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阅读”课标解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阅读”课标解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 “阅读”课标解读

“阅读”课标解读

一、课标内容

总体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第一学段目标: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二、实施建议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三、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一学段提出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老师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同时还要珍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注重词句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不要做过深过细的分析,更不要生硬地教给学生一些概念或定义。

朗读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首先要做到读正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要反复读;做到词连读,按句逗停顿;不要一字一顿地读,更不要唱读或拿腔拿调地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读流利,读出语气和感情。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句号、问号

和感叹号,体会它们的用处和表达的情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阅读,自由朗读,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少用齐读。

第一学段还要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唇的读;第二学段要初步学会默读,进一步学习略读;第三学段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进一步学习浏览。因此,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要给学生打好默读的基础。引导学生在默读中思考问题,也可以画画词语或句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

第一学段的教科书中配有大量的精美插图。老师要充分挖掘图片资源,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想象,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会,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课标指出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五万字。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读课外书有困难,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从读拼音读物或图画书入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给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内容 专题组织单元:八组 两次综合性学习: “语言的艺术”“走进信息世界” 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在每组课文之后设有“词语盘点”总计词语334 个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共计181 个;“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共计153 个。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部分 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200 个字。生字表(二)是要求写的150 个字 2.阅读部分 高年级的默读训练既要提高理解水平,又要提高默读速度,一般为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理解重点句子 3.习作 明确提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习作不少于400 字

4.综合性学习 “信息传递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说,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了解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让学生学会怎样写研究报告。

、单元解读 第一单元解读 单元名称:走进西部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 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单元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会认识生字27 个,会写20 个字。 2.体会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背诵指定段落:1课第2.3小节。3课指定段落。 6.第3 课后的小练笔 解决措施: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做一点西部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第二单元解读 单元名称:永远的童年 单元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家长如何辅导学生

今年9月份,全国就要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语文新教材了(详情请戳→沪教版语文停用,全国统编教材上线!一年级新课本抢先看!),老师家长们比较关心的11个问题,对这套教材做了些说明,一起来看看吧~ 1、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 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 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 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 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

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2、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 教学有什么建议? 要先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 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其他额外的负担。 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

部编版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汇总

小学语文 基础知识 汇 总 2020年2月

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 c s zh ch sh r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 3、特殊韵母:er 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i ci si zhi chi shi ri yi yu w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 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 'ōu 汉字 一、汉字结构 独体字:天、木左右结构:说、你 上下结构:忠、秀左中右结构:谢、做 上中下结构:意、喜全包围结构:国、园 半包围结构:同、凶品字结构:森、晶 二、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ǐng)及所对应的页码。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及正文页码。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词语 一、理解词语的方法: 1、弄清这个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 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词的色彩意义 词的色彩意义是指词义所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感情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褒贬态度,可以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 褒义词带有褒扬、喜爱、尊敬等肯定评价。如:英雄、勇士、英勇等。 贬义词对客观事物带有贬斥、厌恶、轻蔑等否定评价。如:赌徒、废物等。 中性词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无所谓肯定或否定评价。如:运动、社会、人类等。 三、固定结构词语 1、ABB 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 谈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谈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思路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以下简称“统编教科书”)长课文、难课文的教学是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这是语文教学实践不断深入的体现。入选教材的任何一篇课文,对学生来说其实都是有难度的,这里的长课文、难课文,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语文教材适当编排一些较长、较难的课文,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有推动和促进作用的。因此,充分发挥难长课文和难课文的独特价值,不断总结相关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难课文,“难”在何处?情况应各不相同。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这部作品曾入选人教版六年级、语文S版五年级、西师版五年级等多套小学语文课标教材,统编教科书将它编排在三年级,确实有一定难度。以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试着梳理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基本思路,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思考。 一、根据教材定位,从丰富的教学内容中确定适宜的目标。 经典的文学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为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不仅可以在小学教,在中学甚至大学同样也是可以教的。为什么呢?经典作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给教学目标的选择带来了多重可能性。就这部作品的创作手法而言,可以探究的内容就很多。比如,文中的“火柴”是否有象征意义?作品的题目是否可以改为“卖报纸的小女孩”?再比如,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故事发生在下着雪的大年夜,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快乐幸福的节日氛围中,小女孩却孤苦伶仃,流落街头,不敢回那个“跟街上一样冷”的家,周边环境与小女孩处境形成鲜明的反差;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美妙幻象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结尾处小女孩带着微笑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这种写作方法是否应引导三年级学生去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又比如,丰富的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

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上阅读(带拼音)

部编版一年级上阅读(带拼音) (一) 老虎lǎohǔ是shì百兽bǎishòu 之zhī王wáng ,但dàn 它tā害怕hàipà小 鸟xiǎoniǎo 的de 粪便fènbiàn , 只要zhǐyào 沾 zhān 上 shàng 小 xiǎo 山shān 雀què的de 粪fèn 便biàn ,它tā的de 皮pí肤fū就jiù会huì烂làn 掉diào . 狼láng 非 fēi 常 cháng 凶 xiōng 猛měng ,但dàn 它tā害hài 怕pà火huǒ和hé红hóng 色sè,更gèng 怕pà腰yāo 部 bù 挨ái 打dǎ . 熊xióng 的de 力气lìqi 很大hěndà,但dàn 它tā怕pà鼻子bízi 被bèi 击中jīzhòng ,只要zhǐyào 猛击 měngjī 熊xióng 的de 鼻子bízi ,它tā就jiù会huì动dòng 不了bùliǎo . 鳄è鱼yú十分 shífēn 凶 猛xiōngměng ,但dàn 它tā最zuì怕pà黄色huángsè,在zài 水 shuǐ中zhōng 的 de 人们rénmen 只要 zhǐyào 穿 上 chuānshǎng 黄色huángsè的de 衣服yīfu ,它tā就jiù不敢bùgǎn 接近jiējìn 了le . 不管bùguǎn 什么shénme 动物dòngwù,都dōu 有yǒu 它tā的de 弱ruò点diǎn ,即使jíshǐ是 shì凶 猛 xiōngměng 的de 动物dòngwù,也yě不bù例lì外wài . 1.本文共有()段,标上序号. 2.文中写了哪些动物?请把它们圈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老虎害怕 的粪便;狼害怕 和 ,更怕腰部挨 打;熊怕被击中 ;鳄鱼最怕 .所以不管什么动物,都有. 4、选择正确的打“√”. (1)只有凶猛的动物有弱点(). (2)动物都有弱点(). (二) 春 天chūntiān ,阳 光 yángguāng 灿烂cànlàn ,田野tiányě里lǐ百花bǎihuā盛 开shèngkāi .白bái 的 de 梨花líhuā,粉红fěnhóng 的de 桃花táohuā,还有háiyǒu 金黄jīnhuáng 的de 油菜花yóucàihuā,散发sànfā出 chū 一阵yízhèn 阵 zhèn 浓 浓nóngnóng 的de 香 味xiāngwèi . 1.短文共有 句话,写的是 季的的景象. 2.春天有灿烂的 ;田野里 ,散发出浓浓的 .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 4.春天, 、 、 都开花了.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 .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1-6)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目录 ?识字 ? 1.天地人 ? 2.金木水火土 ? 3.口耳目 ? 4.日月水火 ?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 1.a o e ? 2.i u ü y w ? 3.b p m f ? 4.d t n l ? 5.g k h ?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 ?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 1.秋天 ? 2.小小的船 ? 3.江南 ?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语文园地四 ?识字 ?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课文 ? 5.影子 ?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 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 ?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册目录 ?识字 ? 1.春夏秋冬 ? 2.姓氏歌 ? 3.小青蛙 ? 4.猜字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 故事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课文 ? 1.吃水不忘挖井人 ? 2.我多想去看看 ? 3.一个接一个 ?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 5.小公鸡和小鸭子 ?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 ? 5.动物儿歌 ?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12.古诗二首 ?池上 ?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12.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 册目录 ?课文 ? 1.小蝌蚪找妈妈 ? 2.我是什么 ? 3.植物妈妈有办法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语文园地一 ?快乐读书吧 ?识字 ? 1.场景歌 ? 2.树之歌 ? 3.拍手歌 ? 4.田家四季歌 ?语文园地二 ?课文 ? 4.曹冲称象 ? 5.玲玲的画 ? 6.一封信 ?7.妈妈睡了 ?口语交际:做手工 ?语文园地三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精品】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读 教材解读 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 “品味经典寓言” “体会传统文化” “关注精彩发现” “发挥无限想象” “追忆幸福童年” “探索自然奥秘” “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二)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的解读(二) 下面,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干问题,来做些说明。一共有十一个问题。 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何建议? 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增加额外的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老是混淆,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负担也会轻一点,效果不见得就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课外阅读拓展练习

1、读d ú短duǎn 文w?n ,找zhǎo 出chū合h ?适shì的d e 词c í填tián 在zài 括ku?号hào 里l i 。 ( )的d e 枣zǎo 树shù ( )的d e 枣zǎo 花huü ( )的d e 大d à枣zǎo ( )的d e 小xiǎo 灯dyng 笼long 2、文w?n 中zhōng “小灯笼”xiǎodynglong 指zhǐ的d e 是shì 。 3、想 想xiǎngxiǎng 枣树zǎoshù在zài 不同bùt?ng 季节jìji?的d e 变化biànhuà ,再zài 填空tiánk?ng 。 春天chūntiün ,枣树zǎoshù上shàng 。 夏天xiàtiün ,枣树zǎoshù上shàng 。 秋qi ū天tiün ,枣zǎo 树shù上shàng 。

(三) 小鸡xiǎoj?们men 跟着gynzháo 老lǎo 母鸡m ǔj ?跑p ǎo ,就jiù像xiàng 许多xǔduō小球xiǎoqiú在zài 地上dìshàng 滚gǔn 一样y?yàng 。它们tümen 跟着gynzháo 妈妈m üm ü学xu?着 zháo 找zhǎo 食物shíwù ,小小的xiǎoxiǎode 嘴zuǐ到处dàochù啄zhu? ,有时yǒushí ,就jiù在zài 伙伴们huǒbànmen 的d e 头t?u 上shàng 、腿tuǐ上shàng 啄zhu? 。冷ltng 了l e ,老 lǎo 母鸡m ǔj ?张开zhüngküi 翅膀chìbǎng ,那些nàxiy小鸡xiǎoj?就jiù连忙liánmáng 躲duǒ到dào 妈妈m üm ü肚子d ǔz i 底下dǐxia 暖nuǎn 和huo 暖nuǎn 和huo 。这zha些xiy小xiǎo 鸡j ?真zhyn 可 k t 爱ài 。 1、这zha篇piün 短duǎn 文w?n 共g?ng 有yǒu ( )句j ù话huà 。 2、短duǎn 文w?n 里l i 写xit了l e 和h ? 。 3、小xiǎo 鸡j ?们men 冷ltng 了l e 就jiù会huì 。 (四) 放学fàngxu?了l e ,满天mǎntiün 都是dōushì乌云wūyún ,就jiù快kuài 下雨xiàyǔ了l e 。小xiǎo 红h?ng 和h ?明明míngmíng 来到láidào 学校xu?xiào 给gti 学校 xu?xiào 老师lǎosh?送s?ng 雨y ǔ伞sǎn 和h ?雨鞋yǔxi? 。传达室chuándáshì的d e 老lǎo 爷y ?爷y ?看kàn 见jiàn 他t ü们men 这zha么m e 懂dǒng 事shì ,高güo 兴xìng 地d ì笑xiào 了l e 。 1、这zha篇piün 短duǎn 文w?n 有yǒu 句j ù话huà 。 2、天tiün 就jiù快kuài 下xià雨y ǔ了l e , 和h ? 给gti 老lǎo 师sh?送s?ng 伞sǎn 和h ?雨y ǔ鞋xi? 。 (五) 天亮tiünliàng 了l e ,鸟儿niǎo?r 醒xǐng 了l e ,叽叽喳喳j?jizhüzhü地d ì唱 chàng 着zháo :“露珠lùzhū儿?r ,晶晶 j?ngj?ng 亮liàng 。好像hǎoxiàng 小 xiǎo 珍珠zhynzhū,挂guà在zài 小草xiǎocǎo 上shàng 。”太阳tàiyáng 听见t?ngjiàn 了l e ,说shuō :“露珠lùzhū是shì什么样sh?nyüoyàng ?让ràng 我w ǒ看看kànkan 。”太阳 tàiyáng 睁zhyng 大d à眼睛yǎnj?ng 对着duìzhe 小草xiǎocǎo 使劲儿shǐjìn?r 看kàn ,可是ktshì什么sh?nyüo 也y t没m?i 看见kànjiàn 。太tài 阳yáng 呆düi 住zhù了l e ,“咦y í ,露l ù珠zhū 儿?r 呢n e ,哪n ǎ儿?r 去q ù了l e ?” 1、天亮tiünliàng 了l e , 醒xǐng 了l e ,叽叽喳喳j?jizhüzhü唱 chàng 着zháo 歌g y 。 2、露珠lùzhū儿?r ,晶晶j?ngj?ng 亮liàng ,好像hǎoxiàng 挂guà在zài 小草 xiǎocǎo 上shàng 。 3、露珠lùzhū为wai 什sh?n 么m e 不b ù见jiàn 了l e ,是shì因y?n 为w?i ( ) A、太tài 阳yáng 出chū来lái 了l e 。 B、露l ù珠zhū掉diào 在zài 地d ì上shàng 了l e 。 (六)

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文言文汇总

部编本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文言文汇总 三年级上册 课本第102页 24.司马光① 群儿戏于庭②,一儿登瓮③,足跌没水中。众皆④弃去,光⑤持石击瓮破之,水迸⑥,儿得活。 【注释】①本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②庭:庭院。③瓮:口小肚大的陶器。④皆:全,都。⑤光:司马光。⑥迸:涌出。 三年级下册 课本第16页 5. 守株待兔①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②。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②株:树桩。③走:跑。④因:于是。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⑦冀:希望。 四年级上册 课本第50页 13.精卫填海① 炎帝②之少女③,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④而不返,故⑤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⑥于东海。 【注释】①本文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神话中鸟的名字,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传说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②炎帝: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③少女:小女儿。④溺:溺水,淹没。⑤故:因此。⑥堙:填塞。 课本第110页 25.王戎不取道旁李① 王戎七岁,尝②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③取之,唯④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⑤。 【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 ②尝:曾经。③竞走:争着跑过去。④唯:只有。⑤信然:的确如此。 四年级下册 课本第102—103页 22.文言文二则 囊萤夜读① 胤恭勤②不倦,博学多通③。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④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注释】①本文选自《晋书·车胤传》。囊,用口袋装。萤,萤火虫。②恭勤:肃敬勤勉。 ③通:通晓,明白。④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铁杵成针①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20xx部编新版人教语文 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本册教材安排课文27篇。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单元。“语文园地”包括五个栏目: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我爱阅读。 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规范,浅显易懂,插图精美,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和句子的理解。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第一单元 一、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

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树下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重点是能够抓住关键句子,产生民族团结的自豪感。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语言描述了雨中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 1).多元认字。 2) .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3 *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对待学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重点是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阅读练习题大全

(一) 农(nónɡ)民(mín)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shōu)了很多玉米。 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他想,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呢! rán duàn 自然段。第2段有(短文共有(1、)个)句话。 2、小猫能(nénɡ)收到小鱼吗?(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能()不能() 3、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 A. 因为小鱼生活在水里。 B.因为收到了玉米。 4、用“——”画出小猫心里想的话。 (二) 乌龟(ɡuī)是一种爬(pá)行(xínɡ)动物,它能游(yóu)泳(yǒnɡ),也能爬行,但(dàn)是爬得很慢(màn)。 乌龟吃草,也吃小鱼和小虾。乌龟还喜欢晒(sh ài)太阳。冬眠(mián)的时候,它不吃也不动。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第2段有()句话。 2、乌龟吃()、()和()。 3、乌龟在冬眠时,它()。 4、我知道除了乌龟,冬眠的动物还有() 青蛙 B.兔子 A. (三) 小鸡和小鸭来到草丛里。小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了起来。小鸭捉(zhuō)不到虫子,怎么办呢?小鸡看见了,捉到虫子送给小鸭吃。 1、短文共有()句话。 2、小鸡和小鸭来到()。 A 田里 B草丛里 3、()捉到了虫子,()没捉到虫子。()把虫子送给()吃。 (四) 晚上,爸爸在看书,妈妈在看电(diàn)视(shì)。我写完作业,给他们送(sònɡ)上水果。爸爸笑(xi ào)了,我也笑了。我们家多么幸(xìnɡ)福(fú)! 1、短文共有()句话。 2、晚上,我们在干什么?(连线)

爸爸写作业 妈妈看书 我看电视 3、我给爸爸妈妈送()。 4、照样子,写句子。 !)ú(f福)ɡnì(x例:我们家多么幸. ()多么()。 (五) 小猴(hóu)子上数学课不专(zhuān)心听。放学后,它不会做数学题(tí),便(biàn)走到老牛家里说:“喂(wèi)!老牛,这道(dào)题怎么做?”老牛不理(lǐ)它。 一会儿,小兔也来找老牛说:“牛伯(bó)伯,请(qǐnɡ)你给我讲(jiǎnɡ)讲这道题好吗?”老牛耐(nài)心地讲起来。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用“——”画出小猴的话。用“﹏”画出小兔说的话。 3、老牛给()讲题。因为它()。 A 小猴 B小兔 C 有礼(lǐ)貌(mào) D 老牛跟它好。 (六)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目录(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教材目录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识字 1.天地人 2.金木水火土 3.口耳目 4.日月水火 5.对韵歌 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汉语拼音 1.a o e 2.i u ü y w 3.b p m f 4.d t n l 5.g k h 6.j q x 7.z c s 8.zh ch sh r 语文园地二 9.ai ei ui 10.ao ou iu 11.ie üe er12.an en in un ün 13.ang eng ing ong 语文园地三 课文 1.秋天 2.小小的船 3.江南 4.四季 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语文园地四 识字 6.画 7.大小多少 8.小书包 9.日月明 10.升国旗 课文 5.影子 6.比尾巴 7.青蛙写诗 8.雨点儿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语文园地六 9.明天要远足 10.大还是小11.项链 语文园地七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13.乌鸦喝水 14.小蜗牛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识字 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 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课文 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 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8.静夜思9.夜色 10.端午粽11.彩虹 语文园地四 识字 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 口语交际:打电话 语文园地五 课文 12.古诗二首 池上小池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 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 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 语文园地八

教材解读---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 ——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青西小学成晓丽 亲爱的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受学校领导的安排,对部编本语文教材进行解读,我借用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的讲稿,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如何用好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这套新教材是中央关注和批准、教育部直接领导和组织编写的,其编写资源可以说空前雄厚。前后从全国调集五六十位专家、作家、教研员和编辑,组成编写组,实际参与过这套教材咨询等工作的各个学科领域专家有上百人。教材还经过三十多轮评审,几百名特级教师的审读,以及多个省市几十所学校的试教后,于2017年秋学期在全国正式推广。 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二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三是“守正创新”。教材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和一般个人著作是不同的,它的空间有限,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新教材并没有颠覆以往的教材,而是在以前各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去创新。 四是力图贴近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体现时代性。 那么,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 现在通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由各个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即所谓“一纲多本”。“一纲多本”本是个好东西,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让教材编写有竞争,优中选优。但实际上又很难做到有序竞争和优中选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和行政的干预,“一纲多本”就有点变味了,现在又只好回到统编。不是所有中小学教材都统编,只是语文、思品和历史这三科统编。中央对此显然是有政治上的考虑的。中央直接抓教材,最后定稿都是交由中央会议上讨论的。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我们也应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语文教材的统编吧。 下面,结合老师们接触这套新教材之后可能比较关心的若干问题,来做些说明。一共有11个问题。 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都是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部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的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一年级刚上学的孩子而言,一上来就是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下马威,并不利于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

统编-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要点知识归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目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2020春季最新教材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耘(yún)稚(zhì)漪(yī)倭(wō)逛(guàng)篝(gōu) 旖(yǐ)旎(nǐ)顷(qǐng)玷(diàn)秉(bǐng)眷(juàn) (2)难写的字 昼:中间部分是“日”,不要错写成“目”,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一横。耘:左半边是“耒”,不要错写成“丰”。 晓: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右半边是“犮”,不要错写成“发”。 割:左半边中间部分是“丰”,不要少写一横。 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犭”错写为部首。 (3)多音字 供 (供职) ō(供求) 横 (横线) (蛮横) 晃 (明晃晃) à(摇晃) 壳 (蚌壳) à(地壳) 燕 (燕园) à(燕子) 斗 (斗胆) (斗争) 分(分外) (分别) 折 (折节) (折本) (折腾)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榆树锄头承认水瓢阴凉冷艳幽芳郑重宝贵眷恋圆滚滚明晃晃孤零零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顶天立地恍然大悟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相映成趣离乡背井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良辰美景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万里长城风欺雪压低头折节(2)近义词 四时~四季童孙~儿童信口~随口 漂亮~美丽瞎闹~胡闹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随意~任意圆滚滚~圆溜溜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大概~大致 乐此不疲~乐在其中盼望~渴望威风~威严徘徊~踌躇气派~气势澄澈~清澈 闪耀~闪烁幽芳~幽香玷污~侮辱 稀罕~稀奇郑重~慎重秉性~性格 眷恋~依恋 (3)反义词 昼?夜晓?晚寒?暖新鲜?陈腐 承认?否认自由?禁锢黑暗?光明 阴凉?燥热不可胜数?屈指可数 广阔?狭窄夸大?缩小平凡?出众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技巧及解答1

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 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处(意义)? (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引起下文 B、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 C、照应文章标题 D、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E、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 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 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 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 (2)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