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CT诊断
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诊断与鉴别

烟 台桃 村 中心 医院
(6 3 1 孙 吉宝 2 50 )
路
茗
异 型 ,病 理 上诊 断 很 困 难 , 因此 提 倡 分 为侵 袭 性 和 非 侵 袭 性
11 3
。
胸 腺 瘤 常 见部 位是 前 上 纵 膈 , 见 于后 纵 膈 、 部 、 偶 颈 甲状 腺
f 要 ] 目的 : 多层 螺 旋 C 摘 用 T扫 描 诊 断胸 腺 瘤 并 评 价 其
等强化 ,所有病例均无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本组 1 2例侵袭 性胸腺瘤表现为前 中纵膈不规则肿块 , 大小不一 , 大者 内部常 有坏死囊变 ( / 2 , 3 1 ) 其直径均>6m, c 少数有钙化 ( / 2 , 1 1 ) 包
膜 多 不 完 整 ; 瘤 均 与 邻 近 大 血 管 和 / 气 管 分 界 不 清 , 包 肿 或 或 绕 之 , 见 胸 腔 积 液 ( / 2 、 包 积 液 (/ 2 , 强 后 可 均 匀 可 5 1)心 2 1)增 强 化 ( / 2 或 不 均 匀 强化 (0 1 ) 例 成熟 恶性 畸胎 瘤 为 密 2 1) 1/ 2 。1 度 不均 匀 肿块 ,内 可见 少 量 脂 肪 组 织 , 围 脂肪 间隙 不 清 , 周 左 侧胸 腔 积 液 ,增 强 后强 化 不 均 匀 ,术 前 误 诊 为 侵 袭性 胸 腺 瘤 ,
非 H dk ogi 巴瘤 、 癌等 。 n淋 类
侵 袭 性 胸 腺 瘤 与 非 侵 袭 性 胸 腺 瘤 多 发 生 于 成 人 ,被 认 为 起 源 于 未退 化 的胸 腺 组 织 , 组 织 学 上分 为 上 皮 细 胞 型 、 巴 细胞 型及 混 合 型 , 淋 目前 认 为 良 胸 腺 瘤 的 C 诊 断 与 鉴 别 恶性难 以明确分界 ,如恶性胸腺瘤 I ,细胞没有或仅有轻度 T 型
异位胸腺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CT诊断进展

异位胸腺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CT诊断进展丁晓云 综述,石士奎 审校【关键词】异位胸腺瘤;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影像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4.5; R4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252(2020)03-1905-04胸腺瘤大多认为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组成,起病隐匿,绝大多数位于前上纵隔,发病比例男女相近,发病年龄40 ~ 60岁。
对于发生于前上纵隔以外的胸腺瘤则称之为异位胸腺瘤(ectopic thymoma, ET)。
ET临床少见,仅占胸腺瘤的2﹪~ 4﹪[1],极易误诊。
ET可能起源于胸腺组织异常的胚胎迁移[2],最好发于下颈部、中后纵隔及胸腔,心包、胸膜、肺实质及支气管等部位也有报道[3]。
其中,下颈部ET男女发病率为1:7,发病年龄11 ~ 71岁。
笔者将从胸腺瘤的组织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及意义、ET临床表现、CT诊断进展及鉴别诊断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提高对ET 的认识。
1 胸腺瘤组织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及临床表现1.1 组织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及意义胸腺瘤病理分类传统上有很多种,根据2005年版WHO胸腺瘤病理分类标准分为:A型胸腺瘤即髓质型或梭形胸腺瘤,可见哈氏小体,免疫组织化学CK细胞角蛋白强阳性;B型胸腺瘤(根据其肿瘤性上皮细胞是否增加和异形性的有无,进一步分为B1器官样型: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弥漫增生,可见小核仁,与周围瘤性上皮细胞分布混合;B2皮质型;B3鳞状上皮样型或分化好的胸腺癌三个亚型);AB型胸腺瘤即混合型胸腺瘤;C型胸腺瘤(即为另一种亚型:胸腺癌较其他几型胸腺瘤相比更具侵袭性,属于较明确的恶性肿瘤),异位胸腺癌在临床上极其罕见。
临床上除了有组织病理学分型外还有相应的临床分期。
20世纪80年代,Lattes/Bernatz组织学分类,按组织来源不同将胸腺瘤归类为: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型。
1978年Bergh等首次提出了胸腺瘤的临床分期,日本学者Masaoka等于1981年对其进行修订,推出Masaoka分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临床分期,结合术中观察及病理结果所见,将其分为4期:Ⅰ期:肿瘤局限在胸腺以内,包膜完整,镜下无肿瘤细胞浸润包膜;Ⅱa期:镜下发现包膜浸润;Ⅱb期:肿瘤细胞侵犯周围纵隔脂肪组织和胸膜;Ⅲ期:侵犯邻近器官或组织,如大血管、心、肺等;Ⅳa期:侵犯胸膜;Ⅳb:肿瘤细胞经淋巴或血液系统向远处器官转移。
多层螺旋CT胸腺瘤影像诊断价值

去 掉 了 c型而将 其 直接列 为胸 腺癌 ] 。 确定 胸 腺瘤 良、 恶性 通 常依 据 肿瘤 的 侵犯 范 围 , 故 称 其 为非 侵 袭性胸腺瘤和侵袭性胸腺瘤更为合适 。A及 A B型为非侵袭性( 良 性胸 腺 瘤 ) , B型 为侵 袭 性 ( 恶 性胸 腺 瘤 I型 ) , 胸腺 癌 为 恶性 胸 腺
岁) 。肿块 大小 2 . 7 × 2 . 2 e m~ 9 . 5× 4 . 6 c m ( 平均 6 . 2— 4 . 5 c m ) 。1
隔器官 受侵 犯 的征象 。侵袭 性 胸 腺瘤 可 通 过 自然 孔 道侵 犯 大 血 管 间隙或 颈部 ( 图3 ) , 也 可沿 临 近胸膜蔓 延 到后纵 隔 或沿 降 主动 脉 累 及 膈肌 、 心膈 角 区和后 腹膜 , 表现 为相 应 区域软组 织肿 块影 , 故 疑 为 侵 袭性 胸腺 瘤 , C T扫 描应 包 括 上腹 部 。侵 袭 性 胸腺 瘤 半 数 左 右 伴
2 0 1 4年第 2期
多层 螺 旋 C T胸 腺瘤 影像 诊 断价值
赵 寰 飞
( 中国航 天科工集 团七三一 医院放射科 北京
1 0 0 0 7 4 )
【 摘要】 目的: 分析胸腺瘤 的M S C T影像特征, 探讨其对组织学分型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O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病
本 组有 1 4例 出现 胸腔 积液 , 其中8 例 伴 有 胸 膜 结 节 状 突起 , 6 例伴有 心包 积 液 , 仅1 例 出现肺 内转移 。 从 本 组病 例 可看 出 , 非 侵袭 性 和侵 袭性 胸 腺瘤 的大小 、 密度 是 否均 匀 , 肿 瘤 内是否有 囊变 、 钙 化 并 不是 判 断 侵袭 性 胸 腺 瘤 的特 征 性表 现 。而形 态 不 规则 , 边 缘不 光 整 , 以及 对 周 围结构 的侵 袭性 表 现, 才 是侵 袭性 胸腺 瘤特 征性表 现 。
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与诊断价值

1 . De pa r t m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Th e Pe o p l e ’ S Ho s p t i a l o f We n z h o u,Zh e j i a n g 3 2 5 0 0 0,P. R. C h i n a 2 . De pa r t m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Th e Pe p l e’ S Ho s pi t a l o f Yu e q i n g,Zh e j i a n g 3 2 5 6 0 0,P. R. C h i n a 3 . De p a r t m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Th e C e n t r a l Ho s pi t a l o f We n z h o u,Z h e j i a n g 3 2 5 0 0 0 ,P. R.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s t u d y CT f e a t u r e s o f i n v a s i v e t h y mo ma .Me t h o d s 1 5 c a s e s o f i n v a s i v e t h y mo ma u n d e r we n t
【 摘
要】 目的
探讨侵袭 性胸腺瘤 C T 表 现 特 征 。方 法 经 病 理 证 实 的 1 5例 侵 袭 性 胸 腺 瘤 均 行 C T 平 扫 加 增 强 检
查, 分别对病 变的形态 、 密度 、 强化方式 、 周 围 结 构 侵 犯 及 种 植 情 况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结 果 1 5例 肿 瘤 均 表 现 为 边 缘 分 叶、 不规则 , 密度不均 , 平扫 C T值 4 O ~5 0 HU, 其 中坏 死 囊 变 l l 例, 点 状 钙 化 4例 ; 1 5例 均 有 纵 隔结 构 侵 犯 , 周 围 脂 肪 间 隙模 糊 、 消失 , 其 中大 血 管 侵犯 9例 , 心包侵犯 ( 心包积液 ) 5例 , 胸 膜 肺 界 面 不 清 8例 , 胸腔 积液 6 例; 增 强 扫 描 见 肿 瘤 实 质部分呈 轻至中度强化 , C T值增加 1 O ~2 0 HU, 坏死囊变不强化 。结论 侵袭 性 胸 腺 瘤 C T表 现 具 有 一定 特 征 , 螺旋 C T
CT鉴别诊断胸腺癌与不典型胸腺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CT鉴别诊断胸腺癌与不典型胸腺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家新红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5(000)03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CT检查鉴别诊断胸腺癌与不典型胸腺瘤的效果及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收治的46例行胸腺上皮肿瘤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胸腺癌和不典型胸腺瘤患者的CT 表现。
结果胸腺癌组患者在边缘不规则、坏死、淋巴结转移、心包受侵、大血管受侵等方面与不典型胸腺瘤相比所占比例明显更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
胸腺癌组患者平均肿瘤直径为(6.7±2.2)cm,2年病死率达到64.3%(9/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T检查在胸腺癌及不典型胸腺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供可靠确诊依据,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临床价值高。
【总页数】2页(P4244-4245)
【作者】家新红
【作者单位】运城市同德医院,山西运城 0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不典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临床与CT表现比较 [J], 彭汉华
2.增强CT在低危和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卜海涛
3.能谱CT参数对不同分型胸腺瘤及胸腺癌的鉴别诊断 [J], 周青;韩蕾;柯晓艾;周俊
林
4.多层螺旋CT在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价值分析 [J], 黄桂芹
5.多层螺旋CT在低危和高危胸腺瘤及胸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潘历波;贾霞;池敏学;薛龙梅;赵学武;丁彩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胸腺瘤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

胸腺瘤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
郭芸;刘大亮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
【年(卷),期】2010(025)005
【摘要】目的研究胸腺瘤的CT表现及病理表现,研究CT对胸腺瘤的分类、分期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并进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病理分为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Ⅰ型、恶性胸腺瘤Ⅱ型.CT表现:纵隔肿块;纵隔胸膜侵犯;胸膜种植;肺侵犯;心血管侵犯;心膈角区及腹腔受累.本组病例CT对纵隔肿块、肺侵犯、心膈角区及腹腔受累显示较好,但CT对纵隔胸膜侵犯显示较差.肿瘤的大小对判断病变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而瘤内钙化对判断恶性程度可能无价值,肿瘤内出现钙化不排除侵袭性胸腺瘤的可能.结论CT能准确显示恶性胸腺瘤周围侵犯范围、胸膜种植及远隔转移,可进行分期和决定治疗方案,并对分类及预后做出评估.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郭芸;刘大亮
【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CT室,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CT室,山东聊城,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3
【相关文献】
1.胸腺瘤33例CT诊断与病理对照 [J], 金明花;刘智明;栾维莉;
2.CT诊断非侵袭性胸腺瘤和侵袭性胸腺瘤的价值分析 [J], 李磊
3.胸腺瘤的螺旋CT诊断分析与研究 [J], 李雪娇;叶洁梅
4.纵隔胸腺瘤CT诊断与临床表现分析 [J], 付兰
5.纵隔胸腺瘤CT诊断与临床表现分析 [J], 付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侵袭性胸腺瘤的CT诊断

iv
e
th y m
郭元 星
,
欧 陕兴
,
钱
民 曾小 涛 柏
, ,
瑞
)
( 广 州 军 区 广 州 总 医 院放 射 科
广东
广州
5 1 0 0 10
关 【 键 词 】 胸 腺 瘤 ;体 层 摄 影 术
,
x
线 计算 机
文 献 标 识 码 :B
CT
中图分 类号 本文对
12
:R
11 7 3 6 3 : 8 14 4 2
.
国 『 床 医 学影 像 杂 志 2 0 0 晦
, , , ,
.
1 1 2 :3 0 8
。
309 36 7
,
.
放射 学 杂 志
影 像 表 现 [J ] 实
.
,
2 00 2 36
,
34 4
,
—
34 8
.
.
张淑倩 刘连徉 吴 品 等 神经 纤 维 瘤病
用 放 射 学 杂 志 2 0 0 3 1 :1 2
19 9 5
.
19 5
72 1
:
724
—
.
Ne
u r 0
1 19 9 3 5 0
.
.
1 18 5
.
] ( 收 稿 『期
2008
0 l
一
20
修叫
M 期 :2 0 0 8
—
04
—
18
)
( 本 文 编 辑 :仟 德 印 )
侵袭性胸腺瘤 的
CT d i a g n
o s
CT
o m a
诊断
is
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吴宇;曾学文
【期刊名称】《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年(卷),期】2013(034)006
【摘要】目的探讨CT检查对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2例,全部行螺旋CT扫描,其中18例进行了增强扫描.结果不同类型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有其好发部位及特征性CT表现,CT诊断准确率高.结论CT检查在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上准确度高,可作为胸腺肿瘤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总页数】2页(P280-281)
【作者】吴宇;曾学文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放射科, 610000;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放射科, 6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
【相关文献】
1.少见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 [J], 王冬青;彭卫斌;殷瑞根;赵亮;吴建农
2.30例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J], 周金柱;段润卿;高燕萍;楼存诚
3.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相关观察 [J], 李旭华
4.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相关分析 [J], 翁泽生;袁丹;林黛英
5.非胸腺瘤的胸腺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J], 李涛;陈巨坤;陈克林;李欣;周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