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简单介绍

陀思妥耶夫斯基1845年4月的一个清晨,俄国著名的诗人涅克拉索夫手捧一大叠书稿来到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门前。
他急促地敲着门,不一会儿,门开了,别林斯基问道:“亲爱的尼克拉·阿历克塞耶维奇,您一大早跑到这里来,是有什么急事吗?”“新的果戈理出现了!”诗人兴奋地喊道。
“您在开玩笑吧!您以为果戈理会象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吗?”别林斯基不以为然地说。
“我一点也不开玩笑,您看完这些就会相信我说的话了。
”涅克拉索夫一边说一边把手里的书稿递给别林斯基。
“那好吧,我先看看,下午1点钟您再来。
”别林斯基接过书稿,心中还是不信。
当天下午,涅克拉索夫又来了。
他一进门,别林斯基就激动地说:“尼克拉·阿列克塞耶维奇,我承认您是对的,是新的果戈理出现了。
他叫什么?这上面没有写名字。
”“他叫费道尔·米哈伊诺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工程部制图局的准尉。
”“真是个了不起的天才,您去找他来,我真想马上见到他。
”“这很容易,他现在就在您门外。
他和我一起来的。
”“啊!他怎么不一起进来呢?”“他有点胆怯,自己心里没底,唯恐您把他的小说否定了。
”“年轻人开始走上文学道路,对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总是没把握,就像您和我当初一样。
他们需要鼓励和引导。
快请他进来。
”一个苍白瘦弱的年轻人走了进来,他拘谨而羞怯地站在别林斯基面前。
“请坐,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先生。
”别林斯基热情地说。
“谢谢。
”陀思妥耶夫斯基从别林斯基的表情上看出自己的小说有希望在他主持的《祖国纪事》上发表,心里稍觉得轻松,不像刚进门时那么紧张了。
“您的小说我整整看了一个上午,坦白地说,我完全被它打动了。
您是位艺术家,真理已对您展现和忠告,象天赋一般落在您的身上,您要珍视您的天赋,对它忠诚不渝,您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告别了别林斯基和涅克拉索夫,走了。
他觉得自己像在做梦一样。
他长久地伫在街头,陶醉在这幸福而庄严的感觉之中,新的生活开始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

(4)病态人物形象
陀氏描写的人物几乎都是病态,与所表现的内 容具有一致性。他的人物多是酒鬼、赌徒、虐待狂、 杀人犯、淫棍、强奸幼女犯、诲淫者、妓女、放荡的 女人、苦役犯、精神病患者等,这些人物都是些精神 变态的人物,具有某种病态的激情。
自虐性小人物(被凌辱的小人物)
城市底层小人物,处于被侮辱与被欺凌的社会地位, 处境艰辛,命运悲惨,共同特征是热爱苦难,自我牺牲, 既谦卑又高傲,表现出一种病态的顺从,残酷地折磨自己, 在自虐中得到一种辛酸的满足和痛苦的享受。
第二次婚姻
第二个妻子安娜 · 格里戈里耶夫娜就是陀氏的速记员,她 比陀氏小 25 岁,善良,温柔,贤惠。 1866 年 10 月,安娜 经老师推荐,到陀氏家当速记员,帮助陀氏速记小说,整 理和誊写《赌徒》的速记稿。他们配合得很好,在20多天 中便完成了《赌徒》,他们也相爱了。陀氏十分渴望有一 个正常生活的家庭,过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想当什么天才、 癫痫病患者、圣人、苦役犯、荒淫之徒和理想主义者。他 们很快结婚。
他们共同特征是具有博爱精神和堂吉诃德式的 性格特征。一心想拯救人类出苦难,生活在幻想中,
最终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他们勇于自我牺牲,但作
出的努力没有价值。他们贫穷而病态,因理想破灭 而精神分裂。
(5)标题的双重含义
1. 法律上的罪与罚 拉斯柯尔尼科夫杀人犯罪行为,以及受到法律惩罚。 2. 理性上的罪与罚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杀人理论和犯罪动机,是一种理性误导和 理性专横的罪;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杀人理论在实践中失败, 杀人后内心不安,精神崩溃,“超人”哲学的理论破产,这 是精神上的负罪感的惩罚。 3.宗教道德的罪与罚 基督宣扬爱一切人,包括爱仇敌,打右脸,伸出左脸,拉斯 柯尔尼科夫杀人违背宗教道德,博爱,是有罪,受到良心的 谴责,痛苦万分,是良心道德的惩罚,皈依宗教。
俄国文学的巅峰时刻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写作

俄国文学的巅峰时刻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写作俄国文学的巅峰时刻: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写作俄国文学自十九世纪开始兴起,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这段辉煌的历史中,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位杰出的作家,他们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心灵写作风格,将俄国文学推向了巅峰。
本文将重点探讨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写作,以及这种风格对他们作品的影响。
一、托尔斯泰的心灵写作风格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和道德思考。
而这种独特的心灵写作风格,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思想性和感情性。
首先,托尔斯泰的心灵写作强调以人的内心为切入点。
他关注人们内心的挣扎、痛苦以及道德选择,他通过塑造真实而复杂的角色,将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在《战争与和平》中,他以主人公尼古拉为代表,通过描述他在战争中的种种心理冲突和道德考量,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其次,托尔斯泰的心灵写作追求真实和自省。
他不仅通过作品反映社会现实,更注重表达自己内心的体验、追寻个人的真实自我。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以及《复活》中的尼凡诺夫等角色,深入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矛盾,通过对自我反思和问题思考,呈现了托尔斯泰对生命意义的认知。
最后,托尔斯泰的心灵写作追求内心的和谐与宽容。
他通过对内心的探索,试图找到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和宗教哲学的普世价值。
他的作品中,无论是贵族还是底层人民,都被赋予了人性的尊严和复杂性,无论是天才还是平凡人,都在追求内心自由与真实。
这种人性的普遍性和关怀,使托尔斯泰的作品备受推崇。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写作风格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另一位备受赞誉的俄国作家,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考和对人性黑暗面的揭示而著称。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写作风格具有戏剧性和哲学性的特点。
首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写作探讨了人性的极限和痛苦。
他以主人公罪犯、犯罪者等边缘人物为切入点,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挣扎与精神斗争,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偏执性。
世界名著《群魔》介绍

《群魔》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全书共分三部,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仰、道德和人性的故事。
这部小说不仅展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刻的人性洞察力,也反映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复杂现实。
故事的开端,年轻的主人公尼古拉·斯塔夫罗金因为一场意外,被卷入了一场政治阴谋。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名叫彼得·韦尔霍文斯基的神秘人物。
彼得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物,他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他对尼古拉产生了深厚的影响,使他开始对信仰、道德和人性产生了深入的思考。
在彼得的影响下,尼古拉开始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都是虚伪和堕落的,人们的道德观念已经丧失。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尼古拉决定投身于一场政治革命。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发现,革命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灾难。
在这个过程中,尼古拉遇到了许多不同的人物,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
有贵族、农民、知识分子、政治家等。
这些人物的命运和选择让尼古拉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和思考。
他开始意识到,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使得任何简单的解决方案都无法解决问题。
最终,尼古拉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去了一切,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而彼得则在尼古拉死后,才意识到自己对他的爱有多深。
他决定放弃一切,与尼古拉的灵魂共度余生。
在这个过程中,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他让我们看到了欲望、信仰、理性和疯狂之间的斗争,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面对命运时的无奈和挣扎。
这部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它让我们思考人类的道德、信仰和社会,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总的来说,《群魔》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文学巨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分。
这部小说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氏的观点 1. 探讨社会犯罪根源及由此引起的道德后果,穷人走投无路时的铤而走险。 2. 谴责理性的专横,反对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作家本人是主张俄国的群体主义的,但 又有思想矛盾。人不应该靠理性而生,而应该靠心灵和宗教信仰而生。 3. 反对暴力革命,因为暴力革命根据正当的杀人理论而实践。 4. 宣扬基督博爱,忍耐顺从。
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 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幻灯片 48
多声部小说 这里的复调性指的是“多声部性”小说、“全面对话”的小说。同时,巴赫金还认为陀 氏的主人公与过去人物不同,这些“主人公的议论,在这里绝不只局限于普通的刻画性格和 展开情节的实际功能;与此同时,主人公的议论在这里也非作者本人的思想立场的表现”。 (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也就是说,主人公的意识是他独立存在的意识,不 代表作者意识,主人公是直抒己见的主体。 幻灯片 49
幻灯片 31 三、《罪与罚》
谁犯罪? 犯什么罪? 为什么犯罪? 由谁来定他罪? 如何惩罚 幻灯片 32 马拉亚大街。1861-1867 年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里创作了《罪与罚》和《赌徒》。 幻灯片 33 木匠巷。这里有许多贫民出入的小酒馆,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这儿居住。这也是《罪与罚》 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生活环境。 幻灯片 34 穷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彼得堡读书,因交不起学费失学了。他看到贫穷对自己一家和退 职文官马尔美拉多夫一家的威胁,便想改变他们的境况。为此他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婆, 并在慌乱中还杀死她的妹妹,另一个心地善良的老太婆。杀人后他良心不安,向马尔美拉多 夫的女儿、妓女索尼娅坦白了杀人的事。索尼娅劝他自首。他被判了 8 年苦役,索尼娅自愿 跟他到了西伯利亚。 幻灯片 35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人生关键词-----心理阴影
பைடு நூலகம்
1821年11月11日 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普通医官家庭。
父亲脾气暴躁,嗜酒成癖。 童年很长时间是在莫斯科近郊一家医院度过。
人生关键词-----贫穷
• 1843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毕业于彼德堡军事学院,在彼德 堡工程部制图局供职。 • 一年后,由于不能忍受枯燥的工作,他辞职了。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特点
• 强调真实地 按“生活本来面目”反映生活。强调准确、具 体、真实。 • ②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认为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全面真实地展示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整个时代的 风貌。 所塑造人物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
• ③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以人道主义为出发点的。同时 也在思考着“社会重建”方案。 • ④在表现生活方面的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 ⑤19世纪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 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 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人生关键词----由“假处决”到“宗教救 世”
• 细腻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本性扭曲、内心分裂的主人 公自我救赎的过程。
• 深刻的“人道主义、宗教救世理论”的主题内涵的提出。
人生关键词----“土壤主义”理 论
• 土壤主义政治理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提出,俄国的进步知 识分子如果脱离了人民这个“土壤”,什么都变成了空谈。 “没有土壤,什么也不会生长,什么也果实也不会有。”
人生关键词----由“假处决”到“宗教救 世”
• 代表作《罪与罚》为作者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 • 梗概:小说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城市里贫穷的知识 分子,他只身在彼得堡读书,但因为穷,不得不中途缀学, 为了维持生计,而向高利贷者借钱。这时,他的妹妹杜尼 亚为了维持家庭的体面,特别是为了哥哥的前途,同意嫁 给一个她并不爱的有钱的自私自利的恶棍卢仁,面临着变 相卖淫的境遇。拉斯柯尔尼科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铤 而走险,杀死了放高利贷的老太太,又把恰巧来到现场的 老太太的妹妹杀死。杀人之后,拉斯柯尔尼科夫陷入了严 重的精神危机,不断地受到道德和良心的惩罚,最后在索 尼娅的理解感召下,自动投案自首,并在流放过程中皈依 了上帝。
陀思妥耶夫斯基语文教科书

陀思妥耶夫斯基语文教科书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俄国作家。
1845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他的处女作——书信体小说《穷人》。
1846年1月《穷人》连载于期刊《彼得堡文集》上。
1849年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捕,并宣布于1849年11月16日执行死刑,但是在行刑之前的一刻被改判成了流放西伯利亚。
在西伯利亚,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癫痫症时常发作。
1854年他终于得到释放,但是要求必须在西伯利亚服役,直到1858年升为少尉后他才有自己的时间来思考与写作。
这十年的经历让他开始反省自己,笃信宗教。
186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返回圣彼得堡,次年发表了长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1864年他的第一任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濒临破产,整个人陷入消沉之中。
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罚》出版,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
两年后,他完成了小说《白痴》。
1872年完成了《群魔》,1880年他发表了《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是他最后一部作品。
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同年2月9日,他在写作时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当天去世,葬于圣彼得堡。
陀思妥耶夫斯基语录

陀思妥耶夫斯基语录1. "To live without hope is to cease to live." - Crime and Punishment(“没有希望地活着,等于停止了生命。
”-《罪与罚》)2. "Man is a mystery. It needs to be unravelled, and if you spend your whole life unravelling it, don't say that you've wasted time. I am studying that mystery because I want to be a human being." - The Brothers Karamazov(“人是一个谜,需要揭开,如果你花了整个人生来揭开它,就不要说你浪费了时间。
我在研究这个谜,因为我想成为一个人。
”-《卡拉马佐夫兄弟》)3. "The soul is healed by being with children." - The Idiot(“与孩子在一起,灵魂得以疗愈。
”-《白痴》)4. "The greatest happiness is to know the source of unhappiness." - The Idiot (“最大的幸福就是知道不幸的根源。
”-《白痴》)5. "Pain and suffering are always inevitable for a large intelligence and a deep heart." - Crime and Punishment(“对于有着高度智慧和深刻心灵的人来说,痛苦和折磨总是不可避免的。
”-《罪与罚》)6. "The darker the night, the brighter the stars, The deeper the grief, the closer is God!" - The Brothers Karamazov(“夜越黑,星光越亮;愁越深,神越近!”-《卡拉马佐夫兄弟》)7. "The world says: "You have needs -- satisfy them. You have as much right as the rich and the mighty. Don't hesitate to satisfy your needs; indeed, expand your needs and demand more." This is the worldly doctrine of today. And theybelieve that this is freedom. The result for the rich is isolation and suicide, for the poor, envy and murder." - The Brothers Karamazov(“世界说:‘你有需求-满足它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转折
穷人》出版后不久, 《穷人》出版后不久,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和涅克 拉索夫等进步批评家在文学观念上发生分歧。为此, 拉索夫等进步批评家在文学观念上发生分歧 。 为此 ,他退出 自然派” 加入了贵族进步组织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 了“自然派”,加入了贵族进步组织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 1849年 1849年4月,陀氏因在小组集会上朗诵了别林斯基致果戈 理的反农奴制的信而被捕, 理的反农奴制的信而被捕 , 因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 判处死刑。行刑那天,他和其他21名死囚站在处刑台上, 21名死囚站在处刑台上 判处死刑 。行刑那天 , 他和其他 21名死囚站在处刑台上 , 陀 氏后来回忆,称它是“可怕的、无限恐怖的、 氏后来回忆 , 称它是 “ 可怕的、 无限恐怖的、 等待死刑降临 的时刻” 就在执行处决的前一刻,传来了沙皇的赦免令, 的时刻” 。就在执行处决的前一刻,传来了沙皇的赦免令, 陀氏的死刑改为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陀氏的死刑改为四年苦役, 流放西伯利亚。 陀氏在西伯利亚 待了十年,才回到彼得堡,重返文坛。 待了十年 ,才回到彼得堡, 重返文坛 。 从假处决事件到西伯 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主要的转折, 利亚服刑这十年时间是他人生主要的转折, 他开始反省自己 并笃信宗教。 并笃信宗教。
小人物主题的内向化:《穷人》
184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 年发表的中篇小说 穷人》 《穷人》是陀思妥耶夫斯 基的成名作, 基的成名作,作品继承了 普希金、果戈理开创的“ 普希金、果戈理开创的“ 小人物”传统,在表现小 小人物”传统, 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方面 进行了突破性的挖掘。 进行了突破性的挖掘。小 说受果戈理《外套》 说受果戈理《外套》影响 很大, 很大,陀思妥耶夫斯基自 己也曾说过:“我们都是 己也曾说过: 外套’里出来的” 从‘外套’里出来的”。
创作起点
1843年 他将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译成俄文, 葛朗台》 1843年,他将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 葛朗台》译成俄文, 可惜并没有人因此而关注他。19世纪40年代 世纪40年代, 可惜并没有人因此而关注他。19世纪40年代,正值别林斯基倡 导的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 导的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在俄国文坛产生重大影响之 1846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了处女作、 际,184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发表了处女作、中篇书信体小说 穷人》 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等人十分兴奋,欢呼“ 《穷人》,别林斯基、涅克拉索夫等人十分兴奋,欢呼“新的 果戈理诞生了” 果戈理诞生了”。 小说用书信体形式, 小说用书信体形式,主人公杰符式金是彼得堡一名从事抄 写工作的小公务员,他的内心世界丰富,有精神追求, 写工作的小公务员,他的内心世界丰富,有精神追求,他不仅 关心自己,更关心别人,关心比他弱小的人。 关心自己,更关心别人,关心比他弱小的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
对人的复杂性的充分认识 反诸自己追寻社会和个人悲剧的原因 对理性主义、 对理性主义、进步和乌托邦观念的批判 对宗教是人性价值最彻底的维护者的信念
俄罗斯道德危机批判:《白痴》
《白痴》(一八六八)对俄 罗斯农奴制改革后俄罗斯的 道德状况和社会心理进行了 深入细致的剖析,表现了道 德的衰落和沦丧,个性的堕 落和退化,美的亵渎和毁灭 ,凸显了作家对社会状况的 浓重忧虑,寄托了作家期望 宗教和俄罗斯传统超越道德 困境的期待。
虚无主义者的群像:《群魔》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独特经验
癫痫病 死亡体验 流放经历
1.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病态的天才,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病态的天才,患有癫痫 病。陀氏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贫民医院的医生,暴 陀氏生于莫斯科,父亲是贫民医院的医生, 多疑、忧郁,带有病态, 躁、多疑、忧郁,带有病态,陀氏继承了父亲的脾 胸襟狭窄、 性,胸襟狭窄、暴虐和易于冲动是他们父子俩的共 同特征。 同特征。坊间流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对待孩子 很粗暴, 很粗暴,而这个专制的父亲也给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他把父亲的形象搬到了《 很大的影响,以至于他把父亲的形象搬到了《卡拉 马佐夫兄弟》中的老卡拉马佐夫这个“ 马佐夫兄弟》中的老卡拉马佐夫这个“邪恶而感情 脆弱的小丑”父亲身上。母亲随和、善良、温柔, 脆弱的小丑”父亲身上。母亲随和、善良、温柔, 同时又十分干练、机敏,她身体虚弱, 同时又十分干练、机敏,她身体虚弱,留给陀氏的 印象总是在病中。 印象总是在病中。
《罪与罚》 罪与罚》
《罪与罚》(一八六六)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继《地 下室手记》之后一系列对 俄罗斯命运进行深入思考 的小说中的第一部,它通 过对主人公在“超人”理 论支配下杀人事件的反思 ,深刻地表现了十九世纪 中期俄罗斯的社会矛盾, 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 独特思考,揭示了理性和 信仰的尖锐对立。
最后的结局
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 1872年完成了 1868年他完成了《白痴》 。1872年完成了 年他完成了 群魔》 1873年开始他创办 作家日记”期刊, 年开始他创办“ 《群魔》。1873年开始他创办“作家日记”期刊, 很受欢迎。1880年他发表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 很受欢迎。1880年他发表了 《卡拉马佐夫兄弟》 这部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 这部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 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 基准备写作《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2月9日 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 他的笔筒掉到地上,滚到柜子底下,他在搬柜子 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 过程中用力过大,结果导致血管破裂,葬于圣彼 得堡。 得堡。
流放文学的奠基作:《死屋手记》
1862年发表的《 1862年发表的《死屋手 年发表的 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 对自己监禁和流放的回 顾和反思, 顾和反思,作品探讨了 人本性的复杂性以及俄 罗斯知识分子和普罗大 众的文化对立等命题, 众的文化对立等命题, 开创了俄罗斯“ 开创了俄罗斯“流放文 主题的先河。 学”主题的先河。
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 就艺术表现力而言, 比亚堪与媲美。(高尔基) 。(高尔基 比亚堪与媲美。(高尔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座被托尔斯泰高峰挡住 的更高峰。(纪德) 。(纪德 的更高峰。(纪德)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无限爱心刻画出被上帝抛 弃的人, 弃的人,在创造上帝的人被上帝所抛弃这种 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之中, 绝对凄惨的自相矛盾之中,他发现了人本身 的尊贵。(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 的尊贵。(村上春树)
2.文学成就
1866年发表的《罪与罚》,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 年发表的《罪与罚》 年发表的 的声誉。 年发表的《 的声誉。而1880年发表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更是 年发表的 卡拉马佐夫兄弟》 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 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被称为人类有文明历史以来最 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 为伟大的小说。有作家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 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 执著于研讨人与上帝的关系,经常摆荡于天堂与地狱 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 之间,穿梭于神性与魔性的两极,直到他年届六十, 终于写下《卡拉马佐夫兄弟》 在人类精神领域中, 终于写下《卡拉马佐夫兄弟》,在人类精神领域中, 竖立了一座高峰。 竖立了一座高峰。”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心理描写的专家,醉心于病态 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 的心理描写,不仅写行为的结果,而且着重描述行为 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 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 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 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而人物的思想行 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 为反常,恰恰又是他作品的特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文学纲领 ——《地下室手记》
186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 年创作的中篇小说 地下室手记》 《地下室手记》在陀思妥耶 夫斯基的创作发展中占有决 定性的地位,作品通过“ 定性的地位,作品通过“地 下人”这一艺术形象, 下人”这一艺术形象,提出 了他后期创作的几乎所有思 想问题。德国作家托马斯· 想问题。德国作家托马斯 曼曾评价《地下室手记》 曼曾评价《地下室手记》“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转 折点, 折点,是他自身的一个突破 。”
期创作
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 1864 年他的妻子和兄长相继逝世,他还需要 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 照顾兄长的家人,这使得他濒临破产。他希望通过 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 赌博来还清债务,却欠下更多债,整个人陷入消沉 之中。 之中。 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 为了躲避债主,他被迫到欧洲避债。 出版商答 应给他预付款, 应给他预付款,但是要求他要在半年内写一部长篇 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 小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当时正在写《罪与罚》,但 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 他的代表作《 是出于生计只得同意。1866年,他的代表作《罪与 出版。而另一部长篇离交稿一个月, 罚》出版。而另一部长篇离交稿一个月,还没有写 在朋友介绍下, 。在朋友介绍下,他认识了速记学校的高材生安娜 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 ,两人高效率的工作,一个月内完成了《赌徒》, 1867年出版 年出版。 于1867年出版。同年两人结婚 ,在安娜的鼓励与 帮助下,他的生活才开始安定下来 。 帮助下,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 基 (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 ,1821-1881) ,1821-1881)
托尔斯泰代表 了俄罗斯文学 的广度, 的广度,陀思 妥耶夫斯基则 代表了俄罗斯 文学的深度。 文学的深度。
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群魔》(1873)以当 时轰动一时的“涅恰耶 夫案件”为素材,表现 了无神论和无政府主义 思想如何根本上否定人 的价值和尊严。小说是 作家创作中引起广泛争 议的作品,今天已被认 为是其最优秀的创作之 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总结 ——《卡拉马佐夫兄弟》
《卡拉马佐夫兄弟》(一八 八一)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一生 的思想总结。他表现了一个 俄罗斯的“偶合之家”的家 庭悲剧,塑造了这个家族身 上腐朽、堕落、粗暴的“卡 拉马佐夫气质”,具有深刻 的思想和哲学内涵,被认为 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学创造之 一。