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1998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1998
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1998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综合(802)试题 (回忆完善版)

一.政治经济学部分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有什么区别?资本有机构成对提高一般利润率有什么影响?

2.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3.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认识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4.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内容? 二.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5.什么是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各举一个例子?

6.对中国的家庭来说,住房和食物都是最重要的消费者,假定一个代表性中国家庭的仅仅消费两种物品,x 是住房,y 是食物,其效用函数如下公式:U (x ,y )=U 1(x )+U 2(y ),其中U i ’>0,U i ”<0,U 1和U 2可以不同,请解释1)这个效用函数的性质是什么?该性质和U x ,y 有何关联?其经济含义是什么?2)证明:效用函数下,每种物品都不可能是低档物品。3)该效用函数下,x 和y 是总替代品或者是总互补品吗?为什么?

7.假设世界上只有南国和北国,每个国家都生产x 和y 两盒总山品,南国生产函数为Xs=lx 和Ys=ly ,L 表示劳动力数量,并且总量为100单位,北国的生产函数为Xn=lx 2

1和Yn=ly

2

1

,其劳动力的总量为100。

1)试算南北国各自生产曲线(PPF )2)假如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计算全球的生产可能曲线。3)假设对外开放导致两个国家之间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计算全球的生产可能曲线,并比较两国灯亮生产x 和y 开放前后的全球总量。

8.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态势,根据一个记者的调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盈利0.1元,然而,西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番几个跟头,从1.1元涨价至3元,是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的角度分析这种涨价的现象,并提出抑制价格上涨的政策建议。 三.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9.新凯恩斯注意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分歧主要有哪些?

10.在封闭经济IS-LM 模型中,假设价格可以变动,我们可以讲IS 曲线和LM 曲线分别表示为)

e

i I Y C Y π-==()(与),(i Y L =P M ,其中i 是名义利率,e

π是预期通货膨胀;M 是名义货币供给,P 是价格,总供给函数为0-Y Y >+=βππβ),(e

,经济最初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公众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导致e

π>0时,产品市场均衡,总需求和产出缺口)Y (-Y 分别将如何变化,传到机制是什么?其变化大小受什么因素影响?

11.2008年到2010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M 2每年都以20%的速度增长,名义GDP 即Py 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数据的表如下:

08 09 10 M 2 100 120 144 Py

1000

1100

1210

1)计算每年的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什么样的变化?

2)如果其他情况不变,货币流通速度保持在08年水平,09年和10年的名义GDP 分别为多少,这个结果说

明了什么?

12.对于有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

F

Y ,其中,总劳动的增长率为n,劳动效率E的

(LXE

k

,

增长率为g.

证:1)资本-产出比率是不变的。

2)劳动和资本各自赚取了一个经济收入中的不变份额。

3)资本总收入和劳动总收入都会按人口增长率加技术进步率(n+g)的速率增长。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真题完整版

一、简答与作图(每题9分,1~5,共45分)

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请问:为什么通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自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

3.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4. 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根据这个政策,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人将减税800美元,年收入10万美元的人将减税2000美元。请说明,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减税政策?

5. 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非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水平,并且人均资本存量K高于黄金规则水平Kg(上标)。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储蓄率该如何调整?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t,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如何变化,在下图中画出各变量的变化轨迹,并阐明其原因。

二、计算与证明(每题15分,6~9,共60分)

6. 假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Ⅰ.24000C+3000V Ⅱ.6000C+1500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为100% 试计算:(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1,其他条件不变,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3)根据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请计算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

7.在两种商品交换的经济体中,两个人(a,b)有如下的效用函数:Ua(Xa)=lnX1a+2lnX2a;Ub(Xb)=2lnX1b+lnX2b ,假定a这个人最初的资源禀赋 Ra=(9,3),即可以消费9个X1和3个X2 ;而b最初的资源禀赋为 Rb =(12,6)。定义两种商品X1 和

X2的价格之比P1/P2=P,并标准化商品2的价格 P2=1。证明:均衡的价格水平P*=0.5 8.假如一个企业家拥有两个工厂生产相同的产品,两个工厂的生态函数均为:qi=(KiLi )?(TIP:就是开根号)(i=1,2);两个工厂的初始资本存量K1=25,K2=100。单位L和K的要素价格W 和V均为1。(1)企业家要使短期成本最小化,那么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2)企业家要使长期成本最小化,那么产出应该在两个工厂之间应该如何分配?

9.已知一个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K?,其中A=1,y为人均收入,储蓄率S=0.4,资本折旧率δ=0.1,人口(劳动力)增长率n=0.005,技术进步率(生产率增长率)g=0.002。求:(1)经济稳态时的人均资本K值;(2)如果要使社会成员达到消费(福利)最大化,资本的边际产出应当达到多少?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0.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11.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增加的长短期影响有什么不同?12.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可能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2010年802经济学综合

一、简答题(5*10分)

1,试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

2,请推导新古典主义短期总供给曲线,并说明其为何向右上方倾斜

3,请用规模经济递增,规模经济不变和规模经济递减,来分析福利经济学的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4,政府公开宣布控制通货膨胀预期的意义,通货膨胀如何自我维持

5,为何说“劳动的二重性是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二、计算题(2*20)

1,市场上黄瓜价格px=3元,西红柿价格py=4元,张三的收入为50元,其效用函数为U(X,Y)=(X^2+Y^2)的平方根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张三的最大效用

(2)做出张三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图,分析张三的最优消费组合,与(1)对比,说明其有何区别并说明理由

2,古诺市场上的寡头有n个,按固定边际成本C生产,需求曲线p=a—Q,行为总产量为Q (1)所有厂商独立生产时的均衡产量及利润

(2)n个厂商中有m-1个厂商合并,此时厂商的均衡产量及利润

(3)试说明合并外的企业可获得利润

三、论述题(3*20分)

1,本轮金融危机我国率先走出,试论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

2,在实行浮动汇率的开放经济中,试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实现机制及其影响

3,根据IS-LM模型,说明在什么条件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有效?

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影响利润率和平均率润率的因素。

2.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3.简要说明消费者均衡以及其比较静态分析,并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正常商品需求曲线的形状。

4.结合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三个概念,简要分析和评价财政政策有效性。

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5.假设一家厂商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一种产品,其生产函数为1

1

1222

12()y x x -

-

-

=+,其中,1x 和2x 代表要素1和

2的投入数量。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分别为p 、1r 和2r 。 请按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1)判断该生产技术的规模经济状况;

(2)计算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12M RTS ; (3)计算该厂商对要素1和2的需求;

(4)如果要素的价格上涨,讨论该厂商利润将发生怎样变化。

6.考虑一个经济:12

3

3Y K L =?,这个经济有1000单位资本和1000个工人,工人的名义工资水平为W ,经济的一般物价水平为P 。

(1)请把这个经济中的劳动需求表达成实际工资和资本存量的函数。

(2)如果实际工资可以调整到使劳动市场均衡,那么实际工资是多少?在该均衡状态下,就业量、产出和工人所得的总工资量是多少?

(3)如果政府要求企业把实际工资上涨到1,会导致就业量如何变化?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7.论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影响。 8.试论(微观)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对策。

9.2008年1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11月工业品的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创近31个月新低,而此前2008年8月PPI 涨幅为10.10%,9月下降至9.1%,10月再次大幅下跌至6.60%。请用你所学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和模型分析:

(1)11月份PPI 的快速回落是前一阶段紧缩性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吗? (2)PPI 的快速回落给出了那些有关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信息?

(3)请评价先前紧缩性货币政策有的效性,并回答: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好还是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好?

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虚拟资本积累的特点及其影响。 2.简述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

3.什么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画图并说明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4.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新凯恩斯主义是如何解释这种不同的? 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5.假定一个竞争性厂商,其生产函数(,)Q F L K AL K αβ==,L 和K 的价格分别为w 和r 。求: (1)K 不变时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2)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并讨论不同的规模报酬对平均成本曲线形状的影响。 6.假定人均生产函数为y k =,k 为人均资本,求:

(1)经济的总量生产函数

(2)年折旧率为10%,s 为40%时,求人均资本产出和消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7.谈谈你对十七大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初级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看法。 8.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何可以向后弯曲?画图并说明其行为基础。 9.当前我国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持续升值,请问: (1)这种升值会影响到我国产业的竞争吗?

(2)如果你设计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来应对这种局面,那么在不改变总收入的前提下,应该采取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呢?请用蒙代尔——弗来明模型加以分析。

(3)在人民币升值和现在经济偏热的大背景下,这种总需求管理政策有效吗?是否存在其他的政策思路。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及其经济影响。

3.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说明信息不对称对市场可能产生的影响。

4.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有哪几种类型,其各自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二、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5.浙江一个服饰公司向澳大利亚和美国出口商品,两国市场需求曲线不同,澳大利亚的需求曲线为:

1002Q P =-,美国的需求曲线为:1004Q P =-,该公司的总成本为2

0.25TC Q =,试求该公司如何决定在

澳大利亚和美国市场的销售量和价格以使公司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6.消费曲线400.8d C Y =+,投资曲线14010I r =-,货币需求曲线0.25L Y r =-,政府购买50G =,税收为0.2T Y =,货币供给为200M =,价格水平为2P =。求:

(1)当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都均衡时,储蓄、利率、投资和收入各为多少 (2)当政府购买G 增加50时,求政府购买乘数。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7.《中共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重要决定》中提到:在经济分配重要更加注重公平。 (1)为什么要更加注重公平?

(2)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论述,要更加注重公平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3)注重公平和提高效率的关系是什么? 8.论竞争性市场的效率及其局限性。

9.试论述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和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并对二者加以比较和评述。

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变动对资本主义经济有何影响? 2.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什么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如何调节资本主义资源配置的? 2.试论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已知某垄断厂商的反需求函数为

10022

P Q A

=-+,成本函数

2

320TC Q Q A

=++,其中,A 为厂商的

广告支出。求该厂商最优的产量、价格和广告支出数值。并计算此时厂商的需求广告点弹性数值。 2.设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2000s y p =+,总需求函数为2400d y p =-。求: (1)经济的均衡产量和均衡的价格水平。

(2)若经济遭受冲击,使总需求曲线向左方平移10%,该经济新的均衡点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并说明使经济恢复到(1)中所示的均衡状态所应采取的政策选择。

(3)若总供给曲线也向左方平移10%,该经济新的均衡点所对应的产量和价格。 二、问答题(30分)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各自的经济含义是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货币与资本有什么区别?货币是如何转化为资本的?(10分)

二、说明部门内竞争和部门之间竞争的区别和联系。(10分)

三、有一种观点认为,商品是在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出来的,一次,价值是由这些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请你谈谈对这种观点的看法。(15分)

四、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说明坚持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意义。(15分) 五、试论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方向和内容(25分)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分,共20分) 1.消费者均衡 2.适应性预期 3.真实的经济周期 4.隐性成本

5.卢卡斯总供给曲线 二、问答题(共35分)

1.什么叫理性人假设?试举两例说明微观经济学是建筑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10分)

2.关于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经济增长过程的特征,新古典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见解有什么不同?(15分)

3.2004年10月28日,我国中央银行决定自次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基准利率。请你根据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说明,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要上调利率?这种利率上调将可能通过哪些途径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10分)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一家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22

Q M C =+,边际收益函数为:8MR Q =-。其中产量Q 的单位为百

件,成本和收益的单位均为万元。求:

(1)产量由1百件增加到6百件时,总成本和总收益各增加多少? (2)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是多少?

(3)如果固定成本为9,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应为多少?

2.已知一个宏观经济中的消费函数为1000.8d C Y =+(d Y 为可支配收入,单位为亿元),自发投资50I =,政府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200G =,定量税收060T =,比例税率0.25t =。求: (1)宏观经济均衡时的国民收入Y 是多少? (2)支出乘数K 是多少?

(3)政府的财政盈余是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说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与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异同。(15分) 二、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15分)

三、说明资本主义经济中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及阻碍这种下降的因素。(20分) 四、试述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其理论依据。(25分)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低档物品 2.古典二分法 3.奥肯定律 4.边际产品价值 二、问答题(35分)

1.简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与利润最大化条件的关系。(10分) 2.如何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10分)

3.在货币政策效果问题上,凯恩斯、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15分)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1002Q P =-,写出相应的总收益函数和边际收益函数。在什么价格水平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1?

2.已知W 国的宏观经济可以用下列一组方程式来描述: 消费函数:1200.8C Y =+ 投资函数:50200I r =- 收入恒等式:Y C I =+

货币需求函数:(0.5500)L Y r P =-?

其中C 为消费,Y 为国民收入,I 为投资,r 为利率,P 为价格总水平,L 为货币需求。

(1)如果在2003年,W 国的价格总水平为2,货币供应量为500。试写出W 国的IS 曲线和LM 曲线方程。 (2)写出W 国的总需求函数

(3)W 国的宏观经济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多少?

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相对剩余价值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过程中是如何分析生产力的?(25分)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公平和效率的关系?(20分)

3.运用劳动价值理论说明高科技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20分)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潜在的GDP

2.交换的契约曲线

3.恩格尔系数

4.自然失业率

二、问答题(35分)

1.简述消费者预算约束线的含义。(10分)

2.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流通速度的看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15分)

3.在什么情况下,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对于增加国民收入来说)?(10分)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定某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2

Q F L K LK

==,单位资本的价格为20元,单位劳动的价格为5元。求:

(,)

产量一定时成本最小化的资本与劳动的组合比例。

2.假定一个国家的劳动和资本的收入份额(或者说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和0.4,劳动和资本存量的年增长率分别为2%和5%,如果这个国家要保证每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率)应该按照多高的速度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价值形式

2.超额剩余价值

3.帝国主义

4.纯粹流通费用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复杂劳动为什么是简单劳动的倍加?

2.马克思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理论前提是什么?

3.什么是虚拟资本?它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三、论述题

1.论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及其现实意义。(30分)

2.试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20分)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价格—消费曲线

2.隐性成本

3.BP曲线

4.动态总需求曲线

5.资本的边际效率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32

=-++,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

C Q Q Q

0.1201510

数。

2.试推导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购买乘数。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说明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需求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2.外部影响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矫正市场失灵?

3.说明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运用。

4.试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主要观点。

招生专业: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

1.价值增殖过程

2.平均利润

二、简答题(每题11分,共22分)

1.简述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在收入分配中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三、论述题(20分)

试述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和基本方向。

西方经济学部分

1.何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它们对低档物品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15分)

2.什么叫古诺模型的均衡解?为什么这一模型的解是一个纳什均衡?(10分)

3.什么是投资乘数定理?这一结论在IS-LM模型中是否依然成立,为什么?(10分)

4.主流经济学派是如何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来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15分)

招生专业: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等成本线

2.有效需求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IS曲线

5.货币中性论

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根据均衡价格理论,供给变动或需求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是否与供给规律或需求规律描述的关系相一致?为什么?

2.为什么说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时他的生产要素也达到了最优组合?

3.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有何分歧?为什么会有这些分歧?

4.根据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扩大总需求?通过哪些途径来扩大总需求?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某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320.1201510C Q Q Q =-++,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2.已知甲国的消费函数为1000.8C Y =+,投资函数为806I r =-;乙国的消费函数为600.75C Y =+,投资函数为705I r =-。求:

(1)这两个国家的IS 曲线方程分别如何?

(2)比较这两个国家的投资乘数,投资函数的斜率和投资的利率弹性大小。 (3)如果货币市场上的行为不变,比较财政政策的效果在哪个国家更大?

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商品拜物教 2.无形磨损 3.金融资本

4.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5.国内生产总值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2.简述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3.简述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4.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和特点。 三、论述题(每题24分,共48分)

1.目前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几种主要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2.有一种观点认为,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否定劳动价值论,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资本的产出弹性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3.自然垄断 4.奥肯定律 5.挤出效应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设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为70002000Q P =-,假设市场中有10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一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5MC Q =+,其中Q 为单个厂商的产量,试求: (1)市场供给曲线的表达式 (2)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设在两个部门经济中,货币需求函数为0.24L Y r =-,消费函数为1000.8C Y =+,货币供给为200,投资

150I =。求:

(1)IS 和LM 曲线方程 (2)均衡收入和利率

(3)若货币供给量增加20,其他条件不变,则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何变化?

招生专业:西方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无差异曲线 2.逆向选择 3.资本深化 4.理性预期 5.公共物品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某厂商的短期总成本函数为:

3

2

0.1 2.52010STC Q Q Q =-++。求:

(1)这个厂商的短期平均成本函数(S A C )和可变成本函数(A V C ) (2)当市场价格40P =,这个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总利润分别是多少?

2.假定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量生产函数为2

100.01Y N N =-,劳动的需求函数为15012()d W N P

=-,劳动的供

给函数为603s N W =+。求:

(1)当价格1P =时,货币工资W ,均衡的就业量N 和总产量Y 分别为多少?

(2)当价格 1.2

P=时,总产量Y为多少?

(3)由(1)和(2)的计算结果判断,本题中的总供给曲线是什么形状?(计算过程可以四舍五入)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货币主义为什么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2.凯恩斯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在劳动市场行为上存在什么样的分歧?

3.什么是外部性?为什么它会造成市场失灵?

4.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形状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你如何评价这个理论?

招生专业: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国民经济信息化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生产价格的形成及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试述调整和优化我国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途径。

西方经济学部分

1.试辨析下列一组概念(10分):

规模报酬递增、规模经济、外在经济

2.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请说明。(15分)

3.已知某小国在封闭条件下的消费函数为3050.8

=-,货币的需求函数为

I r

=+,投资函数为395200

C Y

M=.

=-,货币供给150

L Y r

0.4100

(1)写出IS曲线和LM曲线的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如果此时政府购买增加1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会增加多少?

(4)计算(3)中的政府购买乘数

(5)写出乘数定理中的政府购买乘数公式,利用这一公式计算(3)中的乘数

(6)比较(4)和(5)的结果是否相同,请给出解释。(15分)

4.主流学派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其政策含义如何?(10分)

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需求的交叉弹性 2.生产扩展曲线 3.边际收益产品 4.平衡预算乘数 5.菜单成本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4U XY =,商品X 和Y 的价格分别为x P 和y P 。如果消费者现有的收入为M ,问该消费者会把其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 的消费?

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100d C Y =+,d Y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300I =亿元,政府购买160G =亿元,税收0.2t Y =。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画图说明正常物品价格上升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2.试比较凯恩斯与货币主义的货币理论

3.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4.用IS —LM 模型分析财政政策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逆向选择 2.准租金 3.拉弗曲线 4.自然律假说 5.收入政策

二、为什么消费者对大多数商品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试用西方序数效用理论说明。(10分) 三、简要说明短期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U ”型的原因。(10分)

四、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商品短期和长期市场供给曲线与厂商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如何?在非完全竞争条件下,是否存在商品的供给曲线?为什么?(15分)

五、试推导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短期总供给曲线,并指明其政策含义。(15分)

六、有人认为:今年长江流域的水灾并不是坏事。你如何认为?试用你所理解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解释你的理论。(15分)

七、已知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函数为:3

1

226Q L K =,其中L 为劳动投入量,K 为资本投入量。 (1)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为2L r =和1K r =,求9K =时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 (2)如果产品的价格为10P =,求9K =时厂商对劳动L 的要素需求; (3)如果要素价格分别为2L r =和1K r =,求厂商的生产扩展曲线; (4)求(3)对应的长期成本函数。(15分)

招生专业:国民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政治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相对剩余价值 2.资本价值构成 3.垄断利润 4.股份有限公司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劳动二重说学说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 2.试论当前我国经济体制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

西方经济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消费者剩余 2.囚犯两难处境 3.挤出效应

二、论述题(共35分)

1.在产品卖方垄断和要素买方垄断的条件下分析劳动市场的价格和数量决定。(15分)

2.比较分析哈罗德—多马增长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并分析指出可供我们借鉴之处。(20分)

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庇古效应 3.菲利普斯曲线 4.边际收益产品 5.国际收支平衡

二、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12U X X α=,其中常数0α>,试证明在商品价格为常数时,该人的收入——消费曲线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1000.8C Y =+,投资函数为1506I r =-,货币需求函数为(0.24)L P Y r =-,设P 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150M =。试求: (1)总需求函数

(2)若1P =,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800150A S P =+,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要说明短期中,生产函数与成本函数之间的关系。、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哪些区别?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2.评述新古典增长理论。

西南财经大学802经济学二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西南财经大学2020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 802 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二) 一、考核目标 经济学(二)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掌握和再现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 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范围 政治经济学部分:(75分) (一)导论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相互关系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和现实意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与货币 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和意义;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当代劳资关系的特点。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原因和后果; 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 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业现象。 (五)资本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和意义,生产资本两种划分的区别; 固定资本磨损及其成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六)社会总资本在生产与经济危机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实质和根源,固定资本更新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的决定因素,生产价格;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获得途径; 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 虚拟资本及其与实际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作用; 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及其变动趋势。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50分) 1.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有什么区别?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一般利润率有什么影响?(10分) 答:(1)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需要将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相比较,由此产生了剩余价值率。其表示方法有两种:①物化劳动表示法: m m'==v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该公式表示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②活劳动表示法: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该公式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于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用p '表示利润率,C 表示全部预付资本,则利润率为:p =m C '。 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区别体现为:①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反映了工人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比率。剩余价值率越高,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占有越多,受剥削程度越深;利润率是反映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一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就表现为资本的自我增殖,使资本关系神秘化了,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②两者的变化趋势不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不断地采用新的方法,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因此剩余价值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利润率会逐步趋于下降,这是部门间资本家竞争的必然结果;③二者计算的数值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19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考研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19年会计硕士(MPAcc)专业考研招生简章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2010年继续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125300。 2019年我校商学院拟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96人左右,其中拟招收全日制学生48人左右,拟招收非全日制学生48人左右(不提供住宿)。 一、专业介绍 2003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成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并将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会计学科拥有60余年的辉煌历史,是中国“会计管理活动论”理论流派的发祥地,其学术积淀深厚、教学实践基础扎实、教师队伍强大,商学院MPAcc教学充分发挥商学院会计学科的师资优势,核心课程全部由在教学和实践领域具有高深造诣的名师担纲,从根本上保证了MPAcc 教育的高品质。 商学院MPAcc项目深入探索会计硕士教育的特有规律,将学术性和职业性紧密结合,注重课堂互动、案例教学,并与行业名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课程;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以及选聘会计实务部门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人员参与会计硕士培养。既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会计学、审计学、财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又强调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理论知识于实务的工作技能,使之成为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会计工作领导潜质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商学院MPAcc项目在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取得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专业资格,并与ACCA、CIMA、HKICPA、CPA Australia均有相应豁免政策,进一步提升MPAcc项目国际影响力,增强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商学院MPAcc项目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化发展之路,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2015年4月,经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中国人民大学成为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首批A级成员单位。同年,中国人民大学与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申报全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示范性实践基地,我校申报的实习基地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获得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示范性联合培养实践基地。2018年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之导师简介以及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内部资料+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点评=3000 元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数量经济学之导师简介以及要求 一、导师简介 学科带头人与导师:赵国庆、韩松、杨斌、江艇 二、要求 1、能否跨专业报考:可以跨专业报考 2、是否要求必须拿到学位证:否 3、要求工作经验:否 4、其他要求: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

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 (一)名词解释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 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 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二)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5点。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 例如:简析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定义。 第二,区别 第三,联系 第四,总结。 4.危机应对 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这个时候不要惊慌。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首先要有这个自信。其次,无限的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把困难抛给改卷老师。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2021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802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全套 目录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802西方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名校)?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试卷分析及真题详解(含中央财大、武汉大学等名校)?全国名校经济学考研真题详解 ?全国名校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汇编 说明:本科目近年由“802西方经济学”调整为“802经济学(含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暂时难以获得,故本部分收录了往年“802西方经济学”的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6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政治经济学部分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3.西方经济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名师精讲及点评展开视频列表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 ? 试看部分内容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1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2012年推荐免试研究生名单 商学院艾文卫校内 商学院安愫宁校内 商学院陈钦源校内 商学院程熙鎔校内 商学院崔珣校内艺术特长生商学院董誉文校内 商学院冯美玲校内 商学院冯思宇校内 商学院杭鑫校内 商学院胡浩然校内 商学院胡静静校内 商学院华宇校内 商学院黄蕾校内 商学院黄昕校内 商学院黄雨婷校内 商学院兰艳林校内 商学院李丹妮校内 商学院李赫校内 商学院李凯校内 商学院李蔚菱校内 商学院廉迪校内 商学院林燕丽校内 商学院刘幸校内 商学院刘玙曦校内商学院刘泽宇校内商学院鲁萧校内商学院马黎珺校内商学院邵睿校内商学院石鹏航校内商学院唐仁校内商学院陶婷婷校内商学院王超校内商学院王川校内商学院王近思校内商学院王开校内商学院王琳珊校内商学院王寻校内商学院吴晓丹校内商学院吴振媛校内商学院巫祖龙校内商学院谢红正校内商学院谢清校内商学院许梦校内商学院许天慧校内商学院许言校内商学院杨会丽校内商学院杨倩校内商学院杨亚芸校内商学院张华晟校内

商学院张静怡校内 商学院张琳琳校内 商学院张姗姗校内 商学院张少庆校内 商学院张修平校内 商学院张卓然校内艺术特长生商学院周莉校内 商学院朱国超校内 商学院朱鑫榕校内 商学院曹韵秋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陈宏展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何鑫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李秋实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梁季末子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刘亚斌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王亚东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徐丁丁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徐珣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杨健邦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杨婕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杨沫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杨少波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张荔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张艺辛校内专业硕士 商学院曾昱校外商学院冯庆校外 商学院贾西子校外 商学院卢星屹校外 商学院陆昕宇校外 商学院马千惠校外 商学院穆志慧校外 商学院杨欣荣校外 商学院张晓哲校外 商学院周晓敏校外 商学院李晓玲校外专业硕士商学院李仲泽校外专业硕士商学院田莉雯校外专业硕士商学院王宁校外专业硕士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政治经济学(50分) 一、请详述政治经济学中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是什么?(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答:(1)社会资本再生产分析的两个基本前提 ①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考察社会资本的再生产,不仅要说明社会总产品各部分的价值补偿问题,而且也要说明它的实物补偿问题。只有在生产社会总产品时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正好从社会总产品中找到相应的物质资料加以补偿时,社会资本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②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区分为三个部分和按产品的实物形态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部分所构成,而它的实物形态,按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则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对应,社会生产也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类即第一部类(Ⅰ)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类即第二部类(Ⅱ)。 ③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就是指它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包括不变资本价值、可变资本价值、剩余价值,如何由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如何通过商品的销售,以货币形式收回,以便补偿预付资本的价值,并获得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就是指它的

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形式以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其中,相当于不变资本的价值,从哪里和怎样重新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相当于可变资本的价值和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从哪里和怎样获得所需要的消费资料。只有使社会总产品既从价值上得到补偿,又从物质上得到补偿,才能保证整个社会资本再生产得以正常顺利地进行。 (2)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学含义 ①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就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这就是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所必须保持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基本比例关系。用Δc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Δv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上述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基本的实现条件,可用公式表示如下:Ⅰ(v+Δv+m/x)=Ⅱ(c+Δc)。 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同样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Ⅰ(c+v+m)=Ⅰ(c+Δc)+Ⅱ(c+Δc)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 ②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经济学含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要求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些基本比例关系如果不能保持,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 二、什么叫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每小问5分,本题总计10分) 答:(1)资本积累 ①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的规模,扩大对工人的剥削,以继续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综合(802)试题 一、简答与作图(每题9分,1~5,共45分) 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请问:为什么通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自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 3.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4.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根据这个政策,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人将减税800美元,年收入10万美元的人将减税2000美元。请说明,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减税政策? 5.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非黄金规则稳定状态水平,并且人均资本存量K高于黄金规则水平Kg(上标)。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储蓄率该如何调整?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t,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如何变化,在下图中画出各变量的变化轨迹,并阐明其原因。

二、计算与证明(每题15分,6~9,共60分) 6.假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Ⅰ.24000C+3000VⅡ.6000C+1500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剩余价值率m’为100% 试计算:(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Ⅰ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1,其他条件不变,则第Ⅱ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3)根据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请计算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 7.在两种商品交换的经济体中,两个人(a,b)有如下的效用函数:U a(X a)=lnX1a+2lnX2a;U b(X b)=2lnX1b+lnX2b,假定a这个人最初的资源禀赋R a=(9,3),即可以消费9个X1和3个X2;而b最初的资源禀赋为R b=(12,6)。定义两种商品X1和X2的价格之比P1/P2=P,并标准化商品2的价格P2=1。证明:均衡的价格水平P*=0.5 8.假如一个企业家拥有两个工厂生产相同的产品,两个工厂的生态函数均为:q i=(K i L i)?(TIP:就是开根号)(i=1,2);两个工厂的初始资本存量K1=25,K2=100。单位L和K的要素价格W和V均为1。(1)企业家要使短期成本最小化,那么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2)企业家要使长期成本最小化,那么产出应该在两个工厂之间应该如何分配?9.已知一个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K?,其中A=1,y为人均收入,储蓄率S=0.4,资本折旧率δ=0.1,人口(劳动力)增长率n=0.005,技术进步率(生产率增长率)g=0.002。求:(1)经济稳态时的人均资本K值;(2)如果要使社会成员达到消费(福利)最大化,资本的边际产出应当达到多少?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0.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11.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增加的长短期影响有什么不同? 12.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可能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考研经验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考研经验ei,$pY X 0 1`9S _yl z7-P.x\" vY e p>@]g VGL PLIIZ 高考考进了一个很一般的大学,浑浑噩噩的随波逐流,一直到大三。上课的时候别人睡觉我听歌,别人听歌我睡觉。大三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考研,突然有一天听到新东方的校训: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我想,我还没有到绝望的地步,是不是更有希望改变目前的状态呢?于是,我选择了考研,选择了人大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从一个一般的学校考进人大商学院,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幸运的是我考上了,而且还是前三。今年大概有180人左右报考这个专业,16人参加复试,最后录了10个,往企业管理专业调剂了三个,我排名前三。我还是很满意自己的成绩的,下面我就大概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希望对大家有用。 f Nq.~d @8I.y [f 4K $ " + 一、考研策略MFzCs F 3D?m ] L* #OL_ IN |H 在分析了人大商院企业管理历年来的专业课卷子后,发现专业课实在是不好拿高分,很多题比较活,同时还传说人大老师改卷子比较严,一道题答的不搭边的话,一分都不给。特别是对我这种外校的学生而言,基本上没有机会去听他们的老师上课,怎么办呢?于是,我确定了在公共课上得分,确保专业课过线的策略,实践证明这个策略是非常正确的。试想,如果你数学考个140,其他几门都过线的话,就有350分了。在今年,这个成绩绝对可以上了。P Arw$G r R!xAMa-?j1 ,"h\=y] 1 很多同学还面临着一个选择的问题,即到底是考企业管理还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录取率要高点,但是考数三。营销的录取率肯定要低于企管,但考数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际上两个专业的就业都不错的。 f gT -=g? w ipuUz

2018考研人大802经济学既往真题精选

2018考研人大802经济学既往真题精选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随着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考研风”也越刮越热。现实的考研大军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多手准备”或者“盲从”的群体,既然选择了考研,同学们应该坚定“考上”的信念,一路到底,达成通过考研实现人生价值的最终目的。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带来重要备考信息点拨。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50分) 一.(10分)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这道题目出自逄锦聚的教材第二章课后题,我一个去年考的中财研友给 我的,这算是准备过逄锦聚课后题的小伙伴的福利。说明了,逄锦聚确实是要看的。我当时是挑出了十几个题,除了这个,还有有型资产,风险投资,资本经营,虚拟经济虚拟资本,等几个宋涛书没有的。 二.(15分)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分析: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及其之间关系,很老的题目了,不过问法有点新颖,我一个政经特好的朋友就没反应过来。15分实在可惜。就是宋涛第一章的内容,非常基础。 三.(10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 分析:问法标准,背到了就拿分,再结合我国的分配制度以及采取这制度的原因,时间还充裕的话,还可以说两句人大历来看重的效率与公平,锦上添花。 四.(15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请对三中全会的上述观点进行具体阐述。

分析:基本内容是多次考过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再结合一下时事,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 一些新提法加进去,显示一下咱们关注时事,在此要感谢讲政治的肖秀荣老师 的时政材料,我还加了一点人大经济学院老师的一篇论文里关于更好处理ZF与市场的关系的。关系不大,不过聊胜于无嘛。 第二部分:微观经济学(50分) 五.(10分)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说明环境污染问题,并说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是否越严厉越好,为什么? 分析:微观唯一的非数理计算的问题。我只用了高鸿业老师(第五版)书中的微观十一章中的外部影响和公共资源两部分内容回答的。答完所有题后又返回来加上了应对外部影响的政策途径,简单举例了下过度放牧对社会福利的不利影响。 六.(15分)老王开了一家冰粥店,冰粥的价格非常依赖于天气状况。如果天气晴朗,每碗冰粥卖30元;如果下雨,每碗冰粥只能卖20元。而且,冰粥必须头一天晚上熬制,第二天卖掉,否则就会变质。冰粥店每天的成本函数为C=0.5q2+5q+100,其中,q为冰粥的产量(单位为碗)。在当晚生产第二天的冰粥之前,老王并不清楚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只能推测第二天是晴天和雨天的概率各为50%. ①为了实现期望利润最大化,老王每天应该生产多少碗冰粥?(5分) ②假设老王的效用函数为U=,其中为利润。请问,老王的风险态度是什么类型?他的期望效用水平为多少?(5分) ③假设老王通过天气预报可以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但是不能改变冰粥的价格。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期望效用水平是多少?天气的不确定性给他带来了多少效用损失? (5分)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复习方向方法概要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复习方向方法 概要 很多同学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不清楚怎么复习,在这里凯程老师系统介绍一下高效率复习,供同学们参考。 1、重在理解。很多同学都认为管理学这种文科的东西不就是背么,所以看书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背了再说。凯程老师提醒同学们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这种观点必然导致一种现象,即边背边忘,这次背下次忘,考前背考试时忘。管理学的知识都是比较活的,出的题也是很灵活的。这种情况下,首先要理解作者的思路,想想作者在什么时代背景下提出这种观点,为什么提出这种观点,为什么从这几个角度去论证这个观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把管理学学活,真正的是学管理。但是理解了也不够,毕竟是考试么,还是需要一定的记忆。该记忆些什么东西呢?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画重点,例如学派的基本观点、核心定义、某些问题的关键词等,考试的时候就可以有根据的展开。 2、把握体系结构。管理学知识往往都是有层次性的。如果你迷失在这些层次里找不着北,那么很有可能复习起来很辛苦。比如说,管理过程学派认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那么,其实大家可以注意下,很多管理观点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去看。比如,目标管理从这几个角度去看的话,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又比如,财务管理从宏观上可以分为筹资、投资、营运、分配。那么,遇到一些财务题目,就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 3、分阶段分步骤复习。第一遍应该是把所有教材都通读一遍,首先要理解透了,然后抓住关键词记忆。同时,凯程老师建还建议大家在这个阶段进行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即整理一份复习纲要,将每本书的章、节、目、次逐步细化,列出重点问题,后面标注上大概包括几方面的问题。这种方法对复习文科专业课都很有效。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就可以在第二遍的时候对着这份纲要让自己回忆,这么回忆几次的话,专业课拿高分没问题。但是,这个过程的确很辛苦,一定要坚持。如果基础不好的同学复习的话,第二遍就可以和第一遍一样,看教材,第三遍才回忆复习纲要。 4、适当关注管理前沿问题。管理学是门来自于实践的科学,每年国内外都有一些热门的管理话题,这种情况下,凯程老师建议大家应该平时抽些时间看些管理杂志,看看理论界实务界都在讲些什么问题,看看这些问题和要考的教材内容有没有联系,可不可以出些题。比较好的管理杂志有企业管理、中外管理、南开管理评论等,要是能看到哈佛商业评论的中文版当然最好不过了。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即丢开教材专看杂志,毕竟最后考试都是落在教材上的,杂志只是起辅助作用的。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复习方法解读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有哪几个方向的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有哪几个方向 的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术型硕博连读学制3年,硕士学费8000/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招生专业如下: 120202- 企业管理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 1202Z2- 市场营销管理 1202Z3- 财务学 120201- 会计学 以上专业考试科目是一样的: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38-管理综合 管理综合含管理学、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 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3-数学三 837-管理科学 信息管理与运筹学,外语 管理科学含运筹学和管理信息系统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难度分析 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费,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人民大学考研机构! 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 最近几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很火,特别是中国人民大学这样的名校。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各专业共录取26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考研专业课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管理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管理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011年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真题完整版

、简答与作图(每题9分,1~5,共45分) 1?为什么说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2. 微观经济学讨论市场失灵时,通常会举公共品供给的例子。请问:为什么通 常经济学家会认为,类似国防等公共品不能通过市场来有效提供?如果经济学家的看法正确,那为什么社会上会经常出现做好事、见义勇为、献血、自愿者等公共品自愿供给现象?你如何用经济学理论来反驳经济学家? 3. 什么是商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画图说明微观经济学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吉芬难题”的解释。 4. 2010年12月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将布什政府实施的全部减税政策再延长两年,根据这个政策,年收入4万美元以下的人将减税800美元,年收入10万美元的人将减税2000美元。请说明,奥巴马政府为什么要继续实施减税政策? 5. 在不考虑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最初处于非黄金规则稳 定状态水平,并且人均资本存量K高于黄金规则水平Kg (上标)。为了实现向黄金规则水平变化,储蓄率该如何调整?如果储蓄率调整的时刻为t,自此以后人均产出、消费和投资将会如何变化,在下图中画出各变量的变化轨迹,并阐明其原因。 产出卩 时间亠、计算与证明(每题15分,6~9,共60分)

6. 假设社会两大部类预付资本情况是:I .24000C+3000V n .6000C+1500V 两大部类C中固定资本都各占50%,使用年限均为5年,当年更新1/5 ;剩余价值率m '为100% 试计算:(1)当年两大部类生产产品价值各为多少?(2)为实现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积累率为60%,第I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为11:1,其他条件不变,则第n部类追加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应是多少?(3)根据第二年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结果,请计算两大部类生产的发展速度各为多少? 7?在两种商品交换的经济体中,两个人(a,b)有如下的效用函数:U a(X a) =lnX1a+2lnX2a;U b(X b)=2lnX 1b+lnX 2b,假定 a 这个人最初的资源禀赋R a = (9,3),即可以消费9个X1和3个X2;而b最初的资源禀赋为R b = (12,6 )。定义两种商品X1和X2的价格之比P〃P2=P,并标准化商品2的价格P2 = 1。证明:均衡的价格水平P*=0.5 8 ?假如一个企业家拥有两个工厂生产相同的产品,两个工厂的生态函数均为: q i=(氏匚)?(TIP:就是开根号)(i=1,2);两个工厂的初始资本存量$=25, 2=100。单位L和K的要素价格W和V均为1。(1)企业家要使短期成本最小化,那么产出在两个工厂之间该如何分配?(2)企业家要使长期成本最小化, 那么产出 应该在两个工厂之间应该如何分配? 9.已知一个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K?,其中A=1,y为人均收入,储蓄率S=0.4, 资本折旧率§=0.1,人口(劳动力)增长率n=0.005,技术进步率(生产率增长率)g=0.002。求:(1 )经济稳态时的人均资本K值;(2)如果要使社会成员达到消费(福利)最大化,资本的边际产出应当达到多少?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0 ?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 11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增加的长短期影响有什么不同? 12.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可能面临怎样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问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人大商学院博士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和管理、财务管理 一、科目:经济学 时间:2002年 1、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50分) 2、入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50分) 时间:2003年 1、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及治理对策(40分) 2、试析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政策的经济含义(30分) 3、试论国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0分) 时间:2004年 1、论述经济活动中边际效益递增的条件和选择策略(25分) 2、试述技术变革对市场结构的影响(25分) 3、试分析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劳动工资趋向(25分) 4、试分析我国生产要素总供给和总需求及当前经济情况(25分) 时间:2005年 1、试分析周期理论主要流派(25分) 2、试用结构—行为—绩效框架分析我国市场经济结构及其效应(25分) 3、试用社会成本、企业成本(私人成本)和政府矫正外部性政策原理,论述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25分) 4、试用规模经济理论,分析企业兼并或收购的经济效应(25分) 二、科目:企业管理 人大商学院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企业管理(2002-2005) 专业:技术经济和管理 科目:企业管理 时间:2002年 1、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论述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50分) 2、论入世后中国企业管理创新(50分) 时间:2003年 1、论述现代企业管理学派的形成和演变(40分) 2、论述企业核心能力及其理论基础(40分) 3、简述市场营销组合策略(10分) 4、简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10分) 时间:2004年 1、试述知识管理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0分) 2、试析“平衡计分卡”原理(10分) 3、论述“以人为本”管理理论和实践(40分) 4、论述企业可持续成长战略(40分)

2017人大企业经济学考研真题-802经济学综合真题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经济学考研备考指导-育明考研 考研真题,考研资料,考研分数线,考研大纲,考研经验,状元笔记, 专业课资料,复试保过,复试真题,考研参考书 一、2016年人大经济学院802经济学综合考研真题(育明考研) 政治经济学部分: 1、为什么说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育明强调过的题目,劳动价值论的问题,难吗,肯定不难,送分题。) 2、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什么?其和资本积累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这个题目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把政治经济学的内容答上。) 3、甲乙丙三块地生产小麦,每块地投入100元资本,平均利润率10%,每块地交绝对地租10元。甲地产量75公斤,乙地产量65公斤,丙地产量60公斤。求(1)每公斤小麦的社会价值是多少?(2)甲地和乙地的级差地租是多少?(3)三块土地总共交了多少地租。 (看到这道题时育明的学员和老师表示很淡定,这道题与2015年的题相似度不小,我们非常重视命题趋势,有的学生说毕竟这么多年来两年连续考相同知识点的可能性很小,结果2016年……,这再次看出又是师生博弈的结果,为了打破政经计算题隔年考一次和不再重复考相同知识点的“一致性预期”,这招快准狠,如果准备足了也就简单,没咋重视就遗憾了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4、(前面有一段废话,不记得了)如何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土地价格?为什么没有价值的土地会有价格?(难度不大,容易拿分。)

微观经济学部分 2016年的微观都是计算题,没有简答题,这么一来之前每年微观都是考三计算一简答的“规律”也被打破了,不过就难度而言,感觉用高鸿业的书就能应付,白费了那么长时间去看尼克尔森和平新乔18讲,不过2017年考试准备可以不看尼克尔森吗?还是前面的话,这得看出题人心情和你的运气了。 5、考的是行业供给曲线,挺简单的。 (育明点评:这道题是基础题,但与18讲162页第4题十分相似,这种题比较常规,故不多言。) 6、考的是效用函数和征税(点评:此题也比较常规,第二问如果先前做过类似的应该也就还好,第三问在比较时,算出的数值比较大导致两者不好比较(虽然肯定是所得税导致的效用损失更小) 7、考古诺模型和反弹性公式(这道题前两问也是常规题,而且2015年也考过了古诺模型,所以原本预期今年会考垄断或者其他什么的,看来,出题人偏不按套路出牌,要的就是超预期啊!最后一问看起来很唬人的样子) 8、考的2*2的一般均衡。 点评:这道题属于一般均衡题目里比较简单的了,毕竟没涉及生产,只是交换。而一般均衡理论属于重点,2015年没考,2016年考了也符合大伙预期和准备吧,故也就不再多言。(考研资料、考研真题、考研辅导咨询育明考研杜老师叩叩: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宏观经济学部分 9、索诺模型 Y=(K^0.5)*(L^0.5)折旧率是0.01,人口增长率是0.06。储蓄率是0.28。 (1)求稳态时的资本存量 (2)要达到黄金率稳态,0.28的储蓄率是过高还是过低 (3)说明从现在状态向黄金率稳态的变动中,人均产出,人均消费,人均投资的动态变动过程。 (索洛模型也没啥新鲜的,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源,索洛模型就是研究增长与发展的。此题属于常规) 10.央行存在社会损失函数L(u,π)=u+βπ^2。央行通过调节通货膨胀率π来使社会损失函数最小化。请证明以通货膨胀率为目标的固定规则优于相机抉择。(这是一道出乎意料的题,此题就是曼昆394页的内容,但往年802很少出现这种计算量较大的证明题。) 11、题目意思是:请从不完全信息角度说明短期社会总供给函数的推导过程。 (点评:总供给这个话题是区分各个流派的原点,只是流派近年不咋考了,不过15年供给侧改革提法这么火,让我一直预期应该会考供给学派的一些观点吧,结果冒出了一个证明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证明。) 12、经济的自动稳定器是什么?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情况下,还有哪些自动稳定器可以发挥作用。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802经济学考研真题 政治经济学(50 分) 1. 阐述剩余价值学说的主要内容。(15 分) 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或私 有权规律,通过它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转变为自己的直接对立物。”那么,请问: (1)这里的“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是指什么?“直接对立物”又是指什么? (2)所谓的“本身的、内在的、不可避免的辩证法”是指怎样的过程? (3)这个思想对我们理解Thomao Plketty 在《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中所论述的现象有何意义(每问5 分,本题共15 分)。 3.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 用”之间的关系。(20 分) 微观经济学(50 分) 4. 一个垄断厂商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函数为C=5+3Q,将其产品在两个地理上分割的市场上销售,这两个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函数分别为P1=15-Q1,P2=25-2Q2 (1)这两个厂商将针对两个市场制定何种价格策略?两个市场各自能够销售多少产品?厂商实现多少总利润,在两个市场分别造成多少福利损失?(8 分) (2)假设企业被禁止使用价格歧视策略,那么该企业采取何种价格策略?能够在两个市场上各自销售多少产品?两个市场总共实现多少利润?在两个市场上分别造成多少福利损失?(7 分) 5.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1,x2)=x1(1/3)x2(2/3), x1和x2分别为两种商品的消费量。消费者收入为100,两种商品现在价格为P1=1,P2=2. 求:(1)消费者最优消费的x1和x2的量。(5分) (2)如果第一种商品价格由1 提高到2,其他因素不变,则价格上升对第一种商品的消费量影响的总效应有多少?按照Slutsky 分解原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别是多少?(10分) (3)计算第一种商品价格从1变为2,要保持原有效用不变的收入补偿数额。(5 分)(本题共20 分) 6. 假设一个地区有两家企业,企业1 是上游企业,生产x 产品,生产函数为x=g(L1), 其中L 表示劳动投入,企业 2 是下游企业,生产y 产品,其产量不仅取决于自身劳动投入,还取决于企业1 的产量x ,生产函数为y=h(L2 x),劳动力的工资为w,x ,y 产品的价格分别为Px,Py 。请证明,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出现无效率的资源配置。(15 分) 宏观经济学(50分) 7.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与实际经济周期(RBC)对经济波动的根源和传导机制的看法有什么不同?(10 分) 8. 什么是非常规货币政策?为什么要实施非常规货币政策?(10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