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大众传媒的发展格局

合集下载

媒体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前景

媒体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前景

媒体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职业前景随着信息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体传媒行业也日益壮大,并且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媒体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研究其对职业前景的影响。

一、数字化媒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媒体正逐渐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

网络新闻、社交媒体、流媒体等形式的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因此,媒体传媒行业需要适应并开发与数字化媒体相关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如网络运营、社交媒体管理和数据分析等。

未来,数字化媒体仍将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多媒体融合的趋势随着媒体传媒行业的发展,各种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日益明显。

传统的报纸杂志逐渐与数字媒体结合,电视节目开始通过网络视频平台进行传播。

这种媒体融合趋势使得从事媒体传媒工作的人需要具备跨媒体的能力,能够将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受众。

例如,新闻工作者需要不仅能写作新闻稿件,还需要能拍摄照片和视频,并能进行视频编辑和后期制作。

在这种背景下,多媒体技能将成为求职者的重要竞争力。

三、数据驱动的传媒内容在数字化时代,数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媒体传媒行业借助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并根据数据进行内容制作和推广。

例如,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和兴趣,个性化推荐相关内容。

数据驱动的传媒内容需要专业人士具备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能力,以及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力。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数据驱动的传媒内容将成为媒体传媒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四、跨国企业的崛起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媒体传媒行业越来越多地涉及到跨国交流和合作。

跨国媒体公司逐渐崛起,可以更好地满足全球受众的需求。

同时,跨国企业也需要具备跨文化的能力,如语言沟通技巧、文化敏感度等。

因此,对于从事媒体传媒工作的人来说,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将变得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媒体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数字化、多媒体融合、数据驱动和跨国化等特点。

随着这些趋势的不断发展,媒体传媒行业的职业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演变,大众传媒行业也在不断变化。

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展望,对于传媒从业者和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就从数字化媒体、多媒体内容制作、数据精准营销和品牌价值四个方面,对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进行深入探讨。

一、数字化媒体数字化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成为当前大众传媒行业的主流趋势。

随着5G网络的普及,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将更为迅速。

未来数字媒体将大量涌现,媒体生态将更加多元化。

数字化媒体的优势是实现多样化传播和营销,让传媒内容更加普及,且可实现多渠道的精准推送。

如今,大众传媒行业已非单一的信息传递者,而转变为更专业、更全面的信息解决方案提供者。

数字化媒体的发展将着力构建完整的跨平台内容生态链,让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到符合其需求的信息。

二、多媒体内容制作多媒体内容制作是数字化媒体中的核心环节之一。

如今,文本、图片和视频等多维媒体产出,正成为主要的传媒方式和媒体用户的首选。

多媒体内容制作还可以实现即时性传播、互动体验和品牌口碑的管理,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多媒体内容制作的需求将越来越高。

未来,多媒体内容制作将拓展至3D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同时,大数据技术也可以为多媒体内容制作提供智能化的决策、个性化的推送和优化方案,使传媒行业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三、数据精准营销数据精准营销是数字化媒体发展的关键环节。

精准营销正成为传统营销模式的重要替代品,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消费者行为和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以实现更加全面、准确的传播和营销。

数据精准营销可以精确定位消费人群,让更多的用户在受众范围内,并能够实现广告效果最大化。

未来,数据精准营销技术将继续快速发展,媒体行业将能够更好地基于大数据技术来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实现精准营销。

四、品牌价值展望品牌价值一直是大众传媒行业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变革与前景展望

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变革与前景展望

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变革与前景展望一、前言新闻传媒行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向公众传递着最新信息,也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重要窗口。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闻传媒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互联网时代的传媒业变革1. 互联网媒体的崛起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让传媒业失去了垄断的利润模式。

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产生了深刻的冲击,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2. 数据化运营的崛起数据化运营是信息时代的关键词之一,它是实现传媒行业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

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让传媒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和反馈。

3. 多元化版权运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多元化的版权运营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传统的媒体一旦开放了其版权,就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将内容传递给受众。

三、传媒行业前景展望1.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传统的传媒行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新的技术将重新定义传媒行业和用户之间的关系,使这样的关系更加自由、开放。

2. 多媒体化、全媒体化的操作媒体整合平台是当今传媒业的前沿新工具,通过整合不同形式的内容,加强良好的交流。

未来的传媒业可通过多媒体化、全媒体化的操作,实现现代化、个性化的创新和发展模式。

3.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是传媒行业的未来趋势,它可以帮助传媒业更好地快速、准确地把握受众的需求。

媒体公司也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开发更好的内容和服务。

四、传媒行业的挑战1. 竞争加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任何创新和改变都有可能加速竞争的加剧。

2. 内容质量和品牌建设传媒行业的品牌和内容质量将会成为行业的关键因素。

媒体公司需要在提供资讯服务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内容的优质性和品牌形象的重要性。

3. 人才短缺传媒行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但是缺乏人才和机构间的竞争缺乏机制,可能会导致行业缺乏创新性和实效性等因素。

传媒行业概述了解传媒行业的核心特点和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概述了解传媒行业的核心特点和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概述了解传媒行业的核心特点和发展趋势传媒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快速发展的行业,涵盖了广播、电视、印刷、互联网、电影、音乐等多个领域。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传媒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成为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传媒行业的核心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核心特点1. 多元化传媒行业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媒体形式、内容类型和传播渠道等方面的多样性。

在传统媒体方面,广播、电视、印刷媒体等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新兴的互联网媒体、移动应用等正迅速崛起。

内容类型方面,新闻、娱乐、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2.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传媒行业跨越地域界限,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平台。

跨国传媒公司的崛起,使得信息的流动更加便捷,世界各地的观众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内容。

同时,传媒行业也成为各国之间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

3. 互动性传媒行业的发展也在推动着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观众,而是可以参与到内容创造和传播中的积极主体。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个人和机构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观点,并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二、发展趋势1. 数字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行业正在向数字化转型。

传统媒体正逐渐向数字平台靠拢,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应用程序等,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

数字化不仅提供了更多的传播渠道,也为内容创作者和受众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2. 移动化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媒行业的内容更加便捷地传播到用户手中。

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闻、观看视频、听音乐等。

同时,移动支付的发展也为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

3. 数据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为传媒行业提供了更深入的用户洞察和个性化服务。

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的分析,传媒公司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的需求,针对性地提供内容和广告。

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新闻传媒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的日益竞争,新闻传媒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未来发展的趋势将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第一,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推动新闻传媒行业的转型。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受到了冲击。

因此,新闻机构需要加大对数字化技术和在线内容的投入,开发创新的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广告商。

例如,一些新闻机构已经开始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来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推荐和定制化的广告。

第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将进一步改变新闻传媒行业的格局。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设备来浏览新闻。

因此,新闻机构需要开发适应移动用户需求的应用程序和移动网站,并提供即时、简洁、易读的新闻内容。

此外,移动支付和电子阅读的发展也为新闻机构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例如通过提供付费内容、订阅服务和广告投放等方式来实现商业化运作。

第三,社交媒体的崛起将进一步改变新闻传媒行业的生态系统。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和意见领袖,而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和编辑。

因此,新闻机构需要积极参与社交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与用户互动,提供可靠、真实和有价值的信息,以维护自身的声誉和影响力。

此外,新闻机构还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广告商合作,实现更精准的广告投放和获利模式。

第四,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将为新闻传媒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新闻机构提供更丰富、多样化的内容体验,例如360度视频、全景图片和实时直播等。

此外,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还可以改变新闻报道的方式和形式,例如通过虚拟现实眼镜来实现身临其境的报道,或者通过增强现实技术来提供实时的新闻解释和分析。

综上所述,新闻传媒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将受到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影响,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崛起,以及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的影响。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

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媒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媒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并从技术、内容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发展方面的趋势1. 数字化转型:传媒行业正在向数字化转型,传统媒体逐渐被数字媒体所取代。

数字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便捷,新闻、音乐、影视等传媒内容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

2.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传媒更加贴近用户。

手机APP、社交媒体等成为传媒行业的新兴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获取和分享传媒内容。

3. 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给传媒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可以自动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内容定制服务。

二、内容发展方面的趋势1. 多样化的内容形式:传媒内容正在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内容相互结合,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传媒体验。

2. 用户生成内容的兴起: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用户可以自主生成和分享内容。

社交媒体、博客和视频平台等让用户成为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传媒行业对用户生成内容的挖掘和应用成为一种趋势。

3. VR、AR和360视频的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全景视频(360视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传媒内容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和创作方式。

这些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传媒体验。

三、商业模式发展方面的趋势1. 广告模式的变革:随着用户行为和偏好的变化,传统的广告模式逐渐不再适应传媒行业的发展。

品牌营销和内容营销逐渐成为传媒行业的新商业模式,通过与广告商合作提供更有价值和有吸引力的内容。

2. 付费模式的崛起:随着用户对高质量内容的需求增加,付费模式逐渐崛起。

付费会员、电子书、音乐和音视频等内容付费模式逐渐成为传媒行业的新赢利方式。

3. 数据价值的挖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传媒行业开始更加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传媒行业概况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传媒行业概况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传媒行业概况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传媒行业概况: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传媒行业作为信息传递和传播的重要渠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行业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就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探讨。

一、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1. 媒体形态的多样化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传媒行业逐渐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形态转向了互联网、社交媒体和移动设备等新兴媒体形态。

这种多样化的媒体形态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全面的信息获取途径。

2. 内容创作和传播的改变传统的媒体形态主要由编辑、记者和广告代理商等专业人士掌控,而如今,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

这种改变使得传媒行业面临着内容真实性和可信度的挑战,同时也给了传媒从业人员更多的机会和责任。

3. 数字技术的崛起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虚拟现实等,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着传媒行业的生态系统。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用户数据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推荐,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用户创造出身临其境的观影体验等。

二、传媒行业的未来趋势1. 品牌与内容的融合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传媒行业需要通过塑造品牌和独特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和观众的注意力。

未来,传媒公司将会更加注重内容的品质和创意,以及与用户的互动,打造更具个性和价值的品牌。

2. 视频流媒体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带宽的提升,视频流媒体在传媒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视频流媒体将成为主流传媒形态,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观看各种类型的视频内容,这对传媒行业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机遇。

3. 数字营销的发展传媒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告的支持,而如今,数字营销已经成为主流。

未来,传媒公司将更加依赖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等方式,为广告主提供更具价值和效果的广告服务。

4. 跨界合作的加强传媒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也是未来的趋势之一。

大众传媒管理与发展趋势分析

大众传媒管理与发展趋势分析

大众传媒管理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形态和内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媒形式正在逐渐失去受众的青睐,新媒体如网络、手机、社交媒体等则日益兴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消遣的主要渠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传媒对于大众传媒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大众传媒的管理挑战管理传媒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信息爆炸。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如何从这些众多的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成为受众的“黄金内容”,成为了传媒界最为迫切的问题。

其次,管理传媒必须面对广告效益的下降。

广告是大众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随着新媒体的进步,广告投放渠道越来越广,广告效益不断下降,这对传媒的经济生存和发展的支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最后,管理传媒还必须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专业性。

近年来,一些大众传媒追求独家报道,为了抢先披露新闻,不惜牺牲新闻真实、权威性、专业性等基本原则,甚至出现了一些严重失误事件。

保持新闻真实性和专业性是大众传媒重要的社会责任和角色定位。

二、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传媒的管理必须紧跟大众传媒发展的趋势,对接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大众传媒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1. 提升内容创造和品质内容统治一切,大众传媒要实现内容为王,提升品质,成为新媒体的制高点。

精品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目光,保持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任和忠诚。

2. 多形态化经营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多样化的经营形态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传媒公司要采用多种经营策略,不断发掘新的商业模式,适应新时代的市场需求。

3. 数据驱动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大众传媒也必须从信息化向数据化转型,加强数据采集,建立起数据分析和挖掘体系,从数据中获取深入洞察,促进传媒公司的管理升级。

4. 智能化服务机器人、智能音响、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正在逐渐渗透到传媒产业,大众传媒的服务平台要紧跟智能化潮流,利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1999-09-05[作者简介]吴飞(1964-),男,安徽安庆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副教授,复旦大学新闻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理论研究。

未来大众传媒的发展格局吴 飞(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浙江杭州310028)[摘 要]通过对各种传播媒介所依赖的符号手段以及其他物理特性,对目前常见的新闻传播媒介)))印刷传媒、广播电视传媒以及网络传媒特点作基本的分析,可知不同的传播媒体各有各的优势,网络传媒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大众传媒。

各种不同特质的传媒将会相互并存,并以不同的方式和机制作用于人的信息沟通,对人类的生存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电子印刷媒介;网络;符号[中图分类号] G2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42X(2001)01-0110-07Future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the Mass MediaWU Fei(Departme nt o 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 ation ,Zhe jiang Universit y ,Hangzhou 310028,China)Abstract: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s ymbols and characteris tics of different phys ical types of the mass media )))printing,radi o &TV,Internet,etc.,a concl usion i s reache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the media has different advantages of its o wn and that the Interneti s i mpossible to completely replace the tradi ti onal types of the media.There w i ll always be a co -exist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the med-ia,each functi oni ng in co mmunication and affecti ng man .s life in different ways.Key words:printing;radio;TV;electronic medi a;Internet;s ymbol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正式宣布,互联网被称为继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新兴的第四媒体。

但在这之前,不少论者对这一新兴的大众媒体在人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意义已作出过各种各样的评价和研究。

一些人认为,网络传播形成后,传统的大众传媒将不复存在,而更多的人则相信,四种传媒将相互并存。

但鲜有论者对四种传媒的传播特质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的分析,因而双方的观点都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论支持。

后文我们将对四种传媒所依赖的符号手段以及这些符号手段对人类思维影响的不同功能等方面作一些基本的分析,为我们科学地分析和充分地运用现有的四种不同的传媒工具提供理论支持。

一、印刷传媒图书、杂志和报纸所/视0的主要是文字,辅以一些图片,也只是些固定的图像。

尽管现代印刷媒体越来越重视在版面上使用图符,以求增强印刷媒体直观性的感官冲击力,但我们还得承认,到目前为止,文字系统的运用仍然是印刷媒体最重要的特征。

这就意味着,我们对印刷媒体传播特质的分析必须从文字系统的特点入手。

对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而言,文字发明是文明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重大事件。

它使人们能够把第31卷第1期2001年1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 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Vol.31,No.1Jan.2001行政文献保存下来,把消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从而使中央政府能够把大量的人口组织起来。

此外,它还提供了记载知识并使之世代相传的手段。

由于自然语言受时空定位限制,数码语言受表意领域和层次的局限,而图符语言制作技术又力不从心,因而对文明的升级、文化的丰富、科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限制。

文字正是为补各家之短而产生的,它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并且导致了抽象思维方式的产生,但它并不能离开人的原始思维而独立存在。

清人陈澧在5东塾读书记6中写道:/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

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

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

声不能达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

文字者,所以为意于声之迹也。

0陈澧其实已经道出了文字系统产生的主要原因及意义:社会在发展、思想在进步、知识在增加,交流日益频繁和复杂,文化的传承成为难题。

文字系统的产生突破了时)空定位限制而能达于异时异地,又继承了口语表意鲜明精确、领域完备的长处,因而成为思想传承和文化发展的支柱,从而也拉开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文字时代0。

过去,人们称读过书的人为/文化人0,其实是认可他们享有特权并肩负重任,比只能/说0的/非文化人0更任重而道远,更有能力。

当代拉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第41届国际笔会主席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曾写道:/由于书写文字发展于一片空白之中,再加上它被复制和流通的速度与它所传送的信息的隐秘性,以及文字形象在人们的意识中留下的持久印记,因而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对受奴役的顽强抵抗。

,,与书本不同,视听音像制品会制约人的想像力,钝化敏感性,产生消极思想。

我并非对音像文化持倒退的、神经质的态度,相反,继文字之后,我最喜欢的就是电影,而好的电视节目也令我心醉神怡。

但是,音像的冲击力始终不如书本对人的精神产生的影响。

它是转瞬即逝的,相比于读者的智力和幻想能力来说,听者和观者智力和幻想能力的参与度是微不足道的。

0[1]由此可见,文字系统促成了/文字时代0的成型,使人类思维结构由/口语+文字0构成的观念深入人心,培育了单一时序化线性生成的表意习惯。

文字对人类社会生活涉及的广泛性和深入性,使它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了一种普遍的、带有某种权威意义的认知。

文字符号所包含的这种文化心理因素,是电视和广播所不具有的。

所以,以文字为主的报刊仍将有相当强劲的生命力,决不会在一夜之间化为泡沫。

可以说,报刊等印刷文字出版物塑造的是一种以内在引导为主的/读0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意义殊深,一位土著人述及他在非洲老家首次接触文字时曾写道:我渐渐领悟到,书页的记号是被捕捉的词汇。

任何人都可以学会译解这些符号,并将困在其中的字释放出来,还原成词汇。

印书的油墨住了思想;它们不能从书中逃出来,正如野兽逃不出陷阱一样。

当我完全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时,激动和震惊的激情流遍全身,,我震惊得浑身战栗,强烈渴望自己学会去做这件奇妙无比的事情。

[2]以报刊为代表的印刷文化的发展,意味着人类的灵魂和精神只能用语言表达自身的现状。

人类对于对象的把握要经过抽象的思维)))概念、语言这个中介才能得以实现。

一切现象都是虚假的,只有在透过现象把握到了它的本质的时候,才可以称为/真实0。

而且由于抽象的能力是个人的,因此,人们可以直接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来把握世界,正是从这层意义上讲,以报刊为代表的/读0文化较以电视为代表的/看0文化有更深层的文化意蕴。

值得一提的是,文字(包括数码语言及文字化的口语系统)完全是人工设计的抽象符号系统,同人类的自然感知习惯有相当大的距离,无法形象直观,同人的本性存有阻隔。

试想一想,一个人不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要从内心里自然萌发出用文字表意的念头是不大可能的。

如儿童的天性就喜欢看电视,你用不着去督促他们,他们也会恋恋不舍;儿童对绘画故事也十分着迷,而对绘制夸张神奇的形象也常常乐此不倦,但学习文字和读书就没有这样自觉和投入了。

所以,有人认为,文字系统虽说是灿烂的人类经典文化的主要支撑媒介,但从人类交流本心与本性来说,多少带有点/姑且如此0的意味,/因为古人别无它法来实施文明升级,因此只能暂时扭曲人的天性来谋求发展。

0[3]111第1期吴 飞:未来大众传媒的发展格局112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1卷二、广播广播与电视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广播只有/听0一个通道。

因此,作为新闻传播媒介,它能够使用的符号较为单一,只有语音和各种音响。

从语言传意功能来说,广播语言具有书面语言的大部分特点,但也保留了口语的部分优点。

我们知道,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新闻广播可以说是书面语的口头形式。

口语是听的,书面语是看的。

听和说连在一起,要求快,因而说话是随想随说,甚至是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看和写连在一起,可以从容推敲,仔细琢磨。

这就给书面语和口语带来一些不同的特点,使两者不可能完全一致。

说话的时候除了联词成句以外,还可以利用整句话的高低快慢的变化、各种特殊的语调及说话时的同期声所制造的氛围。

但在书面中这些因素就不起作用了,因此只能用其他的手段来弥补:扩大用词的范围,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尽量排除废话,讲究篇章结构、连贯照应等。

人们用/掉书袋0、/文绉绉0、/学生腔0、/字儿话0等来形容用书面语说话的人。

而新闻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则要求上口中听,其实强调的就是书面语的运用要合乎口语传播的规律和习惯。

自有文字以来,政府法令、契约文书、经典文献、圣人立言等等都是用文字记载的,一切/高级0的、重要的交流任务都由书面语来完成,口语只用来料理日常的交际,因此,长久以来导致了/重文轻语0的现象。

自从广播媒介出现后,口语又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又可以一展它简练、亲切、自由的风采。

将在片刻之间传递到千里之外,同时为千万人听到。

广播符号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符号,它的存在形式是声音,这就意味着广播符号与电视的视觉以及文字的视觉符号系统有着很大的差异。

首先,声音符号始终与说话者相随,说话者的情绪、心境、风格等因素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说话者和受话者,据说前苏联一位著名的艺术家在一次晚会上动情地朗读了一份材料后,让参加晚会的人情绪激动不平,其实,这位艺术家读的不过是当时晚会餐桌上的一份菜单。

这就说明了声音符号与其他符号不同的地方。

其次,广播节目中实况音响的运用能够制造一种更真实的气氛和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力,不仅作为信息自身展示其意义,而且还可以为报道主题提供证据或诠释背景,也就是说,实况音响符号的运用会增强信息的指称性功能。

第三,声音符号是诉诸于人的听觉的,它是一种单向的线性结构,往往稍纵即逝,如果一次没有听清楚,便没有再听一次的机会,不像印刷符号,在纸张上可以反复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