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论文)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对比研究
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探究

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探究作者:侯卓琪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45期摘要:动物是谚语中经常会用到的形象,但由于东西方在地理自然环境、人文观念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有些相同的动物形象经过数千年的使用却表达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本文就针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探究学习,挑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进行了分析与阐释。
关键词:英汉动物形象龙、狼、牛、马、猴异同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而经济的发展势必跟随着文化的碰撞,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简单举一例子,我们中国人见面后会问吃饭了吗,而西方人多会问天气好不好,这其中就蕴含着东西方在生活方式、人文差异和地理自然环境上的差异。
谚语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
特别是谚语中的动物形象,经常用来表达人类的某些特质和特殊的情绪,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对汉语中谚语会产生误解,我们理解西方谚语有时也会闹出一些乌龙和笑话,甚至有时会造成摩擦。
因此,区别化地、有针对性地分析和了解英汉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差异很有必要。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1.认识到了解东西方动物形象差异的重要性;2.分析龙、狼、牛、马等动物形象在英汉谚语中用法的异同;3.学会尊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调查法展开。
四、研究成果展示谚语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现成的话,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谚语文化。
在我国,谚语常常被我们用于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典章制度、礼仪道德、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不所不包。
谚语中有很多巧用动物形象反映人们生活和感情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动物形象被赋予了人类的某些特质,表达了人类的形象和观念。
但由于各国、各民族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以及语言发展程度的不同,因此动物形象表达的含义和感情色彩也千差万别。
本文将以英汉双语为例,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形象分析一下谚语中动物形象的异同。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英语其它论文

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比较,英语其它论文1. IntroductionIdiom is a fixed group of words or a single word, or even a sentence with a special meaning that cannot be guessed from the literal meaningof its components.[1]p285 It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custom, which is usually used to depict people’s attributes or characters vividly. It often strikes hard in mind the message that the speakers intend to convey. With the definition of idiom, we know that it is not easy to understand an idiom from its literal meaning.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container of culture, and is strongly influenced and shaped byculture.”[2]p18 So in order tolearn English idioms, one cannot ignore the importance of thecultural meanings they contain. Just as Eugene.A.Nida said“Biculturalism is even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 since words only have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culture in which they function.” [3] p81Animals are friends of human beings.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human society, many animals were tamed to serve people, and s pets. Gradually animals have become part many others have become people’of people’s life. Languages of all nations contain a lot of words denoting animal, and so do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animal idiom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daily life, which reflects the natural phenomenon,social activity and values of human society. People associate their feelings and emotions, even happenings and natural phenomena withvarious animals, which are thought to represent different characterslike people, or which serve as omens. Many animals have become a kind of symbolism in people’s thinking, and this symbolism is reflected in the language. However, because of different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connotations of animal words in one language do not parallel with those in another. Sayingslike “beardthe lion in his den”(深入虎穴) in English may confuse Chinese.Therefor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through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the same or similar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same animal words and different animal words; the opposit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same animal words; and non- equivalent of the same animal words. Then it will probe the reasons that cause the differences.2. Comparison of connotations of animal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2.1 The same animal words contain the same or similar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All humankind lives on the same planet. They have similar environment, psychology, and cognitive ability; therefore,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people nearly have the same knowledge of animals. As aresult, the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association and give the same cultural connotationto animal words. The examples are following:(1)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2)as fat as a pig 肥得像猪(3)as cruel as a wolf 像狼一样残忍(4)as slow as snail像蜗牛一样缓慢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think the fox stands for cunning, so when English people say “He is a fox”, Chinese people can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native English speaker and Chinese people, the first characteristic of pig is fat. It also stands for laziness and stupidity. A “wolf” is one kindof fierce wild animal. Avariciousness and fierceness are its natural instincts. So we often hear some of the same expressions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 such as “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 or “cry wolf”.In addition, when “wolf” is used to refer to a person, it means“a manwho always ready to make sexual advan ces to a woman”. Therefore, in English,there is an idiom “a wolf whistle”(调情口哨). In Chinese, there is alsosuch an expression “色狼”。
英语动物谚语的隐喻研究.doc

英语动物谚语的隐喻研究----英语语言学论文-->Chapter 1 Introduction1.1Objective of the thesisAnimal metaphor is so ubiquitous and pervasive in people’s daily life.As acultural and linguistic phenomenon, it deserves a detailed study. Besides, there aremany differences and sameness betan beings andanimals, al proverbs, eaning related to our human beings, ore about ourselves and each other. Moreover, since the specific study ofthe animal metaphors in English can make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history and culture, unication. In all, the thesis is aimed to solve such follos: (1) Hoetaphor al proverbs in English. (2) To als shoals. ……….1.2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This study mainly adopts qualitative approach, eans the study ismostlytheory-driven. Such a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proposed by Lakoff andJohnson and the metaphor highlighting presented by Kovecses. Meaneans data-driven, inthe research, enough data has been collected from the corpus and the echanism of animal metaphors i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the thesis is used thedescriptive and interpretive methods to explain the data.Data of animal proverbs in this thesis is mainly collected from the BigDictionary of English Proverbs (XU Zhusheng, 2003). etaphorsTo get the cultural difference betal metaphors. In China, LiangGuangrong (2000), ade a systematiccontrast of culturally-loaded animal al al ount of thepolysemous culturally-loaded animal entioned is that many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ly-loaded animal eanings dueto th-->e culture,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psychology, al metaphors related to the denoting meaning of human being, to find thecultural universalities and the varia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etaphorical Highlighting”, Xiang Chendong and ao (2009), al metaphors occurred in English andChinese The results shoilarities in animal metaphors betal metaphorexpressions, al metaphors. Talebinejad Dastjerdi (2005) make a thorough cross-cultural parison betal related ilarities.Cabanillas and Martinez (2006) discuss the domestic foetaphors denoting humanbeings in English and 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reasons and their oal al Proverbs Proverb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as the result, it is a main factor inresearch field, the same as the main part of the linguisticperspective.There is no except in China. In China, researcher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onthe proverbs consist of animal proverbs. Different scholars study this aspect from thedifferent perspective. Some people focus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linguistics,some scholars apply the pragmatic theories in analyzing animal proverbs, besides, andsome other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and the cross-culturalmunication. Furthermore, studies on animal e research of the parable metaphors betal proverbs to generate an expression of cultural generalities.ple the cognitive explan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 or identityabout animal metaphors from different levels. Linguistic forms are different from onelanguage to another. Semantic selections vary across separate language systems. Ohing you can conveniently say in a language may not be so in another language. Thisdifference makes cross-cultural munication not an easy job to deal al images are used bydifferent persons. In order to get a global munic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Chinese scholars try to do their best to translat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to English orother language ple explanation and vice versa. So that atic meaning equivalence, some translat-->orsmanage the appropriate atic and semantic equivalence in tal images. The metaphoricalmeaning of the animal proverbs is a popular e of “Human Beings Are Animals” (16)3.2.1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 (16)3.2.2Metaphorical Mapping (17)Chapter 4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 Related to the Animal (21)4.1 Introduction (21)4.1.1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verbs (21)4.1.2 Data Collection (23)4.2 Metaphorical Study of Animals Proverbs (23)4.3 Proverbs of ain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50)Chapter 5 Conclusion (56)5.1 Major Findings (56)5.2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Study (57)Chapter 4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 Related to the Animal Proverbs in English4.1 IntroductionAs any concepts eanings can has differentreference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Such as a kind of fruit, red color, round size andtaste se differences occurs in the definition of proverbs, “谚语”inChinese can be translated into “popular saying”or “proverbs”, the authorthinks thatthe best translation of “谚语”is “proverb”,orereasonable ore plicated than in English, Chinese is a sophisticatedlanguage. Theproverb is a type of Chinese idiom according to the explanation of Longman ModernEnglish Dictionary sho are folkadagesand ton features shared byfolk adage and proverb,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hem for they are same insome cases. Chinese scholar asses, as and spread among the mon people and often has some truth. It reflects the and profound meaning. ore, it is powerful and vivid.………ConclusionProverbs are cultural treasure in the language field. And there existstheoverlapping aspec-->ts betunication. Actually, the proverbs are the development of ourdailylanguage, for they are originated and accumulated from the ordinary language. One ofits characters is productive e ost proverbs haveits cultural meaning. In the inter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munication, his oproved by his knoployment ofproverbs. T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animal images in English proverbs. Since thatanimal images reflect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aphy, religion, literature andpsychology, al metaphor about English proverbs based on theperspective of conceptual metaphor, scholars has found out that metaphor is acognitive activity rather than just a rhetorical device or a figurative speech thatexpresses people’s imagination. Metaphor is pervasive in our everyday life and helpshuman beings to get an easily understanding of our thought, culture and the outsideetaphors e of them are havethe literal meaning and extension meaning echanism of semanticextensi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pays more attention on the constitution ofanimal etaphorical meanings. Then, the key feature of animalproverbs is metaphorization. It is the metaphorization that makes these proverbs beactively accepted by people and influence people in cognitive thinking. Besides these,animal proverb is one important branch of language and culture.............References (omitted)。
与动物植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及其文化对比分析

与动物植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及其文化对比分析论文关键词:英汉习语;文化信息;文化差异论文摘要: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栽体,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语言受到文化的影响。
反映出民族特征,包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惯。
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一种文化。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习语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通过与动物植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对比研究探讨英汉文化的差异。
一般来说,历史悠久的语言都会有大量的习语。
英语与汉语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表达手段最丰富、文化传统最灿烂的语言。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以其所特有的结构和特征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寓意深刻,具有浓厚的地方和民族色彩。
习语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从与动物、植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可以反映出民族特征,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反映出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与动物相关的英汉习语及其文化差异1.1与动物相关的英语习语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对生活的体验、感受有很大的差异,尤其对动物的喜好存在较大的差异。
英语国家人喜欢宠物,因而猫cat与狗dog在有关动物的习语中,出现频率比较高。
如:1)cat- and -dog life经常吵闹的生活They lead a cat-and-dog life, so they decided to separate temporarily.他俩老是吵架,于是决定暂时分居。
2)like a cat in hot bricks像热锅上的蚂蚁,如坐针毡He was like a cat in hot bricks before his driving test.他面临驾驶考试,紧张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人性的救赎——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看美国英雄主义的新侧面2 英文谚语的文化场景在中译文中的缺失与弥合3 以篱笆和围墙看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4 西餐命名在认知语言学中的调查与研究5 《警察与赞美诗》的功能文体分析6 Error Analysis in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7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8 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9 珀西•雪莱抒情诗意象研究10 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的习语翻译11 反译法在英译汉中的应用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13 《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性格形成过程分析14 Women in the Roaring Twen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Sun Also Rises15 顺应理论视角下公益广告英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16 诠释《儿子与情人》中儿子、母亲、情人之间的关系17 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爱情讽刺18 An American Nightmare: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19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20 浅谈中西方服饰礼仪之色彩差异21 从《教长的黑面纱》看霍桑的象征主义22 当女人成为男人--试析《紫色》中西莉的性向转变23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24 浅谈中西婚俗的文化差异25 析“花”在作品《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义26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27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East and West28 生态批评视域中的《红字》29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30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女性的形象31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32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33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34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35 广告中的视觉隐喻及其解读3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37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38 从电影《伴你高飞》看美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3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40 中美地下电影之比较研究41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42 美国俚语的文化特征及社会功能43 广告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广告翻译策略44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45 试论美国第二代女权主义46 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47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48 佩克拉的忧伤--解读《最蓝的眼睛》49 透过电影《假结婚》看中美传统婚姻习俗差异50 The Influence of Greek Mythology upo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51 英语谚语的修辞分析52 文化适应性原则在食品商标翻译中的应用53 论《喜福会》中家庭观的中西差异5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55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56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57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差异比较58 《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的反战思想分析59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主题分析60 英汉数字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61 浅析新闻中模糊语的翻译62 小学任务型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游戏研究63 《动物农庄》中的象征意义研究64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65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66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67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68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69 新闻英语文体分析70 探究斯蒂芬•克莱恩诗集中的三类意象——以《黑骑者》为例71 从语用学角度看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表达72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73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74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75 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观76 电影《死亡诗社》中的教育意义77 商务信函中的语气结构分析78 情景教学法在大学新生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的实施79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化妆品品牌翻译80 间接言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81 动物成语的英译82 (英语系经贸英语)中华老字号品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83 从功能目的论看化妆品广告的英汉翻译84 斯佳丽性格的自我超越和升华85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86 论跨文化因素对广告汉英翻译的影响87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88 国际贸易中常用支付方式下的风险及其防范89 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爱情模式的异同90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国电影片名英译中的运用分析91 论英汉动物隐喻的异同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启示92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93 《外婆的日常家当》中女性形象象征意义9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苍蝇》反映的人性创伤分析95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96 《儿子与情人》与《雷雨》中母子关系的对比97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98 英语环境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99 语境及其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应用100 爱恨共辉煌——浅析《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101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102 海斯特•白兰的自救与霍桑的宗教观103 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104 浅析“苹果”广告中的文化因素105 从贫穷到堕落——解读嘉莉妹妹中嘉莉的奋斗历程106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东莞企业的现状107 爱米丽与祥林嫂悲剧的比较研究108 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109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110 谈商务英语中的缩略语现象111 Which Woman is More Popular in Moder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ss and Jane 112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的生态解读113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to Task-based Reading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114 浅析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115 英源外来词的翻译方法116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117 Th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Emily Brontë and "Wuthering Heights"118 试析美国社会的道德恐慌——从麦田守望者的主人公看美国社会病态119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与应用120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121 Approaching English V ocabulary Teaching—a Lexicological Perspective122 浅析《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及其悲剧意义123 语境视角下的“吃”字翻译研究124 从《死亡诗社》看英语诗歌的欣赏和教学125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126 中美新闻价值观的差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体现127 中美称赞语的对比分析128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简爱的女性意识129 Analysis of the Distorted Love between Mother and Son in Sons and Lovers130 从奥斯丁和伍尔夫看英国女权主义思潮的演变131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13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33 英语词汇的语境意义分析134 维多利亚•希斯洛普《岛》中的人生观分析135 背诵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136 宋词英译中的模因传播分析137 《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138 浅析嘉莉妹妹成功的原因139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 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140 愉快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41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悲剧原因分析142 外语词汇磨蚀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43 世纪年代的摇滚乐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144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145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146 Jane Austen’s Cinderella Complex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147 论中国古典诗词英译中三美原则的再现148 广告标语的语言特色149 电影《超人:钢铁之躯》中的西方个人英雄主义体现150 论《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救赎》中的反讽151 《还乡》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152 图式理论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153 商务谈判中的模糊语的使用154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155 运用文本分析法看中英女性婚姻观的差异156 从许渊冲“三美论”评析《声声慢》三个译本157 《希腊古瓮颂》中的艺术和永恒之美158 从死亡委婉语中透视中西方文化差异159 英汉互译中不可译现象的文化阐释160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161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162 从生长环境看林黛玉与简爱的反抗性格之差异163 从产品说明书的英译错误分析探讨其翻译策略164 从大卫•芬奇《七宗罪》看宗教极端主义165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166 女性社会价值的深情呼唤—小说《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和莉丽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167 浅析委婉语的构造方式及功能168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169 从人际功能和言语行为理论解析《儿子与情人》的对话170 论《马丁伊登》中一个成功者的幻灭171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172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73 商务英语信函中名词化结构的翻译174 从唯美主义的角度论《道林.格蕾的画像》中的主要人物175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斯托夫人的宗教矛盾心理176 任务型教学过程及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77 [毕业论文](经贸英语系毕业论文)从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看媒体市场营销178 浅析亨利•詹姆斯小说《螺丝在拧紧》中的哥特成分179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180 一个女性的悲剧—从人性角度浅析苔丝的悲剧181 亨利詹姆斯的《戴茜米勒》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182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83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184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185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技巧186 英汉动物习语文化内涵对比与翻译187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188 解读电影《刮痧》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父亲189 An Embodiment of Virtue--- 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190 目的论指导下的英文影视名称的翻译191 汉英语序对比浅析192 解读奥斯丁小说《诺桑觉寺》对哥特传统的模仿与颠覆193 《阿甘正传》承载的美国青年价值观194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195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196 论加里·斯奈德诗歌的生态意识197 从目的论的角度谈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198 从思维方式看中英科普文章的差异199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200 从目的论角度比较研究《彼得•潘》两个中文译本。
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比较研究动物词语以动物为依托,体现所描写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揭示了使用该语言族群的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特点,传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
汉英语言中动物词语差异主要可以分为:理性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似;理性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互冲突;理性意义相同,文化内涵出现空缺;理性意义不同,文化内涵相同。
究其原因大致有:语音联系;文学作品、宗教信仰、历史故事等影响;自然地理位置差异;认知模式的不同。
标签:文化内涵差异动物词语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纽带,它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交际工具的作用。
生活中的每一种事物在语言中都有相对应的词语,动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所以,在语言词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动物词语。
动物词语以动物为依托,体现了所描写动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揭示了使用该语言族群的思维模式、宗教信仰等特点,传达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
含有动物词语的现象,在汉英语言中层出不穷,由此构成了语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物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民族动物词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来揭示不同民族的文化模式,这对于汉英互译或跨文化交际都有积极作用。
一、汉英动物词语文化内涵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动物词语文化内涵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差异。
由于生活的地理条件、接触的社会环境、形成的历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在表达同一种事物时,必然会在词语本身的理性意义基础上形成不同的联想义,这在动物词语中表现为文化内涵的不同,在汉英两种语言中即表现为独特的动物文化。
但是,人们对动物的本质属性认识大同小异,生活的客观环境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从认知上看,人们的心理也有一定的趋同性。
因此,建立在这些动物词语理性意义基础上的文化内涵也有某些共同性。
汉英两种语言的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异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理性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似在汉语文化中,“狐狸”常常是“狡诈、欺瞒、诱骗、魅惑”的代名词,用它所构造的词语也多含贬义。
英汉谚语中动物词汇的对比研究

2018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100个)1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2 解读《爱玛》中的女性主体意识3 英汉植物词语联想意义的对比研究4 论“美国梦”对美国文学的影响5 Roberta’s Role in An American Tragedy6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7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8 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观看张谷若译苔丝中的译者主体性.do9 浅议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运用10 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11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观12 中美人际关系比较13 中国当代小说翻译中的异化策略--余华活着为例14 论商务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15 日常交际中的中英客套语的文化冲突与交际适应16 解读他们仰望上苍中珍妮的自我成长17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18 论《紫色》的社会意义19 语境视角下的“吃”字翻译研究20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时政新闻编译--以G20峰会为例21 论《爱玛》中的反讽22 《理智与情感》的现实主义特征23 加喂doogfang 不会写论文,不想写可帮忙写作24 从《简.爱》与《藻海无边》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25 “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26 对《野性的呼唤》中的狗——巴克的分析研究27 中学英语老师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28 语块在口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29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30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31 浅谈互动模式下的英语文化教学32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33 “理想化”和“反理想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辩析34 理想自我的追求——爱伦.坡与《莫格街血案》35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分析36 浅析电影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37 从《喜福会》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看身份的寻求38 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39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40 An Analysis of Humo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he Million Pound Note41 从电影三个白痴看印度的社会问题42 情景法在新概念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新东方为例43 论朱丽安.巴恩斯终结的感觉的叙事艺术44 汉英语言中动物名称文化内涵对比分析45 肢体语言的含义及其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46 论关联理论在商业广告翻译中的运用47 目的论指导下的红楼梦菜名的翻译研究48 译者主体性下论语两译本比较研究49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 uanming50 商务谈判中幽默语的运用51 Bertha Is Jan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52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53 政论文的英译特点54 Shylock’s Tragedy in The Merchant of V enice55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56 跨文化视阈下中美商务沟通中的身势语对比研究57 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英译汉的技巧探析58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59 灰姑娘情结在《理智与情感》中的表现60 中英日委婉语语言特征61 嘉莉妹妹三个梦的心理需求分析62 通过《喧哗与骚动》中三兄弟各自对于凯蒂的叙述分析三人各自性格特征63 用弗洛伊德理论解析品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房间》和《看管人》为例64 从《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6566 商务英语广告中的跨文化研究67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论委婉语的翻译6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反叛和自我救赎69 Analysis on Ambigu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70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71 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看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主义观72 英语课外活动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73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谈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74 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75 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意象解析76 论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改革的应对措施77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人物性格分析78 动物词在中英文化中的喻义及其翻译79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80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81 英语学习者对合作学习的看法82 浅析中西方对同性恋态度的差异--以喜宴为例83 从迷茫的玛尔特的悲剧看女性存在的社会价值84 从文化差异视角看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85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自由86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87 中英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异同分析88 项目化教学与国际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89 分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90 论喜福会中母女之间的冲突与和解91 美国电影片名翻译研究92 商标翻译及商标翻译中的文化禁忌93 无名的裘德中家庭伦理解读94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95 中西方礼貌原则及其差异对比研究96 电影《木兰》中的动物形象反映的中西文化差异97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98 An Analysis of Jude’s Pursuit of Love in Jude the Obscure99 《推销员之死》中男主人公悲剧命运分析100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简.奥斯丁的《爱玛》中的会话含义。
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及翻译

英汉动物隐喻的对比及翻译
隐喻在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中都是很重要的修:辞格。
不同的语言与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隐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认知具有一定共性,但其差异性也不容忽视,动物词在这方面尤为明显。
本文总结了英汉两种语言中隐喻的含义,以此为背景通过对比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喻义,分析了喻义、喻体相同的动物词,喻体相同、喻义不同的动物词以及动物词喻义缺失现象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翻译。
上应注意的事项,希望对英汉翻译、文化以及隐喻的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查尔斯狄更斯《远大前程》的自传性分析 中式菜肴命名的文化内涵与英译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s Travels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从《荆棘鸟》中三个女性形象解读女性主义发展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小说《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性格分析 用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对白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红字》中替罪羊形象的分析 英语中常用修辞格 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人文主义 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 Lingu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ing Language and Its Translation 《蝇王》中火的象征意义的转变 功能对等角度下《最后一片叶子》的翻译策略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 公布英语题目均有原创英文论文 可交流Q:799 75 79 38 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各种教学法的融合与运用 美国黑人英语的句法特征 《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探析 从电影《刮痧》看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危机 《围城》英译文本中隐喻的翻译策略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读《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 情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从《简爱》的多译本看中国两性关系的变化 萨克雷眼中的女性---文本分析名利场中的女性 A CP-based Analysis of Humor in Friends 英汉称谓语对比研究 北欧神话中的毁灭与重生思想 信用证支付方式下进口方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从认知角度看“水”的一词多义现象 电影《喜福会》反映出的中西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广告翻译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中美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论例句在中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英汉动物习语的隐喻认知分析 分析年龄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儿童形象 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英汉衔接手段对比分析--基于The Old Man and the Sea及其译本的对比分析 论英汉数字习语的差异及翻译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美国战争电影的人性和文化透视--以《拯救大兵瑞恩》为例 Text Memorization and English Learning 论《小妇人》的叙事技巧 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的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Gratitude Expressions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探究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中外大学校训对比研究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环境、性格、命运--评《远大前程》主人公皮普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复仇者联盟》中的言语幽默 《珍珠》中的生态思想 教师的个性与语言教学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 浅析《威尼斯商人》中的金钱观 “适者生存”——浅析飘的主题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悲剧的成因 《荆棘鸟》女性意识浅析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女性主义的显现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黑色基调---在美国梦里挣扎 论女性的牺牲——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论翻译的艺术 相同的追求,不同的命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比较 初中生英语学习内在动机的激发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尤多拉威尔蒂摄影叙事技巧分析 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分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手法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 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分析《大卫科波菲尔》三个中译本 中国菜名翻译方法的研究 Pecola’s Blues--A Reading of The Bluest Eye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On the C-E Translation of Public Signs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爵士乐时代的新潮女郎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习语翻译的比较 《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人物分析 美国梦——《嘉莉妹妹》主题探析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理智胜于情感 从精神分析法研究托妮·莫里森《宠儿》中塞斯的母爱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论东西方文化中的体态语差异 委婉语和礼貌原则 《土生子》里的象征艺术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适者生存”在《野性的呼唤》中的释义 名转动词的中英对比研究 商业广告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一位绝望的主妇——从女性主义角度诠释《林中之死》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追求和理想的分析 模糊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语义分析 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 Beyond Language, Toward Nature: A New Reading of 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象征在女性主义小说《占有》中的作用 小说《鸡蛋的胜利》中扭曲的“美国梦” 玩偶之家中娜拉的性格悲剧所反映的世纪社会问题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中文旅游文本的英译研究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浅论《洛丽塔》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源 论西尔维娅普拉斯诗歌中的死亡意象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 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 从消费心理学角度谈汽车品牌名称的翻译 论<>中乌玛的觉醒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内涵对比研究 对中国英语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 《傲慢与偏见》中婚姻观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特点 社会变化对马克吐温文学风格的贡献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好人难寻》中体现出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论《呼啸山庄》中的叙述技巧 探讨美容化妆品翻译技巧--以安利雅姿产品为例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 Western and Chinese Marriag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hetorical Art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uggestions of Business Transaction Correspondence 从跨文化传播角度论中国饮食文化资料的英译 从《生活大爆炸》分析幽默字幕的翻译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看中英谚语的文化意象 从文化视角看中西方的礼节差异 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现象及其翻译应对策略 阿法——《多芬的海》中的加勒比人 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 论文学翻译中“原作之隐形”存在的必然性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Analysis of the Individual Heroism in the American Movies 解读《女勇士》中“乡村医生”里的鬼 从海尔的品牌成功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环境下的品牌战略 对约瑟夫.康拉德小说《进步前哨》中人物关系的分析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悲剧 论叶芝政治诗歌中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矛盾性态度 Comparing the Reasons for Hester Prynne’s and Tess D’Urbervilles’s Tragedies 浅谈美国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及其原因 被忽略的人群--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女性角色分析 浅议提高英语阅读速度的方法 斯嘉丽---一朵铿锵的玫瑰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种不同婚姻的分析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商业电视广告中双关语的翻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浅谈年世界金融海啸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矛盾修辞法的认知语用分析 An Embodiment of Virtue--- A Moral Insight into the Image of Tess 文化战略及其对汉译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