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序言如何欣赏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

第一章冰冷的火焰——《第一交响曲》

第二章九级浪——《第二交响曲“十月”》

第三章红色,红色——《第三交响曲“五一”》

第四章燃烧的荆棘——《第四交响曲》

第五章桂冠音乐家——《第五交响曲》

第六章昼与夜的狂想曲——《第六交响曲》

第七章半个世纪的回音——《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八章墓碑前的花——《第八交响曲》

第九章“戴着镣铐跳舞”——《第九交响曲》

第十章涣然冰释——《第十交响曲》

第十一章恐惧的洪流——《第十一交响曲“1905”》

第十二章夙愿得偿——《第十二交响曲“1917”》

第十三章良知的裁决——《第十三交响曲“娘子谷”》第十四章丑陋的百合花——《第十四交响曲》

第十五章时间的灰烬——《第十五交响曲》

英雄的生涯: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创作总论

序言如何欣赏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

许多人听说过肖斯塔科维奇,但欣赏的范围仅限于《螺丝钉》中的加洛普舞曲、《爵士组曲》中的圆舞曲、《攻克柏林》中的《美好的日子》以及著名的《浪漫曲》这几首。肖斯塔科维奇的舞曲和电影配乐固然出色,但不能算作他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真正能够反映老肖深层次思想内涵及音乐风格的题材,非交响曲莫属。但很多爱乐者初听便浅尝辄止,究其原因,无非是七个字:“听不懂,听不下去”。

为何苏联头号桂冠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会给人“听不懂”的感觉呢?我认为,“听不懂”无标题音乐,80%的情况下,是由于无法大致分析出其曲式结构造成的。这个观点我提出过很多次,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马三好长啊!怎么第一个乐章就半个多小时,我听到十分钟就不行了啊!”“布七第一乐章好散漫啊,我怎么听不懂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曲式分析的失败。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重复的艺术。没有重复感的音乐是无生命力的。而曲式分析的失败,直接后果就是感受不到音乐的重复。在欣赏思维混乱的情况下,听一个较长的乐章,十分钟过后就会感觉不知所云,冲进耳朵里的音符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之后,就越听越乱,越乱越听,最终在一片混乱中熬完一个乐章,却没记住哪怕是一个动机。

同理,“听不懂”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尤其是无标题的那几首,主要原因也是无法准确分析出某一乐章的曲式结构。我在介绍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时,理所当然的将会把分析曲式的任务放在首位。老肖的交响曲曲式分析难么?难,当然难,不难我也就不写了。虽然老肖从不在曲式分析上给听众设置障碍,但其插部代替展开部、插部展开部并存、再现部主题呈倒影形式再现等写作方式在客观上阻碍了听众对音乐的顺畅欣赏。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会在每部交响曲的解析当中给予具体解释。

那么,“听不下去”又是何故呢?这就是老肖独特的音乐语言的问题了。总所周知,肖斯塔科维奇是重要的不协和音程作曲家,他的重要作品中总是充斥着大量的不协和音程。然而不同于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等人,肖斯塔科维奇的主题呈示,按照钱仁平老师的观点,大量运用“述衍互融”的手法。何为“述衍互融”?就是主旋律的骨干不是一段完整的旋律,而是几个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简单动机。旋律的展开靠的是主要动机的有机重组和延伸,随即创造出无限的发展空间。如果说曲式分析还算简单的话,那么,准确地记忆关键动机确实是需要反复欣赏才能做到的。如果你是布鲁克纳或是马勒的忠实拥趸的话,欣赏时要注意,老肖一般不会使用漫长的旋律作为一个乐章的主题。例如,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第一句就长达21个小节,而肖斯塔科维奇《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只用一小节就将整个乐章最重要的动机交代完毕!另外,在后期交响曲创作中,肖斯塔科维奇大量使用了一些新颖的音乐写作技术,例如十二音序列、下行半音阶对位等等,这些在正文中也将详细介绍。

最后,来说说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创作的特征。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融合了冷静理性的逻辑思维以及辛辣尖锐的音乐语言。因此,若想从整体上把握其创作特征,首先要理解其音乐发展的逻辑思维。虽然是俄罗斯人,但肖斯塔科维奇的情感并不像他的同胞们一样总是在长久的沉寂之后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喷发出来,而是如涓涓细流一般,轻盈而又克制地流淌出来。现在看来,老肖是正义、良知与勇气的化身。但不能忽视的时,“恐惧”二字几乎贯穿于老肖音乐创作的始末。作为一位有良知的音乐家,老肖总是时刻准备着,向恐惧的缔造者发出愤怒的吼声。这正邪两面的形象,在他的大部分交响曲里都有所体现。通过分析这一对形象的斗争与并存,挖掘老肖的多部交响曲的思想内涵应当不再是难题。

第一章

冰冷的火焰——《第一交响曲》

1917年,年仅11岁的肖斯塔科维奇目睹了俄国历史上最重大的政丄治变革之一——十月革命。同年,他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音乐作品:《革命牺牲者的葬礼进行曲》。红色的狂潮席卷了整个俄罗斯,也赋予了这位小作曲家音乐创作中誓与不公、暴虐与恐怖抗战到底的强烈正义感以及“不平则鸣”的火一样的入世精神。

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考入了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得到了院长格拉祖诺夫的器重与关怀。在他的作曲事业和钢琴事业刚刚起步之时,家中的经济条件却急转直下。为了补贴家用,年轻的肖斯塔科维奇不得不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去当地的电影院为无声电影作钢琴伴奏。孱弱多病的身体、微薄的收入、低下的社会地位以及时常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使他渐渐地变得孤独敏感。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使他拥有了与其年龄极不相符的冷静的理性思维。

1917年到1925年是肖斯塔科维奇音乐性格形成的时间。整个国家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发展着的革命事业以及艰难困苦的个人生存环境,使得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产生了两种并存的矛盾性格:俄罗斯人典型的火热激情以及尼尔森式的冷静的、辩证的理性精神。所以,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时常给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感觉。这种复杂的情绪在他的第一部交响曲中得到了最初的体现。

《第一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的毕业作品,首演于1926年的5月,马尔可指挥。次年,这部作品传入柏林,经过布鲁诺•瓦尔特的介绍在欧洲走红。肖斯塔科维奇随之成为了苏联的一颗音乐新星。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音乐界新思潮风起云涌的时期,但年轻的肖斯塔科维奇在自己的第一部交响曲作品中并未过多地使用新兴的音乐语言。这部作品更多地受到了他的作曲课老师施腾贝格的影响,要求扎实的作曲技艺而非“哗众取宠”的新式手法。毫无疑问,《第一交响曲》是一部杰作。它出自一个只有二十岁的学生之手,就其平衡的乐曲架构、高超的素材运用而言,已经算得上是大师水准的作品了。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音乐发展段落时(例如第四乐章的展开部)表现出的冷静条理的思维线路,令人信服。

《第一交响曲》短小简单。虽然主要旋律高度半音化,不过从乐曲的整体架构上看,肖斯塔科维奇并未给听众设置多少欣赏上的障碍,乐曲的曲式分析及音乐性格的发展变化亦无难以理解之处。虽然《第一交响曲》与他后来的交响曲差别很大(尤其是和接下来的二、三、四号相较而言),但其交响曲创作的某些标志性的特征在这部作品中已经基本形成。更为重要的是,从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截然相反的情绪与基调的对立和统一。肖斯塔科维奇日后悲痛与幻想交织(第八交响曲)、欣喜与烦扰并存(第六、九交响曲)泪水与欢笑共融(第十五交响曲)的辩证思维在《第一交响曲》中已初见雏形。情感与色彩的跳跃性剧变、困惑不安与欢腾喜悦的反复斗争,使得整部作品的音乐色彩缤纷斑澜、冷暖相宜。如果说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是“茫茫冰原上升起一轮燃烧着的太阳”(泰德•利比语),那么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就是列宁格勒晴朗的星空中“冰冷的火焰”。

第一乐章 Allegretto - Allegro non troppo

博里斯•施瓦茨在其著作《苏联音乐与音乐生活》中认为肖一的“优点”是“无忧无虑”。这句话的引申含义应当是肖一是肖斯塔科维奇所有交响曲当中最“像”纯音乐的一部。这部交响曲是非常严谨的,作曲家个人的东西相对来说不那么多,但绝不是说这首曲子缺乏原创的东西。事实上,正如上面所说,肖氏交响曲创作的某些特质在《第一交响曲》已有雏形。下面,我们就以第一乐章为例,谈谈肖斯塔科维奇是如何在传统的框架中融入自己的东西的。乐曲的开端是小号奏出的四个怪异的音符,引出了巴松管一段高度半音化的旋律,这两个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