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禽戏养生之道

合集下载

华佗五禽戏养生之道

华佗五禽戏养生之道

华佗五禽戏养生之道作者:陈琳王春林沈建霖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9期课题项目:四川省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科研与培训基地课题,编号SCQG2012B016摘要:五禽戏是华佗养生理念与实践的重要结晶,五禽戏的创造融入了五行学说、道家学说、阴阳平衡与经络学说,通过对人体气血和技能的调节实现养生的功效,对于我国古代养生学的研究以及现代养生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华佗;五禽戏;养生研究东汉末年,战争频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华佗便不求仕途,一心专研医学,希望能够解救在病痛中挣扎的百姓。

经过多年的努力,华佗成为了东汉末年一位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为手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为世界医学史上通过麻醉进行手术的最早记录,实现了医学发展的新跨越,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

不仅如此,他还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创作了适合各种人群锻炼的“五禽戏”,为我国养生健身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华佗这套取法自然的“五禽戏”被医学界所借鉴,用来指导人们的养身健身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五禽戏”中的养生思想,下面,我们首先对“五禽戏”的由来进行简要介绍。

1华佗与五禽戏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作为声名广泛流传后世的著名医学家,华佗对于医学有众多贡献,其中尤以麻醉剂和五禽戏的发明为人所津津乐道,后世不仅将其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同时也将他作为养生术的重要开创者加以颂扬。

据史书载,华佗被曹操所杀时已年逾百岁,但是身体仍旧非常健康,容貌如同中年人一般,其弟子无普桑在九十岁时也仍旧耳聪目明,齿发坚固,这一切都得益于华佗所发明的“五禽戏”的养生功效。

华佗本人身为医者,在日常生活中就非常注重身体的锻炼,在他的观点中,人要通过体育运动和劳作这些方式来促进血脉流通,减少疾病的发生,他曾言:“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浅析五禽戏现代医疗养生之道

浅析五禽戏现代医疗养生之道

浅析五禽戏现代医疗养生之道刘铮【摘要】长久以来,人们都在为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不懈努力,各种方法途径被发现或创造,如各种养生食品、药物,当然也包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运动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维护健康是为全民所公认的,但不合适的运动项目、杂乱无章的运动方法、缺乏目的的运动锻炼显然是不能取得如此功效的,真正好的运动,不管是现代运动、时尚运动,还是传统武术运动,都兼具审美与养生作用,五禽戏便是这其中的一种.【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15(000)022【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健康;运动;传统武术;养生;五禽戏【作者】刘铮【作者单位】洛阳市重点体校河南洛阳 471000【正文语种】中文前言东汉时期,因当时的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势低且环境潮湿,再加上当时战乱不断,人们常常感染疾病,为改变这种状况,名医华佗结合自身的医学理论,根据前人养生导引术创造出可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自创建至今,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五禽戏所蕴含的养生原理已被人们所熟知,其的基本套路也不断被人们所演练并创新演绎,它甚至是走进大学校园,成为一门公共选修课,更重要的是,其在医学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依然显著。

1 、五禽戏的养生思想内涵五禽戏套路演练需要正确的养生思想作指导才能达到养生的效果,从整体上来说,其养生思想是以其所创建时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结合前人哲学思想以及华佗自身多年的行医经验而形成的。

1.1 、自然哲学观这是五禽戏体现的最明显的一个观点。

首先,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世间万物都是自然存在的,而自然便是道法的核心,这是华佗创建五禽戏所遵循的自然思想,认为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和自身的自然本性,不可勉强或强迫;其次,五禽戏的五禽即指虎、鹿、熊、猿和鸟,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生物,其日常活动和生活习惯给了华佗无限灵感,进而创作出灵活的五禽戏。

1.2 、“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古人信奉“天人合一”思想,认为自然界和人是一个整体,且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当然也包括养生文化。

论华佗五禽戏的养神之道

论华佗五禽戏的养神之道

论华佗五禽戏的养神之道“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因此,古代养生家认为,“神安那么寿延,神去那么形散,故不行不谨养也。

”主见“粗守形,上守神”。

华佗五禽戏是一套外动内静、动中求静的仿生养生功法,练习华佗五禽戏不仅能起到健形的作用,同样也能起到养神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进展阐述。

中医学认为,精、气、神是人生三宝,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精”为构成人体的物质根底,“气”是生理功能,“神”即是精神,即一切意识、知觉、思维等生命活动现象的外在表现。

三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精充、气足那么神旺,精枯、气虚那么神弱。

在人体整个生命活动中,“神”是最高主宰,它统御精气,是生命存亡的根本和关键。

五禽戏是一种“动中求静”的功法,练习时应做到外动内静,外刚内柔。

通过五禽戏练习,不仅能起到健形的作用,同样也能起到养神的作用,主要表此时此刻以下三个方面:演绎五禽嬉戏,进入五禽意境,以戏怡神五禽戏是东汉末年闻名医学家、养生学家华佗创编。

我们知道,“戏”具有“玩耍、嬉戏”之意,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扮装表演故事的艺术,也是人类最根本的消遣方式。

演戏须要有演员,有角色,有故事情节,有特定的环境背景,演好戏更须要演员能进入角色、领悟故事情节、融入环境背景。

进入演戏状态的演员可以释放日常的辛苦,可以在戏中实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志向,也可以消解因社会和家庭冲突带来的诸多不快,抑或可以在古往今来的再现和畅游中了解历史、反观人生,使个人心灵得到最大限度的安慰。

于是,在“戏”的滋养中,“神”得到了升华。

五禽戏中的每戏都是依据动物的自然生活习性设计典型的动作,虚构了不同动物日常的自然生活情景,在虚拟化的生存环境下表现出动物的形态和神韵,要求练习者不仅要体悟动作意义,还要融入动作完成的环境背景,把动物拟人化,给予它们丰富的情感,并且能够集中地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五禽戏习练者要渐渐进入五禽的意境,能够“入戏”。

养生之道 华佗模仿五禽戏养生法

养生之道 华佗模仿五禽戏养生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养生之道华佗模仿五禽戏养生法
导语:很早的时候,我们在课本上就学过关于华佗的文章,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名技术非常精湛的医学家,据说还有让人起死回生的本领。

那么华佗认为怎样
很早的时候,我们在课本上就学过关于华佗的文章,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名技术非常精湛的医学家,据说还有让人起死回生的本领。

那么华佗认为怎样养生呢,哪样做对我们身体好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华佗的养生之道吧。

华佗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非常着名的医学家,那个时候战火连年,瘟疫流行,华佗靠他在内、外、妇科与儿科等多方面的医术,帮助了当时很多的人民。

古书上面记载,它年逾百岁身体还是非常健康,那么他的养生秘诀是什么呢?
喜欢运动
华佗十分重视体育运动与劳动锻炼。

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削。

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意即人们需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或劳动),但应避免过于劳累。

经常活动,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从而生不了病。

这就像门枢轴,时常使用转动,就不会僵涩失灵。

模仿五禽戏
关于“五禽戏”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华佗年轻时去公宜山采药,爬到半山腰时发现了一个洞穴,他很好奇,正想进去,忽然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论医道,他就站在洞外听。

他听得入了神,听着听着,听见那两个人谈起了华佗,这可把他吓坏了,他正要转身跑去,忽然听见一个人叫道:“华生既已来了,何不入内一叙!”华佗只好硬着头皮走进去,原来是两位白发长须的仙人。

他们向华佗传授了许多奇妙的医术,还。

读《五禽戏》的一些心得

读《五禽戏》的一些心得

读《五禽戏》后一些心得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据说,五禽戏是华佗在观察了很多动物之后,以模仿虎、鹿、猿、熊、鹤(鸟)五种动物的形态和神态,达到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目的的一种健身方法,盛行的太极等传统健身方式,最初都源于五禽戏。

五禽戏是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成的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深受健身人群的欢迎。

五禽戏结合“形、神、意、气”,每一个都要把握的很好。

比如说“形”,其实指的是姿势和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做到位,比如说鹿戏当中鹿抵一节当中出脚的角度,角度一定要到位,角度到位后眼睛才能看到后脚跟,要不然看不到后脚跟,腰也扭不到位,效果也不太好,第二个就是神,神就是神韵,那就是要演虎像虎,学鹿像鹿。

第三个就是意,也就是指的是意境,在练习五禽戏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思想集中,心静神凝,再有一个就是气,也就是调息,在练习五禽戏时,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能起到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

以下是练习的心得:(1)虎举(2)虎扑虎戏的动作做起来威猛有力,虎虎生风。

在呼吸吐纳之间,刚柔并济中将老虎的威风展示得淋漓尽致。

虎举、虎扑使得自己的上半身的筋骨不断得到展伸。

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练习虎戏可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维持脊柱生理弧度、防治腰部疾病等。

练虎戏时,手足动作与呼吸要协调一致。

两手翻掌向外按出时,两脚同时向前进步,此时宜稍用力,速度稍快,以显示虎扑是的敏捷、勇猛。

(1)鹿抵(2)鹿奔鹿戏表现了鹿鹿轻盈安闲、自由奔放的神态。

鹿戏锻炼可起到强腰补肾、强筋健骨和振奋阳气等作用。

在呼吸方面,一定要呼吸自然,呼吸的量和劲都不能够太过、太大,一定要不疾不慢,这样才有利于身体健康。

鹿戏要求闲适的感觉,要做到不急不慢,要循序渐进。

在“鹿抵”动作中,要把握“迈步、转腰、还原”三个环节,做到清晰明了,规范到位。

传统气功五禽戏养生的机理探析

传统气功五禽戏养生的机理探析

传统气功五禽戏养生的机理探析石建东(单位: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摘要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创编的一种导引术,据资料考证,华佗创编的五禽戏是直接取材于西汉刘安《淮南子》的六禽戏(熊径、鸟伸、尧浴、猿理、鸥顾、虎颈六个术式)加以发展的。

华佗五禽戏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取导引吐纳之所长,把练神、练形、练气揉合在一起的完整的导引套路五禽戏离医理于动作之中,寓保健康复效益于生动形象的“戏”之中这是五禽戏区别于其它导引术的显著特征。

本文就“五禽戏”发展由来、健身养生思想、健身养生机理对人体不同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五禽戏养生健体生理机制阴阳肺腑1.五禽戏的概述一千多年前东汉医学家华佗(公元145-208年)创制的华佗五禽戏,是我国优秀民族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

它最初的动作主要是由华佗根据虎、鹿、熊、猿、鸟的生活习性、活动方式、神态通过模仿这五种禽兽中虎的雄壮威猛、鹿的轻捷舒展、熊的憨厚刚直、猿的灵活敏捷、鸟的轻盈潇洒组编而成的一套动作,同时又把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

此法不仅能强壮四肢的筋骨,而且还能调息五脏六腑。

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叫“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

”意思是说,活动是保持健康最有效的方法。

经常通过肢体的运动活动,便可加快食物消化,使血流循环畅通无阻疏通了脉络。

华佗五禽戏就其保健强身、祛病延年的功效而论,历来都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发展到今天,它以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不但可以强健人的体魄而且可以健全人的身心。

1.1.五禽戏的发展由来五禽戏是东汉名医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熊经、鸟伸之术, 研究了虎、鹿、熊、猿、鸟五禽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 创编的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仿生类导引术。

对华佗编五禽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记载: 吾有一术, 名五禽之戏, 一曰虎, 二曰鹿, 三曰熊,四曰猿, 五曰鸟。

华佗五禽戏的故事

华佗五禽戏的故事

华佗五禽戏的故事
温馨提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
华佗(公元145年-208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不仅精通医学,还擅长武术和养生之道,被誉为“医圣武侠”。

华佗在其著作《五禽戏》中详细介绍了五种模仿动物的运动方式,以帮助人们保持身体健康。

这五种动物分别是虎、鹤、熊、猿和鸟,每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据传说,华佗的五禽戏起源于他治疗曹操的故事。

当时曹操病得很重,华佗用药治疗无效,便建议曹操练习某些体操来增强体质。

曹操问华佗:“你有什么好的练习方式?”华佗回答:“我有一种叫做‘五禽戏’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于是,华佗向曹操介绍了五禽戏,并指导他如何练习。

曹操按照华佗的指导,每天练习五禽戏。

不久后,他的体质得到了显著改善,病情也逐渐好转。

从此以后,曹操每天坚持练习五禽戏,身体更加健康,精神更加振奋。

华佗的五禽戏成为了一种流传至今的养生保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中医、武术、健身等领域。

五禽戏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和动作,锻炼人体的各个部位,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身心,增强免疫
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练习五禽戏的益处

练习五禽戏的益处

练习五禽戏的益处
五禽戏是养生术,模仿猛虎猛扑呼啸、小鹿愉快飞奔、熊的熊的慢步行走、猿猴左右跳跃、鸟儿展翅飞翔等动作,通过这一系列的运作,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清利头目,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简便易学,故不论男女老幼均可选练,体弱者可选择适合自己动作学习,待体质逐渐增强后再练全套动作。

五禽戏不仅具强身延年之功效,还有祛疾除病之效,每戏都具有不同的健身祛病作用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正是间接地起到了锻炼脏腑的作用,这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活动的方式也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

模仿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练
这里明确地指出了五禽戏的作用原理:通过肢体的运动以流通气血,祛病长生。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五禽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

它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它能提高肺功能及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的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为机体活动提供养料。

在华佗那个年代,他虽然不明白这些道理,但却能凭着长期的经验,总结出这么一套科学的健身方法,实在是很了不起的。

就五禽戏本身来说,它并不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

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
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五禽戏养生之道
五禽戏简介
华佗说,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日虎、二日鹿,三日熊,四日猿,五日鸟。

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五禽戏是东汉末年神医华佗(145—208)在总结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运动的一种方法,她又称“五禽戏操”、“五禽气功”、“五步汉戏”等。

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他创编的这套医疗保健操,比瑞典发明的医疗体操要早上一千多年,开创了我国体育医疗保健之先河。

五禽戏是动气功,也叫养生功,属有氧运动,象形套路,模仿虎之威猛、鹿之安详、熊之沉稳、猿之灵巧、鸟之轻捷,练形取意为我所用。

中国亳州是华佗的故乡,五禽戏的发源地,民间广为流传,深得人民喜爱,五十七代传人董文焕、五十八代传人周金钟、修海燕练五禽戏发扬光大,著有“华佗五禽戏”、“浅谈传统五禽戏”传遍国内外,有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英国、新加坡、丹麦、台湾、香港、澳门等。

五禽戏养生之道
论五禽戏养生之一,五禽戏不仅具有强身延年之功,还有祛疾之效。

利用一种动物的习性不同,模仿他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关节、肌肉通过肢体的运动以疏通气血,活
血通络,壮腰健身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清利头目,增强心肺功能,促进健康素质,祛病长生;五禽戏能锻炼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掏功能和调节功能,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它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吸氧排碳,组织器官发育,同时它还能增强肠胃活动及分泌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为机体供养料。

五禽戏并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

华佗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

无疑,它在医疗保健、防病治病起了巨大作用。

论五禽戏养生之二
五禽戏利用中医学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脏象经络,气血运行的理论,一种动物的习性,练形取意,创建了五禽戏,中医学认定虎属水、练骨主肾(水主肾),麅各木、练盘通肝(木通肝),熊属土、练肌肉主脾胃(上主脾胃),猿属火、练脑健心(火通心),鸟属金、练皮毛主肺(金主肺);现代医学认定,血液高粘滞综合征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病。

它是由于一种或多种血液粘滞因素升高,血循环尤其是微循环障碍,机体组织器官缺血、缺氧造成。

练五离戏可以加速血液流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及异物,维护心血管正常运行,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健康,祛病长生。

论五禽戏养生之三(例证)
亳州是华佗的故乡,五禽戏发源地,多年来亳州地区成千上万的体育爱好者坚持学习锻炼五禽戏,提高健康素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

超过八十、九十、百岁老人不断增加。

现举三例患者如下:
刘艳丽(化名),女,53岁,退休职工,未练五禽戏之前,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经脉不调,腰膝酸软,头错耳呜、千后潮热,四肢不温,彻夜难眠,没精打采,对人生失望。

经中医专家诊断即有阴虚又有阳虚,西医专家检验全血血浆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性下降、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脂中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增高,专家诊断为高粘滞综合征,影响血液拾氧气,释放CO2及其导物,故而患病。

该同志虽经中医中药既补阴气又补阳气,西医西药降血脂,活血化瘀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虽有好转,但不明显,而后经好友提示要走出你那个小家庭,到大自然中体育锻炼,由于勤学好练,半年下来去医院体检经中医诊断脉象正常,阴虚、阳虚均不存在,西医学检验血液粘稠度,血脂降至正常,本人主诉包含、睡眠较好,精神焕发,彻底恢复了健康。

李建华(化名)男,49岁,物流职工,未学练五禽戏之前,肥胖,颜面潮红,失眠,四肢无力,经西医专家诊断检验血糖、血脂、全血血浆粘稠度、血压升高,诊断为三高症。

他对人生抱着悲观失望,生怕三高疾病威胁生命,而经同志
开导说,不用怕,您要走出去,到大自觉环境中锻炼,由于认真,比他人都卖力,坚持早晚学练五禽戏,常常是满身大汗,衣服湿透也不停止,半年后自觉症状好转,到医院检查血压、务粘稠度恢复正常,血糖也有所下降,思想上彻底放下了三高症的包袱,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促使他更加继续锻炼,并奉劝其他患有心血管、高血压、高血脂同志也要学习,锻炼五禽戏,提高健康素质。

朱丽娟(化名)女,35岁,退休职工,未学五禽戏之前,面黄肌瘦,四肢无力,胃疼痛,不思包含,经中医诊断脾胃不和,血检贫血,X光饮餐透视诊为浅表性慢性胃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虽有好转,但效果不明显,而后参加学练五禽戏,由于他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坚持早晚刻苦锻炼,被人们称赞为五禽戏老师,自觉半年好转,一年痊愈。

他云医院检查血液正常,X光透视胃正常,现体重增加,包含正常,干劲十足,精神焕发,逢人便说五禽戏真好,提高健康素质,和谐家人,欢迎男女老少都来参加,学习锻炼五禽戏。

综上所述,实例证明练五禽戏能舒筋通络,吸氧排碳,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提高人民健康素质,既利国,又利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