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欧神话中的生死意境——北欧神话中诗性·神性·人性的历史-文本解读
从电影《雷神》看北欧神话中的生命观

欧 神 话 中 的 不 断 重 现 的 生 死 主 题 反 映 了古 老 的 北 欧 人 对 自
然现象 、 宇宙 和人类 本身的想象 、 思 考 与 解 释 。 因 此 本 文 从 《 雷神》 中的生死 、 复 活 等 一 系 列 的 电影 情 节 来 切 入 北 欧 神 话 中所 反 映 的 生 死 主 题 ,揭 示 早 期 北 欧 人 对 于 生 命 的 体 验 、 感 悟 及 在 此 过 程 中形 成 的独 特 的生 死 观 念 。
热 映 证实 了北 欧神 话 生 生 不 息 的魅 力 。作 为 欧 洲 文 化 或 者 西
方 文 化 不 可 或 缺 的一 部 分 。 北 欧 神 话 虽 不 如 希 腊 神 话 和 圣 经
御 者全 部 剿 灭 , 但 却破 坏 了托 尔 的 国王 加 冕 仪 式 。愤 怒 之 下 ,
托尔带领 自己的弟弟洛基和朋友“ 四大勇士” 穿梭 到寒 冰世 界
2 0 1 5年 5月
湖 北 经 济 学 院学 报 ( 人文社会科学版 )
o u m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c o n o mi c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M S c i e n c e s
Ma y . 2 0 1 5 Vo 1 . 1 2 No . 5
中西方神话的差异解读中西方神话的差异解读

中西方神话的差异解读摘要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和交通工具的便捷,全球文化正飞速发展并不断交流碰撞。
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出现了一些西方的文化习惯,于是很多人对于西方文化出现了两个方面的极端。
一是“全盘否定”,认为本国文化一切都好,西方文化全是糟粕,不肯接收;二是“完全西方化”,即认为西方文化是先进的,而中国传统文化是迂腐落后的,于是完全摒弃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本文旨在通过在神话背景下的中外文化对比分析,使得读者对于中西方文化有更深一层的了解,从而让否定外来文化的人能够逐步接受,让全盘接受的人能够有选择的接受传统文化。
【关键词】神话;中外文化;差异解读Interpret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Chinese and Western myths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the convenience of transportation, global culture is developing rapidly and communicating and colliding constantl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western cultural habits around us, so many people have two extremes about western culture. One is "total negation", believing that everything in our culture is good, and all western culture is dross and unwilling to accept; the other is "complete Westernization", which means that western culture is advanced, whi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pedantic and backward, so we completely aband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ccept western cultur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readers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myth, so that people who deny foreign culture can gradually accept, so that people who fully accept can selectively accept traditional culture.[Key words] myth;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 interpretation of differences目录一、中西方神话的核心内容 (5)(一)神的诞生 (5)1.创世说 (5)2.飞升说 (5)(二)神的陨落 (6)(三)神的谱系 (7)二、中西方神话主体折射的神性和人性 (8)(一)中国神话的精神内核 (8)(二)北欧神话的精神内核 (9)三、中西方神话中的正邪角逐 (9)(一)黄帝战蚩尤 (9)(二)诡计之神——洛基 (10)四、结语 (11)引言神话是早期的原始人类想像并创造出来的一系列故事。
北欧神话故事

北欧神话故事㈠北欧神话的人物和大体故事亚瑟王是存在于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迄今为止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证明他真的存在过。
1、奥丁在世界规模初具的时候,神的祖先开始考虑创造一种生物,得以居住在富饶肥沃的大地上。
三位神祇经常带着这个问题在天地之间行走,察看他们创造天地的业绩。
有一天,当奥丁、威利和维在海滩上散步的时候,海浪冲来了两截木头,一截是梣树,一截是榆树。
众神把它们拣起来后,觉得恰好可以作为创造人的材料,便开始用刀把它们分别雕刻成两个人形。
由于众神精心雕刻,那段梣木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男人形状,而榆木则是一个女人的样子。
树木成形后,三位神祇就为他们注入生命。
奥丁首先把人形握在手中,赐给了他们生命与呼吸;威利接着赐给了他们灵魂与智慧;最后,维赐给了他们体温和五官的感觉。
人类诞生了。
根据他们的由来,神的祖先把男人命名为阿斯克(意为梣树),女人命名为爱波拉(意为榆树)。
众神让这对人类的始祖居住在四周由大海环绕的大地上,让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
从阿斯克和爱波拉开始,人类就在大地上一代一代地繁衍开来,一直传续到了。
2、索尔奥丁成为仙宫之王,与盖亚(化名乔德)相遇,让她为自己生了一个儿子,这就是索尔。
他被奥丁带回家交给正妻弗丽嘉抚养,在未来成为北欧最杰出的神。
距今1000年前,宙斯和奥丁召开的第一届地球众神理事会,试图阻止天神组Celestials降临地球,但他们不是对手,被迫遵循宇宙天神的命令,不再干预人类的生活,让他们自由进化,好让宇宙天神在未来观察和判断地球人的存在意义。
在现代,索尔由于傲慢自大而被奥丁打落凡间,成为纽约一个跛足医生唐纳德·布雷克(Donald Blake),失去了为神的记忆。
在他去挪威休假时,奥丁暗中指引他找到了伪装成木杖的Mjolnir锤,从此他可以变化成神。
3、尼约德按照《欺骗古鲁菲》(Gylfaginning)的记载,尼奥尔德是海神,住在“船城”诺欧通,管辖海上的风、水和火。
北欧神话概述

北欧神话概述北欧神话是古代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神话体系,涵盖了古挪威、丹麦、瑞典和冰岛的文化与信仰。
与古希腊神话的丰富多彩和神秘气息不同,北欧神话以其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深刻的宿命论思想闻名。
这些神话不仅塑造了北欧的文化,还深刻影响了现代文学、艺术和流行文化。
神话的起源与结构北欧神话的核心来自于《埃达》这两部重要文献:《诗体埃达》和《散文埃达》。
这两部书籍详细记录了北欧神话的众神、英雄及世界观。
北欧神话中的神祇和传说通常与自然力量、宿命和宇宙的终结有关,表现了北欧人对宇宙的理解和对自然的尊重。
北欧宇宙观中,宇宙被认为是由九个世界组成,这些世界通过宇宙之树——世界树“尤克特拉希尔”相互连接。
世界树是一棵巨大的常青树,它的根系深深扎根于多个世界,包括阿斯加德(神之世界)、米德加德(人类世界)和尼福尔海姆(冰霜巨人之世界)。
主要神祇与神话奥丁奥丁是北欧神话中的至高神,被称为“万神之父”。
他是智慧、战斗和死亡的神,拥有广泛的知识和神秘的能力。
奥丁为了获得智慧而自愿牺牲自己的眼睛,他也是死者的引导者和勇士的保护者。
他的主要住所是阿斯加德,从那里他统治着神界和人间。
索尔索尔是雷神,以强大的力量和勇气著称。
他的武器是雷神之锤“妙尔尼尔”,这把锤子可以摧毁山脉,击败巨人。
索尔是保护人类和神界免受冰霜巨人和其他邪恶力量侵害的主要力量。
弗蕾雅弗蕾雅是爱与美的女神,同时也是战争与死亡的女神。
她以美丽和智慧著称,并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弗蕾雅骑着一辆由猫拉的战车,常常参与战斗并从中选择英勇的战士带到她的殿堂——费尔赫姆。
洛基洛基是北欧神话中的混乱神,他既是神祇的朋友,又是他们的敌人。
洛基以其狡黠和变幻莫测的个性著称,他常常制造麻烦和混乱,但有时也会帮助神祇。
他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世界的毁灭——诸神的黄昏。
海尔海尔是冥界的女神,她掌管着死者的灵魂。
海尔的宫殿位于死者的世界,接纳那些在战斗中没有光荣死亡的人。
她是一个半腐烂、半正常的形象,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的边界。
北欧神话诗歌

北欧神话诗歌主要反映了古代北欧人对世界起源、自然现
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解释。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北欧神话诗歌:
1. 《埃达》
埃达是北欧最早的文学作品,主要讲述了关于维京人(Viking)的冒险故事和神话传说。
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姆
雷特》和《贝奥武夫》。
2. 《萨迦》
萨迦是北欧中世纪文学的一种体裁,主要描述历史事件、
家族传奇和英雄事迹。
其中最著名的是《尼伯龙根之歌》和《沃尔松格传说》。
3. 《神话诗》
神话诗是北欧神话诗歌的一种,主要讲述了关于诸神、巨
人和英雄的故事。
其中最著名的是《雷神托尔的神话诗》和《洛基的神话诗》。
这些诗歌作品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来源,如瑞典著名诗人古斯塔夫·阿道尔夫的歌德式叙事诗《奥西里斯之死》,就是受到了北欧神话的启发和影响。
同时,北欧神话诗歌中的一些故事和形象也被后世广泛地传承
和发扬,如雷神托尔、奥丁等神祇形象,在现代文化中依然
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北欧神话》读后感

《北欧神话》读后感《北欧神话》读后感《北欧神话》读后感1诺基亚、爱立信、宜家,是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如雷贯耳的知名企业。
安徒生、诺贝尔、是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从小听到大的历史名人。
《指环王》《霍比特人》《雷神》,是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喜爱的电影。
所有这些企业、名人、电影都源自一个地方:北欧。
尽管北欧对我这样的普通中国人而言,是一个稍显陌生的地理名词。
这片土地的影响却早已遍布我们的生活角落。
一旦注意到这一点,就很难忍住不问一句:为什么?——为什么这篇狭小的土地上能生长出如此之多的璀璨事物?这是我打开《北欧神话》前就开始好奇的问题。
放下《北欧神话》,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接近完美解决。
我把所有的感受都总结为一句话:如果你能理解神,也就能理解人。
只有理解了人,才可以在名为“社会”的这个组织中好好生活。
理解神,是理解人最简单最直接的有效办法。
1、北欧通常意义上的北欧指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和冰岛五个国家及其附属领土。
他们主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山地纵横、岛屿成群、冰川覆盖、火山喷发、湖海遍布是这里的特征,漫长寒冷的冬日和湿润温暖的夏日并存。
影视作品中著名的维京人就是这片土地的先人。
维京人信奉的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北欧神话。
从八世纪到十一世纪,维京人遍及欧洲大陆的持续扩张,把北欧神话带到了全世界。
随后,因为维京人逐渐式微,北欧神话受到基督教的侵蚀,同时也被欧洲各国禁止传播,仅有吟游诗人传颂。
最终,北欧神话在冰岛得以保存,并流传到今天。
2、茅盾很少有人注意到,茅盾先生一生用过98个笔名。
《北欧神话》最初发表时的署名即是其中之一:方璧。
1927年,茅盾先生过起了隐居避难的生活,在写小说之余开始做神话研究。
他在晚年写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从前治中国文学,就曾穷本溯源一番过来,现在既把线装书束之高阁了,转而借鉴于欧洲,自当从希腊、罗马开始,横贯19世纪,直到‘世纪末’。
……因而也给我一个机会对19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作一番系统的研究。
论北欧神话中的生死意境_仇春燕

摘要神话往往是对于远古的回顾和本真人性的探索,是人对其生存价值及内心恐惧的天然表达。
北欧神话以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向人们展示了别具一格的宇宙体系及其耐人寻味的生死意境。
在这一神话宇宙中,神禀赋了极具深意的生存理念。
毁灭和再生,有限与无限,重构着北欧人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的视角。
北欧游吟诗人(Skald or Scald)的杰作不仅内蕴着如其他神话低吟浅唱般的诗性、彰显着奇幻深妙的神性,更蕴含着人性的光芒。
解读北欧神话,体会到的是一份深刻和极致的美感。
本文以神话中所提取的生死意境为核心。
从神话中的宇宙体系,即神话时间和神话空间入手,挖掘其内蕴的生死意境。
尔后,由相对具象的宇宙体系,转入对神主要是主神奥丁生命理念的集中探讨,试图以此来窥探神话中所折射的,早期北欧人的生命理念。
最后由神及人,讨论神话中的生死意境,所带给早期北欧人的,对于有限和无限的终极思考,即他们的宇宙观。
全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立意。
正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北欧神话中生死观的宇宙体系;第二部分论述北欧神话里的生死意境。
以奥丁神为例,着重分析北欧的神及早期诺曼人的独特生命理念;第三部分从北欧神话透视古代北欧人的生死观,勾勒神话与现实关于生存感悟的思考与实践。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概述本文结论性语句。
关键词:生死意境;奥丁;北欧神话AbstractMyth always be the retrospect of remote antiquity. And it always be a probe into real humanity too. It could naturally express the living value and inner dread of human. Myths of Norse revealed a unique style of Nordic cosmology, especially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In this cosmos the Gods contained profound wits of existent. Destroy and Rebirth, Finity and Infinity, which restructuring the visual angle of the world for Nordic. So, if approach to the historical texts, we will realized a profound and perfect aesthetic feeling in them. In a word, the Scald’s masterpieces implicate poetry,divinity and humanity.The thesis’s core i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Beginning with the astro-time and astrospace then talk about the Gods. It centralized discussed the life wits of Odin, and his consider about Finity and Infinity.Finally, analyse the Nordic follow the Gods that who worshiped.The thesis contains three sections: Preface, Principal part of my paper, and Conclusion.Preface:brief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of this domain and the conception of this thesis.Principal part:Part Ⅰ: Introduced unique style of cosmology of the Myths of Norse.Part Ⅱ: Dissertate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of the Myths of Norse. The thesis take Odin as a example, emphasize analyse the life concepts of Nordic God and man.Part Ⅲ: Clairvoyance the concept of Nordic life and death form the Myths of Norse.Conclusion: A summary and transcendency.Key word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Odin; Myths of Norse.目 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I)引言 (1)一、北欧神话生死观的宇宙体系 (4)(一) 北欧神话里的生死循环 (4)(二)北欧神话里的生死空间 (6)二、北欧神话里的生死意境 (9)(一)北欧神话的几位主神 (9)(二)三个与生死意境密切相关的文本 (10)(三)以奥丁为个案透视北欧古代的生命理念 (12)三、从北欧神话看古代北欧人的生死观 (18)(一)古代北欧人的早期历史与生存环境 (18)(二)以“荣誉” 为最高追求的人生态度 (20)(三)超越死亡的生死宇宙观 (22)结 语 (24)参考文献 (25)附 录 (27)后 记 (29)引言“神话”是早期诺曼人的抽象历史画卷,她带着冰川的坚韧与冷峻,带着海峡的神秘与富庶,铺就着早期诺曼人的历史。
西欧人文主义观念中的神性与人性

西欧人文主义观念中的神性与人性作者:郑英欣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35期摘要:直接渊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的人文主义深受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经过人文主义在历史长河中的沉淀以及人们对价值观、文化、艺术等方面理解层次的变化,人文主义最终实现了由敬神到重人的飞跃。
Abstract: Humanism which direct origin can date back to Roman times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Christian theology. After subsiding in the history and the changes of peoples' understanding level for values, culture and art etc. Humanism finally achieved the leap from worshiping god to respecting people.关键词:人文主义;文艺复兴;神性;人性Key words: humanism;renaissance;divinity;humanity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325-020引言人文主义是主体自我意识的最早萌芽,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信仰体系,成为人性世界的第一缕阳光。
人文主义不仅奠定了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基础,而且还以其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湛的文化积淀,不断召唤迈着现代主义步伐的人们,返回古典的境界,返回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和谐世界。
为浮躁社会中久涸的灵魂提供了崇高精神寄托。
人文主义历史悠久,其根源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
由教育、人性、人文学逐渐系统化而演变而来的人文主义曾在历史上风靡一时。
1人文主义的起源和特征及其神性在宗教中的体现人文主义于公元前150年产生于罗马,15世纪时,l’umanista一词指研究或讲授人文学科的学者,拉丁语译为humanista.19世纪初德国人尼特哈默尔(Mythmaker)提出humanismus,而后在国际上被广泛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附一、北欧神话中主神奥丁的形象:二、奥丁在法尔哈拉宫宴请英灵的场景:论北欧神话中的生死意境——北欧神话中诗性·神性·人性的历史-文本解读作者:仇春燕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1.宋晓梅.SONG Xiao-mei略论北欧地区的神话[期刊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9(3)2.朱鹏北欧神话的起源及它的现代的影响[学位论文]20103.刘双.LIU Shuang生存与神话——北欧神话体系形成发展分析[期刊论文]-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0)4.于晓蕾风靡全球的北欧神话——瑞典伊莱克斯[期刊论文]-家电科技2009,268(4)5.姜明文探寻北欧神话的“维金精神”意蕴[学位论文]20056.牛东霞8-11世纪诺曼人的战争和贸易——以出土的维京时代银币为例[学位论文]20097.黄曦奇幻文学《魔兽正史》的原型批评[期刊论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7)引用本文格式:仇春燕论北欧神话中的生死意境——北欧神话中诗性·神性·人性的历史-文本解读[学位论文]硕士2007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清朝讼师研究姓名:修云福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专门史指导教师:余和祥;王延武20050524摘 要 清朝讼师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却处于被主流社会在政治和道德上双重拒绝的境地。
清朝社会对讼师的非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大清律例》明文规定、设立官代书,从政治层面对讼师作出禁止性规定;地方长官、涉讼当事人以及一般文人对讼师则从道德层面进行价值批判。
对讼师的非难主要原因在于政治体制、司法体制与讼师的不兼容性和传统伦理观对讼师的排斥。
但讼师在清朝社会仍然以其顽强的品质不绝于世,清朝社会的“健讼之风”便表明了其存在空间。
讼师之所以禁而不止,与清朝社会经济关系的变迁、封建宗族束缚的减弱及个人意识的萌芽等有极大关系,更由于讼师本身的特质满足了民间讼事的需要,使得讼师不仅没有跟清王朝一起崩溃,还延续到了近代社会。
本文除了拟从历史学方面探讨讼师存在的空间及其原因之外,还试图对讼师作出社会学角度的解析——主要运用西方功能主义理论探讨讼师运行的隐机制。
笔者认为:讼师除了在诉讼过程中发挥着封建法学意义上的功能之外,还存在着一种不为人所注意的隐功能,即不仅参与了清朝司法体系的运作,维护了封建司法秩序,也维护了封建社会经济等级秩序、政治权力分配秩序,而且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维护和巩固发挥了重要的隐功能。
综上分析,讼师在一定意义上延缓了清朝司法体系崩溃的步伐,发挥着清朝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当然由于清朝封建集权的高度发达,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需要,讼师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时代日趋僵化、腐朽的司法制度,其自身也不可能自发的走入现代诉讼体系。
本文在结合社会学分析方法对清朝讼师作出一定的研究之后,在结语部分对本文做了一个概括。
最后,作者认为,从讼师作为一种司法介入途径推而广之,表明一个社会司法体系总是需要一种或者几种介入途径,这种介入途径的合法化、合理化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清朝 讼师 社会地位 隐机制 AbstractAs one social being, Legal pettifogger were refused by politics and morals of Qing Dynasty, and these reflects on two following aspects mainly: DAQINGLVLIi and setting up the especial officer on political aspect; local authority, Lawsuit party and general scholar on moral aspect. Blaming legal pettifogger mainly lies in political system, judicature mechanism, and traditional ethics. But the legal pettifogger still existed without cease in generation with its dogged quality in the society in Qing Dynasty, " strong in wind that bring a case to court " indicate their store in the society.The reason which Legal pettifogger exist in the society in spit of forbidding have great relations with social economic changes, feudal subside and personal rudiment of consciousness that clan fetter of relation, etc. in Qing Dynasty, because the legal pettifogger's own specialty has met demands of folk lawsuit even more, and made the legal pettifogger not merely collapse with Qing Dynasty, had not still extended to the modern society.This article don’t only probe into the space that legal pettifogger exist and his outside the reason from history respect , still attempt to make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ology angle to the legal pettifogger and using the western functionalism theory to probe into the latent mechanism that a legal pettifogger operated mainly. I think except legal pettifogger ware giving play to the function in the feudal law science meaning in the course of lawsuit, also they existed one latent function, participating in Qing Dynasty judicial operation of system, maintaining the feudal judicial orders, safeguarding the order of economic grade of the feudal society and political rights to distribute the order too, and the maintenance and consolidating the important latent fun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thics.Legal pettifogger delayed Qing Dynasty judicial system paces to collapse, and gave play to the role of relief valve of the society of Qing Dynasty. Certainly, because feudal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of Qing Dynasty was highly developed, such systems as social economy , politics , culture ,etc. couldn't already meet the needs of growing economy , the legal pettifogger couldn't change the more rigid , more moribund judicial system of this era fundamentally either, and it couldn’t enter into the modern lawsuit system spontaneously either.This text was combining the sociology analytical method to make certain research on the legal pettifogger of Qing Dynasty. Finally, I think, getting involved in the way from the legal pettifogger in the same way as a kind of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have indicated a social judicial system always needs one or several kinds of ways of getting involved, this kind which getting involved in legal way, have certain impetuses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ationalization.Key words:Qing Dynasty Legal pettifogger Social status Latent mechanism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