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应用计算方法作业与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计算方法作业与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应用计算方法作业与答案

一、第一次作业

(一)2-6计算下列向量的1-范数、∞-范数、2-范数。

(1)x=(12,-4,-6,2)T

>> A=[12,-4,-6,2] A =

12 -4 -6 2 >> norm(A,1) ans = ^

24

>> norm(A,inf) ans = 12

>> norm(A,2) ans =

(2) x=(1,3,-4)T

>> A=[1,3,-4] A =

1 3 -4 >> norm(A,1) ans = 8

>> norm(A,inf) ans = …

4

>> norm(A,2) ans =

(二)2-9 计算下列矩阵的行范数、列范数、谱范数、F 范数。

(1)???

?

? ??--=11211

1113A >> A=[3,-1,1;1,1,1;2,1,-1]

A = ~

3 -1 1 1 1 1

2 1 -1 >> norm(A,1) ans = 6

>> norm(A,inf) ans = …

5

>> norm(A,2) ans =

>> norm(A,'fro') ans = (2)R a a a A ∈?

??

?

??-=,00 .

>> A=[0,1;-1,0] A =

0 1 -1 0 >> norm(A,1) ans = 1

>> norm(A,inf) [

ans = 1

>> norm(A,2) ans = 1

>> norm(A,'fro') ans =

>

二、第二次作业

用牛顿迭代法求方程0133=--x x 在20=x 附近的根。要求:给成程序和运行结

果.

1、牛顿法的基本原理

在求解非线性方程0)(=x f 时,它的困难在于)(x f 是非线性函数,为克服这一困难,考虑它的线性展开。设当前点为k x ,在k x 处的Taylor 展开式为

))(()()('

k k k x x x f x f x f -+≈ )1.2(

令0)(=x f ,解其方程得到

),1,0(,)

()

('1 =-

=+k x f x f x x k k k k )2.2(

)2.2(式为牛顿迭代公式,用牛顿迭代公式求方程0)(=x f 根的方法称为牛顿迭代法。此即

牛顿迭代法的设计原理。

2、matlab 程序代码

function root=NewtonRoot(f,a,b,eps) if (nargin==3) eps=; end

f1=subs(sym(f),findsym(sym(f)),a); f2=subs(sym(f),findsym(sym(f)),b); if (f1==0) root=a; end

if (f2==0) roor=b; end

if (f1*f2>0)

disp('两端点函数值乘积大于0!') return ; else

tol=1;

fun=diff(sym(f));

fa=subs(sym(f),findsym(sym(f)),a); fb=subs(sym(f),findsym(sym(f)),b);

dfa=subs(sym(fun),findsym(sym(fun)),a); dfb=subs(sym(fun),findsym(sym(fun)),b); if (dfa>dfb)

root=a-fa/dfa; else

root=b-fb/dfb; end

while(tol>eps)

r1=root;

fx=subs(sym(f),findsym(sym(f)),r1);

dfx=subs(sym(fun),findsym(sym(fun)),r1);

root=r1-fx/dfx;

tol=abs(root-r1);

end

end

3、运行结果截图

结论:通过计算可以看出0

1

3

3=

-

-x

x在2

=

x附近的根为.

三、第三次作业

编写高斯顺序消元法求解下面方程组的程序并计算结果。

?

?

?

?

?

=

+

-

-

=

-

+

-

=

-

-

2.3

5

2

5.8

2

10

2.6

10

3

2

1

3

2

1

3

2

1

x

x

x

x

x

x

x

x

x

)1.3(

1、高斯顺序消元法的设计原理

高斯顺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线性方程组

?

?

?

?

?

?

?

=

+

+

+

=

+

+

+

=

+

+

+

n

n

nn

n

n

n

n

n

n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2

2

1

1

2

2

2

22

1

21

1

1

2

12

1

11

)2.3(

通过消元,逐步转化为等价的上(或下)三角形方程组,然后用回代法求解。

2、matlab程序代码

function [x,XA]=GaussXQByOrder(A,b)

%高斯顺序消元法

N = size(A);

n = N(1);

for i=1:(n-1)

for j=(i+1):n

if(A(i,i)==0)

disp('对角元素为0!'); %防止对角元素为0

return;

end

l = A(j,i);

m = A(i,i);

A(j,1:n)=A(j,1:n)-l*A(i,1:n)/m; %消元方程

b(j)=b(j)-l*b(i)/m;

end

end

x=SolveUpTriangle(A,b); %通用的求上三角系数矩阵线性方程组的函数XA = A; %消元后的系数矩阵

function x=SolveUpTriangle(A,b)

N=size(A);

n=N(1);

for i=n:-1:1

if(i

s=A(i,(i+1):n)*x((i+1):n,1);

else

s=0;

end

x(i,1)=(b(i)-s)/A(i,i);

end

3、运行结果截图

结论:高斯顺序消元法求解出)1.3(的结果为2200

.1

,

1800

.1

,

8600

.0

3

2

1

=

=

=x

x

x。

四、第四次作业

编写Jacobi迭代法和Seidel迭代法求解方程组的程序,并计算出结果。

?

?

?

?

?

=

+

-

-

=

-

+

-

=

-

-

2.3

5

2

5.8

2

10

2.6

10

3

2

1

3

2

1

3

2

1

x

x

x

x

x

x

x

x

x

)1.4(精度要求:3

)

(

)1

(10-

+<

-k

k x

x

(一)用Jacobi求解题设方程组

1、Jacobi迭代原理

设有一个n元线性方程组

??

????

?=+++=+++=+++n

n nn n n n n n n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b x a x a x a 22112

222212********* )2.4( 它的矩阵形式为B AX =,如果n n ij a A ?=)(非奇异,且n i a ii ,2,1,0=≠。由上式方程组可以得到

),,2,1(),(11

1

n i x a b a x n

j j j ij i ii i =-=∑≠= )3.4(

而其相应的迭代公式

),,2,1(),(11

1

)(n i x a b a x n j j k j ij i ii i =-=∑≠= )4.4(

此迭代公式即为Jacobi 迭代。

2、Jacobi 迭代法matlab 程序代码

function [x,n]=jacobi(A,b,x0,eps,varargin)

% 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迭代法其中 % A 为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 b 为方程组的右端项

% eps 为精度要求,默认值为1e-5 % varargin 为最大迭代次数,值100 % x 为方程组的解 % n 为迭代次数 if nargin==3 eps=; M=200;

elseif nargin<3 error return

elseif nargin==5 M=varargin{1}; end

D=diag(diag(A)); L=-tril(A,-1); U=-triu(A,1); B=D\(L+U); f=D\b; x=B*x0+f; n=1;

while norm(x-x0)>=eps x0=x; x=B*x0+f;

n=n+1;

if(n>=M)

disp('Warning:迭代次数太多,可能不收敛!');

return;

end

end

3、运行结果截图

结论:)1.4(式方程组的解为2200

.1

,

1800

.1

,

8600

.0

3

2

1

=

=

=x

x

x,需要迭代12步。(二)用Seidel求解题设方程组

1、Seidel迭代原理

在Jacobi迭代计算过程中可看出,Jacobi方法计算)1

(+

k

i

x时,并未用到已算出的

)1

(

1

)1

(

2

)1

(

1

,

,+

-

+

+k

i

k

k x

x

x ,这时想到,如果Jacobi迭代收敛,)1

,

,1

()1

(-

=

+i

j

x k

j

)1

,

,1

()(-

=i

j

x k

j

更接近方程组的解,若能在迭代过程中尽快用新的信息)1

(+

k

j

x去替换)

(k

j

x,则可望收敛更快。由此,可将Jacobi迭代公式改写为

,2,1,0

,

,

,2,1

),

(

1

1

)

(

1

1

)1

(

)1

(=

=

-

-

=∑

+

=

-

=

+

+k

n

i

x

a

x

a

b

a

x

n

i

j

k

j

ij

i

j

k

j

ij

i

ii

k

i

)5.4(

此式即为Seidel迭代法。

2、Seidel迭代法matlab程序代码

function[x,n]=gauseidel(A,b,x0,eps,M)

if nargin==3

eps=;

M=200;

elseif nargin==4 M=200;

elseif nargin<3 error return ; end

D=diag(diag(A)); L=-tril(A,-1); U=-triu(A,1); G=(D-L)\U; f=(D-L)\b; x=G*x0+f; n=1;

while norm(x-x0)>=eps x0=x; x=G*x0+f; n=n+1; if (n>=M)

disp('Warning:迭代次数太多,可能不收敛!'); return ; end end

3、运行结果截图

结论:)1.4(式方程组的解为2200.1,1800.1,8600.0321===x x x ,需要迭代5步。

五、第五次作业

用归一化算法(归一化幂法6-1)求矩阵A 的最大模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其中

T V A )1,1,1(,322244461)

0(=????

? ??=

1、幂法的基本思想

任取一个非零初始向量n R v ∈0且00≠v ,由矩阵A 的乘幂构造一迭代序列为

??

????

?======-010

21201v

A Av v v A Av v Av v k k k

)1.5( 假设矩阵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2,1(n k x k =,于是给定的初始向量0v 可以用这组特征向量线性表示,即∑==+++=n

i i

i n n x

a x a x a x a v 1

22110 并设0≠i a 。把0v 代入

迭代序列的第一条式子,得

∑==+++=+++==n

i i i i n n n n n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x a A Av v 1

222111221101)(λλλλ

同理可得

),,2,1(,1

22

211

1n k x a x a x a x a Av v n

i i k i i n k n

n k k

k k ==+++==∑=λλλλ

2、matlab 程序代码

function [l,v,s]=pmethod(A,x0,eps) if nargin==2 eps = ; end

v = x0; %v 为主特征向量 M = 5000; %迭代步数限制 m = 0; l = 0; for (k=1:M) y = A*v;

m = max(y); %m 为按模最大的分量 v = y/m;

if (abs(m - l)

l = m; %到所需精度,退出,l 为主特征值 s = k; %s 为迭代步数 return ; else

if (k==M)

disp('迭代步数太多,收敛速度太慢!'); l = m; s = M; else

l = m; end end end

3、运行结果截图

结论:由输出结果可知,经过15步迭代,求得矩阵特征值为,对应的迭代向量为(,,)T

六、第六次作业

已知)(x f 的函数值和导数值如下:2)2(,1)1(,3)3(,2)2(,1)1(''=====f f f f f 求次数小于等于4的多项式)(x P ,使2)2(,1)1(,3)3(,2)2(,1)1(''=====f f f f f 并给出余项公式。

解:首先构造拉格朗日插值函数

3)

23()13()

2)(1(2)32()12()3)(1(1)31()21()3)(2(2?-?---+?-?---+?-?---=

x x x x x x P

化简得x P =2

构造函数)3)(2)(1)((4---++=x x x b ax x P

对上式求导得1611221218342

2

3

'

4+-++--+=a b ax bx ax bx ax P 根据导数信息可以解出1,1=-=b a 所以)3)(2)(1)(1(4---+-+=x x x x x P

余项)3()2()1)(()()()(2

2

44---=-=x x x x k x P x f x R 构造辅助函数)3()2()1)(()()()(2

2

4-----=t t t x k t P t f t ? 其中)

3()2()1()

()(224---=

x x x x R x k

然后反复利用Rolle 定理最好可以得到

)3()2()1(!

5)

()(2254---=x x x f x R ξ

七、第七次作业

已知某地区在不同月份的平均日照时间的观测数据如下表,试分析日照时间的变化规律。

表1:日照时间

解:首先在matlab 中输入语句 >> x=[1:12];

>> y=[ ]; >> xx=::;

>> yy=spline(x,y,xx); >> plot(x,y,'o',xx,yy)

图1

通过图像可以看出日照随时间的大概走势,我们也可以推测出以后每个月的大概日照长度的大概走势。

八、第八次作业

在某化学反应中,由实验得分解物浓度与时间关系如下:

表2:分解物浓度与时间关系

时间0510152025

浓度0

时间303540455055

浓度

用最小二乘法求)

y=。

f

(t

解:利用matlab数值逼近可以得到:

即最小二乘拟合二次多项式为

-

=t

t

f

+

t

.0

.0

2453

)(2+

1992

.0

0022

其中拟合值和实际值的对比图见下

:图2:图中圆圈为已知数据的点,曲线为最小二乘拟合二次多项式

九、第九次作业

用龙贝格求积算法计算积分dx e I x ?=1

0。计算过程中数值保留6位有效数字。

1、龙贝格算法原理

龙贝格求积法的算法为

其中)(h T m 逼近I 的阶达到m 2次。

2、matlab 程序代码

function [R,quad,err,h]=romber(f,a,b,n,tol)

% f 是被积函数。

% a, b 分别为是积分的上下限。 % n +1是T 数表的列数。 % tol 是允许误差。 % R 是T 数表。

% quad 是所求积分值。

???

????=--==--+ ,2,1,41)

(4)2()()()(11m h T h T h T h T h T m m m m m

M=1;

h=b-a;

err=1;

J=0;

R=zeros(4,4);

R(1,1)=h*(feval('f',a)+feval('f',b))/2;

while((err>tol)&(J

J=J+1;

h=h/2;

s=0;

for p=1:M

x=a+h*(2*p-1);

s=s+feval('f',x);

end

R(J+1,1)=R(J,1)/2+h*s;

M=2*M;

for K=1:J

R(J+1,K+1)=R(J+1,K)+(R(J+1,K)-R(J,K))/(4^K-1);

end

err=abs(R(J,J)-R(J+1,K+1));%取绝对值。

end

quad=R(J+1,J+1);

再定义函数

function y=f(x);

y=exp(x);%exp(x)以e为底的指数。

命令窗口中输入

clc

clear

romber('f', 0, 1, 7, 10^(-6))

3、运行结果截图

结论:求解得最终结果为。

十、第十次作业

用经典R-K 方法计算初值问题???=-=2)0(38'y y

y ,取步长2.0=h ,计算)4.0(y 的近似值

1、经典R-K 方法设计原理

在],[1+n n x x 区间上取),(y x f 在P 个点处的数值作线性组合,即得到P 级的R-K 方法,在P 级R-K 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标准的(或经典的)四阶R-K 方法。

???

??

?

?

??

??

??++++=++=++=++==+)22(6),()2,21()

2,21(),(432113423121k k k k h y y hk y h x f k k h y h x f k k h y h x f k y x f k n n n n n

n n n n n )1.10( 2、matlab 程序代码

function fv = Funval(f,varvec,varval)

var = findsym(f);

varc = findsym(varvec); s1 = length(var); s2 = length(varc); m =floor((s1-1)/3+1); varv = zeros(1,m); if s1 ~= s2

for i=0: ((s1-1)/3)

k = findstr(varc,var(3*i+1)); index = (k-1)/3;

varv(i+1) = varval(index+1); end

fv = subs(f,var,varv); else

fv = subs(f,varvec,varval); end

function y=DELGK4_lungkuta(f, h,a,b,y0,varvec) %f:一阶常微分方程的一般表达式的右端函数 %h:积分步长

%a:自变量取值下限 %b:自变量取值上限 %y0:函数初值

%varvee :常微分方程的变量组 format long ;

N=(b-a)/h;

y=zeros(N+1,1);

y(1)=y0;

x=a:h:b;

var=findsym(f);

for i=2:N+1

K1=Funval(f,varvec,[x(i-1) y(i-1)]);

K2=Funval(f,varvec,[x(i-1)+h/2 y(i-1)+K1*h/2]); K3=Funval(f,varvec,[x(i-1)+h/2 y(i-1)+K2*h/2]); K4=Funval(f,varvec,[x(i-1)+h y(i-1)+h*K3]);

y(i)=y(i-1)+h*(K1+2*K2+2*K3+K4)/6;

end

format short;

3、运行结果截图

结论:最终求得)4.0(y的近似值为.|

计算方法_习题第一、二章答案..

第一章 误差 1 问3.142,3.141,7 22分别作为π的近似值各具有几位有效数字? 分析 利用有效数字的概念可直接得出。 解 π=3.141 592 65… 记x 1=3.142,x 2=3.141,x 3=7 22. 由π- x 1=3.141 59…-3.142=-0.000 40…知 34111 10||1022 x π--?<-≤? 因而x 1具有4位有效数字。 由π- x 2=3.141 59…-3.141=-0.000 59…知 223102 1||1021--?≤-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判断题 1.实际工作中核算的产品成本,就是理论成本。() 2.工业企业的生产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总额。()3.在实际工作中,某些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也可作为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 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 二、单项选择题 1.商业企业产品流通费用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采购费用、存储费用和管理费用 b.采购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c.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d.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示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的()。 a、产品成本 b、生产费用 c、经营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3.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是() a.短期借款利息 b.厂部管理人员的工资 c.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d.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称为()。a.成本会计对象 b.生产费用 c.产品成本 d.经营管理费用 5.下列各项费用中,不能直接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是()。 a.车间生产工人福利费

b.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c.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d.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费用 6.在企业已设置了“基本生产成本”总帐科目的情况下,不能再设置的总帐科目是()。 a.辅助生产成本 b.生产费用 c.制造费用 d.废品损失 7.成本核算和分析等方面工作由车间成本会计机构或人员分别进行,并在业务上受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指导的工作方式,是()。 a.按成本会计的对象分工 b.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工 c.集中工作方式 d.分散工作方式 三、多项选择题 1.成本会计的环节应包括()。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控制 d.成本分析 e.成本考核 2.在分散工作方式下,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进行的成本会计工作有( ?)a.成本核算 b.成本预测、决策 c.成本考核 d.成本分析 一、判断题 ××√× 二、单项选择题 c b c b c b d 三、多项选择题

数值分析大作业-三、四、五、六、七

大作业 三 1. 给定初值 0x 及容许误差 ,编制牛顿法解方程f (x )=0的通用 程序. 解:Matlab 程序如下: 函数m 文件:fu.m function Fu=fu(x) Fu=x^3/3-x; end 函数m 文件:dfu.m function Fu=dfu(x) Fu=x^2-1; end 用Newton 法求根的通用程序Newton.m clear; x0=input('请输入初值x0:'); ep=input('请输入容许误差:'); flag=1; while flag==1 x1=x0-fu(x0)/dfu(x0); if abs(x1-x0)

while flag1==1 && m<=10^3 x1=x0-fu(x0)/dfu(x0); if abs(x1-x0)=ep flag=0; end end fprintf('最大的sigma 值为:%f\n',sigma); 2.求下列方程的非零根 5130.6651()ln 05130.665114000.0918 x x f x x +??=-= ?-???解:Matlab 程序为: (1)主程序 clear clc format long x0=765; N=100; errorlim=10^(-5); x=x0-f(x0)/subs(df(),x0); n=1; while nerrorlim n=n+1; else break ; end x0=x; end disp(['迭代次数: n=',num2str(n)]) disp(['所求非零根: 正根x1=',num2str(x),' 负根x2=',num2str(-x)]) (2)子函数 非线性函数f function y=f(x) y=log((513+0.6651*x)/(513-0.6651*x))-x/(1400*0.0918); end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章作业题答案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一章作业题及答案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2007年4月份和5月份的生产情况和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1)4月份生产的产品批号及生产情况资料为:单位:台 (2)4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为: 单位:元 由于401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40%。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402号乙产品完工数量少,按计划成本结转完工产品成本。每台计划成本为:直接材料900元,直接人工 820元,制造费用530元,合计2250元。 (3)5月份继续生产的产品批号有: 401号甲产品4台,月末全部完工。 402号乙产品8台,月末全部完工。 (4)5月份的生产费用资料为: 单位:元 [要求] (1)计算4月及5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2)编制两个月的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解答: (1)4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如下: ①401号甲产品: i直接材料费用 直接材料约当产量=8+4=12(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6720÷12=56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560=448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560=2240(元) ii.直接人工费用 直接人工约当产量=8+4×40%=9.6(件)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4704÷9.6=49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8×490=392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1.6×490=784(元) iii.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约当产量=8+4×40%=9.6(件) 制造费用单位成本=2592÷9.6=270(元/件) 本月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270=2160(元)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6×270=432(元) iv. 401(甲产品)完工产品总成本=4480+3920+2160=10560(元) 401(甲产品)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0560÷8=1320(元/件) ②402号乙产品: 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900=1800(元) 完工产品人工费用=2×820=164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2×530=1060(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总成本=1800+1640+1060=4500(元) 本月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4500÷2=225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9200-1800)+(8100-1640)+(5200-1060) =7400+6460+4140=18000(元) 编制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01(甲产品) 10560 —402(乙产品) 45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01(甲产品) 10560 —402(乙产品) 4500 (2)5月各批完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如下: ①401号甲产品: 因为401号甲产品在5月份全部完工,因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费用即为完 工产品的总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2240+(784+1200)+(432+560)=5216(元) 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5216÷4=1304(元/件) ②402号乙产品: 因为402号乙产品在5月份全部完工,因此,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的费用即为完工 产品的总成本。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 =7400+(6460+300)+(4140+220)=18520(元) 本月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8520÷8=2315(元/件) (这里不要求对全部产品成本重新计算;如果重新计算,也正确)。 编制完工入库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01(甲产品) 5216 —402(乙产品) 1852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401(甲产品) 5216 —402(乙产品)18520 2.某企业生产A产品需经过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连续加工制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第一车间本月转入第二车间的半成品综合成本80000元,其中直接材料50000元,直接人工 10000元,制造费用20000元。第二车间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6000元,制造费用12500元。第二车间期初在产品成本12000元,其中半成品(原材料)10000元,直接人工800元,制造费用1200元;

数值分析大作业三 四 五 六 七

大作业 三 1. 给定初值 0x 及容许误差 ,编制牛顿法解方程f (x )=0的通用程序. 解:Matlab 程序如下: 函数m 文件:fu.m function Fu=fu(x) Fu=x^3/3-x; end 函数m 文件:dfu.m function Fu=dfu(x) Fu=x^2-1; end 用Newton 法求根的通用程序Newton.m clear; x0=input('请输入初值x0:'); ep=input('请输入容许误差:');

flag=1; while flag==1 x1=x0-fu(x0)/dfu(x0); if abs(x1-x0)

while flag==1 sigma=k*eps; x0=sigma; k=k+1; m=0; flag1=1; while flag1==1 && m<=10^3 x1=x0-fu(x0)/dfu(x0); if abs(x1-x0)=ep flag=0;

end end fprintf('最大的sigma 值为:%f\n',sigma); 2.求下列方程的非零根 5130.6651()ln 05130.665114000.0918 x x f x x +?? =-= ?-???解: Matlab 程序为: (1)主程序 clear clc format long x0=765; N=100; errorlim=10^(-5); x=x0-f(x0)/subs(df(),x0); n=1;

公司企业成本计算作业答案

答案 教材品种法 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15200 -乙236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2300 制造费用1200 贷:原材料42300 2、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6840 - 乙114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710 制造费用2850 贷:应付职工薪酬22800 3借:制造费用1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400 贷:累计折旧1400 4、借:制造费用135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620 贷:银行存款1970 5、借:制造费用4000 管理费用103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5030 6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3900 -乙6500 贷:制造费用10400 A产品成本计算单

B产品成本计算单 品种法 (一)资料 湘沙工厂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A、B两种产品,还设有供电、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该厂实行一级成本核算,由厂部财会部门集中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有关资料如下: 3、各项费用分配方法 (1)A、B两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各产品直接耗用材料比例进行分配。 (2)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及提取的福利费按A、B两产品本月实际生产工时分配。(3)辅助生产费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每度电计划成本为1元,机修车间每小时计划成本为4元,成本差异全部由管理费用列支。 (A、B产品生产共同耗电按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4)制造费用按A、B产品实际工时分配。

(5)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A、B两产品原材料均系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4、本期生产费用发生情况如下: (1)根据本月份现金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会计分录:借:制造费用215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车间128 -机修车间380 管理费用660 贷:现金1383 (2)根据本月份银行存款付款凭证汇总各部门发生的生产费用如下: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供电车间2442 -机修车间517 管理费用5373 贷:银行存款14674 (3)根据本月份工资结算汇总表,汇总各车间、部门工资及其他薪酬费用如下:

数值计算方法大作业

目录 第一章非线性方程求根 (3) 1.1迭代法 (3) 1.2牛顿法 (4) 1.3弦截法 (5) 1.4二分法 (6) 第二章插值 (7) 2.1线性插值 (7) 2.2二次插值 (8) 2.3拉格朗日插值 (9) 2.4分段线性插值 (10) 2.5分段二次插值 (11) 第三章数值积分 (13) 3.1复化矩形积分法 (13) 3.2复化梯形积分法 (14) 3.3辛普森积分法 (15) 3.4变步长梯形积分法 (16) 第四章线性方程组数值法 (17) 4.1约当消去法 (17) 4.2高斯消去法 (18) 4.3三角分解法 (20)

4.4雅可比迭代法 (21) 4.5高斯—赛德尔迭代法 (23) 第五章常积分方程数值法 (25) 5.1显示欧拉公式法 (25) 5.2欧拉公式预测校正法 (26) 5.3改进欧拉公式法 (27) 5.4四阶龙格—库塔法 (28)

数值计算方法 第一章非线性方程求根 1.1迭代法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0 = Val(InputBox("请输入初始值x0")) ep = Val(InputBox(请输入误差限ep)) f = 0 While f = 0 X1 = (Exp(2 * x0) - x0) / 5 If Abs(X1 - x0) < ep Then Print X1 f = 1 Else x0 = X1 End If Wend End Sub 例:求f(x)=e2x-6x=0在x=0.5附近的根(ep=10-10)

1.2牛顿法 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b = Val(InputBox("请输入被开方数x0")) ep = Val(InputBox(请输入误差限ep)) f = 0 While f = 0 X1 = x0 - (x0 ^ 2 - b) / (2 * b) If Abs(X1 - x0) < ep Then Print X1 f = 1 Else x0 = X1 End If Wend End Sub 例:求56的值。(ep=10-10)

成本会计计算题及答案

38.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种产品3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其中10件为不可修复废品。各种费用分配表中列示甲种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定额成本资料为:每件原材料费用定额2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工资及福利费3元,制造费用5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不可修复废品的残料价值按计划成本计价,共200元,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 要求:(1)计算不可修复甲产品的生产成本(列出计算过程); (2)计算废品净损失; (3)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38、(1)=10×200+10×20×(3+5)=3600(元)(3分) (2)废品净损失=3600-200-150=3250(元)(3分) (3)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3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600 借:原材料 200 其他应收款 1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350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25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3250(6分) 39.某产品分两道工序制成。其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48小时,第二道工序52小时,每道工序按本道工序工时定额的50%计算。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3400件,第二道工序3000件。 要求:计算在产品各工序的完工率和约当产量。 39、第一工序完工率=(48×50%)/100×100%=24% 在产品约当产量=3400×24%=816(件) 第二工序完工率=(48+52×50%)/100×100%=74% 在产品约当产量=3000×74%=2220(件)(8分,各2分) 40.某企业设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前,供电车间本月生产费用为48000元,机修车间为36000元。本月供电车间供电度,其中机修车间耗用8000度,基本生产车间耗用度,厂部管理部门耗用12000度。本月机修车间修理工时为15000小时,其中供电车间1000小时,基本生产车间9000小时,厂部管理部门5000小时。 要求:(1)根据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填写下表空格(分配率需保留小数点后五位数字,其余结果需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成本计算练习题(付答案)

成本计算练习题(付答案) 一、判断 1.生产产品发生的制造费用都必须经过分配后才能计入产品成本。()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用来核算已经销售的产品成本,是成本类账户。()3.“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属于成本计算的账户是。() 二、填空 1.成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或。 2.原材料入库成本是材料买价加。 3.制造费用明细账和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 4.结转已销产品成本的经济含义是将一项资产转化为。 三、单项选择 1.一次从某地采购两种以上材料时,所发生的采购费用应当按()在各种材料之间进行分配。 A.采购数量 B.购买费用 C.货物大小 D.路程远近 2.制造费用明细账一般采用借方多栏式,在账页内要按着()设置专栏。 A.生产车间 B.产品品种 C.费用用途 D.费用项目 3.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的格式。 A.三栏式 B.多栏式 C.数量金额式 D.借方多栏式 4.生产成本明细账账页中如果未印眀借贷方时,登记“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要用()。 A.红字 B.蓝字 C.正数 D.负数 四、多项选择 1.分配结转制造费用的关键是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时可用作分配标准的可以是()。 A.工资总额 B.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C.生产工时 D.机器工时 E.设备台时2.分配结转制造费用时正确的记账方向和科目是()。 A.借:制造费用 B.贷:制造费用 C.借:生产成本 D.贷:生产成本 E.借:管理费用 3.已销产品的销售成本=销售数量×单位制造成本,但各批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可能不

同,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发出产品的成本,以下属于发出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是()。 A.先进先出 B.后进先出 C.加权平均 D.移动加权平均 E.个别认定 五、核算题 (一) 1.目的:练习制造费用分配的核算。 2.资料: 企业某月份某车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①5日,修理机器领用配件5000元;②8日,领用办公用品800元;③15日,发放劳动保护用品12000元;④30日,车间管理人员工资3000元,同时按14%的比例计提职工福利;⑤30日,支付一般用水费680元,⑥30日,支付照明用电费1400元。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250000元,其中甲产品工人工资110000元,乙产品工人工资140000元。 3.要求:①根据以上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并据资料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 ②生产工人工资比例为标准分配将制造费用并结转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明细账 制造费用分配表

数值分析大作业

数值分析报大作业 班级:铁道2班 专业:道路与铁道工程 姓名:蔡敦锦 学号:13011260

一、序言 该数值分析大作业是通过C语言程序编程在Microsoft Visual C++ 6.0编程软件上运行实现的。本来是打算用Matlab软间来计算非线性方程的根的。学习Matlab也差不多有一个多月了,感觉自己编程做题应该没什么问题了;但是当自己真心的去编程、运行时才发现有很多错误,花了一天时间修改、调试程序都没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所以,我选择了自己比较熟悉的C程序语言来编程解决非线性的求值问题,由于本作业是为了比较几种方法求值问题的收敛速度和精度的差异,选择了一个相对常见的非线性函数来反映其差异,程序运行所得结果我个人比较满意。编写C语言,感觉比较上手,程序出现问题也能比较熟练的解决。最终就决定上交一份C程序语言编程的求值程序了!

二、选题 本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非线性方程求根方法的二分法、简单迭代法、、牛顿迭代法弦截法等的构造过程的理解;能将各种方法的算法描述正确并且能够改编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实现程序的正确合理的运行,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并且能调试修改程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程序功能的增减修改。本次程序是为了比较各种方法在求解同一非线性方程根时,在收敛情况上的差异。 为了达到上面的条件我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语言—C语言来编程,所选题目为计算方程f(x)=x3-2x-5=0在区间[2,3]内其最后两近似值的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5 ?的根的几种方法的比较。 110- 本文将二分法、牛顿法、简单迭代法、弦截法及加速收敛法这五种方法在同一个程序中以函数调用的方式来实现,比较简洁明了,所得结果能很好的比较,便于分析;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

作业成本法计算案例

1、什么是作业? 材料订购——材料检验——生产准备——发放材料——材料切割——车床加工——铣床加工——刨床加工——产品组装——产品质量检验——包装——车间管理 2、作业分类 (1)批次作业。指同时服务于每批产品或许多产品的作业,例如生产前机器调试、成批产品转移至下一工序的运输、成批采购和检验等。它们的成本取决于批次,而不是每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 (2)产品作业。是指服务于某种型号或样式产品的作业。例如产品设计、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工艺改造、产品更新等。这些作业的成本依赖于某一产品线的存在,而不是产品数量或生产批次。 (3)生产维持作业。是指服务于整个工厂的作业,例如工厂保安、维修、行政管理、保险、财产税等。它们是为了维护生产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和种类。 作业成本法举例 A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服装服饰。该公司的服装车间生产3种款式的夹克衫和2种款式的休闲西服。夹克衫和西服分别有两个独立的生产线进行加工,每个生产线有自己的工厂技术部门。5款服装均按批次组织生产,每批100件。 1、成本资料 该公司本月每种款式的产量和直接成本如下表 产品品种夹克西服合计 型号夹克1 夹克2 夹克3 西服1 西服2 本月批次8 10 6 4 2 每批产量100 100 100 100 100 产量 每批直接人工3300 3400 3500 4400 4200 直接人工总成本 每批直接材料成本6200 6300 6400 7000 8000 直接材料总成本 本月制造费用发生额如下表 项目金额 生产准别、检验和供应成本(批次作业成本)84000 夹克产品线成本(产品作业成本)54000 西服产品线成本66000 其他成本(生产维持成本)10800 制造费用合计 制造费用分配率(直接人工)

(完整word版)计算方法习题集及答案.doc

习题一 1. 什么叫数值方法?数值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优劣的评价标准如何? 数值方法是利用计算机求解数学问题近似解的方法 x max x i , x ( x 1 , x 2 , x n ) T R n 及 A n R n n . 2. 试证明 max a ij , A ( a ij ) 1 i n 1 i n 1 j 证明: ( 1)令 x r max x i 1 i n n p 1/ p n x i p 1/ p n x r p 1/ p 1/ p x lim( x i lim x r [ ( ] lim x r [ lim x r ) ) ( ) ] x r n p i 1 p i 1 x r p i 1 x r p 即 x x r n p 1/ p n p 1/ p 又 lim( lim( x r x i ) x r ) p i 1 p i 1 即 x x r x x r ⑵ 设 x (x 1,... x n ) 0 ,不妨设 A 0 , n n n n 令 max a ij Ax max a ij x j max a ij x j max x i max a ij x 1 i n j 1 1 i n j 1 1 i n j 1 1 i n 1 i n j 1 即对任意非零 x R n ,有 Ax x 下面证明存在向量 x 0 0 ,使得 Ax 0 , x 0 n ( x 1,... x n )T 。其中 x j 设 j a i 0 j ,取向量 x 0 sign(a i 0 j )( j 1,2,..., n) 。 1 n n 显然 x 0 1 且 Ax 0 任意分量为 a i 0 j x j a i 0 j , i 1 i 1 n n 故有 Ax 0 max a ij x j a i 0 j 即证。 i i 1 j 1 3. 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曾以 355 作为圆周率的近似值,问此近似值具有多少位有效数字? 113 解: x 325 &0.314159292 101 133 x x 355 0.266 10 6 0.5 101 7 该近似值具有 7 为有效数字。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成本计算题答案

3.假定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TC(Q)=Q 3-5Q 2+15Q+66: 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分; 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TVC(Q) AC(Q) AVC(Q) AFC(Q)和MC(Q). 解(1)可变成本部分: Q 3-5Q 2+15Q 不可变成本部分:66 (2)TVC(Q)= Q 3-5Q 2+15Q AC(Q)=Q 2-5Q+15+66/Q AVC(Q)= Q 2-5Q+15 AFC(Q)=66/Q MC(Q)= 3Q 2-10Q+15 4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 Q 3-0.8Q 2+10Q+5,求最 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解: TVC(Q)=0.04 Q 3-0.8Q 2+10Q AVC(Q)= 0.04Q 2-0.8Q+10 令08.008.0=-='Q C AV 得Q=10 又因为008.0>=''C AV 所以当Q=10时,6=MIN AVC

5.假定某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MC=3Q2-30Q+100,且生产10单位产量时 的总成本为1000. 求:(1) 固定成本的值. (2)总成本函数,总可变成本函数,以及平均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 函数. 解:MC= 3Q2-30Q+100 所以TC(Q)=Q3-15Q2+100Q+M 当Q=10时 固定成本值:500 TC(Q)=Q3-15Q2+100Q+500 TVC(Q)= Q3-15Q2+100Q AC(Q)= Q2-15Q+100+500/Q AVC(Q)= Q2-15Q+100 6.某公司用两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2Q12+Q22-Q1Q2,

作业成本案例

作业成本案例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作业成本管理案例 前言 在现代商业世界里,我们被比以前多得多的管理信息所包围。但是,这些信息中有多少是真正有价值的或有用的呢摆在我们的办公桌上有多少信息有助于我们作出改进组织机构的决策呢 我们做了大量辛勤劳动,为我们的管理团队提供数据,但是,有多少决策制定者能清楚地回答关于他们组织的下列问题呢 哪一位客户是盈利最多的 哪一种产品是获利最少的 我们最好的和最差的销售或分销渠道是哪一个 我们有多少作业是浪费的 在不减少服务的情况下,哪个作业可以削减或消除 许多经理们认为他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他们的答案是基于纯主观的、直觉的一种反映。但这种主观直觉常常很少基于数量和有质量的信息。作业成本核算(ABC)能以经理们能理解的方式方法提供这些问题的答案。它是一种以公平和公正的方法论所支持。

ABC方法已走过20多年,2003年Gartner 已分析过:“ABCM(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在全世界的应用将遍地开花结果,深入各个社会角落。” 实施ABCM的关键收益在于组织的决策制定,无论是战略决策,比如哪些产品(或服务)或客户值得开发,还是业务运营决策,比如我们应该关注哪个具体的业务流程改进,都是必需的,不可或缺的。 拥有ABC数据,经理人员能够更快地作出决策。而且,这种转 变是没有风险的。经理们清楚地知道利润产生在何处,损失发生在哪里,对组织内的成本驱动因素会有更多更仔细的洞察,如此多的收益,不仅仅是投资回报率(ROI),是企业实实在在的收益。 CMA-China中国管理会计网 CMA-China中国管理会计网 中国最专业的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全面预算、商业智能(BI)等 管理会计的研究、应用、普及推广机构! CMA-China将协助您成为:绩效管理专家!成本管理与控制专家!企业战略实施与规划专家! CMA-China管理会计系列培训课程: Part 1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作业成本管理、质量成本、成本企划(目标成本)等 Part 2战略绩效与预算:绩效管理与平衡计分卡、战略计划与全面预算等 Part 3决策分析与信息系统:战略财务与经营分析、 ERP、BI与信息系统等 Part 0管理会计基础应用:成本管理、作业成本、平衡计分卡、计划预算等管理会计基础应用 详情请登录热线电话:010-8813 7161,8811 1078 Email: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作业成本核算(ABC)的基本原理,并举些简单的例子。

作业成本复习课程

第五章作业成本计算 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作业成本法是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提示】在作业成本法下,直接成本可以直接计入有关产品,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并无差异;只是直接成本的范围比传统成本计算的要大,凡是易于追溯到产品的材料、人工和其他成本都可以直接归属于特定产品,尽量减少不准确的分配。不能追溯到产品的成本,则先追溯有关作业或分配到有关作业,计算作业成本,然后再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有关产品。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 相关概念要点 作业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 资源资源是指作业耗费的人工、能源和实物资产(车床和厂房等)。【提示】执行任何一项作业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 成本动因1.含义: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 2.分类: (1)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2)作业成本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依据作业成本动因可以将作业成本分配给各产品。

【例题1·多选题】下列有关“资源动因”表述正确的有()。 A.它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因素 B.它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因素 C.它被用来计量各项作业对资源的耗用,运用它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D.它是计量各种产品对作业耗用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答案】AC 【解析】成本动因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选项BD是作业动因的含义和特征。 特点内容 1.成本计算 分两个阶段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服务或顾客) 消耗作业”。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作业成本法把成本计算过程划分为两个 阶段。 作业成本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 “资源→作业→产品”;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间接成本的分配路径是: “资源→部门→产品”。

计算方法作业参考答案(不断更新)

: 第一次作业 1.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指出他们有几位有效数字,并写出绝对误差限。 9800107480.566.385031.01021.1*65*5*4*3*2*1=?=====x x x x x x 解: 1* 11011021.01021.1?==x ,有5位有效数字,绝对误差限为4-5-1105.0105.0?=?; 1-* 2 1031.0031.0?==x ,有2位有效数字,绝对误差限为3-2-1-105.0105.0?=?; 3* 3103856.06.385?==x ;有4位有效数字,绝对误差限为-14-3105.0105.0?=?; 2* 41056480.0480.56?==x ;有5位有效数字,绝对误差限为3-5-2105.0105.0?=?; ; 65* 5 107.0107?=?=x ;有1位有效数字,绝对误差限为51-6105.0105.0?=?; 4* 6 109800.09800?==x ;有4位有效数字,绝对误差限为5.0105.04-4=?。 2.要使20的近似值的相对误差限小于%1.0,要取几位有效数字 解:由于110447213595.047213595.420??=?=,设要取n 位有效数字,则根据 定理,有()()%1.01081 1021111

《成本核算实务》+张桂春+习题答案

第一单元成本入门 一、单项选择 1. A 2.C 3. C 4. D 5. B 6. A 7.A 8. D 9. D 10. D 11. B 二、多项选择 1. ABCD 2. ABC 3. ABCD 4.ABCD 5. ABCD 6.BD 7.ABC 8.AC 9. BD 三、判断 1. × 2. √ 3. × 4. √ 5. √ 6. √ 7. × 第二单元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单项选择 1. C 2. D 3. D 4. A 5. C 6. C 7. B 8. B 9. A 10. B 11. B 二、多项选择 1. BD 2. AB 3. ACD 4. AC 5. AB 三、判断 1. × 2. × 3. × 4. √ 5. √ 6. √ 四、综合实训 实训一 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000×6=6000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2000×5=10000 材料耗用量分配率=(10000×12)/(6000+10000)=7.5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7.5×6000=45000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7.5×10000=75000 实训二 表2-1 工资费用分配表 201×年7月额单位: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A 产品 32 200 -B 产品 36 800 -C 产品 16 948 -D 产品 27 652 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4 500 -供电车间 3 600 制造费用-一车间 4 000 -二车间 6 800 销售费用 3 500 管理费用 18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 154 200 表2-2 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 201×年7月 金额单位:元

上海大学_王培康_数值分析大作业

数值分析大作业(2013年5月) 金洋洋(12721512),机自系 1.下列各数都是经过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值,试分别指出它 们的绝对误差限, 相对误差限和有效数字的位数。 X1 =5.420, x 2 =0.5420, x 3=0.00542, x 4 =6000, x 5=50.610? 解:根据定义:如果*x 的绝对误差限 不超过x 的某个数位的半个单位,则从*x 的首位非零数字到该位都是有效数字。 显然根据四舍五入原则得到的近视值,全部都是有效数字。 因而在这里有:n1=4, n2=4, n3=3, n4=4, n5=1 (n 表示x 有效数字的位数) 对x1:有a1=5, m1=1 (其中a1表示x 的首位非零数字,m1表示x1的整数位数) 所以有绝对误差限 143 11 (1)101022 x ε--≤ ?=? 相对误差限 31() 0.510(1)0.00923%5.4201 r x x x εε-?= == 对x2:有a2=5, m2=0 所以有绝对误差限 044 11 (2)101022 x ε--≤ ?=? 相对误差限 42() 0.510(2)0.00923%0.54202 r x x x εε-?= == 对x3:有a3=5, m3=-2 所以有绝对误差限 235 11 (3)101022 x ε---≤ ?=? 相对误差限 53() 0.510(3)0.0923%0.005423 r x x x εε-?= == 对x4:有a4=0, m4=4 所以有绝对误差限 4411(4)1022 x ε-≤?= 相对误差限 4() 0.5 (4)0.0083%6000 4 r x x x εε= = = 对x5:有a5=6, m5=5 所以有绝对误差限 514 11(5)101022 x ε-≤ ?=? 相对误差限 45() 0.510(5)8.3%600005 r x x x εε?= ==

作业成本计算.docx

作业成本计算 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1】作业成本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要求】重要考点。 理解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作业成本法如何克服其缺点;理解2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理解作业和作业动因的概念以及分类;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1.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 (1)将固定成本分摊给不同产品 按照这种做法,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即使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平均成本也会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 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量可以使部分固定成本被存货吸收,减少当期销货成本,增加当期利润,从而刺激经理人员过度生产。 变动成本法是针对这个缺点提出来的。 (2)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通常按直接人工等产量基础分配。实际上,有许多制造费用项目不是产量的函数,而与生产批次等其他变量存在因果关系。全部按产量基础分配制造费用,会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是针对后一个缺点提出来的。 2.作业成本法 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计算成品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和成本动因) (一)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 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如车工作业;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如机加工车

间的车、铣、刨、磨等所有作业可以统称为机加工作业;甚至可以将机加工作业、产品组装作业等统称为生产作业(相对于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等作业而言)。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具体作业组成的作业集合,被称为作业中心。 执行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资源是指作业耗费的人工、能源和实物资产(车床和厂房等)。任何一项产品的形成都要消耗一定的作业。作业是连接资源和产品的纽带,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生产出产品。 (二)成本动因 1.成本动因含义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 例如,产量增加时,直接材料成本就增加,产量是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即直接材料的成本动因。再例如,检验成本随着检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检验次数就是检验成本的驱动因素,即检验成本的成本动因。 【说明】传统成本法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成本采用单一标准(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进行分配。没有详细思考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 2.成本动因分类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两类。 (1)资源成本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例如,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作业)需要有检验人员、专用的设备,并耗用一定的能源(电力)等。检验作业作为成本对象(亦称成本库),耗用的各项资源构成了检验作业的成本。其中,检验人员的工资、专用设备的折旧费等成本,一般可以直接归属于检验作业;而能源成本往往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根据设备额定功率(或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的每小时平均耗电数量)和设备开动时间来分配。这里,“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开动时间”就是能源成本的动因。设备开动导致能源成本发生,设备的功率乘以开动时间的数值(即动因数量)越大,耗用的能源越多。按“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开动时间”这一动因作为能源成本的分配基础,可以将检验专用设备耗用的能源成本分配到检验作业当中。 (2)作业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是衡量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需要的作业量,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动因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例如,每批产品完工后都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如果对任何产品的每一批次进行质量检验所发生的成本相同,则检验的“次数”就是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它是引起产品检验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检验作业总成本(包括检验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能源成本等)除以检验的次数,即为每次检验所发生的成本。某种产品应承担的检验作业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