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现代设计风格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史教学大纲

工业设计史教学大纲

工业设计史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引言1.1 课程背景介绍-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设计、工程学和商业运作的理论与实践,旨在为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供解决方案。

- 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的研究,帮助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起源、演变和现状。

1.2 教学目标- 了解工业设计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风格和特点。

- 分析工业设计史对当代工业设计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 掌握工业设计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第二部分:工业设计起源与演变2.1 工业化的兴起与工业设计的起源- 工业化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 工业设计概念的提出和早期实践。

- 工业设计史上的重要人物和案例。

2.2 工业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格和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 包豪斯学派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影响。

- 工业设计在20世纪后半叶的演变和创新。

第三部分:工业设计史与当代工业设计3.1 工业设计史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工业设计史对当代设计思维和创新的启发和借鉴。

- 工业设计史对当代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3.2 当代工业设计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当代工业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 革命性技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第四部分:工业设计史研究方法与实践4.1 工业设计史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文献资料的查找和整理。

- 设计史的研究方法和理论。

4.2 工业设计史案例分析- 分析工业设计史上的典型作品和设计思想。

- 就当代产品进行工业设计史案例分析。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与考核5.1 学习任务与要求- 学生需参加课堂讨论、小组项目和个人研究报告。

5.2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项目报告的成绩。

第六部分: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和学术期刊。

结语: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工业设计史的学习,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工业设计的演变过程和当代发展趋势。

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方法的探讨,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术研究能力。

关于蒙德里安艺术风格的思考

关于蒙德里安艺术风格的思考

关于蒙德里安艺术风格的思考【摘要】蒙德里安艺术风格源自20世纪初的荷兰和法国,特点是几何形状和简洁线条。

在色彩运用上,蒙德里安喜欢使用基础颜色和黑白灰色,强调简约和对比。

这种风格对现代设计和建筑有深远影响,尤其在抽象艺术领域。

随着时代变迁,蒙德里安风格的发展也在不断演变,表现形式多样化。

其价值和意义在于传达简约、现代和平衡,激发人们对艺术的思考。

未来,蒙德里安艺术风格可能会继续拓展,融入更多领域,为人们带来更多创新和灵感。

蒙德里安艺术风格在当今世界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理解。

【关键词】蒙德里安艺术风格、起源、特点、几何形状、色彩运用、影响、发展、表现形式、价值、意义、未来发展1. 引言1.1 蒙德里安艺术风格的起源蒙德里安艺术风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著名荷兰画家皮埃尔·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作品。

蒙德里安在他的艺术实践中追求简约、纯粹和抽象的表现形式,力图通过简单的几何形状和基本色彩来表达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表达内在精神境界。

蒙德里安将画面分割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几何图形,使用黑、白、红、黄、蓝等基本色彩,突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蒙德里安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影响了后来艺术家们的创作方向,成为抽象艺术和构成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

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充满了现代性和前卫性,对后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艺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2 蒙德里安艺术风格的特点1. 极简主义:蒙德里安艺术风格以极简的线条和几何形状为基础,将艺术简化到最基本的形式。

这种简约的风格使作品具有现代感和纯粹性,减少了多余的装饰和复杂性。

2. 色彩块面:蒙德里安的作品常常采用大块的基本色彩(如红、黄、蓝)来填充画面,强调了色彩的纯粹性和对比效果。

这种色彩运用使作品更加饱满、醒目,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

3. 垂直和水平线条:蒙德里安的作品大多采用垂直和水平的线条构成,强调了几何形状和结构的稳定性和秩序感。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以佳木斯市东兴城景观规划为例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以佳木斯市东兴城景观规划为例

T e c hno l o gy摘要:介绍地域文化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方面的应用,从实例出发,阐述地域文化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指明其旨在提升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内涵,在满足居民日常居住需要的同时,提供了解地域文化的场所。

关键词:景观设计;居住区;地域文化0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居住区的要求已经不仅限于居住功能。

如何满足居民追求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提升居住舒适度和幸福感的需求,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具体实施案例,浅析地域文化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影响,以丰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为广大景观设计师提供灵感。

1项目背景2015年初,佳木斯市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惠民工程———东兴城居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式启动,先后动迁了江山村、双新村、永民、工农等社区,拆迁9855户34203人,拆迁建筑面积75.96万m 2,全面改善了该地区的整体居住环境。

随着城市道路、建筑、市政管线等陆续建设,居住区的庭院环境建设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此背景下,我院开始了东兴城居住区庭院景观规划设计的编制工作。

规划注重景观的生态性、低碳性、环保性,融入佳木斯市特殊的地域文化,保留原有大树,加强废旧材料的再利用,将佳木斯市的地域文化融入景观设计中,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法营造出自然、宜人、地域文化浓郁的居住景观。

2景观设计风格与特点2.1“现代中式”景观设计风格将传统的造景理水等造园方式用现代手法重新演绎,将现代元素与地域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营造出自然、生态、宜居且具有时代感的居住园林景观。

2.2景观设计特点1)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考虑“海绵城市”理论,通过建设多处“海绵体”,实现对天然降水的最大化利用,目的是打造低碳、生态、环保的居住园林景观。

2)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将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要素通过提炼升华后融入居住园林景观中,打造地域文化浓郁的居住园林景观。

3)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充分利用本地材料、乡土树种,因地制宜。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探源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探源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探源1. 引言1.1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定义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定义是指一种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源于20世纪初期的欧洲,主要包括立体派、未来派和超现实主义等流派。

这些流派通过对形式和空间的再现和重构,以及对色彩和光线的运用,展现出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观察和表达方式。

立体主义流派的艺术作品常常具有几何化的形式和抽象化的构图,强调立体感和空间感,体现出对物体本质和结构的探索和表达。

这些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抽象的形式语言,引领了20世纪艺术的发展方向,对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通过对物体、时间和空间的再构建,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提出了新的观念和表达方式,为当代艺术注入了活力和创新。

1.2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意义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意义在于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和探索,拓展了艺术表现形式和观念。

立体主义流派通过对物体的立体感及空间感的表现,打破了传统的平面观念,使观众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内容。

这种形式上的革新不仅影响了绘画领域,也影响了其他艺术领域,如雕塑、建筑等。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意义还体现在其对艺术观念的影响和启发。

立体主义强调对事物本质和结构的认识,提倡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事物,这种思想在当时的艺术界引起了一场思想的革命。

艺术家们开始更加注重形式和构图,注重表现形式背后的内在逻辑,这使得作品更加丰富、深刻。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意义还在于其唤起了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重新认识和思考,促使人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对艺术形式的影响和创新,更在于其对人们思想和观念的革新和启发。

2. 正文2.1 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起源20世纪立体主义流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的欧洲艺术界。

立体主义流派最早源自法国,由乔治·布拉克和皮卡索等艺术家创建。

他们试图挑战传统的透视法和表现手法,致力于将画面分解为几何形状和平面,以呈现立体感和运动感。

现代艺术中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如何体现

现代艺术中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如何体现

现代艺术中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如何体现一、抽象表现主义的起源与特征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标志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一流派摆脱了传统艺术中对具体形象的模仿,转而强调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和非具象的艺术形式。

1.1 定义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并非一个统一的风格或组织,而是由一群艺术家共同推动的一种理念。

这些艺术家通过抽象的绘画语言,试图捕捉并传达人类内在的情感体验和精神状态。

他们强调直觉、自发性和即兴创作,认为艺术创作是艺术家个人情感和思想的直接反映。

1.2 主要特点:情感表达与非具象形式1.2.1 情感表达强烈的情感投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倾向于将自己的情绪、焦虑、喜悦或愤怒直接转化为画布上的笔触、色彩和构图,以此来展现个体的情感深度。

即时性与个人印记:作品往往带有明显的艺术家个人痕迹,如杰克逊·波洛克的滴漆技法,展现出创作过程中的动态和瞬间感。

1.2.2 非具象形式无主题与无对象:抽象表现主义作品通常不描绘具体的人、物或场景,而是通过形状、线条、颜色和纹理等元素构建出一种非现实的视觉空间。

自由构图:艺术家不受任何限制地安排画面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节奏和平衡,如威廉·德库宁的女性形象系列,虽然抽象,但充满动态和张力。

随机与偶然:一些艺术家如马克·罗斯科和巴内特·纽曼,利用色块的碰撞和边界模糊,探索空间、光线和颜色的相互作用,产生深邃的感知体验。

总的来说,抽象表现主义通过强烈的个人情感投射和非具象的形式,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束缚,为观众提供了更广阔的感受和解读空间。

二、艺术风格的影响艺术风格的演变是历史的见证,它反映了社会、文化以及艺术家个人思考的变迁。

在这一章节,我们将探讨抽象表现主义如何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影响了后续的艺术运动,并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

2.1 延续与变革:抽象表现主义对后续艺术运动的启示抽象表现主义,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以其自由、直接和情感化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传统艺术的界限。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新中式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如何保持中国特色的装饰风格是我国室内装饰设计的一个新课题,寻找出一套室内装饰与传统元素融合的方法尤为重要。

本论文的目的就是探索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现代室内设计方案,以理论结合相关新中式装饰实例分析,找到将中国传统特色有机引入室内装饰设计的方法,并且探讨出对新中式装饰的意义和形式特征。

[关键词]新中式;装饰造型;色彩;家居配饰;材料文章编号:2095-4085(2016)05-0030-03纵观我国的室内设计,虽然开始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

在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室内装饰风格,因此,如何保持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在进行室内设计中,不应该仅从表面的传统中国古典以及西方风格去模仿,而应思考更为深刻的精神层次内容,利用传统文化在装饰方面的积累,积极思考有效保障传统元素的利用,体现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具有传统特色的新型中式装饰。

1.新中式风格相关概念1.1新中式风格的定义新中国式风格就是将长期占据中国装饰领域的设计与装修方式与现代装饰材料与装修手法的变革相结合的产物,是将中国传统室内装饰文化加以提炼融入到现代室内设计中。

1.2新中式风格的起源、发展及表现手法(1)新中式风格的起源。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明显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民族意识,在大量的盲目模仿的基础上,慢慢开始思考和整理,将中国古典元素融入到现代的装修产品中,将明清家具、古典窗棂形态以及布艺床品相互糅合,体现了明显的中国传统意味,因此,新中式风格应运而生。

(2)新中式风格的发展及表现手法。

上世纪后期,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居住的建筑环境也提出新要求,因此国外各种建筑设计风靡全国。

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次盛行,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针在建筑设计中加入了中式风格。

中式设计主要以明代家居为核心元素,更多体现了我国明代设计的风格。

但在欧美文化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国人开始寻找另一种元素作为心理依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在核心元素的中式风格应运而生。

莫兰迪色系设计名

莫兰迪色系设计名

莫兰迪色系设计名莫兰迪色系设计名是指在设计与艺术创作中采用莫兰迪色系的作品名称。

莫兰迪色系是由意大利画家莫兰迪(Pantone)提出并命名的,它是一种以自然色彩为基础的设计色系,以独特的柔和、温暖、舒适、高雅的特点而著称。

莫兰迪色系大致包含了粉红、桃红、柔和紫、酒红、宝蓝、藏青、香槟金、香槟粉、香蕉黄等色彩,主要呈现精致、典雅、优雅、高贵、高雅等特点。

在时尚、家居、室内设计、艺术创作等领域,莫兰迪色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莫兰迪色系设计名的相关内容。

一、莫兰迪色系设计名的概述1.1 莫兰迪色系的起源与发展莫兰迪色系最初由意大利画家莫兰迪提出,并在2006年成为世界色协会所制订的色卡标准,并因此而得名。

其色域广泛,且令人回味悠长的抒情色调,使得其在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成为了时尚、家居、室内设计等领域的设计新宠。

1.2 莫兰迪色系的特点与作用莫兰迪色系以其柔和、温暖、高雅的特性而著称,其色彩的表现力极强,能够表现出一种优雅、高贵、典雅的氛围,给人以舒适、温馨之感。

在时尚服饰设计、家居装饰和室内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在艺术创作中,也常常运用莫兰迪色系创作出优美动人的作品。

1.3 莫兰迪色系设计名的意义与价值莫兰迪色系设计名不仅仅是一种命名,更是对一种风格和氛围的表达。

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莫兰迪色系的优雅与高雅,因此莫兰迪色系设计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追捧。

有着莫兰迪色系设计名的作品也更容易被市场接受和消费者喜爱,因此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

二、莫兰迪色系设计名的分类和举例2.1 时尚类莫兰迪色系设计名在时尚设计领域中,莫兰迪色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 夜莺之歌- 月色如洗- 暖秋灿烂- 蓝色忧郁- 红酒时光2.2 家居类莫兰迪色系设计名在家居装饰中,莫兰迪色系设计名也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如:- 粉红梦幻- 柔软香槟- 蔚蓝宁静- 紫色浪漫- 酒红温馨2.3 艺术创作类莫兰迪色系设计名在艺术创作中,莫兰迪色系设计名可以展现出其浓厚的艺术氛围,例如:- 唯美之梦- 轻盈舞动- 柔和温暖- 天空之恋- 金色岁月三、莫兰迪色系设计名的应用与发展3.1 莫兰迪色系设计名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莫兰迪色系在时尚设计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潮流,时装、配饰、面料等领域都可以看到莫兰迪色系的身影。

现代墙体彩绘装饰设计的起源与应用

现代墙体彩绘装饰设计的起源与应用

现代墙体彩绘装饰设计的起源与应用摘要:室内设计是与人们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设计形式,新兴手绘墙艺术正在快速的走进人们的生活,从手绘墙艺术的兴起、设计、彩绘、应用等方面浅谈了对手绘墙的理解和认识,以提高人们对手绘墙艺术的认识。

关键词:室内装饰,手绘墙,设计,空间1 现代墙体艺术的兴起墙绘作为一种装饰艺术,早在人类远古时期就已经被人类使用,如在岩石、石壁上刻画图像,形成精美的“岩画”、“壁画”,与自然浑然一体,构造了当时的人文空间环境。

而真正在装饰界流行起来还是20世纪60年代在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发展起来Graffiti(即涂鸦),它作为街头文化的重要代表,是种原生的想法与概念,其随意、迅捷的表达则更多被许多追求时尚、个性的年轻人所接受,将街头涂鸦发展起来,在室内找到一种随意发挥的空间,给室内空间一点点缀,将这种充满个性、智慧的艺术形式在室内空间不断升温,活跃空间的气氛,彰显设计风格。

2 现代墙体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在当今越来越重视经济、环保的今天,人们向往自然,渴望实用、个性化。

手绘墙装饰艺术作为当今的新型的装饰艺术效果,可以摒弃画框装饰的生硬与造作,将一幅幅风格各异、惊艳美丽的画面定格在墙壁上。

图案选择的多样性也为现代室内装饰打上了“个性化标签”。

家居墙面装饰是现代室内设计重要的构成要素,随着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其在营造室内环境的空间意境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墙面彩绘共分三类,分别为:贴纸墙面彩绘、模板墙面彩绘、纯手工墙面彩绘。

而手绘墙因其可根据室内的空间结构就势设计,掩饰房屋结构的不足、美化空间的同时,让墙面彩绘和室内的家居设计融为一体,在绘画风格上不受任何限制,使其在现代家庭备受欢迎。

不管是乡村田园还是欧式古典,抑或现代中式,各种风格都能把手绘方法应用得得心应手。

于是,在室内的墙面、家具上DIY 一幅画越来越流行,此种方法除了时髦、环保外,与众不同的就在于它融入了更多参与者的心思与喜好,更能创作成使用性的家居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lliam Morris

Morris還自己動手設計了家庭內部的用品,從牆紙、地毯、 燈具、餐具等, 都具有濃厚的哥德特色。 這個建築和內部的用品,成為一種新風格的奠立基礎,這 就是1860年前後在英國展開 的「美術工藝」運動風格。 在1860年前後,Morris與他的兩個朋友開設了自己的設計 事務所,幾年以後,業務發展迅速,他將其他兩人的股份 買下,於1864年成立了「摩里斯設計事務所」,這是世界 上最早由藝術家領導的設計事物所。

威廉· 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就在就讀於牛津大學期間,他看到了 Ruskin 的一本著作: The Stones of Venice( 威尼斯之石),這本書強調中世紀 設計精華的思想內容,特別是他對於哥德式風格和 自然 主義風格在設計中的應用的興趣和期望。 羅斯金認為建築和美術確立了民眾在宗教、道德、民族的 理想和社會習俗表現上的藝術哲學,這些可以看作中世紀 的藝術家和工匠的生活態度與理想。 Morris 對此書非常著迷,從而展開了他對哥德風格和自然 主義風格設計的探索。
與正統的學院派藝術分道揚鑣,
故自稱分離派。

其口號是“為時代的藝術--藝術應得的自由”。

在設計方面,其重視功能的思想、幾何形式與有機形式相結合 的造型和裝飾設計,表現出與歐美各國的新藝術運動相一致的 時代特徵而又獨具特色。 他們大膽實踐,定期舉辦展覽,並在1900年出版了設計期刊《室 內》,在歐洲頗有影響。

紐約市帝國大廈 1930年
影響Art Deco運動風格形式的因素
1.埃及等古代裝飾風格的實用性借鑒
1922年,英國考古學家 Howard Carter(豪瓦特‧卡特)在埃及發現一個完全沒有被擾亂過的古代帝 王墓---Tutankhamun(圖坦卡蒙)墓,大量出土文物,展示出一個絢麗的古典藝術世界,震動了歐 洲的新進設計師們。 那些三千三百年前的古物,特別是Tutankharmun的金面具,具有簡單的幾 何圖形,使用金屬色系列和黑白色彩系列,卻達到高度裝飾的效果,這給予設計師們強而有力的 啟示。

Hector Guimard ( 1867 - 1942)





吉馬赫(Hector Guimard)法 國新藝術運動中最有名望的代 表人物,是建築師、家具設計 師、裝飾藝術家。 巴黎地下鐵道(Metro Station) 的若干入口建築(1898~1901) 用鑄鐵做成樹木狀,是他最著 名的作品。 在這個入口設計中的拱圈與欄 杆,扶手的裝飾皆是從大自然的 植物來取材的,都是一些有機的 形式。 吉馬赫的成就不僅僅只是熟鐵 的運用,更激發了鑄鐵潛在的可 能性, 也為新藝術運動創造了一個新 的、獨特的語言。


新藝術
Art nouveau
簡介

新藝術運動開始在1880年代,在1890年至1910年達到頂峰。 新藝術運動的名字源於薩穆爾· 賓(Samuel Bing)在巴黎開設的一間名 為「新藝術之家」(La Maison Art Nouveau)的商店,他在那裡陳列的 都是依這種風格所設計的產品。
小結

Morris 強調設計的基本原則為:產品設計和建築設計是為千千萬萬的 人服務的,而不是為少數人的活動;設計工作必須是集體的活動,而 不是個體勞動。這些原則都在後來的現代主義設計中得到發揚光大。 英國有不少年青的設計家仿效 Morris 的方式,組織自己的設計事務所, 稱之為「行會」(guild),從而開始了一個真正的設計運動,歷史上稱 為「美術工藝運動」。 這批設計事務所的設計宗旨和風格與 Morris 非常接近。它們都反對嬌 揉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反對設計上的權貴主義,反對機械和工業化 的特點,力圖復興中世紀手工藝行會的設計與製作一體化方式,復興 中世紀的樸實、優雅和統一。
新藝術在各國發展
法國

從傳統的藝術式樣中尋求靈感,並以植物形態為素材發展 出自己獨特的美學造形(表面裝飾大於機能考慮)。 新藝術在法國的其他名稱:Morden Style (現代風格)、 Style Nouille (麵條風格)、 Metro Style (地下鐵風格)、 Yachting Style (遊艇風格)、Style 1900 (1900年風格) 、 Bell Epoque (良好時代)。
風格特徵

Art Deco運動發韌於法國巴黎,主要集中在豪華和奢侈的 產品與藝術品設計上。後來陸陸續續有許多國家相繼參與, 如德國、瑞士、比利時、荷蘭、義大利、匈牙利、羅馬尼 亞……,而促成這些國家如此交流的是英國。 Art Deco喜歡用直線和對稱的構成,另外使用新材料如鋼 筋混泥土、合成樹脂玻璃,使得原本的手工藝藝術與工業 技術對立的現象得以解除。
4. 包浩斯(Bauhaus)
5. 現代主義(Modernism)
美術工藝運動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背景

美術工藝運動約為1850年至1900年間於英國地區所發展 的工藝思潮,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藝術與手工藝展覽協會 (Arts and Crafts Exhibition Society)。 其起因是針對裝飾藝術、傢具、室內產品、建築等,因為 工業革命的批量生產所帶來設計水帄下降而開始的設計改 良運動。當時大規模生產和工業化方興為艾,工藝美術運 動意在抵抗這一趨勢而重建手工藝的價值。
印刷工坊Kelmscott Press的創辦者
教會窗花玻璃裝飾工作
美術工藝運動的風格特徵
摩里斯設計事物所所做的設計,都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徵,也就是後來
被稱為美術工藝運動風格的特徵。這個風格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強調手工藝,反對機械化的生產 2. 在裝飾上反對嬌柔造作的維多利亞風格和其他古典、傳統的復興風格 3. 提倡哥德風格和其他中世紀的風格講究簡單、樸實無華、良好功能 4. 主張設計上的誠實、誠懇,反對設計上的華眾取寵、華而不實 5. 裝飾上推崇自然主義、東方裝飾和東方藝術的特點




「Art Deco」運動是一場國際性設計運動,不少歐美國家都捲 入其中,尤其以法國、美國、英國的設計較具代表性。 同時它還影響到許多歐洲國家,從大約1910年前後開始, 一直 發展到1935年前後為止。這個運動與歐洲的現代主義運動幾乎 同時發生與發展,因此,Art Deco運動受到現代主義運動很大 的影響。 Art Deco運動的名稱出自1925年在巴黎舉辦的「巴黎國際現代 化工業裝飾藝術展覽會」 (The exposition des Arts Decoratifs)。 這個展覽旨在展示一種 「新藝術」(Art Nouveau)運動之後的建 築與裝飾風格。

Michael Thonet (索涅特)是德國新藝 術的先驅,他以著名的曲木加工技巧, 製作出有名的曲線形搖椅及餐椅。 Mr. Thonet在1819年成立了自己的家 具品牌,其最有名的的作品為1859年 製造的14號椅(維也納椅),被視為是現 代傢俱設計的開端! 其線條形態的特性及生產方式顯示為 新藝術的表徵,其強調的是整體的形 態,而非在表面裝飾。
2.原始藝術的影響
非洲部落舞蹈面具的象徵性和誇張特點,非洲雕塑特別是木雕的明快簡練,給 了西方藝術家和設計師們很大的啟發。
德國

德國的新藝術一直到1897年 才蓬勃發展,而影響較大的 是當時的一些出版物,Die Jugend (青年)雜誌在德國創 刊,德國新藝術便以此雜誌 為中心而展開,並把新藝術 稱為「青年風格」 (Jugendstil) 。 他們採取植物形狀作成彎曲 線條用來做為造形式樣。

Michael Thonet (1796-1871)

新藝術運動發展的最高峰是1900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現代 風格在各方面都獲得了成功。
在此後十年,新風格因為在最普通的大批量產品中迅速地普及, 導致新藝術運動在大約1907年以後就開始被忽視。

新藝術的風格特徵

由於受到工業革命後,出現了許多的新材料,使得當時從事創作設計 的工作者面臨這些新材料、新技術、新的表現方式,認為新的時代必 須創造出新的式樣,因此當時的建築 、工藝、工業產品等均採用「曲 線」做為表現的方式,以別於傳統的式樣。 而這些式樣大致取自大自然,如蔓草、花卉、鳥獸,藤鞭等等。 由於受到之前美術工藝運動Ruskin、Morris的影響,因此主張物品的 構造、形態必須合理,所用的材料要合乎邏輯,並且提倡率直而誠實 的顯示製造過程的精神。

威廉· 莫里斯 William Morris
1834年3月24日-1896年10月3日

美術工藝運動最主要的代表 人物 William Morris 於1851 年參觀了在倫敦舉辦的萬國 博覽會時,對於工業化生產 的產品感到厭惡,也正因如 此,讓Morris決定投入設計 的行列。 據說他在看到「水晶宮」展 覽建築時竟放聲大哭,足以 說明他對機械化、工業化的 厭惡。


壁紙設計



莫里斯的設計理念崇尚濃厚的 人文與自然主義。 莫里斯曾以泰晤士河各支流為 名設計一系列的棉布作品如 「Wondoru」、「Clay」,這 些棉布設計皆描繪自泰晤士河 八大支流河邊的植物,而這些 設計讓人聯想到漂浮水面、或 是在清澈見底隨波蕩漾的水草。 這一系列的棉布印刷,大多都 採靛藍(indigo)拔染法的特 以泰晤士河支流所生長植物進行 殊手法, 而非色彩鮮豔的人 圖紋設計的發想元素 工染料。

奧圖〃華格納 (Otto Wagner) 維也納郵政儲金銀行
古斯塔夫· 克林姆 (Gustav Klimt, 1862年–1918年), 創辦維也納分離派, 其畫作特色在於特殊 的象徵式裝飾花紋
The Kiss. 1907–1908. Oil on canvas
裝飾藝術
Art deco
背景


助長新藝術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