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汉谚语对比看中英文化差异
浅析中英文化谚语的异同

浅析中英文化谚语的异同南昌工学院邹玮玮黄师兰摘要:谚语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至宝,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全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当中所产生的聪慧的积淀和结晶,因此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
谚语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而且巧妙运用多种修辞使语句结构紧凑,生动形象。
谚语内涵丰硕,广博深邃,几乎反映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文对英汉谚语作了对照研究,论述了它们在各个不同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基于这一对照研究,作者得出英汉两种谚语的对应关系:对应,大体对应与不对应。
关键词:谚语;文化;相似点;不同点1.谚语的概念语言是文化的一部份,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此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一个载体,是一种大体跨文化沟通交流方式。
就语言的特色而言,谚语,毫无疑问是文化不同的显著表现。
尽管,咱们都很了解谚语,但却很难清楚地对它下概念。
以下几种概念是在一些英语词典中给出的,或是一些闻名的语言学家概念的。
⑴Proverbs are daughter of daily experience.(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2nd edition, New York: 1982)(2)A proverb is a short well-known saying that states a general truth or gives advice.(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3)谚语是所有民族,人们,时期的聪慧的结晶。
(Gregory Titelman)(4)谚语是通过简练的比喻方式来表达一种一般的一般的方式。
(Robert South)二、中英文化谚语的相似性不论是中式谚语仍是西方谚语,都承载着两国人民文化的相似性和不同性,是其聪慧的结晶,中英文化的相似与不同也说明了文化之间的不同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联系。
中英文化谚语的相似性要紧在于它们的起源、个性、专门价值。
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深化,英汉语谚语的翻译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准确、恰当地翻译英汉语谚语,不仅涉及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更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这对提高翻译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对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研究谚语文化差异对于促进英汉语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谚语是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智慧的集合体,通过研究不同语言中的谚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自文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谚语翻译是语言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比较英汉语谚语的异同,可以挖掘出两种语言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研究谚语文化差异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促进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
探讨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英汉语谚语的概念与特点英汉语谚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着丰富的谚语资源。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智慧和哲理的短小句子,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英汉语谚语在表达形式、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等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点和区别。
英汉语谚语都是用简练的语言形式表达深刻的哲理和经验。
它们在几个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含义,能够直观地传达人们的思想和观念。
英语谚语"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传达了实际行动比空谈更有力量的道理;而汉语谚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则强调了了解对手和自己才能取得胜利。
英汉语谚语在文化内涵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英语谚语多以自然、动物、日常生活等为载体,强调实用性和生活智慧;而汉语谚语则更注重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
英语谚语"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比喻不安定的生活方式不利于积累财富和成就;而汉语谚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则讲述了一个塞翁因失马而获福的故事,强调了看问题要有全面的思考。
中级翻译之一(文化与翻译)

Cast P earls before swine.牛一猪)7)落汤鸡/落水狗:Like a drow ned mouse .鸡/狗一鼠)8)热锅上的蚂蚁: Like a cat o n hot bricks.蚂蚁一猫)9)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lio n.鸡—狗,牛一狮)由此可见,中国成语中的动物在英语成语中已不属于同一动物了。
2. 与颜色有关的成语或谚语英汉也不尽相同在颜色的作用上,有相同点。
比如,红色(red ),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 中国,往往都与庆祝活动和喜庆日子有关。
如中国有开门红”代表着好运气。
英语有“redletter days 纪念日,喜庆日)等。
但更多的还是有不同点,而且两种 语言在颜色的意义上也有区别。
如 黄色”(yellow )在西方黄色表示懦弱,胆小,不敢面对现实。
而在中国,黄色是帝王的象征。
只有皇帝才配着黄色。
再如蓝 色” (blue )在英语中通常表示不快活,心情不好。
如:1) He is blue today文化与翻译 英汉成语、谚语中的语言文化差异 其语言也必然会有很大的差别。
语言 来谈 由于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离不开文化,文化也离不开语言。
本文就英汉成语或谚语对译的几个实例, 谈两种语言在成语或谚语中所存在的文化差异。
1.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或谚语英汉不尽相同 1)他壮得像头牛。
He is as stro ng as a horse 牛一马) 2)她胆小如鼠。
She is as timid as a hare (鼠一兔) 3)养虎遗患: Warm a sn ake in on e's bosom 虎—蛇) 4)瓮中之鳖: Like a rat in a hole.(鳖一鼠) 5)害群之马: Black shee p.马一羊) 6)对牛弹琴:because his father is ill. 他今天心情不好,因为他父亲病了。
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

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摘要:谚语,顾名思义就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句式也大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谚语,不仅是各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民群众智慧的果实。
汉英谚语历史非常悠久并且数量十分庞大。
本文着重分析了英汉谚语文化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分析各自的成因,研究了一些英汉谚语翻译的技巧,最后强调英汉语谚语文化在当今世界各国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谚语;英汉语对比;跨文化交际一、介绍谚语,是由民间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的较为定性的特殊语句,是广大民众智慧与经验的体现。
因此,谚语一般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可以说,英汉语的谚语都具有结构紧凑、风格独特、寓意深刻,使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英汉两个民族虽然语言各不相同,文化与风俗习惯也相差甚远,但由于人们的心理与个性的特点存在着共性,因此,英汉语的谚语在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索要表达的含义都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
然而,有共性就必然存在着差异,由于各国的具体文化与风俗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背景,因此,英汉语的谚语也存在着差异。
英汉谚语有着类似的文化起源和语言特点,起初也大多来自于民间生活、神话传说、文学作品以及外来语。
二、英汉语谚语文化差异的体现谚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实践的经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学者以及读者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和学习外国的谚语,尤其是英语中的谚语。
然而,英汉谚语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面。
(一)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活环境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地理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差异。
从地理方面的差异来看:地理和气候环境对谚语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以英国为例,英国人早期大多居住在海边且以捕鱼和航海为生,这种特殊的生活习惯以及居住环境就对其谚语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例如:“Neverfryafishtillitiscaught.”(鱼没捉到手,不要忙着煎)。
比较英汉谚语看中西文化的异同

不孝的罪行。有些谚语表达了相反的观念 。如:hlrnsc te hn ci e ukmo rw e d h t ya on , df hr h nt ya d h r y ga t e e r o 孩子小时吃母亲的奶 , e e u n a ew h el . 老了享 受父亲的财 ( 养儿防老 ” 与“ 相反 ) hlrnaentt b lm d f e 。C i e r o o eba e o t d rh f l e a n . a t o t i pr t u s fh r e s 不能因父母之过使孩子受到责怪( 父母责, 与“ 须顺承” 相反 ) hlrnwhn te r il a eprnsf l w e h ym 。C i e e hy ae lt m k aet o s h n te d te o, ge m k e d r 砒 a et m ma. h 孩子小时使父母变傻, 长大了把父母逼疯。( 这条谚语 更是与中国的孝道背道而驰。) 2 妇道问题。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 4 女子首都更多的压迫 , 她不仅在家要从 父, 出嫁还要从夫 , 夫死更要从子。她们的地位低下, 不能与男子— 样受到教 育, 更不能出入社交场所。妻子必须贞节 , 从一而终, 即使丈夫死了也不能改 嫁。 很多谚语反映了对女子的歧视: 惟女子与小 人 难养也。 女人头发长, 见识 短。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一女不吃二家茶。 好男不跟女斗, 好鸡不跟狗斗。 天下 最毒妇人心。 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 虽然男人也占统治地位 , 但妇女地位不像在中 国封建社会中那么低下。在英语谚语中 有些甚至强调妻子对丈夫的重要性 : H a w u r e ut s i w 谁想发迹 , et t ol t v , s akh h d h m i s 就请教妻子。H h ew o de nt oo h i , so o h s f o o hn r i wf d h nr i e. s s e i m l 不尊重妻子的人就是不尊重 自己。 A v t u o a o nt hr ub d r os m i ac w e h sa . iu w n s r o n 贤德的妇女是丈夫的冠冕。
英汉成语谚语中的语言文化差异

切忌“望文生义” ,“生搬硬套”
文化差异与翻译
文化不可译现象
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语言学承载另一个民族的文化, 必然造成许多难以处理的翻译问题,即文 化不可译现象。
e.g. 妯娌,连襟
Women who are married to brothers; men who are married to sisters. e.g. 她们是妯娌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英国是, 岛国,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
汉民族是农耕民族。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 地。
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 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 (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all at sea (不知所措) 等等。
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班门弄斧teach fish to swim.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妻管严henpecked husband 诸葛亮(的形象)“He is as wise as Solomon” 洗心革面 To turn over a new leaf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见风使舵 See which way the cat jumps 倾盆大雨 It rains cats and dogs. 一贫如洗 (穷光蛋)Poor like a church mouse. 度日如年 donkey years 班门弄斧 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 三伏天 dog days
浅析英汉谚语互译及其文化背景差异

浅析英汉谚语互译及其文化背景差异[摘要]谚语是一个国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文化个性。
如何有效地翻译谚语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的难点,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译品的质量。
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实例,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侧面入手,进行比较与分析,探讨了这两种语言谚语之间的差异。
英汉谚语本身的特点以及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使谚语的翻译比较困难。
为了忠实、通顺地再现英语的原意,可以灵活运用几种译法。
[关键词]谚语文化差异翻译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绝大部分谚语源于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则来自神话传说或是文学作品中的警句妙言。
英语中的谚语很大一部分取自圣经,通过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经验、阐述事理。
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都具有生动、简洁的特征。
谚语源自生活,它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 wit and spirit of a nation are discovered by their 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
因为在地理、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有着储多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
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以及在进行英汉互译时的技巧。
一、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1.对等翻译法对等翻译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
虽然英语与汉语分属两种语言体系,在表达习惯方面有很大差别,但是由于在一些领域,比如对世界的认识或对自然的了解方面,人们的认识还是基本相同的,因此在这两种语言体系中便出现了一些意义相同,甚至在表达的形式上都类似的谚语。
对这些谚语采用对等翻译法进行翻译,可使译文更加通顺,而且更易为目标语译文的读者理解与接受。
英汉谚语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一、引言 谚语翻译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英语语言及文学的著名学者王 佐良这样回答:文化差异,如这种文化中显而易见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 就要详细解释。因此译者需非常认真谨慎地处理文化差异。英国文化人 类学家Edward Ta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 提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作 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内涵丰富。谚语来源于生活,是 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 多彩的文化现象。它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某些部分,经过 长期反复使用后自然沉积而形成的形式固定,简洁明快,寓意深刻的语 言精品: 给谚语下一个固定的定义比较困难,因为不同的人对谚语理解不 同。如:谚语是在群众中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 的道理:“Proverbs are the daughter of daily experience.”(谚语是日常生活 的产物);英国人类学家Tomas Fuller则认为:众多的事理经过煎熬,凝 练成寥寥数词,这便是谚语。总之,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 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练而简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 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 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直接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 差异;一是隐含意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 的具体反映。 二、英汉谚语中的文化差异
浓,西域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直译法更好地保留了英文中 原汁原味的成分,因此,如果读者能对译后的谚语寓言一目了然,我们
首先用直译法。例如: A home without love is no more than ababy without asoul.没有爱的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跨文化交际中的母语文化研究 2 非语言交际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 3 浅析英语拟声词的功能 4 从颜色词的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5 论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写作中的运用 6 论矛盾修辞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语用功能 7 通过电视广告看中美思维模式差异 8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9 英汉委婉语中体现的文化异同 10 Motivation’s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English Learning 11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2 试析中英婚姻生活差异及其原因 13 从习语来源看中西文化之不同 14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5 从家庭伦理关系视角解读《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 16 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 17 浅析《阿拉比》中男孩的心理成长历程 18 从认知角度看隐喻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用 19 中学生词汇自主学习对阅读能力影响初探 20 On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21 优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词汇互动教学的运用分析 22 浅析中美主题公园的文化内涵—以欢乐谷和迪士尼为例 23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商务合同的翻译 24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 25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 26 Biblical Ideas on Women and Sex 27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8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我不能与你一起生活》的多重主题研究 29 从广告层面比较研究中美文化差异 30 性格决定命运----浅谈《老人与海》桑提亚哥性格特点 31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32 NBA和CBA的文化差异分析 33 英语外教与中国英语教师写作教学风格对比研究 34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35 论《飘》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追求幸福的不同方式 36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差异 37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38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39 从时间视角分析伍尔芙的《达洛卫夫人》 40 英汉习语中价值观的差异 41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Holden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42 对《呼啸山庄》中女主角的女性哥特情结分析 43 44 小学英语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45 46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47 外贸函电文体及语言特点 48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 49 The Features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English 50 论新闻英语中的选词及其翻译 51 《紫色》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成长 52 从归化的角度分析《飘》的中译本 5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4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55 “欧亨利风格”在其短篇小说中的分析 56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 57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 58 话语中的性别与身份:以《绝望主妇》为例 59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 60 关联理论视角下英语广告双关语的解读 61 产品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 62 论《德伯维尔家的苔丝》中的环境描写----从视觉和听学的角度 63 论密西西比河对马克吐温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影响 64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65 浅析王尔德《快乐王子》中基督教救赎的表现形式 66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67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American Inaugural Address 68 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 69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企业外宣资料的英译研究 70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 71 英语运用中的歧义分析 72 论《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原因 73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异化 74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75 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76 英汉视觉动词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77 从关联理论解读《家庭战争》的幽默 78 从《瓦尔登湖》看梭罗的自然观 79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 80 流行美剧《生活大爆炸》字幕翻译研究 81 从思维方式看中英科普文章的差异 82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83 现代英语新词分析 84 唐•德里罗《白噪音》中精神生态的建构 85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 86 从约翰·斯坦贝克《菊花》看大萧条时期美国妇女的婚姻生活 87 《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精神世界的分析 88 从女性主义解读《胎记》 89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氛围调查研究 90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verbs and Thei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91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Improving Speaking Ability in Middle School 92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93 从旅游看中美核心文化差异 94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 95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96 女性主义视角下《大地》的解读 97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 98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以《夏洛的网》任溶溶译本为例 99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100 关于战争对英语习语的影响的研究 101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 102 Confucianism’s Influence on Transcendentalism:Reflection on Emerson’s and Thoreau’s Philosophy 103 论《科利奥兰纳斯》的政治悲剧 104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105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 106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 107 从电影《伴你高飞》看美国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 108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109 On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in Translation 110 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远大前程》中的反映 111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话语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 112 中美篮球背后的青年文化 113 古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处理 114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15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Main Female Characters in Golden Notebook 116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117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 118 A Study on the Motivations of Korean Students in China: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Korean Higher Education 119 从《祝福》的英译本谈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120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American Dream 121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Oral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School 122 星巴克营销策略研究 123 对《卡斯特桥市长》主人公亨查德矛盾性格的分析 124 从《变形记》透视家庭环境对塑造儿童健康心理的影响 125 《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的形象分析 126 论广告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127 论《兔子, 跑吧》中哈利的逃避主义 128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 129 身体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130 从圣诞节、愚人节和情人节分析美国节日在中国流行的原因 131 颜色词的英汉翻译研究 132 从释意派理论看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133 简爱与嘉莉妹妹女性形象比较 134 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 135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136 欧·亨利作品中人生的真正意义 137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开题报告+论) 138 如何降低初中生英语课堂焦虑 139 论《红字》里“A”字的象征意义 140 英汉爱情隐喻对比研究 141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的爱情观 142 Discussion on How to Arouse the Students’Interests in English Learning 143 《麦琪的礼物》主题与写作手法分析 144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Marriage 145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 146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Sharp in Vanity Fair 147 希望失落的机械天堂——析《加算器》中的人性失落主题 148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Edgar Allen Poe’s Gothic Stories 149 透过《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哲学 150 翻译腔成因浅探 151 A Preliminary Survey of Translating San in Chinese Idioms 152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 153 《玻璃动物园》中的逃避主义解读 154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isparity between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155 背诵在中学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156 委婉语与合作原则的关系 157 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现代主义 158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之我见 159 论跨文化商务中的非言语交际 160 浅析《我们共同的朋友》中的象征手法 161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Policy of Export Tax Rebates 162 小说《黑猫》中双重人格 163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及策略研究 164 从目的论视角研究中文菜名的英译 165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66 如何增强小学生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67 跨文化背景下的广告翻译技巧 168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 169 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理念的比较 170 从关联翻译理论研究商标翻译与其意象的对应性 171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