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发展状态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实践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实践

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进展与临床实践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而导致的慢性代谢疾病,长期不得到有效治疗将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更好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药物治疗一直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断涌现出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从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发展历程、目前主流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治疗中存在的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第一部分: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发展历程1. 古代药物治疗糖尿病古代对糖尿病的认识相对较浅,药物治疗也并不发达,主要采用一些传统的中草药治疗。

例如中国古籍中就有关于使用苦瓜、五味子等中草药治疗糖尿病的记载。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效果并不稳定,往往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

2. 胰岛素的发现与运用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生物化学家巴恩廷发现了胰岛素,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糖尿病的治疗方式。

胰岛素的广泛应用使得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减轻并发症的风险,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口服降糖药物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口服降糖药物开始问世,如磺脲类药物。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降低血糖水平,为不能接受胰岛素注射的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第二部分:目前主流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其效果1.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仍然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胰岛素能够直接降低血糖水平,快速控制血糖波动,并且对于严重的高血糖症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目前,口服降糖药物已经涵盖了多个类别,包括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分泌激素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不同的病因,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3. 组合疗法随着对糖尿病治疗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尝试不同药物的组合疗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联合应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或者联合使用不同类别的口服降糖药物等。

2024年糖尿病行业市场分析及研究报告

2024年糖尿病行业市场分析及研究报告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慢性疾病,对个人和社会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糖尿病药物和治疗设备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增长机会。

本报告对2024年糖尿病行业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一、市场概述糖尿病市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市场,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糖尿病药物、血糖监测仪器、胰岛素注射器等。

根据糖尿病类型的不同,市场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两个主要市场。

二、市场规模分析根据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达到4.28亿人,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绝大多数。

预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700亿美元,血糖监测仪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50亿美元。

三、市场主要影响因素1.人口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

2.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3.医疗技术进步:糖尿病药物和治疗设备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提升了治疗效果,促进市场发展。

四、市场竞争态势糖尿病药物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主要被一些大型制药公司垄断。

胰岛素注射器市场也存在激烈竞争,有多家企业参与其中。

血糖监测仪器市场则主要被几家跨国公司所控制。

五、市场发展趋势1.血糖监测技术发展:新一代血糖监测技术的出现将促使市场进一步发展,如无创血糖监测技术、连续血糖监测技术等。

2.个性化治疗:糖尿病治疗将趋向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治疗。

3.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兴起可以提供更便捷、智能的糖尿病管理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照护。

结论:糖尿病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同时,竞争也将愈加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在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2 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2 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2 型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现状及进展摘要】2 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伴随相对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分泌缺陷伴有或不伴有胰岛素抵抗而导致慢性高血糖的代谢疾病。

它的基本治疗有五种方法: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包括四类: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关键词】2 型糖尿病;药物;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3-441-01糖尿病是一组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不足所致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

2 型糖尿病是一组发病机制仅部分获知的复杂代谢紊乱,占糖尿病总数的90%~95%.它包括不同程度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周围组织胰岛素抵抗以及肝糖原代谢异常。

2 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进行性恶化的趋势。

当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失效后,平均每3-4 年需要使用一种新的降糖药物干预治疗手段,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血糖控制。

最终,即使在目前的联合药物治疗和/或胰岛素治疗情况下,仍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无法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现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2 型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作综述如下1.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首先是控制饮食以及加强体育锻炼,当饮食、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用药物干预治疗,近年来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以下几类:磺酞脉类药物;双胍类药物;α-葡萄糖昔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

治疗上应根据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疾病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等方面,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如饮食控制、单药治疗、联合用药等),亦需要考虑特殊人群(老年人及肥胖青少年)。

应全面评估药物的最小剂量、有效剂量及最佳剂量。

2.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口服降糖药,它是通过与β-细胞表面特异受体的相互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当细胞外液中葡萄糖浓度上升时,胰岛β-细胞内ATP/ADP 比值上升,细胞膜上K+通道关闭,细胞膜去极化,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并启动胰岛素β-细胞释放胰岛素。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影响着数百万人。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在2019年达到了4.62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5.52亿,到2050年将达到7.80亿[1]。

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

近年来,糖尿病药物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涌现出了一批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1. 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类似物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它们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与人体自身产生的胰岛素相似,但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

近年来,新的胰岛素类似物不断涌现,如门冬胰岛素、谷赖胰岛素和德谷胰岛素等。

这些胰岛素类似物能够提供更快速和更稳定的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2. GLP-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是一类新型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它们通过激活GLP-1受体,增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近年来,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和索马鲁肽等已经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并对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

3. SGLT2抑制剂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的SGLT2转运体,减少葡萄糖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糖。

近年来,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和卡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已经上市,并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治疗。

这些药物不仅可以显著降低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并对心血管事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4]。

4.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抑制剂)是一类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增加GLP-1和GIP的水平,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近年来,维格列净、沙格列净和西格列净等DPP-4抑制剂已经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

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现状概述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糖尿病成为常见的慢性疾病。

本文从糖尿病的治疗发展研究入手,分析当前糖尿病的治疗和发展的现状,寻找糖尿病治疗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标签:糖尿病;治疗方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有遗传倾向的内分泌代谢病。

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对身体的各种组织产生损害,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临床上,糖尿病根据发病的机理不同被分成四种类型,其中发病最多的是1型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以往通常被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2型糖尿病,以往通常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成年发病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

多发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或老年人,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此外还有少数患者患的是妊娠糖尿病或特殊型糖尿病。

不同的糖尿病由于病因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法也不相同。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一类是手术治疗的方法[1]。

1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非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自我控制疗法、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疗法。

1.1自我控制疗法这种疗法也属于一般的心理疗法。

主要是通过对糖尿患者的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让糖尿病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注意的相关饮食等问题。

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学习防治糖尿病知识,通过尿糖和血糖的监测,摸索出影响病情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掌握自己病情的特点,有坚强的信心和毅力,认真治疗而不紧张,坚持不懈的进行合理的饮食、体力活动,劳逸结合。

正确使用药物使体重、血糖、尿糖、血糖、血脂维持在合理水平。

总之,通过自我控制治疗,达到有效的控制和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1.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口服药物治疗,一种是胰岛素注射的治疗方法。

1.2.1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治疗管理策略的现状与展望

糖尿病治疗管理策略的现状与展望

糖尿病治疗管理策略的现状与展望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为了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和减轻患者的痛苦,研究人员和医疗专家不断努力改进治疗管理策略。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治疗管理策略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管理战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饮食控制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研究表明,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对于改善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此外,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有助于控制血糖。

2. 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使用口服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目前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胰岛素促分泌剂、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替代剂。

胰岛素促分泌剂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改善血糖控制。

胰岛素替代剂可以补充胰岛素不足,确保体内的胰岛素水平。

3. 并发症预防和管理:糖尿病患者往往会面临很多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等。

管理并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严密监测血压、血脂以及进行定期体检和眼科检查是有效管理并发症的关键。

尽管目前的糖尿病治疗管理策略已经有了不错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未来的展望中,我们可以期望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利用科技手段实现个性化治疗: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糖尿病患者的个体特征和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管理建议。

2. 基因治疗的应用:基因治疗是一种前沿的治疗策略,通过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变患者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糖尿病治疗管理方面,基因治疗可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种更具前景的疗法。

3. 新型药物的研发:研究人员不断努力寻找新型的药物来治疗糖尿病。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状况总结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状况总结

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状况总结近年来,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数据显示,全球已经有超过4.25亿人受到糖尿病的影响,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

糖尿病不仅会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的经济负担。

因此,寻找新型的抗糖尿病药物已经成为了当前医学界和药学界的焦点之一。

一、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方向目前,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向:一是胰岛素替代疗法,包括胰岛素口服制剂和胰岛岛素肽;二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三是SGLT2抑制剂。

胰岛素替代疗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胰岛素口服制剂是一种将胰岛素包裹在大分子聚合物中,通过口服的方式释放出来,模拟胰岛素的自然分泌过程。

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

而胰岛素肽则是一种与胰岛素类似的多肽激素,可供胰岛素受体识别,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另外,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也获得了很多的关注。

GLP-1是一种胃肠道激素,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控制血糖水平。

而DPP-4是一种酶,能够分解GLP-1。

因此,DPP-4抑制剂能够抑制DPP-4的活性,从而延长GLP-1的半衰期,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血糖控制药物。

最近几年,SGLT2抑制剂也获得了广泛关注。

SGLT2是肾小管上的一种钠糖共转运蛋白,将糖分子和钠离子一起从尿液中重吸收回来。

而SGLT2抑制剂能够抑制这种共转运,从而使糖分子大量排出体外,起到减少血糖和体重的效果。

二、新型抗糖尿病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目前,新型抗糖尿病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

胰岛素口服制剂和胰岛岛素肽已经成为糖尿病治疗的第一线药物之一,多肽类似物GLP1已经成为了糖尿病治疗中一个重要的类别。

SGLT2抑制剂值得一提,因为它具有减轻病人体重和降低甘油三酯等多种益处,特别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有积极的效果。

但是,新型抗糖尿病药物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2024年格列齐特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格列齐特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格列齐特片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格列齐特(Glizette)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糖尿病。

随着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格列齐特片市场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格列齐特片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格列齐特片市场规模庞大,全球各地都有广泛的使用。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2020年全球格列齐特片市场规模超过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区域分布格列齐特片市场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分布情况。

目前,北美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格列齐特片市场,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的40%以上。

随着亚太地区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亚太地区格列齐特片市场正迅速增长。

市场竞争格列齐特片市场竞争激烈,有多家制药公司参与其中。

目前,全球格列齐特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默克、辉瑞、诺华等知名药企。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扩大销售渠道和加强品牌推广来增加市场份额。

市场趋势格列齐特片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 1. 创新药物的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制药公司将致力于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格列齐特片,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2. 增加市场份额:制药公司通过收购、合作等方式来扩大市场份额。

3. 市场细分:随着糖尿病治疗需求的差异化,市场将进一步细分,开发针对特定人群的格列齐特片。

挑战与机遇格列齐特片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临床试验的费用较高,限制了新药物的研发。

其次,一些患者可能对药物的价格敏感,导致市场需求不稳定。

然而,市场也存在着机遇。

亚太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将为格列齐特片市场带来更多的潜在机会。

结论在全球范围内,格列齐特片市场持续发展,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制药公司应通过创新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推广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格列齐特片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现状及发展状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的药物疗效和发展状况。

方法描述现今糖尿病所用药物以及发展或新研制的药品,从胰岛素、胰岛素泵、格列美脲和阿司匹林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来分析。

结果当今社会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样不光要求医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准,连同医疗药物也需要得到一个提升。

结论本文通过对糖尿病药物的现状分析和其发展的状态来做一个探讨,由于新药剂的研发,提高了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引发并发症的情况也得到了显著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糖尿病;药物;治疗;现状;发展;状态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11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505-02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1 糖尿病药物治疗现况
1.1 降糖药的服用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患者在进行单纯的饮食控制以后,血糖依旧高于14mmol/l的患者,能够起效的常
常为口服降糖药。

磺酰脲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为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1.1.1 磺酰脲类就降糖作用强度而言,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是第一代的100-200倍,但所有su类的最大活性是一样的。

虽然su类的降糖最大活性没有区别,但各个药物又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1.1.2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以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比较成熟的治疗糖尿病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竞争性抑制位于小肠的各种α-葡萄糖苷酶,使淀粉类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减慢,从而减缓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1.1.3 双胍类双胍类降糖药可以抑制肝糖元异生,减少葡萄糖的来源,增强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

主要品种为苯乙双胍、二甲双胍和丁二胍。

1.1.3.1 苯乙双胍苯乙双胍多用于治疗成人非胰岛素依赖
型糖尿病及部分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功效是促进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糖酵解,减少肝脏产生葡萄糖而起抗高血糖作用,可与胰岛素合用,较易控制血糖,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1.1.3.2 二甲双胍双胍类降糖药,口服。

适用于单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获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可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

1.2 胰岛素的使用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
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

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和超强抗氧化剂。

1.2.1 依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患者发生内源性胰岛素合成
和分泌缺陷,就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存活。

此种类型的患者指需要注射适当的胰岛素,其寿命和正常人没有明显区别。

1.2.2 非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若是非胰岛素依赖的患者发
生如下症状就需要接受胰岛素的治疗:①糖尿病性的视网膜病变发展导致增殖期,患者血糖升高;②患者肝、肾功能不齐全;③患者明显消瘦;④非酮症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或者是反复出现酮症;
⑤口服降糖药失败的患者;⑥患者产生合并严重感染、手术、急性心肌梗死、创伤和脑血管意外等应激状态。

1.2.3 患者营养不良患者大部分为青壮年男性、消瘦,采用胰岛素初始剂量是按照每天0.6u/kg计算总量,患者分3-4次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使用的剂量与次数需要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和饭后血糖以及尿糖情况来进行调整。

2 结果
胰岛素笔是一种胰岛素注射装置,大小比钢笔略大,胰岛素以笔芯的方式放在笔中,可随身携带,操作非常方便。

它所使用的胰岛素是专门的笔芯式胰岛素,浓度与一般的胰岛素不同,为u-100,即100单位/毫升(一般的胰岛素浓度为u-40,40单位/毫升,每支400单位)。

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与之相连的输液管组成。

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纳3毫升的胰岛素,注射器装入泵中后,将相连的输液管前端的引导针用注针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规为腹壁),再由电池驱动胰岛素泵的螺旋马达推动小注射器的活塞,将胰岛素输注到体内胰岛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拟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体需要的剂量将胰岛素持续地推注到使用者的皮下,保持全天血糖稳定,以达到控制糖尿病的目的。

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具有抑制肝葡萄糖合成、促进肌肉组织对外周葡萄糖的摄取及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阿司匹林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应用于血管形成术及旁路移植术也有效。

联邦·焕胰素的问世,破解了糖尿病发病和胰腺功能障碍核心作用机制—胰腺细胞蛋白激活酶被发现。

这是一种新型的从根源治愈糖尿病的新药。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糖尿病药物的一个现状的分析和其发展的状态来做一个探讨,近年来,由于新药剂的研发,提高了糖尿病治疗的效果,引发并发症的情况也得到了显著控制,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参考文献
[1] 耿乃志,郝娅妮,初云海,栗明,才振国,杜春波.对糖尿
病肾病病因病机的再探讨——栗德林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的学术经验总结[j].中医药信息,2012,29(01):68-69.
[2] 赵诚,曹烨民.糖尿病足中医外治法溯源考[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01):64.
[3] 张兰,洒晓亮,姜维娜,邹晓宁.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02):25-27.
[4] 任丽艳,王崇权.糖尿病患者手术麻醉临床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2,04(01):106-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