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

合集下载

明朝皇室族谱一览表(明朝皇帝排列及辈分)

明朝皇室族谱一览表(明朝皇帝排列及辈分)

明朝皇室族谱一览表(明朝皇帝排列及辈分)第一代:太祖朱元璋;·第二代惠帝朱允炆,乃朱元璋长孙;·第三代太宗(成祖)朱棣,乃朱元璋四子(庶出),朱允炆之叔;·第四代仁宗朱高炽,乃朱棣长子;·第五代宣宗朱瞻基,乃朱高炽长子;·第六代英宗朱祁镇,乃朱瞻基长子;·第七代代宗朱祁钰,乃朱瞻基次子(庶出),朱祁镇之弟(后英宗复位,代宗被废);·第八代宪宗朱见深,乃朱祁镇长子(庶出),朱祁钰从子;·第九代孝宗朱祐樘,乃朱见深三子(庶出);·第十代武宗朱厚照,乃朱祐樘长子(武宗无嗣,乃由旁支皇室选择朱厚熜入继大统);·第十一代世宗朱厚熜,乃朱见深四子兴献王朱祐杬(庶出)之嫡长子,朱祐樘从子,朱厚照从弟;·第十二代穆宗朱载垕,乃朱厚熜三子(庶出);·第十三代神宗朱翊钧,乃朱载垕三子(庶出);·第十四代光宗朱常洛,乃朱翊钧长子;·第十五代熹宗朱由校,乃朱常洛长子(庶出)(熹宗死后无嗣,乃诏令五弟信王朱由检入继大统);·第十六代毅宗(思宗)朱由检,乃朱常洛五子(庶出)(毅宗死后,明朝覆灭,宗室乃于南方割据)。

以下为南明(含四帝一监国)第十七代安宗(质宗)朱由崧,乃朱翊钧三子福恭王朱常洵(庶出)嫡子,朱由校从弟,朱由检从兄(安宗被清军所俘,群臣乃先后拥立鲁王朱以海,韩王朱本铉监国,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第十八代绍宗朱聿键,乃朱元璋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庶出)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长孙,朱由检族叔(绍宗死后,福建群臣拥立朱聿鐭(南明绍武帝),然而一月就被清军灭亡,乃拥立桂王朱由榔);·第十九代昭宗朱由榔,乃朱翊钧七子桂端王朱常瀛(庶出)四子(昭宗死后,明朝再无皇帝,1684年康熙攻占台湾后,最后一个监国投海自尽,明朝遂彻底灭亡)。

简述明朝藩王制度之24王系来龙去脉

简述明朝藩王制度之24王系来龙去脉

------------简述明朝藩王制度之24王系来龙去脉-------------------------------------------------简述明朝藩王制度之24王系来龙去脉----------------·明朝对宗室的管理,在洪武时期较为宽松,永乐之后渐趋严格。

·建藩初期,王府权利有:1、允许有相傅,而且武臣由勋臣担任,出则为将,入则为相。

2、王府官可兼行省参政,为地方行政首长,也可兼都指挥使,掌地方兵权。

3、亲王拥有相当大司法、人事权,其官属除长史及镇守指挥、护卫指挥由进行派遣外,其余均在封国境内或所部军职内选用,藩王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

4、境内人民有敢违犯藩王的,由亲王区处,朝迁及风宪官不得举问5、亲王遣使可以直达御前,敢有阻挡者,即以奸臣论处6、除了犯谋逆不赦之罪,其余的罪,均由宗亲会议,报请皇帝裁决,有关部门只许奏闻,不得擅自逮捕。

7、有终身俸禄,单是米一项是正一品大臣的50倍。

此外,还有册封、宫室、婚姻、丧葬等费用,并给予厨役、斋郎、铺陈等杂役人员。

洪武初年,大概藩王拥有较大权力(|这也是朱棣能顺利发动靖难的其中一个原因)【这些规定都足以使藩王直到作为天子耳目、监督地方的作用,尤其是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亲王有权训兵待命,等天子密诏统领镇兵讨伐。

】·洪武后期,在外诸王府大兴土木、擅役工匠,让朱元璋感到藩王权重对皇权是个威胁。

·于是,洪武后期对藩王制度进行了修改1、不许亲王同时朝觐,只能一个亲王来朝,平安回到封国后,派人以书信方式报给其他亲王,才能来朝;2、而且进京朝觐时,留京时间不过十天左右,即遣返封国,以防止藩王与朝臣的勾结。

3、亲王王子要入侍,这更是含有人质之意4、后来又规定:王府废除王府的相傅,升长兄司为正五品,长史由皇帝亲自选派,若王有过,则诘问长史,即长史有监督、规劝藩王之责。

到了洪武后期,藩王虽有藩号,但已是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锡土,食禄不治事;王国文官由朝迁选派,犯法时依律审判;王国百姓有侮慢王的,亦要解京审问明白然后才能治罪,以防止王对封地内官民的控制;经济方面则删除了王府若有兴建工程,有司即时由王所居的城中市户差付,不得稽延这条;亲王的岁禄亦减为万石。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秦***************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府秦隐王朱尚炳愍嫡一子 1395~1412秦僖王朱志堩隐嫡一子 1412~1424秦怀王朱志均隐庶二子 1424~1426秦康王朱志[土挈] 隐庶三子 1428~1455秦惠王朱公锡康嫡一子 1458~1486秦简王朱诚泳惠庶一子 1488~1498 .秦昭王朱秉欆安庶一子 1500~1501秦王朱谊漶靖嫡三子 1587~1617秦王朱存枢谊漶子 1618~1643***************晋***************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府晋庄王朱锺铉宪庶一子 1442~1502晋端王朱知烊怀庶二子 1503~1533晋简王朱新[土典] 知[火节]庶一子 1536~1575晋惠王朱慎鋷新墧嫡三子 1579晋穆王朱敏淳惠嫡一子 1585~1610晋王朱求桂穆庶一子 1613~1643周定王朱橚太祖嫡五子 1370~1425周宪王朱有炖定嫡一子 1436~1439周简王朱有爝定庶四子 1439~1452周靖王朱子垕简庶一子 1455~1456周懿王朱子埅简庶二子 1457~1485周惠王朱同镳懿庶一子 1487~1498周恭王朱睦[木审] 悼庶一子 1501~1538周庄王朱朝堈康嫡一子 1540~1551周敬王朱在铤庄嫡一子 1552~1583周端王朱肃溱敬嫡一子 1586周王朱恭枵端嫡一子 1589~1641***************楚***************蜀献王朱椿太祖庶十一子 1378~1423代康王朱鼎渭鼐钧嫡一子?年袭封崇祯二年薨。

代王朱彝康嫡一子崇祯间袭封薨。

代王朱传[火齐] 彝嫡一子崇祯间袭封。

十七年遇害。

***************肃*************** *洪武十一年封汉二十五年改封肃就藩甘州后移兰州肃庄王朱楧太祖庶十四子 1378~1419肃康王朱瞻焰庄庶一子 1424~1464肃简王朱禄埤康庶一子 1468~1479肃恭王朱贡錝简庶一子 1487~1536肃定王朱弼桄靖嫡二子 1539~1562肃怀王朱绅堵昭庶一子 1563~1564肃懿王朱缙[火贵] 安庶一子 1571~1588肃宪王朱绅尧懿庶一子 1601~1618肃王朱识鋐宪嫡一子 1621~1643辽王朱贵烚简庶二子 1425~1439辽肃王朱贵[火受] 简庶四子 1439~1471辽靖王朱豪墭肃嫡一子 1473~1478庆怀王朱邃X 康庶一子 1471~1479庆庄王朱邃[土屏] 康庶二子 1481~1491庆恭王朱置錖庄庶一子 1491~1498庆惠王朱鼒枋定庶二子 1552~1574庆端王朱倪[火贵] 惠嫡一子 1577~1588庆宪王朱伸域端庶一子 1591庆王朱帅锌宪嫡二子 1595~1617庆王朱倬[氵傕]帅锌嫡一子 1617~?***************宁***************洪武二十四年封。

《明史·诸王世表三》伊藩世表疑误考正

《明史·诸王世表三》伊藩世表疑误考正
李鹏 飞
( 周 口师范学院 _ r 5 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周 口 4 6 6 0 0 1 )

要 :张廷玉《明史 ・ 诸王世表 》 记 载 明代 亲王 、郡王 世 系,并将各 郡王 系于对 应亲 王之下 ,收罗宏
广, 虽排列清 晰, 但亦有讹误 、 疏漏之处。中华书局点校本《 明史 ・ 诸 王世表 三》 中伊 藩世表 1 0则条 目中就
王》 ¨ l _ 螂、 《 西 园 闻见 录》 卷 四七 《 礼部 六 ・ 宗藩 后》 ¨ J 、《 国 榷 》卷 三 三 天 顺 六 年 七 月 甲 辰 条 ] 2 ” 均载 , “ 伊王颞炔” 。 《 吾学编》 卷一五《 皇明
关史料 , 发现中华书局点校本《 明史 ・ 诸王世表三》 伊藩世表仍有数处讹误 、 疑误 , 今依原书顺序对伊 藩世表中前人未曾考正 , 虽 曾考正而佐证不足的 1 0
均 对 伊藩 世表 讹误 之 处进行 了考 正 。但 笔者 查 阅 相
颐炔的记载更多。《 皇明诏令》 卷七《 仁宗 昭皇帝 ・ 立 皇后太 子并 封诸 王 诏》 载: “ 伊 厉 王 庶长 子 颐 炔 袭
封伊王。 ” l 9 J 1 《 国朝典汇》 卷 一二 四《 谥法 ・ 亲 王 谥》 [  ̄ o ] 2 5 、《 明谥 纪 汇 编》卷 一 o 《 尊 谥 七 ・亲
1 . 简 王 颞炔 ,厉 庶 一 子 ,永 乐 二 十 二 年 袭 封 。 天顺 六年 薨 。 [ ] 跎 I 2 嘲
考》 卷二。五《 帝系考 ・ 伊 国宗属》 载, 伊藩“ 二 世 梅子颞炔 , 三世颐炔子勉堡 、 勉坍” 6 _ 引 。《 钦定续 文献通考》 卷二。八《 封建考 ・ 伊 国传授世次 》 载, “ 伊王椿 ……薨 , 传 颞炔 ” [ 1 ] 9 ∞, “ 光 阳王勉坍 , 颞 炔庶二子” [ 1 6 ] 蚰 。《 明通鉴》 卷二 一《 宣宗章 皇帝》

明朝王爷的等级

明朝王爷的等级

明朝王爷的等级明朝王爷的等级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亲王、郡王、辅王、国公和郡公。

亲王是最高级别的王爷,地位在明朝中仅次于皇帝。

郡王、辅王、国公和郡公则依次递减。

亲王是明朝王爷中最尊贵的身份,亲王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的王爷。

亲王是指皇帝的儿子或皇帝的亲近亲属,他们享有特权和特殊待遇。

亲王在朝廷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拥有独立的王府和私人军队。

他们通常被任命为地方的总督或高级官员,负责管理和控制一定的区域。

郡王是次于亲王的级别,他们是亲王的弟弟或堂弟,也有可能是皇帝的兄弟或堂兄弟。

郡王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的亲王或王爷,他们在朝廷中有一定的权力和地位,通常被任命为地方的高级官员,负责管理和控制一定的区域。

辅王是亲王的儿子或皇帝的外甥,他们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的亲王或王爷。

辅王在朝廷中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通常被任命为地方的高级官员,负责管理和控制一定的区域。

国公是亲王的孙子或外孙,他们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的公爵或侯爵。

国公在朝廷中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通常被任命为地方的高级官员,负责管理和控制一定的区域。

郡公是亲王的曾孙或外曾孙,他们的地位相当于现代的伯爵或子爵。

郡公在朝廷中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通常被任命为地方的高级官员,负责管理和控制一定的区域。

明朝王爷的等级体现了明朝政府对皇族的分级管理制度,不同级别的王爷在朝廷中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力。

亲王享有最高的权力和地位,而郡王、辅王、国公和郡公则依次递减。

这种分级管理制度有助于维护朝廷的稳定和皇室的统治。

明朝王爷的等级分为亲王、郡王、辅王、国公和郡公五个级别。

他们在朝廷中有不同的地位和权力,负责管理和控制一定的区域。

这种等级制度体现了明朝政府对皇族的分级管理,有助于维护朝廷的稳定和皇室的统治。

通过这种等级制度,明朝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王爷们的权力,确保朝廷的稳定和皇室的统治。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7554949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7554949

明朝藩王世系列表7554949明朝藩王列表(鲁王系)鲁国明朝鲁国诸王编辑洪武⼗⼋年(1385年)就藩兖州府称号国君姓名关系在位年数注记鲁荒王朱檀朱元璋、庶⼗⼦1370年—1389年洪武三年封。

⼗⼋年就藩兖州府。

⼆⼗⼆年薨。

鲁靖王朱肇煇朱檀、庶⼀⼦1403年—1466年永乐元年袭封。

成化⼆年薨。

鲁惠王朱泰堪朱肇辉、嫡⼀⼦1467年—1473年成化三年袭封。

九年薨。

鲁庄王朱阳铸朱泰堪、嫡⼀⼦1476年—1523年成化⼗⼆年袭封。

嘉靖⼆年薨。

鲁怀王朱当漎朱阳铸、嫡⼀⼦追封成化⼗九年封世⼦。

弘治⼗⼋年薨。

諡怀简。

以孙观袭封。

追封王,改諡⽈怀。

鲁悼王朱健杙朱当漎、嫡⼀⼦追封弘治⼗六年封世孙。

正德⼗五年薨。

以⼦观袭封。

追封王,諡⽈悼。

鲁端王朱观朱健杙、嫡⼀⼦1528年—1549年嘉靖七年袭封。

⼆⼗⼋年薨。

鲁恭王朱颐坦朱观、庶⼀⼦1551年—1594年初封宝庆王。

嘉靖三⼗年袭封。

万历⼆⼗⼆年薨。

鲁温肃世⼦朱寿朱颐坦、嫡⼀⼦不知何年封世⼦。

隆庆三年卒。

⽆⼦。

鲁敬王朱寿鏳朱颐坦、庶六⼦1596年—1600年初封富平王。

万历⼆⼗四年袭封。

⼆⼗⼋年薨。

⽆⼦。

鲁宪王朱寿鋐朱颐坦、庶七⼦1601年—1636年初封常德王。

万历⼆⼗九年进封。

崇祯九年薨。

⽆⼦。

鲁肃王朱寿镛朱颐坦、庶九⼦1636年—1639年初封泰兴王。

崇祯九年进封。

⼗⼆年薨。

鲁安王(鲁孝王)朱以派朱寿镛、嫡⼀⼦1640年—1642年崇祯⼗三年袭封。

⼗五年,⼤清兵破兖州,⾃缢。

鲁王朱以海朱寿镛、五⼦1644年—1662年崇祯⼗七年袭封,寻寄居台州,既监国於绍兴。

清顺治三年六⽉,王师渡浙,以海航海,依郑成功。

⼗⼀年病故於⾦门。

鲁世⼦朱弘?朱以海、⼀⼦隆武元年⼋⽉封世⼦。

⼆年六⽉薨。

鲁世⼦朱弘枬朱以海、⼆⼦永历三年⼋⽉封世⼦。

五年,⾈⼭陷,申⼈毅挟之,不知所踪。

鲁王朱弘桓朱以海、⼋⼦1662年后—1683年永历⼗七年⼆⽉⽣。

不知何年袭封。

三⼗七年,降清,内徙於⼭西。

《明史·诸王世表三》伊藩世表疑误考正

《明史·诸王世表三》伊藩世表疑误考正

《明史诸王世表三》伊藩世表疑误考正李鹏飞【摘要】张廷玉《明史·诸王世表》记载明代亲王、郡王世系,并将各郡王系于对应亲王之下,收罗宏广,虽排列清晰,但亦有讹误、疏漏之处.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诸王世表三》中伊藩世表10则条目中就有3则条目各含2条或2条以上讹误之处.【期刊名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6)004【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明史·诸王世表三》;伊藩;考正【作者】李鹏飞【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周口46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8伊藩始封王朱为明太祖庶二十五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伊王,永乐六年(1408)就藩洛阳。

伊藩亲王共传袭6世8王,郡王5支。

[1]2822-2828 由于明代宗室庞大,世系久远,加上清修《明史》书成众手,历时过长,所以各藩王世表讹误、疏漏在所难免。

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诸王世表三》伊藩世表有校勘记2则,黄明兰的《明朝伊藩王世系补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范沛潍的《明伊藩辨正二则》[《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王宏凯的《明史·诸王世表名讳、谥法勘误》(《文献》1990年第2期)、任昉的《明伊藩方城恭惠王妃冯氏合葬墓志铭跋》(《出土文献研究续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等均对伊藩世表讹误之处进行了考正。

但笔者查阅相关史料,发现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诸王世表三》伊藩世表仍有数处讹误、疑误,今依原书顺序对伊藩世表中前人未曾考正,虽曾考正而佐证不足的10则讹误、疑误之处作进一步考正,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1.简王颙炔,厉庶一子,永乐二十二年袭封。

天顺六年薨。

[1]2822-2823“颙炔”,疑误。

按:《明太宗实录》卷一四三永乐十一年九月丙戌条载:“伊王长子生,赐名颙炔。

”[2]1704《明仁宗实录》卷三上永乐二十二年冬十月壬子条载:“伊厉王庶长子颙炔袭封伊王。

明代皇帝名字和五行

明代皇帝名字和五行

明代皇帝名字和五行明代皇帝世系姓名庙号谥号年号陵墓朱元璋太祖高皇帝洪武(1368年——1398年)孝陵朱允炆惠宗让皇帝建文(1399年——1402年)待考(东宫朱标之长子)朱棣成祖文皇帝永乐(1403年——1424年)长陵(成祖开始,帝位由燕王这一系世袭)朱高炽仁宗昭皇帝洪熙(1424年——1425年)献陵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宣德(1426年——1435年)景陵朱祁镇英宗睿皇帝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裕陵朱祁钰代宗景皇帝景泰(1450年——1457年)景泰陵朱见深宪宗纯皇帝成化(1465年——1487年)茂陵朱佑樘孝宗敬皇帝弘治(1488年——1505年)泰陵朱厚照武宗毅皇帝正德(1506年——1521年)康陵朱厚熜世宗肃皇帝嘉靖(1522年——1566年)永陵朱载垕穆宗庄皇帝隆庆(1567年——1572年)昭陵朱翊钧神宗显皇帝万历(1573年——1620年)定陵朱常洛光宗贞皇帝泰昌(1620年——1621年)庆陵朱由校熹宗悊皇帝天启(1621年——1627年)德陵朱由检思宗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思陵朱由崧安宗简皇帝弘光(1644年——1645年)待考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朱聿鐭文宗节皇帝绍武(1646年——1646年)绍武陵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历(1646年——1662年)永历陵朱元璋之后的每一位皇帝,名字中都含有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之一。

关于姓名中出现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原因:为了明确支派和各支派的辈份。

朱元璋以每一个儿子为一支派,每一支派定了二十个字作为名字中第二个字的用字,再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相生的规律,作为名字中第三个字的用字。

《明史·卷一百表第一诸王世表一》里对为什么这么做及各支派用字都有比较清楚的表述:明太祖建藩,子孙世系预锡嘉名,以示传世久远.当神宗中叶,仅及祖训之半,而不亿之丽,宗禄亏乏,议者遂有减岁禄,限宫媵,且限支子之请.由是支属承祧者,亲王无旁推之恩;从继世者,郡封绝再袭之例;以及名婚不时有明禁,本折互支无常期.启、祯时,军饷告绌,大农蒿目,安能顾赡藩维.亲王或可自存,郡王以至中尉空乏尤甚.一旦盗起,无力御侮,徒手就戮,宗社为墟,惜哉!考之史册,汉诸王表与王子侯离而不属,世次难明.唐宗族蕃大,源远流长,然诸王以不出合,不分房,子孙皆阙而不著.宋史於太祖、太宗、魏王廷美之裔,迄临安沦没,悉载谱牒,而贤愚并列,漫无裁割.兹表明代亲王至郡王而止,以从史、汉诸王及王子侯之例.又彷唐宗分房法,系各府郡王於亲王之下,如小宗之从大宗.其余不得封者,概不载.洪武中,太祖以子孙蕃,命名虑有重复,乃於东宫、亲王世系,各拟二十字,字为一世.子孙初生,宗人府依世次立双名,以上一字为据,其下一字则取五行偏旁者,以火、土、金、水、木为序,惟靖江王不拘.东宫拟名曰: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秦府曰: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晋府曰: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燕府后为帝系,曰: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周府曰: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楚府曰:孟季均荣显,英华蕴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齐府曰:贤能长可庆,睿智实堪宗,养性期渊雅,寅思复会通.鲁府曰:肇泰阳当健,观颐寿以弘,振举希兼达,康庄遇本宁.蜀府曰:悦友申宾让,承宣奉至平,懋进深滋益,端居务穆清.湘府曰:久镇开方岳,扬威谨礼仪,刚毅循超卓,权衡素自持.代府曰:逊仕成聪俊,充廷鼐鼎彝,传贻连秀郁,炳燿壮洪基.肃府曰:瞻禄贡真弼,缙绅识烈忠,曦晖跻当运,凯谏处恒隆.辽府曰:贵豪恩宠致,宪术俨尊儒,云仍祺保合,操翰丽龙舆.庆府曰:秩邃寘台鼒,倪伸帅倬奇,适完因巨衎,骘眷发需毘.宁府曰:磐奠觐宸拱,多谋统议中,总添支庶阔,作哲向亲衷.岷府曰:徽音膺彦誉,定干企禋雍,崇理原谘访,宽鎔喜贲从.谷府曰:赋质僖雄敞,丛兴阐福昌,笃谐恂怿豫,扩霁昱祯祥.韩府曰:冲范徵偕旭,融谟朗璟逵,亶韶愉灏慥,令绪价蕃维.沈府曰:佶幼诠勋胤,恬珵效回,湜源諲暐,圭璧澈澄昂.安府曰:斐序斌廷赏,凝覃浚祉襄,恢严颛辑矩,缜密廓程纲.唐府曰:琼芝弥宇宙,硕器聿琳琚,启龄蒙颂体,嘉历协铭图.郢府曰:伟闻参望奭,箴诲洎夔,麒麟余积兆,奎颖晔璿玑.伊府曰:顒勉諟訏典,鸣珂采凤琛,应畴颁胄选,昆玉冠泉金.虽然朱元璋这么做可以明确了后代子孙的派系和辈份,但是由于五行偏旁的字毕竟有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亲王郡王世系表秦愍王樉,太祖嫡二子,洪武三年封。

十一年就藩西安府。

二十八年薨。

1370~1395隐王尚炳,愍嫡一子,洪武二十八年袭封。

曾镇压过沔人高福兴暴动。

成祖称帝,曾谴使西安,尚炳初时傲慢无礼,后为成祖威胁,才谢罪归服。

永乐十年薨。

1395~1412僖王志堩,隐嫡一子,永乐十年袭封。

二十二年未娶薨。

1412~1424怀王志均,隐庶二子,初封渭南王,永乐二十二年进封。

宣德元年未娶薨。

1424~1426康王志[土挈],隐庶三子,初封富平王,宣德三年进封。

景泰六年薨。

1428~1455惠王公锡,康嫡一子,天顺二年袭封。

成化二十二年薨。

1458~1486简王诚泳,惠庶一子,成化四年封镇安王,弘治元年袭封秦王。

十一年薨。

无子。

1488~1498安王公铭,追封。

庄王诚澯,追封。

昭王秉欆,简从弟临潼王诚澯庶一子,初袭临潼王,弘治十三年嗣封秦王。

追谥其祖公铭为安王,父诚澯为庄王。

十四年薨。

1500~1501定王惟焯,昭庶一子,正德四年袭封。

嘉靖二十三年薨。

无子。

1509~1544恭王诚润,追封。

顺王秉柎,追封。

端王惟燫,追封。

宣王怀埢,定再从弟奉国将军惟燫之子,初封镇国中尉,嘉靖二十七年嗣封秦王。

追谥其曾祖镇国将军诚润为恭王,祖辅国将军秉柎为顺王,父惟燫为端王。

诚润,安庶二子也。

四十五年,宣王薨。

1548~1566靖王敬镕,宣庶一子,初封隆德王,隆庆三年袭封。

万历四年薨。

1569~1576敬王谊澏,靖嫡一子,万历三年封世子,九年袭封。

十四年薨。

无子。

1581~1586王谊漶,靖嫡三子,万历十三年袭封奉国中尉,十四年加封紫阳王,十五年进封。

1587~1617 王存枢,谊漶子,万历年袭封。

崇祯末陷于贼,不知所终。

1618~1643永兴懿简王尚烈,愍嫡二子,永乐元年封。

十五年薨。

恭宪王志●,懿简庶一子,永乐二十年袭封。

景泰五年薨。

昭僖王公鉐,恭宪庶一子,景泰六年袭封。

弘治元年薨。

荣惠王诚澜,昭僖嫡一子,弘治四年袭封。

正德二年薨。

二子俱殀。

庄定王秉榉,荣惠从侄,正德六年以奉国将军嗣封。

嘉靖十二年薨。

王以从侄由将军进封,据例为冒。

恭定王惟●,庄定庶一子,嘉靖十七年袭封。

万历二年薨。

王自首冒封,不再袭,除。

保安怀僖王尚煜,愍嫡三子,永乐元年封。

七年薨。

悼顺王志垌,怀僖庶一子,永乐十九年袭封。

正统元年薨。

庄简王公炼,悼顺嫡一子,正统十一年袭封。

成化十一年薨。

荣穆王诚潢,庄简嫡一子,成化十四年袭封。

弘治八年薨。

无子。

昭和王诚渌,庄简庶一子,弘治十年以镇国将军进封。

十四年薨。

无子。

靖和王诚●,庄简庶二子,正德三年以镇国将军进封。

十四年薨。

恭懿王秉栈,靖和庶一子,嘉靖六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因王父冒封,例不再袭,除。

兴平恭靖王尚●,愍庶四子,永乐初封。

正统十四年薨。

庄惠王志●,恭靖嫡一子,景泰三年袭封。

天顺元年薨。

无子,除。

永寿怀简王尚灴,愍庶五子,永乐初封。

十八年薨。

安惠王志埴,怀简嫡一子,宣德六年袭封。

成化六年薨。

康定王公铤,安惠嫡一子,成化八年袭封。

九年薨。

庄僖王诚淋,康定庶一子,成化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弘治八年薨。

恭和王秉欓,庄僖庶一子,弘治十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嘉靖十七年薨。

庶一子惟耀先卒,庶六子惟燱以母邵氏封妃,自谓嫡子当立,请袭得允。

后惟耀子怀墡奏辨。

会议以邵氏因内助进封,惟燱不得称嫡,乃以怀墡袭封。

怀顺王惟耀,初封镇国将军,嘉靖七年卒,以子怀墡袭封。

追谥怀顺王。

荣靖王怀墡,怀顺庶一子,嘉靖二十八年袭封。

二十九年薨。

王敬镛,荣靖嫡一子,嘉靖三十一年袭封,薨。

王谊况,敬镛嫡一子,万历五年封长子。

三十三年袭封。

四十二年薨。

王存桑,谊况庶一子,万历二十七年封长孙。

三十三年改封长子。

四十五年袭封。

安定王尚●,愍庶六子,永乐初封。

十六年削为庶人,发守愍王坟园,除。

宜川庄靖王志●,隐庶三子,宣德元年封。

正统十三年薨。

荣顺王公鋺,庄靖庶一子,景泰二年袭封。

成化二十年薨。

康僖王诚灌,荣顺庶一子,弘治三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九年薨。

思裕王秉楀,康僖嫡一子,弘治十三年袭封。

嘉靖元年薨。

无子,除。

临潼惠简王公铭,康庶三子,正统七年封。

成化十年薨。

和僖王诚澯,惠简嫡一子,成化十三年袭封。

弘治五年薨。

后子秉嗣秦封,郡爵不再袭。

惠恭王公镗,康庶四子,正统七年封。

成化七年薨。

温穆王诚泓,惠恭庶一子,成化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弘治七年薨。

子秉柔,卒。

悼安王诚浍,惠恭庶二子,弘治七年以镇国将军进封。

本年薨。

安僖王秉檄,悼安嫡一子,正德三年以辅国将军袭封。

本年薨。

无子,除。

汧阳端懿王公●,康庶五子,正统十一年封。

弘治八年薨。

安裕王诚洌,端懿嫡一子,弘治十年袭封。

十五年薨。

庄靖王秉榛,安裕庶一子,正德三年袭封。

嘉靖三十三年薨。

二子俱未名卒,除。

崇信王谊●,靖庶一子,万历二十三年以奉国中尉加封。

晋恭王棡,太祖嫡三子,洪武三年封。

十一年就藩太原府。

三十一年薨。

1370~1398定王济熺,恭嫡一子,洪武三十一年袭封。

永乐十二年为弟济熿诬构,废守恭王坟园。

后事明,仁宗赐服,令依子美圭养。

宣德十年薨。

1398~1414王济熿,恭庶三子,永乐初封平阳王。

十二年,定王济熺废,遂袭晋封。

宣德二年通高煦事发,革爵,发高墙。

1414~1427宪王美圭,定嫡一子,永乐三年封世子,为叔济熿诬废,随父守坟。

二十一年事明,封平阳王。

宣德十年袭封晋王。

正统六年薨。

1435~1441庄王锺铉,宪庶一子,初封榆社王,正统七年袭封。

弘治十五年薨。

曾孙知烊立。

1442~1502 靖王奇源,庄嫡一子,天顺三年封世子。

弘治十四年薨。

以孙知烊袭封,追封王,谥曰靖。

怀王表荣,靖嫡一子,成化十四年封世孙。

弘治六年薨。

以子知烊袭封,追封王,谥曰怀。

端王知烊,怀庶二子,弘治十一年封世曾孙。

十六年袭封。

嘉靖十二年薨。

无子。

1503~1533 安王表槏,追封。

康王知[火节],追封。

简王新[土典],端从弟新化王知[火节]庶一子,嘉靖十二年以新化王长子奉敕管理府事。

十五年嗣封晋王。

追谥其祖秉槏为安王,父知[火节]为康王。

万历三年薨。

1536~1575王新墧,追封。

敬王慎镜,简亲弟镇国将军新墧嫡一子,初封辅国将军。

万历四年奉敕管理府事。

六年卒。

七年追封,加谥。

无子。

惠王慎鋷,新?嫡三子,敬亲弟,嘉靖三十年封辅国将军。

万历七年进封。

本年薨。

1579穆王敏淳,惠嫡一子,万历十三年袭封。

三十八年薨。

1585~1610王求桂,穆庶一子,万历三十九年请敕管理府事。

四十一年袭封。

崇祯末陷于贼,不知所终。

1613~1643怀简王济爗,恭庶二子,永乐初封。

五年薨。

无子,除。

平阳王济熿,恭庶三子,永乐初封。

十二年,晋王济熺废,遂袭晋封。

宣德二年通高煦事发,革爵,发高墙,除。

庆成庄惠王济炫,恭庶四子,永乐元年封,别城●州。

宣德四年薨。

恭僖王美埥,庄惠庶一子,宣德七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景泰七年薨。

温穆王锺镒,恭僖庶一子,正统十二年袭封。

弘治九年薨。

端顺王奇浈,温穆嫡一子,弘治十二年袭封。

嘉靖十二年薨。

恭裕王表栾,端顺嫡一子,嘉靖十四年袭封。

三十九年薨。

安穆王知●,恭裕嫡一子,嘉靖二十八年以镇国将军改封长子。

四十一年袭封。

隆庆三年薨。

悼怀王新●,安穆嫡一子,嘉靖四十二年封长子。

四十三年卒,以子慎锺袭封,追封王,谥悼怀。

荣懿王慎锺,悼怀庶一子,嘉靖四十二年以奉国将军改封长孙。

隆庆六年袭封。

万历三十四年薨。

王敏●,荣懿庶一子,万历三十七年以镇国将军袭封,薨。

王求棆,敏●嫡一子,万历三十八年封长子,既而袭封。

宁化懿简王济焕,恭庶四子,永乐二年封。

[五]景泰元年薨。

僖顺王美壤,懿简庶一子,景泰三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成化七年薨。

长子锺锜夭卒。

王锺●,僖顺庶二子,成化八年袭封。

弘治四年革爵,发高墙。

正德三年卒,准归葬。

悼康王奇●,锺?嫡一子,弘治三年封长子。

十八年卒。

嘉靖十年以子表樔袭封。

追封王,谥悼康。

康和王表樔,悼康庶一子,正德十三年以辅国将军管理府事。

嘉靖八年乞封,准袭王。

隆庆四年薨。

恭端王知爧,康和庶一子,嘉靖三十一年封长子。

万历三年封。

十三年薨。

庄定王新垄,恭端庶一子,嘉靖三十一年封长孙。

万历六年封长子。

十九年袭封。

二十一年薨。

温裕王慎●,庄定嫡一子,万历二十七年袭封。

三十八年薨。

王敏济,温裕嫡一子,万历四十四年袭封。

永和昭定王济烺,恭庶六子,永乐九年封,别城汾州。

正统八年薨。

王美坞,昭定嫡一子,正统九年袭封。

十四年以事取回京。

顺僖王锺铗,美坞庶一子,成化五年以奉国中尉乞封,准袭王。

十年薨。

荣怀王奇淯,顺僖嫡一子,成化十三年袭封。

弘治元年薨。

靖惠王表●,荣怀嫡一子,弘治四年袭封。

正德十三年薨。

安简王知燠,靖惠嫡一子,嘉靖元年袭封。

二十八年薨。

庄定王新墥,安简嫡一子,嘉靖三十二年袭封。

隆庆六年薨。

长子夭。

恭懿王慎镭,庄定庶二子,万历五年袭封。

二十六年薨。

王敏●,恭懿庶一子,万历二十九年袭封。

广昌悼平王济熇,恭嫡七子,永乐初封。

宣德二年薨。

安僖王美坚,悼平庶一子,宣德七年袭封。

景泰五年薨。

无子,除。

交城荣顺王美垸,定庶二子,正统三年封,别城平阳府。

成化十一年薨。

庄僖王锺鐻,荣顺庶一子,成化十五年袭封。

弘治十年薨。

荣惠王奇淐,庄僖嫡一子,弘治十二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十四年薨。

无子。

荣僖王奇滽,庄僖庶三子,初封辅国将军,加镇国。

卒以子表●嗣交城封。

追封王,谥荣僖。

荣端王表●,荣僖嫡一子,正德五年以辅国将军嗣封。

六年薨。

无子。

恭简王奇洢,庄僖庶六子,封镇国将军。

卒,以子表●嗣交城封。

追封王,谥恭简。

端和王表●,恭简庶一子,嘉靖二十六年以辅国将军进封。

以从弟承兄爵,自首冒封,不再袭。

隆庆四年薨,除。

阳曲荣靖王美垙,定庶三子,正统二年封,别城平阳府。

成化十六年薨。

王锺鍑,荣靖庶一子,成化十九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二十年革爵。

嘉靖元年卒。

其子孙以本等官职管理府事,不得袭王,除。

西河靖恭王美埻,定庶四子,正统二年封,别城平阳府。

景泰七年薨。

顺简王锺鑅,靖恭嫡一子,天顺元年袭封。

成化二十年薨。

恭定王奇溯,顺简庶一子,弘治四年袭封。

嘉靖三十六年薨。

康懿王表相,恭定嫡一子,嘉靖三十八年袭封。

万历十五年薨。

王知燧,康懿庶一子,隆庆六年封长子。

万历十八年袭封,薨。

王新甄,知燧嫡一子,万历二十五年封长子。

方山庄宪王美垣,定庶五子,正统二年封。

成化六年薨。

昭僖王锺铤,庄宪庶一子,成化八年以镇国将军袭封。

十六年革爵。

正德六年薨。

子孙俱以本等官职奉祀,除。

临泉庄简王美塎,定庶六子,正统二年封。

三年薨。

悼昭王锺鏶,庄简庶一子,景泰七年袭封。

成化五年薨。

荣穆王奇湒,悼昭嫡一子,成化八年袭封。

正德九年薨。

王表柃,荣穆庶一子,成化二十三年封镇国将军。

正德十六年未袭卒。

庄靖王知●,表柃庶一子,正德七年奉敕管理府事。

十五年准袭,未拜命卒。

无子,除。

云丘简靖王美堣,定庶七子,正统二年封。

成化十六年薨。

端惠王锺铤,简靖嫡一子,成化十七年袭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