术:湿法造粒可以获得颗粒较好的均匀性和成型性,干法造粒则需要控制原料的湿度和颗粒大小。

3. 片剂压片工艺中的压力控制:片剂的压制压力需适中,过高会导致片剂易碎,过低则难以成型。

4. 片剂包衣工艺中的涂膜控制:包衣的厚度需均匀,不应影响片剂的溶解速度和稳定性。

四、片剂制备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片剂表面粗糙:可能是混合不均匀或压制速度太快,可以通过加工原料的细度和增加压片压力解决。

2. 片剂易碎:一般是赋形剂用量不足或压制压力过大导致,可以增加赋形剂用量和减小压力来解决。

3. 片剂包衣不均匀:可能是包衣工艺不当或包衣机转速不一致,需要调整工艺参数来解决。

五、片剂的质量控制1. 片剂的质量控制包括外观、重量、含量测定、溶解性等指标,需要严格符合国家药典和企业标准的要求。

2. 片剂的质量控制需要注意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原辅料的质量稳定性和仪器设备的校准,以确保片剂的稳定性和质量。

3. 片剂的质量控制还需要在生产线和市场上建立追溯体系,对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片剂的制备工艺(一)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片剂的制备工艺(一)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 片剂的制备工艺(一)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 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 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 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片剂的制备工艺包含两种方法, 即湿法制粒压片和干法压片。

湿法制粒压片可以较好地解决粉末流动性差、可压性差的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流程, 如下:(一)制软材需要将处方量的主药和辅料粉碎并混合均匀后, 置于混合机内, 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或黏合剂, 搅拌均匀, 制成松、软、黏、湿度适宜的软材。

黏合剂的用量与原料的理化性质及黏合剂本身的黏度皆有关。

一般情况下, 黏合剂的用量多、湿混的强度大、时间长, 将使制得的颗粒密度较大或硬度较大。

(二)制粒这是最简单、最直观的办法, 就是将软材用手工或机械的方法挤压筛。

(三)湿颗粒的干燥1.干燥概述干燥是利用热能去除湿物料中水分或其他溶剂的操作过程, 在制剂的生产中需要干燥的物料多数为湿法制粒所得的物料, 但也有固体原料药以及中药浸膏等。

2.干燥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在干燥过程中, 水分从物料内部移向表面, 再由表面扩散到热空气中。

当热空气与湿物料接触时, 热空气将热能传给物料, 这个传热过程的动力是二者的温度差;湿物料得到热量后, 其中的水分不断气化并向热空气中移动, 这是一个传质过程, 其动力为二者的水蒸气分压之差。

研究物料中水分的性质对提高干燥速率很有帮助。

例题:下列属于湿法制粒压片的方法是?A.结晶直接压片B.软材过筛制粒压片C.粉末直接压片D.强力挤压法制粒压片E.药物和微晶纤维素混合压片正确答案:B。

药剂学片剂制备方法

药剂学片剂制备方法

药剂学片剂制备方法
药剂学中,片剂是制剂的一种常见形式,用于口服给药。

以下是片剂制备的一般方法:
1. 原料准备:按照处方和制剂要求准备所需的药物原料。

原料应符合药典或标准的质量要求。

2. 粉碎:将药物原料粉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以便于后续的混合和压制。

3. 混合:将粉碎后的药物原料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混合,确保药物原料的均匀分布。

4. 湿法制粒:将药物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常见的有浸润剂、胶凝剂等),搅拌均匀形成糊状混合物。

然后通过制粒机或湿法制粒机进行制粒,使混合物形成一定大小的颗粒。

5. 干燥:将制粒后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
使颗粒变得坚实和干燥。

6. 筛分: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筛分,去除不符合要求的颗粒,以保证制剂质量的一致性。

7. 加入辅料:根据需要,可以加入一些辅料如滑动剂、分
散剂、润湿剂等,以改善片剂的性质和制剂工艺。

8. 压片:将制备好的颗粒放入压片机中,施加一定的压力
进行压制。

通过机械力使颗粒紧密结合,形成坚硬的片剂。

9. 涂膜:对于一些需要进行涂膜处理的片剂,可以使用涂
膜机将药物片剂表面涂上一层薄膜,以提高片剂的稳定性
和改善外观。

10. 包装:将制备好的片剂进行包装,例如装入塑料瓶、铝箔袋等,以保持片剂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物种类和制剂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上仅是一般的制备方法。

在实际制剂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Vc的稳定性较差,在处方设计与制备过程 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在湿润状态下较易分解变色,尤其与金属 (如铁、铜)接触时,更易变色。,因此,在 制粒过程中避免与金属接触,尽量缩短制粒时 间,并宜在60℃以下干燥。
(2)在处方中加入酒石酸的目的是防止Vc遇金 属离子变色(酒石酸对金属离子有络合作用)。 也可改2%的枸橼酸,同样具有稳定Vc的作用。
颗粒一般要求较圆整,可含有一部分小颗粒。 如果颗粒中含细粉太多,说明粘合剂用量太 少; 如果颗粒呈长条状,则粘合剂用量太多。
这两种颗粒烘干后往往会太松或太硬,都不 符合压片用颗粒要求。
3.干燥、整粒
已制好的湿颗粒应根据主药和辅料的性质 于适宜温度(一般控制在50~60℃)尽快通 风干燥。对遇湿及热稳定的药物,干燥温度 可适当提高。干燥过程中要经常翻动。 干燥后的颗粒往往粘连结块,须再进行过筛 整粒,整粒时筛网孔径应与制粒用筛网孔径 相同或略小。整粒后加入润滑剂、崩解剂等 辅料,混匀,计算片重后即可压片。
(二)实验部分 1.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 【处方】 阿司匹林 20g 淀粉 2g 枸橼酸 适量 10%淀粉浆 适量 滑石粉 适量 (制成片剂 40片)
【制备】 湿法制粒压片法 (1)黏合剂(10%淀粉浆)的制备:将 0.2g枸橼酸(或酒石酸)溶于20mL蒸馏水 中,再加入淀粉约2g分散均匀,加热糊化 (80~85℃)即得,糊化法有冲浆法和煮浆 法。
态下遇铁器易变为淡红色,因此尽量使用非 金属容器,如制粒时宜用尼龙筛网;硬脂酸 镁是较好的润滑剂,但镁离子会加速对该药 的降解,因此在本处方中加入滑石粉作为助 流剂和润滑剂。 (3) 加淀粉浆制粒时以温浆为宜:温度太 高不利于药物的稳定,太低不易于分散。 (4) 制粒后迅速干燥:干燥温度不宜过高, 以避免加速药物水解。
药典规定,0.3g以下的药片的重量差 异限度为±7.5%; 0.3g或0.3g以上者为 ±5%。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药片不得多于 2片,并不得有1片超过限度的1倍。
本实验所制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按±5% 规定。
(3)崩解时限: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吊篮 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吊篮浸入盛有 37±1℃水的1000ml烧杯中,开动马达按 一定的频率和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32 次)。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计时,至片剂 全部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该 时间即为崩解时间,应符合规定崩解时限。 如有1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 合规定。
4.片重计算 计算片重主要有二种方法,一种是测定主 药含量,以确定片剂的理论片重,可按以下 公式计算。
三、实验内容
(一)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 压片机,片剂硬度计,崩解仪 ,分析天平, 电子天平,烘箱,药筛(80目、120目), 尼龙筛(14目、16目),搪瓷盘,乳钵等。 2.实验材料 淀粉、糊精、阿司匹林、酒石酸、微晶纤维 素、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乳糖、 聚山梨酯、淀粉、羧甲基淀粉钠。
(3)由于酒石酸量小,为混合均匀,宜先融 入粘合剂(50%乙醇)中。 【质量备 【处方】 阿司匹林 乳糖 10g 20g
微晶纤维素(MCC)
润滑剂(硬脂酸镁)
20g
0.5g
(共制成 50片)
【制备】 (1)制备大片:将处方量的阿司匹林、乳糖、 MCC混合均匀,以20MPa以上的压力压制 成直径2~2.5cm的大片。 (2)粉碎制粒:用粉碎机或乳钵压碎,用 18目筛过筛。 (3)加润滑剂:加入处方量不同种类的润滑 剂如滑石粉、硬脂酸镁等,混合均匀。 (4)压片:分别测定含量,确定片重,在相 同的压力下压片。
2.制湿颗粒
湿颗粒的制造是制片的关键。首先必须根据 主药的性质选好润湿剂或粘合剂。
制软材时要控制润湿剂或粘合剂的用量,使 软材达到“握之成团、触之即散”,并以握 后掌上不粘粉为度。 颗粒的大小一般根据片剂大小由筛网孔径来 控制,一般大片(片重0.3~0.5g)选用 14~16目筛,小片(片重0.3以下)选用 18~20目筛制粒。
4.片剂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是什么?
5.产生重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干法制粒压片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七、附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制剂通则”附录,对 片剂的质量有明确规定,一般要求:①含量准确,重 量差异小;②硬度适宜;③色泽均匀,完整美观;④
在规定贮藏期内不得变质;⑤一般口服片剂的崩解度
【制备】湿法制粒压片 (1)崩解剂的处理:聚山梨酯淀粉的制备: 称取0.5g聚山梨酯-80,溶于15mL乙醇中 加15g淀粉,搅拌均匀,于70℃干燥,过 100目筛,备用。 (2)干淀粉的制备:将干淀粉在105℃干燥 约2h,使含水量在8%-10%之间。
(3)粘合剂(15%淀粉浆)的制备:称取 淀粉6g于40mL蒸馏水中均匀分散,加热糊 化,即得。
2. Vc片的制备 【处方】 Vc 20g 糊精 12g 淀粉 8g 酒石酸 0.4g 硬脂酸镁 0.4g 乙醇(50%) 适量 100 片量(0.4g/片)
【制备】湿法制粒压片 称取维生素C粉或极细结晶、淀粉、糊精混合 均匀。 另将酒石酸溶于50%乙醇(润湿剂)中,按适 宜量一次加入混合粉末中,加入时分散面要大, 混合均匀,制成软材,通过18-20目尼龙筛制 成湿粒,60℃以下干燥,近干时可升至70℃以 下,加速干燥,干粒水分控制在1.5%以下。 以制湿粒时同目筛整粒,筛出干粒中细粉,与 过筛的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测 定含量后,计算片重,调试压片机压片。
(4)硬度试验:用硬度计测试片剂的硬度, 当片剂破碎时,记录硬度计显示的压力即为 硬度。测3-6片,取平均值。一般能承受4060N的压力即认为合格。
五、实验结果
外观 : 片重差异: 崩解时间: 硬度(kg): 结论:
六、思考题
1.制备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片剂时,如何避免阿 司匹林的分解?从处方和工艺的角度加以说明。 2.片剂的制备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是什么?为 什么? 3.片剂的崩解时限合格,是否其溶出度必定合格?为 什么?
【质量检查】
比较不同片剂的外观,片重差异,崩解时 限,硬度;测定片剂中药物的含量,比较不 同润滑剂制备片剂的稳定性。
4.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制备 【处方】 扑热息痛 15%淀粉浆 20g 适量
崩解剂
硬脂酸镁
适量(6%)
适量(1%)
(制成量 40片)
本处方中崩解剂指干淀粉、聚山梨酯淀 粉、羧甲基淀粉钠。
主药及辅料的预处理 1.主药及辅料的处理 制备片剂用的主药及辅料一般要先经粉碎、 过筛、混合操作。当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 必须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混合均匀及溶出度 符合要求。 若药物量少,与辅料量相差悬殊时,可用等 体积递增配研法混合,一般可混合均匀; 若其含量波动仍然较大,可采用溶剂分散法, 即将量小的药物先溶于适宜的溶剂中再与其 它成分混合,通常可以混合均匀。
(4)湿颗粒的制备:取处方量扑热息痛,加 入淀粉浆适量,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 湿粒在60℃干燥,干颗粒过16目筛整粒。
(5)加入崩解剂和润滑剂:现将(4)中的 扑热息痛干颗粒平均分为三份,称重,在三 份干颗粒中采用外加法分别加入6%干淀粉、 6%聚山梨酯淀粉、6%羧甲基淀粉钠混匀, 然后再分别加入颗粒总重的1%硬脂酸镁, 混匀,压片。
片剂(tablets)系指将药物与适宜辅料通 过制剂技术制成的片状制剂。它是临床应用最 广泛剂型之一,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携 带方便、成本低、制备的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
片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制粒压片、干 法制粒压片和直接压片法。
片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根据给药途 径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外用片剂等。
【操作注意】先把崩解剂混匀后,再加入硬 脂酸镁混合均匀。
【质量检查】分别测定片剂的硬度。
四、质量检查
(1)外观:应片形一致,表面完整光洁,边 缘整齐,色泽均匀。 (2)片重差异:取20片精密称定重量,求 得平均片重,再称定各片的重量。按下式计 算片重差异。
单片重-平均片重
片重=——————————×100% 平均片重
片剂的制备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化学与药学系实验教学中心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 的制备工艺。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3.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4.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5.了解片剂的处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 问题(稳定性、崩解、溶出等)。
二、实验原理
和溶出度应符合要求;⑥符合卫生学检查的要求。对 于某些片剂还有各自的要求,如小剂量药物片剂应符 合含量均匀度检查要求,注射用片和植入片应无菌, 口含片、舌下片、咀嚼片应有良好的味觉等。
(2)湿颗粒的制备:取处方量的乙酰水杨 酸与淀粉混合均匀,加适量10%淀粉浆 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即得湿颗粒。
(3)将湿颗粒于40~60℃干燥,过16目 筛制粒,称干颗粒重量,加入颗粒量的3 %滑石粉混匀,压片,即得。
【质量检查】 测定各个压力下片剂的崩解时限并进行 比较。 【注】阿司匹林稳定性差,主要表现为水解, 因此: (1) 处方中加入稳定剂:本处方中枸橼 酸作为稳定剂,为了保证与药物的混合均匀, 溶入于淀粉浆的制备过程中。 (2) 尽量避免药物与金属的接触:金属对 阿司匹林有加速降解作用,特别是在润湿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