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等值理论

合集下载

翻译的等值理论与不可译现象

翻译的等值理论与不可译现象

翻译的等值理论与不可译现象摘要:如何理解翻译的等值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讨论的一个课题。

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全然不同的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有很多用法在两种语言中无法找到等值成分。

怎样妥善处理这种沟通中的障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翻译等值;文化差异;不可译翻译难,难在它既涉及两种语言,更涉及两种文化。

不同的文化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障碍和困难。

因此,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提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如果认为掌握一些语法规则、借助词典就能胜任翻译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

几百年来,很多著名学者提出了各种翻译理论,其中不乏有影响的、带有指导作用的理论。

但在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不是一两种理论就能解释清楚的。

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等值”(translation e-quivalence)。

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形式对应和动态对应”(formal and dynamic equiva-lence)的观点。

他的观点在我国翻译界流传很广,影响较大,而引发的争议也很大。

在许多人看来,等值概念给人一种不同语言之间有绝对对称的表达方式的错觉,从而会误导人们在翻译实践中生搬硬套,造成死译、硬译。

曾经有人将theMilky Way翻译成“牛奶路”的笑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翻译者只是为了机械地照顾字面的对应。

实际上,奈达提出“翻译等值”理论的本意并非如此,他也曾经明确说过,“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信息的最近似的自然等值,首先在意义方面,其次在文体方面”,“译文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相同”。

等值翻译所追求的目标是:译文与原文虽然在形式上很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可以同样顺利地获得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信息,包括主要精神、具体事实、意境气氛等。

翻译等值理论

翻译等值理论

1.翻译的等值理论翻译理论的历史:严复提出信,达,雅与泰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是等值理论的另一表现形式。

信,我们可以认为指的是形式和意义的对等,达,我们认为是,雅,我们认为是风格和修辞对等。

Nida提出的基本概念: A. Formal Equivalence B。

Dynamic Equivalence C。

Functional EquivalenceA.Formal Equivalence is the closest possible match of form and content between ST andTT.形式对等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最大可能的一致。

B.Dynamic Equivalence is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the receptor of message in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动态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中的信息的反应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信息的反应的等同性的程度。

简单说,也就是译文读者应该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和反应。

C. Functional Equivalence was further developed from DE by Nida himself,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ve functions.Nida 还提出了关于对等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Minimal standard: 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 所谓最低标准就是“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理解和欣赏应该达到到原文读者对于原文必须理解和欣赏到的程度”。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

英汉互译中的语义等值问题[摘要]文化影响着语言。

不同的文化下,语言的涵义,使用的范围,影响各有不同。

本文试着用奈达的等值理论从语义、逻辑、功能及风格四方面对英语同汉语互译中的等值问题进行阐述,证明作为翻译的标准和原则,等值理论是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同时,它是相对的,在翻译的时候应更注重格式及内容。

[关键词]语义等值逻辑功能格式一、理论概念语义等值(Semantic Equivalence)理论早在1790年就被英国杰出的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好的译文是将原文的长处完完全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里,使得译文语言所属国的人能毫不含糊地领会,强烈地感受,正像原作所属国的人所领会,所感受的一样。

”但真正将此理论系统化的是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国际公认的20世纪翻译理论界的泰斗,他著述丰富,立论鲜明,其中的精华是翻译等值论,他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一译“灵活对等”)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 valence),把读者反应作为评判译文好坏的标准的主张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影响非常的深远。

现代翻译中,语义等值问题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翻译要达意;第二,译文要再现原文的风格;第三,译文要自然。

其中,“达意”又可分为三个方面。

1.语言涵义的等值问题语言涵义是等值翻译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产生了很多不同文化背景民族难以理解或解释的词汇。

如汉语中的阴阳,精神文明,工夫茶,政治面貌等词汇,在英语中基本是找不到对等的词语,翻译的时候只能通过对该词意义上的理解,选择意译来传达该词涵义。

但也有一些词汇如果只用意译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

翻译等值理论探究〔摘要〕“翻译等值理论”是西方翻译理论中的核心概念。

翻译等值也是翻译活动的最终目标。

本文旨在通过对该理论的分析, 运用具体例子探讨表层直译、深层意译以及语用修辞层面的翻译等值。

〔关键词〕翻译等值;表层;深层;修辞层一、翻译等值理论翻译“等值”或“对等”(equivalence)作为翻译标准,是现代翻译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是语言学派关注的主要思想,很多西方翻译理论家在阐述自己的译论主张时,往往都离不开对翻译等值问题的探讨。

“等值”是几乎所有现代理论着述中的中心术语。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西方翻译理论的引进,我国学者对翻译等值的研究也异常活跃。

翻译研究中等值概念的引进,极大地促进了翻译学研究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翻译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翻译实践。

现代第一个明确提出等值翻译理论的是前苏联语言学派代表人物费道罗夫他在《翻译理论概要》中提出了“翻译等值”理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外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隔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他坚持译文与原文之间完全可以确立确切对等的关系。

而翻译等值“就是表达原文思想内容的完全准确并且在作用上、修辞上与原文完全一致”。

等值概念本身由于其模糊性,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

贝克在其代表作《换言之———翻译教程》的导言中指出“本书采用术语equiva2lence 是为了方便起见———因为绝大多数译者已经习惯这个术语,而并非因为它有任何理论地位。

术语equivalence 在这里的用法还有如下限制条件:虽然等值在某种程度上通常能够实现,却受到各种各样语言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总是相对的”。

本文在讨论翻译等值时也遵循相对等值的原则。

等值翻译理论的支持者们通常将“等值”定义为“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使目标文本立即就被看作源语文本的翻译。

”雅克布森在其《论翻译中的语言学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有差异的等值”,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学派强调的翻译等值并非是绝对的对称,而是如弗斯指出,翻译理论中引进的等值,是使用它作为普通词汇时的模糊意义。

翻译的等值性、等同性、代表性论说

翻译的等值性、等同性、代表性论说

中国俄语教学PyCCKKM M3bIK B KHTAE 2019年4月第38卷第2期Anpejib 2019r.T.38 No 2翻译的等值性、等同性、代表性论说武汉大学胡谷明提要:在西方传统的翻译研究中,经常把等值性(3KBHBajieHTHOCTb )和等同性(aAeKBaTHOCTb )作为翻译的 标准来论述。

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要让译文能代替原文,因而就产生了翻译的代表性(penpeseHTaTHBHOCTb )问题。

本文首先梳理了翻译等值性和等同性术语产生的根源和内涵,然后在吸收借鉴科米萨罗夫、秋列涅夫对翻译代表性 的理解基础上,对翻译代表性的具体标准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关键词:等值翻译、翻译代表性、信息论、信息嫡、纯翻译、信号翻译[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510 (2019 ) 02-0076-071.引言要谈翻译的代表性,首先要厘清等值思想的概 念。

该思想产生于苏联成立以后。

其演变既是苏俄 翻译理论发展的产物,也是其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

等值思想的萌芽时期是自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斯米尔诺夫(A. A. C mhphob )和列茨克尔(H. PeuKep ) o (杨仕章 2001: 47 )斯米尔诺夫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百科全书》 中给“翻译”词条下定义时,首次提出翻译等同性(a^eKBaTHOCTb )的概念。

他认为,等同翻译是指作者的所有意图(他深思熟虑的和无意识的)都 得到传递,以从艺术上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并尽可能(借助准确的等值单位或理想的替换单位) 保留作者运用的形象、色调、节奏等一切手段;但 是保留这些手段不应该视为目的本身,而只应该视为达到整体效果的手段。

毫无疑问,在这一过程中不得不牺牲一些不够重要的文本元素。

(denopoB 2002: 172 )斯米尔诺夫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译文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就相当于原著的表达。

等值理论在医学翻译中应用的翻译.doc

等值理论在医学翻译中应用的翻译.doc

等值理论在医学翻译中应用的翻译随着全球化的和中西方在医学领域沟通交流的,医学翻译作为架起两种语言之间的桥梁,也日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

相比于文学翻译、建筑翻译等翻译活动而言,医学翻译作为与医学活动联系密切的翻译活动,其自身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特性.等值理论在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是说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的,对于各种翻译活动具有指导意义,并被广泛大量地运用到各种翻译活动中。

对于医学翻译,等值理论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从等值理论的定义出发,结合医学翻译的特点,从词汇、句子、段落三方面,研究等值理论在医学翻译中的应用。

ﻭ第一、医学中等值理论的含义。

ﻭ1953年,里乌第一次提出了等值理论这一概念。

这一概念从提出之日其,就和翻译的实质、语言的可译性一样,成为西方翻译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接下来,对于等值理论理解更为深远透彻、最有贡献的人物当属语言学家奈达,他不仅在里乌的基础上,全面地论述了等值理论的内涵,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在翻译界影响深远的精辟见解,即“翻译就是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顺乎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他提出所谓的等值就是要做到形式上的等值和动态上的等值,他认为翻译所达到的目的就是找到被翻译语言中的对等语,也就是说翻译的终极目标是用另一种语言中的恰当词汇和句子将目标语言中的意思正确地进行转化,借以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人们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

基于这一目的,翻译应该准确地保留原来语言索要表达的信息,但是在具体的形式上,可以有所变化,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意义的传达。

ﻭ第二、等值理论在医学翻译中的应用。

作为翻译活动中的一种,医学翻译在某种程度上也会遵循“信达雅”的基本要求。

但是因为医学关系到人类健康,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更多地注重其语言文字的严密性,尽量不会引起歧义和误解,否则,就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

所以在进行医学翻译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表达明确,确保原文的意思原封不动地翻译过来,杜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情况的出现。

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等值理论文化差异理论

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等值理论文化差异理论

《浅谈文化差异与翻译等值理论|文化差异理论》摘要:文化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翻译是两种文化沟通的桥梁,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方法之一;本文从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及其排除方法两方面入手,体现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桥梁;文化转换;翻译等值文化与翻译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

翻译工作者要想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有必要来关注和研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任何一个民族的思想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现,文化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翻译则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

本文拟就这四个方面作一简单阐述。

一、文化的定义《辞海》中对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有时也特指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精神财富,以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相区别。

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二、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各个民族之间由于地域、气候、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其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经济也各异。

各民族文化的不同直接反映在语言上,在这种意义上说,翻译也是跨文化活动,翻译语言就是翻译文化。

在翻译文化特质的内容时,一般情况下,只能做到译文和原文相对等值。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Dr,EugeneA,Nina)认为:“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的信息,首先达到语义对等,其次是达到文体对等。

” 三、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一)影响汉英翻译的文化因素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

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而中国人受佛教的影响较深,信“天”。

严格地说,“天”与“God”不完全对应。

浅析英汉翻译等值理论

浅析英汉翻译等值理论

E. e r e 的翻 译 。 书 以魂 牵梦 绕 的 大 海 P a c) 该
的 哀婉 动 人 的 故 事 。 如将 书名 直 译 为 Ⅸ 尔 波 西 内港 》, 则贯 穿 故 事 始 终 的 “ ” 没 有表 情 字
() o f my cas ts r o d 1S me o lsmae ae g o
no ih” “o ly he a ” 文化 寓 f s 和 t p a t g me 的
We ne e kno he vr w t w o t r h o a e f w tr
义, 只译 出 了句 子 的 表 层 语 义 , 有 传 达 句 t l t e weli d y 井 干 方知水 可贵 。 没 i h l s r . l 子 的真 正 含 义 , 易 引起 误 解 。 英 国 历 史 容 在
然 , 值 只 能 是 相 对 的 。 先 , 同语 言有 为 背 景 , 述 了 两 个 男 人 钟 情 于 美貌 少 女 sn e s 我 同 班 同 学 中有 些 人 唱 歌 唱 得 特 等 首 不 叙 ig r . 别 好 。 词性 转 化 ) (
() a rm h u o st Sb 2He tfo t e s n c me o U y
1 对翻译 等值理论的认 识
“ 翻译 等值 ” rn lt n e u v ln e是 ( a s i q iae c ) t ao
西 方 翻 译 理论 中的 核 心 概 念 。自2 世 纪 5 、 0 0 6 年 代 以来 , 多 翻 译 理 论 家 在 阐 述 自 己 0 许 的议 论 主 张 时 , 往 都 离 不 开 翻 译 等 值 问 往
又如书 名P lin y os e Ha b u (y Ma y n r o rb r 并 符 合 目标 语 的 表 达 习 惯 。 : 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翻译的等值理论
翻译理论的历史:严复提出信,达,雅与泰勒提出的翻译三原则是等值理论的另一表现形式。

信,我们可以认为指的是形式和意义的对等,达,我们认为是,雅,我们认为是风格和修辞对等。

Nida提出的基本概念: A. Formal Equivalence B。

Dynamic Equivalence C。

Functional Equivalence
A.Formal Equivalence is the closest possible match of form and content between ST and
TT.
形式对等是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最大可能的一致。

B.Dynamic Equivalence is to be defined in terms of the degree to the receptor of message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respond to it substa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receptors in the source language.
动态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中的信息的反应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信息的反应的等同性的程度。

简单说,也就是译文读者应该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和反应。

C. Functional Equivalence was further developed from DE by Nida himself,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Nida 还提出了关于对等的最低标准和最高标准。

Minimal standard: 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comprehend to the point that they can conceive of how the original readers of the text must have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it. 所谓最低标准就是“译文读者对于译文的理解和欣赏应该达到到原文读者对于原文必须理解和欣赏到的程度”。

Max standard: 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work in essentially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riginal readers did.最高标准就是“译文读者能够以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的方式对译文的进行理解和欣赏,并达到相应的程度”。

2.等值理论的可能性:
A.Chomsky提出的UNIVERSAL GRAMMAR的理论,认为世界上所有语言都由UNIVERSAL GRAMMAR所产生的,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应具有很多共性。

B.据LAD理论,所有人的语言习得机制是一样的.
C. 我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 经历着共同的人类发展过程.这就使得我们对世界的认
识有很多共同点.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翻译等值的实现是有现实可能性的.
3.等值理论的可实施性
A.在单词层面上,专有名词,白宫WHITE HOUSE,科技术语,SQUARE平方
B.在短语层面上
to fish in the trouble water 浑水摸鱼,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rack one’s brain绞尽脑汁,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石二鸟等,
Go through fire and flood. 赴汤蹈火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
C.在句子层面上,
He is a teacher. I will go to xi’an.
D.在篇章层面上,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国读者和俄罗斯读者在阅读时,都可以获
得同样或相似的理解和感受.
4.等值理论的相对性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确实存在1绝对对等(perfect equivalence)情况,(如专有名词和术语),
更多的是2不完全对等的情况(relative e)有以下两种形式
A.形式对应而内容不对应
NBA is a game of survival. It is dog eat dog
NBA 是生存的竞赛。

是狗咬狗的游戏。

B. 内容对应而形式不对应。

拆东墙补西墙,to rob peter to pay paul.
吹牛to talk horse
骨瘦如柴as lean as rake
3完全不对应
炕凉皮,又如特殊历史下产生的词汇,贫下中农,又红又专
阴阳八卦中国的节气,雨水,惊蛰,清明,中医的术语,望、闻,问,切,上火, 象棋中的马走日,象走田,炮翻山,围棋中的飞, 连, 粘等下法,音律宫商角彘羽5。

相对性的原因
1客观原因:A 语言的不同:字形,发音,词汇,句型。

B 文化的不同:(牛,horse),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民族习俗,
语言传统及表达方式
2.主观原因:A 译者
B读者
一千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