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练习题(培优)

2020-202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练习题(培优)
2020-202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练习题(培优)

2020-202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练习题(培优)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________.

【答案】 2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2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由此确定符合要求的分数并相加即可。

2.填空.(从小到大填写,先填分子,后填分母)

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和是________.

【答案】;;;;2

【解析】【解答】解:根据最简真分数的意义可知,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它

们的和是。

故答案为:;2

【分析】最简分数就是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由此确定这些分数并把这些分数相加即可。

3.填上适当的分数.

361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

2130毫升=________升

【答案】;

【解析】【解答】361平方分米=361÷100=平方米,2160毫升

=2130÷1000=升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升=1000毫升,低级单位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数表示各个数字即可。

4.

(1)已知:A=2×3×5

B=3×5×7

则:[A,B]=________

(2)已知:A=2×2×5

[A,B]=2×2×5×7

则:B=________×5×________

【答案】(1)210

(2)2;7

【解析】【解答】(1)已知:A=2×3×5

B=3×5×7

则:[A,B]=2×3×5×7=210.

(2)已知:A=2×2×5

[A,B]=2×2×5×7

则:B=2×5×7.

故答案为:(1)210;(2)2;7.

【分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把这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各自独有的质因数相乘,它们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5.修路队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90米.要修的这条路全长________米。

【答案】1200

【解析】【解答】90÷()=90÷=90×=1200(米)

故答案为:1200

【分析】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了全长的=,少修90米,少修长度÷少修长度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全长。

6.分数的分母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

A. 可以是任何数

B. 不能是0

C. 可以是0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分数的分母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不能是0。

故答案为:B。

【分析】分数的分母、除法中的除数都不能为0,如果是0是没有意义的。

7.下列分数中,与不相等的分数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不能约分,=

故答案为:C

【分析】将选项中分数分别进行化简,即可得出答案。

8.修路队20天修完一条8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路()。

A. 千米

B. 千米

C. 千米

【答案】 A

【解析】【解答】平均每天修千米。

故答案为:A。

【分析】一条公路的长为单位1,一共修了20天,平均每天修千米。

9.把的分母加20,要使分数值不变,分子应加()。

A. 12

B. 15

C. 20

【答案】 A

【解析】【解答】的分母增加20变成,如果令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增加12。

故答案为:A。

【分析】分母如果增加20,分母扩大为原来的5倍,想要分数大小不变,分子也应扩大到原来的5倍,变为15,故分母增加15-3=12。

10.小于而大于的分数有()个。

A. 0

B. 1

C. 无数个

【答案】 C

【解析】【解答】小于而大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分析】两个分数之间的分数有无数个,通过通分可以得到,据此解答。

11.下列()算式结果在和之间。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

;;;。

故答案为:C。

【分析】四分之一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5,把分母化为10;八分之五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1.25,把分母化为10;

都把分母化为10以后,再进行比较。

12.把小数化成分数不正确的是()。

A. 1.6=1

B. 0.4=

C. 0.375=

D. 0.75=

【答案】 B

【解析】【解答】0.4=。

故答案为:B。

【分析】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13.把一根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长。

A. 第一段

B. 第二段

C. 无法比较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第二根绳子长。

故答案为:B。

【分析】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第一段占全长的1-=,>,所以第二段绳子长。

14.修一条长2km的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还剩几分之几没修?

【答案】 1--=

答:还剩没修。

【解析】【分析】没修的=公路全长-第一天修的-第二天修的。

15.学校运来一堆沙子,修路用去吨,砌墙用去了吨,还剩下吨,剩下的沙子比用去的沙子多多少吨?

【答案】解: -( + )= (吨)

答:剩下的沙子比用去的沙子多吨。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剩下的沙子比用去的沙子多多少吨?用剩下的沙子质量-(修路用去的吨数+砌墙用去的吨数)=剩下的沙子比用去的沙子多的吨数,据此列式解答。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测试卷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2 【解析】【解答】解: = = = =6.4-3.375+3.6-4.625 =(6.4+3.6)-(3.375+4.625) =10-8 =2 故答案为:(1);(2)2。 【分析】(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根据分数基本性质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进行计算;(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数的分母,再把商写成小数的形式;计算时,利用凑整数法,可以使运算简便。 2.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________. 【答案】10 【解析】【解答】解:3+6=9,9÷3=3;5×3-5=10,分母应加上10。 故答案为:10 【分析】先计算现在的分子,然后计算分子扩大的倍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母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后计算分母应加上的数即可。 3.比较下面每组中几个分数的大小,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

、、、和 【答案】 【解析】【解答】解:所以。 【分析】先比较分子是3的分数的大小,再比较分母是5的两个分数的大小,然后比较这几个分数与的大小关系,这样从大到小排列即可。 4.里面有________个,2 里面有________个,18个是________。 【答案】7;8;2 【解析】【解答】解:里面有7个;,里面有8个,18个是,也就是2。 故答案为:7;8;2 【分析】分子在几就表示有几个分数单位,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判断有几个分数单位。 5.在,,,四个分数中,________是真分数,________是假分数,________是最简分数。 【答案】,;,;,, 【解析】【解答】真分数:、;假分数:、;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 【分析】真分数是指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假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最简分数是指分子与分母不可再约分的分数。根据以上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6.填上“>”“<”或“=”。 ________ 1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所以。,,所以。。

苏教数学五下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周测培优卷7

周测培优卷7 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一、填空。(每空2分,共56分) 1. 用分数表示下图的阴影部分。 2. 把3米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10段,每段长用分数表示是(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用整数表示是( )分米,每段铁丝是全长的( ),也就是1米的( )。 3. 一块菜地的16种了黄瓜,这里把( )看作单位“1”,平均 分成( )份,种黄瓜的是这样的( )份。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分数。 3分米=( )米 107分=( )时 1253千克=( )吨 3米71厘米=( )米 5. 一盒巧克力共有16块,平均分给4名同学,每块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每人分得( )块,每人分到的是这盒巧克力的 ( )。

6. 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23,蜜蜂有( )只。 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14,苹果有( )个。 7. 修一条4千米长的水渠,5天修完,平均每天修( )千米,相当于1千米的( )。 8. 某商场有男售货员16人,女售货员35人,女售货员占总售货员人数的( )。 9. 34米可以看成把3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也可以看成把1米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 把单位“1”分成8份,取其中的5份,用58来表示。 ( ) 2. 一堆煤,已经烧了27,是把这堆煤看作单位“1”。 ( )

3. 五(2)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则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7。 ( ) 4. 一个分数的分母越小,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5. 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16。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 下面四个分数中,分数单位最小的一个是( )。 A. 13 B. 45 C. 79 D. 1910 2. 3千克的15和1千克的35比较,( )。 A. 3千克的15重 B. 1千克的35重 C. 一样重 D. 无法比较谁重 3. 在分数74x -12 中,x 不等于( )。 A. 0 B. 2 C. 3 D. 4 4. 一本200页的书,小明计划20天看完。那么他5天看了这本书的 ( )。 A. 120 B. 15 C. 140 D. 520 5. 一堆煤运走了3吨,还剩下4吨,运走的占这堆煤的( )。 A. 34 B. 47 C. 37 D. 43 四、用分数表示下面各个算式的商。(每题1分,共8分)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其中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整个单元的重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后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分数的起始,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等技能;真分数与假分数是分数意义的引申;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基本性质的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则是沟通了两者在形式上的相互联系,得出小数与分数的互化方法。整个单元的内容,基本是由概念到性质,再到方法、技能这样的递进发展关系编排的。 一、与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同)的主要区别 (一)分数大小比较,不再设置在第1节中单列一段,而是充分利用前面学习分数初步认识时打下的基础,把有关内容与通分结合在一起学习。这样既简化了第1节的内容,也体现出通分的作用。 (二)增加了带分数的概念。虽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分数运算中不含带分数,但考虑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容易看出这个假分数的大小在哪两个整数之间,以及便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有利于数感的形成。因此,教材增加了带分数的认识。 (三)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先给出概念和求法,再应用到解决问题中。原来将解决问题与概念引入结合在一起,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教材先给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突出概念的本质,然后探索它们的求法,最后在解决问题的应用中体会它们的现实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材例题分析 (一)分数的意义 本节由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帮助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 1.分数的产生。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呈现分数的现实来源,让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背景和过程。使学生感受到在进行测量或分物时,往往不能刚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分数来表示,有了分数,这些结果就能准确地表示出来。教材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的实例,引入分数的编排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并受到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分数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的含义,它可以是一个物体(如一张正方形纸、一张圆形纸、一条线段)的,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如一把4根的香蕉、一盘8个面包)的,引出分数概念的描述。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实例理解、归纳分数的意义,并重点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3.分数与除法。前面是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揭示分数的意义。这里,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揭示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以加深和扩展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习假分数化为整数或带分数做好准备。 例1和例2都是把一个物体(如1个蛋糕、3个月饼)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含义,列出除法算式,容易理解为什么用除法算,但根据图示或分数的意义说出结果,将除法与分数联系起来,要相对困难些。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操作和直观图示,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结果的理解。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弄清谁是单位“1”,如例2,这里要求每人分得多少个,是看每人分得的月饼是1块月饼的几分之几,就是把1块月饼看作单位“1”。学生容易出现这样的错误:把3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就是12小块,每人3小块,得到错误的结果,就是把12小块也就是3个月饼看作了单位“1”。正确的是把1个月饼也就是4小块看作单位“1”,3小块是1 个月饼的。最后在两个实例的基础上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强调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分母加3,这个分数变成,则原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分母减少3后这个分数是。 故答案为: 【分析】如果分母加3,那么分母就比分子多4;现在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多1,说明约分时 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了4倍,这样把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4就可以得到约分前的分数,把约分前的分数的分子减去3即可求出原来的分数。 2.五(1)班的同学借了《儿童文学》,的同学借了《聪明屋》.的同学借了《少年 时代》,的同学借了《漫画世界》,还有的人看《笑林》.借阅________刊物的同学一样多? 【答案】《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 【解析】【解答】解:,,所以借阅《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刊物的同学一样多。 故答案为:《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第二个和第三个两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然后判断哪些图书借阅的人数一样多。 3.里有________个

【答案】 325 【解析】【解答】解:,所以共有325个。 故答案为:325。 【分析】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然后把假分数化成分母是140的分数,再根据分子确定分数单位的个数即可。 4.是真分数,x的值有()种可能。 A. 3 B. 4 C. 5 D. 无法判断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根据真分数的意义可知,x的值可以是1、2、3、4,有4种可能。故答案为:4。 【分析】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所以x的值是小于5的非0自然数。 5.大于小于的分数有()个. A. 5 B. 4 C. 无数 【答案】 C 【解析】【解答】大于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C. 【分析】在两个分数之间有无数个分数,据此解答. 6.五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有30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3050= 故答案为:C 【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就是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的值。 7.分数单位是的所有真分数一共有()个. A. 3 B. 5 C. 4 D. 6 【答案】 B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奥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奥数)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五(1)班的同学借了《儿童文学》,的同学借了《聪明屋》.的同学借了《少年 时代》,的同学借了《漫画世界》,还有的人看《笑林》.借阅________刊物的同学一样多? 【答案】《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 【解析】【解答】解:,,所以借阅《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刊物的同学一样多。 故答案为:《儿童文学》《聪明屋》和《少年时代》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第二个和第三个两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然后判断哪些图书借阅的人数一样多。 2.一块长90cm、宽42cm的长方形铁皮,把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的相同的正方形铁片,且没有剩余,那么正方形铁片的边长最大是________cm,可以剪成________块这样的正方形铁片。 【答案】 6;105 【解析】【解答】90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6,所以正方形铁片的边长最大是6cm, (90÷6)×(42÷6) =15×7 =105(块) 故答案为:6;105。 【分析】一块长90cm、宽42cm的长方形铁皮,把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数的相同的正方形铁片,且没有剩余,那么这个正方形铁片的边长是长方形长和宽的公因数,这个边长最大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以,求出90和24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这个正方形铁片的最大边长。然后根据这个最大边长,看长为90cm的边能剪出几个正方形,宽为42cm的边能剪出这样的几排,用长边剪出的个数乘以宽边上剪出的个数算出总个数。

3.两个连续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80,求这两个数.________ 【答案】 30,32 【解析】【解答】解:480=2×2×2×2×2×3×5,2×3×5=30,2×2×2×2×2=32,这两个数是30和32。 故答案为:30,32。 【分析】把480分解质因数,然后根据质因数的特点确定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试算后确定这两个数即可。 4.的分子减少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A. 减少3 B. 减少6 C. 减少4 D. 增加4【答案】 C 【解析】【解答】解:6-3=3,6÷3=2;8÷2-4=4,分母应该减少4。 故答案为:C。 【分析】用原来的分子减去3求出现在的分子,然后计算分子缩小的倍数,把分母也缩小相同的倍数,然后确定分母应该减少的数即可。 5.把的分子减去20后,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A. 减去20 B. 增加20 C. 减去36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把的分子减去20后,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54-54÷3=36。 故答案为:C。 【分析】把的分子减去20后,分子变成了30-20=10,相当于把分子缩小3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所以要使原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该缩小3倍。 6.下列分数中,最简分数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A、B、D中的分数都不是最简分数,C中的分数是最简分数。 故答案为:C。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或者说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测试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测试题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一个最简分数是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这个最简分数是________或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15=3×5=1×15,所以最简分数是或。 故答案为:;。 【分析】分子和分母的积是15,15=3×5=1×15,则分子和分母的组合有4组,即,,,。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最简分数是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1和15互质,3和5互质,所以结果只能为:,。 2.把一个分数约分,用2约了两次,又用3约了一次,得,原来这个分数是________.(分数,先填分子,后填分母) 【答案】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依次乘3、2、2即可得到原来的分数。 3.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________. 【答案】 2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2 【分析】最简分数是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真分数是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由此确定符合要求的分数并相加即可。 4.食堂有6吨煤,13天烧完,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每天烧________吨煤.

【答案】 【解析】【解答】解:6 13= (吨) 答:每天烧吨煤 5.一个带分数,它的整数部分是最小的质数,分数部分的分母是6,分子是最小的非0自然数,这个带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解:最小质数是2 最小非0自然数是1,所以这个带分数是 6.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分析】最大真分数是分子比分母小于1的分数,最小假分数是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7. (1)已知:A=2×3×5 B=3×5×7 则:[A,B]=________ (2)已知:A=2×2×5 [A,B]=2×2×5×7 则:B=________×5×________ 【答案】(1)210 (2)2;7 【解析】【解答】(1)已知:A=2×3×5 B=3×5×7 则:[A,B]=2×3×5×7=210. (2)已知:A=2×2×5 [A,B]=2×2×5×7 则:B=2×5×7.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优

分数章节 知识概要: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除数 被除数 (除数不为零) 3、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4、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⑴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可以 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 5、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6、约分的意义:(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如: 215 \\346 等。 约分的方法: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最简分数为止。(约分时尽量口算,能看出最大公约数的直接去除) 7、通分的意义: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 数。(尽量口算,遇到有带分数的,只把分数部分通分,整数部分不变,但不能丢掉整数部分) 例题讲解: 例1:①把3千克糖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千克的几分之几是1千克的几分之几每份重多少千克 ②1米的45 与4米的1 5一样长吗 巩固: ①把6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的长是( )米。 ②把10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 ),3份是这些苹果的( ),每份有( ) 个苹果。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分数的意义与性质3《分数的基本性质》基础习题浙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分数的意义与性质3《分数的基本性质》基础习题浙教版1、填空。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 5 12 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母应该()。 (3)把7 8 的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1 4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 (4)把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5倍,分母缩小到原来的1 5 ,这个分数的值就()。 (5)2 7 的分母增加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增加()。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上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自然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加上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数的值就扩大到原来的3倍。() (5)将4 5 变成 16 20 后,分数扩大到了原来的4倍。()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 2、 2 5 、 8 20 、 24 30 、 4 5 4、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4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 3、 1 4 、 16 40 、 36 81 5、把4 5 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4倍,分母应该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变化后的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1、填空。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 5 12 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3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母应该(扩大到原来的3倍)。 (3)把7 8 的分母缩小到原来的 1 4 ,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它的分子应该(缩小到原来的 1 4 )。 (4)把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5倍,分母缩小到原来的1 5 ,这个分数的值就(扩大到原来的25倍)。 (5)2 7 的分母增加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增加(4)。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乘上或除以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上或除以一个相同的自然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加上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扩大到原来的3倍,分数的值就扩大到原来的3倍。(×) (5)将4 5 变成 16 20 后,分数扩大到了原来的4倍。(×)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 2= 5 10 2 5 = 4 10 8 20 = 4 10 24 30 = 8 10 4、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4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 3= 4 6 1 4 = 4 16 16 40 = 4 10 36 81 = 4 9 5、把4 5 的分子扩大到原来的4倍,分母应该怎样变化,才能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变化后的分数是多少? 分母应该扩大到原来的4倍,变化后为16 20 。

(完整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知识点

第四章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产生:在测量、分物或计算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结果时,用分数表示 2、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也叫做整体“1” 3、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形式用m n (m 、n 为自然数,且m ≠0)表示 4、分数单位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 5、分数单位及其个数: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6、两个整数相除,可以用分数表示商,a ÷b= b a ( b ≠0).反过来说,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子→被除数,分母→除数,分数线→除号,分数值→商 7、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另一个数= 另一个数 一个数,即比较量÷标准量=标准量比较量,得到的商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没有单位名称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小于1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的分数,大于或等于1 3、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 4、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分子是分母倍数时,能化成整数;不是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解质因数 1、定义 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2、方法 枝状图式分解法、短除法 3、书写方法 要分解的数写在等号左边,质因数用连乘的形式写在等号右边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1、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性质的应用:可以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可以把一个分数化为指定分母的分数 五、约分 1、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最大公因数 2、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3、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把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两个数,直到商是互质数为止,把所有除数相乘,得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测试题doc

分数的意义测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22分) 1、3÷( )= ( )÷( )= 2、 3、 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它还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4、 一项工程9天完成,平均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 4天完成 ,8天完成 。 5、 运送2吨货物,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 )吨,平均 每次运这批货物的 。 6、 一根绳子全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7段,每段长( ) 米,每段占全长的 ,3段占全长的 。 7、 把一堆皮球看作单位“1”。 黑皮球占 ,白皮球占 ,花皮球占 , + + = 二、判断题。(10分) 1、 的分数单位比 的分数单位大。( ) 2、 把单位“1”分成3份,其中的2份是 。( ) 3、 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分数的分子。( ) 4、 单位“1”和自然数1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 5、 有10克盐,90克水,盐占盐水的 。( ) 三、用分数表示各题的得数。(6分) 75千克=( )吨 47分=( )小时 987克=( )千克 7厘米=( )米 5个月=( )年 103毫升=( )升 四、按规律填空。(5分) 1、 ( ),( ); 2、 ( ),( ); 3、4, 1,( ), 。 4320 7 ()().271274161163个里面有,个里面有9 8 () () ()()() () ()() () () ()( )()()()()() () ()()()()()()()() 5 4 53100 103 2 ,,,,87 654321,,,,155 124936264 1 161,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优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姓名 一、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则这两个分数( )。 A.分数大小相同 B.分数单位相同 C.所含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2、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 A.32 B.3 2米 C.31 D. 31米 3、 小明把5个梨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 )个梨。 A.54 B.45 C.4 1 4、把15米长的铁丝锯成相等的5段共用20分钟,平均锯一段用( )分钟。 A.4 B.5 C.2 D.3 5、( )kg 的31是3 2kg 。 A.2 B.1 C.3 6、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 ),每段占全长的( )。 A.103米 B.103 C.101米 D.10 1 7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个。 A.3 B.4 C.5 D.6 8、 10里面有( )个5 1。 A.10 B.20 C.40 D.50 9、要使x 8是真分数,x 9是假分数,X 应取( )。 A.8 B.9 C.10 D.11 10、如果n m (m 、n 均不为0)是真分数,那么( )。 A.n >m B.m >n C.m ≤n D.无法确定 11、在分数12 47 X 中,X 不等于( )。A.0 B.2 C.3 12、把8 7的分子加上7,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A.7 B.8 C.9 13、与 表示的分数相等的分数是( )。A.43 B.246 C.12 5 14、 385里有( )个8 1。 A.5 B.15 C.29 15、在3、5、7、8中,只有公因数1的有( )对。 A.3 B.4 C.5 D.6 16、数a 是数b 的倍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1 D.ab 17、下列叙述的几组数中,( )的最大公因数是1。 A.两个不同的数 B.两个不同的奇数 C.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D.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研课标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研说。说课标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说教材包括教材的单元编写特点、单元编写体例、全册内容结构、单元内容结构和知识联系;说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说课标: 课程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以及情感态度目标。四个方面密切联系、相互交融。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课标》又把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而我今天说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处于第二学段,下面以第二学段的学段目标为依据,我从以四个方面来对本单元内容进行解读(即:知识技能目标、数学思考目标、问题解决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2.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3.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

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数学思考目标: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通过实例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目标: 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1.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情感态度目标: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数学思考目标: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问题解决目标:能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解决方法。情感态度目标:能参与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倾听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及约分与通分

第1讲 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及约分和通分 知识要点归纳: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除数 被除数 (除数不为零) 3、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4、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⑴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可以 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 5、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6、约分的意义:(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如:215\\346 等。 约分的方法: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 最简分数为止。(约分时尽量口算,能看出最大公约数的直接去除) 7、通分的意义: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 数。(尽量口算,遇到有带分数的,只把分数部分通分,整数部分不变,但不能丢掉整数部分) 例题讲解: 例1:五(2)班有男生31人,有女生29人。男女学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演练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59 ,则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例2: ①把3千克糖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千克的几分之几?是1千克的几分之几?每份重多少千克?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步试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同步试题 姓名:________ 一、填空 1?线上的A点用分数表示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质数,用小数表示是()。 A LC J I L I A At A 1 t 亠 -T~1_11141111? 0 12 2?在下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直线的上面填假分数,直线的下面填带分数。 3.把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缩小6倍,分母扩大7倍后是-,原来这个分数是(); 7 的分母加上6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 2 和是90,将分数约分后是匸,原来这个分数是()。 4 5.先在图中表示出通分的结果,再写出通分的过程。 、选择

比较( )。 三、解答 1.张大爷承包了一片果园,根据下面的对话,请你判断:哪种果树的栽种面积最大? 想一想:果园里还种有其他的果树吗? 1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 3 3 ;-:,从第二根上截去;一;米。余下的部分相 A .第一根长 B .第二根长 2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是( C .长度相等 D .不能确定 3 3.「的分数单位是( J. A . -: , 6 ),加上( B . - , 5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成为最小的质数。 丄 丄 C . ' , 5 D . , 13 4.一个分数如果分子不变,分母加 2 那么可以化简为,这个分数是( 丄 1 A . ;-; B. 丄 2,那么可以化简为「;如果分母不变,分子减 1, )° 2 C . - - D . 2 5.甲、乙、丙、丁四个人以相同的速度从家里出发去学校,结果甲用了 0.35小时,乙 2 9 用了匚小时,丙用了二 小时,丁用了 18分钟。他们三人的家离学校最远的是 ( )° A .甲 B .乙 C . 丙 D .丁 )° C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点培优

培优: 1、41﹤3﹤52; 83﹤5﹤9 4。 2、比较每组数的大小: 33332333和77776777 43254313和53115299 19995和15994 3、一个最简分数的分子加上一个数,这个分数就等于32;如果它的分子减去同一个数,这个数就等于 12 5。求原来的最简分数是多少? 分数补充(一): 1、大于21且分母是10的所有真分数有( );分数单位是101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最小带分数是( );写出只相差1个分数单位的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各1个。 2、一批货运走了7 4,表示把这批货看作( ),平均分( )份,运走( )份,剩( )份。 3、把5吨苹果平均分装到3辆卡车上,每辆车装了) () (,是) () (吨。( )

4、5) (=108=30) (=) (16=( )<小数>; 0.25= ) () (=3÷( )=8) (=( )÷16 5、24 18分母减少8,使分数不变,分子应( )。 6、在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400平方米=( )公顷 15秒=( )分 20时=( )天 200毫升=( )升 150厘米=( )米 18个月=( )年 7、用分数表示下列各题的值。(能约分要约分,能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4÷16 35÷15 60÷75 15÷25 64÷16 8、哪些数可以用数轴上的同一个点表示,在数轴上标一标。 64 23 108 1015 54 411 0 1 2

9、先通分,再比较大小。 65和1514 107和52 32和43 1811和2419 10、下面是一条长4米的铁丝,请表示出这根铁丝43有多长, 21米有多长。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识点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讲义二) 一、分数的意义 1、我们可以把1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将一个物体或是 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T ? 2、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其中 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它的分数单位。如:-的分数单位是丄;-表示把单位“ T 7 7 平均分成7份,取其中的3份。 注意:一定要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如果只取1份,也就是它的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例如:把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是多少米? ①用除法列式为:3宁4=3(米);这是求每份是多少,应该用总长宁份数,求出每一份的 4 长度(也就是“ 3米的丄”)。 4 ②如果用分数的意义来讲,可以说成:把1米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丄米,3个丄米就是 4 4 3 3 -米,也就是说“ 1米的3”。 4 4 3 3 1 因此,我们可以把3米说成是1米的3,也可以说成是3米的-。 4 4 4 观察3十4= 3,可以知道分数可以表示两数相除的结果,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分数 4 的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分数的分数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被除数宁除数=被除数(除数工0),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分数与除法的关除数 a 系可以表示为:a宁b = (b工0) b 注意:如果说兔有2只,鸡有5只,那兔的只数就是鸡的2,它表示以鸡的只数作为标准, 5 把鸡的只数看作单位“ 1”,兔的只数相当于鸡的5份中的2份。列成式子是2宁5=2。 5 重点: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是把乙数看作单位“ 1”,用甲数宁乙数得出的。记住:是谁的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 T,作除数或分母。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经典测试题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经典测试题 一、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食堂有6吨煤,13天烧完,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每天烧________吨煤. 【答案】 【解析】【解答】解:6 13= (吨) 答:每天烧吨煤 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________,最小假分数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答】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最小假分数是 【分析】最大真分数是分子比分母小于1的分数,最小假分数是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3.两个连续偶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80,求这两个数.________ 【答案】 30,32 【解析】【解答】解:480=2×2×2×2×2×3×5,2×3×5=30,2×2×2×2×2=32,这两个数是30和32。 故答案为:30,32。 【分析】把480分解质因数,然后根据质因数的特点确定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和独有的质因数,试算后确定这两个数即可。 4.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按照每排4人、5人或8人都正好排完.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至少有()人. A. 20 B. 40 C. 80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4、5、8的最小公倍数是40,所以参加团体操表演的学生至少有40人。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学生按照每排4人、5人或8人都正好排完,说明学生的人数是4、5、8的公倍数,题中问的是至少有多少人参加表演,也就是求这3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5.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

A. B. C.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3+2=5(块),8-5=3(块),3÷8=。 故答案为:B。 【分析】妈妈吃的块数+小明吃的块数=两人共吃的块数,总块数-两人共吃的块数=剩下的块数。求一个数是总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6.生产一个零件,甲要时,乙要时,( )做得快。 A. 甲 B. 乙 C. 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解答】因为=,<,所以甲做得快.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生产同一个零件,用的时间越短,工作效率越高,据此比较两人的工作时间即可. 7.下面四幅图,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C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A、B、D项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 。 故答案为:C。 【分析】指的是把一个总量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2份的量。 8.下列各数中,不小于的是()。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培优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辅导资料(4)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姓名 一、 脑筋转转转,答案全发现。 1、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同,则这两个分数( )。 A.分数大小相同 B.分数单位相同 C.所含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 2、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 A.32 B.3 2米 C.31 D. 31米 3、 小明把5个梨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 )个梨。 A.54 B.45 C.4 1 4、把15米长的铁丝锯成相等的5段共用20分钟,平均锯一段用( )分钟。 A.4 B.5 C.2 D.3 5、( )kg 的31是3 2kg 。 A.2 B.1 C.3 6、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 ),每段占全长的( )。 A.103米 B.103 C.101米 D.10 1 7分母是5的真分数有( )个。 A.3 B.4 C.5 D.6 8、 10里面有( )个5 1。 A.10 B.20 C.40 D.50 9、要使x 8是真分数,x 9是假分数,X 应取( )。 A.8 B.9 C.10 D.11 10、如果n m (m 、n 均不为0)是真分数,那么( )。 A.n >m B.m >n C.m ≤n D.无法确定 11、在分数12 47 X 中,X 不等于( )。A.0 B.2 C.3 12、把8 7的分子加上7,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A.7 B.8 C.9 13、与 表示的分数相等的分数是( )。A.4 3 B.246 C.125 14、 385里有( )个8 1。 A.5 B.15 C.29 15、在3、5、7、8中,只有公因数1的有( )对。 A.3 B.4 C.5 D.6 16、数a 是数b 的倍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b C.1 D.ab 17、下列叙述的几组数中,( )的最大公因数是1。 A.两个不同的数 B.两个不同的奇数 C.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 D.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 18、最大公因数是1的一组数是( )。 A.7和14 B.12和20 C.15和35 D.13和5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

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题 一、填空: ⒈ 85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它的分数单位是(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是最小的自然数。加上( )这样的分数单位它是最小的质数。 ⒉ 把4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根电线的( )。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这根电线的( )。其中2份长( )米。 ⒊ 一个苹果重8 5千克。它表示的意思是( )。 ⒋ ( )=( )++++=812 3168383 ( )( ) =( )=?+712474 ( )( ) =( ) =2030183018 -÷ ( )==( )36 5420÷ ⒌ 在127 1510 94 65 , , , 中,与32 相等的分数是( )。 ⒍ 一个数由6个一,9个101 组成,这个数写成分数是( )。 ⒎ 以最小的合数为分母的最小分数是( )。 ⒏ 以13做分子的最大真分数是( ),最小假分数是( )。 ⒐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 )( ) ( )( ) ( )( ) ( )( ) ⒑ 在○里填上“>”、“<”或“=”。 115 ○118 87 ○97 2○36 65○56 ⒒ 43米表示1米的( )( ) ,又表示把3米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 ⒓ 1千克的52和2千克的( )( ) 相等。 ⒔ 把2吨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总数的( )( ) ,是( )吨。 ⒕ 写出分子是2的假分数。(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⒈ 要使 8a 是假分数,9 a 是真分数,a 应是( )。 ① 10 ② 9 ③ 8 ⒉ 8 3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① 加上6 ② 乘以6 ③ 乘以3 ⒊ 把3米长的绳子对折3次,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① 83 ② 81 ③ 6 1 ⒋ 4 32418和这两个分数比较( )。 ① 意义相同 ② 分数单位相同 ③ 大小相同 ⒌ 下列分数比2 1小的是( )。 ① 135 ② 158 ③ 21 11 ⒍ 小红6分钟写了54个毛笔字,平均每分钟写毛笔字总数的( ),5分钟写毛笔总数的( )。 ① 61 ② 51 ③ 65 ④ 54 6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⒈ 真分数都大于1,假分数都小于1。 ( ) ⒉ 分母是7的假分数有无数个,分子是7的假分数也有无数个。 ( ) ⒊ 8 53的分数单位是85。 ( ) ⒋ 真分数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小。 ( ) ⒌ 因为15 953 ,所以这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也相同。 ( ) ⒍ 一个分数如果分子不变,分母增加1,则这个分数变小。 ( ) ⒎ 12431变成,因为分子和分母都同时乘以4,所以3 1124是的4倍。 ( ) ⒏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 ) ⒐ 一节课的时间是3 2小时。表示把一节课平均分成3份,占其中的2份。 ( ) ⒑ 12分=51时 ( ) 4米的51和1米的5 4一样长。 ( ) 四、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 ⒈ 画3厘米的51,和1厘米的5 3。 ⒉ 小红有8块糖,小明的糖是小红的4 5。 (小红的糖用“○”表示,小明的糖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