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实验项目名称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项目名称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项目名称

医学影像设备实验项目名称

1、认识X线机

2、X线机外观检查及冷高压试验

3、X线管的更换

4、高压发生器结构

5、机电器、接触器使用与测试

6、晶体管限时器的制作

7、熟悉各种低压元件

8、X线机机械辅助装置

9、摄影床操作练习

10 、诊视床操作练习

11、X线机电源电路连接与测试

12、X线机灯丝电路连接与测试

13、小型X线机电路结构示教及操作练习

14、高压初级电路的连接与千伏补偿电路

15、旋转阳极启动保护延时电路实验

16、300mAX线机电路结构示教及操作练习

17、全电视信号观察与测量

18、参观各种专用X线机

19、电源电阻的测定

20、接地电阻的测定

21、参观中频机

22、参观DSA

23、参观CR、DR

24、参观CT机房与CT操作

25、参观MR

26、参观B型超声诊断仪及超声多普勒系统

27、参观核医学设备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标准

********学院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标准 二○一二年八月 一、课程性质 《医学影像设备》作为高职影像技术专业(放射治疗技术方向)的必修课程,其内容涵盖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历史,原理和应用,不同医学影像设备的临床使用,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医学影像设备的原理的了解和临床使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为日后使用医学影像设备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定位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放射治疗技术方向培养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参数及原理、影像机器的操作和普通故障的排除的从事放射岗位操作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医学影像设备课程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放射治疗方向中占用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属于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技能模块中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是以临床医学工程专业的岗位流程为依据,萃取相关多门课程的核心内容,运用现代的理论和方法,逐步递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本课程以高职影像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放射技术人员工作任务的需要而设置。在课程实施中,注重实践教学系统化,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临床实际工作岗位中边做边学,实现教、学、做一体,达到学生岗位综合技能培养目标。 本课程依托校、院合作办学优势,充分发挥以临床放射治疗技师、医师、临

床影像技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的资源优势,以强化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贯彻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统一,技能培养与岗位操作流程统一,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统一的理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于第四学期开设,其前修课程有《人体解剖学》、《放射物理》、《肿瘤放射治疗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治疗设备》、《心理学》等。在以上前修课程的基础上,《医学影像设备学》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规范操作各种放射治疗设备的能力,准确理解和根据要求实施放射治疗技术的能力,与放射治疗医师、物理师进行技术沟通与配合的能力,合理使用设备的能力。 同期开始的课程有《疾病概要》、《医学影像诊断》、《超声诊断》、《医学统计》等。 三、课程目标 通过对《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学生具备规范操作各种放射治疗设备的能力,根据要求实施放射治疗技术的能力,与放射治疗医师、物理师进行技术沟通与配合的能力,继续提高业务素质的能力。为放射治疗技术岗位培养“理论扎实、技术精炼、素质优良”的技师。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影像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内部结构,并对现代放射治疗常用的影像设备的特点、原理和功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进入放射技术岗位工作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技能目标 本课程“教、学”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规范操作放射治疗设备的能力,准确理解和根据要求实施放射治疗的技术能力。为课程知识和技能想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岗位综合技能实训,使学生具有与放疗医师和临床进行技术沟通与配合的能力,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能力,合理使用设备功能和独立为病人进行放射治疗的能力,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放射治疗技术专门人才的目标。 3、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整体设计

《医学影像设备学》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设备学 所属系部:医学卫生系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2017.02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设计 1 总体目标: 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疗仪器维修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医疗仪器应用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历史,原理和应用,不同医学影像设备的临床使用,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使用维护常见故障的排除及处理等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习见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对各种医学影像设备原理的了解和临床使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安装养护维修的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拥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2 能力目标: 本课程“教、学”并重,力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识别各种医学影像设备部件的基础,准确理解设备运行原理的能力,学会医学影像设备常见故障分析故障排除设备安装等基本技能。为课程知识和技能向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奠定基础。能继续提高业务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最终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实用型医疗仪器维修和应用专门人才的目标。 3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掌握各种影像设备的设计原理和内部结构,主要组成部件及用途,一般临床应用,常见故障排除及维修,并对现代医疗机构常用的影像设备的特点、原理和功能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医学影像设备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在进入医学影像设备维修和应用岗位工作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4 素质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医疗仪器维修专业自身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基础,注重职业素质教育,重视行为规范的意识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的方法学习后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中具有良好的匠人精神和职业素养。树立勤奋好学努力进取团结协助精神和服务意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2019年中国医学影像行业研究报告

1 | 爱分析·中国医学影像行业报告

2019年中国医学影像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一. 新力量——全方位行业赋能8 二. 突破瓶颈,AI医学影像落地18 三. 科室运营瓜熟蒂落30 四. 新机遇——下沉基层38 结语46

新力量——全方位行业赋能

1.新力量——全方位行业赋能 近年来,随着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环节的渗透,以及政策对医疗创新的不断鼓励,提升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服务水平的新力量开始登上行业舞台。 尤其是以AI医学影像产品为代表的诊断服务,以及为影像科、放疗科等做整体赋能的科室运营服务,从科室筹建、日常运营、影像诊断等层面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 本章将首先进行医学影像产业链剖析。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公立医院是医学影像产业链的绝对核心,不管是科室运营服务,还是诊断服务,最终的商业化落地都离不开与公立医院的深度绑定和合作。而长期来看,得益于分级诊疗的推进,以及提升医学影像服务水平的迫切诉求,基层将是未来的新机遇所在。 接下来将分析科室运营服务和AI医学影像产品如何为医学影像行业进行赋能,以及由此带来的行业影响。 科室运营服务满足医院影像科全方位需求的同时,解决了患者源获取和医保覆盖问题,是商业化较为顺利的方向。 而AI技术已成功渗入医学影像诊断流程,并在诊断效率和水平方面证明了自己,人机协同阅片就在不远的未来。 1.1 公立医院是医学影像产业链核心 医学影像产业链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患者,供给方分为三个部分,医疗机构是产业链核心,上游是其供应商,下游是支付方。 医疗机构把持着患者流量,处于中心地位,其中公立医院流量优势最为明显,是绝对的核心。我国医疗主要支付方是医保,而实现医保覆盖的主要是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此,支付方的加持进一步强化了公立医院在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上游供应商主要从设备、诊断服务、科室运营三个方面为公立医院提供服务。其中,科室运营涵盖了科室前期筹备和日常运营全部所需服务,门槛最高。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3-21T13:23:33.20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作者:于昊扬 [导读] 医学影像学为放射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其采用超声波、X光等,将人体组织通过影像使得模式表现出来,使得医生可以对患者身体开展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在医疗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于昊扬 (荣成市第六中学年级:高三二班;山东荣成264300) 【摘要】医学影像学为放射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其采用超声波、X光等,将人体组织通过影像使得模式表现出来,使得医生可以对患者身体开展诊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影像学在医疗诊断中的作用逐渐凸显,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为此探析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影响与作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医学影响;临床医学;医疗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271-01 引言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很多新技术开始应用到医疗领域,很多基本得到有效的诊断,保证了人们的健康。临床医学为医疗领域的关键组成,影响学的出现、应用与深入发展对临床医学的发展意义重大。 1.医学影像对临床医学的宏观作用 1.1改变信息的呈现模式 医学影响如今可以显示的医学信息已经从传统的二维模式转变为数字化显示模式,可以开展各种图像的重建、重组以及数字化变换等;显示的复杂程度逐渐提升,可以通过3D技术、曲面重组以及密度投影、面积再现等。除了形态学信息之外还可以做功性信息以及代写性信息的实施显示。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融合显示,可以将形态学、功能性以及代谢性融合显示。 如今的影像学信息就是将大体解剖学的形态学信息乃至大体解剖学信息等直观的展示给临床医生,使得临床医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模式解读常规二维模式信息与横断面的信息,进而可以开展细致而丰富的开展医疗诊断。 1.2形态学信息改变时相 信息显示内部的时间分辨能力的提升已经从实时重建逐渐的发展成为动态显示,多个时期重叠显示,进而在时间的概念上扩大了采集信息的质量。比如对于肝脏的多层动态扫描可以准确的判断各个时期动态图片,进而可以捕捉到不同时期的病变与具体情况。同时采用扩散成像等独特的应用外,还可以具有显示时相方面的功能,比如可以较为显著的提升脑病变的显示时间,进而大幅度的提升抢救的效率。 1.3信息显示模式多样化 试着目前逐渐深入引用的扩散成像后,对于神经内外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脑功能成像已经成为可能,在临床中已有深入的应用,可以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心脏以及其他器官等,通过灌注成像可以提供相关器官具有的循环可以直观的了解其内部具有的信息;分子影像学以及基因影像学的出现,使得医学影响技术几乎进入到了新的医学领域之中。这些还仅仅是信息显示模块中的一小部分,这些新的信息模式给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多有用的诊断信息,进而可以直接的判断病情的情况。 1.4对于医学理论的影响 医学影像学的深入发展与新的信息呈现模式出现,对临床医学乃至于整个医学的影响十分深远。譬如在皮层影响研究总中,已经发现了传统的生理学与解剖学所部了解甚至理解错误的神经反射路径。脑与心血管的成像可以直接的了解缺血的脑或心肌的存活情况,进而需要彻底的改变传统治疗模式;接入放射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开发使得教科书内部多种诊断技术与治疗技术得到更新。总体来说,介入放射学的开展为目前外科手术内部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2.具体影响分析 2.1疾病的普查 伴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其已经广泛的应用到疾病的普查上,欧美等医疗机构已经将肺部的CT普查纳入到医保范围,同时在骨科的检查中,这两种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对于自身的疾病情况有了详细的了解。 2.2腹部检查 首先对于肝脏的检测,可以提供肝脏的血供应情况,通过二维、三维的信息显示,明确的得到病变部位,这是所有医生手术前必要的资料。其次为中空器官,比如胃、直肠等通过透明化技术了解详细情况,了解内外病变特征,同时还可以综合应用几种成像的模式,以求做到信息的互补。最后为妇科与盆腔的病变检查,在提升采集速度的基础上可以克服胎儿运动的影响。 2.3中枢神经系统检查 传统的CT检测对于缺血性诊断的时间盲区比较长,通过扩散成像技术使得病患的诊断时间缩短为2小时,缺血性中枢被认为是介入性治疗方法可以提早或者是及时的开展介入治疗,为其提供有效的方案。对于脑肿瘤的形态学改变研究已经很多,扩散成像技术可以对其开展更为精确地诊断,改变相关参数之后可以明确肿瘤血管具有的基本类型、血液循环的结构以及动力学等,进而提示出病变具有的基本特征,还可以通过延迟拍照技术等,分析不同时期具有的影像资料,进而推断得到病变的实际情况。 2.4计算机辅助检测技术 计算机辅助检测最早出现在美国,应用到乳腺癌以及乳癌的诊断中,随着其在肺癌普查之中的应用,为其应用打开新的领域。同时在结肠癌、冠心病等多领域的诊断之中也得到了深入的应用。随着计算机辅助检测的应用,大幅度的降低了工作的强度。 计算机辅助检测实际上为从累积的资料作为依据,对于输入病例开展细致的研究,最后得出智能化的检测结果,构成综合诊断与专家分析系统,使得每个病例都得到标准化的检测。计算机辅助系统的结论仅仅为提示性的,经过医师的确认之后可以很好的补充临床的实

最新医学影像设备学重点简答题

DR&CR性能比较有哪些优点?1.辐射剂量地,X线量子检测(DQE)高;2.空间分辨力可达3.6Lp/mm;3.工作效率高,省去了屏-胶系统更换胶片的繁琐程序;4.应用DR系统的后处理功能,可获得优异的图像质量。DSA的时间减影方式有哪几种?1.常规方式;2.脉冲方式PI;3.超脉冲方式SPI;4.连续方式;5.时间间隔差方式;6.路标方式;7.心电触发脉冲式ECG。MRI成像基本原理:当处于磁场中的物质受到射频电磁波的激励时,如果RF电磁波的频率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满足拉莫尔方程,则组成物质的一些原子核会发生共振(MR),此时原子核吸收了RF电磁波的能量,当RF电磁波停止激励时,吸收了能量的原子核又会把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即发射MR信号,通过测量和分析此MR信号,可得到物质结构中的许多物理和化学信息。MRI设备的缺点:①扫描速度慢;②易出现运动、流动伪影;③定量诊断困难;④对钙化灶和骨皮质病灶不够敏感;⑤禁忌证多。磁体的作用、分类及场强的选择:作用:长生一个均匀的静磁场,使处于该磁场中的人体内氢原子和被磁化而形成磁化强度矢量;分类:永磁体,常导磁体,超导磁体;场强的选择:磁体场强有低、中、高、超高场四大类。应用型MRI设备:低中场;应用兼研究型MRI设备:高场;研究性MRI设备:超高场。场强的选择一般应以能完成任务所要求的最低场强为原则。三个梯度场的关系:Gx使样品X方向各点信号的频率与x有关,因此Gx叫做频率编码梯度磁场;Gy使样品Y方向上信号的相位与y有关,因此Gy叫做相位编码梯度磁场;Gz使样品Z方向信号的频率与z有关,在Gz和一定带宽的RF磁场共同作用下,样品中只有与Z轴垂直的一定厚度截层上的磁化强度才能产生MR信号,因此Gz叫做选层梯度磁场。简述X线产生原理:X线的发生程序是接通电源,经过降压变压器,供X线管灯丝加热,产生自由电子并云集在阴极附近。当升压变压器向X线管两级提供高压电时,阴极与阳极间的电势差陡增,处于活跃状态的自由电子,受强有力的吸引,使成束的电子以高速由阴极向阳极行进,撞击阳极钨靶原子结构。此时发生了能量转换,其中约1%以下能量形成X线,其余99%以上则转换为热能。前者主要由X线管窗口发射,后者由散热设施散发。简述IP的读出原理:需采用激光扫描系统,随着高精度电动机带动IP匀速移动,激光束由摆动式反光镜或旋转多面体反光镜进行反射,对IP整体进行精确而均匀地逐行扫描。受激光激发而产生的PSL荧光被高效导光器

2019年中国医疗影像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医疗影像行业分析 报告

正文目录 1.我国医疗影像发展正当时 (4) 1.1医疗器械快速发展,影像市场替代空间广阔 (4) 1.2政策助力行业发展 (6) 2影像设备方兴未艾,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8) 2.1医用X射线设备 (9) 2.2超声临床需求不断扩容,进口替代加速 (11) 2.3CT:行业进入技术瓶颈,本土品牌迎来追赶良机 (14) 2.4核医学影像:配置权限下放助力PET/CT仪放量 (16) 2.5MRI:国产不断进步,替代前景广阔 (19) 3国产品牌的机遇 (20) 3.1迈瑞医疗 (20) 3.2开立医疗 (21) 3.3万东医疗 (21) 4风险提示 (22)

1.我国医疗影像发展正当时 1.1 医疗器械快速发展,影像市场替代空间广阔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快速 在北美、欧洲等发达医疗体系的引领下,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逐渐步入成熟发展期,整体维持一个缓慢增长态势,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新品对存量的替代、配套耗材的使用以及新兴国家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4%,预计未来仍将维持5%左右的增速稳定增长。 从全球医疗器械细分领域来看,IVD 是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规模最大的子板块,占市场总额的15%;心血管相关器械以14%紧随其后;而医学影像器械排名第三,占比12%,预计2017年市场规模约为480亿美元。 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日益增加,当前,国内医疗器械已经成为一个创新力强、产品品类齐全、市场需求旺盛的朝阳行业。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120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5304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其中医学影像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份额最大的细分板块,占比16%,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850亿元。 图表3: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和增速 图表4:我国医疗器械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1: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和增速 图表2:全球医疗器械细分市场竞争格局

医学影像设备复习汇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设备中不属于X线成像设备的是:(D ) A、DF B、DSA C、DDR D、PECT 2、三参量连锁容量限制电路是保证X线管:(A ) A 、一次摄影不超过该管的最大容量B、不产生重复曝光的累积性过载 C、总是以最大功率曝光 D、以最大的功率曝光 3、一般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软X线管的阳极靶面( A ) A、钼或铑 B、无氧铜 C、陶瓷 D、铼钨合金 4、关于限时电路,错误的是() A、机械限时器的精度最差 B、有足够的可调时间范围,一般为0.8s-1.2S C、基本原理是利用RC的充放电特性实现限时的 D、自动曝光控时系统中,当胶片感光量足够后,限时电路自动终止曝光 5、CT球管前方一般装有滤过器,关于其作用错误的是:() A、使X线能量均匀分布 B、减小信号强度差异 C、提高射线能量 D、吸收软射线 6、兼有两种不用成像方法优点的设备是:() A、γ照相机 B、PET-CT C、FMRI D、HCT 7、使用符合探测技术,也称为电子准直的设备是:() A、PET B、SPECT C、MRI D、DSA 8、F78-ШA型X线机不具备的功能是() A、透视 B、普通摄影 C、滤线器摄影 D、多轨迹体层摄影 E、胃肠摄影 9、逆变X线机高压发生器的工作电源频率是() A、50或60Hz B、100Hz至200Hz C、400Hz至20kHz D、200Hz 至300Hz 10、以下不是高压电缆保养内容的是() A、保持清洁,切忌受潮、受热、受压和过度弯曲。 B、应定期进行通电试验 C、避免变压器油的侵蚀 D、经常检查电缆两端的插头固定环的紧固程度物 11、对滤线器运动的要求是:() A 、确保在滤线栅振动前曝光B、在滤线栅停止时曝光结束 C、曝光在滤线栅有效的振动时进行 12、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提高X线管的功率:() A、用金属陶瓷做管壳 B、增加旋转阳极转速 C、增大靶面倾角 D、使用铼钨合金复合靶面 13、在CT的扫描和数据采集装置中可起到与X线机中的遮线器相似作用的是:() A 、滤过器B、准直器C、探测器D、高压发生器 14、目前CT、MRI及其它数字化成像设备中广泛应用的胶片记录系统是:() A、点片照相机 B、CRT多幅照相机 C、激光照相机 D、γ照相机 15、关于高压变压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初级电流大,次级电流小 B、初级匝数少,次级匝数多 C、初级

医学影像设备学重点

1、螺旋扫描:又称容积扫描,由于扫描轨迹呈螺旋状而命名。是指X 线球管和探测器连续旋转,连续产生X线,连续采集产生的数据,而被检者随检查床沿纵轴方向匀速移动使扫描轨迹呈螺旋状的扫描方式称为螺旋扫描。 2、滑环:所谓滑环是用一个圆形宽带状封闭的铜条制成的同心环和一CR(计算机X线摄影):是用IP板记录1、CT中探测器的特征? 5、个碳刷代替电缆的一种导电结X线图像,通过激光扫描,使存答:探测器最重要的特性是它们的效率、稳定单相全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构,很像电动机的碳刷和集电储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此光信号性、响应性、准确性与线性以及一致性。三选一三相全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环结构。经光电倍增管转换成电信号,再效率是指探测器从X线束吸收能量的百分数。倍压整流高压次级电路 3、Pitch(螺距):X线管旋转一周时扫经A/D转换后,输入计算机处稳定性是指探测器的重复性和还原性。面床位移距离除以X线束准直理,形成高质量的数字图像。响应性是指探测器接收、记录和输出一个信号单相全波X线机电路工作原理:宽度(即层厚)。阳极特性曲线:是在一定的灯丝加热电流所需的时间。特点是在高压交流电的任一半周,X 4、磁场强度:单位正点磁荷在磁场中所下,管电压与管电流之间的关线管都有电流通过,都能产生X线。该受的力被称为磁场强度。系。2、数据处理与接口装置的组成?电路由四个高压硅堆D1~D4构成单相 5、均匀性:是指在特定容积限度内磁场灯丝发射特性曲线:是在一定的管电压答:数据处理主要由前置放大器、对数放大器、全波整流桥,两个交流输入端分别接到的同一性,即穿过单位面积的下,管电流与灯丝加热电流之间积分器、多路转换器、模/数转换器(ADC)、高压变压器B次级输出的两端。高压变磁力线是否相同。的关系。接口电路等构成。压器次级中心点接地。在单相全波整流 6、梯度磁场:是电流通过一定形状结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用计算机处对数放大器:考虑到X线的吸收系数与检测到电路里,一般均将流过高压变压器中性的线圈所产生,梯度磁场是脉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的穿透X线光强之间存在对数关系,因此设置点的交流电流整流后,再用直流mA表冲式的,需较大电流与功率。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了对数放大器。进行测量。 7、射频系统(RF系统):RF系统包括发像技术。射RF磁场部分加接收RF信号超导体:某些物质的电阻在超低温下急剧3、MRI设备的优点?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优点:部分。前者由发射线圈和发射下降为零,这些物质称为超导答:(1)无电离辐射危害;①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kV的脉动通道组成,后者由接收线圈和体。(2)多参数成像;率很小,有效地抑制了软射线,显著减接收通道组成。X线管容量:是X线管在安全使用条件下,(3)高对比度成像;少了对人体的无益辐射。单词曝光或连续多次曝光而无(4)MRI设备具有任意方向断层的能力;②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最短曝光时间1、数字X线成像(DR)依其结构可分为任何损害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5)无需使用对比剂,可直接显示心脏和血短。计算机X线成像(CR)数字X线荧荷量。管结构;③三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管电压波光成像(DF)平板探测器数字X线成热容量:X线管处于最大冷却率时,允许(6)无骨伪影干扰,颅后窝病变清晰可辨;形近似平滑波形,分布在焦点轨迹上的像。承受的最大热量。(7)可进行功能、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热功率是均匀的。2、CR与普通X线成像比较,重要的改进实际焦点:指靶面瞬间承受高速运动电子的研究;④在相同的管电压和管电流条件下,三相实现了数字X线成像。优点是提高束的轰击面积,呈细长方形。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X线输出剂量了图像密度分辨力和显示能力。有效焦点:是实际焦点在X线投射方向上4、MRI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是单相全波桥式整流高压次级电路的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利用计算的投影。答:MRI设备的组成:主磁体、梯度系统、射1.5倍~2倍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多普勒效应:由于声源和接收器之间产生频系统、计算机系统和其他辅助设备等。⑤当前电网供电系统都是三相四线制,三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显影清晰的成相对运动,使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工作原理:当处于磁场中的物质受到射频电磁相多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中,负载由三像技术。发生变化的现象。波的激励时,如果RF电磁波的频率与磁场强度的相电源平均分担,在负载功率不变的情4、CT不同于X线成像,它是用X线束对像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经数模转换器转关系满足拉莫尔方程,则组成物质的一些原子核会况下,三相电源机组对电源电阻的要求人体层面进行扫面,取得信息,经换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发生共振(MR),此时原子核吸收了RF电磁波的可适当放宽。计算机处理获得的重建图像,是数块,称之为像素。能量,当RF电磁波停止激励时,吸收了能量的原字成像而不是模拟体素: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将选定层面子核又会把这部分能量释放出来,即发射MR信号,三相全波整流高压次级电路缺点:5、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从黑到白不同灰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通过测量和分析此MR信号,可得到物质结构中的①电路复杂,体积庞大,造价高;度的像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的灰阶体,称之为体素。许多物理和化学信息。②三相投闸比较复杂,不易实现零相位投图像。这些像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空间分辨率:在高对比度条件下,分辨微闸;的X线吸收系数。小物体的能力。③由于三相滑轮自耦变压器沿导磁体的6、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栅比:滤线栅铅条的高度与相邻铅条之间安匝分配不均匀,使电压波形变坏。内所产生的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的距离之比。影像技术。栅的焦点:滤线栅中心两侧的铅条向中心7、MRI是有软组织高分辨特点及血管流倾斜一定的角度,将所有铅条沿CR和DR的比较空效应。倾斜方向延长,会聚成一条线,1、DDR的图像清晰度优于CR,主要由像 8、CT图像还可用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该线与滤线栅平面中心直线的素尺寸决定。CR在读出潜影过程中,说明密度高低的程度。但在实际工焦点。激光穿过IP深部时,产生散射使图像作中,不用吸收系数,而换算成CT滤线栅的焦距:滤线栅焦点F到其中心的模糊,降低了图像分辨率值,用CT值说明单位为HU。垂直距离。 2、DDR的噪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现状及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多人口,不断地寻求又多又好的医疗。现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5%,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急剧增加。2009年,新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政府将加大全民医疗卫生投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2009-2011 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医保制度的完善与健全给医疗器械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市场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尤其在多种占低端医疗器械产品方面,产量居世界第一.但高端产品仅占25%,中低端产品则占75%.这表明,我国医疗器械仍以技术较低的产品为主. 2010年是我国十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尽管遭遇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我国医疗器械业却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虽然如此,现在我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存在的问题仍不小,如小型企业数量太多(占90%左右)、多数厂家技术水平不高、缺乏新品开发投入,多数企业从事低端产品生产、靠低价在国际市场竞争,某些产品高度同质化等等。总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投入,开发国际

国内市场急需的新产品,才能保持产业的有序发展和潜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尤其在多种中低端医疗器械产品(如卫生材料、次性医院耗材、输液器、B超、呼吸机、普通手术器械和激光手术器械等)方面,我国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二。去年我国医疗器械首次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大关。在经历了经济危机寒流和需求不振后,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业终于迎来出口大增长的局面。在上半年进出口医疗器械总额超百亿美元的基础上,下半年进出口贸易继续呈增长态势。其中,出口近150亿美元,进口为76亿美元,顺差较为明显。据了解,去年我国出口数量较多的医疗器械产品是:电子和水银血压计、B超、CT、MRI、病员监护仪、次性医院耗材(如输液器、输液泵、注射器、针头导管等产品)、按摩器械、医疗敷料、手动轮椅及残疾人车等、其它类产品(如急救药箱、义齿材料、康复器械、助听器等)。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发展将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是技术和产品研发。在新医改的稳步推行下,加大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是目前的重点。另一方面是产业平台搭建和基地建设。关于这方面,目前亟待改变“散、乱、差”的局面,实现健康发展。由于新医改的启动,使得医院有了更多的活力,高端设备已不再是三甲医院所独有,很多二级医院也纷纷采购CT、核磁共振等高端检验设备,这让整个市场看起来异常火爆。基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滞后的设备水平,中国市场对高端设备的需求在未来5年内还将稳步增长。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随着放射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该专业从临床医学中的一个辅助性学科跃升为支撑性学科。现代的医学影像学对先进科学技术依赖之深决定了它必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前沿迅猛发展,进而对临床医学整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宏观影响 (一)形态学信息显示方式的改变 医学影像学目前显示的信息类型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模拟影像转 科有重要的意义;脑功能性成像已 开发了若干年,且已在广泛的临床 应用中;CT与MRI的肿瘤灌注成像 已逐步开展,以提供参数性诊断信 息;心脏与其他实质性器官,如肝 脏,灌注成像将提供相应器官微循 环改变的更直观的信息;心脏的 MR向量成像是研究心腔内循环状 况的新方法;分子影像学与基因影 像学的出现反映了医学影像学几乎 同步地冲入了这些崭新的医学领域。 这些还只是新的信息模式的一部份。 这些新的信息模式给临床医生提供 了大量新的有用的诊断信息,直接 影响对疾病的病情与预后的判断。 (四)对医学基本理论的冲击 医学影像学的迅速进展和新的 信息类型涌现,对临床医学乃至基 础医学的冲击已经到了必需改写教 科书的程度。如MR皮层功能定位研 究已发现了传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不了解、甚至描述不正确的神经反 射投射路径;脑与心肌的灌注成像 可直接提供缺血的脑或心肌存活状 况,从而需要彻底修改传统的治疗 方案;介入放射学的多种技术开发 使教科书中很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的描述要作重大修改。事实上, 介入放射学的开展是当前外科手术 中蓬勃发展的微创技术的先驱。 二.医学影像学对主要应用领 域的影响 (一)中枢神经系统 1.卒中 传统的CT检查对缺血性 卒中诊断的时间盲区达24小时或更 久;传统的MRI诊断缺血性卒中的 时间盲区也为12小时左右;MRI扩 散成像、MR灌注成像以及发展较晚 但应用更普及的CT灌注成像可提早 到发病后2小时作出诊断。缺血性卒 中的溶栓治疗是公认的介入性治疗变为: 1.数字化影像 可用为各种重 建、重组和数字化存贮与传输的基 础; 2.复杂的重组影像 可作2D、3D、 4D显示、内窥镜显示、曲面重组、多 平面重组、最大强(密)度投影、最小 强(密)度投影、遮蔽表面显示、容积 再现等; 3.除形态学信息以外还可作功 能性信息和代谢性信息的显示; 4.可作不同类型信息(CT、MRI、 PET……)的融合显示与形态学、功 能性与代谢性信息的融合显示。 当代的影像学信息可以把相当 于大体解剖学的形态学信息乃至远 较大体解剖学信息丰富的各类信息 直观地提供给临床医生,使临床医 生免去解读常规的二维模式信息以 及横断层面信息的困难,得到丰富 的、很多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提供 的信息类型。 (二)形态学信息显示时相的改变 信息显示中时间分辨力的提高 已从早期的“实时重建”,发展为动态 器官的实时动态显示和多期相采集, 从时间的概念上扩大了采集到的信 息的“质”与“量”。如肝脏的多层CT 动态扫描已经可以准确地分辨动脉 早期、动脉期、动脉晚期、门脉流入 期、门脉晚期等期相,从而可捕捉到 以往不能显示的病变和/或表现。 此外,MR扩散成像、MR灌注成 像、CT灌注成像等除特定应用外,也 具有显示时相方面的优势,如可以 显著地提早脑缺血病变的显示时间, 从传统CT的发病后24小时提早到发 病后2小时。 (三)新的信息模式不断涌现 近年开发并日趋完善的脑白质 束成像(tractography)是基于MR扩 散成像发展的扩散张量成像(tensor imaging)的直接结果,对神经内、外

医学影像设备学大题复习资料

何谓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答:多种类型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与医学影像治疗设备相结合,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体系。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哪些类型?答: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可分为:1、X线设备2、MRI设备3、US 设备4、核医学设备5、热成像设备6、医用光学设备。医学影像治疗设备:1、介入放射学设备2、影像引导放射治疗设备3、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何谓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系统?答: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学(SRS)或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是一种新的医疗技术。它是利用现代CT、MRI或DSA设备,加上立体定向头架装置对颅内病变区做高精度定位;经过专用治疗计划系统做出最优治疗计划。几种医学影像设备的比较?答:比较内容X--CT MRI US PET DSA 信息载体 X线电磁波γ射线 X线超声波检测信号透过的X线MR信号511keV湮透过的X线反射回波没光子获得信息吸收系数核密度,密度,传导R1分布吸收系数T1T2。血流率速物体组成,人体组织弹标志物的不物体组成和结构变化物体组成和生理,生化性和密度改同浓度密度不同,密度不同,变化变电子云密度电子密度不不同同人体组织中器

官大小和示踪物的流组织中充满影像显示器官大小与形态、生理形状(二维)动与代谢吸收物所占形状(二维)生化状态变(三维)位置(二维化(二、三维)任何平面任何平面横向纵向成像平面横向全身断面(方向)全身全身(纵轴成像范围断面(方向)自由向)有限<1mm 2mm 10mm,3mm 0.5mm 空间分辨率<1mm 形态学线性动态生理学形态学影像特点形态学质子压电换能器摄取标志物 X线管信号源 X线管射频接受线压电换能器闪烁计数器影像强度计探测器 X线探测器圈脑肿瘤成像胎儿生长,脑中葡萄糖血管狭窄处典型用途检测肿瘤检测肿瘤、代谢的测定心脏病 对病人侵袭有对比剂侵无造影剂侵无对比剂无R1注射有造影剂有袭袭侵袭侵袭安全性辐射危险无辐射危安全辐射危险辐射危险险,有强磁场吸引力价格高高低高高 X线机高压发生器的组成及具有哪些特点?答:高压发生器由高压变压器、灯丝变压器、高压整流器、高压交换闸、高压插座等高压元器件组成。作用:1、为X线管灯丝提供加热电压2、为X线管提供直流高压3、如配有两只或两只以上X线管,还需切换X线管。对X线管控制台电路的基本要求?答:基本电路必须能够满足调控X线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影像)

《医学影像设备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医学影设备学是医学影像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主要讲授各种普通X线机、胃肠机、数字化X线机、CT机、MRI、DSA、USG等影像检查设备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同时还着重介绍PACS&RIS网络的构成与应用及影像设备新技术的进展。医学影像设备是影像产生的源泉,理解各种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影像诊断有深刻的意义,为今后从事影像专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医学影像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大纲,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6:1,即讲课34学时,见习6学时。 四教材:《医学影像设备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徐跃,2版,2005年。 II 正文 第一章总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学习,让学生复习X线的发现、发生条件;熟悉现代医学影像学建立的过程,了解各种影像设备的发展历程及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二教学要求 (一) 掌握X线的发现、X线产生的原理、CT的发明、磁共振现象的发现;。 (二) 掌握各种成像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三)了解其它成像设备的应用及影像治疗设备的发展应用; (四) 了解PACS系统的作用与发展。 三教学内容 (一) 影像设备的分类; (二) X线的发现与X线机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三) CT的发明与CT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四) 磁共振现象的发现与磁共振设备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五)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及应用; (六)超声成像的发展及应用; (七)红外成像及激光内镜成像等设备的成像特点及临床应用;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医学影像学在医学诊断领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过目前在临床的应用上是非常广泛的,对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的科学和直观的依据,可以更好的配合临床的症状、化验等方面,为最终准确诊断病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很好的应用在治疗方面。现对X成像、CT成像、超声成像、核磁共振等基本原理、临床应用特点进行介绍。 关键字:医学影像学、X光成像(X-ray)、脑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超生成像(ultrasound)等 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不久即被用于人体的疾病检查,并由此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近30年来,CT、MRI、超声和核素显像设备在不断地改进核完善,检查技术核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发展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与此同时,一些新的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和新的学科分支如分子影像学在不断涌现,影像诊断学的范畴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 1. X线成像 1.1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在荧屏上或胶片上形成影像,一方面是基于X 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1.2 X线成像的特点 显示的结构层次比较丰富,有利于整体观察受检部位的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其密度分辨率较低,无法区别组织密度差别小的结构。 1.3 X线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X线成像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是影像学的基础,已经积累了丰富成熟的经验,也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最基本的诊断方法,特别是在骨骼、胸部、胃肠道应用广泛。 2. CT成像 2.1 CT的成像基本原理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经数字/模拟转换器把数字矩阵中的每个数字转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即象素,并按矩阵排列,即构成CT图像。所以,CT图像是重建图像。每个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方法算出。 2.2 CT的成像的特点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象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象素大小及数目不同。 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含气体多的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因此,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系数虽多接近于水,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突出优点。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2.3 CT的成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CT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偏高,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定限度,所以不宜将CT检查视为常规诊断手段,应在了解其优势的基础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