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的诊断

合集下载

双肾动脉狭窄标准

双肾动脉狭窄标准

双肾动脉狭窄标准《双肾动脉狭窄标准》前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双肾动脉狭窄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肾可是我们身体里超级重要的器官,就像两个勤劳的小工人,不停地过滤血液、排出废物。

而肾动脉就像是给这两个小工人运送原料的管道,如果肾动脉狭窄了,那可就会给肾脏带来不少麻烦。

咱们今天说这个双肾动脉狭窄标准呢,就是为了让医生能准确地判断出这个问题,然后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

这就好比我们要给一把锁配钥匙,得先清楚锁的规格一样,了解双肾动脉狭窄的标准,才能更好地治疗肾脏这个重要的“小工人”哦。

适用范围这个双肾动脉狭窄标准适用的场景还挺多的。

首先在医院的日常诊疗中,如果有患者出现了一些可疑的症状,像是高血压,特别是那种很难用常规降压药控制住的高血压,或者是肾功能不明原因的下降,医生就会考虑到双肾动脉狭窄的可能性,这时候这个标准就派上用场了。

比如说,老张,五十多岁,血压一直降不下来,吃了好几种降压药都效果不好。

医生就会按照双肾动脉狭窄的标准来给他做检查,看看是不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血压问题。

另外,在一些肾脏疾病的研究中,这个标准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筛选病例,准确地判断哪些患者是双肾动脉狭窄,然后研究这个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以及治疗效果等。

术语定义1. 肾动脉- 简单来说呢,肾动脉就是把血液运送到肾脏的血管。

它就像一条高速公路,把带着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快速送到肾脏这个“工厂”,让肾脏能够正常工作。

如果这条“高速公路”出了问题,比如说变窄了,那肾脏得到的血液就会减少,就会影响肾脏的功能。

2. 狭窄- 狭窄就是说某个东西变窄了。

在双肾动脉狭窄这里,就是指肾动脉的管腔变窄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原本宽敞的马路,中间突然出现了障碍物,变得只能通过很窄的空间,车辆(血液)就不能顺畅地通过了,这就是肾动脉狭窄的基本概念。

正文1. 双肾动脉狭窄标准的核心条款- 影像学检查要求-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肾动脉狭窄的ct诊断标准

肾动脉狭窄的ct诊断标准

肾动脉狭窄的ct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肾动脉狭窄是指肾脏供血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肾脏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

该症状常常会引起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器官结构和血管情况,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下面将介绍一下关于肾动脉狭窄的CT诊断标准。

一、肾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1. 装置与技术要求:(1) 采用多排螺旋CT(MDCT)、螺旋CT或螺旋CT(如128排MDCT)进行血管成像。

(2) 采用肾动脉CT造影应具有双源CT、双能量CT、螺旋CT、直线扫描CT、128排CT、64排以上CT等功能。

(3) 应服用口服对比剂进行腹部血管造影,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4) 通常以动脉期扫描为主,可加行门静脉期、静脉期扫描。

2. 扫描方法:(1) 放置好患者,给予镇静剂。

(2) 靶区从肾动脉分歧处至输尿管下口。

(3) 输尿管造影前后进行扫描,获取纵轴和纵横轴图像。

(4) 注意图像质量和曝光。

3. 诊断要点:(1) 观察双侧肾动脉内腔的情况,查看是否存在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狭窄。

(2) 注释局部病变的位置、长度、程度等。

(3) 观察周围组织情况,查看有无组织坏死及肾脏功能不全。

4. 诊断结果:(1) 双侧肾动脉内腔狭窄≥50%,可诊断肾动脉狭窄。

(2) 狭窄程度≥70%时,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应及时进行治疗。

(3) 若肾动脉内腔狭窄<50%,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来综合判断。

二、其他CT检查辅助诊断1. CT肾血流灌注成像:(1) 通过注射造影剂的方式,观察肾脏血流情况。

(2) 对于肾脏灌注不足的患者,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的位置和范围。

(3) 结合CT血管造影,更全面地了解肾脏病变的情况。

3. CT灵敏度和特异性:(1) 肾动脉CT血管造影对于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

(2) 结合其他CT检查方法,如CT肾血流灌注成像和CT肾功能成像,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肾动脉狭窄诊治指南

肾动脉狭窄诊治指南

肾动脉狭窄诊治指南疾病简介: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肾血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缺血性肾病。

只要及时解除肾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血管重新通畅后,高血压可被治愈,肾功能减退可以逆转。

临床上患者出现了严重的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血管杂音、反复发作的突发性肺水肿、其他血管床的动脉瘤,或有吸烟史等征象时,应该考虑肾动脉狭窄可能。

对高度怀疑者,首先进行筛选检查,确诊则依靠血管造影,并进行肾动脉狭窄的分级,以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病因及病理生理】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常由动脉粥样硬化及纤维肌性发育不全引起,在我国及亚洲,还可由大动脉炎导致。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约占肾动脉狭窄病例的80%,主要见于老年,而后两种病因则主要见于青年人,女性居多。

肾动脉狭窄常引起肾血管性高血压(renal vascular hypertension),这是由于肾缺血刺激肾素分泌,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化,外周血管收缩,水钠潴留而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及大动脉炎所致肾动脉狭窄还能引起缺血性肾脏病(ischemic nephropathy),患侧肾脏缺血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

【临床表现】肾动脉狭窄由动脉粥样硬化或大动脉炎引起者,常有肾外系统表现,前者可出现脑卒中、冠心病及外周动脉硬化,后者可出现无脉病。

(一)肾血管性高血压常呈如下特点:血压正常者(特别是年轻女性)出现高血压后即迅速进展;原有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血压近期迅速恶化,舒张压明显升高。

重症患者可出现恶性高血压(舒张压超过130mmHg,眼底呈高血压3或4期改变);不应用抗RAAS 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ATlR)拮抗剂(ARB)、β受体阻断剂,高血压常难以控制。

此外,约15%的本病患者因血浆醛固酮增多可出现低钾血症。

肾动脉狭窄_ct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肾动脉狭窄_ct诊断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肾动脉狭窄ct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肾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指的是肾动脉(供应肾脏的主要动脉)发生了狭窄或阻塞,导致肾脏供血不足。

这种狭窄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源性因素、外源性压力、局部炎症等。

临床上,肾动脉狭窄可引发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甚至心衰等严重后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肾动脉狭窄CT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和阐述。

首先,我们将概述肾动脉狭窄的定义及其临床背景,并强调CT在该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将探讨肾动脉狭窄CT诊断标准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

最后,我们将详细说明CT诊断标准中涵盖的血管影像学特征、心肌灌注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干扰评估的因素。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肾动脉狭窄CT诊断标准,探讨其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对血管影像学特征、心肌灌注情况等方面的详细说明,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诊断参考,及时发现和干预肾动脉狭窄患者,为其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

以上是引言部分的内容,希望对您撰写长文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继续撰写其他部分,请告知。

2. 肾动脉狭窄CT诊断标准:2.1 肾动脉狭窄的定义与概述:肾动脉狭窄是指肾动脉内径收缩至一定程度,导致肾血流量减少和肾功能受损的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多数情况下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或先天性异常所引起。

2.2 CT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作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提供详细的血管影像学特征,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肾动脉狭窄,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位置。

2.3 肾动脉狭窄CT诊断标准的发展和应用: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标准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完善。

目前,广泛采用了以下主要标准来评估肾动脉狭窄:血管影像学特征、心肌灌注情况以及其他影响评估的因素。

3. ct诊断标准的详细说明:3.1 血管影像学特征:血管直径变化是判断肾动脉狭窄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课件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课件
RAS-肾脏缺血-肾组织损伤(肾小球缺血 性皱缩及硬化、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 化-肾功能减退
可编辑课件PPT
5
下列情况需要排除RAS
㈠ 30岁以前或55岁以后发病的高血压;
㈡ 急速进展的或恶性高血压;
㈢ 对三种以上联合用药耐药的高血压;
㈣ 原先控制良好的高血压而现行的治疗效果不 满意;
间接指标: 叶间动脉和段动脉血流参数,包括峰值流速、 频谱形态、收缩早期加速时间(AT)、收缩 早期加速度(AC)、阻力指数(RI)、两侧 肾内动脉RI差值。
可编辑课件PPT
17
主肾动脉杂色血流信号:
RAS引起的局部流速加快和血流紊乱所致。
意义: 提示狭窄部位,有助于PWD检测。但不
能只
凭杂色血流信号诊断RAS。
RAS的常见病因:
① 肾动脉粥样硬化
②纤维肌性发育不全
③大动脉炎
其中①占60-80%,常见于 老年患者;②③约占20-40%, 常见于中青年女性;①②常见于 西方国家,近年来肾动脉粥样硬 化在国人中有增多的趋势,而③ 在中国发病率较高。
可编辑课件PPT
3
肾动脉狭窄病因鉴别诊断要点
多发性动脉炎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动脉硬化闭塞症
27
肾内动脉血流参数测量
正常频谱, a:频谱仅有收缩早 期波;b:收缩期频谱呈双峰, 第一峰大于第二峰;c:收缩 期频谱呈双峰,第一峰小于 第二峰。箭头指向AT的测 量起始点和终止点;
可编辑课件PPT
28
图d为正常频谱,
频谱仅有收 缩晚期波,短箭 头指向AT的测 量起始点和终 止点,长箭头指 向收缩早期波 消失处,
因此, 联合应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来诊断RAS十
分重要, 应结合肾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狭窄处

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医生指南

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医生指南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多角度观察肾动脉及 其分支的狭窄情况。
有创性检查,被认为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 金标准,能准确显示狭窄部位、程度和侧 支循环情况。
03
肾动脉狭窄的治疗
药物治疗
降压药
对于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 首选药物是ACE抑制剂或ARBs, 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同时保护肾
尿常规检查
01
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表现。
血清肌酐、尿素氮
02
反映肾功能状况,可能升高。
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
03
在肾动脉狭窄时,这些指标可能升高,有助于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
CT血管成像(CTA)
可显示肾脏大小、形态及血流情况,有助 于发现肾动脉狭窄的线索。
清晰显示肾动脉及其分支的形态结构,准 确评估狭窄程度和范围。
疗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03
多学科协作
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治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肾病学、影像学、介
入放射学等。未来应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共同推动肾动脉狭
窄诊疗水平的提高。
给医生的建议和结论
1 2 3
重视肾动脉狭窄的诊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对疑似肾动脉狭窄的患者 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检查,减少漏诊和误诊的风险 。
害。
03
心血管事件增加
肾动脉狭窄患者心血管事件( 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
率显著增加。
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1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肾 动脉狭窄病因,由于脂质沉积 、平滑肌细胞增生等形成动脉 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腔狭
窄。
02
纤维肌发育不良:是一种非炎 症性、非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 病,以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和 肌层肥厚为特征,可导致肾动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讲义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讲义

Banana Peel
测量肾动脉峰值流速注意事项
❖ 取样线应与血流或射流方向平行; ❖ 多切面扫查,寻求恰当的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 ❖ 在良好的彩色血流图上,将取样容积置于狭窄段最窄处,
并且多点取样; ❖ 对于狭窄发病率较高的肾动脉起始处的检查,最好在右前
肋间或肋缘下横切,或侧腰部冠状切记录峰值流速,而不 使用腹正中横切。
速度(AC)、阻力指数(R I) 和双侧R I 差异。
检查方法
❖ 腹主动脉 ❖ 肾动脉肾外段 ❖ 肾脏大小及结构 ❖ 肾内动脉
肾动脉肾外段
冠状切面扫查
腹正中横切扫查(图)
常需要两种或以上扫查切面的联合应用。 右前腹肋间或肋缘下横切扫查 ❖ 观察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和湍流情况; ❖ 测量近、中、远段肾动脉峰值流速, 取最大者用以计算RAR
敏感性 特异性
89
99
RAS 的主要彩超诊断标准 (内径减小≥60 % )
❖ ①RAS 狭窄处的杂色血流信号; ❖ ②肾动脉狭窄处峰值流速≥180cm/ s ,肾动脉与肾动脉开
口处腹主动脉的峰值流速之比≥3. 5 ; ❖ ③肾内段动脉或叶间动脉的收缩早期切迹消失,加速时间
≥0. 07s 和加速度< 3m/ s2 。 ❖ 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在90%左右;
肾内动脉
❖ 1、观察肾内动脉血流信号的分布状况, 寻找有无较大动脉分支 狭窄。
❖ 2、在肾上、中、下部分别测量叶间动脉或段动脉血流频谱,选 择其中一个部位的频谱改变最异常者进行测量PSV、加速时间、 加速度和RI。
肾内动脉的频谱类型
不同类型肾内动脉频谱及测量方法
A
B
C
D
E
F
测量肾内动脉频谱的注意事项

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

肾动脉狭窄超声诊断

• 1981年超声用于检测肾动脉狭窄,有关它的 超声诊断存在一定争论,但是随着仪器的 改进和经验的积累,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认 为,经验丰富的诊断人员使用高性能的彩 超仪,对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RAS可获得 较为满意的诊断效果。
正常肾动脉的频谱多普勒表现为低阻型,
收缩早期频谱上升陡直而后缓慢下降,在 收缩早期可有一切迹称为收缩早期切迹, 此切迹使收缩期频谱形成双峰,第一峰为 收缩早期波峰,第二峰为收缩晚期波峰, 根据收缩期双峰表现,正常肾动脉频谱形 态可分为四种类型:一、第一峰高于第二 峰,二、第一峰低于第二峰,三、第一峰 缺失,四、第二峰缺失。
(1)肾动脉主干内既无血流信号也不能探测血流频谱。
(2)出现小慢波。 (3)肾长径<8cm往往提示肾动脉慢性闭塞。
• 协和医院 李建初 • 肾动脉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 • 肾动脉湍流处PSV>150cm/s、>180cm/s分
别用于诊断内径减少>50%、>60%的RAS。 • RAR>3.5用于诊断内径减少>60%的RAS。
正常肾动脉峰值流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对于正常肾内动脉血流频谱,一般认为阻力 指数为0.55-0.76。
• 测量分段,分为起始段、主干、肾门处、 肾内段,其中起始段是肾动脉狭窄的好发 部位。
检查方法
1.腹主动脉 常规观察腹主动脉管壁和管腔血流情况, 纵切腹主动脉,在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远侧1CM 处测量腹主动脉峰值流速,用于计算肾动脉与腹 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
• 肾动脉狭窄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肾血 管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血管性高血 压和缺血性肾病。肾动脉狭窄常由动脉粥 样硬化及纤维肌性发育不全引起,在亚洲 地区,还可由大动脉炎导致本病。动脉粥 样硬化是最常见病因,约占肾动脉狭窄患 者的80%,主要见于老年人,而后两种病 因则主要见于青年人,女性居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脉炎、神经纤维瘤 及创伤等
动脉硬化与肾动脉狭窄
• 占所有肾动脉狭窄病 因的65%~90%
• 多发生在50~70岁的 男性患者,常伴随其 他血管粥样硬化性疾 病
• 40%~50%呈进行性 狭窄。
发病率
• 1,085,250 人群研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 狭窄的发生率为 3.7 每 1000 病人年
对高血压作用的4年随访研究
一组 1058 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在术后4年 随访中,血压明显降低(从168±29/84±15 至 147±21/78±12 mm Hg; P<.05), 降血压药物减少 (2.4 至 2.0), 肾功能改善 (血肌酐1.7±1.1 至 1.3±0.8 mg/dL) 。总死亡率 26%
纤维肌性发育异常介入治疗
单用球囊成型术, 技术成功率 83% and 100% and 年再狭窄率 5% and 11% 在一组506例行球囊成形术的患者中,77% 的患者术后血压正常或改善。在7年随访中, 34%的病人需要反复球囊成形术
肾动脉狭窄13年长期随访观察
12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和12例纤维肌性发 育不良患者行PTRA ,13年随访中,20%的 患者血压正常,77%的患者血压较好控制。 肾功能无变化(肌酐测定)
肾动脉血管造影
肾动脉血管造影 --“金标准”
二、 治疗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 外科治疗 •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 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双侧肾动 脉狭窄或孤立肾动脉高度狭窄的患者应用ACEI 后可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应为禁忌
• 由于单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亦有可能发展为双侧 肾动脉受累,所以在用药时应格外小心,严密监 测肾功能的变化
一组对 6 5岁以上 老年人行肾动脉超声 检查, 肾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是6.8 % , 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以平均每年 7% 的速度增加
呈进展性者临床预后通常较差, 可以 出现肾功能受损、 肾脏萎 缩 、 存活率 降低, 即2 、 5 、 1 0年的生存率分别 是 5 6 %、 1 8 %、 5 %。
常规肾图检查的准确度较差,但应用开博通(服 卡托普利25~50 mg,比较服药前后肾显像结 果)后行肾图检查或肾动态扫描对肾动脉狭窄诊 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可达70%~98% 。肾 功能不全病人的血清肌酐大于177 p~mol/L时, 此项检查结果无意义,不应采用
CT及MR血管成形术(CTA、MRA)
其他病因
• 大动脉炎及纤维肌性发 育异常为年轻患者中常 见病因,其中大动脉炎 在我国多见,常发生于 年轻女性患者
• 1980后期,FMD占肾动脉狭窄的30- 40%,近年来占10%左右
• FMD比例变化的原因?--动脉粥样硬 化的增加?
FMD是非炎症、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 病,多累及中小动脉。可累及全部血管 床,但是肾动脉最常受累,占60-75%。 病因不明 与动脉粥样硬化不同,很少进展至肾动 脉闭塞和缺血性肾病 血管成形术反应较好,术后 40% to 55% 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 30% to 40% 血压改善
早期发现与治疗肾动脉狭窄的意义
• 治疗高血压
• 保护受损的肾脏(功能)--解除狭窄 后可逆转
提示肾动脉狭窄的临床情况
30岁以前或55岁以后发病的高血压; 恶性高血压; 对三种以上联合用药耐药的高血压; 原先控制良好的高血压而现行治疗效
果不满意; Ⅲ~Ⅳ级高血压眼底病变;
早期发现与治疗肾动脉狭窄的意义
• 利尿剂--可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对高肾素性高血压不宜选用
• 其他各类降压药可作为联合用药的成 分应用
• 对缺疗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动脉内 支架植入术(PTAS )
• 1978年应用PTRA技术扩张肾动脉狭窄获 得成功
• 成功率已达90%~100%,术后再狭窄达 20%~40%
多数研究显示CTA及MRA对肾动脉狭窄诊 断的准确性较高,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可 达90%以上, 其局限为副肾动脉显示受限、 肾段血管显示不佳及假像。
Radiol Med. 2008 ,113(4):529-46
其他:
血浆肾素活性测定、开博通激发试验、 静脉肾盂造影等方法因其敏感度及特异 性均不高,不被推荐为常规筛选方法
Blood Press. 2007;16(5):288-90.
球囊扩张与支架植入术治疗支架内 再狭窄
肾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应用球囊扩张与再支架 术的比较 34 例患者,41支血管,与球囊扩张相比较, 支架术减少再狭窄58% (29.4% vs. 71.4%, P = 0.02) 。提示支架术优于球囊扩张术
•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v. 2008 Apr 1;71(5):706-7.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支架术对高 血压与缺血性肾病的影响:
• 高血压845例 治愈 6% 改善--56%
• 缺血性肾病215例 改善-35% 稳定 35% 恶化-5%
Lancet,1997,349:1133-1136
•Galaria II, Surowiec SM, Rhodes JM, et al. Percutaneousand open renal revascularizations have equivalent 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s. Ann Vasc Surg. 2005;19:218–228.
腹部或腰部血管杂音; 伴发其他血管疾病; 应用 ACEI后肾功能恶化; 肾病 肾功能不全 反复发作的肺水肿; 老年人不明原因的氮质血症
肾动脉狭窄的诊断
• 临床线索: • 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约占所有
高血压病人的0.5%~5 %
超声检查
B型超声及多普勒超声, 敏感 性及特异性均可达80%以上
核素检查
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及治疗
秦永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内科
肾动脉狭窄与高血压、肾病
肾血管性高血压--(1934年Goldblatt 通过钳夹犬肾动脉造 成实验性高血压模型)
缺血性肾病—解除狭 窄后可逆转
肾动脉狭窄的常见病因
• 动脉粥样硬化 • 纤维肌性发育异常 • 大动脉炎 • 肾动脉血栓、栓塞性 • 主动脉瘤、结节性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